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却不能明着来,只能暗里进行。
蒋谦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决定借刀杀人。而华文,恰恰是他要借的那把刀。
一来,华文是华太师的儿子,借华文之手对付萃芳阁,份量足够;二来,朱宸濠曾经对蒋谦说过,华文有意与朱宸濠交好,说起来,他和华文也算盟友。对付萃芳阁的事情真要暴露了,他只要对华文搬出朱宸濠,华文想来也不会追究此事。
一个徐荣,一个蒋谦,这两人都开始了针对萃芳阁的阴谋布置。两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开始罩向萃芳阁头顶。而萃芳阁中众人,包括秋香在内,对此却还一无所知。

☆、第272章 无形的网(下)

周水根是一个船工。他的祖上三代,也都是跑船的。就连周水根出生时,也是在船舱之中。在他自己的记忆里,在船上过的日子,要远远多于在陆地上。他清晰的记得,从十岁那年开始,他就跟着父亲学习操船的技术和相关知识了。
如今,周水根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成年,帮着他一起跑船。
前年,周水根用积攒了多年的积蓄,购买了一条能容纳四十多人的客船。从此,父子三人终于告别了给别人打工的日子。
周水根的船,从买来之后,就一直在长江上航行。只有每年的元宵节,他才将船驶进秦淮河,供那些夜游秦淮河的客人乘坐。元宵节那几天,也是他们一家收入最好的时候。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要到来了。周水根一家在正月初十那天,就开始装点自家的客船,准备着在元宵节时载客。
忙了三天,周水根的客船才装点完。被装点过的客船,不但粉刷一新,而且还挂满了各色灯笼,显得格外喜庆。
傍晚时分,周水根坐在岸边,看着夕阳映照下自家的那艘漂漂亮亮的客船,心情格外舒畅。他在盘算着,今年的元宵节,这艘客船能给他家带来多少收入。
“爹,有人找您。”大儿子的声音忽然在身后响起。
周水根回过头,见大儿子领着一个文士打扮的人,已经站在了自己身后。
“您就是人称周大鲲的周师傅吧?”那文士朝周水根一拱手,一脸笑容的打招呼。
周大鲲是周水根的绰号。这个绰号,他已经被同行们叫了有十年了。说起来,这个绰号还是一位跟周水根相熟的读书人给起的。一开始,周水根不明白那位读书人为什么给他起了这么个绰号,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鲲”是一种传说中的大鱼。人家那位读书人送他这个绰号,是称赞他掌舵的技术好,行船平稳。
对于这个绰号,周水根很是喜爱。这会儿,一听这个陌生的文士上来就称呼他的绰号,令周水根对这人的第一印象立马大生好感。
“请问先生如何称呼?寻我有何事情?”周水根站起身,朝那位文士拱手问道。他跑船多年,接触了各形各色的人,对于场面话,也毫不陌生,说起话来还透着几分文绉绉的感觉。
“在下姓邓,家住金陵城中。”那文士说道,“此来,是想在元宵节当天夜间,租下周师傅的船。”
周水根一听大喜。自家船刚装点好,就有生意上门了。
“原来邓先生是想租船啊,此事好说。如邓先生不嫌弃,请到寒舍一坐,你我详谈此事如何?”周水根抬手往位于水岸的他家的那五间房子一指。
“周师傅请!”那位邓先生欣然同意。
二人进了房屋,落座后将租船之事详谈了一番。这位邓先生出的价格非常公道,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唯一一点与往年别的租客不同的要求,那就是周水根父子将船开进金陵城后,就要离船上岸,将船交给邓先生请的船工开。直到第二天一早,双方再交接船只。
这个要求有些奇怪,但人家邓先生主动付了很高的押金,还说船只如有损伤,按两倍的维修价格赔偿周水根。如此一来,周水根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自己不用亲自掌船,他也乐得轻松。这桩生意很容易就谈成了。
送走了那位邓先生,当天的晚饭,周水根就让她的婆娘和儿媳妇多做了几样荤菜,又打了一壶酒,全家人喜滋滋的庆祝谈成了一笔大生意。
……
再说那位邓先生,离开周水根的家后,他就回了金陵城。而后,在金陵城中七拐八绕,走进了位于乌衣巷的一处府邸。
邓先生进的那处府邸,乃是南京守备太监徐荣的家。
入府之后,邓先生直接去了书房。
“事情办成了?”
