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明-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如梅咬着手指甲道:“怕是能破十来阵吧……”

辽阳的火枪兵是按司来排的行军纵队,草原行军,纵队正面十分开阔,一司几百人浩浩荡荡经过时,那种威势自不必提,不过李如梅当然还是得替自己亲爹撑撑场面,十几阵也有大几千人,以辽阳的威名和眼前的这模样,算算老爹也不算亏了。

“俺看也差不离。”

李如柏的话怎么都感觉一阵心虚,不过兄弟俩好在注意力都在辽阳兵的装备上了,火枪,刺刀,腰间的牛皮武装带,子弹盒,斜挂的火药瓶,还有水壶,饭盒,毛巾,小刀等物,背后有叠的很方正的行军毯子,一件件器物都是很精致小巧,而且看了就感觉十分合手实用。

光是这一身具装,加上火枪,每兵最少花费在数十两以上,李家兄弟还是识货的,不过两兄弟的算术水平实在有限,过去一个又一个的纵队,他们愣是算不出来这到底过去了多少银子!

加上那些青铜铸成的大几百斤一两千斤的火炮,那么些用银子堆出来的骑兵……李如柏和李如梅最少见着近万精锐骑兵了,加上眼前这些步兵,炮兵,算算银子的话,两人虽然算不出具体的数字,不过也都是脸色发白,根本被吓住了。

第912章 突骑

李家和北虏一直有粮食和军需物品的贸易往来,和女真人也是一样,用粮食耕牛铁具换女真人的东珠人参和灰鼠皮狐狸皮,卖到京师山西等地,利润就是几番,一年总得好几十万的利益可得,加上几十万亩的土地,这才养得起过万的家丁,需知家丁的装备,武器,日常供养都是由李家来负责,每个家丁都得有自己的庄园土地,家族就算死了他一个,一样能在温饱线以上的生活水平,一定的土地和佃农就必不可少,李家必须给这样的代价,否则人家凭什么在战场卖命?就因为家丁和主将的富贵是绑在一起的,哪怕是大败在前,家丁全部死光,也需得护着主人周全,若是家丁也学营兵败逃,夺了土地佃农浮财,全家就得饿死。

这般养的家丁倒是合用,可是价格实在昂贵无比,以李家之能,现在也就养得几千人,不少家丁已经早就放出去自己谋个上进,恢复本姓后自己再养家丁,辽镇的封建化便是这般来的,兵为将有,将乃私将,兵乃私兵,朝廷的俸禄养不起,当然要兼并土地,牟取暴利。

就算这样,眼前这些银子堆起来的军队将向来自忖家族豪阔的李家兄弟打击的要死,光是一个步兵方阵算算就好几万银子,眼前的纵队方阵可是一眼看不到头,再算那些大炮,骑兵,李家这哥俩心中委实不是滋味。

同样带兵打仗,大家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怪不得辽阳打的北虏魂飞魄散,这边的兵都是用银子堆出来的啊……”

“虽说不能是这般简单,但也确实离了银子不行啊。”

李家兄弟感觉万分唏嘘的时候,几个辎重营又是跟了过来。数不清的大型马车在草原上奔驰的十分爽气,战斗工兵负责解决一些不易通过的地形,大量的马车一路跟着主力过来,此刻望去,简直漫山遍野。

刚刚还觉得开了眼的李家兄弟,此时仿佛是见到一堆堆移动的银山一般。

“开饭了,诸位请随我去用餐。”

时近正午,也到了辽阳镇兵用餐的时间,一阵阵锣声响起,刚刚移动中的纵队分别在原地停住,然后有马车改成的餐车分别奔驰到纵队处,厨子和火兵开始给战兵们打饭,辎重营的辅兵给稍远一些的营伍送饭过去。

这般广阔的天地之间,一下子就变了感觉,肃杀之气一扫而空,饭菜的香气却是弥漫开来。

李如梅呵呵一笑,说道:“这真是新奇景像,走,咱们尝尝他们的饭食。”

辽镇出兵放马,讲究的是骑兵高速机动,甚至“捣巢”时需要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奔驰偷袭,稍有不慎,可能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在辽镇行军时,若是有人说“吃饭”,怕是李成梁能要他的脑袋,北虏也是没有什么后勤供给,吃干奶酪,喝羊奶马奶,吃生羊肉牛肉,吃的比明军还要糟糕,谁能“吃饭”?

