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首辅千金[封推]-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皇位的稳固相比,薛子桢一个小女子的终身又算得了什么?
顺昌帝不在意的想着,愉快的把这门婚事给定下来了。
等圣旨分别到了薛家和霍家时,两家人都愣住了,薛丹臣疑心是镇国公服软了,特地请求皇上赐婚,镇国公则疑心是薛丹臣为了赌一口气非得把女儿嫁过来,才请求皇上赐婚,结果太子一派人来恭喜,还顺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这才恍然大悟。
可这圣旨早不下晚不下,等到两家都没了结亲的意思,偏偏又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镇国公和薛丹臣的心思都是老狐狸级别的,琢磨这里头的事可就深了,再加上是圣旨赐婚,谁也不敢抗旨啊,也只好默认下了这门亲事。
陆如英不知道内情,倒是挺高兴的,想着薛子桢嫁过去是镇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将来就是镇国公夫人,也不算委屈了,而陈云秀也觉得薛子桢可以嫁给心上人,也很是为她高兴,就是陈氏和陆馆主也觉得与有荣焉,唯有薛丹臣一想到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就忍不住叹气。
薛子桢则是面无表情,好像这事与她毫无关系一样,每日照旧一大早和秦子瑜一起出门去柳条巷,傍晚再一起回来。
她这副样子太过平静,导致秦子瑜和李益都毛毛的,连说句恭喜都不敢。
直到有一日,霍灵璧来柳条巷拜访,要见薛子桢,薛子桢才不像之前似的对这事闭口不谈,反而主动向霍灵璧解释道:“这是皇上下的旨意,我父亲可没有推波助澜,我也不是真的非你不嫁。”
霍灵璧的神色也很平静:“我知道!不过事已至此,也只好坦然接受了,这就是我今天来的目的,我们握手言和怎么样?”
圣旨已经下了五六日,但薛家和霍家都是风平浪静,并没有合八字换庚帖的迹象,若是皇上知道了,定会以为两家心生不满,万一怪罪下来,可不是两家人能吃得消的。
薛子桢对他所说的握手言和很是疑惑,霍灵璧解释道:“圣命难违,如今要紧的就是先把这婚事给操办起来,至于你我之间的恩怨,我们完全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
薛子桢冷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呢!那么霍大人说一说我们有什么好商量的?”
霍灵璧深深看了她一眼:“我知道我之前的所作所为定是得罪了你,如今事已至此,成了定局,已经不是我想不想娶,你想不想嫁的事了!不过我可以答应你,我们成亲后我会给你应有的体面,不会纳妾,不会限制你管家理事的权力,但是相应的,在众人面前我们要做出一副恩爱夫妻的样子,总不能让人捉住了把柄。”
薛子桢道:“霍大人还真是心胸豁达啊,你这么一说,我反而要感谢你了!不过你放心,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个道理我也明白,我会应下这门婚事,也希望霍大人能早日登门提亲,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大家省事!”
许是薛子桢的神色太过平静,霍灵璧好奇的看着她,道:“你不是很想嫁给我吗?如今难道不高兴?”
薛子桢淡淡道:“即便想嫁给霍大人,也是以前的事了,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我薛子桢再怎么没骨气,也不会惦记着一个不喜欢我的男人,我永远不会忘记霍大人的那句‘从未’!”
