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官将军且下去准备吧。出发的时间,由宋军师决定。”朱宸濠冲着上官云峰点了点头。
“末将告退!”上官云峰对着朱宸濠一抱拳,随即退出了中军帐。
朱宸濠又抽出一支令箭,眼神看向方才出言提醒夜间不利攻城的那名将领:“王敦礼听令!”
那名将领一喜,立刻出班,冲朱宸濠一抱拳:“末将在!”
“本王命你点齐一万步兵,不带任何攻城器械,只带应手兵器,于上官云峰之后行动。你的任务是,紧随上官云峰的军队入城。入城之后,立刻分兵,控制城中各机要衙门和王公府邸。”
“末将得令!”
朱宸濠看了王敦礼一眼,又道:“王将军,上官云峰是猛将,本王用他之猛;而你,则为智将,本王用你之智。你的任务说轻松很轻松,但说麻烦也很麻烦。城中的官员,本王将来还有大用,你一定要叮嘱好底下的官卒,不可与城中官员硬来。要以安抚为主。另外,或许你们还会遇到抵抗,这一切,你都要有所准备。”
“末将记下了,定不负王爷所托!”
“下去准备吧!”
“末将告退!”
王敦礼退出后,朱宸濠又点了几名将领,下达命令。被朱宸濠点到的这几名将领,都是围困金陵城各道城门的主将。他们的任务是,首先佯攻金陵城,掩护上官云峰的行动。待上官云峰入城后,与他们里应外合,攻开金陵的南北两道城门。
宁王的部署结束了,沉寂了五天的金陵城,今夜定要沸腾了!
☆、第409章 决战之夜(二)
夜已深,金陵城中的居民都已然入睡,天空的星星也眨起了疲倦的眼睛,就连月亮也似乎累了,躲到了云层中打起了盹儿。只有城墙上的官兵,还在强打精神警戒着。
但也不是所有的守卫官兵都那么尽忠职守,很多官兵,都靠在城墙一侧,眯着双眼,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
叛军已经围城五天了。头一两天,不管白天黑夜,守卫城墙的官兵还都紧张的不行,一个个也绝不敢打瞌睡。但接连五天,叛军都按兵不动,这也让金陵城中官兵的神经都松懈了。尤其是晚上,本就不利于攻城。因此,在城墙上值守的官兵们也都放松了警惕。
已经交丑时了,也就是后世凌晨一点钟,城外数里之外,叛军的军营静悄悄的,看来,他们今夜依然不会有行动。于是,城墙上便有更多的官兵打起了瞌睡。
可就在报更的鼓声响过两刻钟之后,五个黑影借着夜色的掩护,瞧瞧靠近了金陵城西门附近的一段城墙。
那五个黑影贴近城墙后,先静静的听了一阵儿城墙上方的动静。城墙上方静悄悄的,连脚步声都没有。
一个黑影退后数步,双手持握一具弓弩对准了城墙墙顶。随后,一个飞爪从弓弩上飞出,直奔城墙顶端而去。那飞爪上,还系着一条绳索。
“噗——”一声轻响在城墙顶端传出,细微的几乎听不见。原来,那飞爪上面还缠着厚厚的布条,落地的声音自然很小。
城墙底下的那五人又听了一会儿动静,见城墙上还是静悄悄的,便有一人抓住绳索,顺着绳索往城墙上爬去。
待那人上到城墙顶端观察了一阵儿,见城墙上的官兵并没有发现他,便将一个纸团丢下了城墙。
这是安全的信号。城墙下的人接到信号,又有两人顺着绳索攀上了城墙,剩下的两人,则留在原地警戒。
上到城墙的三人收起绳索,随后便小心翼翼的离开了城墙,往城中潜去。
这三人刚刚离开城墙,方才还在打盹儿的两个官兵,忽然睁大了双眼。
“头儿,王大人还真是料事如神,不但算准了贼子行动的时间,连他们选择入城的地点都一丝不差。”一个官兵压低声音说道。
另一个官兵小声道:“王大人可不光神机妙算,还很谨慎。你以为王大人只安排了咱俩紧盯城墙吗?呵呵,据我所知,今晚王大人派出了不下两百人,分散各处紧盯城墙。嘿嘿,咱俩运气好,贼子在咱们这儿入城,老天爷这是让咱们立功啊!”
