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顺明-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往营地报信的骑兵带着民夫和丁壮们一起回到的战场,民夫们借着黄昏前的余晖把登州军士兵的尸体搬运上了大车,战场上生死无常,胶州营对士兵有个承诺,如果你战死,或许不会把你的尸体给家人,但是肯定会把你的骨灰带回去。
对于死后也要归乡的国人来说,这已经是个了不得承诺了,现在的气氛压根看不出来什么大胜之后,苦战之后的疲惫,对战友逝去的悲伤,还有刚才屠杀之后的沉重,让每个人都是不愿意出声说话。
那二十门大炮对于胶州营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太过沉重和笨拙,而且他的点火气孔和炮身是在一起的,有随军的工匠把烧红的铁条钉进了这个气孔之中,然后浇上冷水,这门火炮无法点燃引信,基本上算是报废了。
其余的火炮自然也都是照此处理,二十门火炮威力无比,可让它失去战斗力就是这么简单,这种小细节在胶州营的火炮上则有些不同,胶州营兵器制造局铸造的火炮的点火炮眼都是可以活动下来的,重新换上新的。
鞑虏的火炮那些装填用的木棍,洗刷炮膛的毛刷,还有所有火炮能用的工具,都是被彻底的破坏干净,或者是毁坏或者是焚烧。
本来登州军在收拾完战场上的登州军尸体后,就开始准备撤退,坚持让他们去做这一切的是实验营的欧曼。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胶州营登州军可以确定一件事,就是鞑子大军再也不能使用这些门火炮了。
虽然是胜利,但哪有一点胜利的气氛,士兵们拖着疲惫的步伐,身边伴随着的是拉着尸体的大车和战战兢兢的民夫。
坐在马上的赵能神色木然,骑马走在队伍的前列,间或停下来,看看行进中的队列,士兵们走过赵能身边的时候,总是会用崇敬的目光来看着这位勇悍无比主将,方才他率领火铳队列前进的那种勇猛震撼了登州军的士兵。
不过赵能却不这样想,他知道自己的指挥有巨大的缺陷,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可能登州军不会承受这么巨大的损失,登州军参将赵能在自责,但是他没有意识到的是,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来说,在这一战之中,他的确成长了,尽管代价大了些。
慢慢走了一个时辰,回到营地中的登州军在路上也要防备着鞑虏的马队从侧翼进攻,但这一路上都没有什么事情,想必苦战一天的鞑子军队,也是都是疲惫异常,也没有什么多余的经历出战了。
民夫们在战场后面搭建的这个营地,是登州军在败退时候的要塞,尽管是严寒的冬天,可胶州营的士兵们还是督促着民夫丁壮们在营寨周围挖掘了壕沟,用碎石、泥土、木桩修建了寨墙。
在胶州营的操典之中,如果不是在山东内线作战,每日行军三十里,之后的时间就要在严加戒备之中修筑营寨,这个营寨可以保证胶州营的部队以少量的士兵抵抗住多数敌人的围攻,并且等到援军的到来。
这是完全按照《纪效新书》中戚继光所提到的所操作,虽然稍显繁琐和缓慢,却是实实在在的万全之策,当然,以胶州营的攻击力和强悍来说,可能在很多的战场上都未必能用得上这么防备。
但兵事凶险,总归还是有备无患的好些,在正常发展没有李孟的历史上,在晚清有一支部队就是采用这个战术,就是曾国藩的湘军。
进入营寨之后,总算是一切都变得安定了些,官兵们都是不用担心鞑子兵马趁机来袭击,军将们按照规矩布置好哨兵和防御,总算是大部分人可以休息一下,原本督促民夫干活的营自然就是担任了警戒的任务。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派出去的哨探骑兵开始回转,侦测来的消息并不让人轻松,鞑子在战场二十里的地方收拢兵马,在南皮县境内扎营,鞑虏的满蒙骑兵还有部分汉八旗的骑兵在这北直隶地方,并不像是大明军兵或许可以散布在民间,他们无处可去,只能是回收拢兵马的所在。
而且又都是骑马,机动能力相当的不错,估计鞑子的大军不会因为溃散损失掉太多的人马,差不多都能收拢回营。
再说,在那二十里的地方差不多就是鞑子设置的一个临时的兵站,也可以当作营地来使用的地方的,就地扎营,一切倒也是方便。按照侦测骑兵的观察,鞑子大军仅仅是在营地周围加强了放哨和戒备,也没什么其他的动静。
听到这个消息的赵能却很是发愁,自己这支损失很大的疲兵,如果明日继续要开战的话,鞑虏的部队虽然也有损失,可两相比较,双方实力的差距竟然有所拉大,看对方军将的老练的程度,今日行险才把对方逼走的手段明日未必有用了,那明天要怎么办,难道固守这个营地吗?
