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火1906-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的?跟我比比,你的枪法比我好,我便让你去试试,能不能考上狙击兵。”

吴禄贞走了过来,向段祺瑞点头示意。

而这些新兵蛋子们听说吴禄贞居然要亲自与阿德哥比枪法,顿时起哄起来,怂恿着阿德哥接受这个邀请。

是啊,比比嘛,说不定就有机会呢。

吴禄贞的枪法是很好的,这点很多人都清楚,有几次,吴禄贞还偷偷的溜到了战场前线,用狙击枪打死几个老毛子过过瘾。

不过这种现象给发现之后,已经基本给禁绝,卫兵来去都看紧了他。

阿德哥满脸通红的要求比试,甚至愿意让吴禄贞先打。

要知道,谁先打,要是打的好,就会给后来者制造心理障碍。

吴禄贞笑了笑,也不废话,直接结果卫兵递过来的“辛亥”式步枪,在一百五十米处一连放了十枪,结果八枪中了红心,两枪也只是略为偏了一点点。

这下子,许多人都替阿德哥捏了把汗,能超过这个成绩的,可真的能算是神枪手了。

阿德哥慢慢的踱了过去,接过吴禄贞手中的步枪,又慢吞吞的走了几步站定,端起枪来也是慢吞吞的,不过放枪却是很快,让吴禄贞暗自心惊,才在战场上临时摸过几回枪就已经能够如此熟练,但的确是手头有些技艺。

阿德哥也不耽搁,也是一连放了十枪,不过,这个十枪却让人看的目瞪口呆,枪枪都在同一个红心点上,十枪全部如此,堪称绝技。

吴禄贞连声喊了三声好好好,鼓起掌来,全场鼓掌,掌声雷动,让阿德哥的脸更加是通红。

“就凭你这枪法,不要考试,直接能当狙击手,要是让你拿了狙击枪,说不得要更加厉害。希望你能用狙击枪,有机会**几个老毛子将军,如此一来,你说不定还能够史上留名呢。”

吴禄贞很喜欢鼓励人,尤其喜欢鼓励一些有才华的人,阿德哥这个枪法,他实在是佩服万分。

要是阿德哥真的能够在狙击手这个位子上做的更好,那绝对能够打下大把的功劳。

“你们有什么技艺,不妨都说说,说不定,能够用的上,成为我们军中的精英人物呢。”

吴禄贞再次的开始忽悠起来,他喜欢发现各种不同的人才,并不是只有那种枪法好,作战勇猛的战士才是绝对的好战士。

他的思想越来越开阔,也越来越睿智成熟。

对于接下来的大战,他认为,胜利的始终是中国军队。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六十五章 突袭,还是突袭

第三百六十五章 突袭,还是突袭

小广西越来越喜欢手中的这把狙击枪,靠着它,这两天可是打死了六名老毛子,但是阿德哥的成绩更加的可怖,凡是给他盯上的对象,没有一个能够逃得生路。

一枪爆头,血腥啊,要是李安生能够看到,必定会认为这是个穿越火线人士,玩狙高手。

这两天,阿德哥枪下的亡魂已经不下三十人,而且大多都是俄军的前线基层士官。

这家伙眼睛毒的很,那些寻常的老毛子打死了也是浪费子弹,要打,就打那些当官的,这是教官交代的,狙击手的任务就是定点清除俄军的火力点与基层指挥。

最优先的当然是俄军的前线指挥官,然后便是各级军官,打死了这些所谓的精英,那些之前只会种田,别的什么都不会的俄国农夫们,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无头苍蝇般在战场上瞎忙,战斗力直接给打到了谷底,对付这些失去主心骨的俄军,只需要随意的点杀,射杀。

阿德哥严格的执行着教官的嘱托,尽量的杀伤那些俄军指挥官们。

这两天的鏖战,也主要集中到了乌兰乌德近郊,中国军队不断的夺取了战略纵深,像尖刀一般直插乌兰乌德。

俄军这个时候胡乱拼凑兵力的弊病就暴露了出来,中国军队是以少打多,但是胜在旗帜统一,指挥得当高效,俄军则如同乱哄哄的乌合之众,指挥低下,臃肿不堪,总是不断的被动挨打。

