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将门世家身上。

此时一切还在萌芽之中,最少祖家对正经的生意还是很感兴趣的,几十年后他们已经快吃撑了,正经生意哪有直接把朝廷的军饷整车的搬到自己家里来的痛快爽气?

“大人?”

张用诚承诺过一回到北京就会在最快的时间内给祖家回信,是不是要在右屯和大凌河建分店,也是回到京城后就下决定,所以他用探询的眼光看着惟功,等候惟功的决定。

“到右屯应该还好……”

惟功这几年没少研究辽镇,从道路情形来说,从京城到山海关的道路条件是最好的,其次是山海关到宁远和右屯、沈阳一线,这里都是通衢大道,道路保养较佳,当然比起京城附近的官道养护度是差了不少的。

到义州和广宁,还有西平堡就困难的多了,那里是大凌河与小凌河流向所在地方,紧邻土蛮诸部,出了边墙就是广袤的山地和草原,是明军扼制土蛮的辽西防线的核心,广宁和西平堡在,沈阳和辽阳就不会有忧,同时也屏障了锦州和大凌河堡及右屯等地,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核心点。

明军对土蛮和朵颜部,特别是插汉部和女真各部的战事,多是从广宁和义州再到辽阳等地发起,虽然是辽西和辽中平原,但大明早过盛世,在辽中和辽西、辽南各地兴筑堡垒台城,兴建长城防边体系的财力人力物力早就过去了,现在往义州和广宁,辽阳一线,屡有战事不说,道路养护也很差,往这些地方去,就意味着对车辆的考验更进一步加强了,同时消耗肯定也增加不少。

“车是没有问题。”赵士桢懒洋洋地说道:“最高不要超过六千斤,辽中多平原,少山地,就道路差一些,五六千斤还是不成问题了。”

“用诚,和祖家说起怎么分润花红没有?”

“粗粗谈起过。”

众人都站在原地没有动弹,还在等着更精彩的后续,车队已经陆续进来了,一辆辆装满了的大车压在浅浅的积雪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驭手和帮手都站在地上走着,看到惟功站在这里向自己微笑致意,这些人都是发出欢快的笑声,同时也是向惟功行礼致意。

这一次,送粮一万多石,获得的现银不说,还顺利开设了几家分店,未来的后续利润也是十分可观,而这些第一线的车手更会获得丰厚的赏赐,惟功给部下们的花红是从不吝啬的,包括张用诚等人在内,薪资待遇也是一提再提,顺字行工资是按门店的掌柜,二柜为最多,他们是全权负责者,然后就是部门的分柜,副柜,再下来是大伙计,伙计,实习生等若干个层面。

这些车夫驭手和助手,就是大伙计和伙计的分别,他们的日常工资仍然照发,每个人每月有两石粮,同时还有二两银子的工钱,这个价钱已经够很多商铺雇佣的起有三十年经验的普通掌柜了,而此次来回运粮的利润还会拿出一部份给他们当花红,每个人最少还能分到二十两以上的花红钱,这样的待遇,就算是普通商铺的大掌柜也不过如此,所以虽然往返辛苦,但想到可以将白花花的银子拿回家时,家中妻儿老小惊喜的神情时,所有人都是感觉再苦也是值得的。

“我们运货过去他们不管,开设门店,他们入股三成,按季分红,他们负责帮我们摆平地方上的事,提供库房场地等等,我提起大人这个方案时,祖参将有点不好意思,属下觉得这一次的回礼这么丰厚,可能也是和此事有关。”

在地方上寻找合作者,提供股份和分红,有钱大家一起赚,这是惟功的思维方式。但这种做法在当时人看来是在占他的便宜,特别是惟功这样的京城勋贵世家,祖承训可能还有巴结的心理,感觉是白拿了惟功三成干股。

但惟功对此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事实上,这一次能顺利开起门店来,地方上的这些实力派分了这三成干股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