书房中,徐荣一见到邓先生进来,立即就问。
“办成了!”邓先生答道。
“坐。”徐荣朝一个座位抬手一指。邓先生便坐到了那个座位上。
“胡传彪那里,不会出意外吧?”徐荣又问邓先生。
“您尽管放心,胡传彪的母亲和儿子在咱们手里,不怕他不就范。”
“那就好啊,如此,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徐荣长出一口气,胜券在握的说道。
原来,劫走水贼头领胡传彪的母亲和儿子的主谋之人,竟然是徐荣。而这位邓先生,就是那日在金陵城南的康记茶棚,与胡传彪见面的那人。
此人名叫邓卓,原本是个秀才。他考了好几次举人,都落第了。后来,就被徐荣请到了府上当起了幕僚师爷。说起来,这位邓卓邓先生,乃是徐荣的最心腹之人。不过,邓卓可不是宦官,而是实打实的纯爷们儿。
听完徐荣的话,邓卓沉默了一会儿,犹犹豫豫的说道:“公公,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虽然,咱们谋划的时分详尽,但是,万一正月十五那天夜里,萃芳阁的人不上街,那咱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了?”
徐荣呵呵一笑,说道:“本来,我也考虑过你说的这种可能。不过,就在你回来之前,我得到了一个消息……”
说到这里,徐荣托起了长腔。
“不知公公得到了什么消息?”邓卓很配合的问徐荣。
徐荣道:“华太师的大儿子华文,今日去了萃芳阁。据说,他邀请萃芳阁的人,在正月十五那天夜里,到他租的画舫上演出。”
邓卓一听大喜,连忙说道:“如此说来,萃芳阁的人在正月十五那天,必然会出现在秦淮河上了!这个华文可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是呀,咱们真该感谢一下这位华公子呢。”徐荣也笑了,“萃芳阁的人到了秦淮河上,可就更加方便咱们动手了。”
邓卓忽然脸色一沉,又道:“可是,万一到了那天,再出点意外呢?我认为,我们还应该谋划下第二套方案,如果萃芳阁的人那天夜里不出门的话,咱们是否要直接在萃芳阁动手?”
徐荣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你说的没错,凡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咱们就再想一个稳妥的备用方案吧。”
随后,两个人就嘀嘀咕咕的,又商量了起来。

☆、第273章 元宵夜风波(一)

元宵节,金陵城依例放灯三日。
从正月十三开始,一到了晚上,金陵城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花灯。
有些大户人家,更是将一些造型别致的巨大花灯摆到自家门口。整个金陵城,都变成了灯火的海洋。
金陵城中百姓,也都在晚上走出了家门,游览一下城中的风光。金陵城的夜间,比起白天来更加热闹。
不过,要说最热闹的,还是属元宵节这天的夜里。
元宵节当夜,不但官府取消了宵禁,而且连城门也彻夜不关。城里的人,可以到城外放灯、燃放烟花,城外的人,也可以到城里游玩,或者摆个小摊,卖点东西。
天还未黑之时,便有很多人开始往金陵城里汇聚了。不但四个城门处人流如织,连秦淮河上的水关,过往的船只也是头尾相接。