怪不得这些本来应该在几年后出现在后世一战东线战场上的俄军打打奥匈军队这种杂牌鱼腩还可以,在德军面前却是几十个师都打不过十来个德国师,一遇挫折便成批成批的投降。

不过,正当乌兰乌德与赤塔两大战场激战正酣之时,一个对于俄军来说不亚于噩耗的消息传来,中国军队攻克了伯力,并且迅速的挥师,将从海兰泡到伯力之间的一段铁路与江岸给封锁起来。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俄军最高指挥部一片寂静。

日林斯基铁青着脸,大发雷霆了起来,伯力从遭到攻击,到陷落,不超过十二个小时。

“他们哪里来的兵力?哪里来的这么多军队?”

是啊,中国军队哪里有这么多的兵力?攻克伯力必定不是少数军队能够办到的。

“难道是那些南方来的军队?”一个肥猪一般的肥参谋小心翼翼的说道。

“南方军队?就那些空着双手,像个乞丐一般来到北满的南方军队?”日林斯基的嗓音也变了,这真是个笑话,就凭那帮叫花子军队。

“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叫什么名字?”

胖参谋擦了把汗,说道:“是由总督李亲自挂帅,组建了外东北集团军,参谋长叫做蔡锷,蒋方震。”

“外东北集团军?”日林斯基有些恼怒起来,这中国军队也太过放肆,外东北,他们是要将整个远东都拿回去么?

这真是大胆啊,狂妄之极。

之前俄国除了要夺回中东铁路,还想着要彻底占据北满与外蒙古,这是他们的底线。

可是,中国军队比他们更加的嚣张,他们甚至想要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想要外东北,那么,他们是不是还想要海参崴?

日林斯基不寒而栗,中国军队拿下伯力之后,就能北攻庙街,攻略外东北土地,另外,海参崴与赤塔都被彻底的隔绝,海参崴还好,能够凭借海路从英法等国得到补给、援助,从日本得到各种资源,但是赤塔呢?

“混账,混账啊,他们都是在干嘛?赤塔要塞与乌兰乌德之间的联系必须被重新打通。”

俄军陈兵四十五万,将大量的没有摸过枪的农民武装了起来,虽然其中有部分是黑火药枪械,但是如此庞大的兵力,还是相当吓人的。

这么庞大的兵力,铺开在从伊尔库兹克到乌兰乌德,再到赤塔战场,加上赤塔战场总计二十五万的兵力,几乎有近七十万的陆军。

这个数字是相当吓人的,战争打到现在,俄军总计伤亡损失十七万人,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前期作战造成的,俄军补充的新丁超过四十万,这些连如何发射子弹都不知道的农民们有多少战斗力,难道日林斯基不清楚?

只是中国军队在乌兰乌德与赤塔两大战场上投入的兵力,还不到四十万人,向来骄横惯了的俄军,普遍有些看不起中国军队,认为刚开始的几次大挫败,是阿季穆尔等高层将领的失职,战略决策失误。

要是这四十万人中国军队是日本军队一样的战斗力,那么日林斯基或许还会建议国内进行更大规模的动员,敦促英法进一步援助借款,武装百万陆军。

但是中国军队,比如东北军,也有许多的新兵,战斗力并不强,在日林斯基看来。

四十万牵制七十万,还能绰绰有余,不断的打得俄军丢盔卸甲,这就让日林斯基有些脸上挂不住了。

更何况,由于西线牵制了太多的兵力,导致无法进一步增援伯力等要塞,使得中国军队居然凭借一帮南方来的鱼腩军队就攻克了伯力这个重镇,实在是往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现在中国军队有没有可能继续开辟双城子战场,攻击我们在远东靠海的两大要塞?”

