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明-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先是杂沓的脚步声,然后杂沓渐渐变的整齐,似乎是一个巨人在走路,几百人走路的声音竟是汇成一片,轰隆隆的响成一团,安坐着的李氏兄弟和徐渭,都是脸上变色。
“贼娘,”李如柏经常和山贼马匪打交道,嘴巴也不象个世家公子,他惊叹道:“这算是怎么回事?”
李家是以骑兵闻名于世,数百骑兵一起奔驰时,大地震颤,天地变色,那威势比现在要大的多,但那是狂暴之威,是战马与骑士一起营造出来的威势,感觉是和现在决然不同,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现在这种抖动和响声,就是几十上百然后是数百人汇集在一起,一起踩踏脚下的土地,一起行动,整个动作不知道是整齐到何等地步,才会有这样整齐的颤动和声响。
在响动声中,可以看到军旗了。
千总旗,两司旗,局旗,旗总旗,小队旗。
一杆杆旗帜出现在街头巷尾,骑马的骑士应该是军官和传令兵,紧随在旗帜之后,然后就是大股大股出现的士兵的铁盔盔顶显现出来。
“这是郭千总的将旗。”
郭守约老成持重,也是一心要做一些实事的将领,在惟功整肃舍人营时,他也是惟一留用的,将旗之下,郭守约穿着饰着红缨的尖顶明铁盔,身上是鱼鳞叶齐腰明甲,方领对襟,密密麻麻的明铁铁片缀满全身,显的十分坚固厚实,甲身四周原本应该饰有金蟒纹和毛皮缘边,底边饰彩色排穗,现在看去,却是只有铁叶裙边,那些华美的饰物,都被取消了。
甲叶之内,则是曳撒,亦是将领普通穿着。
在郭守约的身边多是骑兵或是骑马的传令兵,普通骑兵戴尖顶明盔,传令兵则是盔顶有小旗,与普通的骑兵区分开来,骑兵们多穿着长罩甲,步兵则是短罩甲,不论步骑,俱是盔明甲亮,仅从甲胄来看,就显示出咄咄逼人的强兵色彩。
至于扛着兵器,昂首挺胸的傲人神采,整齐划一的步伐,每一步都使出全力,踩踏大力的那种十足的精气神相加在一起,给予李如松等人的冲击,就远比这些精良的甲仗要大的多了。
李如松兄弟沉默无言,见多识广的徐渭却是禁不住道:“戚元敬之所以横扫倭寇,麾下兵马最精锐时,不过如此!”
第291章 罚跪
能得到徐渭这样的评价,惟功先是兴奋,接着又有不自满的情绪。
确实,他现在的练兵多半是从戚继光的旧法之中而来,自己的东西无非就是队列,健体和组织这些不容易被人看得出来的方面。
除非是拿出比戚帅更强的战功来,不然的话,最多也就是戚继光第二。
如果在以前,这个目标对惟功来说已经足够远大,但对现在的他来说,已经远远不够了。
何况,李氏兄弟二人也是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兄弟二人不停的交换眼神,看来这一次的震撼还远远不够。
果然,李如松笑道:“少国公练兵如神,果然是名不虚传。然而要将全城兵马集结,恐怕未必有中城这么快捷便当。还有,步兵再好,终不及骑兵方便,如果少国公的六千麾下全部是我辽东铁骑精锐,那就大大不同了。”
李家的骄傲和自信,就来自于自己直属的四千家丁精骑和直属的正兵营骑兵,还有大大小小的副总兵,参将,游击们的奇兵营援兵营和游兵营,大大小小几十个营头也有十万营兵,精骑也有一万余人,有这个实力,惟功现在展现出来的当然还不够看。
“李帅放心,适才已经说过半个时辰集结完成,到时候看便是了。”
