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宫闱娇女-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关宝宝的试探,以为关宝宝掌握了武氏不少的证据,加上关宝宝丢失的记忆力,有关的秘密便和很多事有牵连,德妃怕有变先一步动手。
安嫔死了,如果关宝宝进宫侍疾的话,就好收拾关宝宝。
如果没有,安嫔这个知晓很多事的人死了也好,还能利用这次机会做很多事情,等皇上回京宫权十拿九稳就会回到德妃自己的手里。
再有,据下面人提过,武氏和安嫔有过接触,那么为防万一,武氏本来就要死的人,自然不能留了。
这会德妃打的是一举多得的主意。
德妃为什么要查武氏?那是因为德妃知道武氏的心思,武氏的野心,还有武氏或多或少知道的秘密。
德妃本来打算掌控武氏,让她为自己所用。
没想到武氏被关了这么久,稳不住背叛了永和宫,根本不顾自己的家人。
德妃知道,一个人连家人都不顾了,那么这个人就不是她能掌控的住的了,武氏就必须死了。
而且,武氏和安嫔一死,就是胤禛知道了什么德妃也不怕。
毕竟还有个关宝宝在那里,胤禛不会置关宝宝的性命于不顾的。
皇上不会允许关氏恢复记忆后还让她活着,关氏不会蠢得自己暴露出来这些。
接下来德妃慢慢收拾关氏也不怕了!
“安嫔和你说了什么?”
胤禛问道,既然安嫔没疯,那么德妃对安嫔动手是否和武氏所说有关?
永和宫有胤禛的人,德妃对安嫔动手的消息也是今日才传到胤禛耳里。
当时还不知道德妃为什么会这样做,现在看来德妃这番动作也没那么简单。
“六皇子并非安嫔娘娘害死的,而是平妃,赫舍里氏一族,当时六皇子太显眼了……”
所以,又是为了太子,胤祚的名字,祚有国祚之意,所以赫舍里一族自然慌了,对太子的位置有威胁的人,所以胤祚死了。
胤禛一直以为胤祚的死是因为胤祚来找自己,才会失足死了。
所以,后来德妃慢慢的不在关注自己,直到皇额娘薨逝过后,皇阿玛领着他进永和宫。
当时德妃不愿意养着自己,胤禛以为是德妃迁怒于自己,加上年幼无知的话不愿认自己这个孩子,却原来是这样的真。相。
胤禛脑子有些混乱,这么一些个天大的秘密,就这么冒了出来,说出来的还还他后院里的女人。
如果,胤禛没有经历一世,必然觉得武氏说的话是疯言疯语,必然会忍不住听不全武氏所说的话,然后就会拂袖而去,最后灭了武氏的口。
狸猫换太子,胤禛自己是主角。
那个和自己掉包的妹妹,竟然是德妃的手脚。
皇额娘的死也不正常,竟然是皇祖母和德妃害死的。
胤祚是赫舍里一族害死的,也是太皇太后的纵容,包庇,皇家里从来都是残酷的。
还有人性的自私,为了一己私心,不顾其他人。
武氏的话,胤禛知道不能让她就这么死了。
可是宫里面怀疑,若是武氏好了,弘晖他们只怕随时面临着危险,胤禛知道有时候防不胜防,他不敢拿几个孩子的命来赌。
胤禛也不能让薛申月暴露出来,这样关宝宝的身体状况就瞒不住了。
还有薛申月本来就是一个不定因素,薛申月应该是白莲教的人,这身份要是被查了出来,这后果不堪设想。
胤禛无比希望那些时日梁太医和薛申月的相互交流,能够治好武氏的毒。
德妃故意把梁太医困在永和宫,怎么会让梁太医那么容易出来?
所以,即便苏培盛换了太医院的其他人去永和宫,梁太医还是没能出宫,苏培盛一个奴才自然不能和德妃硬来不是?
