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明-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真各城寨,一路上不知道被打破了多少,眼前这洞城怕也是最后一个了。

前方是鸭绿江部和毛怜卫窝集部的交界,再继续前行就是朝鲜的咸镜道,因为隔着长白山脉,想来咸镜道也没有驻守太多兵马在这里,只要登上天池,这一次的行动就算完成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当然是设立军台,建立十里一递的急递铺,用来通传信息。

先用信鸽,再用军马,再修险隘道路,再修大道,再修屯堡,军堡,一步步的在这古贡道扎下根来。

“一路上见到了那么多的城寨,全是一个德性,他们就真的一点不长记性吗?我们打别的寨子时,可是不少人在跟着看啊。”

郭宇神色有些懒散,只有眼神仍然十分锐利,他下巴的胡子长出来老长,半年多时间几乎一直在野外,特别是东北的冬天,大军不能继续动作,缩在几十里范围内猫冬,那种苦寒,特别大雪天气,连出门也不能的日子也是一样熬了过来,长久的风吹日晒,使得他的皮肤变成了黑红色,与以前的黝黑之色截然不同了。

山娃子笑笑没出声,他和几十个公安司的部下在这半年多里也是有飞速的进益。女真各部落之间的话语颇有不同,甚至有的部落只能说蒙语,还有一些部落说的话连他们自己人都听不懂,虽然都是通古斯语系,很多词汇相通,但也总要用心学过才能真正掌握下来,这半年来公安司的人都有极大的长进,可以和这些部落中人沟通而绝无问题,对各地的风土人情,头人和中层人物的情报也是了解甚深……当然他们不是专业的军情人员,山娃子也相信这队伍里肯定有不少,光是明的特勤队员就有两个小队,谁知道在猎骑兵或是参谋人员里头还有多少是军情司的人?

山娃子们要做的就是熟悉情况,为未来搭建女真区域的公安司做准备。

猎骑兵大举深入,岂不就是为了公安司的进入为先声?

将来的改土归流,没有强力的武力宣示,这些女真人能服管?这一次的事情就是要叫他们明白,老黄历已经不管用,辽阳和女真这一块,已经算是正式揭开了新的篇章了。

明白了这一点,山娃子和他的部下还有什么不明白?大家都是从各地抽来的精兵强将,开始对这样的命令还有些抵触,毕竟深入之后不便退出,过年都不得回家,现在才算明白,放他们这些人进来,当然是要在未来重用的,想明白了这一点,自然而然的就是更加努力。

“王参谋,下令动手吧。”

看到一个传令兵自女真城寨前退后,郭宇身上那种懒散的气息一下子就消失不见。

在最早攻打浑河部的兆佳城和贝欢寨时,城中的城主胆气十足,不仅无礼拒绝明军入内的要求,而且将传令明军割了耳朵赶了出来。

郭宇当然也不会客气,这两个城寨已经被从地图上彻底抹去了。

“他们这寨子,可真是简陋啊……”郭宇下令之后,居然好整以暇的打量起眼前的这城寨来了。

讷殷部人口不多,整个部落连男女老幼都在内不过万余人,此时怕是九成以上都聚集在寨子之中。

木栅栏沿着山包长长的排列开去,往上到半腰处是不高的内城,好在是砖混结构了,更多的壮丁站在内城城墙上头。

再往里就是核心区,属于贵族和护卫们居住的区域。

努尔哈赤现在居住的佛阿拉城想来就是这般的模样,当时的女真城寨大抵如此,他们性喜楼居,可能是楼居干燥和干净一些,不过除了贵人们,多半的人只住在简陋的木屋里头,这种木层在山坡上象一片片的蘑菇,排的密密麻麻。

此时的女真部族正是从渔猎到农耕的转换期,在城寨内也有一些开挖好的农田,东一块西一块的,种着一些果蔬青菜一类的作物,此时气氛紧张,郭宇在望远镜中却看到有一些老人和孩子还在菜地里忙活,春天的时候,菜地里当然是十分忙碌的,要施肥,浇水……看到菜地里忙碌的身影,郭宇也是微微一怔,接着也是叹了口气。