说完,这人又道:“你在这儿盯着,我去报告王大人!”
“好,你快些去!”
……
金陵外守备厅中,王守仁、华太师、廖峰等七八个将领都还没睡,他们居然在内堂摆开了两张桌子,分成两个“战场”,在玩抢地主。
“秋香姑娘弄出的这个游戏还真好玩,我竟然一点都没犯困……一对七!”廖峰一边出着牌,一边说道。
“不要……过!”坐在廖峰下手的王守仁失望的说道,“嗯,秋香那丫头的鬼点子多着呢!”
“老夫正好有一对九,谢谢廖将军为老夫顺牌。”华太师笑眯眯的打出了一对九。
正在这时,内堂门口的一名守卫入内,走到了王守仁和这一桌旁边。“大人,城墙上的一名守卫要见您,说是有重要军情回报。”那名守卫对王守仁说道。
王守仁一听,立刻兴奋道:“快让他进来!”
随后,屋子里的其余人也都一下精神了,他们也顾不上打牌了,眼神全都望向门口。
“大人,鱼儿咬钩了!”城墙上的那名守卫进入内堂,开门见山的向王守仁报告。
“几条鱼?”王守仁两眼放光的问。
“三条进网,留候的不知数目。”
“嗯,不用管留候的。”王守仁说道。“你们做得很好,本帅暂且记下你们的功劳,待得胜之后,一并酬功。你且回去继续盯着,不要打草惊蛇。”
“末将告退!”
待那名报信的小军官退出,华太师就立刻对王守仁赞道:“王大人果然料中了,看来,宁王终究沉不住气了。”
“都五天了,他也该行动了。”王守仁淡然道。
外守备厅守备廖峰立刻问王守仁:“王大人,末将是否现在就行动?”
其余几名将领也迫不及待的询问王守仁行动的时间。
王守仁轻轻一摆手:“先别急,且看蒋谦那边动静,我们再行动不迟。来来,咱们继续打牌。”
“都这时候了,谁还有心思打牌啊!”廖峰满头黑线了。
“哈哈哈……”众人都大笑起来。
时间又过了两刻钟,一名被王守仁安排监视蒋谦府邸的士兵回报,说是有三个黑衣人潜进了蒋府。
这下,包括王守仁在内,房间中所有人都激动了。
“王大人,现在可以行动了吧?”廖峰再次问王守仁。
王守仁点点头,一脸严肃的说道:“廖将军,今晚的行动计划,你那儿是最重要的一环,且不可有失!”
“大人放心,叛军不来便罢,他们若真到西门来,末将定让他们有去无回!”廖峰冲着王守仁一抱拳说道。
王守仁又看向其余几名将领,说道:“虽然本帅料定叛军会打西门的主意,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因此,你们万不可掉以轻心。再者,即便叛军真的想从西门入城,其他几处城门,也定然会发动佯攻。因此,你们也要作足一切准备。”
“大人放心吧,我们这些天一直准备着应对叛军攻城。只要一声令下,儿郎们自然会立刻跟叛军拼命的。”一个将领表态。其余人也纷纷出声附和。
王守仁一下站起来,一手握拳猛击桌面:“破贼就在今夜,诸位,这便行动吧!”
“诺!”堂屋中的将领们全都向王守仁抱拳领命。随后,他们又一起出了内堂,各自散去做事。
“贤侄,你今夜自然要居中指挥,不过老夫却不想陪你在这儿枯坐。你能否派给老夫一项任务啊?”华太师也蠢蠢欲动了。
王守仁笑道:“还真有一桩任务,非您老不能胜任。”
“贤侄只管下令吧!”华太师一下兴奋了。
“太师,待蒋谦离府后,你立刻带领我的中军护卫,前去查抄蒋府!”
“好!”