“大将军,两黄旗的老少爷们那是皇帝的亲军,可不能丢在这明国地方,你们正蓝旗的要是脑子昏掉想要继续留在这里死打,我们可不陪着,谭泰我自己带着两黄旗的爷们回关外。”
正黄旗都统谭泰肩膀上绑着绷带,在帅帐中横眉怒目的和阿巴泰嚷道,嘴里叫的是大将军,可没有一丝的尊敬之意,坐在上首的阿巴泰在那里很是沉默,边上的岳乐却已经是发火了,大声的斥责道:
“大将军是皇帝钦命的,赐有尚方宝剑,谭泰这没有上下体统,眼中还有皇帝陛下,还有大将军吗?”
谭泰脸上挂着一丝冷笑,两黄旗甲兵和旗丁不少都是站在他身后,阿巴泰的亲兵也都是把手按在刀柄们。
“够了,都给我安静一点!!”
忍无可忍的阿巴泰重重的拍了下桌子。
就在此时,距离鞑虏扎营处东边两里有个南北走向的斜坡,很长的斜坡,正在扎营处争吵的清军没有人注意到斜坡上有两名骑士,尽管有一匹马上的骑士还举着火把,就算是明军的探子,只要大军不来攻打,也没有人理睬这游弋的哨探了,马上两名骑士的对谈他们自然也是听不到。
“大帅,好不容易才赶上,咱们……”
“这么辛苦才赶回来堵住,自然一个也不能放走了。”
两名骑士在黑夜中放声大笑,在他们身后,斜坡的东面,数万大军肃然静立,悄然无声……
第395章 李将军到
在鞑虏的军营之中,现在两黄旗的旗丁和镶蓝旗的旗丁已经是剑拔弩张,彼此横眉怒目,边上的两红旗、两白旗、正蓝旗的人都是在那里乐得看热闹。
两黄旗和正蓝旗都是皇帝直辖的旗,一向是自觉得比其他旗的地位要高不少,和剩下的几个旗彼此看不顺眼的时候很多,这次被打退,人人垂头丧气,一些平时被掩盖住的矛盾也是爆发出来。
本来在外人眼中,满八旗还都是和和气气,彼此团结一心的模样,谁想到今日却闹出这么一出戏来,着实是让蒙古的贵人们大开眼界。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坐在上首,方才他重重的拍着桌案,可下面的人根本没有被震慑住,一直是远远张望的两黄旗旗丁反倒是靠上前来,为都统谭泰打气壮胆,阿巴泰和岳乐一直是在外征战。
他们两个虽然始终没有领正蓝旗,可手中的亲兵家将也是不少,看见自家主子和人争吵,自然要上前助阵。
双方就在大军主将那边对峙,阿巴泰本就是为败战的事情忧心如焚,可帅帐之中却闹出这样的景象,怎么不让他火大。
他也是带兵多年的老将,怎么不知道自己怒喝发作都喝止不了,反倒是让局面更加的难堪,自己这个大将军的威信已经是被下面的人质疑了,再看科尔沁贝勒图里琛,已经不和多少天前一样凑在他身边。而是在自己带来的侍卫环绕下,远远的躲开这边,倒还真的会察言观色。
“谭泰,你不要闹得太过,跟着皇帝打了这么多年,想必你也是知道军法的,就你今天的作为,不管怎么说,等你回到关外后,本将禀明皇上,都可以给你定一个大罪,咱们大兵此时还没有败呢,你就在这里如此的闹腾,到底是什么居心,你口口声声拿着皇上说话,你是替皇帝着想还是抹黑。”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说的声色俱厉,句句都是诛心之极,一直是在那里死硬的正黄旗都统谭泰却被说得气势降下去不少,皇太极的确是袒护两黄旗,但也是个讲规矩的人物,这样的质疑主帅,扰乱军心的举动,少不得要拿人开刀,皇太极亲兄弟都可以圈禁致死的,别说是下面的都统了。
