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顺明-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一出个闪失,那可不值得了。
所以清军并没有继续朝着高阳县的方向派出探马,只是在全身戒备那个方向,同时召回在周围掳掠人口的小队,稍加准备之后就朝着北直隶的方向撤离。清军大部断后,小心翼翼的朝着北面移动。
多尔衮有些小小的郁闷,现下进入大明作战是清朝内部的高层亲贵人人争抢的差事,看似老大的明帝国就好像是一只肥羊,只要是有领兵出征的机会,肯定就能在这块肥羊上割一刀,本以为这次来了也是轻而易举,有大笔的财富,还有增长的声望捞取,谁想到遇到了这样的麻烦,当然是小麻烦。
离开山东境内之后,急行的清军发现自己身后五十里之内并没有明军跟随,这才是放下心来,开始从容的抢掠河间府境内的人口、牲畜。
在东昌府和济南府交界处的分守四府参将李孟,他自然不知道贼酋多尔衮如此的小心提防,李孟在取得那场遭遇战的胜利之后,再也不敢轻师冒进,后撤十里之后,和赵能领着的后队汇合,然后派快马传信给马罡率领的军队,让他等待与李孟率领的军队合军之后一同行动。
面对比自己人多的清军,尝到了苦头的李孟已经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了,被几道调拨命令搞得有些头晕的马罡部和李孟的军队合兵一处的时候,已经是正月二十五了,清军已经是离开山东,进入北直隶的境内。
李孟的大军缓缓前行,马队的一半骑兵被派出去搜索,周围三十里内的大队人马动向都被骑兵探马监视。
经过那次遭遇战的教训之后,李孟再也不敢轻易的冒进,严格的按照灵山卫所那些老军官的传授,每日行进多少,规规矩矩的扎营,并提前查看周围的地形和战场,从东昌府重新出发到济南城的时候,山东境内中断了几天的消息又是开始流转起来。
虽说清军进入了北直隶,可只要在河间府一天,身在德州城的山东巡抚颜继祖就不敢有稍微的放松。
看着山东总兵丘磊的窝囊样子还有手下那些无用的兵马,想来也是指望不上了,思来想去,还是分守四府参将李孟的军队放心,而且听说这支军队追击鞑子回到山东境内,当即是派人急召。
重新进入德州城的时候,李孟可并没有什么旧地重游的心情,整个山东地面上的乡绅豪强,在清军一出德州之后,从前些日子的惶惶然不可终日,变得又是极为的活跃起来,参将李孟,胶州李二郎,眼下是山东唯一说话管用的角色,丘磊现在空挂着个总兵头衔,手中的兵马充其量也就是个守备都司的规模,可以不用去管他了。
豪强地主们,特别是在济南府境内那些残存的豪强的讨好,让胶州营的耳目重新变得灵便起来。
李孟现在知道若是自己追击,清军大可用掳掠来的汉民当炮灰,到时候自己杀是不杀,对方可以不当汉民的性命是回事,胶州营却不能不重视,无论是如何,追上追不上是一个问题,追上了却肯定是必死。
所以在山东巡抚颜继祖调胶州营重入胶州驻守的命令传来后,李孟没有什么别的意见,欣然前往。这命令与其说是命令倒不如说是请求,言谈之中颇为的客气,时至今日,胶州营李孟的地位愈发不同了。
双方相见的地方依旧是在德州知州的大堂,不过这次的过程和上次却有些细微的不同,因为押运粮饷来德州的登莱道柳清嵩已经是回到了掖县,负责迎接相请的人变成了德州知州,这德州知州在李孟面前的态度就好像是谦卑的下人一样,丝毫文贵武贱的姿态也看不见,客气到了极点。