因为过节的缘故,守关的卫兵也不会去对进出关卡的行人或车船进行盘问检查。实际上,他们就算像往常一样尽职,人手也不足。今日是元宵节,今晚金陵城中的人,是一年当中最多的。今晚的金陵城,也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而今晚,也是官府一年当中最紧张的一晚。
元宵节之夜,金陵城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再加上还满城灯火,是最容易出现各种案件和事故的一夜。因此,官府每年的元宵节,都会派出大量的官差,散布到金陵城的各个角落,严防死守,随时处置各种突发情况。
就是那些大户人家,也会派出家丁,守着放在自家门口的那些大型的花灯、灯笼,防止发生火情。
这就是为什么秋香会在正月十二那天说,萃芳阁不扎制大的花灯正好,不用人守着,所有人都可以出去游玩的原因。
事实上,元宵节这天夜里,萃芳阁的确是差不多全员出动了。不过,他们却不是游玩,而是应华文之邀,去秦淮河上演出。
半下午时分,华文就派了三辆马车,来萃芳阁接秋香他们。虽然,秋香所拟定今晚要表演的节目,并非所有人都要上场的,但秋香还是让萃芳阁的人都去了。反正,华公子不差钱,去他的地方,好吃好喝好招待,还能坐着画舫夜游秦淮河,这种便宜,不占白不占。
于是,除了王婆和小花被秋香放了大假回家,另留了一个护卫看门外,萃芳阁所有人都去了华文租下的那艘画舫。
为什么秋香只留了一个护卫看门呢?没办法,护卫太少了呗。原本,萃芳阁有五名护卫,可前几天张斌带着两名护卫北上了,就只剩下两名护卫了。其中一名护卫,还要表演节目,如此一来,萃芳阁只能留下一个看门的了。
其实太平盛世,也没什么好看护的地方。留下看门的,也只是预防意外罢了。
……
华文租下的画舫,是一艘楼船,船体很大,船楼有两层。整艘船,能容纳一两百人。
秋香他们到达秦淮河边时,那艘画舫就停靠在岸边。此处,正是去年花魁大赛的举办场地。
因为天还没黑,华文请的客人都还没有来。就连华文,也没有露面。一名管家模样的人接待了秋香他们。
萃芳阁的人提前上了船,那名管家模样的人领着他们熟悉了一下场地。随即,秋香就安排众人做演出的准备工作了。
傍晚时,那名管家安排萃芳阁众人先吃了饭,然后,就静等着华文和他请的客人们的到来。
……
天刚擦黑,秦淮河西水关进出的花船,就排成了长龙了。金陵城的元宵节之夜,十里秦淮,同样美不胜收。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们,不屑于在大街上与人接肩拥挤,他们便坐着自己家或者是租来的船只,夜游秦淮。
更有那些游荡在秦淮河上做风尘生意画舫,今夜更是酒绿灯红、笙歌曼舞。
今夜的秦淮河,透着几分热闹、藏着几分旖旎,同时,也暗藏着一桩阴谋。
……
胡传彪如约而至。
他按照那天与邓卓的约定,带了二十来个手下,驾着一艘客船,从秦淮河的西水关进入了金陵城。
胡传彪的这艘船,同样装点的很漂亮。船舱两侧、以及船舷上,都挂着五彩的小灯笼。
相比起船舱两侧的灯笼,船舱头上的灯笼就少得多了,只挂了两盏。这两盏灯笼都是蓝底红底,一盏上面写了个“胡”字,另外一盏上写了个“邓”字。这是邓卓与胡传彪约定的联络暗号。
对于今晚的行动,胡传彪很是忐忑。
那天,他匆匆与邓卓见面,答应了邓卓的条件。当时因为时间短促,很多东西胡传彪都来不及细思。等到回了巢穴,胡传彪和手下众头目又细细商议跟邓卓约定的那些事情,直到这时胡传彪才发现,看起来万无一失的行动,实际上充满了很多变数。