李如松几次不曾抢到上风,以他在辽东宣府大同诸镇都横着走的身份和资历,也是十分难得了,当下只能勉强一笑,道:“少国公好有自信,我兄弟二人和徐师就在这里坐看风云,看少国公笑谈之间,化解风波。”
“既然如此,请李帅在这里安坐喝茶,今晚之前,大约也就无事了。”
李如松干笑道:“但愿如此。”
又道:“如果如少国公所言,如松在京师就仰赖少国公了,不过,少国公的顺字行,在辽东也是包在我李家身上便是。”
惟功大笑,红光满面道:“宁远祖大哥也是好朋友,李帅放心。”
两人话中都有机锋,李如松担忧惟功日后在京城一手遮天,便拿辽东的顺字行生意来威胁,李家对顺字行的利润盘口到底有多大并不太清楚,但想来也知道规模并不小。大量的东珠毛皮人参等辽东特产是源源不断地被收购……李家养家丁的银子除了兼并土地和明抢暗夺之外,就是和喀尔喀蒙古土默特部做生意,贩卖生铁东珠,购入马匹毛皮,再贩卖到关内,数千家丁可不是小数目,光是土地的话可是远远不够。
惟功当然不会落李如松下风,搬出祖家,暗讽李家还远没有到一手遮天的时候。
李如松脸色变幻,终是大笑伸手,道:“恭送少国公,李某在这里等消息。”
惟功也是手一伸,两人手掌重重一拍:“好,来日我等再置酒高乐。”
说服了李如松,惟功神色如常的告辞出来,郭守约等将领早就等在一旁了,郭前把总现千总虽然官职比李家哥俩是天差地远,不过京营将领向来蔑视外镇武官,惟功这种正牌子的勋旧大府里头出来的还能镇住他几分,象李家这样的外镇将领,又是破落户重新再起家的家底,郭大爷性子再沉稳,难免都有几分轻视,草草见了礼,也不象辽镇边军那样,喜欢打千行礼,十足恭谨,见礼之时,下巴颏都是抬得高高的。
这会子出了门来,转过街道拐角,整个千总部两个司八个局加一个千总部直属旗一千余人排成了整整齐齐八个局方阵,地动山摇般的从巡捕营官兵的中间穿了过去,巡捕营除了少数募兵之外,十个有九个是以前兵马司的老油子,敲诈乡民偷鸡摸狗这些家伙还算是拿手,真的行军布阵,饱含杀气,打死他们还是不成,舍人营阵列过来,这些家伙都是急忙避让,七倒八歪,不成模样,李家在营中的家丁们大怒,顿时就是拳打脚踢起来,一时间,噼里啪啦的打耳光之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真是不成体统啊。”
郭守约摇了摇头,大是不以为然。
他身边的佟士禄等人眼中更是鄙夷之色十足。练兵管束当然是要打的,舍人营的军训官就是干这个营生,不过绝不是象眼前这样毫无体统的乱打一通,这根本不是管束军伍,根本就是在胡来。
就算是那些打人的李府家丁,看上去个个彪悍勇武,身手利落,眼神凌厉带有杀气,一看就是老行伍了,不过佟士禄还是傲气十足的道:“李家这些骑兵,若是在城中遇着我们,不过就是一群土鸡瓦狗,大人也真够给他们面子了,居然还在这里演一出好戏叫他们瞧,要我说,这些家伙……”
“闭嘴。”佟士禄的话恰好叫惟功听到了,立刻就被掐灭。
惟功深知李家骑兵的训练体系和作战的办法,还有实际的效能都与自己的全套体系完全不同,但这不是轻视的理由,战绩是实打实的。南方明军动辄斩首数千级,不过那是打的生苗,苗子的战斗力比汉人的流民都远远不如,更不要提和穷凶极恶的北虏比了,李家在辽东一边打着蒙古人,一边讨伐生女直,左右开弓,一直不停的有斩首报上,这就是实打实的功绩,在自己获得更强大的劳绩之前,卖嘴皮子只是增加虚骄之气,哪怕是看起来现在确实是舍人营更强一些。
“吩咐所有兵马都在东安门前集结,由各千总官领队,张用诚负责与我联络,传达我的军令,郭千总,明白了吧?”
临行之前,惟功深深看了郭守约一眼,郭守约目光并不退缩,挺胸道:“请大人放心,末将一切听从营通事的提调!”