这年头,徽商和晋商都是按籍贯组织起来,新人由老人带着,不管在哪做生意,都能找到同乡,迅速融入,免遭波折,也就是当地青皮无赖混混之流的敲诈,官府和牙行的盘剥,地方军将的刁难等等。

惟功的顺字行肯定不能学徽商和晋商的做法,事实上这样的做法非一日之功,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营,外来的商人很难融入本地,更谈不上发展壮大,获得利润……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当地的实权人物拉进来,这比徽晋两地的商人要高明一百倍。

与其赚到了钱被人宰肥羊,大捧的银子用来贿赂,不如早点提供股份分红,岂不更妙?

这种思想显然是祖承训没想过的,所以这个现在还算质朴的辽镇将领内心还是有几分感动的,此次进展顺利,肯定是与蓟镇和辽镇,还有永平知县这样的地方官提供的帮助分不开的。

不论如何,大明地方军镇一直在缺粮,事实上西北军镇缺粮更严重,如果运粮过去,利润点更高,不过往西北去不适合大规模的车队,最少在现阶段惟功不做这方面的考虑……这完全不是他能解决的问题。

“至于辽东货往内地,我们暂时不直接收货,只从他们手中直接拿货。”

这样的做法也是一种利润让度,当然不可能是持久性质的,只是在开创阶段的一种手腕。

怪不得祖承训随车送上这么多的厚礼,如果顺字行能正常贸易,以京城这一块风水宝地,不论是东珠还是人参,或是各色毛皮,甚至是山羊黄羊和挽马、牛,这些东西辽镇都不缺,但京城卖价很高,以前是缺乏大规模进入的渠道和方式,这一次算是把桥梁给搭起来了。

“很好,非常好!”

惟功十分满意,对张用诚等人道:“对你们的奖励肯定是最优厚的,放心吧。”

“愿为大人效力!”

众人也声音响亮的回答了一声,然后马光远等人散开,开始与王乐亭等人嘻嘻哈哈地笑闹打逗着。

张用诚并没有加入那一群,而是到惟功身边,悄声道:“大人,此次京城风波大起,听说您也置身其中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惟功苦笑道:“有些事不是想不参与就可以的。”

置身事外,静观事态发展,这是张用诚离京前和惟功一起商量下来的大宗旨,不料自己走了不久,消息就传到车队,大人改变了做法。

张用诚当然不会不满,他只是想要知道详情,好为大人提供合理和有用的建议。

惟功明白他的心思,心中颇为感动,拍了拍张用诚的肩膀,并没有多说什么,有些话,当着众人的面是不好说的。

正在此时,众人眼前都是一亮,包括张惟功在内,所有人的神情都是激动起来。

只有赵士桢还是那副懒洋洋的神情,这个人,除非是在工厂穿着短打衣服敲敲打打的时候才会有精神,别的时候,任何的事情都叫他提不起兴趣来。

战马,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大量的战马,肩高五尺以上,肌肉群结实而发达,走路时不论是从步伐还是姿态,都看出来是严格训练过,毛皮发亮,色泽鲜艳,一看就知道是上等的战马群落,就这么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第189章 哨骑

“好啊,太好了。”

在这一瞬间,惟功的眼角竟然是有点儿湿润了。

战马就是这个时代的坦克,毫无疑问的决定战局走向的兵种。事实上在空心方阵和拿破仑火炮战法出现之后,骑兵仍然是战场之神,仍然是具有决定性的战略力量。

甚至在一战中,出现枪机之后,骑兵在多个战场仍然有不俗的表现。

在这个时代,骑兵的重要地位是无须多说的,当然养骑兵的费用可也就是高多了。但只要稍有进取心的将领,就一定会建立属于自己的骑兵队伍!

对惟功来说,他期盼这一点也是很久很久了!

