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火1906-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李安生所说的,在沙俄内部发动**,扶持沙俄的**党给沙俄致命一击,已经到了时候。

一战最大的改变,就是沙俄,这些都要拜李安生所赐。

一场中俄战争给沙俄带来的无尽创伤,到现在,终于一下子全部暴露出来,仿佛之前全是回光返照一般。

如果现在就能解决东线,想必,这次的世界大战,将会出现最大的变数。

不用李安生派军队干预,一战的进程从中俄战争落幕的那一刻,就注定要改变。

伯鲁格并没有因为没有完成国内的托付而灰心丧气,他选择了等待,等待沙俄发生巨变。

李安生并没有向他吐露太多,但还是隐隐的指出了目前沙俄的主要**领袖们与中国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这让伯鲁格欣喜若狂,他选择了等待,如果真的是像李安生所说的,沙俄**党人已经壮大到了一定的境界,那么,他不妨拭目以待。

本来他打算是在访问中国之后紧急赶往南美的,希望能够拉拢南美的一两个国家加入同盟国,如此的饥不择食,让他自己也知道羞愧,故而,暂时留下来倒是个很好的借口。

1916年2月,以高尔夫兄弟为首的**党人率先发难,在新西伯利亚发动了起义,并且迅速的攻占了铁路沿线的几大城市,吸收了大量的铁路工人与矿工入伍。

就像滚雪球一样,实力不断的壮大,然后,冲往乌拉尔山脉。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四十九章 东线危局

第四百四十九章 东线危局

由于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实在没有办法继续码字,故而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之内,会尽快完本,有对不住大家的地方,请多谅解,谢谢

萨蒂鲁娃的小羊羔才四个月大,就被可恶的官老爷给抢走了,在新西伯利亚,肉无比珍贵,更别说陷入低迷的欧俄部分。

粮食大量的紧缺,肉类变成了奢侈品。

几个港口充斥着发霉发臭的粮食与日用品,可是,沙俄没有能力将这些物资运往全国。

说到底,沙俄还是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一个工业基础根本就不牢靠的三流国家,只是因为人口优势,才勉强成为了所谓的欧洲大国。

这个外强中干的帝国连中国都比不上,不过,说到中国人,新西伯利亚的人民们充满感激。

萨迪鲁娃哭着,流着眼泪,小猪是中国商人赊给她的,当别人给了她一点希望,一点温暖的时候,她希望能够有所回报。

并不是心疼一只小猪,而是,在意那些给予她心灵温暖的人。

暴*,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

这些年来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俄国卷入世界大战以后。

她的丈夫每天都要起早摸黑的采矿,累死累活,还要承担沉重的税赋。

官老爷们说,国家需要他们的贡献,可是,不是贡献给他们享乐的。

她的眼泪淌在了地上,没有人回应她,没有谁在意到她的眼泪。

像她这样的人流淌的眼泪,每天都有,连绵不绝。

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底层的人们,连起码的尊严都不能拥有。

新西伯利亚是个工业城市,或者说,依托矿产开采以及金属加工产业而存在,虽然也是个大农业区,但并不足以满足新西伯利亚周围的日常所需。

尤其是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物资越来越紧张,离开欧俄有一段距离的新西伯利亚似乎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这里充斥着剥削、抢掠与仇杀,治安状况差到了极点。

幸好中国人没有成为奸商,他们负担起了日常物资的需求,始终维持着物价水平的平稳缓慢的爬升,并且中国人还帮助当地维持治安。

中国商队自身的护卫力量能够帮助地方上尽可能的杜绝一切恶性行为,但是,他们无法阻挡地方上的那些官老爷们的剥削,这与中国商人无关。

以战争的名义,这些国家的蛀虫,正在加速祸害西伯利亚。

从乌拉尔山到新西伯利亚,甚至是被中国所占据的伊尔库兹克,曾经是所有欧俄贫民充满向往的地方。

世界大战前夕的西伯利亚社会形势较欧俄地区相对稳定。农民境况并不十分悲惨,土地的争端也不很严峻。工业化规模较小,工人阶级力量薄弱。政治上由于中间势力的存在使党派斗争并不尖锐。正如一位前苏联作家描述的那样:“如果十月**没有在俄中心地带爆发,那么数十年之内西伯利亚不会有**”。