不过心里隐隐的一点恻隐之心不会影响到郭宇的决策,身为一个已经成熟的将领,任何情况下首先考虑的就是作战获胜,然后是顾及麾下将士们的死伤……一个打再多胜仗的将领,如果跟随他的部下死伤累累,那种拿人命换胜利的将领,郭宇也觉得不值得钦佩。

他最崇拜的当然是惟功……总兵官自起兵以来到如今,麾下将士死伤最重的无非是对北虏的那一场大战,但几十万人的会战,死伤率已经是极低了,郭宇知道,从古至今,在军队对后勤和军医系统重视的,所谓的大大小小的名将们,没有一个能超过辽阳总兵的。

几门小炮被推了过来,在松嫩平原的多江多河地区,为了拉过这几门炮工兵和辎重大队的人费尽了心思,在这长白山脉的多山区域,更是费了老鼻子力气才能使这几门四磅炮一直随队行进。

第894章 天平

仿佛是知道明军要打炮了,城寨之中当当一阵锣响,郭宇在望远镜中见了,差点笑出声来。

原来这女真寨子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弄了几门虎蹲炮,此时被搬抬出来,两爪抓地,如饿虎将要扑人的姿态,此炮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这几门炮,大约是保管不善,隔着老远也能看出来锈迹斑斑,郭宇呵呵一笑,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参谋道:“传令开炮吧,先炮火压制,然后用分遣队压制寨中出来的反扑,主力随后入寨,抓捕抗命的头人,即时处斩,不必等我的后命。”

在颁布命令的时候,郭宇的神色严肃,在说起将诸多寨中的头人贵族们斩首时根本不假思索,毫无迟滞停顿。

明军在当时除了有目的的攻伐某些势力时会下狠手,比如李成梁杀叶赫两贝勒,杀努尔哈赤的父、祖,除此之外,对女真还是羁縻为主,很少下狠手黑手去杀人,郭宇这主儿,平时看着嘻嘻哈哈没啥心机城府的黑大个儿,这一路过来,投顺的任用,摇摆不定的拉拢,敢于反抗的就一定用血腥雷霆手段,痛加打击,这一路过来那些贝勒头人们已经深知郭宇的厉害,敢于乍翅的已经不多,眼前这寨子只能说是自寻死路了。

随着军令下达,炮组也做好了最后的准备,炮长用规尺做最后的测量,确认之后,便是将小红旗一挥。

四面旗帜几乎同时挥落,引信口被点燃,药包瞬间点燃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将四磅炮的炮弹发射出去,同时发出巨大的炸响。

在女真城寨之中的人很少听到这样的响声,在炮响过后,城寨栅栏边上的弓手一阵混乱,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松开手指,向明军这边射箭。

相隔几百步的距离,弓箭当然毫无用处,而炮弹应声而至,第一颗炮弹以完美的弧线切入城寨之中,先击中了外围栅栏,然后打中了一个最外围的魁梧弓手,直接将这个弓手的头颅打烂,这个弓手最后时刻已经呆若木鸡,在炮弹掠过之后,他的脑袋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一个高大的身影留在原地,镶嵌着一颗小东珠的大帽滚落在地上,脖腔里的鲜血喷涌而出,很多人的眼中画面就这般定格起来,而炮弹却是继续向前,又砸中一个女真人的胳膊,将整条胳膊扯了下来,露出森森白骨,最后砸中一个弓手的胸膛,人们只听到骨骼喀嚓断裂的声响,最终看到冒着热气和白烟的炮弹停住了,在那个弓手的胸前还在不停地转动着。

另外两颗炮弹造成了十几人的死伤,这两颗并没有打中栅栏,所有的动能都被拥挤在城栅边上防御的女真人给吸收了,造成的伤亡当然更加恐怖。

一个小头人曾经跟随阿台与明军打过几年仗,此时的他目瞪口呆,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最后一颗炮弹掠过人群,落在众人身后的空地上,砸出一个巨大的深坑,一缕白烟自洞中缓缓冒了起来。