海参崴要塞与双城子要塞是绝对不能丢的,要是丢了,中国军队就能够集中力量,掉转头来攻打赤塔甚至是伊尔库兹克,这是个重大失败,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要是两大东方要塞陷落,可以说基本这场战争俄国已经输定了。

胖参谋低声不敢说话,给日林斯基问的心头发毛,状着胆子说道;“肯定会的,从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再到乌苏里斯科(双城子)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两大要塞,战前的驻防兵力不超过7万人,后来动员到了15万人,在布拉戈维申斯克被攻克之后,损失了两万余人。伯力本来有四万余人的防守兵力,现在看到必定也是损失惨重。如此看来,远东两大要塞能够收缩运用的兵力不超过十万人。”

“十万人已经足够,别忘了,乌苏里斯科与符拉迪沃托斯克都是坚不可摧的要塞。”

日林斯基语气坚决,不过,胖参谋显然并不太机灵,多了句嘴,“哈巴罗夫斯克同样是个要塞,可是在十二个小时内就陷落。更何况,那帮南方来的猴子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日林斯基给揭了短,又给戳了前头的痛脚,顿时怒不可遏。

“你赶紧到符拉迪沃托斯克的远东司令部去报到,立即。”

胖参谋苦着个脸,欲哭无泪,这真是飞来横祸啊,早知道,就不接这个茬了。

“立即发动全面攻势,迫使中国军队收缩防线。”

日林斯基迅速下令,谁知道中国军队还有没有余力对伊尔库兹克发动突袭,这个就有些太吓人了。

要是伊尔库兹克给拿了下来,那就搞笑了,包括日林斯基自己也成为了瓮中之鳖。

本来日林斯基觉得当务之急是先打开乌兰乌德与赤塔的联系,避免赤塔因为两头被隔绝而产生绝望心理,从而出现投降的可能。

但是他转念一想,要是中国军队像突然攻击伯力一样,忽然之间攻克了伊尔库兹克,那样的话,局势就相当的危险了。

伊尔库兹克可不是个要塞,而是个四通八达的铁路枢纽,是个繁华的商贸中心,无数的富商资本家居住在那里,而不是军事要地。

不过,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6月27日,伊尔库兹克火车站被中国军队攻占,中国军队正在依托火车站,对整个伊尔库兹克发动攻击。

发动这次袭击的,是吴禄贞麾下一直未曾独立行动过的教导师特战大队,两千余人的兵力,可是相当于一个师的战斗力还不止。

用在这种关键时刻,简直就能抵十万兵。

这次特战大队攻克伊尔库兹克火车站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一个半旅的俄军在全部由半自动步枪与冲锋枪形成的火力突击面前,迅速的土崩瓦解,哪怕用人数优势来以命换命都办不到。

这个是个马克沁就能让人海战术,让所谓的蒸汽压路机变成了木玩具的时代,更别说如此划时代的自动武器。

从伊尔库兹克火车站到贝加尔这个贝加尔湖边的小城镇,再从贝加尔湖形成的足尖到足跟,分布有十八万俄军,听到伊尔库兹克枪声,立即从贝加尔沿线有两万多俄军开始增援伊尔库兹克。

伊尔库兹克本身就有四个师的驻防兵力,又有二十余万被征召的平民在接受初步的训练,其实中国军队一时之间是很难攻克的,故而,俄军并不着急。

只是伊尔库兹克驻防俄军以及回防的俄军给中国军队的凶猛火力给挡住之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中国军队以火车站为据点,构建了防线,并且在轰炸机的配合下,连续击溃了俄军组织起来的攻击。

略做休整之后,俄军开始商议对策。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六十六章 伊尔库兹克大动乱

第三百六十六章 伊尔库兹克大动乱

“轰,轰,轰。”随着数声惊天巨响,伊尔库兹克整个陷入了颤抖之中。

作为后方的大兵站大后方,伊尔库兹克可是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军火物资运来,囤积在伊尔库兹克的各大仓库之中,中国军队攻克了伊尔库兹克火车站之后,已经焚毁炸毁了大量的物资。