“这些马是属下到口外亲自谈的,在蓟州才全部到齐,一共是四百一十五匹,全部是五岁到七岁口之间,训练极佳,不论是冲刺,长途奔驰,都很不坏,每匹马均价是六十八两,用银两万八千二百二十二两,沿途怕它们受罪,每日还喂鸡蛋,精料,费用也是数百两之上了。”

马光远谈起马来就是神采飞扬,十分的内行。

他确实也是一个难得的懂马的人,挑出来的战马一看就都是上等货色,不需要他多讲解,顺字行这边已经全涌上去了,每个人都拦了一匹马儿,爱不释手地抚摸着。

便是惟功自己,也是如此。

英国公府是一等的大府了,惟功早前两年也没有自己的马,出门都是临时拨给他坐骑,都是寻常马匹,有时候甚至就是给头大青骡子骑骑也罢了,这半年多来他地位越来越高,也是配了一匹红枣马给他,马性温驯,也高大,但岁口大了,冲刺无力,不是惟功喜欢的那种好马的标准。

“这银子花的很值!”

听到惟功的话,马光远高兴的合不拢嘴,他拉过一匹近六尺高的大马过来,一身乌黑,只有四蹄雪白,马性看样子也烈,被拉过来时,也是不停的打着喷鼻,用四蹄踩踏着雪地,撩起一块块沾满了雪的泥块来。

“这厮脾气烈,要价二百,如果不是难驯服,估摸着一千都差不离了。”

“一千?这么值钱?”

“呵呵,”马光远笑了一声,谈起马他就是如数家珍,“这样的马是上等战马,北虏那边等闲是不会往外卖的,这样的马到口外,立刻就被识货的人给买走了,上等战马值几百上千银子,有什么稀奇的?”

“原来如此。”

“这马给俺吧,俺能驯服它。”

“想的美!”马光远呵呵一笑,将马的缰绳递给惟功,笑道:“这是属下精心给大人挑选的,大人请吧。”

“好,我试试!”

这马并没有备鞍,如果不是要给惟功试骑,怕是缰绳也不会配,有二十几个穿着棉袍子的北虏鞑子,恶形恶状的长相,眼神倒还好,每个人正是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这十来年与北虏有的地方还在打,但在口外贸易的地方,已经有不少北虏跑进来找活路了,大明这边也是既往不咎,你来打就刀枪弓箭火铳伺候你,你来投诚效力,那也肯定会有你发挥的地方。

大明的武官中,鞑官着实不少,甚至在皇城禁军中都有很多蒙古鞑官。

可能是蒙古人给朝廷的印象就是直率没心眼,只要投效就靠的住,事实上恰恰相反。这些家伙毫无节操可言,几十年后努尔哈赤誓师伐明,从开原铁岭一线杀进来,沈阳和辽阳都是卫城和镇城,是大明五级城池中最高等和第二等,驻军都有数万人,城高壕深,按正常来说,建奴那点攻城术根本打不下来,但可惜的就是辽东明军任用的蒙古鞑官更多,在建奴杀来之时,他们很快就是与蒙古人暗中勾结,然后这些蒙古人献城投降,害惨了城中的汉人军民。

所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点不错,但可惜的就是虽然有这样的教训,明军仍然任用蒙古人,结果到崇祯年间时祖大寿守锦州,仍然是一群蒙古人开了外城投降,真是叫人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大人,这些北虏有二十余人,全部是巴林部的,据他们自己说是在边境牧马,不过我看他们多半是混马帮的,有几个还在宣府干过夜不收,后来嫌饷俸低了没继续干下去,本事是肯定有的。”

惟功点点头,又指着混在马群中的十来个穿着箭衣,戴着毡帽,任雪花落在身上却都是面无表情,毫无反应的大汉,问道:“这些呢?”

“这也是按大人你的吩咐,分别是在山海关和迁安一带招的分属蓟镇和辽镇的夜不收。”

“很好!”惟功露齿一笑,点头道:“他们来了,马军才算真正有了训练。”

“是!”