☆、第410章 决战之夜(三)
潜入城中的那三个人,正是宁王朱宸濠派出的暗卫成员。他们的任务,便是通知蒋谦,在今夜配合朱宸濠的行动。
其实朱宸濠也知道,他的军队发动攻城的时间拖得越久,情势就越对他不利。头五天,他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为了麻痹金陵城的守军,以便他在合适的时机动用蒋谦这张王牌。
今夜,朱宸濠和军师宋清商量过后,终于决定出手了。将暗卫的五名成员派出后,朱宸濠就和宋清二人在中军帐内等候着消息。
大战在即,朱宸濠既兴奋又紧张。但对今晚的行动计划,朱宸濠的信心还是挺足的。蒋谦身为南京守备太监,大权在握,由他赚开城门,放自己的军队入城,应该万无一失。
丑时六刻,派出去的五名暗卫成员回来了两人。这两人向朱宸濠禀报,已经联络上蒋谦了。另外,他们还告诉朱宸濠,今夜金陵的守军非常松懈,一点警惕性都没有。
这无疑是最好的消息,朱宸濠立即对各支军队下达命令,叛军开始做最后的准备了。
两刻钟过后,上官云峰的三千骑兵悄悄运动到了距金陵城西门二里之外。王敦礼的一万步兵紧随其后。
因为是暗中的部署,叛军无论是在军营中的准备工作,还是出营后的行军,全都力求隐蔽,马蹄也都用布团包裹,马嘴更是戴上了笼口。士兵们也都整肃行动,尽可能不发出声音。直到到达攻击发起位置,才将战马马蹄上的布团取下。
同时,位于金陵城南门和北门之外的叛军大营,也悄悄做好了攻击准备,只等着西门发动后,他们便佯攻南北二门。然后,就等着上官云峰的军队里应外合破城了。
朱宸濠的计划很简单,先由蒋谦赚开城门,上官云峰的骑兵一拥而进。入城后,上官云峰所部立刻兵分两路,从里面攻打南北两道城门,与城外的叛军里应外合。而王敦礼那一万步兵,则需要控制住西城门,接应朱宸濠的中军入城。另外,王敦礼所部还需要分出部分兵力,控制金陵城中的机要衙门和重要官员的府邸。这一路的任务最为复杂。
至于金陵的东城门,朱宸濠没有部署兵马。他这是围三缺一之计。他就是想将守军赶出城,随后再衔尾追杀。到那时,守军已成溃败之势,也只有逃命和被屠戮的命运了。
计划很完美,从目前来看,执行的也相当顺利。然而,最重要的一环能否成功,却还是未知之数。
……割……
寅时整,蒋谦带着数百内守备厅的官兵来到了金陵城的西门。这数百官兵当中,陆逊和二十八宿暗卫中早先到达金陵的那八名成员都在其中。
今夜负责值守西城门的是一名五品武将,名叫苗茂谷。他本来在城门楼中陪着刚刚到来的廖峰喝茶,一听手下的禀报,说是蒋公公带着数百军兵来至,他忙用眼神请示廖峰。
廖峰冲着苗茂谷点了点头,小声道:“多多堤防,别着了蒋谦的道”。
“多谢将军提醒,末将会留意的。”苗茂谷应了一声,便离开了城门楼,随后下了城墙。
“不知蒋公公大驾光临,末将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苗茂谷边迎向蒋谦边说道。
蒋谦一摆手,微笑道:“苗将军辛苦。客气话就不要多说,赶紧命人打开城门,杂家要出城。”
苗茂谷一怔,迟疑道:“蒋公公,您这是要……”
“杂家得了王守仁大人的帅令,出城袭扰一下敌军。”蒋谦很认真的说道。
“原来如此!”苗茂谷点了点头,随即就问蒋谦:“既然公公是执行作战任务,可持有王大人的令箭?”
“呵呵,令箭自然是有的,你且上前来,杂家出示给你看。”
苗茂谷便往蒋谦身前靠近,他此时已然暗生警惕了。
待苗茂谷走到离蒋谦两步远近时,蒋谦身后忽然闪出一人,手持利刃直刺苗茂谷前胸。
事发突然,散在四周的城门守军俱皆一惊。
苗茂谷早就心生警惕,见那人扑至,他连忙往旁边一闪。刀锋划着苗茂谷的右臂而过,擦出一道血痕。
蒋谦一看行刺失败,连忙一声大喊:“强攻!”