霍灵璧一怔,勉强笑了笑:“看来咱们俩已经有了默契了。”
薛子桢没回答,只是道:“话已经说完了,霍大人可以走了。”她转身离开,霍灵璧却看着她的背影好半天没说话。
有了霍灵璧和薛子桢在中间劝解,即便薛丹臣和镇国公再怎么不情愿,这三媒六聘的事也请了人一一开始办了,而薛家霍家的这门亲事,整个京城也都知道了,却是反应不一。
太子自然是高兴的,一边是他的老师,一边是他的心腹,虽然如今两个人没有感情,但太子很是乐观,觉得成亲后日久生情也是极其容易的,遂两家都赏赐了不少东西,至于太子妃,虽然薛子桢没成为自己的弟媳妇有些遗憾,但嫁到霍家怎么着都比嫁给庆王也好些。
庆王就不同了,他前阵子刚刚知道了齐王和薛子桢发生的事,得知齐王被斥责一顿,估计娶薛子桢的可能性不大了,还想着再去求一求,如今这圣旨一下,他是半分希望都没有了。
至于齐王,又被顺昌帝禁足了,自己都顾不过来了,哪里管得了薛子桢嫁给谁。
而恒郡王和庄之嘉这些人却都是为薛子桢感到高兴,想着霍灵璧年少英才,也不打算辱没了她,嫁给霍灵璧自然要比嫁给齐王或者庆王要好,也都送来了贺礼。
薛家的亲戚朋友如崔家,赵家,秦家,也都纷纷前来道贺。
薛丹臣请的媒人是崔如岳,镇国公则请了护国公世子,也就是赵九经的父亲做媒人,这两个人主要是商议交换庚帖和定日子,而彩礼和嫁妆的多少则交给了贺夫人并赵夫人来商议。
其实也没什么好商议的,霍灵璧是镇国公世子,又是唯一的嫡子,娶妻自有定例,又是圣旨赐婚,这彩礼怎么也不能少了,而薛家又只得薛子桢一个女儿,就是有什么好东西,不给她留着难道还给别人?
一百二十抬的嫁妆早就在她十二岁的时候就齐备了,如今不过是新添些时兴的东西罢了。
贺夫人和赵夫人这个媒人做的轻松至极,
不过是聚在一起相互恭维,很快,过了小定便是大定,霍灵璧要来薛家拜见岳父岳母,而薛家也要正式招待这个女婿。
第五十五章 无心
更新时间2015…4…5 20:12:15 字数:2720
因为薛家亲戚少,除了陆馆主和李益外,薛丹臣还请了秦方并崔如岳几个素日交好的朋友来作陪,这些人都是读书出身,与霍灵璧这样的勋贵子弟也实在是陌生,不过如今既然成了薛家的女婿,大家也乐的打趣。
一顿酒席下来,霍灵璧被灌了不少酒,薛丹臣一直笑呵呵的看着他,却没露出丝毫心疼女婿、护着女婿的神情,倒像是霍灵璧越狼狈他越高兴似的。
傍晚时分,酒席才散,霍灵璧就是酒量再好,此时也是脚底发飘了,他被霍镝和霍钰两个扶到了马车上,脑子里蒙蒙的,霍镝问他是不是回家,他下意识的便道:“去护国公府!”
赵九经得知他过来,亲自出来迎接,笑道:“今儿不是去拜见你岳父岳母,怎么又跑来我这儿了?”
霍灵璧摇头苦笑:“没意思!找你来喝酒!”
赵九经见他面色发红,脚底踉跄,赶忙扶住了,道:“都这样了还喝啊,赶紧消停会吧。”说着又叫霍镝和霍钰两个把霍灵璧抬到了他外院的书房,又叫人备了醒酒汤。
喝了醒酒汤,又吐了两回,霍灵璧这才觉得好受些,只是仍然脸色苍白,躺在窗下的躺椅上,赵九经嫌他身上一股酒味,捏着鼻子坐在书桌后头,蹙眉道:“你喝成这样,你岳父岳母也没关心一下?”
霍灵璧冷笑:“薛丹臣巴不得现在我横尸街头呢!这样薛子桢就不必出嫁了。”
赵九经叹道:“这也是人之常情啊!桢姐儿毕竟是先生唯一的女儿,如今就要嫁给你了,能不心疼才怪呢,当初姑母有意把桢姐儿许给我,也没明说,只是暗示了一下,结果那几日先生就对我怎么都看不顺眼!可怜天下父母心,若是我有了闺女,也是不高兴被人给拐走的。”
霍灵璧长长舒了口气,闭目养神,没有说话。
还真是讽刺啊!
他刚刚对薛子桢说了那么绝情的话,这没过几天呢,赐婚的圣旨就下来了,这叫他情何以堪?