马光远眼中满是兴奋之色,答道:“这些家伙,骑马能睡在马上睡觉,射箭几乎都是百步穿杨的神射,另外精通跟踪,埋伏,刑讯,也善于隐藏自己的踪迹,还精通蒙语,每个人都懂五六种兵器,也知道怎么阵而后战……属下都是一个个试过,把那些吹牛皮的都筛出去了。”

他的武功虽然不是顶尖的,但能在顺字行体系内做到二柜,又在舍人营当了局百总,本身的武功还是很扎实的,骑术也很傲人,既然这么没口子的夸赞,带来的肯定都是了不起的好手。

惟功对训练骑兵有自己的全套想法,虽然他肯定会步骑并重,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肯定靠骑兵打天下。

这时候招来的这些精英人物,就是要把自己麾下小子们带上路,练好基本功的好角色了。

只是看这些家伙一个个面色冷硬,气质彪悍,眼神冷漠甚至带几分凶残的样子,恐怕也未必是容易服人的。

“他们在外镇一个月有两斗粮,一两五钱的月俸,不过只能拿到七折,他们又不能和将领亲兵学去贪污马匹的豆料钱,这些家伙是经常要出外的,动辄在草原上呆十天半个月,马匹不好就要了命了。所以一个个过的很清苦,此次我给他们一个月三两的月俸,保证不打折,再加两斗粮,按季发布和鞋子,给他们在军营附近安家,安置家小,所以这么一请就都来了……”

马光远还是在絮絮叨叨的说着,他这一次差事真的是办的很漂亮,也足有这么夸耀自己功劳的本钱。

但惟功竖起手掌,止住了他。

一个大汉策马往惟功这边来,在靠近不到三步的地方才勒住战马,在马匹前蹄还在腾空而起时,他已经从马上跳了下来。

整个动作发生的极快,等这汉子跳马下来走到惟功跟前的时候,几个近卫才反应过来,抽出刀剑,站在惟功身前。

“若是我要动手,你们就是慢了。”

这个汉子身量并不太高,中等个头,身上也并没有大块的肌肉,只是身形显的很匀称,没有一丝的赘肉在身上,灰袍箭衣,没有戴毡帽,而是悬挂在脑后,所以头发上有一些落雪,发丝也是湿漉漉的。

在他身上,悬挂着一柄看起来很沉重的腰刀,应该是用精铁打制而成,悬在腰上,看起来沉甸甸的。在这汉子身后的马匹上,有五根短而锐利的标枪,在另外一侧是一杆长铁矛,是用上等的硬木制成的矛身,矛头和长杆的连接处加了铁套保护,这样加重了矛的重量,也保护了铁矛不会被人一刀削断。

加上毯子,水囊,葫芦,撒袋,弓箭,这是一个标准的经常野战和深入敌镜的骑兵的装备。

听了这汉子的话,李青和罗二虎等人都是十分愤怒,李青道:“吹什么牛皮,你这厮叫什么名字?一会到了营里,我和你比武,不论是射箭还是刀枪剑戟,由你挑。”

李青在近卫中是武艺排名够的上的一个,所以也是有强大的自信。

“俺叫赵雷,”灰袍汉子眼中毫无激动,只是一片死灰,只有瞳孔的最深处,似乎还残留着一丁点的人类情感。看着神情激愤的李青,他冷冷道:“我从不同人比武,我只杀人。”

“赵哥你又要惹事么。”

“就是,俺们好不容易找到这么好的差事,别弄砸了。”

看到赵雷的动作,又有几个夜不收上来,嘴上是劝,但手中隐隐都靠近自己的兵器,万一打起来,便是第一时间动手。

“不,我不是要惹事。”赵雷向惟功僵硬的抱了抱拳,躬下身去,谢道:“大人,我只是上来代一家老小多谢你,开出这么厚的俸禄,我等可以养家糊口。”

“只是代家人么?”惟功看了看四周,感受到一道道含着轻蔑或是敌意,或是无所谓的眼神,呵呵一笑,问道:“你自己呢?”