辽阳镇的这般行事,更使两人惊奇,不止是他,那百余李府家丁,眼珠子都是直了。

到得划定的餐车区域,正好也是炮队所在地方,李如柏和李如梅跳下马去,先不去吃饭,却是瞧着那一门门火炮发呆。

辽镇的火器在九边各镇中也是充足的很,大将军二将军盏口炮虎蹲炮,还有那三眼神铳,神机箭,一窝蜂,大小佛郎机铳,火器种类极多,李家兄弟打小也见多了,但辽镇奔袭,至多用三眼铳,还不大好用,稍远一些便是毫无杀伤可言,那大小将军炮,炮身沉重,打的炮子也小,挪动不易,威力也不大,只有大样佛郎机铳,虽然用起来亦不便,也不好调动仰角,但相比大明自己的火器,大佛郎机亦算得神器了。

但在眼前这些青铜火炮面前,一切俱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不论青铜所铸炮身,炮架,望山,铳规,还是整车满基数的火炮弹药,眼前的一切,无非还是两个字:银子。

这就是烧的银子,铸要银子,造要银子,用还是要银子。

光是眼前这炮队有四五十门炮,可想而知,一字排开打响起来,那是何等威力?

几百门又如何?

“嗯,如果辽阳步队配合这火炮,我看咱爹想破十几阵难啊……”

“嗯,五六阵急冲可破,然后急速移动离开,或许还能占点便宜……”

眼前的车阵,炮阵,加上严整犀利的步阵,李家兄弟那同等数字辽镇骑兵必胜的信念已经粉碎,现在说是能破五六阵,也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要说破得一二阵就被刺刀和火炮打跑,两个公子是绝计不会承认的。

“两位还是用饭吧。”

辽阳联络官四十余岁,是镇里不多见的中年军官,应是辽阳扎根初起时和张三畏一道效力过来的原卫所军官,当初留任的多是卫所中得用的,这人也果然是一脸的精明强干,因见两个李家公子已经绕了一圈又一圈,他只得打马上来阻止。

这军官是好意,李家两兄弟却是彼此对视一眼,心知自己看的太仔细,可能是犯了忌讳。当下哥俩打个哈哈,也就不坚持再看下去,调转马头,折返回指点的用餐点。

百余骑兵分成几个小队,每个小队由辽阳的两个火兵担来饭食,却是叫李家家丁自己上来打饭。

李如柏和李如梅的饭食也是一样,他俩也不是没吃过苦的,倒也没有独立开小灶的打算和想法,但看着挑上来的饭食,两兄弟也都是眼眉一挑。

不是差,而是太好了。

有荤有素,还有汤,虽是用大桶挑过来的,却也使人食指大开,兄弟俩人看辽阳各兵均是用饭盒来装,便也叫人讨了两个饭盒来,拿在手中才知道是精铁制的,还有盒盖可以盖严,那个联络军官见这两人研究饭盒,因笑道:“冬天还有棉套,若是有紧急任务不得立刻吃饭,还能保暖,夏天是不必了。”

“嗯。”

“倒还精致。”

两兄弟很有默契的没有多说什么,开始享用各自的饭食。

这般行得数日后,但见联络塘马不停奔驰,各纵队有条不紊的前行,每处信地都有工兵和联络军官指定宿营地,然后各部按划定地方开始宿营,一切均是有条理的可怕。

各处都有车队,隔数十里就有大型兵站,有粮储,战地医院,补给中心,各路、营、司,均有指挥和联络点,虽然看到的军队和补给人员已经超过十万,而且是行进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之中,但行得这么多年,一切都象是在辽阳腹地中行动一样,几乎是严丝合缝,没有丝毫的漏洞可言。