武氏死了,武氏只想活着,不惜说出那么多的秘密,为了出来不惜背叛德妃,不顾自己的家人,她其实也是自私的。
只是,她到底是死了,德妃的目的就是想知道胤禛是否知道德妃的所为,这情况德妃看不懂了。
武氏是个证人,胤禛若是想拆穿自己那么就会留下这个人证,但是,武氏死了。
德妃担心有假,专门让人看着胤禛府上。
那方太医的同乡也在雍郡王府里没有离开,等到武氏死了才回了宫。
所以这番试探还是没有什么结果,只是除去了一个背叛她的狗而已。
不过去了安嫔和武氏这两个隐患,德妃也不觉得亏。
钱氏这个线人,是在胤禛府上藏的最深的,德妃是不到万不得已,不打算经常用。
此次也是没有办法,目前来说德妃还不想暴露钱氏这个眼线。
只让乌雅氏在宫外的族人盯着胤禛,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乌拉那拉氏在宫里眼看着德妃马上就好了,突然病情加重,乌拉那拉氏觉得德妃就是故意整她。
这些天面对德妃,乌拉那拉氏小心再小心,生怕露出什么马脚来。
德妃病情加重,她这个媳妇就是躺在床。上也得爬起来侍疾。
这时候乌拉那拉氏自然看到了进宫的苏培盛,当下问道情况:
“可是府上有什么事?”
“府上武主子病了,太医去看过拿不定法子,主子爷让请了梁太医出宫瞧瞧。”
苏培盛当下开口回道,他没有说武格格中毒,只说病重。
乌拉那拉氏一听,心底一喜,武氏这个人是她必须除去的人之一。
这病重找太医都找到永和宫来了,还专门指定梁太医,那肯定病的不轻。
乌拉那拉氏听了当然高兴了,只是面上确实担忧的问道:“病的很重吗?”
“怕是撑不过今晚了。”
苏培盛小声回道,他这样说也是强调武氏病情严重,希望福晋能帮忙开口。
虽然苏培盛也知道福晋开口的几率很小,但总要试一试。
“可是娘娘这里,梁太医只怕走不开……”
乌拉那拉氏一听顿了一下,面色为难的开口说道。
“主子说等梁太医给娘娘瞧过之后,再让太医院的太医换了梁太医出宫,这人命关天的……”
果然如苏培盛心里猜测的一样,福晋未必希望武格格好,当下开口说出主子爷当时的交代。
他也很为难,他一个奴才在永和宫里不能强硬的让梁太医出宫,只能等主子同意。
可是主子爷又让换梁太医出去救人,奴才难做啊!
“可娘娘这里也不稳定,这病情突然加重,哪里敢让梁太医出宫,毕竟现在一直是梁太医负责娘娘的。”
“而且,这永和宫还有位病着的敏嫔娘娘,要不你再去太医院瞧瞧其他太医吧!”
乌拉那拉氏见苏培盛这般说,一脸为难的开口,打着为德妃娘娘,和敏嫔娘娘好的名义说道。
梁太医出宫就给了武氏活命的机会,见苏培盛指定梁太医,乌拉那拉氏大胆猜测。
只怕关氏的病真的是梁太医治好的,毕竟梁太医可是研究出了顽疾秘方的成分。
而且主子爷过分依赖梁太医,相信梁太医的医术。
“这……”
苏培盛也很为难,还想说什么却被乌拉那拉氏接下来说的话堵住了嘴。
“苏公公以为,武格格能贵重的过宫里两位娘娘吗?”
乌拉那拉氏冷眼看着苏培盛说道。
“……”
所以,梁太医并没有出宫。
而宜妃,这几天查安嫔的事情,安嫔死了,太子妃去宁寿宫太子自然知道。
安嫔为什么会疯,太子是知道的。
这是索额图当年密谋的事,联合当年的平妃,也就是赫舍里皇后的妹妹,太子的姨母。
作者有话要说: 恩,明天是个好日子,作者又年轻一岁……
所以,今天把这本书里最大的秘密放出来了,剧情进行到这里就开始慢慢的收了,接下来的大事就是期待已久的圆房了。
中秋前没有肉也有渣的,小可爱们等着哦!
