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顺明-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日差一口气就要饿死,咱们今日里却是万人之上的王爷和大将军,什么没享受过,什么没见过,人活到这份上,也是足够了。”
说完之后,闯王在马上哈哈大笑,豪气横飞,跟在后面的亲兵也都是情绪高涨,沿途各个营地军将士兵看见闯王这般逸兴横飞的状态,也都是觉得士气大振,跟着欢呼呐喊起来。
众人只是听见了那笑声看见了闯王豪迈的神态,只有李双喜从头到尾听了下来,越琢磨越是沉重,无论如何也是高兴不起来。
起床、早饭、拔营列阵在一个时辰内就可以完成的差不多,接下来的时间中,就是各级的军将不断督促士兵们调整阵型,做出准备。
骑马探子不断的往来于敌军和本阵之间,因为距离不断的拉近,探马出现在这边的频率越来越频繁。
地面微微的颤动起来,能听到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声音,地面还没有干透,所以没有什么尘土飞扬。
可谁都知道,山东的大军来了。
顺军这边的士兵也不是那种初上战场的菜鸟,列阵完毕之后,不少人都是坐在地上,或者是跟身边的人闲聊闲扯。
他们绝大部分,对所谓的山东兵马没什么认识,山东的军队不也是大明军队的一支吗,无非是在山东而已,可能是很厉害,可多少曾经很厉害的明军最后不是被顺军打的落花流水,怕他作甚。
方才闯王说活到这份上值得了,下面的顺军士兵何尝不是如此,经过饥荒、战乱之后,能吃几顿饱饭,能活到几天,这就算值了。
山东的军队来了,坐在马上的顺军将佐都是凛然,就算是武将总首的刘宗敏手也是抓紧了缰绳。
阵列之中,下面的掌旅、哨总等军校打骂吆喝着,让各个队列的步卒站起来,紧张起来,马上就要开战,还坐在哪里干什么。
刘宗敏回头看了看,在他身后的骑兵们却还没有什么紧张的意思,顺军的骑兵不是第一波投入战场的,骑兵们必须节约马力,刘宗敏心里面庆幸的是,这闯王中军所在的部队,人的口粮和马匹的草料都还不缺。
但是积存的分量最多也就是支撑三日,山东兵马这时候来,还能保持生力军的状态去和他们打一下。
漫山遍野的马队骑兵,这些是大明军队和顺军这么多年的积累的精华,都是劲卒精骑,前面列阵的则是闯王老营的四万步卒,这些兵丁很多都是当年老闯王入河南那个时代就开始跟着顺军的老卒。
尽管闯王和他们这些大将曾经被逼到单枪匹马在鱼腹山躲避,可很多兵丁却一直是在河南小股活动,等到闯王重返河南,这些兵马又都是重聚在闯王的麾下,经过这么多次大小的战斗,也都是有经验,不怕血腥的老兵了。
这边近十万的精锐,左右两翼郝摇旗率领的那些士兵也都是有战斗力的军兵,将近三十万的强军,为什么怕了这对面才四万余的山东兵马,刘宗敏就是因为这个才觉得没有必要退。
放眼天下,明军有战斗力的部队都被歼灭击溃,其余还有资格争夺天下的无非就是这齐国公李孟的胶州营以及还在湘赣一带活动的八大王张献忠的大西军,不如这次趁着击溃明军的胜势,一鼓作气的击溃山东兵马。
刘宗敏的判断很有道理,顺军在此处足有三十万兵马,山东兵马就算是算上郏县的马军,加上正在汝宁和南阳两府活动的征西将军部队,加起来也还不足八万,这等悬殊的人数,为什么没有信心胜利。
现在的战场上已经是紧张起来了,原本是散布在山东大军周围的散骑哨探,现在都是相回跑。