即便他与薛子桢达成了默契,将来相敬如宾也就罢了,但薛丹臣铁定看他不顺眼,将来别提得到岳父的提携了,只怕不故意为难他就是好的了。
他叹了口气,有些后悔和薛子桢闹的这么僵,又有些迷茫,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
倒是赵九经见他眼神迷离,以为他又想起了以前的事,叹道:“要我说,你这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世上的女人,不是说女人聪明就一定坏!也不是说坏女人就一定聪明!桢姐儿可不是朱颜!”
听他提起这个名字,霍灵璧抬眼横扫过去,赵九经立刻闭上了嘴巴,讪笑着让他喝茶。
霍灵璧的思绪却被这个名字勾起来了似的,飞的很远很远……
赵九经见霍灵璧沉沉睡去,也没打扰他,只让小厮细心伺候着就回了院子,刚进屋就被周小钗缠上了:“朱颜是谁啊?什么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赵九经一愣,指着周小钗道:“你偷听!”
周小钗不满道:“莫名其妙的他突然过来了,我肯定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啊,毕竟他是桢姐儿的夫君,我这是关心桢姐儿!快说!朱颜是谁?”
赵九经自然不肯说,但却架不住周小钗厮磨,只得道:“我告诉了你,你可千万别到处传!”
周小钗连连点头:“我保证不说!”
赵九经道:“那还是他在西北的时候认识的一个姑娘,叫朱颜,特别聪明,就像桢姐儿一样,过目不忘啊,一目十行啊,那都不在话下!结果他就喜欢了呗,差点就娶回家了,谁知到了最后才知道那个姑娘是有目的的接近他的!什么海誓山盟都是假的!他一怒之下就把那个姑娘给杀了,并发誓终身不娶!所以他当初看到桢姐儿那么聪明,自然下意识的就退避三舍了。”
周小钗若有所悟,赵九经犹自絮絮叨叨:“你可千万别告诉人,倘若他知道我告诉了你,你夫君我可就性命休矣了!这事啊除了我和太子,连镇国公都不知道呢!”
周小钗白了他一眼,却打定了主意要告诉薛子桢。
第二日一大早,周小钗给赵夫人请过安,就要去薛家,赵夫人还叫她带了不少礼物,叮嘱道:“你和桢姐儿关系好,如今她要出嫁了,你过去道贺也是应当的,午饭就留在那儿吃吧,别急着回来,我也不缺你一个人服侍。”
周小钗应了,欢欢喜喜的坐马车去了薛家,谁知正赶上薛子桢和秦子瑜一起出门,三个人索性结伴去了柳条巷。
因为秦子瑜也在,周小钗有些话就不好说了,只好先按下不提,听她们俩说生意经。
如今不过开张一个月,这预定的客人都要排到十天以后了,秦子瑜便想在得空时做一些拿手的点心差人送到各家府上,也是个意思。
薛子桢就笑道:“这么一来,你要准备多少点心啊!”
秦子瑜笑道:“我做这个就像你写字画画一样,因为喜欢,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累,你们在旁边陪着我说说笑笑,不过半天的功夫就得。”
周小钗倒是挺有兴趣的,看秦子瑜手脚利索的和面,就在旁边帮着挑扣点心的模具,她好歹也是嫁人快一两年了,当初为了新婚时候洗手作羹汤孝敬公婆,也是学过的,遂也能帮上一点忙。
薛子桢就是真的一窍不通了,叫丫头搬了个凳子坐在灶房门口,捂着鼻子看她们俩忙活。
周小钗就笑话她:“好歹也是快出嫁的人了,将来成了新媳妇,难道也这么横针不拈,竖线不动的?公公婆婆再好也不是亲爹娘,可不会惯着你!”
按着本朝的习俗,新媳妇过门头三天是要亲手做饭,以示贤惠之意,虽然有时候只是走个形式,但也没有全然丫头代劳的,总要炒两个菜意思意思。
秦子瑜笑道:“三少奶奶说的也在理,桢姐儿,要不然我教你两个拿手菜,好歹也能应付着交差啊。”
薛子桢面无表情:“不需要!难不成不会做饭就不贤惠了?谁爱说闲话就叫她们说去,我才不在乎呢!”