进入大堂,李孟却小小的吃惊了下,山东巡抚颜继祖和监军刘元斌按照身份,本应该端坐在哪里,可这次居然是站在了堂前,见到李孟过来,两人颇为客气的拱手作揖,虽然说幅度不大,但这已经是坏掉所谓官场规矩。
尽管这两个人的态度客气,不过那脸上的笑容就连李孟都能看出来是强挤的,但肯定不是对李孟虚假,而是心情本就是低落。
巡抚颜继祖和监军刘元斌脸色差不多是完全灰败的模样,正是所谓强颜欢笑,济南城失陷是小事,十几万山东子民被掳掠是小事,死伤同样是十几万这也是小事,可亲藩德王,奉国将军被满清掳掠,这就是大事了。
失陷亲藩,在大明律里是极重的大罪,而且崇祯皇帝极为看中此事,巡抚总兵参将什么的死了,他老人家未必动心,但死掉一个宗室,即便是关系再远,崇祯皇帝也是看得比天要大,何况是这种近支的藩王被掳掠。
按照崇祯那种严苛的性格,颜继祖和刘元斌都已经是觉得下场不妙了,见到李孟还能笑出来已经是多年为官的养气功夫了得。
虽说预料到自己的下场不好,可这山东还是要守好,如果再闹出什么乱子来,恐怕自己的家人子侄就要受到株连,崇祯皇帝并不是做不出来。
对面两人颓丧,李孟的心情也未必好到什么地方去,三个人都是阴沉着脸坐在大堂上,几个人客气了几句,山东巡抚颜继祖就直截了当的开口说道:
“李大人一路辛劳,不过本抚却不能让你歇息,实在是抱歉,而今鞑虏尚在北直隶河间府、天津三卫一带活动,鲁地未脱险境,还要劳烦李大人镇守了。”
李孟客气的拱手说道:
“巡抚大人哪里话,这本就是下官的本份,本官进城时候已经是布置了下去,各路兵马各安本份,尽责防御,还请大人放心。”
颜继祖脸上又是挤出些笑容,点点头。不过终究是前途灰暗,祸患重重,坐在那里叹了口气,找不出话来。边上的监军太监刘元斌脸上在开始的假笑之后,更是没有一点的亮色,直接开口丧气道:
“咱家当时猪油蒙了心,一边是江西的监军镇守,一边是山东,本想山东距离京师近些,找个机会回去寻个好差事,谁想到命不好,赶上这鞑子进关,竟是处处大祸,没有一场胜仗,就算是把银子都使上,恐怕也没用了。”
这话灰心之极,就连太监惯有的那种尖利嗓音都变的低沉下来,方才这番话本来不是能当着人讲的,可监军太监刘元斌丝毫不在乎,没有避讳的就说了出来,可见他的心思差不多已经是绝望了。
听着看着这两个人的表现,李孟本就不好的心情也愈发的低沉,不过听到刘元斌说起战事无胜,李孟虽然不觉得在齐河县那边的遭遇战如何的光荣,但毕竟自家的儿郎拼死作战取得了胜利,不能就这么埋没掉。
李孟清清嗓子,朗声说道:
“刘公公,若说是无胜也不尽然,末将率军从东昌府来济南路上,和千余鞑虏激战一场,斩首七百二十,自损四百,这也算是小胜了。”
李孟这番话说完,坐在上首的巡抚颜继祖无精打采的喝茶,对面的太监刘元斌低着头完全是一副没有仔细听的模样,李孟也觉得有些无趣,准备起身告辞,谁想他还没有张口,上首“啪啦”碎响,茶杯和茶碟掉在了地上,巡抚颜继祖突然站了起来,手上端着茶杯已经是不自觉掉落。太监刘元斌的动作更加的夸张,指着李孟,手指不住的颤抖,嘴巴一张一合却说不出一句话。
“斩首鞑虏七百二十!!”
“正是!”
听到李孟斩钉截铁的回答,巡抚颜继祖的神色愈发的激动,边上的监军太监刘元斌颤抖着从座位上站起来,朝前走了几步,用完全变调的声音问道:
“李大人,咱家可是知道这军中素有杀良冒功的事情,你方才所说的七百二十,有多少良民的首级!”