至此两兄弟心中已经完全服气,只是尚未见辽阳与插汉部决战,尚不得返,又过得数日后,听得战鼓声如雷般鸣响,大队大队的步兵开始由纵队改为方阵横列,两人知道大战在即,纵马驰至一个山包顶端,看到战场情形,顿时就是醉了。

蓝天白云之下,广袤的战场几乎一眼看不到边,对面是多达十数万骑的插汉本部骑兵阵列,明军这边大约有四五万人的战兵,两边隔着几条小河和几十处丘陵展开,经过这些天的行军,李家两兄弟知道辽阳在插汉的西部布置了不少骑兵,在东北部也是有相当的实力,插汉要么先往西边极北,一直退到外喀尔喀地界,往漠北瀚海处逃走,要么就得在此决战一场,然后相机转场,这般逼迫敌人进行战役决战的打法,就辽镇那种只是提刀挥砍,最多骑兵突袭捣巢的战术水平,实在是差的太远太远。

在两人眼底先是大队大队的步兵由纵队投入战场,然后转为横阵,两翼则是相当数量的重骑兵,在步兵突进之时,骑兵已经由两翼包夹过去,这样一会打响之时,骑兵并不会在中央战场,只有中央突破后,骑兵便可以自两翼夹击,这是明显的以步骑协同,而步阵作用还在骑兵之上的打法,也是令得凡遇战皆以骑战为主的辽镇之人,看的心驰神摇。

不仅李家两兄弟看的全神贯注,便是那些相随而来的家丁伴当们,亦是看的十分投入,眼前这种场面,可能这一生也没有机会再看第二回。

明军一动,对面的北虏也是动了。

千骑万马,蜂拥而出,旌旗飞扬,大片的苏鲁锭随着号角声摆向前方,似乎是碧绿的草原上,突然就长成了一片由苏鲁锭结成的森林。

这一次,可以看到插汉的汉旗,自达延汗之后,蒙古又是四分五裂,俺答称汗,土谢图称汗,更远的还有卫拉特人的汗,还有西伯利亚汗国,当年成吉思汗的子孙,四分五裂,但仍然统治者数万里之远的土地。

似乎也明白今日这一战就是部落最后的机会,号角声似乎就是不停的哀歌,大片战马奔驰着,马蹄翻飞,溅起大片的草泥,大地被震颤着,那种千骑万马奔驰向前的威势,足以令得任何人为之心惊。

在这个时候,当然还是骑兵为王的时代!

“这,北虏也瞧出来了,中央战场是最好的机会……辽镇这般托大,能挡住么?”

挡在最少两三万北虏突骑前方的就是一队队的横列的步兵,那些刺刀,在千骑万马面前就显的异常单薄,黑色的突骑犹如狂风下的巨浪,向着浅浅的红蓝相间的堤岸,猛扑过来。

第913章 归心

在北虏突骑向前的时候,辽阳镇的炮阵动了。

三百余门火炮在距离四百步左右的距离,一起开火。

炮兵阵地就在战场的两翼,第一轮炮击就在北虏的骑阵中打出巨大的浪花,黑色的洪流似乎一下子就变的缓慢很多,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几乎是目不旋踵,几十息间,连续好几轮的炮击准确的打在北虏的骑阵之中,将凶猛的势头,用世间罕见的伟力,猛然压服下去!

似乎就是一只凶兽,被凛然腾空的大手,不停的手力强按下去!骑阵不停的呼啸向前,仍然在力尽所能的突前,但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却是几乎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突前的是插汉部的精锐甲骑,在这个时代,插汉部是北虏各部中最为强大的一部,其余的漠北三部,土默特,喀喇沁,科尔沁等各部均是定期向插汉的图门汗朝贡,听从图门汗定立法典的约束,插汉部的骑兵精锐亦是最多,几十年间,屡败明军,杀死多位辽东明军的亦是插汉部,李成梁的兴起只是打击插汉部进犯明朝边境的势头,而不是将其击败。一直到明亡,插汉部也是漠南蒙古最大最强的部落,但那时的插汉部已经衰落,完全不是后兴起的女真的对手了。