周小钗虚点了她两下:“矫情!等你婆婆不高兴让你立规矩,你可别叫苦!”
薛子桢低下了头,她是真的不想学这些,霍灵璧压根不喜欢他,她又何必自甘下贱的倒贴上去?即便如今圣旨赐婚,她即将成为霍灵璧的妻子,也没有半分喜悦之情!
这桩婚事,也只是为了保住薛霍两家的体面,她和霍灵璧各退一步所做的交易罢了!
无关风月,自然也就无需付出真心!
秦子瑜忙了一下,又有周小钗并两三个丫头帮忙,也只做出了四样点心,水晶糕,芙蓉卷,桃花酥,青玉团。
洁白的水晶糕,酥黄的芙蓉卷,粉红的桃花酥,碧绿的青玉团,四样点心摆成一个攒盒,别提多好看了,都让人舍不得下口了,周小钗也拿了两个攒盒回去,预备拿来讨好婆婆和小姑子的。
秦子瑜见周小钗三句话不离公婆,待她走后便笑道:“看来甭管是谁,成了儿媳妇后就没有不害怕公婆的,就拿在金华的时候,街上卖猪肉的那个屠娘子,多厉害的一个人啊,等嫁了人,怕她婆婆怕的跟什么似的。”
薛子桢淡淡一笑,却没说话,秦子瑜见她如此,也就不吭声了。
第五十六章 田庄
更新时间2015…4…6 15:01:49 字数:2683
一眨眼进了七月,天气越发热了,顺昌帝也下了旨意要去避暑山庄避暑了,京城许多权臣勋贵家的女眷也纷纷到自家的田庄上去小住,只怕要等到过中秋才回来。
陆如英也想去庄子上住一段日子,而且陈云秀和陈氏,陆馆主这三个人也上了年纪,耐不得热,薛丹臣见状就叫人去田庄上打点,把三个老人送过去,由陆如英在那边照顾着就罢了,陆如英就让薛子桢也去。
薛子桢不怎么乐意出门,便找了个借口:“咱们都去了,父亲在家里谁来照顾?”
虽然顺昌帝不在京中,不需要上早朝,但每日里衙门的事情还是需要人处理的,薛丹臣又新任了吏部尚书,前几日潘守愚告老还乡,顺昌帝便下旨让薛丹臣接任文华殿大学士,如今他新入阁,事情更多,自然不可能去避暑了。
陆如英一听这话就愣住了,倒是薛丹臣看了她一眼,似笑非笑:“桢姐儿陪着你外祖父外祖母去避暑,你母亲就留在家里照顾我了。”
陆如英有点不乐意,但薛丹臣看着她,她还是没敢反对,只得答应了。
别看薛丹臣和陆如英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但仍像新婚时候那般恩爱,素日里的一些小事,都是薛丹臣纵容着陆如英,但倘若遇到了大事,就是薛丹臣说了算了。
这么多年过来了,陆如英早就习惯了,但不能去避暑她还是有些不高兴,直到薛丹臣悄悄在她耳边道:“你难道不怕我趁机纳个小妾?”