大明中后期也是讲究个斩首记功,军功犒赏,职位升迁,全都是要靠者斩杀的首级,可官军的战斗力已经是完全的弱化,就算是和手持木棒农具的农民军作战都是一触及溃,那里去搞这些首级。
结果就有无耻的军将斩杀平民百姓的首级,冒充贼兵虏寇的脑袋,去领取军功赏赐,某地有军兵追平民,口呼“借而首级一用”。又有某地军兵杀良,连官学的秀才和童生一并屠戮的恶劣事例。
监军太监刘元斌整日里和军兵打交道,自然是知道些猫腻,分守四府参将李孟在他脑中的印象,也不是什么良善的角色,做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无比正常,巡抚颜继祖也是从最初的激动冷静下来,也不出声,等着李孟的回答。
虽然说心中怀疑,可巡抚和监军两人的脸上却有无限的希翼神色。
“自然是真鞑子,两位大人要是不信,派人去验看就是。”
此时,女真人、蒙古人和汉人的相貌还是有不小的分别,而且因为饮食生活习惯的不同,牙齿和其余的各处都有不一样的特征,验看很是容易。
监军太监刘元斌也顾不得得罪不得罪李孟了,连声招呼外面的亲兵卫士,让他们跟着李孟的手下去验看鞑虏的首级。
那场遭遇战结束之后,战场上还有不下两百名重伤未死的鞑子,李孟也不多事,直接命令手下把所有鞑子,不论死活,脑袋都给砍下来,衣甲兵器都是扒下来,至于尸体直接是丢在野地里面,灾荒时节,野狗野狼都是饿得眼睛红了,尸体放在外面,一晚上就被撕咬的干干净净。
这些脑袋都是用石灰硫磺处理过之后,丢在麻袋里,一起运到这德州城过来,军功需要首级,李孟也不想浪费掉。
监军太监和李孟的亲兵得到命令之后,急忙的跑了出去,这知州衙门大堂上的三人又是沉默无话,不过气氛倒是比方才要活跃了许多,颜继祖和刘元斌直接就是站在大堂的门口,什么斯文体面,上位做派,全然的丢掉,就是等着那边的消息。
点验首级,还是七百多个脑袋,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完,李孟心情相对的轻松一些,可那两人在门口走来走去,就是不坐下,几次转向李孟,都是欲言又止的模样,大概是要问首级的事情,可李孟说的这么斩钉截铁,倒也没有什么继续问讯的必要。
还是李孟先开口问了个其他的事情,沉声地说道:
“请问两位大人,丘总兵在何处,怎么今日没有见到!”
一提山东总兵丘磊,山东巡抚颜继祖和监军太监刘元斌都是没有什么好气,还是太监刘元斌回答道:
“丘磊这混账那还有脸见人,他那六千兵可真能跑,一天一夜居然跑出了一百五十里,兵剩下了不到两千,进城就在城北缩着,连门都不愿意出。”
听到这个,李孟点点头,叹了口气,太监刘元斌看着李孟这么老神在在的模样,对那首级的事情又是多了几分把握,有心拉近点关系,禁不住开口问道:
“李大人有何事,派人去叫过来就是了。”
做军将的手中要有兵才有张扬跋扈的本钱,山东总兵丘磊眼下已然是丧家之犬一般,谁还把他当回事,空挂着个总兵的头衔而已,李孟听到刘元斌的问话,坐在椅子上笑着点点头,温和地说道:
“末将觉得丘总兵也是心中不安吧,毕竟这山东地界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身为总镇大将,惭愧自责也是有的。”
李孟和丘磊之间势同水火,这可是巡抚和监军亲眼见到的事情,此时却听到李孟说出这么体恤的话来,真是让人惊愕,巡抚颜继祖和监军刘元斌都是惊愕的转过头看李孟,却看见李孟神色如常,脸上略微带些悲天悯人的表情,真真是怪事一桩。
不过这件事和他们无关,李孟是讽刺是慈悲都由得他,还是等着外面亲兵点验的结果要紧。
差不多一个时辰过去,德州知州过来问了几次是否用饭,都被颜继祖和刘元斌挡了回去,李孟觉得好笑,索性是在这里等着,看看这两位高官如何的表演。
两个人走的累了,索性是坐在门边的椅子上,依旧是翘首以盼,突然听到外面急促的脚步声响,巡抚和监军两个人腾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大堂前面那门口几乎是被撞开的,吓了李孟的亲卫一跳。
就看着监军太监刘元斌的属下冲了进来,还被门槛扳了下,踉踉跄跄的到大堂前,什么也不顾得,扯着嗓子喊道:
“老爷,是鞑子的首级,是七百二十鞑子的真脑袋!!”