但是伊尔库兹克几个大型仓库中储存的物资,仍然让中国军队感到担忧。

于是,这才有了这次突袭,据守火车站的特战大队只是个幌子,中国军队真正的目的在于焚毁这些军事物资。

在轰炸机的轰炸之下,以及特工的行动之下,几个精心策划的袭击都付诸成功。

无数的军械装备、军用物资、粮食,以及许多工业品被炸上了天,烧成了渣。

几个精干小队甚至还对伊尔库兹克的几个重要设施进行了突袭,故意制造骚乱,让伊尔库兹克暂时的陷入到了混乱之中。

是的,混乱,不趁现在捞点便宜,更待何时啊。

只有持续的混乱,才能够让火烧的更旺一些,让俄军能够抢出来的物资更少一些。

飞艇加入到了轰炸之中,全是汽油燃烧弹,太阴险了,打通打通的汽油燃烧弹给扔了下去,暴起了一条又一条的火龙。

由于容易获得木材资源,所以俄国在西伯利亚与远东的房屋建筑,很多都是木质的,很容易就引燃,更何况是这种飞艇仿佛不要钱的一般往下扔汽油弹。

迅速的有一条又一条的街道给整体引燃,形成了一片片的火海,无数人在火海中哀嚎哭叫,反复奔逃。

在这种骚乱的情形下,情况更加的糟糕,不仅仅是有无数人葬身火海,更为关键的是,人心里的许多恐惧给释放了出来,没命的奔逃挤压,互相踩踏,更有些人狂暴起来,杀人抢劫,无恶不作。

本来吴禄贞是临时起意,想要试验一下燃烧弹的效果而已,可是,他这个无心之失,使得整个伊尔库兹克陷入了一场大灾难。

如果说,大火也不能造成多么大的伤亡的话,那么只有人自己才能够给自己造成巨大的伤害。

别忘记了,伊尔库兹克可是有一个大兵站的,四下里的几个临时军营里头,可是有着二十多万的俄罗斯汉子,这些人本来都要给送上战场当炮灰的,可是如今给这场大火灾一逼,忽然之间就暴动了起来。

暴动,彻底的暴动,二十多万暴徒的暴动,这倒是吴禄贞也想象不到的大变故。

无数人早就受够了这种煎熬的日子,选择了逃离,更多的人则在伊尔库兹克这个繁华的地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虽然伊尔库兹克有驻军,但是驻军正跟中国军队交战呢,还顾不上他们。

他们只要能够大肆烧杀抢掠一回,就能发笔财,然后逃窜回欧俄去,他们受够了,受够了这种生活。

在这里种田,一年比一年不如,收成根本就让他们活不下去。

他们本来就打算抛荒土地,逃回欧俄去,可是给俄国动员了起来,加入到军队中,要与中国人打生打死。

既然是吃兵饭,那么也可以,无所谓了。

谁知道,战场根本就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之前训练他们的教官说,只要他们端着枪发起一个冲锋,中国军队就会落荒而逃,然后中国的繁华世界就向他们打开了,他们可以像十多年前的前辈们一样,到中国的大城市去烧杀抢掠,干一笔大买卖,然后终身享受,不用再吃苦头。

他们刚开始还两眼放光,满是小星星,幻想起来,可是等到局势发展,他们才知道,他们上当受骗了。

别说一个冲锋,就连无数次冲锋,都冲不过中国军队的机枪与火炮,中国军队火力之凶猛,世所罕见。

成千上万的人倒了下去,依然无法冲过中国人的防线,更何况,中国人的防线是一道又一道一层又一层,还有什么铁丝网之类,真的是太坑爹了。

之前在乌兰乌德发生的一场战役,俄军集结了三十万人想要攻克中国军队中路,直指吴禄贞等人所在的指挥部,结果在一天之内,俄军就损失了8万多人,而且大多都是被机枪与火炮打死的,尸体在阵地上厚厚的堆积。