陆如英这才如临大敌,那些抱怨的话也绝口不提了。
再说薛子桢见母亲主动留下,她的借口也不管用了,只好收拾箱笼,陪着三位老人去田庄避暑,而李益,则因为要帮秦子瑜照顾生意,不得不留了下来。
薛家的田庄有好几个,这几年也陆续新增了不少,这次去的是列在薛子桢名下的一个大田庄,四周足足有八百亩连成一片的良田,都租给田庄上的佃户了。
这次薛子桢一说要来,庄头早就把屋子收拾好了,连服侍的丫头也都安置了,但薛子桢却不用她们,只叫在院子里帮着传话跑腿取东西,一应铺盖收拾还是要琼露和瑶芝动手。
溪柳则陪着薛子桢去庄子上四处转转。
田庄上一年四季都鲜少见外人,如今乍一听大人说他们的主子过来了,那些孩子们都好奇的不得了,薛子桢一出门,就有四五个小孩远远地围观,薛子桢去哪儿他们去哪儿,薛子桢一看他们,他们就哄得一声四散开来,不一会就又聚起来了。
薛子桢觉得有趣,就叫溪柳拿了些糖来散给他们吃,这些孩子见薛子桢和气,就慢慢的围了过来,叽叽喳喳的说话。
有个八九岁大的男孩子,是庄头的儿子,叫田小贵,也是这群孩子的头儿,刚才溪柳把糖端出来,孩子们都眼巴巴的瞧着,可还是不敢动手,只等着田小贵出面分派。
薛子桢见他分糖的时候不偏不倚,几个孩子对他也服气,他又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就觉得喜欢:“你可知道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田小贵嘴里含着糖,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咧嘴笑起来:“有啊,这附近有河,小姐可以去那儿划船!”
另外一个小孩子插嘴道:“划船有什么好玩呢,小姐肯定不喜欢,不如带小姐去看野人!”
薛子桢一愣,田小贵狠狠瞪了那个小孩子一眼,那小孩子也自知说漏了嘴,低着头不敢吭声了。
薛子桢笑道:“什么野人哪?我想去看,你们能带我去吗?”
田小贵支支吾吾的:“也没什么好看的,爹娘都不许我们去,也不许告诉小姐呢!”
薛子桢笑道:“我看你说话办事稳当,还只当你是男子汉呢,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胆子这么小!”
田小贵被这激将法一激,立刻抬起了头:“谁说我不敢去!我是怕小姐看了害怕!那些可都是野人!”
薛子桢一挑眉:“我没见过,倒真想见识见识,这田庄上就有牛车,你们带路,我跟你们去看看!”
田小贵见薛子桢不怕,小孩子原本就有虚荣心和好胜心,立刻就张罗着拉了自家的牛车出来,七八个小孩子往上一坐就满了,薛子桢怕这事被陈氏知道了又管着她,就没坐马车,也坐在了那牛车上去了。
倒是琼露出来找她,见状赶忙要拦住,被溪柳笑嘻嘻的劝回去了:“姐姐放心,有我护着小姐呢!”
此时牛车已经走出七八步远了,溪柳三两步赶上去,稳稳地跳上了牛车,惹来孩子们一阵惊呼,琼露无法,跺跺脚,只得回去了。
田小贵虽然是个孩子,架起牛车来却熟练的很,一边晃荡着小腿一边对薛子桢笑道:“小姐不知道,那些野人可吓人了,他们都不穿衣服!还吃野草呢!我们都说肯定是从深山野林里跑出来的。”
薛子桢面上笑着,心里却很沉重,照田小贵这么说,这些人说是野人,八成就是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流民了,只是如今太平盛世,又在天子脚下,最近又没有哪儿闹灾荒,这些人凭空从哪里冒出来的?
她要把这件事弄清楚才算放心呢!
这田庄四周皆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田地,沿着那田垄之间的小路走了约半个时辰,就到了一座没名字的小山丘,绕过山丘,便是荒山野岭。
薛子桢一看这四周的景致,觉得有些熟悉,却记不起来,倒是溪柳提醒道:“小姐,翻过这山那边就是围场了!”
薛子桢这才恍然大悟,这附近有个围场,京中富贵人家的子弟最喜欢在这儿狩猎了,薛子桢曾经跟着赵九经并周小钗来过一次,所以记得。
田小贵下了牛车,四处转悠了一圈,奇怪道:“那些人白天都在这儿的,怎么如今不见了?”