但是呢,明天可能不能正常更新了,今天已经努力的在码字了,明天的还是没能出来,卡住了,加上作者自己有事出门,现在这里说声抱歉了。
晚上九点能够回来的话,可能会有一更,只是小可爱们就不要等了,早睡早起好好学习才是重点。
第235章 铅粉之毒
安嫔的死不管是谁做的, 太子都无感,这个人疯了威胁不到自己。
只是没想到宜妃他们查安嫔的死因的时候,竟然慢慢的查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线索。
这些线索直接指向赫舍里氏一族, 竟然差点翻出当年胤祚的死因。
皇太后,太子妃见到这情况当下就让人压了下来,不能再查了, 再查下去就要翻出当年六皇子的死因了。
皇太后是知道当年的事情的, 太子妃的立场自然是站在太子身后的, 这件事只能到此为止。
毕竟,平妃和索额图已经死了, 再翻出来这些事对太子的名声来说很不利。
毕竟他们做这些都是为了太子!
宜妃和荣妃惊骇,两个人虽然很想知道真。相,但是现在皇上不在宫里,若是深究太子不定会做出什么来。
毕竟当初索额图死了太子干得那些混账事大家都知道。
何况,牵扯上这些秘密,皇上不会允许暴露出去的。
所以, 此事宜妃知道得点到为止, 但是也不想就这么算了。
安嫔死了, 宜妃掌宫权有责任,她不想担责任。
宜妃便想着是不是想办法从太子等人的眼皮子地下留下证据, 不让太子等人抹掉这些查出来的痕迹,那么把此事告诉德妃呢?
德妃不知道吗?
德妃知道的,德妃恨了安嫔多年,但是安嫔当年疯了, 万岁爷已经算是给了交代,德妃只能作罢。
德妃知道,宫里面子嗣才是根本,没有动安嫔就是为了康熙的愧疚之心谋得子嗣。
但是,康熙二十六年年底,德妃在知道太皇太后的面目之后,德妃隐约猜到了安嫔并不是杀胤炸的凶手。
安嫔当年圣宠根本没必要害胤祚,最后落得疯了的下场。
听到太皇太后当年说的那些事情,她隐约能够猜到是谁动的手。
所以,德妃如今就是想通过这件事,借他人的手查出胤炸的死因,证据。
不管能不能查出来,等皇上回来自然就能想到当年她受的委屈,然后她想拿回宫权就很容易了。
所以宜妃想要踢皮球,德妃称病并没有见任何人。
宜妃一下子就猜到了个大概,只怕德妃的心思便是想让她们出头查真。相。
毕竟,德妃想要拿回宫权,宫里出了人命,德妃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
和德妃明争暗斗多年,德妃是什么样的人宜妃还是清楚的。
太子做事很果断,安嫔身边伺候的人没有照顾好主子,直接就拉去了内务府,然后杖毙了。
至于那些指向赫舍里氏一族的证据,自然就抹去了。
太子并不知道,德妃早就偷偷保下了伺候在安嫔身边的一个不起眼的宫女。
而且这宫女手里的证据足以证明当年胤祚的事。
只是,太子起了斩草除根的手段,宜妃能想到的事,太子自然能想到。
胤禛怎么都没想到,太子竟然会对永和宫出手,德妃竟然是源头。
此时查到了胤祚,那么胤炸的额娘才是最想知道真相的人,太子一下子就怀疑到了德妃。
而德妃现在风寒,正是下手的好机会。
因为知道那么多的秘密,胤禛需要时间消化,武氏的尸体让人收敛送了出去,和当时的李氏一样葬了。
然后再让人给武氏的娘家送了消息,说她染了疾病去了。
然后,胤禛迷茫的走到了关宝宝的东院里,躺在关宝宝睡过的床上。
他脑子很混乱,想捋一捋脑子里的信息,最终头疼的作罢。
在关宝宝的床上足足躺了一整天,直到宫里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胤禛从床上挺身坐了起来。
胤禛进宫的时候,永和宫已经乱做一团,德妃病重躺在床上,身边只有一个琉秀照顾,其他人都去了东配殿。
胤禛到东配殿门口的时候就听到了里面的哭声,外面皇太后,宜妃,荣妃,太子妃,还有各宫没有随行的嫔妃都在外面。
胤禛简单给人请了安,便向里面走,一边走一边听着十三和两位妹妹的哭声,那声音里的悲痛让胤禛眼眶忍不住发酸。
他一直知道敏嫔的劫难,他一直想帮敏嫔逃过这一劫。
早几年就一直私下让人看着敏嫔,宫妃们诊平安脉的时候,胤禛还特意交代过,好生留意敏嫔。
他没想到防着她的身体,却没防住别人的算计。
敏嫔死了,比上一世提前了一个多月,被人用药毒死了。
德妃躲过一劫,德妃和敏嫔两人用的药是一样的,都是风寒嘛!