这些亲兵家丁和自家的主人荣辱一体,眼见着失陷亲藩,自家的主人要倒霉下狱,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这些亲兵家丁对这些官场勾当也是多少了解,看见这七百多鞑子首级,却知道事情有了大转机。
跑进院子的这些下人脸上都是狂喜异常,巡抚颜继祖和监军太监刘元斌看到下人的神色,立刻是明白李孟所谓的小胜、斩首鞑虏七百二十的事情是真的了,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如何的不可思议姑且不论,但这些实实在在的鞑子脑袋,却让他们应该是很凄惨的下场,变的有些转机了。
颜继祖和刘元斌对视一眼,两人脸上的颓丧神气已经是一扫而空,巡抚颜继祖咳嗽几声,却又把丢掉半天的巡抚官架子捡了起来,冲着下面挥挥手,沉声的呵斥道:
“吵吵闹闹的,成什么体统,快些散去,本抚有要事商议!”
下面的这些亲兵下人听到这训斥,立刻是作鸟兽散,可每人脸上都是浓厚的喜意,等到这知州衙门大堂上就剩下这三个人之后,山东巡抚颜继祖斯文全无,脸上好似笑开花似的,转身对李孟连声说道:
“斩首七百二十,那里是小胜,这是大胜,这是大功!!”
第261章 分润
“若不是兵部尚书杨嗣昌说是鞑虏兵马必然从德州进入山东,调集我山东兵马集中在德州守御,怎么会让鞑虏在临清钻了空子!”
“若不是监军太监高起潜无能,几万兵一夜溃散,李将军挥师北上与朝廷各路勤王兵马会合,全歼鞑虏也不是不可能。”
“若不是兵部尚书调集周围兵马勤王,齐鲁子弟岂能让鞑虏打破济南城,掳走亲藩和十余万民众!”
“即便这样,胶州营将士仍然是星夜兼程,拼死作战,击溃鞑虏大部兵马,斩首七百二十余,鞑虏大部惊退几百里,逃出我山东境内,济南城一带虽然破坏严重,可我山东其余五府安然无恙。”
山东巡抚颜继祖和监军太监刘元斌你一言我一语,就已经是勾画出了一个,山东各地兵马在巡抚大人和监军大人的谋划下,克服朝廷指挥混乱的困难,强力周旋,把鞑虏驱逐出山东境内的形势图。
巡抚和监军到底是久在中枢的人物,这官样文章做起来顺溜之极,而且责任基本上都是被推卸一空。到了最后,就成为虽有小过,却有大功的局面,不过两人说的高兴,脑袋却还是清醒,知道不管自己怎么谋划,这件事还是需要李孟的配合,功劳是李孟的,这功劳愿意不愿意分享出来,那也是李孟自己的决定。
说了几句之后,那两人转头看着李孟,希望那边给一个回应,李孟此时慢条斯理的喝着茶,却在想和眼前无关的事情,低着头有些走神了,稍过片刻,被屋子里面的安静给惊醒,抬起头一看,正好是和那两人的目光对在一起。
好在巡抚和监军那番慷慨激昂的“评书”李孟也听进去不少,迅速的反应过来,稍微一犹豫,就开口笑着说道:
“本将能有如此大胜,还不是多亏巡抚颜大人和监军刘公公的英明指挥,本将写给朝廷的奏章之中一定是写明此事,本将实在是感激不尽啊!”