营通事官就是负责日常的行政管理和军令系统,包括档案和文书等所有的辅助工作在内,张用诚久任营通事管,原本他在顺字行就是类似这样的角色,只要是顺字行出身的军官,指挥起来绝不会有问题,只有刘嘉臣和郭守约等老军官不一定买帐,平时还好,战时出了纰漏,麻烦就大了。
好在郭守约看样子明白轻重,惟功轻轻点了点头,不再啰嗦,两腿轻轻夹着马腹,跨下乌云咴咴叫着,扬动前蹄,他向着安富坊的方向,疾速前进了。
……
“皇儿无状,恳请母后原谅!”
万历已经在慈圣宫外跪下很久了,最近李太后总是嫌慈圣宫又大又空旷,想搬一个更合适的地方去住,看了几座宫殿,还没有挑到合意的,只得在慈圣宫继续住着。
只是苦了万历,这里正殿外就是方砖铺地的大广场,连几颗挡风的树木都没有,只在近廊檐的地方种了几株腊梅,还没有开花,枝叶都是光秃秃的,可怜万历为了显示心诚,膝盖下没有铺毡垫,就这么跪着,已经跪下超过半个时辰了,他的腰酸疼得厉害,膝盖更是没有了知觉,但万历知道这一次非同小可,未必能过关,现在只能靠这种苦肉计叫母亲心软,然后还叫了乾清宫的一个御前牌子去禀报张居正,求张先生进来说情,别的人看来是指望不上了。
“大哥,为什么又惹母后这般动气!”
万历的哀声换来的只是一片沉默,慈圣宫正殿和后面的内殿暖阁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儿动静也听不着,待听到窸窸窣窣的脚步和袍角的摩擦声时,却正看到是潞王那张十分可恶的脸庞。
这阵子,潞王几乎天天入宫,有时候吃了午膳还一直陪太后到傍晚,进了晚膳之后才辞出去,潞王已经年过十六,也已经成婚,是正经的成年亲王了,太后却还是拿他当未成年的童子来看,万历心里憋闷,但还要做出兄友弟恭的模样出来……估计他现在已经根本记不得几年之前,自己曾经因为张惟功愿意对兄长等人退让而十分嘉许的往事了。
看着潞王,万历的怒气就涌上来,偏还不能有任何不满的表示,连一个字也不能吐露。他是巴不得潞王立刻之国滚蛋,相比潞王留在京城碍眼,哪怕是将潞藩的庄田加一倍,之国的赏赐加十倍,他也愿意。奈何现在不仅是太后,就连朝臣也不会同意潞王之国的……天子尚且无子,国家没有宗子,万一出现意外情形,潞王就可以随时顶上。从土木之变到今天,大明的这一条家法没有变过,天子或太子成年之前,京城一定留一个备用的亲王,这是万历也没有办法反抗的祖宗家法。
“母后动怒,实乃朕之过。”对着一脸淡然的潞王,万历还是不愿意低头,也淡淡地道:“反正朕等母后的责罚便是。”
他的气势倒是不输什么,只是潞王站着,他这个皇帝却在跪着,不论是万历自己,还是在场的其余人等,均觉眼前情形十分怪异。
“小弟这就进去,好歹替皇兄求求情。”
潞王又是一笑,怕是鬼都不信他去求情的,当下拍了拍手,就是直接进去了。
这会子人们才想起不对之处在哪里。
原来万历罚跪不是头一回了,以前潞王在外没碰上就算了,碰上了就哥俩一起跪下,这样太后的气也消的快一些。
这一回潞王连假装一下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就进了慈圣宫殿中,这要传到外朝,目无君上,肆意狂放罪名肯定是逃不掉的。
万历气的面红过耳,身子也是直抖,不过他到底是张居正一手调教出来的,知道自己的这个好弟弟今日这般行止,定然是事情起了重大变化,想到这一节,他面白如纸,如被雷击。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292章 主奴
事情果然向着万历最不情愿的方向发展了。
又跪了一刻功夫后,里头并没有叫起来,反而从外朝传来了消息。
原来张居正已经奉了慈圣太后之命,替万历写了罪己诏。
“臣奏皇爷知道,外朝张先生已经拟了诏,奉圣命,臣来朗读诏书给皇爷听……”
消息传进来不久,一个穿着蟒服,手捧诏书的司礼太监匆忙赶了过来,向着万历匆忙一跪,然后便起身,展开那个内阁刚拟成的罪己诏开读。
这一次的事,主因便是万历纵酒使气,在西苑仗责内使,几个内使伤势颇重,几乎毙命。
这其实不是多大的事情,以万历帝王之尊,如果是出于法理,纵是杀十万人又如何?甚至只要是正经理由,大明的皇帝杀人算得什么?太祖当年杀的少了?成祖皇帝又杀的少了?这么多年下来,历朝皇帝勾决的人又少了?