西伯利亚苏维埃政权与欧俄相比力量薄弱,影响较小。由于西伯利亚特殊的地理位置 ,远离中心地区,接受的**宣传少,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不高。例如社会**党人在农民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大部分农民还相信立宪会议的人民性。再者由于缺乏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优秀的**领袖,缺乏稳固的宣传**的阵地和舆论工具,西伯利亚的布尔什维克很难把握住前进的方向,以至制定了不合实际的政策,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另一方面反**势力十分强大,西伯利亚布尔什维克不仅要同社会**党人、孟什维克、崩得分子做斗争,还要同地方割据势力相抗衡,建立苏维埃的过程是十分缓慢和艰难。

高尔夫兄弟拉起了五万多人的矿工与农民,树起了起义的大旗,并没有在实质上带动西伯利亚**形势的变化,但是,有一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动乱对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

动乱,将会使得西伯利亚本来还算平稳的形势变得变化莫测,破坏当地的经济结构,影响人民的生活,激化当地的矛盾。

当人民感受到了日子的艰难,他们会将怒气发泄到当权者身上,粉碎那些官老爷们、贵族们以及坐享其成的社会**党人的统治。

过去人口迁移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所有来到西伯利亚的定居者都拥有一块特许的“视野内的土地”。在之前的20年里,西伯利亚的播种面积增长了122,而每年大约3/4的收成都在市场上出售。由于采用了比欧俄先进的技术,大量谷物被出口,畜牧业也随着奶油生产的成功而发展起来。出口的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原因。

当伊尔库兹克以及远东地区遭到了连续多年的农业危机以及中俄战争之后,西西伯利亚迅速的壮大了起来,伴随着沙俄在这里建立的防线,进行的开发。

这片地区迅速的发展壮大,要是不给它毁灭性的打击,将来会成为中国夺取这里的重大障碍。

伴随着贸易的成长,西西伯利亚产业和城市的发展也呈现出稳定的态势。在托木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人口增长幅度从两倍到八倍不等。许多企业有外国投资支持,虽然冶金业在18世纪已形成,矿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但西伯利亚并没有大型制造业。到1914年,金属工业仅仅是西伯利亚产业收入的8。西伯利亚产业的扩展主要在服务业和食品加工业。尽管缓慢,西伯利亚的工人阶级也已出现,1900—1912年间数量突飞猛进,1913年城市工人阶级达 25万人。这些工人中的9000人从事原材料的出口,保障着首都和铁路沿线地区的制造业。

西西伯利亚的人口主要是农业人口,而动乱,很容易的就能影响到他们。

这些日子随着起义的蔓延,新西伯利亚这个大城市受到了明显的影响,物价飞涨,人心不稳,而地方统治者们为了稳固统治,不让沙皇注意到他们的软弱无能,开始大量的征募士兵入伍,加紧搜刮地方,希望获得财源来壮大自卫军队。

沙皇已经没有能力调派军队过来镇压,只能在乌拉尔山脉的几个要隘进行防御,并且将平叛的任务交给了西西伯利亚地方。

高尔夫领导的起义军得到了中国秘密提供的大批军火装备,地方军队哪里是对手。

而高尔夫等人打出了布尔什维克的旗帜之后,声势更加的浩大。

萨迪鲁娃的丈夫带领着一大群的矿工也造起了反,那些当官的太不是东西了。

矿工们造反是最可怕的,他们都孔武有力,悍不畏死。

在这个时候,那些中国商人成为了最可爱的人儿。

他们依然没有抬价,平价销售所有的物资,每天依然雷打不动的从一节节的火车车厢里头卸下当地人们所需的各种物资。

甚至许多在附近的矿业集团劳作的华工也加入到了起义的行列,这些现象习以为常,仿佛这些华工天生就是他们的伙伴一般。

起义的人群越来越多,席卷了整个西西伯利亚。

除了列宁等人在欧俄发动起义,联络社会**党人,托洛茨基亲自赶到新西伯利亚帮助高尔夫兄弟联络各方**党人。

连欧俄都在新西伯利亚**形势的带动下,出现了进一步蔓延的状况。

本来俄军在东线起到的作用,就仅仅是牵制,但在如此占据之下,这份牵制变得无比重要。

可是,随着沙俄国内**形势的高涨,东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本来战前协约国就预料到沙俄内部的不稳,但是战争能够转移国内视线以及缓和国内矛盾。

