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明-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优点和长处,这样的成绩,绝无可能!

“利兄,叫你称我字号就可,何必这么外道呢。”

“云从先生虽然客气,但在下不能失了上下体例,没有了规矩啊。”

利马窦笑容可掬,仍然不以字称高攀龙,保有了自己身份应有的规矩。

在万历末期到天启之后,他在京师几十年,俨然当道大名士时,对那些后辈官员就不必如此客气,现在这个时候,他只是一介白身,官员客气些,自己还是要拿捏住身份才是。

当下利马窦又介绍道:“这位是荷西,也是我们耶功会的修士。”

“荷西先生。”

高攀龙漫不经心的拱一拱手,这个荷西看起来更为年轻,他不怎么放在心上。

“荷西先生打辽阳来。”利马窦在荷西躬身行礼的时候,起劲介绍道:“他在辽阳的武学院里教书,已经被聘为教授!”

“什么?”高攀龙悖然变色,颇有怒形于色的感觉。

利马窦感觉不对,不过不知道哪里出了错,一时愕然。

“两位不要误会。”高攀龙将那本妖书从袖中拿了出来,面带薄怒地道:“辽阳出这样的妖书,简直是离经叛道,混帐到极处,听说这作者也是你们泰西人,怎么会有这般的妖人出世,你们那里,必不太平!”

利马窦和荷西一看到书面封皮,利马窦也是面露怒气,荷西却是叹息起来。

“这书在我们泰西也是妖书。”利马窦断然道:“此书实被封禁,不知道云从先生打哪儿得来此书?”

他一边说,一边接过书来,一看到辽阳书局的字样,便是扭头向荷西道:“荷西,你身在辽阳,怎么能容忍他们这样侮辱圣教。”

其实哥白尼曾经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学说透露给当时的教皇,并没有遭遇严厉的反对,后来慢慢学说成型,却因为碍于天主教会而不能成书,最终冒险出版,拿到样书时,哥白尼只是摸了一下,便嗑然而逝了。

后来教会意识到日心说的可怕之处,在利马窦前来中国之时,日心说已经开始被罗马教会封禁,就算是后来的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与当时的罗马教皇是挚交好友,仍然未获允许可以宣扬日心学说,伽利略在晚年甚至因为坚持自己的科学见解遭遇迫害,被押到罗马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受到严刑拷问被迫签署悔过书,并被判终身监禁。

可以说也还好是当时的罗马教廷已经不复当年威风,不然布鲁诺被火刑的下场也必然会落在伽利略身上。

伽利略被迫害时已经是明末,在此时,利马窦这种愤怒之至的表现,也就毫不出奇了。

听到利马窦的话,高攀龙心气终于平顺了些,看着荷西道:“荷西先生,辽阳那样的地方其实呆不得,不如就到京师和利先生一起传教,京中人口过百万,也是我大明才智之士汇集的地方,在这里传教成功,比你在一些混帐地方传教成功要高明百倍,是不是这个道理?”

荷西满心不以为然,他对这件事有自己的见解,不过当着利马窦和刚认识的官员的面,自己的心里话却不好说出口来,当下只得诺诺连声,答应下来。

看他口拙,高攀龙也没有什么兴趣再说下去,只是和利马窦又谈了几句自己近期研习算术的难题,看看天要黑了,高攀龙便要叫人开饭,留两位先生一起晚饭。

“不敢,已经打扰了,我等还要走访几家信众,晚饭时人都在家,方便走动。”

利马窦赶紧起身告辞,高攀龙心情不佳,也不留这两人,只道:“以后常来,下次一定留下便饭。”

说了两句后,送到滴水檐下,主宾互相告辞,看到利马窦两人出了门,高攀龙自到书房看书去了。

“荷西,前面还有两个府,一个是给事中,是他们的七品官,一个是户部的员外郎,是一个五品官。我和他们讲了救赎之道之后,他们很有兴趣,这两人都没有小妾,也有了儿子,于女色似乎不是怎么在意,我看,他们很有可能会入教了。”