而且阿巴泰在这一天的指挥上都没有什么错处,只不过是对面的明军实在是太不合常理了,这才导致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岳乐的脾气属于相对内敛的,既然谭泰这边退了,他那边也不会顺势的逼迫上去,军帐中一时间安静了下来,奉命大将军阿巴泰稍微沉吟了下,开口肃声地说道:
“佐领以下的都是出帐,其余的人留下。”
这命令下达,各自身份不够的角色都是躬身退下,方才谭泰被人说的多少有些没脸面,此时没话找话地说道:
“大将军,下面人心惶惶啊,到底是战还是走,大将军要拿个主意出来,要不然孤身在这大明地方,怕是要出问题!”
“当然是要战,明天咱们要去再攻!”
谭泰问的话实际上是废话,因为阿巴泰已经是定下了这个章程,他却还要再问,不过那明日继续攻击明军的决策实在是太让人惊世骇俗了,明明今天吃了这么大的亏,大炮丢失,士兵们损失惨重,军心士气都是极为的低迷,怎么还要去攻打,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也不去理会谭泰的这等失礼,斩钉截铁的又是重复了一句,听到这个,谭泰却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开口大声说道:
“大将军,咱们八旗的儿郎可经不起这么消耗,今天死了多少,我两黄旗今天死了四百丁啊,岳乐今天不是你在点检死伤吗?有多少人?莫非大将军不知道这个数目!”
都统谭泰平日里也是个矜持的人物,此时却近乎是撒泼耍赖了,就在这里像是个泼皮一般的耍赖,谭泰是自己觉得心寒,因为他在这军营之中并不是统帅的位置,处处都要被上面的人牵制,他总是感觉众人要齐心对付两黄旗。
两黄旗过于强势,八旗的其余部分都是看不顺眼,两黄旗的勋贵们虽然是嚣张,可心中也是警惕异常,生怕被别人联手坑了。
今天蒙古和汉军死伤惨重,但满八旗真正受损的反倒是他两黄旗的马队,让他怎么能甘心,无论如何也不能吃了这亏,咬牙切齿的要争个高低。
“汉八旗和三顺王那边一共死伤七千,蒙八旗和蒙古散骑死伤五千,八旗死伤八百,现在咱们还有两万五千多兵马!”
岳乐没有回答,阿巴泰却在上首冷冷的说出了答案,满八旗一直是作为决战力量和总预备队来运用的,结果就是汉军和蒙古骑兵在前面猛冲猛打,死伤惨重,但满八旗真正的损失还就是在冲阵的时候硬碰长矛,还有被最后的火铳风暴打击才出现的。
看着谭泰还要再争辩,阿巴泰挥挥手,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前面皇帝和亲王们领着大军进关,都是大胜,带着无数的金银财宝人口回到了清国,可这次老夫领着,各位跟着,却打的如此草包,回去之后有什么下场,各位可知道?那镶白旗的胡里海在盛京什么遭遇,莫非各位真不知道?”