只是,包括尼古拉二世在内,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俄军会如此的不经打,在德军面前损失如此惨重,导致国内的局势一团糟。

让协约国雪上加霜的是,不仅是俄国出现内乱,连中国的态度都出现了一些变化。

3月底,李安生在蓝天蔚与李持国等东北军高级将领的陪同下,检阅了东北军区所有军队。

之前李持国为首喊出的铁血口号并没有触怒李安生,相反,李安生对待这位悍将依然宠信有加。

这让协约国感到疑虑重重,尤其是日本,李持国向来是坚定不移的要求中国加入同盟国参与欧洲战场的头号人物。

李安生的态度,显然开始倾向于李持国一方,这个信号很危险。

而紧接着,英法等国抗议中国向德国出售潜艇无效,又让协约国感到了无比担忧。

中国陆军正式开始实行义务征兵制,同时准备建立两千万后备役的计划,各大军区纷纷进行各种程度的演习。

其中,北洋舰队更是演练如何突破渤海湾,南洋舰队则到南海去绕了一圈。

在旅大的日本军队是一日三惊,几乎成为了惊弓之鸟。

中国潜艇的优越性已经让世界各国见到,协约国也开始向中国购买潜艇以及驱逐舰、轻巡洋舰,甚至是三联装203毫米主炮重巡洋舰。

北洋舰队的潜艇同时参加了演练,让日本驻扎在旅大的小型舰船人员无比的担心。

随着德国加大了对潜艇的使用力度,故而潜艇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到日德兰海战时,潜艇战局已经历了诸多变迁和盛衰。在德国政府内部,主张进行无限制潜艇战(它增大了军事效果——被击沉的舰船数量)的人和主张少冒政治风险的人之间,继续进行着斗争。“不预告就击沉”的政策时而温和、时而强硬、时而又温和。最后,德国首相莫里茨?冯?贝特曼…赫尔韦格警告说,如果潜艇战不加限制,美国将会参战。能干的德国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蒂尔皮茨于3月份辞职,以示抗议。但是,即使这项经过修改变得温和的政策,也导致了重大事件:3月下旬,法国客轮萨塞克斯号遭鱼雷袭击,使许多美国人受伤,导致了对潜艇作战更进一步的限制,虽然这是暂时的。

但是,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日德兰海战是一道分水岭。德国人为了打破英国的封锁,越来越转向无限制的潜艇战,不顾政治上的一切风险和道义上的耻辱。1916年被击沉的舰船总数不断增加。当年最后一季度,英国每月被击沉的舰船达17。6万吨(到当时为止的最高纪录),加上同年10月中立国舰船被击沉10。2万吨(也是高纪录),协约国其他国家舰船约7。5万吨。击沉的各国舰船总数平均1个月19。2万吨,比1915年多7。9万吨。封锁者正在变成被封锁者。

日德兰海战的另一个间接后果是英国陆军大臣和民族英雄喀土穆的基钦纳爵士之死。5月底公海舰队出港以前,一艘德国潜艇在奥克尼群岛外围布下了水雷。基钦纳乘坐巡洋舰汉普郡号去俄国执行任务,6月5日,汉普郡号触雷,很快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中沉没,全舰人员几乎都葬身海底。就基钦纳的名望来说,他的死是及时的。他已失去了权力,在内阁中也失去了威信;他经常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尽管他组建和训练的“新军”成为他留下的一块纪念碑,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毕竟不是他的战争。

10月26日,一道横跨多佛尔海峡的防潜网和水雷屏障遭到一支德国驱逐舰队的奔袭,德军以很小的代价击沉了6艘漂网渔船和1艘保护防潜网的驱逐舰,并击伤其它两艘英国舰船。

这其中的半数驱逐舰都是从中国购买的,这使得协约国再次的追加了一批订单,无他,这中国产的驱逐舰就是好用。

协约国没法不跟中国做生意,毕竟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又一大商品输出国。

只是中国民间目前一浪高过一浪的民族主义呼声,使得协约国的公使先生们胆战心惊。

德国与奥匈帝国已经有了先例,没有保留的全部交出了在华特权,并且全部扫清了在中国的剥削。

他们迅速的调整了对中国的关系,这一点相当成功,赢得了中国各界的赞誉。

中国加入同盟国的呼声,也是来源于德国与奥匈帝国的友好。

李安生曾经提出过相当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协约国全部废除在华特权,废除不平等条约,什么租借地租界都要归还。