不过,就算邓卓是忽悠自己,胡传彪却不能不赴元宵节之约,他的母亲和儿子还在别人手里呢,为了救人,胡传彪也只能铤而走险。
胡传彪也不是没留后手。今晚进城的水贼,除了胡传彪带的那二十多个人,另外,胡传彪还安排军师和三当家各带了二十人,乘坐两艘船提前进了城。待胡传彪的船过了西水关,军师和老三的船就不远不近的坠在胡传彪的船只左右,以应对突发情况。
胡传彪带的那二十多个水匪,都做普通百姓的打扮,也都没有带兵器在身。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他们还在城外雇了几个窑姐,一起坐在船舱里喝酒饮乐。
船很顺利的通过了西水关,并没有官兵上前盘查。这让胡传彪松了一口气。
入关之后,他就令掌船的手下放慢船速,让船只随着秦淮河的水流自由漂航。
按照约定,胡传彪入城之后,邓卓会主动联络他。此时,胡传彪就是在等候邓卓。
忽然,胡传彪所坐的这艘船前方,出现了一艘稍大点的船。那艘船不闪不避的,冲着胡传彪的船就漂了过来。

☆、第274章 元宵夜风波(二)

胡传彪的船通过西水关进了城之后,胡传彪就出了船舱,直挺挺的站在船头上,打量着秦淮河水面上过往的船只。他是在等候邓卓的到来。
忽然,迎面一艘船直冲着自己的船开来,丝毫没有要闪避的样子。胡传彪一看大惊,刚要出声警告对面来船,话还没喊出来呢,却见那艘船的船头一调,几乎是贴着自己的船滑了过去。
胡传彪松了一口气,正想大骂对面那艘船的船工,那艘船却停了下来。
这时,两艘船几乎是船帮贴着船帮,相距连半米都不到。
来船的船舱里走出一个船工模样的人,连招呼也不打一声,直接朝着胡传彪招了招手。
胡传彪心有所感,下意识的跳到了对面船上。那船工引着胡传彪进了一间船舱,却见邓卓就在船舱之中。
邓卓双腿盘膝,坐在一张小方桌后面,正在悠闲的喝着茶。
“坐!”邓卓目视胡传彪,吐出了一个字。
胡传彪打量了一下,房间中并没有别人。不过,这间船舱是个套间,在邓卓身后,船舱隔壁上,还有一个小门,门上挂着一块布帘,将整个门口遮住了。
“我儿子呢?”胡传彪坐到邓卓对面,出口就问。
邓卓没有说话,只是抬起双手,拍了几下。邓卓身后那个小门的门帘立即被人从里面挑开,一个丫鬟模样的少女,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从里间走了出来。
“虎子——”胡传彪一见那个小孩,立刻站起身大喊。
“爹爹。”小孩脆生生的喊了一声,一溜小碎步跑向胡传彪。
胡传彪张开双臂,一把抱住自己的儿子,激动的双眼含泪了。
“胡英雄,好好看看,令郎可曾受到伤害了?”邓卓笑眯眯的说道。
胡传彪这才放开儿子,两手轻轻抓着儿子的胳膊,蹲下身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儿子自然没有受过‘虐’待的迹象,相反,他身上的穿的衣服很华丽,小脸蛋的白里透红,气色很好。
“虎子,这几天你和奶奶去哪儿了?”胡传彪问虎子。
虎子转过身一指那个丫鬟,说道:“到姐姐家去了,姐姐家里有好吃的也有好玩的。”
虎子毕竟年幼不晓事,胡传彪见问不出什么,便改变话题又问:“那奶奶现在在哪儿,你知道吗?”
“奶奶在姐姐家。姐姐说带我出来看花灯。”虎子答道。说完,他就反手抓住胡传彪的胳膊,一边摇晃一边着急的说道:“爹爹,带我看花灯嘛。”
胡传彪抬起头,望向邓卓:“邓先生,我可以把我儿子带走了吧?”