暮色之中,两人在巷子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虽然利马窦和荷西都不缺钱,但以他们这样的修士来说是不能讲究享受的,特别是在外出传教时,一定要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质,哪怕是现在北京雪后初霁,道路泥泞难行,他们也得艰难跋涉于泥涂之中,不能骑马或是坐车,更不必提坐轿子了。

第763章 传教

荷西还是不大能适应北京的街道。

对比辽阳,除了少数的大道还算宽敞之外,北京的道路多半是窄小的巷子,有一些街道还算宽敞,但人们在外搭了雨批,摆了摊子,放置了不少杂物,走起来还是很狭窄难行。

地面泥泞肮脏,脚下全是烂泥和说不清楚内容的垃圾,人们将这些垃圾随意抛出门口,似乎只要丢在自己家院落外头就算是干净了,至于街道上垃圾成堆,恶臭熏天,那就根本无人去管。

荷西到辽阳前一直在澳门,也到广州游历过,感觉赛里斯人不愧是当时欧洲公认的除了本土之外惟一的有异族和异教徒建立的文明国度,富饶,强大,也很文明,有文教体系的完整的施政体系,还有自成一格的文化传承。

生活习惯上,华夏之人大袖飘飘,十分的儒雅,也十分的干净。

在当时来华的传教士中,不乏这一类的记录,一个人记没有什么,若是当时的传教士都这般记录,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明末时,因为这些传教士的记录,在二百年间中国一直给西方一种感觉,就是这个国度是真正的文明国家,科举制度,在西方也有不少拥护和崇拜者,包括伏尔泰这样的哲学家在内,都是中国文明制度的追随者。

真相是乾隆时期被戳破,但在此时的荷西眼中,这个大明国都居然是这样叫人深以骇怪,虽然有巍峨的城防和华美的官衙和寺庙,虽然有那么多打扮精致华美的达官贵人,虽然城中有几十万人的驻军,但这个大明国都里有太多叫他看了不舒服的东西。

巷子里的肮脏,街道的凌乱,那些看着很危险的无赖混混,成群结队的游走,乞丐和流民集中在南城和各城街道,崇文门附近是大量的官店养着的流氓混混,利马窦已经警告过他,虽然这些人不会抢劫传教士,知道他们身上没钱,但也很可能因为某个不大清楚的原因,对他们痛加殴打。

荷西来京城没有几天,已经亲眼看到多起无赖或大户豪奴殴打乞丐或平民的事件了。

这些事,在荷西心里已经压的沉甸甸的,此时看到利马窦还是神采飞扬的模样,他的心情就更加奇怪了。

“你怎么好象兴致不高?”利马窦是聪明人,一眼就看出来荷西情绪不高。

“嗯。”荷西坦白承认道:“老实说,我对你现在的路线不是很赞同。”

“为什么?”利马窦道:“利用我的才识在士大夫中打开局面,进而影响到太监,再影响皇室,如果有皇室中人信教,我想对我们的传教事业会大有帮助。”

“对此我表示怀疑。”荷西并没有放慢脚步,既然说好了去拜访,去还是要去的,不过并不妨碍他从容说出自己的怀疑:“中国的这些士大夫骨子里都是孔孟之徒,而且极重世俗的享乐,除了极少数人可能信教之外,他们对和我们的来往多半是以与道士和尚相同,最多把我们当成那些能谈玄,绘画,书法水平过得去的黄冠之流,我们是一种点缀,调剂,如果光是这么往来,讲学问,或是大明朝廷还会请我们制器,但除此之外,对传教有什么帮助,暂且我还看不出来。至于士大夫中的少数人或是太监会信教,也是多半出于功利,在这些人中努力,就象是我们用食物和衣服叫乞丐流民信教一样,是另一种诱惑,这样的信徒,绝不会是虔诚的教徒。”

“你是说他们根本瞧不起我们?”利马窦敏锐的抓住了中心,感觉有一点自尊受损。

“是的。”荷西道:“他们看我们的眼神,就象是看倡优之辈一样,或是什么有趣的事物,可以把玩,欣赏,但叫他们屈从于我们,这些骨子里十分傲气和有强烈自尊的家伙是很难跪伏在圣像之下的。”

“唉,你说的也是。”

利马窦并没有恼火,从他在中国多年的经历来看,荷西说的是事实。

“那传教事业该如何进行呢?”