刚刚还信心满满的人群瞬间开始崩溃,不少被吆喝过来的丁壮背着弓箭就开始返身逃走,这个时代的女真人不脱原始部族的积习,没有职业化的军队,当然更谈不上严苛的军法,后金时代的八旗百战百胜可不是凭白来的,二十年征战打出来的职军军人加上无比严苛残酷的军法,这才使八旗兵们每战驱前,就算这样也有未战先逃的战例,更何况眼前这些女真人虽然人人手中持有弓箭,平时也是耕地为辅,渔猎生存仍然是部族的生存之道,在严酷的辽东大地上,女真族也不是那么好过,在入冬之前不储备足够多的取暖物和过冬的食物也是难逃冻饿而死的命运,五六岁的孩童就开始学习射猎和骑马,十几岁时就已经是射箭的老手了,这种为了生存练出来的射术当然比后天训练的普遍要强得多,明军中当然也会有相当多的好弓手,但完全不能和女真这样的渔猎民族几乎全民皆射相比。

但射箭再好,在一轮接一轮的火炮轰击下,溃败当然也是难免了。

第二轮的炮击几乎就落在那几门虎蹲炮四周,几门小炮已经打了一轮,炮弹根本就在半途中就落了一地,这小炮只能打霰弹,一炮一斤多弹丸,如果在二百步内还有一些效果,明军最近都有近四百步,这炮打的几乎就是用来搞笑了,看到那些女真人七手八脚地摆弄着小炮,一炮打过来却是这般情形,排在最前方的两排分遣队员们都咧开了嘴,如果不是在战场上,只怕是要笑的打跌。

最终一颗炮弹落在那些虎蹲炮的上方,破碎的炮身和人身上的碎块炸的四处飞溅,终于是把对面的尴尬和痛苦给终止了。

在一阵阵鹿角号响声中,对面的栅门大开,一阵阵仿佛如野兽般的嚎叫声也是响了起来。

四百多人的分遣队弃马前行,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太过凝重的表情。

按前几次的经验来看,这些女真人能造成的伤害实在有限得很,可能会有一些弓箭落在倒霉蛋的身上,无非就是将养几日,死亡率十分有限,明军头戴铁盔,分遣队员们穿着锁甲,对面的箭矢很难破甲伤到要害,只有极少数人可能会被射中面门或脖颈要害,不过如果那样倒霉的话,在任何战场上也可能毙命。

每个士兵活下来或死去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眼前的小概率伤亡的战场上还死去,那也只能认命了。

大股的女真人从几个开放的木栅口冲了出来,当然和以前一样,毫无队形可言,乱糟糟的拥挤在一起。

每个人手中多半是虎牙刀,顺刀,明军的制式腰刀,少数是精铁铸造,多半是普通的样子,与辽阳军平均八两一柄的精制腰刀根本无法相比。

也有不少人手持狼牙棒,长枪,铁矛,大刀,甚至还有人拿着铁锏等物,几百年间,明军与女真人争战厮杀不断,想来这都是前朝遗物了。

在他们身后有过千弓手拉开成长队,手持弓箭往寨墙处前行,他们一会将会抛射掩护,如果战事顺利,可以出寨墙平射,扩大战果。

眼前的战事已经没有按城寨中的指挥者的想法继续了,只能派出几乎全部的实力,拼死一搏。如果是女真城寨之间的战斗,现在估计还在寨墙下互射,最多会在射箭一阵之后,两边各出勇者,白刃相斗,获胜的一方也多半打不进来,最后还得讲和,除非是有灭族破城的决心,用围城压制拼命死斗,方有机会,但那样会引起其余部落和城寨的警惕,形象会十分不好。