“请便!”邓卓微笑着答道。
胡传彪抱起虎子,出了船舱。等把虎子放回自家的船上,交给一名手下照顾,他又回到了邓卓的船舱。却见船舱里只剩邓卓一人了,那名丫鬟不知去了何处。
“这会儿,邓先生可以详细的说说,今夜想要胡某做什么事情了吧?”胡传彪仍旧坐到邓卓对面,向邓卓问道。
邓卓看了胡传彪一眼,说道:“你先把你船上的闲杂人等打发上岸,至于今夜的行动,你只管听我的吩咐便是。”
“那你总等告诉我一个大概的行动时间吧,我好做准备。”胡传彪说道。
邓卓想了想,说道:“一个时辰之后,我们就动手。”
邓卓讳莫如深,胡传彪无奈,只得再次回到自己的船上,将船靠到岸边,打发那几个粉头上了岸,让她们自行离去。他自己的儿子,也由一名手下带着下了船。
胡传彪与那名手下约定了会面的时间和地点后,便又将船驶近邓卓的船。再次上到了邓卓的船上。
“时间还早的很,我们先喝茶。”邓卓拿起茶壶,给胡传彪续了一杯茶水。
胡传彪端起茶杯喝了两口,犹豫了一下便对邓卓说道:“邓先生,胡某有一事不解,还望邓先生赐教。”
“你是想问我们是如何将尊母和令郎接走的吧?”邓卓很自信的笑问。
胡传彪一怔:“邓先生居然能猜到胡某想问什么!”
“这不难猜,方才,你不就想从令郎嘴里问这个问题了么。”
“没错!”胡传彪点了点头,“可从我儿子刚才的反应来看,他似乎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邓卓笑了笑,解释道:“其实做这种事情,胡英雄应该更拿手。只需一管迷烟,就能不动不响的把人接走了。令郎毕竟年幼,想哄骗他很容易。”
“那我母亲呢?”胡传彪问道。
“尊母自然知晓发生了什么。不过,老夫人也是聪明人,醒来后不哭不闹,在我们安排的地方住的很安心。”邓卓说道,“令郎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们并没有难为他。尊母也是一样,如今吃得好,住的好。”
“我相信你说的这些。”胡传彪点了点头,“还希望你能遵照之前的约定,等我们办完了事情,你们就放了我母亲。”
“放心吧,其实我们不是坏人。”邓卓笑嘻嘻的说道。
才怪!胡传彪在心里腹诽了一句。
这时,邓卓好像忽然想起一件事,将一只手伸到桌子下面,拿出一个小包袱,丢到了桌面上。
那小包袱落到桌面上,弄出了很大响声,由此推断,包袱里装的东西很重。
“这是给你的。”邓卓指了指那个包袱,“打开看看吧。”
胡传彪先是一愣,随即就狐疑的将那个小包袱打开了。包袱一打开,胡传彪立刻两眼大睁。
只见,五枚银元宝出现在了包袱皮的上面,看那些元宝的大小,一枚就应该是十两。
“这些银子……”胡传彪完全懵了。
“胡英雄,我说了,我们是好人。”邓卓仍旧是那副很欠扁的笑容,“那天我不是跟你说过嘛,今晚,我们是要胡英雄帮我们掳走几个人。人掳走之后,就请胡英雄暂时先安排她们在你那儿住几天。这些钱,就是用于那些人的开销的。剩余的,就当是给胡英雄的谢礼了。你看,我们做事很公道吧?”