“倒真正拥有文明和富裕生活的赛里斯人群中去,到那些物质满足,精神上还有些空虚的赛里斯人中去。”荷西微笑道:“辽阳就是这样的地方,相比于其它地方穷苦的赛里斯人的绝望,那里拥有足够的财富,人们富足而自信,在那里传教,不会有偏见和敌意,当然,也不会有人绝望中把我们当救命稻草,也不会有人把我们当有趣的器物,对我们居高临下,在那里大家是平等的,只要真的信教,就是真正的信徒。”

“好吧,这是你第一百多次推荐辽阳了。”利马窦笑道:“既然这样,年后我过去一趟好了。”

“很好,我们一起出发。”荷西笑了起来,自入京师,他是第一次露出这样开心的笑容出来。

利马窦虽然年轻,但在耶苏会的亚洲格局里占有的地位并不低,而在京城的布局来说更是第一人,在他中国超过半个世纪,在万历中期之后就是传教士中的标杆人物,荷西一心想叫他去辽阳,也是替耶苏会想做重新的一个选择,至于利马窦如果真的相中了辽阳,在巴达维亚的耶苏会将会有怎样的选择,那就不是荷西这样层次的人能决定的了。

……

……

打发走了两个不怎么被自己放在心上的传教士后,高攀龙也是赶紧叫人拿来火盆,自己亲自动手,把那本“妖书”给扔了进去,看到书本被一火焚之以后,他才真正放松下来。

此后的日子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一切都是按部就班,这一年其实大明颇为不顺,永昌兵变,广东有白莲教造反,声势都很不小,松江大水,受灾颇众,但这几年到处是兵变和反乱,水灾和旱灾一直不停,所以倒也不怎么叫人重视,大半地方太平无事,甚至还有辽阳大捷这样的百年不遇的大好事,所以整个大明给人的感觉还是处于中兴盛世之中,户部的收入虽然大半被皇帝截走,但米粮储备充足,库银也还有足够用的储藏,九边之中,这一年也还算太平,可能是因为辽阳三路齐出吸引了各地蒙古部落的注意力,使得年年犯边的他们在今年冬季来临之前没有做好南下的准备,到年前最终也没有北虏进犯的消息,这使得内阁和兵部等相关的部门人员,都是松了一口大气。

既然太平无事,那就可着劲的热闹罢。

宫中过年是有一套百年不变的规矩,包括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戴什么补子,万岁爷和皇后和皇子们的吃穿用度,都是有一定之规,不到日子,就是皇帝也行不得快意事……万历再牛,也不能比祖宗还牛吧?祖宗是八月十五吃月饼,你非得改到八月十四?就算皇帝,也不能这么胡来,是以年初岁晚之时,宫中一切的动作还是和往常一样,无非是原本的那一套,使得身处其中的人,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兴味。

宫城之外,就是不一样了。

各家都是欢欢喜喜的样子,大户人家已经是在琢磨今年的彩灯该怎么扎,元宵大过年,一年到尾,过年不过是祭祀祖宗,准备福供,擦银器,备祭品,官样文章,乏味无聊,守岁时无非是听听小戏,一起喝年酒,当着长辈的面也不好过于放浪,是以拘束无味,只有元宵佳节,金吾不禁,可以很花一番工夫在上头,特别是品官贵戚之家,稍有一些资财的,出尽花样,费尽心思,就是想叫自己家的灯山能压过别人家的一头,得到看客们的交口赞颂,这种彩头,可比金榜题名小登徒,这一年到头乏味无聊,可就指着这玩意解闷了。