听到李孟这么说,那两人虽然没有方才听到斩首多少首级那么狂喜,可还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方才两人口沫横飞,说的兴高采烈,可若没有武将的实证和首级作为证明,一切都没有用。
平素看着李孟是个跋扈无比的军将,没有想到在这样的事情上却如此的知情知趣,巡抚颜继祖放松了不少,转身走上自己的座位,开口笑着说道:
“李参将这次立下这样的大功,这总兵衔头,应该是跑不了了。”
边上的刘元斌尖声笑着接口说道:
“按照本朝规矩,除了这总兵之外,怎么也要有个左都督的衔头,封爵都未必不能。”
李孟听到这话,又是抱拳的感谢道:
“末将的前程富贵,真要仰仗两位大人了。”
这大堂上一片和气,三人相视而笑,这总兵官,左都督的衔头,山东的将领中并不算是稀罕,即便是李孟,也记得有一人是这个官位——就是曹州总兵刘泽清,那刘泽清当年在孔有德之乱的时候率先攻进登州城,结果就被朝廷赏赐了这个衔头。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巡抚和监军的保举推荐,已经是参将的李孟同样可以做到这样的位置,搞不好还能更高。
不过李孟也不点破,军功没有别人可以夺去,那巡抚和监军只不过是要分润些领军和监视的功劳,好减轻自己身上的罪责,这件事情做了以后,等于是有个把柄握在李孟的手中,今后这巡抚和监军太监若是保全,恐怕这一辈子都要和李孟低头了,这样做的好处,总比来个不知道底细的新人在山东作巡抚好。
巡抚颜继祖今天的确是有些激动了,而且李孟答应了他们这件事,就算是装,也要装做不把李孟当外人,直接开口说闲话道:
“而今京师的消息也传过来了,言官们的折子雪片一般的朝着中枢而去,都是弹劾杨嗣昌误国,高起潜临阵脱逃的,这扬阁部真是了得,居然是安稳如山,撼动不得,那高起潜却被下狱了!”
太监刘元斌却拍了下大腿,好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说道:
“咱家派人去京师活动的,倒是有人传信回来,说是杨嗣昌为了让下面的士兵说卢象升没有死,生生打死了两个人,而且皇上并没有怪罪他什么,杨嗣昌这老儿反倒是说卢象升轻敌冒进,贪功而死。”
颜继祖的脸色也有些难看,欲言又止地说道:
“当今那位……若是信谁,那是要信到底的,咱们这次就算是把折子递上去了,若是那杨嗣昌说话,肯定不会信我们,咱们这信又是说这个的,搞不好……”
监军太监刘元斌的脸色也是沉了下来,李孟对这两人的情绪变化,有些谈到的话能懂,有些则是一知半解,不过倒也是明白他们在说如今的崇祯皇帝,这也算是不把自己当作外人了,不过这些官场技俩眼下还用不到自己操心,且听这两人如何的解决,没准对自己来说也是个难得的经验。
“咱家上折子倒是不走六部那关卡,司礼监的王公公也算是咱家的恩师,折子递过去,御马监几位相熟的帮着关说关说,颜大人的折子做个旁证倒是更好些。”
安静一会之后,监军刘元斌沉吟着说出了这番话,不过在李孟的眼中,巡抚颜继祖好像早就是等着这番话呢,颜继祖在中枢多年,吏部都给事中又是人精呆的位置,这些关窍他怎么会不明白,只是这建军太监刘元斌却也不是个傻子,怎么会这么乖乖的被人当枪使唤,虽说两人眼下是荣辱与共了。
果然,太监刘元斌接下来就开口说道:
“说一千道一万,这年头没银子根本办不了事情,此事怎么也要两万,咱家前段时间派人去京师活动,已经是花费不少,这次只能是出五千两,剩下的就要巡抚大人筹措了!”
李孟当真是有些目瞪口呆了,万万没有想到说到最后居然就是银钱,本以为这政治斗争会有多少的关窍门路,谁想到今天也就说了两件事,一来是关系,二来是银子,这层窗户纸真是薄啊!