“我自己?”

赵雷很认真地想了想,答道:“我自己当然想留在边镇,这十来年我们几乎天天都杀鞑子,和他们厮杀惯了,杀那些犯边的畜生,我感觉高兴。另外,我也很服戚帅。”

“那就不服我了?”

“小人是佩服戚帅,也会服从大人的军令。”

“你这么说,我也想和你比试了……”惟功面无表情,说道:“可惜你只杀人,不比武,而我倒是杀人和比武都能的。”

他虽然身量长大,但明显就是一个少年的模样,这赵雷看来是一个直爽的军汉,倒没有惹事的心思,只是在草原和边镇呆久了,真的是没有和人勾通的本事了。

第190章 破弓

看他越描越黑,越来越僵,和赵雷一起来的几个都面露焦急之色,但他们也不擅言辞,嘴上说着几句没用的说和话,手底却是真的将武器拿起来了。

他们的家小,暂时还没有跟来,这伙人若是真的动手,拔马就走,还真的拿他们没有办法。

马光远没想到一进城就有这么一出,也是急的满头大汗,却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大人说笑了,以大人的年纪应该还是打底子的时候……小人有一张弓,力也不算太大,大人能拉开,就算小人输了,如何?”

赵雷应该请罪,但他惯有的骄傲使他还是冷冰冰的说了这么一句,在他身边的伙伴们听到了,各人都是叹一口气,预备和他一起倒霉了。

这些哨骑夜不收在被招募考试的时候,马光远等人都显露过武功,不俗的身手也使这些夜不收感觉很惊奇。

但马光远等人说是自己大人教的武术,而且大人虽然才十来岁,已经武艺高超,是京城第一高手。

提起这些话的时候,这些夜不收就一个个哈哈大笑起来,每个人都是止不住的大笑,后来在知道张惟功的身份之后,每个人又都是打着眼色,将笑容收了回去。

在他们看来,无非是一个身份高得吓人的勋贵,得到皇帝赏识,元辅支持,这样的身份众人谁敢和他真的比武?时间久了,小孩子当然以为自己武术高超,至于马光远他们,一定另有高明的武师教导,才会练成这么高明的身手出来。

“多少个力?”

惟功倒是没有发火,只是询问对方的弓力。

“三十七个力。”

“这么重?”惟功问:“平时练力气用,还是上战场用?”

“上战场用,平时练力气用四十个力的。”

“不错,怪不得你敢拿这个同我比。”

赵雷并没有用普通的骑弓,他的坐骑上挂着的是一张长大的铁胎步弓,绷的紧紧的,长大的弓身显的力感十足。

一般的骑兵哨骑都用骑弓,上长下短,便于在马上开弓射箭,力太大了,不好使,弓太大了,也不好使。

光是从这一张弓来看,赵雷便是一个武艺非常了得的精锐哨骑。

惟功问的内行,四周的夜不收们也是松了口气,看来这个贵公子哥的上司并不是完全的外行,只要懂,就会知道好歹,这件事看来有希望和平解决。

但惟功底下的动作叫他们失望了,他从赵雷的马身上取下弓箭,左手持弓身,右手已经搭在弦上了。

所有的夜不收都露出担心的神色,以惟功的身份不是他们能惹的起的,而且也有人心疼这么优厚的待遇和条件,便是赵雷眼中,也是露出一些懊恼之色。

他并不是狂傲,只是身为夜不收,就是几乎成年累月的呆在野外,除了和自己的一群兄弟沟通之外,很少见外人,干的又是潜伏杀人的勾当,所以就算是成心想说几句好话,也是没有这种能力。

他们这些夜不收身上,手上,每寸皮肤之中,都浸透了敌人的鲜血,三十来岁的夜不收,最少在战场上十年,每个人手中都最少有十条以上的人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擅于言词呢。

现在他们最担心的,便是惟功拉不开这弓反而被绷伤,这样一定会惹出事非,搞不好就算逃亡也根本回不到原本的地方,只能亡命天涯当个马匪去了。

惟功根本没有做出发力的表情和动作,他的力气已经练到心念一动,立刻充盈于腰腹和两臂之间,这张弓当然十分难拉,但对他来说,小事一桩。

随着他右手用力,弓弦开始颤动,然后一直不停地往后。

“天!”