此时的几万精锐骑兵,便是这个部落最拿得出手的家当,或者在此之前,做出决策令骑兵冲锋的部落头人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再击败他们和盟友部落的明军,火炮之威,会是达到这样的地步。

李如柏和李如梅也是看得发呆,眼前的烟柱弥漫开来,火炮不停地喷出火舌,几里之外的战场上到处是人的残肢和马的身体被炸的腾空而起,草皮和泥土也是不停地被火炮的炮弹打的腾空而起,到处是惨叫,哀嚎,在火炮击发的时候,轰隆隆的炮声又是天神降临的神罚之声,除了炮声之外,就是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

这般的炮击之威,辽镇的那些火器就成了小孩子过家家的玩具,或是老百姓过年放的炮仗,这一下连向来骄横的李如柏都不敢再提什么八千家丁能破多少辽阳兵的话题了……这炮阵一摆,辽镇便是八万骑兵也是白给。

“看步兵吧……”

李如柏还有最后一根稻草,李如梅早就已经没有什么想法。很明显,辽阳的力量是整个体系,从调兵到后勤,到步兵的火枪,火炮,骑兵的重甲,佩刀,骑枪,这是整个体系的力量,在李如梅眼中这个体系无处不在,虽然他看的到,也感受到这体系的力量,但这体系是怎么建立起来,怎么发挥的作用,他却茫然无知,就是现在叫他学亦是不知道从何着手。他只知道,辽阳放在这里的力量,给辽镇再发展一百年也是发展不出来这般模样,在这样磅礴强大的力量面前,个人的武勇和彪悍的骑战家丁已经没有生存的土壤了。

“突进了,突进了。”

李如柏突然叫喊起来,战场上鼓点声一变,一个个横列方阵的步兵猛然向前,在阵列之前并没有传闻中的铁甲步兵,辽阳镇已经取消了这个建制,如果是对步兵的战场,可能会在阵列前布置少量精锐游兵,提前散射打乱敌人阵列,压制敌人的游兵,但对北虏这种只会拉瓦战术,只懂得来回射箭的战术毫无进步的蛮夷,这样的阵列去打他们已经足够了。

两边很快接触,辽阳镇兵开始在旗帜的指挥下轮射,火炮的射击落点开始延长,火枪声和炮声响成一团,在汹涌的黑色骑阵面前,一个个的方阵似乎很单薄,但在火枪的齐射下,骑兵们开始退避,甚至逃离战场,少数武勇的甲骑勉强冲到近前,不是被火枪打翻,便是被整齐的刺刀方阵逼退,战场根本无法直面撞上刺刀从林,从方阵间隙冲过来的少数游骑很快就被镇守其中的辽镇骑兵追着砍,根本无法形成威胁。

方阵持续向前,刺刀一直向前,红蓝之色看似单薄,却是一道钢铁之墙,在这面墙之前,所有的抵抗均被粉碎,在接触不到半个小时之后,中间战场的北虏骑兵精锐已经被方阵和炮击这样的双重打击给打垮了。

中间一崩,两翼的明军已经兜过来,后阵的蒙古人陷入了极度的尴尬之中,添兵到中间毫无用处,两翼也很快被打穿,在辽阳的铁甲骑兵面前,北虏的骑兵根本就象是笑话,微弱的抵抗根本激不起任何浪花,阵地一再被突破,一部部的蒙古骑兵几乎毫无反抗能力的被砍瓜切菜般的砍死。

所有人都崩溃了,旗帜放倒,大纛倾斜,所有人开始奔逃,尖叫,丢下任何可以丢弃的东西。以往他们自豪的马术也不能使他们感觉安全,在以往和辽镇等各镇明军的战争经验毫无用处,此时此地的明军更有组织,更有决心,攻击和追击都是无比的犀利,无数人落马,死亡,或是受伤,挣扎,很快就出现了成群投降的人,那些应该是战斗意志原本就很薄弱的牧民。眼前的这一场战事,就如同演习一般,但华丽无比,人的鲜血和火炮的光芒一样的绚丽,辽阳将会借由此一战,彻底崛起。

在辽阳之前的草原上,极北之极,整个松嫩平原,大好地方,将再无任何可阻止的敌人。

此役过后,北虏失去核心,各部将成为一团散沙,虽有黄台吉等人还可挣扎,但可想而知,插汉本部都被这般击溃,黄台吉等人,又将有何能力阻止明军深入草原?