听到一万五千两这个数目,颜继祖犹豫了下,随后点点头说道:
“事不宜迟,银子随时能凑,你我先把这文书折子之类的写出来,免得被人先下手了。”
太监刘元斌冷笑了声道:
“怕是早就下手了,看咱们能不能扳回来就是。”
再看也就没有太大意思了,李孟直接站起,抱拳说道:
“若是没有什么事情,末将这就先告退了,二位大人若是有需要,直接去末将那边知会一声就是,末将都是照办,这就告辞。”
两个本来还在那里低沉着脸的人听到李孟说这句话,都是笑着答应道:
“李参将请自便,有事自然要找到你那边,还请李参将多多支应。”李孟点点头也没有再说什么,径直的走了出去,看着李孟走下大堂,巡抚颜继祖一直是盯着,李孟离开衙门之后,颜继祖才迟疑着开口说道:
“本官也算是有见识的,大小军将也真是看过不少,李孟这样的还真是第一个,怎么感觉也不像是我大明的武人,奇怪,奇怪……”
下面的刘元斌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这都什么时候了,快些写折子凑银子才是正事,管他作甚,那李孟愿意帮衬你我,这就是天大的幸运了,还管什么别的。”
李孟一出知州衙门,亲兵直接把马牵过来,李孟上马之后沉声问道:
“丘磊和他的兵马驻扎在何处,都已经是打听明白了吗?”
马下的亲兵低声回禀说道:
“都已经是打听清楚了,就在城北的三条街上,原本进城的是两千多人,这几天城门每日打开几个时辰,一直有人逃跑,眼下不到一千五百人。”
李孟点点头,开口吩咐说道:
“让陈六再带领两千人进城来,各处城门都要由胶州营的驻守,我这就用印调兵,等陈六进城,让他来找我,快去办吧!”
马下的亲兵得到了命令,连忙是上马跑开去,出城调集兵将,李孟在其余亲兵的护卫下,回到自己的宅院去休息等待,鞑子兵过境之后,城内龟缩不出,一路溃逃的山东总兵丘磊兵马被德州城内的平民极为的鄙视。
这种情绪,连带着胶州营的上下也是被人冷眼相待,好在当年驻扎在德州的时候,斩杀祸害徳慈庵的禽兽那件事情做的大快人心,这才算是有些善待,看着朝廷兵马这般的无能,连百姓都是不怕了。
说起来,这还是崇祯十二年的正月,正应该是喜气洋洋的时候,不过,城内却一丝也看不出来这个“喜气”,当日下午,陈六率胶州营两千士卒开入城中,更是增添了几分肃杀。
第262章 围住
“大人,大人,参将李孟的兵马又有两千人进城了!!”
一名巡抚颜继祖的亲兵没命的跑进德州知州的衙门,巡抚和监军手中的亲兵护卫,加起来不到两百人,连所谓的“本钱”都说不上,只能算是使唤的下人而已。
听到这亲兵在那里吆喝,正在那边忙碌的颜继祖皱着眉抬起头来,开口问道:
“进城便进城,多大的事情!”
“大人,可他封锁了几条街道,看着来势不善啊!”
“封锁的可是衙门这处的街道?”
“这倒不是,封锁的是丘总兵所在的街道。”
“滚下去,莫要再本官的眼前聒噪,他们武人自家事,关本官何事,滚下去,滚下去。”
这名慌忙进来报信的亲兵碰了一鼻子灰,而且还被莫名其妙的训斥了一顿,当真是头昏脑涨,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得是悻悻的退了出去。
监军太监刘元斌处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不过刘元斌可没有颜继祖的那些斯文气度,据说报信的那名亲兵被扇了几个耳光,一顿痛骂。
在德州城北,自从丘磊回到此处之后就是冷冷清清,差不多能跑的人家都是跑了,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宁可被鞑子抓去做牛做马,也不愿意被丘磊手下的兵马祸害,要说山东总兵丘磊也真是应该自豪。
虽然没有和清军交战,但在百姓心中,却有不次于鞑子的“赫赫威名”,也该是有些自豪了,当然,山东的文人笔记,许多人提到了这一点,被作为辛辣讽刺的范例,在后世被多次的提到。
太阳也就是刚刚偏西,城北这地方安静异常,往日间这边驻扎着将近两千丘磊的兵马,每日闹哄哄的好像是几万人驻扎在这边一般,能有今天这般安静的情况前些日子也有过一次,那就是清军大部和掳掠来的人口经过德州的时候,下面的鞑子士兵中有那通晓汉话的在城下大喊“不劳远送”,肆意的挑衅调笑,丘磊部的兵马安静异常,甚至连起身回骂的胆气都是没有,倒是城内的乡绅平民都是准备抵抗,准备了砖石木材,准备到关键的时候守城的。
要说是此时安静,倒也不尽然,因为始终是有人在那里大声的喊话:
“把武器丢下,手抱在头上,按照你们平时的队列行伍,五十人一队走出来,莫要妄动,你们这些孬货比起你们总兵的亲兵如何!”