但那是正事,酒后使气仗毙内使,纵是皇帝也是失德,也是无道,当然上头没有人管束,或是成年君主,仗毙便也是仗毙了,没多大事,嘉靖皇祖当年为了震慑君小,三天两头就得打死几个,也没见谁出来放半个虚屁,这会子换了万历,结果还没怎样,人一个没死,代表天子失德的最高层级的表示罪己诏就已经出炉了。
张居正的罪己诏写的声色俱全,词色俱厉,将万历贬损的一无是处。
偏生奉命来开读的司礼太监李某又是有名的大嗓门,站在慈圣殿前,手捧诏书,念的是抑扬顿挫,恐怕殿中内外所有人等,都是听的清清楚楚。
万历的手抓着地面,知道这一次事越来越不对,待姓李的太监将诏旨读完,他顾不得继续羞愧,叫人来道:“朕要写手诏,拿纸笔来。”
一时有人递来纸笔,万历便跪着写道:“孙海并客用俱降为小火者听用,再有犯过,着锦衣卫拿去着实打问!”
写完,交给一个御前牌子,吩咐道:“立刻去办。”
这手诏发下去,万历便又继续跪着,他的神色间,渐渐多了几分倔强的色彩。
这一次可谓是连遭闷棍,先是太后叫罚跪,然后就是突然罪己诏过来,大明列朝皇帝,有几个写过罪己诏?就算前朝真有,也是成年的君主因为大灾异而写,大家都知道是走一种过场,天子号称是有天人感应,有祥瑞是天子的德行,有灾异当然也是天子的过失所致,这种罪己诏写来不伤皮毛,大家都是虚应故事,哄那些傻鸟而已。
这一次的罪己诏,听说是张先生手书,鞭鞭入肉,将万历贬损的一钱不值,似乎为君以来就一直荒唐,没干过一次正事。
“张先生怎生如此无情!”
万历心中,心心念念,便是只有这么一个念头。
若是张居正知道,必定也只能苦笑了。他在此事上原本就是打算到今早为止,再不涉入太深,结果冯保不肯放过他,这一封诏书如果不是他这个当朝元辅和天子帝师写出来,哪有什么真正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一次不管怎样也好,这罪己诏的责任张居正是逃不掉的!