板升地,到瀚海,燕然山脉,一切都将落入辽阳手中。

“二哥,我会建议我们李家彻底倒向辽阳,你觉得呢?”

李如柏看看一脸沉重的李如梅,点了点头,说道:“我又不傻,投辽阳当然是对的,不要说北虏或是我们辽镇,现在就是把大明九边几十万人全拖过来,也不是辽阳镇的对手。那张惟功……不,张平虏迟早有一统天下的一天,我等投效越早,获利越高,现在我就在想,我们李家说投就投,功劳在哪,投名状又在哪?”

“这等事叫咱爹想法子去吧。”李如梅脸上震惊之色仍然难掩,在此之前,如果说谁提起叫李家毫无保留的效忠辽阳,李如梅准当对方是疯子,现在么,他惟一担心的事便只是辽阳会拒而不纳了。

毕竟有眼前这般力量,辽阳根本无需任何人的帮助,想取天下,真的如探囊取物。如果二十年前李家有这样的力量,李成梁早就用铁蹄踏破京师,管嘉靖还是隆庆待他的君恩如何!

天予不取,必被其祸!

“就是不知道张平虏什么时候动手了。”

现在的李家兄弟程序法惟功只有深切的敬服之情,在他们看来,能将力量发展到这般极致的人,便是当年大明太祖高皇帝亦比不得,现在惟一叫他们想不通的便是,为什么惟功已经拥有这般力量,却是始终隐忍不发。

最后时刻到来了,骑兵们崩溃的如山崩海啸一般,大股的北虏已经绝望,战场上响起一阵阵的哭叫声,无数人跪下请降。

李如梅简直不忍心看这样的场面,眼前这场景不是一个部族的消亡,而是北虏做为华夏的大敌,自今日起这个整体也不复存在了。

联络官和李如柏等人却是看的津津有味,身为大明这一边的人,所有人都有着朴实的事非观,这二百年来北虏不知道杀了大明多少人,抢了大明多少东西,害了多少人家,这般的下场,就是十足的报应,令人感觉到的惟一情绪,便是心情愉快!

用北虏老祖宗的话来说,就是看着敌人的哭泣模样,实乃天下最为快意之事!

“还好,咱们大哥没抢到宁夏的差事。”想到李如松还有当宁夏征伐总兵,然后统合力量和辽阳掰腕子的打算,看的津津有味的李如柏突然打了个寒战,然后又是一脸应幸。

……

……

“兹尔张惟贤为提督陕西军务总兵官,讨伐不臣,为王前驱……”

圣旨念完,开读的翰林官一躬身到底,文臣傲气在张惟贤面前消失的干干净净,张惟贤却是只瞟了这个青年翰林一眼,将手一伸,接了旨意过来。

此番出征,在辽阳大胜的消息传来之后,举朝文武心头沉甸甸的时候,显的尤其的隆重。不论是五军都督府,兵部,户部,相关的各寺卿都是鼎力支持,张惟贤的实力是一回事,而举朝欲以宁夏一役的声威对抗辽阳的心思,也是昭然若揭。

万历本人,则是格外的着重这一点。

辽阳大胜,前后斩首五万级,俘虏十五万人之多,虽然俘虏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此役过后,不论科尔沁各部还是插汉各部,在方圆几千里地方已经再无威胁可言。

这些地盘,辽阳已经毫不客气的全吞了下去,与前次收复大宁都司故地时的情形完全不同,不仅辽阳没有献纳的意思,朝廷也没有哪个不知死的鬼想着要把这地方要来。

第914章 毁灭和新生

有个翰林倒是私下说起这话,顿时便是被众人嘲笑。辽镇连大宁旧地都守不住,这些地盘,换了九边哪个镇去镇守合适?钱粮何处来?将领,兵员,屯堡,这些钱和人何处来?朝廷经营九边,那等气魄是国初事情,现在这几千里方圆的地方都快赶上大半个九边了,要修镇城,卫城,所城,然后是守备军堡,然后是各军台,火路墩,还要修路,驿站,急递铺,然后屯田,修筑民房,随便一算,这数字就能叫户部上下魂飞魄散,把大明十年的积蓄全拿出来亦是不够。

至此朝堂上下才隐隐明白,辽阳不仅是武力超群,这经营地方的财力物力也是超出人的想象之外,以一镇之力,财力超过大明一国,这般能力,岂是一镇之力能拘束得了的?