胶州营的骑兵马军的确是不多,因为在黄河上入汝州,堵住顺军和明军的退路,需要骑兵的速度,所以大部分的骑兵都是分配给了那个方向的战斗,这边留下的很少。
胶州营骑马的部队不多,一是各军的骑兵,二是亲兵大队,现在骑兵被派出去,亲兵大队又是拱卫中军。
目前在山东大军周围只有千余骑兵在那里游弋护卫,这都是袁时中和贾大山的部下,这些骑兵大都是他两个人的起家武装,亲信家丁等等,被派来做这个活计当然没什么异议,反倒是踊跃争先,不过很多人却是达不到胶州营的要求,这千把人还是放低了标准选出来的。
如果说是胶州营马军的千余骑,那这个场面就完全不用担心什么了,对方的哨探轻骑肯定不会靠的太近。
可现在,往往是这边距离的近了,这些骑兵一股脑的涌过去,却把其他地方的空当漏了出来。
这等两方大军互相接近的时候,就是这些哨探骑兵最光彩的时刻,因为两军接近,追击和被追击的骑兵在阵前互斗,胜利者自然是得了个彩头,输了的,在全军和主帅面前丢脸。
现在山东军队周围这千余杂牌的骑兵,如何能与对方打熬多年的精锐侦骑相比,折腾了几次之后,看不去的李孟索性是让他们安分的在队伍右侧呆着。
反正这顺军的骑兵尽管折腾的漂亮,可完全是杂耍一般,只要是靠近了胶州营的步兵阵,火铳兵就架起火铳准备射击。
在几个靠近的顺军探马被从马上打下来之后,这些骑兵也只能是远远的耀武扬威,不过,也就是这么花哨好看而已。
但在顺军的大营本阵之中,士兵们却是一连声的叫好喝彩,这可是在开战之前赚了个不错的彩头,大吉大利的征兆啊。
胶州营的步卒已经是走了快有三个时辰,半路上歇息整队过一次,现在倒也不显得如何疲惫,相比于对面顺军的气势如虹,每个士卒的表现都漠然,每个军官都是在盯着士卒和同伴。
胶州营的士兵们有一种自信,他们不需要对敌人关注太多,他们只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胜利就会到来。
在两军之间耀武扬威的哨探骑兵终于是都撤回了本阵,空间愈来愈狭窄,没他们闪转腾挪的地方了,顺军的哨探探马回到本阵的时候,受到了英雄般的欢呼,为本军争了面子,折了对方的锐气。
就连闯王也派亲兵过来发下了银子,更是惹得步卒阵列一波波大声的欢呼,气氛极为的热烈。
对面的胶州营一直是安静异常,好像是从出现在顺军视野中的时候,就一直是这个样子,冷静、漠然、好像是个机器一样按部就班的行动。
因为对面的这种冷静在,顺军的欢呼也无法酣畅淋漓,所以在半途中也就稀稀落落了下来。
胶州营的帅旗仍然在缓慢而又坚定的向前移动,李孟在亲兵的拱卫之下,控制着马匹的速度,缓缓向前。
他的身边有两名士兵,尽管也是穿着亲兵的衣甲,可却比其他的士兵显得瘦弱许多,两个人手中拿着几样明显是西洋传过来的工具,还有一人手中拿着算盘,一个人那工具观察,不停的报出数据,另外一个人在那里那算盘不停的打算,口中却是向李孟报数:
“四百步有余”……“三百五十步有余”
这两名亲兵是神甫费德勒的学生,都是制造局的工匠子弟,算是对西洋的数学和大明的数学理论初窥门径,然后还能和实际的应用结合起来,这是难得的人才,别看年纪轻,可已经是制造局的工匠了。
并且孙和斗、丁旭、郭栋三人一致认为,现在这两人年纪太轻,再过三年,一定要给个大匠的称号。
胶州营的火药武器对于距离的测算要求相对精确,这次也是直接把这二人一起带来个过来,尽管战场上凶险,不过也有好处,那就是成为大匠不比等三年之后了,回去之后立刻提拔。
“三百步不足,二百七十步有余!!”