“这小官人居然真拉开了。”

“什么小官人,这是我等的大人,坐营官!”

“京城勋贵不是说全是没用的废物,怎么我们这坐营官有如此的力气。”

在场的夜不收们都惊呆了,一不小心,也是将自己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在他们眼里,坐营官应该就是一个没用的废物勋贵,招募他们来估计也就是小孩子闹着玩,在京城混两年,带几十两银子回去才是正办,谁知道惟功在他们眼前的动作,立刻就是证实了马光远等人一路所说,这些夜不收,瞬间就是风中凌乱。

“这弓力不错,但材料太次,刚不可持久啊……”惟功已经将弓拉满,整个弓身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形,按说拉成这样已经可以了,但他还是在继续使劲。

弓弦继续被拉动着,弓身终于不堪重负,“啪”的一声过后,强硬的弓身从中间断成了两截!

向来冷静自如,曾经一个人遭遇大队北虏巡逻兵,边骑边射,以弓箭扼制敌人骑速,最终安全回到边墙之内的赵雷,还有他的小伙伴们,顿时都是惊呆了。

有一个夜不收,整张嘴都是张的老大,看起来是塞进三五个鸭蛋也没有问题。

其余的夜不收都是瞪大了眼睛,那些刚刚还抱着臂膀,摆出一副事不关己,但也是一脸傲气的夜不收,此时也是老老实实的将自己的傲气给收了起来。

所有人心里都是明白,三十七个力的弓箭,军中一千人也挑不出一个能拉开的,一万人里最多有个把能使的,这赵雷用这样的重弓,力气在夜不收里是最大的,但这样的强弓,被人家轻轻松松拉折了,这得是多大的力气?

“赵兄弟,我会赔你一把好弓,不会再叫人轻易给拉折了。”

惟功已经将弓丢在地上,他拍了拍愣怔住了的赵雷,笑着承诺。

赵雷原本冷漠的脸上终显动容之色,他只是不善言词,但并不是笨蛋,惟功展现出来的实力足以叫他震惊和敬服,刚刚的那些傲气,至此一扫而空。

夜不收虽然练习的确实是杀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偷袭,不过遇到惟功这样力大无穷的对手,除非是一击致命,不然的话赵雷也没有信心能够击杀眼前这位小官人。

而且除了力气之外,惟功在弓箭上头的内行也叫夜不收们隐隐明白,这位大人不仅是力大,想必在弓术和骑术上的造诣都很不凡。

“大人,小人只想知道大人是用多少个力的弓?”

傲气全无的赵雷终于显的恭顺许多,在众人继续前行之时,他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

“练习用六十五个力,平时用五十五个力。”

惟功没有大声回答,而是刻意放低了声音。

“天……”

赵雷眼中满是震惊之色,他已经三十五六岁,为夜不收近二十年,一生遭遇敌人数百次,杀敌在百人之上,蓟镇,宣大的高手不知道见过多少,但能用五十五个力的强弓的大将,倒也是真的没有听说过。

就算是马芳这样的以射术闻名的镇边大帅,恐怕也就是三十五到四十个力之间,这已经是硬弓了,以马芳现在的年纪,最多用三十个力,多就不行了。

惟功的弓箭,最少得两个军中的猛将才使的开!