跟随蒋谦前来的那数百士兵,立刻发动了。最先出手的,自然是那八名暗卫成员。他们立即扑向预选的目标,手起刀落,原先散于四周的八名守城官兵当即毙命。
城门前的官兵本就不多,蒋谦的人又是突然发动,只数息时间,除了苗茂谷逃到了城墙上之外,其余的守卫士兵全都被杀。
与此同时,城墙上的士兵也反应了过来,他们立刻沿着登梯而下,开始攻击蒋谦的士兵。
“挡住他们,赶紧开城门!”蒋谦心急之下大喊。他手下的士兵有一部分立即去阻挡从城墙上下来的守军,另一部分则冲到了城门前。
七八个膀大腰圆的士兵,合力抬起了城门上那根粗大的门栓,城门打开了。
蒋谦立即带着部分士兵出了城门,剩余的人,还在抵死阻挡城墙上下来的守军,不让他们靠近城门。城门前,人吼金鸣,激战的像沸水一般了。
金陵城的西门设有瓮城,蒋谦率领着近两百人出了第一道城门,便进入了瓮城。这瓮城之中并没有守卫力量,但四周的瓮城城墙上,却有一些士兵在朝下面放箭。
蒋谦的士兵立刻举起手中圆盾,一边挡着上方射来的箭矢,一边快速靠近主城门。
只十几息的时间,前方的士兵就进至主城门前。方才打开瓮城城门的那七八人故伎重演,合力抬起了主城门上的门闩。主城门也被打开了。
蒋谦率领着上百士兵出了城门,一名暗卫成员立即用火把向远方发出了信号。很快,远处就传来了隆隆马蹄声。
“快!砍断吊桥的铁链!”蒋谦又下达了命令。原来,金陵城外还有护城河,这西城门外设有吊桥。
而这时,城墙上的士兵,也开始往下方射箭,并投掷一些滚石擂木之类的东西了。蒋谦的士兵伤亡更大了。
两名暗卫成员在士兵们高举着盾牌的掩护下,靠近了吊桥的铁链处。这二人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把大斧头,照着那两条铁链就挥斧猛砍。铁链上立即火花四溅。
远处,上官云峰的骑兵已经快来至城门前了。可铁链实在太粗,一时之间根本砍不断。
“快点!再快点!”蒋谦急的大声叫喊。
就在上官云峰的骑兵离着护城河还有一箭之地时,终于有一根铁链被砍断了。吊桥一头失重,猛的一颤。这一颤,便把另一根已经被砍出一个很大豁口的铁链给拽断了。吊桥轰的一声落了下来。
蒋谦长出了一口气。成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第411章 决战之夜(四)
上官云峰今晚有些懵。虽然在宁王朱宸濠处受领了任务,但这任务具体要做些什么,他一点都不知道。
他完全按照宋清的安排执行,宋清让他怎么准备他就下令怎么准备,宋清让他什么时候带领军队出发他就什么时候出发。直到进入了攻击发起位置,他依然满头雾水。
他也问过宋清关于任务的细节,但宋清只是微笑着告诉他,只管照着自己说的去做便可,今晚第一个破城而入的大功,一定会落在你上官将军身上。
宋清既然不说,上官云峰只好继续做闷葫芦了。
不过,当宋清命令他带领军队向金陵城的东城门发起攻击时,他就没这么淡定了。
“宋军师,你有没搞错?金陵城的东城门这会儿还关着呢,我带领的全是骑兵,如何攻击?”
“别废话了,赶紧攻击,城里有人接应我们!”宋清着急之下,对上官云峰说话的语气也变得不那么友善了。
上官云峰一听说城里有人接应,这才恍然大悟,急忙下令,带着三千部下向东城门发起了冲锋。
事实也正如宋清所说的那样,蒋谦带着人打开了东城门,接应叛军入城。
就在上官云峰的兵马冲锋到离护城河还有一箭之地时,东城门的吊桥轰的一声落了下来。
时机刚刚好!