现在英法不得不认真的审视起来,是否真的要这么做,从而赢得中国的支持。

李安生大力支持高尔夫兄弟的**行动,给沙俄造成困扰,甚至直接推进至乌拉尔山脉,让东线的占据出线变化,居心险恶。

到1916年3月,俄国人已补充了他们因1915年的失败所造成的军队缺额,生产和进口了足够的步兵武器来武装他们新建的军队。

如同1914年那样,沙皇军队发起1916年战局时,再次扮演为他人作嫁的角色。凡尔登战役是一条理由,法国人要求沙皇牵制德国兵力,从而导致由俄国第 2集团军向纳罗奇湖附近强大的德军阵地发动一场仓促上阵准备不周的进攻(3月18…26日)。泥泞、严寒和主观错误,加上德军的火炮和机关枪火力,再次迫使俄国这部“蒸汽压路机”在没有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情况下,戛然停止,而沙皇军队遭受近10余万人的损失,一无所获。

接着在东线出现一段平静,正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协同进攻。但事与愿违,西线的紧张(这一次是奥匈于5月间对意大利发起的攻势)再次导致仓促发动进攻的决策。对俄国来说,这是它在此次大战中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行动;这次行动与以往的进攻不同,它导致了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指挥这次行动的是一位烈性子的、颇有胆略的能干的骑兵将军——阿列克塞?勃鲁西洛夫,他或许是俄国将军中最优秀的一位,因而此次进攻以他的名字命名。1916年勃鲁西洛夫指挥西南集团军群,他自告奋勇以该集团军群于6月向奥匈军发起进攻,以回答意大利提出的援助请求。他统率下的第7、第8、第9和第11集团军总共50多个师。他在一条200 英里长的战线上面对的主要是4个奥匈集团军(得到几个德国师的加强),总计达46个师。

勃鲁西洛夫发动的全力以赴的攻势,在突然性掩护下,从杜布诺以北,直达靠近罗马尼亚边境的德涅斯特河。这次进攻于6月4日开始,次日无心作战的奥匈军陷入了困境。北线的奥匈第4集团军和南线的第7集团军,在体力上和士气上都崩溃了,奥匈帝国中唱反调的少数民族(现在已占陆军中的大多数)干脆开小差到后方去,或者同俄军中的斯拉夫同族人联欢。

勃鲁西洛夫的首次进攻到6月中旬耗尽了力量。但是,尽管照例发生补给短缺和运输困难的情况,加之俄国其他集团军群未能发动许诺的辅助进攻,勃鲁西洛夫还是再次发动进攻。

不过。历史本应该给他一场辉煌的胜利,可是,随着从欧俄传来的噩耗,大规模的**发生了,国内的局势出线动荡,勃鲁西洛夫的攻势顿时戛然而止。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五十章 俄国革命

第四百五十章 俄国革命

其实不谈日俄战争、1905年**以及中俄战争对俄罗斯帝国的致命伤害,国土庞大的沙俄也存在着致命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战争带来的巨大破灭之下全部暴露,并且激化,一步步的在吞噬着罗曼诺夫王朝的生命。

20世纪初问一个乌克兰农民他是谁,他会回答是东正教徒;要问他是俄国人还是乌克兰人,他会说自己是农民,谁当国王都一样。民族主义的兴起,要等到教育普及、市场连接农村与城市以后,才会成为潮流。

由于俄罗斯帝国扩张太快,俄罗斯人占帝国人口比例只占44,激发了大俄罗斯主义危机感,于是禁止在学校、公文和公共场所使用俄语以外的民族语言。波兰大学生研读波兰文学时,必须使用俄译本。1907年,基辅行政当局发布霍乱通知,不用乌克兰文用俄文,但乌克兰90人口是农民,不识俄文。

犹太人在俄罗斯多民族结构的底层,不允许拥有土地。沙俄最后年代有数百起迫害犹太人事件,并非出自政府策划,而是民间自发。反犹主义也是权力阶层的时髦,沙皇尼古拉认为犹太人经商,亵渎了俄罗斯国民的纯洁性格。