所以,太子的人给德妃用药的时候,不小心放到了敏嫔的药盅里。
梁太医疲惫的站在敏嫔屋子的门口,看着走进来的胤禛无力的摇了摇头。
敏嫔所中之都乃女子所用的胭脂水粉里的铅粉之毒,这算是很平常的一种东西。
这铅粉有美白防衰老的功效,这种东西用在胭脂水粉里也只有轻微的分量,不能多放,不能长期使用。
这外用还行,这内服就不行了。
这铅粉对人的身体危害极大,用量过多就会致死。
可这东西宫里面各宫里所用的胭脂水粉,多少都有点掺杂了一些铅粉在里面,这就很难查到铅粉的出处了。
这找不到出处,就查不到是谁动的手。
而太子也有刻意抹去了痕迹,让人根本查不到。
当值的太监宫女,给敏嫔和德妃煎药的宫女都单独查过。
负责煎药的两个宫女都没有离开过灶前,相互都可以作证,煎药的那个时间段是没有问题的。
那就是从厨房到进口的那个时间段,让人动了手脚。
德妃的宫女在回永和宫的时候,碰到了一只猫,扭着脚差点摔倒撒了药。
这只猫是宜妃宫里的,宜妃的宫女追着猫而来,见到这情形帮着德妃的宫女收拾了一下。
敏嫔的宫女也顺便放下药盅帮着扶了扶,所以只有这个时候有机会。
那个追猫的宫女很可疑,只是,那也并非是宜妃的亲信,不过是她宫里的扫地丫头,帮着宜妃出门溜猫。
查到这里,宜妃眼皮直跳,马上命人去传了那宫女。
却没想到那宫女掉到湖里早就死了,这些痕迹被太子抹得干干净净,线索就断了。
敏嫔本就病了一些日子了,这东西进了口,自然就要了她的命了。
本是对着德妃来的,却要了敏嫔的命,太子只觉得德妃命大,却没有半点愧疚之意。
宫里面一下子去了两位宫妃,安嫔还好说,一个疯了的妃子。
可是敏嫔就不同了,她可是生养了三位皇嗣的妃子,自然就不会那么容易算了。
常宁和福全两位亲王本就在京城辅佐太子稳定朝政,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是第一时间写了折子让人加急送到了康熙的手里。
敏嫔是包衣出身,满洲镶黄旗包衣,出身比宫女出身的德妃要高一点,但是宠爱却没有德妃。
这些年一直在庶妃上呆了那么多年,先后生养了十三胤祥,温恪和敦恪三位皇嗣。
熬了那么多年才得以在大封的时候爬上主位,然而,到死连自己本该有的宫殿都没有。
这不得宠,但不代表康熙不重视。
相比较安嫔,敏嫔毕竟是生育有功的人,康熙怎么都会看在几个孩子的份上给他们一个交代。
康熙也是很无奈,几次南巡都遇上事情,只是此次南巡本就有重要的事情,不会因为宫里面死了嫔妃而折返。
只是,康熙一出门,京城必然会有事情发生,本就对太子有些微不满的康熙,不免对太子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康熙手里有暗卫,敏嫔的事情查到这里其他人查不到,但是康熙未必查不到,永和宫本就有康熙的人看着德妃的。
德妃煎药的宫女便是个人证,因为她当时看到了那宜妃宫里的宫女,她在自己扶敏嫔宫女的时候给敏妃的药碗下了药。
等到她自己帮忙端药的时候,宜妃的宫女把本是敏妃的药碗递到了德妃的宫女手里。
于是,她便留了个心眼,回宫的时候想法子又把药碗做了对调。