如此这般,所有人的目光投向张惟贤,包括万历在内,这种视其为最后一根稻草的心理,自是来源于辽阳的压力。

重压之下,张惟贤倒也展现出了大将之风,挑选京营从征人员,将各大勋贵家族都照顾到了,然后挑出四卫营和上三卫在内的万余精兵,户部调拨给钱粮,使其顺利出征,到这日接了诏旨,午门前叩辞,完成了出征前的最后准备,便是可以预备起行。

“辽阳无甚可怕。”临辞之时,张惟贤安抚众人道:“无非是钱粮措手,练兵用心些儿,多用火器,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我今奉命出征,宁夏之后,我锦衣卫钱粮积储更多,待我多用几回兵,怕也不在辽阳之下。”

这话虽是给众人壮胆,亦是他自己心中所想,旁人怕了辽阳镇,张惟贤这些年心心念念就是与辽阳为敌,派矿使税监,捞的银子亦是多半投在锦衣卫中,他自己却是声色之道上平常的很,现下锦衣卫实力已经大为膨胀,再将边镇和京营整合起来,多造火炮大小样佛郎机,多造鸟铳火枪,他不信对抗不了辽阳。

……

……

转眼间已经是万历二十年春,麻贵奉命领兵,先率苍头击河套套寇,将那些凑热闹的北虏打败,然后复灵武等地,一路杀到宁夏镇城之下。

这镇城却是难下的很,麻贵的兵练的很好,西北之兵不在辽东劲兵之下,坚韧敢死却肯定在辽兵等东北明军之上,只是财力不足,他的兵力却是不足,好在有其余各部明军在三边总督的督促下陆续赶到,倒也不怕宁夏镇出来反击,只是想攻入城中,却又嫌力量不足。

好在京营兵和张惟贤也是要赶到了,此次带出京营兵万多人,成份复杂,麻贵听说后不作任何期待,倒是带了锦衣卫一万余人,混杂在各卫兵之中,麻贵知道锦衣卫练兵很勤,着实花了钱,心中倒是有些期待。

他驻营在一处向阳坡地之上,这日听说京营兵和提督来了,总督叶梦熊不愿失了身份,但亦知道张惟贤厉害,示意随营的各将前去迎接。

麻贵并各部的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千总,把总,林林总总加各人的护卫家丁过千人,一起远驰三十里外迎接。

从清晨到午时,终见京营兵前部,亦未见前哨,但见旗帜极多,京营三大营并京卫旗帜都有,漫山遍野而来,沿途的道路都走满了,村庄里也隐隐可见,不少营兵擅自离队,前往村庄之中取水或是作不法的勾当,抢掠百姓财货,各将隐隐见到了,也听到哭声,均是假作未见。

麻贵叹口气,知道这京营出京来千里之地,各将无法约束,只能放纵,否则无法保持行伍。

待前锋几千人过了,便是锦衣卫为主的中军,装备具甲十分雄壮威武,但军纪亦是泛泛,只是距离大帐地方近的还有些齐楚感觉,少量的骑兵散开了,沿途护卫。

见这般情形,诸将均是撇嘴,麻贵亦觉失望,倒是看到队伍最后的几百门火炮时,麻贵终是展颜一笑,笑谓左右道:“随我迎提督去,你们看,带来这些火炮,破城足矣。”