这话说完,谭泰打了个寒战,这次大败回去,怕是好不容易拼命挣来的军功富贵全要烟消云散了,到时候难道也跟这贝子胡里海一般,被自家的主子安排到前锋营冲阵的那边效力,搞不好私下里还要叮嘱“某某人勇悍忠心,冲锋陷阵的时候尽可以放在前列”,要是这样,生不如死啊。
在军帐中的这些佐领、都统还有蒙古的贵人们都是心中战栗,逃命的时候什么也顾不得了,可现下却想起来,早晚还要率领兵马回关外的,到时候这身家富贵,前程荣辱到底怎么办,军法的严酷现在大家都是想起来了。
“明军死伤更重,老夫今日也是慌张了些,现下想想,他那火铳搞不好已经是打不出弹药来了,若是率兵回去冲杀,胜负还未可知、咱们死了一万二,明军死了六千有余,现在咱们是两万五千劲卒,他们则是一万余人,咱们八旗兵马的优势非但没有小,反倒是变大了。”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坐在那里侃侃而谈,分析彼此的优劣。
“若说是疲惫,咱们都是疲惫,明军是步卒居多,咱们骑马,说到底还是咱们体力充足一些,本将问诸位,眼下这个局面,若是回关外,或许还能保存住各位手中的兵马,可回去之后,各位还能继续在这个位置上统领吗?但拼掉了眼前这支兵马,咱们就算是带着几十个人,几个人回去,那都是大功一件,在皇帝面前也是光彩。”
就连闹得最凶的谭泰此时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样,阿巴泰趁热打铁地说道:
“咱们和明国打了这么多年,可曾见过今日白天这样的部队,太过反常,依我看,对方也是靠着一股血气,今日间看着咱们大军先退,没准已经是觉得自家大胜,趾高气扬松懈下来,明日咱们趁早拔营,借着马力过去攻打,定然是出其不意,他们那股气已经泄了,咱们必然大胜!”
这番话根本没什么确定的理由,反倒是鼓动和蛊惑,可帐中的众人却愿意听这个,每个人脸上都有些笑意,阿巴泰从容的一挥手,好像是胜券在握一般,开口笑着说道:
“那伙明军也算是精强,到时候各位抓的俘虏本将一概不取,都给各位补……”
话刚说了一半,猛听到军帐外面开始喧哗闹腾起来,满蒙大军对这夜晚营中也是要求安静,谁要是喧哗也是重罪,毕竟是在黑夜中出现营啸和一点响动,对他们来说同样有炸营和散掉的危险。
但鞑虏大军此时的约束还算是做的不错,靠着严酷的军法和渔猎民族的军事训练,夜间的营地一向是安静。
所以军帐之中人人脸上变色,阿巴泰更是腾地从座位上站起,紧张的开口说道:
“各位少安毋躁,岳乐,你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岳乐连忙是一抱拳,带着几名亲随,大步的走出了帐篷,帐内点燃着牛油的蜡烛,本来是昏昏暗暗的,可那岳乐出去没多久,整个帐篷居然是变得有些亮,这不是帐内的光亮,而是帐外的光。
“难道是着火了?”在军帐内人人都是吃惊,心想这可麻烦,就在这时候,能听见在南边隐约间有巨大的声音响动,声音不是太大,可人人能听出来这是远处过来的声音,但这个声音一定很巨大。
种种的异象,让整个帐篷里面的人都是坐不住了,人人大惊失色,正要冲出去看看的时候,岳乐却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
现在帐篷中倒是明亮许多,岳乐的脸色倒也能看得清楚,一向被称为早熟和沉稳的岳乐脸上灰败绝望,浑身上下没什么伤口,可却在那里好像是筛糠一样的颤抖,几次张嘴都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还是阿巴泰有些看不下去,在上首大喝了一声:
“岳乐,到底出什么事情了,快说!!”
“阿玛,明军,咱们的大营东面,全是明军……”
外面的鞑虏大营已经闹成了一团,好像是开锅的粥一样,刚刚休息下来的满蒙士兵们都是被突然出现的响动和光亮所惊醒,纷纷的从营帐中出来观看。
夜晚的天空都已经是变红了,营外人马喧天,好像是无数人在那里欢呼,在那里高喊。
“今天这一战能有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侥幸,后队要不是你慨然而出,恐怕还不会有这样的好结果!”