等回到永和宫正殿的时候,德妃私下让人查了那碗药,以及敏妃那药里残留在手里的东西,德妃立马就想到了什么。
德妃没有提醒,而是旁观等着敏嫔出事。
她猜想如果不是宜妃出手,就是背后的人不想翻出胤炸的死因,所以对自己出手,这些话直接让康熙的人听了去。
至于宜妃有没有动手康熙是知道的,宜妃很聪明不会在这个时候闹出事。
康熙怀疑太子多一点,胤炸的死因康熙未必不知道有其他原因。
只是,相比较太子和安嫔,康熙当时自然偏向太子了。
所以这些年对德妃的所为,康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一小部分是因为胤炸的原因,对德妃的亏欠。
至于其她的原因,当年德妃三缄其口,关宝宝失去记忆。
康熙想知道的事只有德妃和关宝宝能告诉他,这关宝宝没想起来,那对德妃就暂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胤炸的死康熙当时是痛心的,那个时候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安嫔。
康熙一开始是怀疑的,等胤炸的死过了一阵子康熙慢慢的才醒神。
有很多事情太过巧合,很多证据太过明显,在宫里面越是容易查出来的证据,那么就越没有那么简单。
所有康熙私下让人查过,也隐约猜到是怎么回事,有一点苗头的时候康熙就没有让人查下去了。
所以,如果真的是安嫔所为,安嫔便不会一直养在宫里,早就让她病逝了。
安嫔确实让康熙有一阵子偏宠,但那也只是因为安嫔生的好看,她娘家的背景对康熙有用,所以宠爱。
但那也只是宠爱,而不是情爱,所以在出了那些事之后康熙能做到漠不关心。
能让康熙真正放在心里的除了他的元后赫舍里氏,便是孝懿皇后了。
第236章 劝
后宫的其她人不过是为了朝堂的安抚, 或者是后宫的平衡罢了!
胤祥一个人跪在敏嫔的棺木前给敏妃守灵,孤寂的背影让人看了不免沉重。
温恪和敦恪守了两天已经晕了过去,皇太后让人安排把两位公主安排到偏殿休息了。
她们是太过悲痛, 伤心,这几天几乎没合过眼,才会累晕了。
宫里面给敏嫔安排了停灵的地方, 就在宫里面供排位的佛堂附近的屋子里。
如今天气炎热, 这屋子里面让人抬了冰, 如今敏嫔还不能下葬,得先在这里放着。
要等到康熙的圣旨回来才会安排下葬事宜, 到时候才会安排出殡,才会抬入景陵妃园。
胤祥已经好几天没合过眼了,胤禛看着十三的背影缓缓的走了进来。
这时候敏嫔灵前也就胤祥一人,其他人也就刚开始两天来过,帮忙安顿好了之后便离开了。
兄弟几个倒是来劝过胤祥,就是嘴巴有点毒的胤禟也来劝过。
不过胤祥对胤禟是抵触的, 那个宫女是宜妃宫里的, 自然对胤禟没有好脸色。
不过, 胤禟虽然脾气不好,性子有点阴沉, 到底知道胤祥是因为死了额娘心情不好,所以他没有特意解释不是宜妃的手笔。
只是,敏嫔过世对他的打击太大,胤祥到现在都未曾开口说过一句话, 胤禛很担心。
胤禛接过苏培盛手里的食盒,对着李德全挥了挥手,走到十三的身边把食盒放下。
然后跪在敏嫔的灵前上了一炷香,才对十三开口说道:
“十三弟,吃点东西吧!”