“快点,快点。”
胶州营的士卒虎视眈眈的看着面前的这些兵丁,虽然街道狭窄,不过长矛手和斧枪兵堵在街道的门口,而火铳兵都是爬到了房顶上,弹药装填完毕,在上面瞄着下面的这些丘磊官兵。
山东总兵丘磊的这些兵马在里面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粥,士兵们都是在那里紧张的商量对策,居然没有人想到去问更里面的总兵丘磊,这一路溃逃,山东总兵丘磊的威望已然是消失殆尽,之所以这些兵还跟着他跑,无非是还有口饭吃罢了。
“怎么办,外面这些煞星在喊,快拿个主意!”
“还有什么主意,狗日的,到底是谁在外面又是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那些老虎又来拿人了。”
“谁还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啊,这次回来,大家都是猫在院子里,拿鞭子抽都赶不出去,各个混吃等死的模样。”
“老这么受气,老子也受够了,要不跟他们拼了,咱们手里也有刀枪,凭什么就怕了他们那些登莱的军户!”
“拼个鬼,刚才出去偷瞄了一眼,那边把大炮都是拉过来,要是在不出门,怕是就轰了!!”
这边七嘴八舌的议论,到最后却转化成很统一的行动,在这一圈驻扎的丘磊部士兵都是按照外面胶州营的喊话,乖乖的把兵器丢在地上,双手报头,垂头丧气的从驻扎的地方走了出来。
五十人一出来,马上有人押解着他们出德州城,到城外看管,也有人在那里点着数量,差不多一个时辰的功夫,就有亲兵头目跑到附近的李孟那边禀报,所禀报的事情也是没头没脑,只是开口说道:
“里面还剩下不到三百人!”
李孟点点头,冲着边上的王海吆喝了一声,外围的士卒开始撤去,不过王海却率领着八百亲兵开进了这片区域,控制了要害的位置,把居中的那个宅院团团围住。
眼下胶州营由王海率领的亲兵营,很多人身上还有轻伤,还有不少是新近补上来的,就连王海自己额头上还缠着绷带,亲兵营没有从前的那般衣甲鲜明,但却比从前更多了几分森严的杀气。
总兵丘磊所在的宅院是本地一殷实之家的宅院,外面那些兵卒按照胶州营的喊话吩咐做了,可丘磊身边的这些亲兵却和自家的主帅是一体,看着外面这样的架势,自然都能觉察不妙,但要是跑掉或者是求饶,怕是今后也是没有人会收留。而且当日胶州营在德州知州的门口拉开架势砍头,同为亲兵的同伴被砍杀了不少,打也被对方打的落花流水,也不要提什么拼死一搏了。
何况看着外面这些气势汹汹过来的胶州营士卒,这杀气居然是比以往更盛,委实是让人胆寒,丘磊仅剩的这些亲兵护卫丝毫的战意也无,只得是缩了回去,作为战士,跑又跑不得,打又不敢打,如此窝囊,实在是受人耻笑。
败军之将,丝毫的士气勇气也无,当日在德州的那种总兵气派也是不见,丘磊躲的这院子也不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