“皇爷……”
万历仍然是跪着,慈圣殿中毫无消息,只偶然听得潞王狂放笑声,万历气的牙齿痒痒,却是一点办法没有。
隔了一阵子,又有一个穿着大红袍的太监匆忙赶来,在万历身边跪了一跪,悄声道:“奴婢打听清楚了,说是皇爷今日仗责的那几个小火者里头,有两个是宗主爷的干儿。”
所谓宗主爷当然就是冯保,这个红袍太监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孙德秀,他和温太,还有张诚,这哥几个算是皇帝的人,剩下来的二十四监司,明显都是冯保的基本盘,就是在司礼之中,也是冯保的人占多数,皇帝只有小猫两三只,身在司礼,冯保又是司礼大佬,孙德秀向来是以宗主爷称呼,不合在万历面前一急,嘴里也带了出来。
太监之间这些事儿万历也是知道的很清楚,当下也不以为忤,只轻声冷笑道:“怪道母后发这么大火,冯大伴未免太小题大做了一些。”
孙德秀隐隐听到风声,似乎这一次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唯唯诺诺答应着,万历见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努了努嘴,叫他到一边伺候。
过不多时,温太等太监亦赶了来,万历看到自己心腹渐多,心底里稍稍安定一些。
只是跪下多时不曾得起来,又没有毡垫缓冲,这膝盖已经疼的不知道感觉,已经不象是自己的了。
此时万历心中已经将冯保并张居正,当然还有潞王都恨到了骨子里头去。当然,对自家母后也不是没有怨气,只是从小到大,一个孝字比天子还大,万历心底里偶一闪念之后也就罢了,断不敢对母亲真的有什么不满。
又过去一小会儿,一群乾清宫伺候的太监面无人色的过来,对万历禀道:“张先生又上两疏,极言皇爷过错太大,说皇爷身边奸邪太多。”
万历听的身子一晃,差点摔在地上,他是极聪敏的,今日之事,到现在透着不正常,母后平常虽然心狠,也断没有叫他跪一个时辰不准起来的道理!
当下凝一凝神,对着贴身小太监低声道:“快去传周海来。”
“回皇爷,他亦在元辅举列的名单之内。”
万历心中咯噔一声,知道大事不妙了。
周海是他在内廷掌握的最可靠的武力,此人是执掌兵仗局的太监,内廷的武装太监多由他指挥,万历身边护卫的甲胄兵器,当然也是由内廷的兵仗局供给。
有周海在,万历心中好歹还有一些底气,一听说张居正将周海也括了进去,万历心中颇有大事不妙之感。
正在苦思对策之时,但听得靴声囔囔,外头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人,这内廷宫殿一般是在永巷之前有高大的殿门,都是东西朝向的,和外朝及天子正寝的南北朝向不同,从宫殿门进来,便是四四方方,一个院子套一个院子的宫殿群,四方形的院落里头全部是漆成翠绿色的抄手游廊,院落中间或是树木,或是山石,是看居住者的心意决定,四角就是一人多高的铜制的大水缸,用来防火,还有铜鹤铜龟等饰物,不一而足。
这慈圣宫也是如此,其实是和民间的大四合院差不多,只是正中是建在高高石阶上的巍峨宫殿,穿过正殿两边的角门再往后,是矮一些的正寝和暖阁,再边上也有一些低矮的房舍,用来居住伺候主子们的太监和都人。
此时这院子之中大约是站了五六十人,全部平时万历身边伺候的人,孙德秀和温太原本也是站着,因为太监的身份还不够陪跪,待后来外朝奏疏上点名有他们时,他们才也是跪下,只是躲在万历之后,不敢与皇帝并跪,当然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不知道最终将落个什么下场。
待听到这大院之外传来这么大的声响时,从万历到这些心思各异的太监,所有人都是脸色一变。
再看到从游廊尽头门洞里进来的人时,各人都是有一种猛然跳起来的冲动。
来者头戴三山帽,身穿大红蟒服,腰缠玉带,宫中有品级的太监一般都是这样的打扮,倒也并不稀奇,只是一般太监走路,都是前看后望,一举一动都透着几分谨慎小心,毕竟是从小挨了刀的畸零之人,这心性天然就比正常人弱了不少。
而眼前这人却是昂首挺胸,大步而行,两手还搭在腰间带上,更增添了几分狂傲骄纵的气息,在内廷之中敢于这么走路的,除了冯保之外,当真是没有第二人。
“臣冯保,叩见皇爷。”
“大伴免礼。”
冯保的脸上,笑意十分明显,在万历眼中,却是明显的讥笑和嘲笑。
曾几何时,这君臣二人也是十分亲厚,万历是长子,以大明的宗法就是天生的继承人,所以在幼时,善于钻营的冯保对万历照顾的十分周到,主奴二人感情颇为深厚。
不料未曾过得几年,万历年岁渐长,对权势极重的冯保起了凝忌之心,冯保如果是那种知晓大体,懂得进退的性子,稍稍放一些权出来分给小皇帝,再平时多奉承一下,也就没有多大事了,到底是相伴多年的大伴,感情还是有的,大明历朝天子,真下狠心处死太监的大约也就世家嘉靖了,其余祖宗,大抵对太监是除非名声坏到极致,不杀不能平息舆论才会动杀手,否则的话,发到孝陵去守陵就是最重的惩罚了。
可惜冯保性子别扭,属于是那种能上不能下的主,皇帝长大了要权,冯保却一心要保住自己现在的地位,结果主奴之间闹了个满拧,冯保从此对万历多次下绊子使小手段,万历那边稍有一些不妥,冯保的奏报立刻到太后那里,时间久了,母子俩人的感情都生份多了。
可以说,冯保,张居正,李太后这三驾马车,冯保这一极是最重要的一极,也正是因为冯保对万历的态度,使得李太后和张居正联起手来,将小皇帝压的死死的,今日之事,更是冯保一手设计,现在已经到了最后揭盅的时候,冯保眼看自己就要获胜,权位将更上一层,岂有不满心欢喜的道理?