赵能在军帐中用疲惫的声音和对面的王韬说道,在胶州营系统,营千总这一级的任命只能由李孟在做出,王韬今日虽然立下这样的大功,但也仅仅是个把总的职位,今晚他聚集的拿个大营头就会打散,各自回归本队。
也有可能是临时补充到损失惨重的营里面,但王韬在新的任命没有下来前,他还是把总,明日他所能指挥的,还是一百人,但以胶州营的赏罚规则来说,王韬今日的表现所应获得的,一定是前途无量。
参将赵能把他叫来,也是单独的感谢,并且勉励几句,毕竟目前和大帅还没有建立联系,还要委屈这王韬几天。
不过也有个折衷的安排,欧曼率领的实验营还缺个副手,正好把王韬调过去担任,也算是人尽其才,王韬果然是很出色的人物,尽管知道自己立下大功,也知道自己前途无量,可还是恪守本份,笔挺的站在赵能的对面。
登州军参将赵能在这一天的苦战之中,身上受了轻伤,不过更多的身心疲惫,也想找个人说几句,王韬被赵能这么一夸奖,开口回答道:
“那样的局面,咱们山东兵马人人都知道该怎么做,只不过下官先站出来了而已,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大人这话,实在是过奖了。”
赵能揉了揉胸口被流弹隔着板甲撞伤的部位,笑着说道:
“不骄不躁,你倒是很沉稳,要不是今天这样的场面还真是现显不出来你这样的人物,好好干吧,咱们胶州营缺的就是你这样有担当、有勇武的、能想明白事情的人。”
听到这话的王韬又是一个立正,这时候营帐外面却有亲兵通报,说是骑兵的把总有事禀报,王韬听到这个之后,就是行军礼主动告退。
那骑兵统领大步的走进来,开口说道:
“大人,派出去的骑兵哨探按照预先的安排,此时差不多都回来了!”
听到这个差不多都回来了,赵能忍着疼痛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肃声的开口问道:
“差几个没有回来?”
骑兵把总回答道:
“还有十五名没有回来的,这十五名都是被派往鞑子扎营地方监视的。”
赵能叹了口气,低声说道:
“搞不好是回不来了。”
骑兵的战场遮蔽和情报封锁,实际上就是双方骑兵对骑兵的互相截杀,这十五名在预定的时间中没有回来的骑兵,搞不好就已经是牺牲在那里了。
双方距离也就是二十多里,而且鞑虏的大军还要搞战场遮蔽,这说明这天的战斗根本没有打垮对方,对方还有再卷土重来的意思,除却今日巨大的死伤之外,还有弹药的消耗,这次的出征比较急促,很多东西都是准备的不完全,今日的火器弹药在经历过巨大的消耗之后,明日间若是展开大战,恐怕是撑不住。
而且鞑子兵马一来是有骑兵的机动力优势,二来是他们的主将非常的老到,今天能用上的战术,明天好用与否实在是不好说。
赵能实在是觉得自己孤单,今天这般的大打,晚上吃用的物资都是山东境内转运而来,北直隶地方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帮助,就连景州派来的民夫都可以说是用武力逼迫而来,这样的战争到底是为谁打的,登州军这些死难的将士到底是为谁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过来禀报的骑兵统领已经是退了下去,赵能把放在一边的腰刀抽出来,兵器制造局打造的这种武器的确是好兵器,今日砍了一个人的脑袋,刀口不卷刃,刀身光亮如新,赵能缓缓的吐了口气,拿着一块绒布缓缓的擦拭这把刀,形势危急如此,明日间自己应该遇到什么样的局面,或许……
他正在想的时候,却猛听道外面脚步声急促的响起,几名在营帐外守卫的士卒已经开始大声的询问,可开口应答的却是方才离去的骑兵统领,紧接着营帐的帘子被掀开,那骑兵统领满脸惊喜的跑了进来。
那名骑兵统领站在赵能身前,上气不接下气,这才跑了没几步,却激动成这个样子,好不容易调整过来,这才是穿着粗气的开口说道:
“大人,那十五名探马回来了,和他们回来的还有大帅亲兵队的信使,大帅的兵马已经到了鞑子大营的北面。”
赵能先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随即他就表现出和这骑兵统领一模一样的狂喜,大声地说道:
“大帅的信使在那里,快请进来,快请进来。”
话说了没几句,声音居然有些沙哑,这下子一切的不安和疲惫都是烟消云散,只剩下心中的激动和兴奋,刚才的忐忑瞬时消失,大帅回来,赵能立刻是觉得面前所有的困难都算不得什么。
一名亲兵把总打扮的军官风尘仆仆的走进军帐之中,这个人赵能还有些熟悉,当年是登州军的出身,大帅派这个人过来,想必也是为了让双方确认,免得凭空生出什么怀疑和波折。
这名军官一进军帐就给赵能行了个军礼,开口说道:
“大人,大帅的兵马已经是把鞑虏兵马的退路阻断,这次下官来,就是为了传达大帅的调兵命令,明日凌晨,请赵大人全军拔营,北进二十三里,与大帅本队兵马夹击鞑虏大军,务求不使一名禽兽走脱。”
说完之后,李孟的这名亲兵营把总把腰间的木盒打开,取出了李孟的将令,赵能肃然听完,然后接过将令,经过确认之后,的确是大帅的命令没错,这名李孟的亲兵把总也是要和登州军一起行动的,赵能客客气气的让他快些下去休息。
消息还没有传开,外面一片安静,赵能在屋子里面来回走了几步,猛然间站住向外下令道:
“亲兵,各营传号令,大帅已经率军阻截鞑虏的退路,已经派人命我军明日前往夹击,各营今晚早早休息,明日大捷之后,再行犒赏!”
在帐外亲兵护卫们的反应比起平常来也是慢了一拍,明显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不可思议和错愕,接下来就是激动万分。
外面的亲兵或者是奔跑或者是骑马,都是朝着各自的目的地急冲冲的跑去,有人在半路上就开始大声的喊了起来“大帅到了!!”“大帅到了!!”,已经是快要安静下来的营地慢慢的骚动起来。
每个人都是激动,每个人心中都是狂喜,白天苦战带来的疲惫,战友死亡带来的悲伤此时都是烟消云散,登州军从赵能到下面的普通一兵,每个人都觉得身上充满了力气,明天的战斗必然是一场要大胜的战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了主心骨。
不知道谁先忍不住,从营帐中走出去,用大声呼喊来宣泄心中的兴奋,胶州营夜晚营地的安静要求并不和其他军队一样的变态,何况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大喜事的确是需要欢呼和呐喊。
可士兵们走出了营帐,却不知道该喊些什么,胶州营的口号,除却战时那句“胶州营,向前”之外,平日间实在是不知道该齐声的说什么,呐喊什么。
但这种迷茫并没有持续太久,有人先起头,其他人的就开始跟着高喊,到后来变成了所有人的齐声大呼,没人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妥。
开始的时候,不过是有人喊“胶州营威武,大帅威武”,喊了几句,就变成了“胶州营万岁,大帅威武”。
最后这句话变成了“胶州营万岁,大帅万岁”,每个人都是在发自内心的高声呼喊,激动万分。
整个的登州军大营只听得一片大帅万岁的呼喊,震天动地,即便是二十多里外的鞑虏军营也是隐约间听到了动静。
但是鞑虏的大营那有余暇顾及这样的动静,在东边的坡顶上的火把亮点,一个变成了两个,两个变成了四个,急速的扩大,转眼间,已经是一支巨大无比的光龙出现在他们面前,夜空都被这火光突然映红了。
神兵犹如天降,大军如同苍龙,煊赫无比,就从鞑子大营的东面蜿蜒而来。
鞑虏满营上下都是噤若寒蝉,没有任何反应,呆呆的看着大军逐渐的靠近,直至他们能借着对方士兵火把上的光芒看清对方军旗上的大字:
“镇东将军,山东总兵官,李!”