胤祥看了眼胤禛并没有说话,回头麻木的给敏妃烧灵钱,那悲痛,麻木的神情,胤禛自然能理解。
“你两天没进食不吃不喝,敏额娘不会想看到你这样的。”
“她走了,她看不到我的样子!”提到敏嫔,胤祥好一会儿声音沙哑的说道。
“看得到的,你们是敏额娘舍命生下来的孩子,她现在定然还是不放心你们。”
胤禛伸手拍在胤祥的肩膀上,安慰的说道。
当初皇额娘走了之后,胤禛也是这样,他理解十三的心情。
只是悲痛解决不了问题,人活着就要向前看齐。
“你还未成亲,两位妹妹还未出嫁,她的灵魂会在你们身边,然后看着你们成家儿孙绕膝,她才会放心的离开。”
“再有,你是男人,是温恪和敦恪两位妹妹的支柱,她们已经累病了你更不能倒下,你要担起当兄长的责任!”
“敏额娘死了,你就要好好照顾温恪和敦恪,还要想办法查出凶手,这般自暴自弃不是四哥眼里的十三了!”
胤禛不能让十三一直不吃不喝,他伤心胤禛阻止不了,但是可以把这伤心悲痛化为力量。
他现在十三岁了,马上成年了,又是男人,兄长,他必须担起责任,不能一下子都垮下来了。
敏嫔的死胤禛自然是会帮十三查出来,但是,胤禛希望是十三自己振作起来自己去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人担心。
这凶手胤禛猜测是德妃所为,只是这几天胤禛忙的没有时间查这些。
他一开始就怀疑,只是德妃的手段胤禛现在没有摸透。
本来这般想这德妃可能对敏嫔出手,却没想到安嫔死了,他府里也出了事,让他把一开始的怀疑忽略了,因为他觉得没道理德妃会动敏嫔。
只是,若是德妃的话,胤禛不知道怎么面对十三了!
“对,凶手!”
十三听到这里猛地抬起头,他额娘是中毒而死的,如今线索断了更能证明这是有预谋的。
他额娘在宫里和其他人无冤无仇,没有碍到别人的眼,如何就让人害了?
所以,这凶手一定要查出来,胤祥不会放过害他额娘的人。
“四哥帮我,我一定要查出是谁害了我额娘!”
“先吃东西吧!”
胤禛听了松了一口气,打开身边的食盒对着十三说道。
康熙的圣旨是快马加鞭送回京城的,追封敏嫔为敏妃,风光抬入景陵妃园。
死后封妃对外人来说是殊荣,对十三兄妹几个来说是讽刺。
迟来的妃位是等到死后才有的,宫里面有谁像他额娘,生了三位皇嗣多年后才封嫔的?