从那以后,俄军再也不敢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攻势,只是凭借优势兵力,在局部战场打的火热。

现在谁提到上战场,都是跟送死一样的心情,刚开始对一个冲锋就能冲到中国繁华城市深信不疑的那帮兄弟们,早就已经尸骨无存,现在,他们清醒了。

他们不想上战场,凡是上过战场回来的伤兵,无不都心生绝望,认为根本就无法战胜中国军队。

这种绝望的情绪影响到了他们,他们打定主意,再也不要在军营里头呆下去,早晚是死。

于是,他们毫无征兆的就暴动了,开始是一个军营,现在是无数个军营。

所有的补充兵力都暴动气啦,他们打开了库房,拿出了数目并不多的枪支弹药,至少他们已经知道打枪,这就够了。

二十多万的暴徒,忽然就变成了全副武装的乱兵,在伊尔库兹克这个未经战火的繁华都市烧杀抢掠起来。

“快跑啊,中国军队打来了啊,有好几十万呢。”

无数俄罗斯人没命的跑着,他们希望赶紧离开这个人间地狱,到处都是杀戮,都是血腥。

他们怎么也搞不明白,为何中国军队中有大量的俄罗斯人,嘴里喊着“乌拉”,对他们进行杀戮毫不留情。

不过此刻他们也不想搞清,不想去多想这些问题,他们只知道逃命。

有许多资本家富商家财万贯,不忍逃离,想要当葛朗台的代价,便是身首异处,乱兵们可不会跟他商量,伙计,你的卢布我们一人一半如何?

烧光,杀光,抢光,这倒是领悟了某些真髓。

若是遇到大股俄军,他们也不抵抗,立即逼走,若是遇到小股俄军,那么对不起了,虽然是自己人,照杀不误。

组织的突袭的这次特战大队的大队长毛洪波怎么也想不通,为何伊尔库兹克的骚乱会乱到这个地步。

等到天上的飞艇探知了异常,发来了电报之后,他才知道,原来是伊尔库兹克的那些炮灰们识趣的暴动了。

这可是天赐良机啊,毛洪波是个激进之人,当机立断,本来打算撤出的继续驻守,一部分人则抢银行抢富豪去。

在外头埋伏的教导师其余兵力都收缩到火车站外围布防,暂时抵挡俄军,然后等待抢掠的结果。

光是伊尔库兹克的几家银行库房里头的金子,以及金卢布硬币,就有不下六十吨的金子可抢,这就是伊尔库兹克作为西伯利亚中心的富裕之处。

而且伊尔库兹克还有整个西伯利亚与远东数一数二的富豪们,这些都成为了打劫的对象。

驻屯俄军忙着镇压乱兵去了,四个师除了要抵挡中国军队,还要分兵镇压那二十多万的乱兵,可想而知有多么的狼狈。

而毛洪波亲自带队的抢掠,几乎就是大摇大摆。

什么?你这银行还带地下库房?还有水泥石门?轰掉

什么,你这葛朗台还在自己的私家庄园搞什么堡垒?轰掉

特战大队随身携带的50小钢炮就是好,效果不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战,给日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上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使得日军认为,为了应付可能要面对的堑壕战,需要一种射程比手榴弹远,同时可以像迫击炮一样打击障碍物后目标的步兵支援武器。

掷弹筒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直接支援小队、班一级步兵作战,射程和威力弥补了中口径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发射和调节射程的原理都具有相当的创造性。

李安生本来就提前在这个时代推出了堑壕战的精髓,凭借着堑壕战与重火力,打得七十万俄军不知如何是好。

他自然也能想到提前将掷弹筒这种武器给开发出来,并且不断的谋求技术成熟,以大量装备军队。

手榴弹射程不够,威力不够,可迫击炮又携带不易,不能够在班一级的快速移动中应用,使得李安生从后世剽窃的作战精髓都应用不上。

掷弹筒同样首先只在教导师装备,这种被称为“1911”式的掷弹筒,性能还有些达不到后世二战中日军所使用的小钢炮效果,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超越是早晚的事情。