上官云峰一见大喜,立即大吼一声:“儿郎们,入城!”然后,他就一骑当锋,率先过了吊桥。
上官云峰身后,三千骑紧紧跟随。再后面,还有王敦礼的一万步兵。不过,步兵的进攻速度要比骑兵慢的多,还离着护城河老远呢。
此时,金陵城南北二门之外,叛军的另外两路兵马也发起了佯攻。虽然是佯攻,但仗打得也同样激烈。城墙上下,守军与叛军箭来矢往,黑压压的箭矢,像飞蝗一样,直把天空都遮蔽了。
一波一波的叛军打着火把,簇拥着攻城器械,拼命往城墙处靠。城墙上的守军,将滚木礌石推下城墙,砸向叛军。无论是叛军还是守军,伤亡也越来越大。
实际上,只有叛军的将领知道,他们是在佯攻,根本就没抱着靠强攻就能攻进城去的想法。而守军和叛军的低层官兵,却只能按照将领们的命令作战了。
视线回到东城门。蒋谦见上官云峰的骑兵来至,急忙引着他手下那些人躲到了一边,放上官云峰的部队入城。叛军的骑兵鱼贯过了吊桥,蜂拥入城。
然而,当最先入城的上官云峰和先头队伍进了瓮城,却忽然发现,瓮城的城门已经关闭了。
原来,就在蒋谦带人进入瓮城,又打开了主城门出了城之后,瓮城城门之外的大街上,从各条胡同口忽然涌出大股军队。这些军队一出现,立刻上前与蒋谦留在瓮城城门之外的部队交战。蒋谦的留守兵力太少,寡不敌众,瞬间就被歼灭了大部分,剩下的小部分见机不妙,也立刻投降了。
守军立即关闭了瓮城的城门,留下一部分人驻守,其余人则上了城墙。
上官云峰一见瓮城的城门关闭,当即大吃一惊。而在这时,他的部下还在不断进入瓮城。因为瓮城的城门关闭,进来的骑兵要么立即拨转马头,去往旁边的空场,要么就是反应不及,与先前入城的人撞在了一起。上官云峰的部队大乱。
可这还不算完。还没等上官云峰和一众部下反应过来呢,瓮城四周的城墙上忽然现出满满当当的守军。这些守军一现身,就立即往瓮城里扔下了一个个陶罐。那些陶罐落地之后,有的立即摔破,陶罐中的液体当即洒出。即便没有摔破的陶罐,也从罐口流出了液体。
守军抛下的陶罐实在太多了,那些陶罐落地后,几乎把瓮城的地面都覆盖了。
“不好,是桐油!快撤!”上官云峰终于反应过来了,立刻下令。
可这会儿,瓮城里人挤人马挨马,哪里是想撤就能撤的?
守军抛出装有桐油的陶罐后,紧接着便往瓮城里丢起了火把。
数不清的火把,划着耀眼的弧线丢到了瓮城之中,已经洒满整个地面的桐油,腾的一下就被点燃了。瓮城立刻变成了火城。叛军们当即陷身火海,凄惨的叫声响彻夜空。
东城门外,蒋谦一见瓮城里着火,也立刻知道自己中计了。他稍作犹豫,就立即下令,带着残余的七八十个手下,想冲过吊桥,去与城外的叛军汇合。
然而,此时城墙上的守军,开始往吊桥上不停的放箭,阻拦蒋谦的人冲过吊桥。也有一些守军,将礌石和滚木往蒋谦他们站立处丢下。
蒋谦他们此刻就站在城墙底下,哪里能躲过城墙上丢下的滚木和礌石。很快,蒋谦连同他的那七八十名手下,就全部葬身在滚木和礌石之下了。
瓮城的大火冲天而起,即便是在十几里外的叛军大营也能清楚的看到火光。南北两个城门之处,无论是攻城的叛军,还是守城的守军,也都看到了东城门那耀眼的火光。他们竟不约而同的停下了战斗,全都惊讶的望向东城门处。
王敦礼带领着一万步兵,此时已经冲到了距离东城门外护城河两百步的距离了。一见瓮城里火起,王敦礼立刻意识到宁王的计策失败了。上官云峰那三千骑兵怕是保不住了。
“撤!赶紧撤!”王敦礼当机立断,立刻下令撤退。
东城门瓮城的城墙上,廖峰眼瞅着底下的大火,耳听着陷身火海的叛军发出的凄惨吼叫,心头有些不忍了。
“王大人这个读书人,发起狠来还真是够毒的!”廖峰像是自言自语一般感叹了一声。
“将军,王大人此计,是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啊!”廖峰旁边一名军官说道。
“是啊,我如何不知道这一点啊。这是打仗,容不得心软!”廖峰说道。
“将军,差不多了,底下的人虽然还没全被烧死,可也没有能力继续战斗了。咱们灭火吧。”那名军官又道。
廖峰点了点头:“是时候了,下令灭火吧!咱们还要出城攻击叛军大营呢,争取生擒宁王!”