连顾宪成也是沉迷此道,热心程度并不在勋贵品官之家以下,他在京多年,果然也浸染了不少京城的生活习惯,加上家资丰饶,也真不在意在这上头花费几个,能叫人们聚集在自己府门前,赞几声这家主人品味不凡,格调过人,对士大夫来说,还有比这个更好玩的游戏么?碍着身份,京城流行的打马吊他不能打,也不爱听戏,更不能斗蛐蛐什么的,一年到头,可是把他憋屈坏了。

“玩什么八仙过海?”听着管家和彩灯师傅的打算,顾宪成大摇其头:“八仙这景已经烂俗无比,怎么能往这上头去想?”

“什么?刘伶醉酒或是吴刚伐树?”顾宪成仍不满意,摇头道:“还是俗,而且,人物或神仙这景,配上一些配景,想叫人瞩目停步,我看是难了一些。”

“还请老爷示下。”彩灯师傅知道眼前这官向来想新奇出鲜,所以自己提几个极俗的,满足一下老爷的自尊心,反正只要他想出内容,自己就能扎出来,什么内容,倒是和自己不太相关。

顾宪成攒眉思索,他家的彩灯当然不能用那些烂俗的题目,既要突出彩灯的华美和他高价请来的扎灯师傅的手艺,还得突出自己的品味格调,这等事,虽是小事,却也不能等闲视之了。

正在思索的时候,府中管家小心翼翼过来,请示道:“老爷,六必居的掌柜过来了,想必是来结帐了。”

“给他就是了,我现在不得闲,替我和他说一声。”

一个掌柜,顾宪成高兴了就见见,不高兴由管家结了帐,再奉茶一杯,也不算失礼。

“嗯,这个……”

管家面露难色,迟疑着道:“可现在咱们家的年货还没有送过来,手头银子怕不凑手啊。”

“这样……”顾宪成皱眉道:“那就叫他隔两天再来吧。”

第764章 便服

“还有天味成酒楼,琉璃厂的几家古董行的掌柜,几家书店的掌柜,文墨轩的掌柜,现都在门房里坐着……”

“混帐,他们这是什么意思,怕我赖帐?明年还想不想我光顾他们买卖了?”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催债的,顾宪成心情立时大恶,这样的场景叫他想起多年之前张居正秉国时的窘迫情形,有一年年上他没钱结帐,不得不发卖了好多样心爱的古董器玩,好不容易才凑够了钱还帐,现在一年比一年钱多,这些不开眼的家伙居然还是这样,顾宪成顿时便是勃然大怒。

“呃,老爷,其实怪不得他们。”管家赶紧解释道:“其实这些掌柜陆陆续续都来了几回,眼瞅没几天过年,咱这里还没有结帐,所以这几日都是每天都来……”

顾宪成这才知道,原来人家早就来过几回,看到顾府一直没钱结帐,是以有些担忧,改为天天来报道。

这种官人府邸,不能随便派个伙计过来,要是普通人家,早就派几个伙计天天坐在堂房前坐催,那种情形,足够叫主家难堪,叫男主人走避开去,连家也不敢回了。

当时的生意交易和往来,除非是过路客和生客,一般来说报个地址,看中什么东西,店铺会派伙计送上门,然后记帐,三节时结帐,宾主香茶一杯,对坐谈话,小伙计和府里的管事算帐,结清之后,对揖告辞,彼此十分愉快。

这算是正常的情形,象顾家这样总是拖着不结款的,那就不是怎么愉快了。

“老爷既然有事。”彩灯师傅眼见如此,心里也是犯了踌躇,一年到头,他们这个时候是最赚钱的,而且需用现银结帐,这顾家向来是大主顾,不过要是真的没钱,也说不得赶紧换一家去,不然的话这一年只能喝西北风了。

“去吧去吧。”顾宪成心中不悦,挥手叫这人下去了。

他心中只是纳闷,为什么家里的年货还没有送来?