明知道这些施政纲领有着不少的弊病,但是沙皇依然无能为力,统治阶层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统治,能凝聚俄罗斯的只剩下民族主义。

一战前,大斯拉夫主义与大日耳曼主义在东南欧针锋相对。沙皇尼古拉对与叔叔德皇开战很犹豫。战争失败则**不可阻;不开战则被民族激情扫进墙角。尼古拉决定豪赌。他以为战争不论胜败会在6个月内结束,他不知道一战是现代消耗战的代名词。

由于战术过时,对德作战头几个月,俄军中下级军官几乎全部伤亡,替换他们的是20岁出头火线提拔临时训练的士兵,他们一般出身农民。

而正好是这些人,在得到国内爆发大规模**的时候,开始加入到**阵营,他们是**军官团的主力,罗曼诺夫王朝的掘墓人。

去年5月,德国发动东线总攻击,俄军溃败。9月,尼古拉二世统摄最高统帅位,以激励军心,适得其反,人人都知道沙皇其实对军事一窍不通。大本营迁至彼得堡西一村庄,原意为“坟墓”。

或许,这个错误无比错误,这些军队将会是沙皇下台的决定性力量。

俄罗斯军队成为**中坚的几个原因:上级军官普遍无视士兵生命;战争准备和后勤组织是一场灾难,没粮没枪没衣服;皇后是德国人,军队普遍相信宫廷内有德国间谍。

许多高级将领原来以为对德战争及其胜利能防止国内**,而几次大溃败之后,他们终于认识到事实正好相反:只有**,换掉沙皇政权,才是打赢的前提。战争不独立于政治,这便是与红军对立的白军一度强大无比的缘由。

战争也考验**党人。德国社民党一直是俄罗斯**者的指南和样板,但德国社民党支持战争,给俄国**者沉重一击。托洛斯基说这比宣战本身还可怕。列宁刚听说此事时认为这是德国间谍分裂**者的阴谋。

社会**党和孟什维克都分裂为支持战争的防卫派和反战的国际主义派。只有布尔什维克坚定反战。列宁认为,工人阶级应当发动内战,才能结束这场帝国主义战争。

托洛斯基是孟什维克国际主义派领袖,他逐步认同列宁对战争的判断,刚刚布尔什维克就赶到新西伯利亚去,想要助长那里的**形势,而等到他赶到的时候,起义军已经打到了叶卡捷琳堡,并且占据了这座要塞。

紧接着,便是听到了欧俄各地自发爆发大规模**的消息。

农民应征入伍,加上运力首先保障军需,使城市出现粮食短缺。1916年初,彼得堡妇女每周在配给处排队领粮的时间超过40小时。排队人太多,成了消息和谣言的汇总地。大规模的**就是这样发生的:一群妇女领面包排队排得不耐烦,而刚好新西伯利亚爆发**,起义军打过了乌拉尔山的消息传来,无数人都自发回工厂去发动工友游行。

排队导致**,这倒是让人始料未及,难以想象,不过这确实事实。

更多的,或者可以说是谣言摧毁了所有人的信心。

李安生也没有想到俄国的**居然会提早了一年,而且**有迅速成功的迹象,于是他立即电令高尔夫兄弟尽快兵进彼得堡,拉拢大批自发加入**的群众,建立自己的**基础。

同时,也要借此机会拉拢托洛茨基,托洛茨基在孟什维克之中同样有相当威望。

高尔夫迅速的西进,不惜一切代价,也是想要争权夺利。

目前的俄国成为了一团乱局,没有人能够确切的知道下一步的走向。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

沙皇被迫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结束统治,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在这场迅速发生的**中,工人、士兵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没有领导这场**。在**成功后,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

苏维埃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却还有一个临时政府凌驾在他们之上。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苏维埃成员中,孟什维克占了大多数。布尔什维克则由于大多数领导人还在监狱和被流放,广大工农群众缺乏政治经验,致使苏维埃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和社会**党人窃取,他们支持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

高尔夫率军进入彼得堡的那天,正好是杜马临时委员会发号施令的那天。

为恢复秩序,杜马临时委员会命令士兵回到军营,服从军官指挥。士兵担心秋后算账,在高尔夫的推动下,士兵占绝对多数的苏维埃大会通过一号令,建立士兵委员会,士兵只服从苏维埃,杜马的命令不得与苏维埃抵触。