“大人还小,力气怕是还要再长。”

“那是一定的。”惟功笑着点点头,赵雷给他的印象很好,是那种纯粹的军人的感觉,杀人很多,血上血腥味道很足,刚刚对自己的态度就像是一头冷傲的头狼,那种漠视一切的感觉可能会叫别人不舒服,但惟功却很欣赏。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愿为大人效死。”

赵雷等人半跪下去,抱拳行礼。

“请起,诸位时间久了就知道,本官要的是能上阵杀敌的将士,而不是屈膝下跪的奴才,奴才本官有的是,也好找,诸位这样的壮士却并不好找,诸君请起!”

这样新鲜的话对这些夜不收来说也是第一次听到,他们当然是精兵,拿的军饷其实也是和朝廷允许将领发给自己家丁的饷银一样……家丁制度其实是封建化的倒退,但明朝的军制开国有效,几十年后就无能为力,朝廷只能允许边将养家丁来保证战斗力,时间久了,连家丁的军饷也是默认了,夜不收的饷银和家丁是一样的,但他们虽然是精兵,政治待遇和亲厚程度却是和那些家丁远远不同的,家丁和主人是休戚一体,将领待家丁当然也格外不同。

但是叫这些人去给别人当家丁,改姓为奴,他们也是不愿意的。

能听到惟功现在说的这一番话,很多夜不收感觉此行是来对了。

当然,这只是一时的感动,与真心的归心效忠还差的很远。真正要收服这些人,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雪仍在下,京城的街道上也是空落落的,战马没有留在商行里头,虽然容纳得下,惟功带着马光远等人和新来的夜不收们继续前行,那些蒙古人在马群中挥动马鞭,时不时的用蒙语发出吆喝声,他们的神色也很复杂,刚刚的一幕也叫他们很震惊,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待到了军营门前,周晋材和马宏骏等人都站在营门前等候,每个人身上都落了厚厚的积雪,看到马群到来,所有人都是发出了欢呼声。

第191章 蒙古

“晋材,老马,老刘,郭千总,以后马军的训练就要以骑术为主了。”

“是,大人。”

“步军练鸳鸯阵,长短兵配合,同时我会找工部索要火铳,杀手队和火器队的配合也要开始练习。马军和步军之间,也要配合练习大三才阵。大三才,小三才,一头两翼一尾阵,都要加紧练习。”

“是,大人!”

惟功吩咐一句,底下的这些将领就会答应下来,惟功自入主以来,舍人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又有近一千四百新兵入营,其中顺字行前伙计一百五十多人,这些伙计入营后就能迅速适应,是局、旗、队、伍四级军官的最佳候补人选。当然,马宏骏和刘嘉臣,包括郭守约等人都不会说出这是惟功安插私人入营,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忽视了这一点。

至于这些出身寒苦的平均年纪在十五六岁的小伙计们是怎么获得军籍,甚至有不少直接获得百户和总旗一级的荫补武官的资格,这更是惟功的隐秘,哪怕是最大大咧咧的在营武官,也不会去触这个霉头,询问这么不该问的事情。

整个舍人营,已经近五千人,马军一千五,步军三千五。

这个数字,惟功知道在短期内是极限了,倒不是没有钱粮来养,也不是训练不好,而是核心的顺字行的伙计已经进来三百多人,现在顺字行也在扩张,他不能把所有的在这近三年时间里由他一手训练出来的伙计全部安插在营里,还有大量的门店需要人经营和保护,他不能把精华全部投在军营之中……虽然军营是目前和将来最重要的地方。

武力和金钱,好比两翼,两翼齐飞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但坐在营中,听到熟悉的军号和训练时发出的声响,也是叫惟功无比的愉悦。

大明营兵能做到三天一练就是无敌精锐,比如戚家军,五天一练也能打的北虏满地找牙了,而他的舍人营是每天练习不辍,很多闻名来参观的京营将领都十分感慨,直言这样的练法太辛苦了,当然,也太消耗钱粮了。

朝廷给这几千人的军饷,包括大量的可供各级将领贪污分肥的钱全部被惟功投了进去,包括买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