第293章 包围
万历忍不住讥讽冯保道:“大伴平素在御马和司礼二监,十分忙碌,朕已经半个月不曾见到大伴了,大伴亦不曾到两宫和朕处请安,忙么!今日却是带着这么多从属前来,未知有什么要紧事情啊?”
“听闻圣驾在此受了委屈,老奴岂能无动于衷?”冯保口不应心,自称也从臣变成了旧称的奴才,脸上仍是皮笑肉不笑的道:“老奴这就进去替皇爷求情。”
“大伴有心了。”万历一脸漠然,他已经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冯保一走,院落外影影绰绰的甚是热闹,万历都是拿眼角看了看,见是全部穿着曳撒,外罩短罩甲,手中持着长短兵器的青年太监,一个个面生的很,平时兵仗局伺候在他身边的太监是一个也未曾见到,现下看到的全部是这些眼生的家伙,料想是冯保从御马监带过来的,眼看这些青年太监一脸的桀骜不驯,还有不少在殿门前偷偷打量着万历,不象一般太监,初见皇帝时战战兢兢的模样,这些太监却是丝毫没有,料想这是冯保经营御马监多年栽培出来的心腹党羽,这伙太监对皇帝是如此态度,可想而知冯保的忠心有多少了。
“皇爷,大事不妙……”
“完了,冯保这厮要反。”
“怕是不是造反,是要……”
孙德秀和温太几个好歹已经位在司礼,政治嗅觉十分灵敏,一见眼下的阵仗,顿时就是吓的魂飞魄散,以冯保的身份,不得旨意带这些人来,便是谋反,绝没有任何借口可言!
奉旨,当然也是奉的太后的懿旨,与皇帝圣旨不相关,对万历来说,后果当然十分不妙!
不论如何,仅凭现在的局面来看,万历的皇位危机已经是迫在眉睫,先是太后见责,然后外廷罪已,接着又是冯保带着人马甲仗前来,再有潞王在此,再愚钝的人也是知道,眼前的情形意味着什么了。
“大伴来了。”
冯保拾级而上的时候,潞王竟是从殿中出来,一直迎到阶下。
“王爷不必如此,老臣当不起啊。”
“大伴劳苦,当得起,当得起。”
潞王对冯保僭越的自称竟是毫不在意,他两眼冒光,脸颊泛红,十足兴奋过了头的模样……过了今日,可能他就是皇太弟,几天之后,可能就是他驾临皇极殿受群臣贺,成为新的皇帝……至于冯保的僭称,那算个屁!