努尔哈赤兴起的过程中,有建州部主动来投,但多半是一路打到底,甚至有叶赫九部联合来攻,主要就是这种对他强力兼并的不满和警惕。

眼前的战事发展已经和女真人记忆中的大为不同,明军有了这犀利的火炮,完全可以不停地开火压制,将寨城轰烂,象阿台的古勒寨,地势险要,迂回曲折,寨门一闭,明军很难以少数兵力攻破,屹立多年无事,后来还是女真内部中人将明军精锐一路引到寨前,以火炮攻城,这才勉强打破,前前后后花费多年之功,哪里能够想到,眼前这一股似乎是轻骑为主的明军,攻城能力却是这般的强悍。

在寨中人蜂拥而出的时候,里许外观战的女真人都面露不忍之色。

这样的场景他们已经见过多次,甚至已经感觉快麻木了。

“燧发枪准备!”

四百多人排成两列,每人相隔很近,只是不影响火枪的装填和发射而已,就算如此,长长的阵列也是把寨门附近封堵住了,随着各列中队官和百总官们的军令声,所有两列火枪手全部将自己手中的火枪放平,并且开始瞄准自己的目标。

虽然只四百余人,给人的感觉仍然是枪刺如林,在两个横阵之后,是近千人的主力,因为是仰山而攻,骑马无用,所以只留下一个局的人手持马刀,准备在两翼追斩逃亡,追逃任务并不是必杀,只是为了立威,所以骑兵们的神色很轻松,在他们面前,主力排成了几个战斗方阵,刺刀已经全部上好,鲜红的红缨在铁盔顶上跳跃着,白色的刺刀寒光闪烁寒光,在这样的军阵之前,所有人都生出一种自豪之感,而对面的女真人看起来人多势众,似乎有三四千人之多,但两边一对比,几乎连外行也能看出来胜负的天平倾斜向哪一方。

第895章 突入

努尔哈赤穿着一身朴素的箭衣,头顶的大帽也没有饰以东珠,但身上也有一些简单的饰物,身边还有几个护兵模样的簇拥在他四周,看起来象是某个城寨中出来长见识的小贝勒。他今年三十二岁,虽然常年征战,并且要操心部族的事情,但看起来还算年轻,如果将下巴上的胡须刮去的话,看起来也是英武非常。

如非他有这般长相,也不会被留在李府几年,舒儿哈齐和他一起到李府当家奴,境遇就远远不及努尔哈赤,身貌气质,也是此人立身之本和向上之阶。

在他身边的这几十人,全部都是建州部现在的核心人群,努尔哈赤只留下舒儿哈齐看家,把巴雅喇这个小贝勒,扈儿汉,费英东,杨古利,这些已经成名的部属都是跟了过来。

此时这些家伙可没有后世后金贝勒和议政大臣的威风和不可一世,所有人都呆呆地看向明军动作的方向发呆,有些人口水都流了下来也不知道,有的人眼珠子瞪的老大,似乎都要跳落在地上一般。

他们不算是特别的一群,除了哈达和乌拉几部一直跟过来的人用看乡巴佬的眼神看着这些人之外,其余的人多半也都是一样的表情。

女真各部和明军对立多年,有大规模的厮杀和征战,小规模的冲突更是不计其数,有一些史书根本就懒得记录了,就这二十年间,大规模的明军进攻女真地界,或是建州女真入侵抚顺关等地的记录就有好几十起,对明军的构成,装备,做战方式,女真人并不算是完全的陌生,在此时在他们眼前,却是一支根本超出想象范围之外的军队。

耀眼威武的军容,漂亮精致的军服,整齐的燧发枪军阵,密集的叫人看了头皮发麻的枪刺从林,还有那几门威力巨大,一直在不停射击的四磅铜炮,还有一路上叫人大开眼界的辎重队和战斗工兵。

所有一切,均是在成就眼前的战争奇迹。

杨古利,后金大将,在八旗成立的早期立下赫赫战功,此时将手一指,整个人像是一个木雕一般。

前方的明军已经开火齐射了。

整齐的队列没有因为前进迎敌而混乱一点,从四百步左右迎敌,到百步以内才开火,这又刷新了努尔哈赤等人的认知。

辽东明军不是没有火器,但大小火炮均有,质量参差不齐,鸟铳较少,有一些火铳和三眼铳,使用并不得法,经常是随意打放,威力十分有限,对一些有见识的女真人来说,也就是和打鸟的威力相差仿佛。

而眼前的明军,却是一直逼近到八十步左右才开火齐射!