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的条件:大赦政治犯;言论出版集会自由;废除基于阶级、宗教和民族的限制;召开制宪会议;解散警察;实行直接、普遍、秘密和平等的选举制;参加**的士兵不得解除武装或送到前线,在不值勤时享有完全公民权。

条件没涉及战争和土改,最重大的两个问题。

列宁在返国列车上起草了四月提纲:结束帝国主义战争,立即开展无产阶级**。这一方案远比国内的布尔什维克方案激进,只有科伦泰以及在彼得堡掌握一定权力的高尔夫支持他。

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认为**推翻沙皇,是人民的胜利。处于底层的农民、工人和士兵认为这是底层对于压在其头上的一切阶层的胜利。他们才是“人民”。他们赢了,除了砸碎一切特权的标志,还强烈地想要按其意志彻底重组社会:农民要地,工人要工厂,士兵要和平,所有人都要自治。布尔什维克是惟一表示将满足这些需求的政治势力。

25万彼得堡俄军是最有权但没有灵魂的力量。它不服从临时政府,表面上服从苏维埃,已是乱兵。它只有一个愿望,不打仗。乱兵无主的时间没有长到军队产生独立政治抱负,所以没有出现军阀。要打仗的临时政府统不住这些乱兵,布尔什维克以反战赢得他们的支持。

高尔夫当然洞察到了这一点,尽可能的吸收这些军人,壮大了实力。

回到了彼得格勒的列宁在与高尔夫秘密的会面商谈之后,决定伺机发动再一次的**。

5月15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国内的反对,为了获得协约国的支持,继续用战争来消灭**,愚蠢的向德国军队发起了攻击,结果在东线遭受大败,一周之内损失了二十余万军队。

“这是在故意消耗**军队的力量,这是在谋杀,谋杀**政权。是时候了,是时候向这些新的专制者宣战,夺回属于人民的权力。”

在列宁与高尔夫两人的强烈意愿之下,布尔什维克统一了思想,同意发动进一步的**。

高尔夫手中有十余万**军队,正是这股军队,成为了这次**的决定性力量。

更何况高尔夫本人在推翻沙皇统治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极高的威望,可以说,没有高尔夫的起义军打入欧俄,就没有这次**的成功。

在彼得格勒充斥着枪炮声之时,全俄罗斯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首先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归转工人农民士兵代表苏维埃。

紧接着,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愿望,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

最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高尔夫当选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人民委员会下设各部,执行无产阶级国家的各种职能。斯大林当选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当选为外交人民委员。6月9日清晨大会胜利闭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成立。

为巩固**政权,成立了以高尔基主持的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以坚决镇压反**分子的破坏活动。

至此,俄国终于完成了最为重要的一步,由无产阶级掌权。

当然,对李安生来说,也是无比重要的一步,高尔夫兄弟掌握了大量的权力。

高尔基——当然并不是那个作家高尔基,居然成功的掌握了契卡,掌握了这个特工组织,杀人无数的组织,这不是在天助李安生么。

相比其他苏维埃领导人,高尔夫对列宁言听计从,万事支持,当然得到了列宁的青睐,加上高尔夫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而列宁将高尔夫列入了考察对象,很有可能成为他的接替人。

托洛斯基是最能干的中央委员,但是列宁断定他接不了班。孟什维克出身、贵族作派、独断性格,使他在党内树敌太多。

而斯大林,似乎太过刚愎自用,心机深沉,同样为列宁所忌惮。

7月14日,伟大的**同志斯大林在自己的家中被人袭杀,引起了苏维埃高层的集体震怒,反**分子这是在宣战。

这种卑鄙的手段,只能使得苏维埃用更加坚决的手段去镇压他们。

虽说**胜利苏维埃掌握国家政权,但形势仍十分险峻。俄国无产阶级不仅面临国内阶级敌人的负隅顽抗,而且还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严重干涉。不论新诞生的苏维埃政府怎样三番五次地提出建议,英、法总是断然拒绝举行任何和谈。列宁主张,为了拯救年轻的共和国,必须结束战争,复员沙皇旧军队,赶快同德国议和。

在中央委员会里,列宁的尽快单独同德国议和的主张,遭到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的强烈反对。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