按理,太监一律自称奴婢,但大明的司礼等于内相,所以效力有年劳苦功劳,当然身份地位也过得去的太监可以自称为臣,不然就是效力三四十年,你在神宫监扫地,自称为臣,转天就直接去化人场等着烧化罢。而再牛逼的太监,自称为臣就已经是难得的恩遇宠爱,冯保直接就是老臣了,自大明立基以来,还真没有这般牛气的权阉。
眼见潞王一副失心疯的模样,冯保暗笑,当下也不理会,直接进了殿。
李太后没有在正殿,而是在东暖阁的坑床上歪着,一副病歪歪的模样,今日之事,她其实是被冯保一步一步设计,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太后本人都是骑虎难下了。
冯保一进来,便是跪下叩头,十分恭谨地道:“奴婢见过太后娘娘。”
“何至于此呢?”李太后道:“皇上虽然屡次犯过,到底还年轻。潞王……王儿也好,脾气瞧着是比皇上稳一些,但长幼有别……”
“太后!”
冯保肃然道:“今日之事至此,以皇上那种暴躁的脾气,恕奴婢说句该死的话,将来娘娘不在了,潞王殿下能平安吗?若是王爷上位,王爷性子谦种温和,皇上倒是可以平安无事,兄弟俩人可以始终两全。”
这话是冯保事前想明白的,这几年他倒是真没少读书,这话说的胆子极大,也是真正的诛心之语,是真正能打动太后的话!
果然,一听这话,刚刚还无精打采的李太后顿时坐直了身子,两眼之中,显露出深思的色彩出来。
在外偷听的潞王更是全身颤抖着,他知道,事情成或不成,就是在这顷刻之间了!
一时间殿内外俱无人说话,李太后原本只是商贾之女,自幼未曾受过儒学熏陶,君臣大义什么的,是后天接触多了,倒是真没怎么当回事。这也是她多次不给皇帝颜面,加以教训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什么太后秉性坚毅刚烈,眼中不揉沙子,这都是外因,内里还是皇太后只当自己管儿子,没怎么把天子君亲师看在眼里,这一套,哄那些书呆子倒是成,太后这样的商家之女,自小就不把这些骗鬼的玩意当回事……李伟那种德性,能教导出什么样知书识礼的女儿出来?
现下冯保的话,正中太后的命门所在。身为妇人,疼爱小儿子是通病,一想到万历纵酒使气的暴躁酷烈的脾气,再想想自己身后小儿子无人庇护,将来没准就得吟七字诗?那会子自己这个疼爱的幼子,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了。
“罢了。”
李太后咬牙道:“封老大为亲王,叫他到凤阳住去吧。”
冯保赞道:“这样最好不过,赐给王府,田府,珠玉器物,这一切都包在奴婢身上,绝不会叫皇上受一点委屈,还得加一都指挥护卫,免得小人之辈有什么异心,这样皇上和潞王兄弟可以有始有终,太后您老人家将来也能放心了。”
太后抹泪道:“但愿老大不会怨我终身,别的事也不敢妄想了。”
冯保肃容道:“这也是皇上咎由自取!已经快二十的人了,皇后和嫔妃不去宠幸,大婚至今没有生下皇子,平素喜欢纵酒使气,挥霍无度,张先生都上奏直言皇上有过错,这样弄下去,不要弄得跟武宗皇帝当年似的,天怒人怨,我大明江山不稳,到时候,太后又怎么和穆宗皇爷交代啊。”
“倒是这个理儿。”太后已经被说服,但还是有一点犹豫道:“就怕外头朝官会闹,要知道,这些家伙都是认死理的,当年世宗皇帝时,几次三番的就有人闹事,穆宗皇帝时,也没消停过,前几年张先生夺情,可闹出多大的动静来!”
冯保狞笑一声,两手握拳,道:“太后万安,奴婢已经调御马监兵马在宫门戒备,太后再下诏令锦衣卫多调旗校兵丁,凡有官员不识大体胡说混闹的,一律用廷仗打出去!”
“能不动兵马廷仗是最好,要和气致祥。”太后瞟了冯保一眼,冯保脸上却是一脸的忠心耿耿,瞧不出一丝可疑来,李太后终道:“不过那过于不知好歹的,不妨给一些教训,吾在后宫,实不愿过于多事!”
“奴婢一定办的妥妥当当,请娘娘放心便是。”
“准备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