整个阵列,从左至右,低沉的火枪击发声响成一片,几乎就是在几个呼吸之间,长长的队列之中两排火枪全部打响,在阵后的高处向前方看,一个枪口接一个枪口不停的迸发出小小的火舌,整条队列,似乎一下子被一只手拨弄了一下,顿时间,就是有烟花璀璨之感!

但这璀璨的烟花却是死神之手,在四百多支火枪开火之后,对面蜂拥而上的女真阵形好象被一只大手狠狠拍了一掌,前几层立刻矮了下去,第一次齐射就是将三百多人打翻在地,无数人的身上溅起血花,立刻翻倒在地,有人当场身死,更多人的在地上哀嚎起来。

这般的齐射威力,尽管跟随观战的女真人中已经有不少人亲眼见过,但在这时见到,仍然是有不少人发出“丝丝”的声响出来。

“冲在前列的,应该有不少穿着厚甲啊……”

“这般距离,仍然洞穿重甲,这火铳威力太大了。”

小贝勒巴雅喇也是身经百战了,此时仍然忍不住感觉一阵阵的害怕,随口与杨古利等人议论起来。

他们都是十分悍勇的女真汉子,率几百人与几千甚至过万敌人对峙的事也都是干过,当时女真部族之间的战争还十分落后,说是万人大军,其实也就是万人的部民男丁组成的队伍,核心就是少数悍勇敢死,又有实战经验的精锐,所谓额亦都和杨古利,扈尔汉都有率几百人冲万人敌阵的记录,无非也就是如此。

但眼前的明军枪阵,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这些人,所谓的悍勇,射术,武艺,都是毫无用处的鸡肋!

只消一排齐射,管你是再勇猛的汉子,亦是要死的不能再死。

努尔哈赤的胸口不停起伏,面色灰败,整个人都已经象是神游天外。

他也是武勇过人,射术可谓百里挑一的高手,如若不然,也不会在青年时期就在女真各部拥有偌大的名头,但无论如何,在眼前的这种阵列面前,他也完全生不起敢与之对抗的念头,在六十多岁之后他变得十分疯狂,但在青年和中年时期,因为知道明朝的强大,他拜在李府之下,认干爹,充为家奴,家丁,恭顺的无以复加,在壬辰倭乱时,明军大举出击,实力强劲,努尔哈赤也是上蹿下跳,自请出兵助剿,愿意为王前驱,后来辽镇明军实力跌到谷底,老奴便是立刻翻脸不认人,过往一切俱成空,倒是把几十年前父祖被害一事拿出来,凑成什么“七大恨”起兵。

这样的人,对什么仇恨,大义,道德,心中当然是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在努尔哈赤心中,只有实力为尊,拥有实力者便可以居上位,面南而座,而无实力者,为奴,被杀,也是完全活该。

在他统治辽东的晚期,所谓辽东汉民家不满五斗米者皆我仇敌,但骑马去,遇着皆杀,这样的命令,便是赤裸裸的利益唯上的最残暴和直接的体现。

穷人和弱者,在努尔哈赤的词典里是不配生存的。

而此时,他就是将自己摆在了弱者的位置上,刚刚明军光是炮击和前两排的火枪齐射就把他心中残存的所有幻想都击得粉碎,一切执念和隐藏在内心深底处的东西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像是皑皑白雪,在冬日尽逞其威,到了炎炎盛夏,立刻便没有了容身之地。

此时的明军后阵主力亦是动了,百多人的局方阵一个接一个再组成司方阵,分遣队打垮了女真人的扑击,开始在原地装弹,惊魂未定的女真弓手开始不停的射箭还击,箭如飞蝗而落,但因此而死伤的明军十分有限,只有少数人为箭雨所伤,但也很快被医护兵搬运下来,进行战场紧急救治。