“老爷,王阁老派了下人过来,说是叫老爷到他府里去一趟。”

“哦,知道了。”

正烦闷间,倒是接到王锡爵的相请,顾宪成不敢怠慢,立时换了一身官袍,他现在还是五品官职,仍然是一袭蓝色官袍,待到了门前,家里一顶两人抬的小轿已经备好,两个长随站在轿边等着,待顾宪成上轿后,便是一路护持着,往不远处的阁老府邸而去。

王锡爵也住在本坊之中,相隔不过里许,而阁老府邸毕竟不同,门庭阔大,气象庄严,外间也是有不少轿子等着,王锡爵其实是李植等人举荐入阁,原本指望此老性气刚烈,秉性忠直,进内阁后与申时行对着干,对出身晋党的王家屏无形中是一个助力,李植等人,当时因为很多事与申时行不和而反目,故而有此招法,谁知道王锡爵到底是江南望族,一入阁中,顿时与同是南直隶人的许国和申时行联手一处,顿时就压的王家屏抬不起头来,阴阳巧合之下,内阁顿时江南一脉天下,而李植等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仅江南一脉容他们不得,就是晋党也恨他们愚蠢,朝廷之中,算是存身不得了。

正因为现在内阁是江南一脉势大,包括六部也有不少苏松常三府的官员,彼此间十分团结和互相照应,东林党才能在万历年间发端,并且日渐壮大。

当然也是有赵南星的组织之功,在此之前,按乡党籍贯分党也是大明文官的积习,著名的晋党就是其中之一,还有楚党,浙党,闽党,而这些党派,在凌厉的东林面前如同土鸡瓦狗一般,根本不堪一击,赵南星等人真是功不可没。

到万历末期和天启年间,哪怕是浙党楚党抱起团来也不是东林的对手了,要不是东林诸君子没有一点儿容人之量,非得把所有人赶尽杀绝,不知道分化而击,最终还斗到了太监头上,使得各党文官一起投到了魏忠贤门下,成立了力压东林的阉党,这才取得了对东林斗争的胜利,后人以为阉党就是一群太监,其实阉党的大部份人,倒就是万历早年的晋党楚党和浙党的文官。

顾宪成赶到王锡爵府邸时,门上认得这位是风头渐劲的东林党的干将,几年之内,这位肯定能位进郎中,十年之内,没准就到侍郎,所以虽然现在官品不高,不能拿他当寻常官员来看,当下也不叫顾宪成在门房等着,直接便延请进府内客厅,厅中也有一些官员等着接见,但多半都是绯袍高官,顾宪成一进来,便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待看到是顾宪成时,众多高官就不奇怪,当下各人彼此抱拳行礼,微笑致意。

顾宪成现在是不算什么,他的盟兄赵南星可是考功司郎中,号称天下第一郎中,除了部堂高官和阁老,谁不忌惮赵南星几分?

还有那邹元标,已经是左副都御史,进位左都御史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其余的东林党人,也多半要么在要职,要么是有清名敢与弹劾大佬的御史,有这些盟兄弟的人,岂能拿他当寻常的五品官员来看?

在厅中诸人的奉承声中,饶是顾宪成向来用君子之道打磨自己,一时间也是有些飘飘然的感觉,他正自得之际,厅外却又来了一个青年官员,穿的也是天青色官袍,补子却是七品补服,中等个头,圆脸上带着满满的笑意,一进厅门,原本坐着的高官们,几乎就是同时一起站了起来。

“诸位大人不必客气,下官担当不起。”圆脸官员脸上还是笑呵呵的,并没有受宠若惊的表情,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他抱拳为礼,笑吟吟的劝众人坐下,待众人坐定之后,便是自己挑了一张椅子,安然坐下。待到此时,才与一直端坐不动的顾宪成视线相接。