这种掷弹筒成为了打家劫舍,居家旅行必备之良器。

在它的帮助下,教导大队的这种职业打劫,显得很顺利,也很高效。

短短的时间之内,就接连攻破了几个银行与大富豪庄园的防守。

对于伊尔库兹克的状况,他们可是摸的一清二楚,特工以及飞机飞艇早就将伊尔库兹克的情形摸熟。

中国军队的忽然加入抢掠,更加的加剧了伊尔库兹克的混乱。

到处都是杀人放火,整个伊尔库兹克从空中看上去,变成了一个大火场,修罗杀场。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六十七章 杀戮

第三百六十七章 杀戮

伊尔库兹克的异动,引起了俄军的震动,与此同时,俄军也开始随着中国军队忽然对伊尔库兹克发动的攻击而调动起来。

日林斯基并不清楚,吴禄贞与段祺瑞正是需要俄军动起来,只要你动起来,那就一切好办。

而伊尔库兹克忽然毫无征兆的发生了大动乱,这更加的让吴禄贞与段祺瑞喜上眉梢。

他们本来是想要让教导师在伊尔库兹克制造骚乱,然后支撑一段时间,吸引俄军兵力西进的,但是他们临时决定,在恰克图休整的两个师兵力迅速的用最快速度斜插到回援俄军北面发起进攻,进一步吸引俄军兵力,并且减轻教导师的压力。

教导师装备的掷弹筒一般在进攻或防御作战中担任近距离火力支援任务。在进攻作战中,掷弹筒通常用来压制对方的火力点,由于俄军的火炮数量并不足,也经常给中国军队压制,于是掷弹筒的最大功能,就变成了打击俄军的重机枪,这也是唯一能给中国军队造成大量杀伤的手段。

教导师不但吸取了吴禄贞总结的经验,那就是用狙击手,以及迫击炮定点清除对方重机枪阵地,还尝试了利用掷弹筒来达到这一效果,而事实证明,掷弹筒更加的犀利有效。

当年的抗日战争,掷弹筒因其轻便、机动性好的特点,在中国战场的各种特殊地理环境下,始终能够伴随日军部队行动并随时提供火力支援,特别是根据在山西会战中获得的经验,日军认为掷弹筒比其它武器更适合山地作战。随后的太平洋战争也证明了掷弹筒同样适用于丛林环境。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日军对掷弹筒火力的依赖程度甚至比轻机枪更加强烈。

而李安生在大规模列装轻机枪的同时,也在加紧生产掷弹筒,并且逐步的改善掷弹筒的性能。

将来对日作战,爆机枪海的同时,用掷弹筒这个武器来杀伤日本人,想必会很痛快,这叫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虽然日本这个时代还没有能够开发出掷弹筒。

毛洪波对于掷弹筒的使用是越来越有心得,一旦侦得俄军重机枪阵地位置——可怜的俄军哪里有哪怕一挺的轻机枪,便组织掷弹筒集中射击。由于掷弹筒准备时间短,往往是俄军机枪一条弹带尚未打完,教导师的掷弹筒弹已接踵而至,乘射手被杀伤或机枪被打坏的瞬间,教导师一涌而上,夺取敌方阵地。

而俄军往往在这样打击中,给打乱了阵形,俄军的部署也给不断的打乱,兵力给反复的调动着,一旦调动起来,教导师就有了更多的对俄军的杀伤手段,比如手榴弹密集爆破,迫击炮,机枪交叉火力等。

而教导师独有的半自动步枪与冲锋枪更加的增加了对俄军的杀伤力,整个战场俄军给打得几乎是不敢露头,任凭教导师将他们分割起来,慢慢的各个击破,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现在俄军的问题是,指挥部与前方离的太远,稍微近一点,中国军队就有无数的方法将他们的指挥部端掉,而远了,则根本就对前方的混乱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兵力不断的给优势兵力的中国军队吃掉。