薛子桢眉头一皱,正欲说话,却听得四周有脚步声,一群衣不蔽体的人呐喊着围了过来,把牛车包围的严严实实。
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已经被吓哭了,连田小贵的腿也都是抖的,溪柳全神戒备的护在薛子桢身边,打算倘若情况不好,肯定要先把薛子桢给救出去。
薛子桢却仔细打量他们,这些人披头散发,衣不蔽体,身上脸上都油腻腻黑乎乎的,看不出男女,也看不出年纪大小,却都瘦骨嶙峋的,看上去十分恐怖,的确跟野人没什么两样。
此时他们手里或是举着石头或是拿着木棒,都全神贯注的戒备着薛子桢这一群人,其中为首的一个似是个老头儿,佝偻着背,手上倒是没拿东西。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薛子桢,突然开口说话了:“姑娘莫怕,我们都是好人,只想问问姑娘,可是京城人士?家中可有人做官?”
薛子桢一听他这么问,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道:“我是京城人士,我父亲乃吏部尚书,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你们是什么人?”
那老人也是有点见识,一听文华殿大学士五个字,立刻就激动起来了,忙不迭的跪下磕头:“姑娘救命啊!老朽等人有冤无处诉,这才出此下策,求姑娘替我们伸冤啊!”
他一跪下,其余人也放下手里的东西纷纷跪下了,且哀嚎喊冤起来。
第五十七章 冤情
更新时间2015…4…6 20:05:46 字数:2158
薛子桢蹙眉道:“老人家,您先别忙着哭,倘若真的有冤情,我自然不会置之不理,只是你们是哪里人?怎么弄得如此狼狈?”
那老人叹了口气,道:“老朽姓刘,大家都喊一声刘老头,我们是山西太原刘家村人,村里也有十七八户人家,一户人家也有四五亩地,收成也勉强能过日子,可去年秋天,官府却突然来说,我们的地都被征用了,连丰收的粮食也不许收割,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凑了四五个人去衙门问,却被打了一顿赶回来了,又说去太原府告状,可去了府衙,连门儿也没进去就被轰出来了,没办法,整整一村人,总不能都被关在家里饿死?我们大伙就收拾了家当,一路来京城伸冤,可没想到这世道艰难,刚出山西就被山贼抢了东西,我们一路又是乞讨,又是吃草根树皮,才挨到了这儿,一村三四十口人哪,如今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也只得我们这些了,好容易到了京城,那些守城的又不许我们京城,我们没吃没喝没地方住,实在是没法子,这才躲到了这儿,看到有人经过,总要拦一拦,盼着能替我们伸冤,可回回不是挨打就是挨骂,谁也不肯搭理呀!求求姑娘了,救救我们吧!”
薛子桢略一沉吟,道:“太原府的知府可是叫冯威?”
刘老头连连点头:“是叫冯威!姑娘竟然连这个都知道,这下我们是遇到救星了!”说着仍是不住的磕头。
薛子桢让溪柳把刘老头扶了起来,道:“老人家,你们先跟着我回去,离这儿不远的庄子就是我的,你们先吃顿饱饭,好好休息休息,我再帮你们写一份状纸,叫人领着你们进城去告状,如何?”
刘老头连连点头,对薛子桢感激的不得了,其余十几个人也都喜笑颜开,浩浩荡荡簇拥着薛子桢的牛车又回到了田庄。
庄头老田正在骂田小贵私自把薛子桢给带出去,倘若出了事,可不是他们能负责的,一见到那群野人跟在薛子桢身后回来了,险些没吓晕过去,直到薛子桢吩咐给这些人预备吃的穿的也没反应过来,倒是田小贵知道内情,一下了车就跑前跑后的张罗,被老田一巴掌拍下去也不敢动了。
老田陪着笑看着薛子桢:“小姐,您怎么把这些人带来了?他们都是些野人,又没有规矩,别把小姐您给冲撞了!”
薛子桢笑道:“我心里有数,你只管按我的吩咐张罗,让他们吃饱饭,有衣裳穿,有病的去请个大夫给看病,再收拾出几间屋子来让他们休息,他们都是我的客人,倘若怠慢了,我可是唯你是问!”