听到这句话,李孟勒住了马匹,抬起了左臂,身后的掌旗官立刻是立定了大旗,李孟朗声说道:
“展开!!布阵!!!”
帅旗不动,有着指令意义的各色旗帜开始挥动,在胶州营掌旗官身边的几十名号手齐齐的吹响了喇叭。
铜喇叭的声音并不好听,可是却尖利异常,整个战场上一时间充斥着喇叭的声音,李孟的本军已经是停住。
在顺军耳中听到的单调变化的声音,在胶州营的军官耳中听到的确是命令,整个队伍突然间停了下来,然后开始动作。
“大营第五团,全体~~~立正~~~”
“向左~~~转!!”
“齐步走!!!”
……
各个团的号令次第喊出,一个个团方阵逐渐以李孟的本军为端点,向右展开,尽管士兵们都是便步行进,可依旧是整齐异常,在战场上,这些以一千六百人为单位为单位的队伍,像是一个整体一样的前进。
每个队伍到达预定位置的时候,就开始停住不动,队伍依次布好,纵队前进的胶州营大军开始缓缓的变为横队。
看着对方这般好整以暇的变化,顺军的将佐都感觉到有一种被轻视的感觉,中军的闯王李自成一直是盯着对面。
不过顺军此战是闯王和众将合议之后定下大的方略,战场的具体指挥,却是由权将军刘宗敏来负责,战场之上的队形变换,容易在行进中造成空隙和破绽,趁着这个破绽突击,往往会收到战果。
刘宗敏是老将,肯定会明白这个道理,闯王李自成的转向刘宗敏的位置的时候,看见一支两千人左右的轻骑,已经是从顺军本阵中突出,朝着胶州营主力的左边突击而去,因为队形是从右向左的展开。
三百步左右的距离,轻骑冲出,所花费的时间很短,顺军的本阵开始动作,轻骑冲出的空隙两侧,步卒队列都开始朝着两边闪躲,让这里变成一个出口,后队的骑兵开始向前推进。
如果前面打开缺口,就要趁势的突击,彻底把这个缺口给打崩溃掉,全力的发动一系列的进攻。
胶州营的每个步兵团作战团体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长矛方队,一个部分是火铳兵,火铳兵是游离在长矛方阵的周围,用远程火力保护长矛方阵的力量,他们相对机动灵活,对这种战场上突发的局面更容易应对。
看见轻骑队伍袭来,已经列好队的团守备开始传令,每个步兵团之间的命令和信号传递,轻骑突进阵型弯曲的地方的时候,队列的展开已经是停下,在最外边每个步兵团的火铳兵已经是布置在了前面。
“检查火绳!!!”
“目标前方敌人骑兵,准备射击,准备射击!!”
顺军这支轻骑也是看见了前面层层叠叠的火铳兵,这样冲上去,等于是要硬生生的迎接对方的射击。
这次的任务骚扰,看看有没有机会打乱对方的布置的机会,而不是决死冲锋,距离百余步的时候,顺军本阵的锣声当当当的敲响,鸣金退兵。
已经是跑起来的坐骑想要直接兜回去可不太容易,总要在向前几步才能转弯,向前几步就进入了射程的边缘。
“第一排,开火!!”
有马匹和骑士冲的太近,收马不及,被火铳射中,直接是栽倒下来,但大部分的骑兵还是成功的从射程之外兜了回去,这次,顺军被山东来了个结结实实的下马威。
战场除却胶州营阵型展开之外,又是安静了下来,过了会,顺军之中却有一名骑士从阵中奔驰而出,到两军对峙的阵中间停了下来,把手拢在口边大声地喊道:
“齐国公李孟李大人可在,我家闯王爷想和您在阵前一见!!”