对明军的救伤制度,这些女真人已经连羡慕的力气也没有了。

战事很快开始往一边倒的状态发展,明军主力的阵列已经跟了上来,开始轮流施放火枪,一朵朵红色的火花不停地在枪口绽放,而对面就必定会倒下一人,在身体的各处绽放血花,在这样的轮射打击之下,已经被炮击和第一轮齐射打垮的女真人已经开始转身奔逃,第二轮齐射却又已经准备完毕,四百多火枪再次在四十步的距离开火,这一次打翻的人更多,栅门前扑倒了一地的人,如同被狂风吹翻的大片麦杆一般,伏地成片。

“白刃突击!”

尖利的铜哨声接连响起,第二轮后明军没有继续装药,而是挺着刺刀踩着整齐的鼓点前行,在栅门内拥出数百悍勇之士,试图与明军肉搏,但在整齐的阵列面前,个人的武勇毫无意义可言,微弱的抵抗迅速在刺刀之下被粉碎,明军不断前行,突破了残余的防线后迅速再展开,分遣队开始掩护后来的方阵进入外城,同时粉碎小规模的反击,待两刻钟功夫以后,外城已经只能看到明军火红的军旗和主力方阵蓝红相交的军服在涌动着,那些穿着灰色黑色箭袍的身影已经一个也瞧不见了。

“继续突入内城,尽歼此寨之敌。”

郭宇神色平静,眼前的战争是很典型的不对称战事,打这样的战争并不值得主将为之激动或骄傲,这荣光属于辽阳的军队建制,军训成就,属于军需司,属于将作司,当然也属于建立这支军队的总兵官,前方将领,只要不蠢到自废武功,将这体系的最大威力正常发挥出来,胜利自然而然的就是唾手可得!

马队也动了起来,刚刚有不少人退入外城的时候又翻栅而出,开始沿着两侧的山道奔逃。

这时候的长白山脉一带要么十分荒凉,要么就是山脉连绵成片,没有道路,不象几百年后,象这地方也修有公路,也建起了城市,并且最少都能开发出几百万顷以上的土地,在当时来说,沿着一些小道互相往来,沿着穿插于各寨和各部之间的大道前往大明地界换取物资,了解更远部落的信息,平常时渔猎和耕作各半,耕地一般都是开挖在有限的平原区域和近水的地方,十分蛮荒落后,在近百年来,女真人的耕作水平才开始突飞猛进,明朝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农具和耕牛,一直用这些最重要的物资换取女真人从密林里采出来的人参和东珠等奢侈品,巨大的贸易逆差使女真各部一直飞速发展,此时的城寨两侧不仅有多出来的道路,而且还有大片的密林,麦苗青绿,只是其中有不少面色惨白,吓的落荒而逃的鼠辈之流,看起来还真的是特别的煞风景。

马队轰隆隆的动了起来,骑士们挥舞着马刀,开始追斩那些逃亡者,每个猎骑兵的骑术都是异常精良,也有可能稍逊于更彪悍的骠骑兵们,当然猎骑兵们自己绝不会承认,在他们的马刀之下,开始不停的出现奔逃中被斩去首级的倒霉鬼,这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很明显已经进入了尾声。

第896章 东望

午前时候,内城也被打破,一直不停的枪声开始消停下来。

大队大队的女真俘虏被押了出来,稍有不老实的,要么一枪托,要么直接用刺刀戳刺,当场处死。

经历了几十次这样的断然处置后,所有的俘虏都老实了下来,没有人再敢进行无畏的抵抗。

明军的决心是很明显的,稍有不服便是以绝对的暴力加以镇压,这样的决心之下,所谓的彪悍武勇就被畏惧所替代,没有人真的会把自己的性命当成一根随风飘扬的稻草。

几个归化女真开始策马在各处奔驰,宣布对这些俘虏的最终处置。

几个部族的贝勒,领有银印的送往辽阳,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当众处斩,并且上报朝廷。