老田无法,苦着脸只好应了,叫了自家媳妇开仓库,把菜肉都拿出来预备饭菜,又蒸了整整两大锅米饭,又叫左邻右舍的妇人帮着支锅烧水,很快就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
薛子桢见老田虽然见识短浅,但却听话,办事也利索,不由暗暗点头,这样忠厚老实的人,将来也是可以重用的,
这边折腾的热火朝天,很快陈氏和陆馆主都知道了这件事,陆馆主还亲自过来瞧了,听了刘老头这些人的遭遇,也是觉得可怜,对薛子桢的行为倒是十分支持。
薛子桢则写了一封信叫沈鸣远快马送回京给父亲,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要看父亲的打算!
刘老头等人一路奔波劳苦,就是为了伸冤,如今伸冤有望,又有吃有喝,很快吃饱喝足后沉沉睡去,他们也是不眠不休太多个日夜,太累了!
第二日一早,沈鸣远风尘仆仆从京城赶了回来,一脸的凝重:“老爷说让属下护送刘老头去京城,其余人等要小姐给安顿好,最好藏起来一两个关键的人证,这件事一闹出来,只怕是一场轩然大波!就怕有人杀人灭口!”
薛子桢早就知道这事不简单,父亲这么安排倒在情理之中,遂道:“你只管带着刘老头回去,这儿的事都有我呢,我把他们安置好,你再来接我,我不放心,要回京城看着才成。”
沈鸣远应了,接了刘老头又回了京城不提。
再说剩余十几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倘若让他们分开,只怕人生地不熟,他们也不肯,索性叫老田套车,都送去了她的另一个田庄,只说是新增的佃户,让他们帮着干点农活,隐藏身份,但是却把其中一对只有十四五岁的姐妹留在了身边做丫鬟。
这些人见薛子桢帮他们伸冤,又收留他们,早就看得跟神天菩萨一般,如今见薛子桢说要这两姐妹做丫头,自然没有不应的,那姐妹俩的父母还高兴得很,直叫那两姐妹给薛子桢磕头,薛子桢笑道:“我也不是让她们跟着我一辈子,也只是暂时的,等你们的地要回来了,我就放你们回家乡,一家团聚。”
那两姐妹一听,自然也答应,遂薛子桢给她们改了名字,姐姐叫锦霞,妹妹叫锦英。
锦霞和锦英都瘦得很,但锦霞要比锦英大两岁,个头还是有差距的,而且姐姐要明显比妹妹更懂事,薛子桢只叫琼露和瑶芝教导她们俩规矩。
刘老头走后的第四天,沈鸣远回来护送薛子桢回京,陈氏和陆馆主都知道她是去帮这些人伸冤去的,虽然不赞同她一个姑娘家跟着瞎掺和,但阻拦不住,只好罢了。
倒是陈云秀很是赞同,笑道:“桢姐儿这样有主意就很好,就是嫁了人,也不用担心被夫家人拿捏!更何况这也是积阴德的好事!”她这么一说,陈氏倒也罢了,整日不过是和庄子上的有年人说话谈天,日子过得自在的很。
第五十八章 争吵
更新时间2015…4…7 23:02:47 字数:2485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首辅千金》更多支持!
山西太原知府冯威,京城人士,他的父亲冯成宁与武功侯冯成安是堂兄弟,他也算冯成安的侄儿了,这太原知府一职也是走通了庆王的路子才弄到手的,如今在他治辖的范围发生了这种强占土地之事,要说他一点不知道,薛子桢是不信的。
只是现在还不知道那强占土地的县令是什么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等薛子桢回到家,她便从薛丹臣口中得到了答案。
薛丹臣一脸凝重,显然也很重视这件事,道:“太原府陇西县的县令叫万春,是太子提拔的!”
薛子桢大吃一惊:“太子的人!”
薛丹臣叹道:“当初庆王举荐冯威做知府,太子便顺势举荐了万春,这个万春我也是见过的!当初可没想到他居然如此胆大包天!如今我已经叫人快马去太原打听这件事了。”
薛子桢眉头一蹙,却计上心来,她道:“父亲正好趁这个机会弹劾太子,以此打消皇上的疑心!”
薛丹臣愕然,薛子桢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