来的却是顾宪成十分看不惯的李甲,此人虽是进士,但学识很差,而与人打起交道来却是十分有一套,说话办事如春风化雨,叫人觉得是十分可交,加上辽阳雄厚的背景在身后,本人出手向来又豪气大方,李府的宴会,已经成为上流阶层的一个标杆,中下层的官员,要么是东林一脉,要么就是李甲府中的座上客,要是两者皆没份,最少也得是某个大党的中坚份子,如果真的一无所恃,那么恭喜你,这一辈子就准备熬资格熬到四品休致回家养老,部堂正印,此生无缘了。

“叔时兄。”李甲微一欠身,并没有起来。既然对方刚刚不曾起身,自己当然也不必过于客气。

“景元兄。”顾宪成态度更是冷淡,甚至已经到了无礼的边缘,同为京官,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仇怨,面子上还是要讲一下的,但他和李甲之间,也就仅限于对坐问个好了。

“顾老爷,我家老爷请你进书房去。”

好在尴尬时间不久,顾宪成坐了一小会儿,便是有长随过来延请,他赶紧起身,往王锡爵的书房赶过去。

到了门前,下人刚一掀门帘,顾宪成躬身问好,就听到里头吩咐道:“叫顾老爷换了便服来说话。”

顾宪成颇有受宠若惊之感,王锡爵虽然对江南一脉颇多照顾,但此老确实秉性刚直,性格是老而弥辣,对一般人都是不假辞色,顾宪成在此之前来过多次,但都是谈一些与他相关的事情,王锡爵说话也是语不涉私的多,最多是勉励他这个后辈几句,很少有象今天这样,叫他换了便装说话。

衣包是带着现成的,顾宪成赶紧换了衣袍,头上一顶纯阳巾,一袭玉色长袍,腰间绛色绦带,顿时有翩翩佳公子的感觉。

待他进去,王锡爵却是一顶唐巾,身上一袭道袍,正端坐椅中,皱眉凝神,似乎是有什么烦忧的事情在困扰着他。

“晚晚生见过老相国。”

既然是便服相见,下官一类的称呼就不用了,顾宪成是后辈同乡,自称晚晚生,无形中多出几分亲近来。

“嗯,今日叫你来,只是说私事,老夫……老夫直说了吧,叔时,你辞官回家去吧。”

“什么?”

顾宪成一阵愕然,脑中一阵嗡嗡直响,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王锡爵突然说这样的话出来。

“你大约还不大明白,老夫这里有一些书信,你看看再说。”

王锡爵脸上颇有一些难堪的神色,但这件事不仅是他的家族受托,还有松江的徐家和申家等大家族的请托,中等以上的官绅家族,几乎全部都有书信在他这里。这件事,托申时行的人倒是不多,申阁老性子说好听点是阴柔,说难听点是懦弱,而且最近申时行和御史之间搞的十分不愉快,首辅阁老被一群御史群起而攻,万历虽然出手替自己的老师撑腰,贬黜了好几个闹得厉害的,但申时行也是十分苦恼,毕竟他不愿落入当年严分宜和张江陵两位的下场,就算是高大胡子,因为与御史的战斗搞的太厉害而落给众人一个跋扈的下场,高拱的去职虽然和冯保张居正有关,但自身的过于强硬也是重要原因。