☆、第412章 决战之夜(五)
今夜,自从叛军全都开始执行任务之后,朱宸濠就一直坐在中军大帐内等候消息。
今夜,是决战。朱宸濠既紧张又兴奋。他已经在幻想金陵城破城之后他如何登基称帝之事了。
不得不说,朱宸濠的格局还是小了点。就算他能顺利占领金陵,可目前他得到的地盘也不过一省之地,这就想着登基,实在有点小家子气。
不过也可以理解朱宸濠的心情,宁王一脉前后数代都大受朝廷打压,历代宁王也都想着能登上帝位,出一口恶气。再者,金陵乃是大明的留都,朱宸濠若得了金陵,登基称帝也不算太过分。
就在朱宸濠在中军帐内苦等消息的时候,一个帐外的卫兵入内禀报:“王爷,金陵东门方向天空一片耀红,应该是着火了!”
“着火了?定是上官云峰入城了!太好了!”朱宸濠一听,腾地一下从座椅上站了起来。
随即,朱宸濠就急匆匆的出了帅帐,翘首往金陵城东门方向望去。
“没错,那边天空如此红耀,定是着火了。这个上官云峰,也太放肆了。本王只让他攻城,他居然进城后放起火来了。哈哈哈哈,等本王入了城,定要打他板子!”
朱宸濠的话里虽然是在怪罪上官云峰,可看他此时那一脸的笑容,傻子也知道,这位王爷真实的意思是在夸上官云峰。
“去,吩咐人在帅帐里摆一桌酒席,本王饿了,边吃边等着宋军师回来向本王报喜。”朱宸濠伸了个懒腰,向他身后一名卫兵吩咐道,“你们也别都站在这儿了,进来几个人,陪本王好好喝几杯!”
说完,朱宸濠就又进入了帅帐。
此时,已经是后半夜了。按照前几天朱宸濠的习惯,他都是后半夜才睡,睡前也总要吃点东西。因此,今夜负责后勤的伙头兵早就做好了饭菜,用小火煨着保温,就等着朱宸濠传膳了。
很快,一桌相当丰盛的酒席就摆进了帅帐,朱宸濠的两个幕僚和三个卫兵,陪朱宸濠在帅帐里吃喝起来。
酒刚过三巡,菜刚过五味,一名卫兵忽然进帐,说是宋军师回来了。还没等朱宸濠反应过来,宋清就一脸慌乱的进入了帅帐。
“宋军师,我军可是破城了?”朱宸濠根本没有留意到宋清此时的脸色毫无兴奋之态,便想当然的问道。
“王爷,我们中计了!”宋清连给朱宸濠行礼都顾不上了,就喘着粗气说道。
“什么?中计!”朱宸濠的眉头一下皱了起来。
“上官云峰全军覆灭,被守军一把火在瓮城里烧没了!”宋清继续说道。
朱宸濠一下站了起来,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怎么会这样?”
宋清又道:“王爷,守军很快就会打过来了,您赶紧下令,准备迎战吧!”