第502章 战争从炮火开始
那边轻骑出击的队伍在仓惶的撤回,战场上闹哄哄的不像个样子,这边顺军出阵的人喊的声音完全被淹没了。
他站的这位置倒是火铳和弓箭的射程之外,胶州营又不会单独拿炮来轰,等那边出击骚扰的顺军轻骑撤回去之后,战场上逐渐的安静下来,这名军将的吆喝声也被人听清楚了,不管是顺军那边还是胶州营这边,却愈发的安静。
现在不同以往,演义评话中所说,战前两员大将阵前比武,胜败决定所率领兵马的成败,现在要是有这些事情,只会被人当作是玩笑戏耍。
为将者,一来是要指挥若定,调动各处的军队,需要战斗的时候,也是身先士卒,领着手下冲锋陷阵。
战斗是千人万人的大战,一个人逞匹夫之勇又有什么作用,不过顺军这名军将的叫喊,却让许多战场上的军将兵卒兴奋起来,两边的士兵都是看向自家的主帅,心想莫非是这闯王想要邀请齐国公,两个人各持兵器大战三百回合不成。
不过紧接着也就是回过味来了,天下间闹腾的最大的两方,造反的流民百姓自然是这闯王成了气候,而这官家的兵马,野心家和枭雄那也就是非李孟莫数。
或许双方英雄惜英雄,想要在阵前见见面,估计也就是这么回事了。
“我家闯王爷并没有别的意思,就想和齐国公相见,看看当时一等一的大英雄!!”
李孟在帅旗之下,听着前面亲兵传回来的消息,忍不住哑然失笑,可他也对这个提议颇为的感兴趣,对于穿越者的他来说,李自成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传奇,在历史书上也有重重一笔的大人物。
“大帅,贼酋狡猾凶残,这等阵前相见,凶险极大,谁知道这李闯包藏了什么祸心,万万不可前往!”
尽管双雄相会,这日后必然是史书所载的大事,可负责李孟安全的黄平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看着李孟颇为意动,连忙的劝说阻止。
李孟摇摇头,他已经决定要去看看,不过必要的安全措施还是要做的,李孟开口吩咐说道:
“无妨,本帅也是想见见这位闯王,黄平你去和对方约定,确认这安全事体之后,本帅和他会会。”
无奈的黄平也只好在马上领命,自去骑马安排,那边的李双喜也是出来,双方在阵前讨价还价了一番,这时候的战场倒是颇为的奇怪,明明是将近二十万人的大战将要开始,可现在双方却毫无动作,却在这里搞什么见面的仪式。
双方各自携带四名亲卫,骑马相见,各自都是手持大盾遮蔽,彼此各派人检查对方亲卫的武器,在十步外目测对方首脑的装备等等。
这个动作倒也是很快,双方忙完了这一系列的事情,纷纷在亲卫的遮蔽下出阵,不约而同的,双方主帅的出阵,身后都有骑兵、步卒的调动,不管怎么说,大战在即的这种冒险,实在是太儿戏了一点。
李孟自然是穿着全身的板甲,在四名亲兵的环绕下,缓缓的走出了阵列,远看着几百步外的顺军本阵也是如此,黑色大氅,红缨毡帽的李自成在四名亲卫的护卫下,慢慢的走了过来。
双方都是小心翼翼,跟出来的几名亲兵都是如临大敌,他们拿着的大盾,近距离就算是火铳都未必能打穿,就这么挡在自家的主帅跟前。
和预先说定的一样,距离三十步的时候,双方停住了,四名亲兵则是手持着大盾挡在了前面,露出一道缝隙。
李孟的目力不错,不过三十步的距离看面孔也看不太清,只觉得那李自成的身形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是要高大不少,脸上黑黝黝的,颇有棱角,看起来很有些英雄气概,这倒也是应该。
这时代,你想让人心服口服的跟随你,除却能力之外,相貌外表也是个很重要的条件,要是面目可憎,肯定会让人心生疑忌。
李孟仔细看着,心想若是李自成这相貌身形在现代的话会去做什么,一个性格演员应该是跑不了的。
先开口的却是闯王李自成,他的声音很大,隔着三十步也是听得清清楚楚,口音是带着些陕西口音的官话:
“久闻齐国公的大名,今日相见,果然是龙行虎步,非凡之姿。”