自封的贝勒没有领敕书银印的,就地处决。

部族之中,领百人以上的头目一律处斩。

所有剩下的男丁和妇孺在内,一律押至长春和吉林一带服苦役,男子服役三年到五年,妇孺服的是杂役苦役,最短一年,最长者也是三年,刑期当然视这些俘虏在寨中的地位所定,地位越高,服役期当然就越长。

城寨将被摧毁,这些女真人可以带一个十斤重的包裹当家私,算是个人私产,就算服役期也会受到保护,其余所有的物资财产,一律充公为军用。

这么一条条的公布出来,当听到自己要被押离故土家乡,并且亲人们有不少要被处死时,被聚集的几千女真人忍不住又开始鼓噪起来。

有百来个汉子冲出阵列,挥拳向看守的明军叫喊起来。

一下子冲出来人太多,看守顿时就有些混乱起来。

一个局百总看到了,指着这些人道:“未必你们的刺刀是用来修指甲的?还不赶紧处断了他们?”

几个旗队长面色难看,一个旗队长亲自挺身向前,一刀戳刺在一个叫的最凶的汉子胸前,那人眼看刺刀穿入自己身体之内,两眼凸出,似有不信之意,两手也是抓着刺刀,顿时鲜血淋漓而下,旗队长是参加过多次大战的老兵,两眼之中满是冷漠之色,又向前一刺,再一脚将那人踢开,拔出刺刀,见刀身并未受损弯曲,这才满意的一点头,转身喝令道:“听我口令,向前,刺!”

他所属的整个旗队的士兵立刻均是向前,选中目标后,立刻向前突刺!

惨叫声立刻响起来,接着便是一阵死一般的安静。

几十具尸体又躺在地下,鲜血浸透了脚下的土地,这个时候,所有的女真人才明白过来自己身处的处境,稍有不慎,便会灭族!

“大明王师向来就是这样,倒也不稀奇了……”

杨古利在不远处看着,神色看着懒洋洋的,不过两手紧握的缰绳还是出卖了他此时的心情。

女真各部当然是有不停的仇杀,不过对着明朝还是同仇敌忾,两百多年来,尽管明朝对他们多有包容和扶助,但彼此间的仇杀当然也是不断,成化三年明军对女真各部雷霆万钧的大扫荡,在女真人嘴里就是故老相传的明军对女真人的大规模的屠杀。

眼前的情形下,想叫旁观的女真人不心生一种悲愤之感也是绝无可能之事。

“还是有不同的。”费英东闷闷地道:“若是辽镇破了寨,这会早就起火了。乱成一团,到处烧杀抢掠,不少兵只顾自己发财,见人便砍,见贵重物便拿,将领哪还约束的住?”

辽镇的军纪之坏,也是毋庸讳言,女真人再可恶,辽镇却也不遑多让,只要叫他们破了寨,烧杀抢掠一番是必然之事,在那种时候,将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管叫自己的家丁和亲兵也一起去抢,抢到的物品,肯定会上缴给将领们一部份,大家都有份,将领拿大头,自然也就不会认真约束士兵。

辽镇打仗,靠的就是这一套,哪怕是壬辰倭乱时也是一样,后来的某国虽然将明军抗倭的功劳抢到自己头上,无耻之极,但描述的明军军纪之坏,倒应该是相差仿佛,并不算是完全的污蔑。

眼前的明军虽然也在杀人,却是队列丝毫不乱,破内城时,不少金银和贵重物品被守城的兵扔了满地都是,这些明军连看也未看一眼,此时还丢在地上,熠熠生辉。

“将头人砍了,俘虏押走,公安司和特勤人员拨出一部份人马带队,其余人等在此休整一天,然后继续前行。”

郭宇并没有对这些琐杂的事太过上心,已经做了几十次,心中根本不起一丝波澜,反正按例做就是了。

他的目光,投注在身后那些观战的女真人身上,他知道其中必定不乏建州各部的高层,此番进击,海西女真几乎无损,被打击的几乎全部是建州各部,明军的用意也是十分明显,有心无心都能瞧的出来,越是往古贡道深入,进入建州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