待到张惟贤近前,麻贵跪下迎接,张惟贤受了一礼,亲手扶他起来,其余各将,也就是点头示意罢了。

“此番本提督带来千斤以上的大样佛郎机三百余门,轰击宁夏镇城,破城有日,诸将当戮力效力,不可坐视失机,否则必当军法,莫谓本提督言之不预。”

张惟贤说得一句,便又坐回自己的大轿。

原本他打算一路骑马或坐车过来,但长途行军下来,委实也当不得,各部军纪不佳,原本他勒令诸营将管束,但各将叫苦连天,京营兵马未曾走过这般长途,若不稍微放纵些,恐怕有哗变的危险。

张惟贤至此知道带兵不是那般容易,不过他性格倒还坚韧,况且也相信几百门大佛郎机轰击之下,宁夏镇城必破,既然军功到手,也不必太过苛求了。

倒是慑服沿路的边将,安插自己的人手,这才是重中之重。

麻贵拱手道:“提督大人放心,末将等敢不效死。”

……

……

“顾叔时,请你赶紧上路吧。”

“我等已经久候多时,你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那边已经够仁德了,你莫要再自误!”

到了万历二十年,江南一脉在贸易战中已经输的无可再输,江南顾家已经从望族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不仅是顾家,还有松江的夏家,无锡的高家等各家,也是在这一次中损失惨重。

顾宪成目光呆滞,整个人如同一个乞丐一般,顾家各房已经分家,顾宪成不当官,田产所出又有限,开销又大,渐渐弄到入不敷出,他的税关在税监面前屁也不算,直接被免,东林书院完全无人出资,开始还有些书生留在书院,后来供给不起,什么每月大讲小讲全罢弃了,高攀龙等人也不在与他往来……谁都知道,这一次贸易战虽然主打的是税监和叛卖宋家的江南大族,但顾家也肯定是重点打击对象,顾宪成这样的火热的炭团儿,能不招惹当然还是不招惹的好。

到万历二十年夏,辽阳声威无与复加,朝中忌惮者虽众,但朝野之间渐渐服气的更多,苏州松江常州是贸易战的重点打击地域,一众大世家或是破产,或是搞到山穷水尽,无可奈何之下,只能自保。

夏初时,苏州城突起暴动,几万市民将税监衙门围住,当场打死数十无赖,锦衣卫等亲军也死伤十余人,税监高淮被当场打死,此事被称为苏州暴动,后来有十余人自己出首认罪,被盛怒的万历下令全部判斩,但苏州新税监就一时没有人敢来。

而被迫远走的宋家虽然最终没有回来,但宋家在江南的一切利益,却是全部恢复。

与顺字行和四海银行的合作,也是再订新约,当然,是辽阳更加的强势和占据主导地位。

江南将会成为棉花和生丝的供应基地,还提供有限的半成品,但想抱成一团成为一个经济和文化的整体与辽阳对抗,在恢复元气之前,江南这边已经没有对抗下去的可能。

可想而知,随着海贸的深入,还有银行,物流,保险等把持住江南命脉的手段,辽阳对江南的控制只会越来越强,象大明那种无力控制,清初杀的人头滚滚的办法都是不妥,终于是两难之中,有了一个最佳的结果了。

“这世道……哈哈哈,这世道……这世道变了,天变了……”

顾宪成被众人围攻,辽阳的盘口是他到海南居住,此生不得回返,亦不得议论辽阳之事,更不得攻击张惟功,此时的顾宪成已经人人唾弃,还有不少闲人跑来逼他,今日又是如此,大夏天顾宪成还是一身脏棉袄,目光突然变得十分清亮,亮的吓人,口中也是胡言乱语,最终却是手舞足蹈,一路跑出门去了。

“这厮却是疯了。”

“他自己不识好歹,却是连累了别人。”

“这般下场,也不知道辽阳是不是满意了。”

“若不满意,只好将这疯子托人送到海南去,非得叫那边满意才是。”

高攀龙早就和顾宪成划清界限,此时看向众人,正色道:“辽阳方是我江南衣食父母,诸君,日后可万万不可蹈顾某覆辙啊!”

……

……

万历二十年秋,宁夏镇终被攻破。

张惟贤的几百门大样佛郎机没取到什么有用的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