听到李自成的喊话,李孟突然间有些恍惚,自己对面的可是闯王,可是历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人物,没有穿越前,历史课本还有部队的教材都给这个率领农民求活起义的李自成极高的评价。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自己逐渐的发展,开始听到李自成的传说,随着自己实力的增长,渐渐的要想法去制约闯军,去想法子让闯军朝着对自己对山东有利的方向去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流民的作乱实际上帮助了山东的壮大。
大明朝廷的注意力大部分都是被大乱吸引过去,山东才能相对安静的壮大和发展,到了现在,山东已经是无人能治。
到现在,李孟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消灭掉李自成的顺军,为自己的取得天下扫平道路,大顺和李自成,对山东没有什么正面意义了,现在已经是一个阻碍。
自己也成了争夺天下之人,也成了和这李自成对等的人物,不知道百年之后,几百年之后,史书如何评价自己。
会不会是说自己是阻碍历史发展,阻碍民族融合的大军阀、大地主,是野心家和枭雄,是压迫人民、残酷剥削人民的大流氓。
“闯王的大名,李孟也听闻的久了,现在见到,却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李孟朗声的回答,不过却让对面的人听得一愣,这话中有不少感慨,可这感慨因何而来,却不知晓了。
“齐国公,俺老李是被这该死的朝廷逼得活不下去,这才领着穷弟兄们一起造反,却没想到今天到了这样的地步,能有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兵马,老李也就满足了,齐国公,你带着四万多兵前来,老李这边有差不多三十万,要真是拼杀,双方肯定要损伤了元气,反倒是让皇帝老儿捡了便宜,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李自成大声的在那里侃侃而谈,所说的内容,说的让李孟渐渐的露出了笑容,这番话还真是有些乡土的气息,当然也是狡猾异常,李自成继续开口说道:
“齐国公,老李这边有两个省,也没有什么别的念想,这地方让弟兄们也有个安身立命的处所,齐国公那边南北各省,还有好大的地盘要去争夺,咱们不如就以现在各自占领的地盘划界,老李只要南阳府和河南府还有湖广的地盘,其余的地方全都给齐国公统属,从此互不侵犯,等齐国公取了天下,老李带着手下投靠过去,请齐国公给个封赏如何?”
双方对峙,一方四万,一方近三十万,不管怎么看都是顺军的李自成占据优势,可李自成却提出了和议,并且顺军主动从目前还在交战的几个府撤出来,山东兵马不经过战斗,在河南的地盘就可以扩大一倍,这是非常诱人的条件。
而且这件事,闯王李自成还摆在阵前,要求双方主帅出阵亲自来谈,更让这和谈非常的有真实性。
李孟在马上愣了愣,开口笑着回答道:
“肉到嘴边,哪有不吃的道理,闯王爷莫要白费心机了,这场面已经是拉开,不唱一出大戏给天下人看看,岂不是遗憾。”
闯王李自成听见李孟的回答,在马上也是哈哈的笑了起来,开口说道:
“既然俺老李的一番好意不被齐国公接纳,那也不好说什么了,只是齐国公啊,我这边三十万兵马,你就有那么大的把握吃下,莫要崩坏了牙齿,山东的局面就这样的稳如泰山,莫要在老李这边花了力气,却便宜了其他人。”
李孟笑着摇摇头,朗声地说道:
“闯王,你是一时的豪杰,可是却看不清谁强谁弱,你我的兵马都是汉家的子民,华夏的血裔,等下开战,死伤必然是不少,本公不愿意再看到我汉家子弟多流一滴血,有这个勇气刀枪,去打蛮夷,岂不是更好!”