中国军队明明在兵力上头远远不如他们,可是打起来之后,却打成了这幅熊样,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在防御作战中,教导师习惯以掷弹筒和机枪火力配合,拦阻对方冲锋,或是将对方压制在手榴弹投掷距离之外,这种战术对严重缺乏重武器,主要依赖于近战和白刃战的俄军来说,非常有效。

俄军现在是攻不进,退不了,陷入了两难。

围绕着伊尔库兹克的火车站,以及贝加尔湖边,还有贝加尔湖形成的足尖,俄军摆开了十一个师的兵力,但是,中国军队只用一个教导师以及两个北上闪击的步兵师,加上轰炸机大队,就初步的构成了一个稳固的阵线。

而随着吴禄贞进一步的将主力西移,在追击战,在运动战,在铁路破袭上头打击俄军,这才使得日林斯基相信,这是一场阴谋。

这是一场针对俄军设置的,旨在于大量杀伤俄军有生力量的阴谋。

但是日林斯基不得不选择西进,暂时的放弃在乌兰乌德东侧进行大会战的想法,不得不让赤塔守军自求多福,伊尔库兹克陷落的话可不是闹着玩的。

伊尔库兹克大骚乱的消息同时也传到了俄军的总指挥部,这个消息让所有的高级参谋与高级将官们的心头都是沉甸甸的。

眼下不知道伊尔库兹克局势如何,但是从十一个师已经动了起来,给中国军队牵制的情形看起来,局势很不乐观。

“西进,立即将乌兰乌德的十五个师西调,迅速,立即。”知道俄军的低效与落后,日林斯基不得不加重了语气。

赤塔筑垒地域没那么容易就跟攻克,暂时给切断补给也没事,赤塔的各项物资储备还能坚持个两三个月。

俄军果然被调动起来,向西开进,这让吴禄贞等人拍手叫好。

他们并不想真正占据伊尔库兹克,这样的话,将会彻底将俄军变成了背水一战的拼命之师,即便能够击败对方,自身的损失也会太过惨重,而失去战斗力。

吴禄贞一直记住李安生的话,宁愿用钱来还胜利,用钞票换成的炮弹与子弹来获取胜利,官兵们的生命始终要放在第一位。

等到对俄战争胜利后,这些百战之师都将成为国之利刃,不管是镇压日本也好,还是弹压列强各国,都是中流砥柱。

这是在用数亿美元的代价,来换取一次大练兵的机会。

伊尔库兹克的骚乱还在继续,教导师正在大肆的借机杀伤陷入慌乱的俄军,撤退行动也已经拟定好,时刻准备着全身而退。

等到日林斯基等人发现中国军队的目标并不在于伊尔库兹克,不知道会不会气的吐血发疯啊。

而在唐努乌梁海,锡良终于等来了一支援军,全部用汽车装运的两个刚休整好的步兵师。

这两个师刚来就对哥萨克进行了一场突袭,正面对决,用的是那些汽车。

将轻重机枪架在这些卡车上,不断的在战场飞驰,将哥萨克连人带马撞成肉饼还不算,还用机枪喷出的火舌不断的收割哥萨克的生命。

这仿佛是一场钢铁怪兽在欺负骑在马上的小型奥特曼一样,这些超人现在没辙了。

骑士们,终于在钢铁怪兽跟前败下阵来。

这些装甲汽车都很坚实,即便有两辆因为机械故障停在了战场中央,但是像刺猬一般的轻重机枪扫射依然将哥萨克远远的逼了开去,始终不敢靠近,由别的车子拖曳回去。

短短的两天追逐战,这个所谓的汽车兵团就打死打伤了两万多名哥萨克,俘虏了大批想要顽抗的哥萨克骑兵。

这个战果堪称辉煌,也是因为第一次使用这种战术,使得哥萨克集体陷入了慌乱与疯魔。

唐努乌梁海骑兵师也利用这个机会,不断的冲击哥萨克,杀伤哥萨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