正因为此前的首辅们大多下场不妙,申时行生怕自己行差踏错,最后弄到一个没下场,是以眼前的这一桩事,申时行是绝对不会出手的。

江南各家的请托,最终落在王锡爵身上,倒也正合其宜。

第765章 辞官

王锡爵眼前几案上有好厚的一摞信,并非是那种寻常请托和人情往来的“八行”,而是正经说事的信函,顾宪成拿起几封来一看,就是将剩下的推开,自己颓然向后一倒。

他知道,自己去职一事,已经成必然之事了。

辽阳的攻击十分狠毒,针对无锡一城,威胁整个江南,这等经济命脉相斗的经济战法,在以往的大明政争里几乎是完全没有过的。

如果辽阳用行刺,武力威胁,政坛迫害等诸多办法,顾宪成等人丝毫不惧,来的越猛,他们就斗的越凶,东林的这些骨干份子,说他们全部是自私自利的伪君子也并不确然,固然后期东林党和复社良莠不齐,有不少人混进去就是奔着权力和好处去的,但在早期前期,也确实是有一些有心改变国运,自己做一番事业的想法,加入其中的,性格颇多强硬,虽九死而不悔的硬骨头,文人的臭脾气加上青年气盛,东林党的战斗力可不是盖的,顾宪成在针对张惟功之前就有过考虑,知道双方破脸后必被攻讦,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要是在朝堂政争上还斗不过一个总兵官,那不如一头撞死算了,就算加上吕绅和梅国桢并李甲等人,虽然势力并不算小,他也是夷然不惧。

但辽阳现在用的这一手,却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所谓打蛇打七寸,惟功虽不大了解东林党几十年政争的历程,但东林扎根江南,根基就在江南一脉的情形还是知道的。

既然正面相争可能未必讨得了好,那么就直接点掘根好了,对付江南一脉,用别的法子未必管用,明季时江南士子最不怕的就是政治层面的斗争,那些青年士子,一个个打了鸡血一般的强项,到南明时,东林和复社的势力足以把持政局,甚至在马士英为首辅后,不甘心的士子们居然鼓动左良玉出兵,政争到这种局面,也真是玩到最高层次了。

就算这样,这些家伙在后世名声也是十分响亮,东林清流,正人君子,这是给人的既定印象,他们的对手,不论齐党楚党浙党,一律是奸党,政争也就是正邪之争,所谓的正邪不两立。

但这些家伙,同样是出身家族,与其和他们搞政争,打口水仗,不如直接用经济手段,对付其身后的家族。

当清流,自己当硬骨头,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不过涉及到家族生意,一家老小都喝西北风去?就算不到破家破产的地步,逐利却是人的天性,原本一年赚一万,给你弄到一年赚一千,人心却是比破产还要难过。

“辽阳这一手,算是稳、准、狠。”王锡爵看到面容灰败的顾宪成,心中也不乏怜悯,但此老论事还算公正,当下缓缓道:“说起来是叔时你攻人在先,人家这样反击也没有什么说可说。但现在江南那边,已经乱的不行,再这样僵持下去,不仅你顾家可能支撑不住,还要连累不少人家破产,因为你一个人,弄到我江南元气大伤,不要说他们来请老夫出这个头,就算是没有,老夫也要劝叔时你暂退一步了。”

顾宪成咬牙道:“这可是辽阳开出来的条件?”

王锡爵摇头道:“人家哪能这般直接开条件?叫你隐退,是江南那边的公议,他们叫老夫居中调和说话,但事前总得有拿得出来的诚意,你的隐退,不过是头一步而已。”

原来自己还不是最重的那一块砝码,只是一颗还没有交易就被放弃的弃子。

这一刻,原本一直把自己当成天子娇子的顾宪成,难得的陷入哀怨自怜的情绪之中。

“你回家之后,可以找地方讲学,养望,多年之后,可以直接复出为京堂,其实,这也是一条道路。严分宜是老夫的前辈,虽然他下场不好,但他的为官也不是一帆风顺,其人其行,颇有借鉴之处,叔时,你是聪明人,不需要老夫多说了吧?”

话已至此,王锡爵身为清流前辈,连严嵩的例子都举了出来,底下的话还如何需要多说下去?再纠缠,只会破坏自己在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顾宪成深吸口气,站起身来,躬身拱手道:“阁老叫晚晚生进来,如此淳淳叮嘱,如同对家人子侄,晚晚生如何不明白阁老的心意?既然如此,今晚回去之后,晚晚生就写辞官的奏疏,疏一上,便直接回家,绝不耽搁。”

“对喽,这样最好不过。暂避一时,徐图后举,是谓聪明人,大丈夫。”

王锡爵极欣慰地,又好生勉励了顾宪成几句,将他一路送出书房,这才回转了去。

顾宪成一路向外,连官袍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