在没有李孟的历史上,顺军进入北京之后,对关外的满清鞑虏严重估计不足,以为进了北京就是万事大吉,可以享乐安逸了,结果吴三桂引鞑虏入关,一片石出战的顺军却没有投入所有的主力。
然后一战之后崩盘,整个的天下落入了满清鞑虏的手中,几百年的黑暗时代就此来临,李孟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但外人听来,却是讥刺李自成不识胶州营的强大。
李孟又是继续说道:
“闯王,你要是现在降了,我保你一生荣华富贵,亲眷和子弟无忧,顺军兵马,我这里都有妥善的安置……”
李孟这边的话没有说完,闯王李自成那边却打断说道:
“齐国公,你若是等下被老李抓了俘虏,老李绝对不会杀你,还会给你个官当一当……”
话音未落,两个人在马上对视一眼,都是哈哈大笑,双方却也是知道,已经没有任何相谈的必要,双方的要求相差的太远太远。
李自成自觉得有优势,可却不愿意开战的原因是,顺军的主力几乎是云集在此,稍微有个闪失,顺军队的大半实力就是烟消云散了,如果李孟那边同意和谈,反倒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山东兵马心怯,闯王李自成反倒是要准备打一打了。
但这番对谈之后,对面的齐国公李孟却是坚决无比的要战,看起来尽管人少,却对自己很有信心,这番做作,反倒是让闯王李自成有些迟疑,心想莫非这山东兵马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后招和埋伏不成。
想东想西,想了这么多的事情,闯王李自成始终不相信自己几倍于对方的精锐,会输掉,山东兵马再强,难道还能强到天兵天将的地步,既然要打,那就开战是了。
李孟回到本阵之后,刚才停下来的队伍展开,又是开始动作,在和顺军面对面的阵线上,八个团为一排,共有两排,还有四个团作为预备队在阵列的后面。
主帅李孟回到了帅旗之下的时候,所有的团都已经是进入了预定的位置,军官们的口令依次响起。
火铳兵在长矛方阵的前面列队,在步点鼓的节奏下彼此对齐,等到全体对齐之后,都是肃然立正。
所有队伍就位之后,给顺军的感觉好像是凭空一座山突然落在了自己面前,顺军的队列禁不住一阵骚动。
李孟在帅旗之下,摇摇头笑着说道:
“本以为和李闯在阵前相见,会说什么英雄相惜的隽永之言,结果却是李闯拿出当年劝左良玉、贺人龙那一套,劝本帅网开一面,不要被他人渔翁得利,实在是无趣之极。”
边上的士兵军将紧张的看着对面的顺军,眼见着大战将至,可没有什么人有心思陪大帅讲什么笑话。
一名传令的骑兵从阵型的左侧疾驰而来,到了李孟跟前,在马上行了个军礼,开口大声地说道:
“禀报大帅,各团已经落位完成,随时可以战斗!”
李孟把头盔带上,掀起面甲,朗声的命令说道:
“各步兵团待命,传我军令,命炮队统领郭梁即刻就位,落位后即开始轰打敌军,不得有误!”
李孟命令下达,传令兵迅速的朝着右边跑去,没过多久的功夫,在胶州营右侧出现了大批的部队。
顺军的部队现在尽管没有被胶州营攻打,可整个队伍的骚动却一直是没有停下来,看着几百步外整齐列队的山东步卒,各个是咋舌不已,胶州营的步兵操典,普通步兵团列队的时候,前面四排的士兵应该是身上披甲。
这半身甲,自然就是胶州营制造局水力锻造,批量生产出来的板甲,因为数量太大,所以没有采用打磨光亮的防锈方法,而是直接用黑化的方式完成。
盔甲都是显得黑乎乎的,可毕竟是金属制品,依旧是有独特的光泽和模样,八个步兵团一排,排在前面的士兵都是身上穿着盔甲。远远望去可是壮观无比,在前队列阵的顺军步卒也都是见多识广的老兵了,他们自然知道要去置办这么一身甲胄会有多难,要花费多少银钱。