第396章 夜,双营,杀的前奏
一支军队威慑敌人的手段,有很多情况下依靠的就是气势,或者说是声势,如果说声势喧天,敌人被惊吓的胆寒,士气低落,战斗力也是会降低许多,而己方则是会变得士气大振,到了真刀真枪交战的时候,自然也会占很大的便宜。
为了满足这个突然间一条光龙出现在鞑虏面前的效果,李孟大营的军需可真是绞尽了脑汁在琢磨,当然,效果非常的不错。
数万大军组成的光龙大摇大摆的在鞑子军将官兵的注视下,在鞑子兵马大营的北面三里处扎下大营,鞑子兵马噤若寒蝉,战战兢兢不敢出营接战。
不管是什么样子的矛盾,不管刚才在营中八旗各个旗还有满蒙之间有什么利益冲突,大家对明天的战斗和今后的去向有什么争论,在这样的大军面前都是鸦雀无声,每个人都无话可说,脸色灰败之极。
科尔沁贝勒图里琛在自己亲卫环绕下近乎精神崩溃,好在是几个老成的蒙古军官一直是不让他闹起来,他只是在那里喃喃自语道: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不是说来这明国是捞取功勋,我姐姐不会骗我……”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和正黄旗都统谭泰两个人也顾不得什么争吵,阿巴泰站在瞭望的处所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颤抖着声音说道:
“各营戒备,各营戒备,小心明军趁机攻打大营,谭泰你快去布置,各处巡视都给我看紧了。”
正黄旗都统谭泰脸色即便是在外面火光的映照下都是惨白一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现在想想方才的争吵真是可笑,现如今就算是想跑都没有去处跑了,憋了半天才挤出几句话来,涩声地说道:
“明军能这么突然的出现在我军的侧翼,事先没有一点消息,想必也是急行军,这天黑灯瞎火的,他们也要睡觉休息,等下官晚上领人过去偷营,把面前这些耍猴唱戏的明军彻底的打垮!”
“荒唐,荒唐,你要偷营,领着两黄旗的人自去,咱们的兵马何尝不是劳累了一天,你以为人马此时都还有力气,还不快去各处巡视,那些草原上跟着来得,要是不约束,恐怕马上就要乱了!”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声色俱厉,正黄旗都统这次可没有什么顶嘴的勇气了,行了个礼领着同样是垂头丧气的手下一同去忙活压服。
眼下鞑子兵马的大营完全的骚动了起来,所谓的宵禁都被人放在了脑后,每个人都想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多在内圈的营帐和士兵对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根本不知道,可外面声势喧天,越是如此,越是恐惧之极。
几个旗的都统、佐领都是领着自己摆牙喇亲兵开始在各处弹压,贝勒图里琛虽然濒临崩溃,但下面的军将好歹还是明白些事情,也都是派人出来协助满八旗动手安定局面,可这样的举动能值得什么,充其量也就是维持着不炸营罢了。
等到谭泰走开,站在木台上的阿巴泰突然觉得一阵晕眩,在那里摇晃几下,若不是站在身旁的岳乐伸手扶助,恐怕人李可就要仰天倒在木台上,岳乐脸上早没有什么沉稳的神态,在那里全是焦急和惶然的模样。
“今晚就把咱们镶蓝旗的旗丁选出三十个忠勇可靠的,每个人几匹马,让他们趁夜跑,回盛京报信,你……你也跟着走,今晚走!”
岳乐听见这话,脸涨的通红,急忙的开口说道:
“阿玛,不过是些明军罢了,咱们明天冲垮了他们,一起回关外就是!”
外面的喧嚣声音也是消停了些,几万大军都是到达了预计扎营的位置,正在紧锣密鼓的忙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