敏嫔出殡之后,十三打起精神安慰两个妹妹,然后就是查杀害他额娘的凶手。
看到胤祥总算打起精神,胤禛才算真的放心。
而德妃的病这时候慢慢的好转,乌拉那拉氏总算是能出宫了。
进宫一趟她几乎脱了一层皮,每天给德妃侍疾,还要为敏妃守孝。
敏妃是妃子,皇子们也是要为其守孝百日的。
所以,乌拉那拉氏很不平衡。
本来那关氏也要进宫的,却让主子爷先一步安排出了府去了庄子上,让她逃过一劫。
而且,乌拉那拉氏本打算的试探也不得不再次拖后,好似每次的时机总会偏向关氏,让她很愤怒。
胤禛忙完了宫里的事情,府上的事情还有一大堆。
府上两个阿哥的生辰刚好卡在敏妃孝期里,胤禛只能安排不办了,自家人坐下来聚一聚就行了。
而胤禛手里的事情因为最近宫里面的事,这进度慢了很多,科考耽误不得,又起早贪黑的忙了些时日,等忙完科考这些事情胤禛才有时间松缓一下。
这一松下来,就想到了武氏说的话。
这些事情接踵而来,他都没有时间考虑其他的,和想其他的事情。
这一想起来就觉得心里烦闷难受,就相见关宝宝了,距离关宝宝去庄子上已经快三个月了。
庄子上,关宝宝明面上是在胤禛在小汤山的庄子里。
庄子外面有人守着,里面的人没有人出来,给外人了一个假象。
其实关宝宝一直呆在自己娘家的庄子上。
既然庄子是胤禛的,自然庄子上的人都是胤禛安排好了的,都是签了卖身契的家奴,捏在手里的可信的人。
这天下午,胤禛让人通知了庄子上的关宝宝,打算晚上过去看看。
关宝宝在胤禛的庄之里留了人,里面有消息就会通知她。
胤禛这番不能直接去费阿蛮假的庄子上,毕竟不能穿帮,传出去了对关宝宝名声不好,毕竟是被罚过去的,还跑到娘家的庄子上逍遥。
这关头不要落人话柄,宫里面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
关宝宝,那拉氏和吴扎库氏坐在一件儿童房里。
里面就一张塌,还有宽敞的空地儿,地板做了处理,在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褥子。
褥子上铺了几张用竹子手工制作的凉席,做了很好的处理,没有边边角角的刺,用布片收了边。
大热天的,屋子里放了冰,一点不会觉得热。
几个人坐在塌上看着地上两个小家伙努力的站起来,摇摇晃晃的不敢动。
但是,两个人又想和对方玩儿,只是隔着一段距离谁都不愿意迈开步子进一步。
“今天就看看谁先僵持不下来!”
关宝宝笑眯眯的看着两个小家伙,嘴里磕着瓜子儿,幸灾乐祸的说道。
“元宝虽然性子安静,但是脾气没瞧出来也是个执拗的,愣是不动声色。”
那拉氏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看着下面颤颤巍巍的两个小家伙,那可都是她的孙子,孙女,心里那叫一个满足。
那拉氏把小珍珠也是当做自己的亲孙女一般疼爱的,至于元宝,那更是欢喜的。
“小珍珠这暴脾气不肯认输,就等着元宝投降呢。”
吴扎库氏捂着嘴吃吃的笑着,这两个孩子最近玩到一处了,小珍珠更是忘记还有囡囡这个小姐妹了。
和元宝两个见天的玩儿的花样百出,最近几天,这位两个小家伙突然一下子会走了。
也是那天小珍珠哭了,元宝见到小珍珠哭了,本来是打算爬过去哄她的。
却没想到站在那里颤颤巍巍的打算蹲下来的元宝,一个踉跄竟然迈开了一直只能站着的步子。
小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对未知的东西好奇。
会抬头就会四处张望,会翻身就会紧着翻身,会坐的时候不愿躺着,会爬的时候就不会干坐着了,这会站了,自然也是总喜欢站着了。
这迈开步子走了第一步,破了胆子,那就更是想走了。
这元宝会走了,小珍珠还会远吗?
只是,可能小珍珠比较懒,会走了之后就不愿意多动了,可是她又想和元宝玩儿,于是这几天一直就是这个状态。
小珍珠等着元宝过去,元宝之前几次倒是过去了。
但是,元宝自己可能也察觉到了小珍珠的心思,于是,再不愿意主动了。
他也是个傲娇的小孩子,也想等着小□□动过去找自己玩儿,于是这两天就有了这样的情况了。
“明明都能走了,就是等着对方过去,都这么傲娇的吗?哈哈哈!”
关宝宝看着两个小家伙的表情,一个眼睛巴巴的望着元宝,而元宝则是站在那里定定的看着小珍珠,意思就是你不过来,我就不过去。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