回头看看,就算是顺军自己的将领,穿的盔甲也不如对方士卒身上的那套体面,这么多人都是配备甲胄,这要花费多少银子,更不要提那些闪烁着寒光的武器了。
胶州营的士兵就那么平平常常的站在那里列队,就已经给对面的顺军士兵极大的心理压力。
这阵势,这甲胄,象征着无比巨大的物资和财力,这是胶州营力量的一种显露,已经是足够的震慑敌人。
整个胶州营的队伍都是从右向左的展开,这时候右边突然出现了大批的士兵,这些士兵大多是乘坐在马车上或者是跟着马车跑动,每辆马车的后面都是拖拽着一门火炮,有一名军官举着红旗站在了和阵列前端持平的位置上。
这些士兵控制着马车,依次的停到了位置上,这些士兵们动作娴熟的把火炮从马车上卸下,在地上支好,然后清洗炮膛,装填弹药。
按照规定,胶州营每个团配备三门三磅炮,但是在有多个团参加的战斗之中,火炮则是被抽调出来,集中使用。
顺军士卒也知道火炮如何架设,把装在箱车上的火炮运到阵地上,然后挖坑培土,把火炮从箱车上卸下,然后加以固定捆扎,这才能开炮射击。
可看着对面山东士卒的架炮布置,这完全是超乎常理,顺军士卒目瞪口呆的看着一门门火炮依次的摆开架起。
“张、刘、李三位都尉,立刻率你属下兵卒出动,不得让鲁贼从容开炮!!”
惊讶过后,顺军也是迅速的反应了过来,在左翼的李来亨大声的发布命令,双方军阵间距不远,对方设置好炮兵阵地也是需要时间,趁这个机会,派兵突击骚扰,不让对方能够架设好炮阵,也是应有之义。
顺军的老营兵马,反应也是迅速,被李来亨点到名字的三位都尉,接到命令之后,已经是领着各自的兵卒出阵。
临战前的布置还真是分得明白,前队全是步卒,除却掌旅之上的军官之外,就连亲兵也无马,大批的骑兵就在步卒后面屯着。
步卒将近四千余,分为三队,在军将的率领下朝着对面的炮阵扑去。
在老成些的将领眼中看来,胶州营的这阵势尽管摆的齐整,可未免有些太僵硬,比如说帅旗的左侧是步兵军阵,可右侧的炮阵却没有什么步卒掩护,从左侧调兵,仓促间肯定是来不及,会引起混乱。
顺军就是要抓住这个空档来打,火炮这个武器在顺军的眼中是威力巨大的武器,可也是笨重不灵便的火器,在这个距离上,吃亏的肯定不会是自己。
这时候也就是十几门火炮架好,看着远处的敌军士卒气势汹汹的扑过来,炮兵们都是有些慌张。
郭梁站在炮架上也是看到,身边的一名副手紧张地喊道:
“大人,快些请大帅派人过来救援,咱们这边挡不住的!”
郭梁嘿嘿笑了几声,中气十足地喊道:
“不用麻烦大帅,咱们自己也一样能够对付,手里的大炮是干什么的,那就是粗点的火铳,该架炮的架炮,架好炮的朝着贼人那边给我轰,炸他娘的!”
他这边喊完,已经架好的那十几门三磅炮的炮兵边吆喝,边抬着火炮朝着敌人冲来的方向转动。
装填火药、夯实、略微瞄准、点火发射,这几个步骤早就是在平日的训练中驾轻就熟,完成的很快。
那边的顺军步卒才冲出来三十多步,这些火炮已经是轰然打响,十几颗炮弹呼啸着落进了人群之中,毫无意外的趟开了一条血路,惨叫声跟着响起,可身后是自家的大军,前面是敌人的军阵。
已经出来了,断没有退回去的道理,那三名都尉咬着牙,高喊着命令,让自己的队伍快些散开,那些重伤的士兵同伴是顾不上了,唯一的想法是冲到炮阵的跟前,掀翻了炮,砍杀了炮兵给他们报仇。
可他们想不到,山东的火炮竟然是打的这般快,队形才将将的散开,胶州营的火炮又是打了过来,这次对形是散开了不少,可对面打来的炮弹也是多了不少,伤亡依旧是不小,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