“对对对,守军既然早有准备,那定会趁本王大营空虚出城进攻的。”朱宸濠也一下反应了过来。
此时,他已然顾不上询问宋清有关上官云峰的兵马全军覆灭的细节问题了。他立刻下令,让大营的留守兵马准备迎战。同时,他又派出传令兵,向还在佯攻金陵城南北二门的兵马下令,让他们停止攻城,立刻回援大营。
宋清回来的还算及时。他发现金陵城东门瓮城起火后,立刻意识到守军将计就计,想先消灭己方入城的兵马,再趁己方大营空虚出城进攻了。于是,他也顾不上已经紧随上官云峰的军队之后向金陵城东门发起进攻的王敦礼那一万步兵了,便赶紧骑着马回到大营,向朱宸濠禀报这一情势变化。
朱宸濠的反应也很快,并且做出了最正确的应对部署。
然而,情势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叛军应对正确,却已然失了先机。而守军一方,占尽先机,且行动比起朱宸濠的想象来还要迅速。
今夜,守军一方由南京外守备厅守备廖峰现场指挥,早就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上官云峰的兵马一进入瓮城,守军就发动了火攻。
火势起来后,仅仅持续了一小会儿,廖峰就下令灭火了。
守军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口口装满了水的大水缸推下了城墙。水缸落地破碎,缸里的水立刻四散流出。瓮城的地面铺着青石板,水流几乎渗不进土里,又有城墙的阻挡,水流只能向瓮城中心集中。
那么多水缸的水流出去,瓮城的地面很快就全湿了,火势也越来越小。守军还往下方丢出一些沙袋,也在用铁锹将早就布置在城墙上的沙土往瓮城里铲。很快,大火扑灭了。
虽然,大火只烧了几分钟时间,可毕竟水火无情,就是这几分钟的大火,足以让上官云峰的入城兵马全军覆灭了。
入城的叛军被烧死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即便不死也只剩下半条命了。火灭后,瓮城里面躺了一地的叛军。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人和马,浑身上下一片焦黑。烧焦的皮肉发出的气味臭不可闻。即便是还活着的叛军,此时也在地上打着滚拼命哀嚎。瓮城里的场景只如修罗地狱一般。
方才大火燃烧时,瓮城城墙上的守军士兵还看不到叛军的惨状,可此时,他们看清叛军的惨状后,全都唏嘘不已了。有心理抵抗力差的士兵,当场就呕吐了起来。
火一扑灭,廖峰立刻下令出击。早就在东城门附近各条胡同里集结掩藏的数千起兵,当即鱼贯出城,在廖峰的亲自带领下,直扑朱宸濠的大营。城中各个军营的步兵,也从东门出城,要么紧随在骑兵之后援攻朱宸濠的大营,要么就前往南北两道城门,与正在攻击这两道城门的叛军接战。
与出城的守军首先接战的,就是王敦礼正在撤退的那一万步兵。王敦礼不愧是朱宸濠称赞的智将,他发现东门瓮城里火起后,便知道今夜已不可为,果断下令撤退。
可是,两条腿的步兵终究跑不过六条腿的骑兵。朱宸濠的大营离着金陵城还有二十里地,王敦礼的步兵刚撤退到距离金陵城七八里地时,便让金陵城出城的骑兵追上了。
王敦礼下令仓促应战,可他的部队一时之间根本摆不开战阵,步兵遇上骑兵,失了战阵的依托,也只剩下被屠戮的命运了。
王敦礼那一万步兵,当场战死的就有数千人,剩余的人见势不妙一哄而散,四下逃命了。王敦礼也被溃兵裹挟着逃走了。
廖峰率领着骑兵击溃王敦礼的步兵后,也不管四下逃散的溃兵,继续向朱宸濠的大营进军。
十几里的路程,对骑兵来说瞬息即至。当廖峰的骑兵到达朱宸濠大营外面时,大营内还没做好应战准备呢。不过,营门已经关闭,并且营门和寨墙已经派出了足够的兵力戒严了。
但廖峰的骑兵却不攻击大营,而是四下散开,将大营围了起来。每个骑兵都在马上搭弓以待。尤其是几道营门外,更是重兵围困,马上士兵齐齐把肩头对准营门。明眼人一看便知,廖峰这是想将朱宸濠的兵马全围困在大营里。
骑兵虽然速度快,但却不利于攻城拔寨,廖峰这是最好的布置了。
朱宸濠见金陵的军队围困大营,一下就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可这二人都很理智,没有派出兵马出营给对方送人头。他们尽心安排防卫,同时又焦急的祈盼着攻打金陵南北两道城门的兵马能迅速回援大营。只要这两路兵马一回来,营外那数千骑兵就不足为惧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