☆、第275章 元宵夜风波(三)

元宵节这天晚上,金陵城热闹无比。大街小巷,挂满了琳琅满目的花灯,将金陵城装扮成了五光十色的不夜城。一些小商小贩散布其间,卖些小吃食和小饰品、玩具之类的。
一些大的店铺门口或者是王公贵族家门口,还摆起了大型的花灯,甚至是用秸秆扎制的灯楼。还有的人,在自家门口挂上一串串的灯谜,如果有人猜中了灯谜,他们还会获得一份小礼物。
大的街道上,舞龙的、舞狮的、跑旱船的、打把势卖艺的人,也是不少。
金陵城的人们,天不黑就吃了晚饭,大人带着孩子出了门,在城中游玩。平时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姑娘小媳妇,今夜也破例出了家门,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像放飞的小鸟一般,尽情游玩。
天刚黑下来,金陵城各条大街上的人们就摩肩接踵了。当然,这种热闹的场合,也少不了一些小偷小摸的人混迹其中,还有一些登徒子,也故意往一些女子身上磨蹭,赚些手足便宜。每条大街上,都是满满当当的行人,每条大街,也都喧嚣无比,热闹非凡。
这么说吧,今夜的金陵城,就是一年当中唯一的一次狂欢节。
蒋谦今晚吃晚饭也挺早的。刚吃过饭,他正在喝着茶,就有一名下人禀报说,华文派人送来了请帖,请蒋公公去秦淮河一游。
“呵呵,这个华文还挺执着的,初六那天就曾邀请过杂家,今晚去给他捧场。这会儿更是送来了请帖。你说,杂家到底去还是不去啊?”蒋谦笑眯眯对一个人说道。
那人正是陆逊,宁王府南京别院名义上的大管家。此时,他在陪着蒋谦喝茶。
“公公是何等身份,华文他们那些人,就是一群纨绔。公公没必要给华文这个面子。”蒋谦满是不屑的说道。
“呵呵,华文毕竟是华太师的儿子,他的这个面子,杂家还是要给的。”蒋谦说道,“再说了,就是不给华文这个面子,今晚杂家也还是不在府上的好。”
陆逊一怔,随即就恍然大悟道:“公公的意思是……避嫌?”
“避不避嫌的倒无所谓。”蒋谦轻飘飘的说道,“不过,我若不在府上,你们得手后,应天府的人就寻不到我,那后续的事情,就只能由徐荣那个老东西处置了。杂家也落个清静。”
陆逊会意的点点头:“如此一来,徐荣若是处置不力,公公还可以向朝廷参他一本。”
“哈哈哈哈,你小子聪明啊!”蒋谦大笑。
“在下这点长进,还不全靠您老人家平时的点拨嘛!”陆逊一个马屁送上。
蒋谦笑了笑,忽然沉下脸,小声说道:“今晚的事情,你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就等着时候一到动手了。”陆逊正色道。
“动手的人可靠吗?”
“可靠,全是跟随王府多年的人。”
蒋谦点点头,又道:“那今晚就由你全权指挥了。记住,手脚干净点,别留下后患。另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伤人性命。万一哪天事发……损毁了财物,咱们可以赔点钱了事,可要是害了性命,杂家在兰姑娘那里不好说话。”
“公公放心吧,属下已经得了消息,今日下午,萃芳阁的人就全出去了,只留了一个人看家。要对付那人,容易的很,根本用不着伤他性命。”
“那就好,杂家就把事情全交给你了。”蒋谦说着话,就站了起来,“杂家就去陪华文那小王八蛋好好乐呵乐呵。”
……
蒋谦今晚所谓的行动,自然是针对萃芳阁的。无独有偶,徐荣也决定在今晚出手对付萃芳阁。当然,这两位都不知道对方也在觊觎萃芳阁。
大概是跟蒋谦抱了同样的想法,徐荣今晚也没在家,而是到了红‘袖’招。
元宵节之夜,人们都在城里游玩了,有钱的人,更是到秦淮河上,坐着船游河,因此,红‘袖’招今晚很冷清。
但这并不是说红‘袖’招今晚的生意不好,相反,红‘袖’招的姑娘们,今晚大都被一些富家公子哥带了出去,陪酒玩乐。就连柳蝶衣,也是早早的就被华文接走了。
孟香雪在自己的房间里,备下了酒宴,招待徐荣。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孟香雪将丫鬟春馨打发了出去。房间中,就只剩下孟香雪和徐荣两人了。
“姓徐的,你不是说今晚会对萃芳阁动手吗,怎么还有闲心来我这里?”孟香雪满脸不悦的问徐荣。
“呵呵,我这不是想你了么。”徐荣牵过孟香雪的一只手,一边抚摸着一边说道。
孟香雪一下抽出手,没好气道:“少嬉皮笑脸的!说,你是不是又反悔了?只想说的话,全是糊弄我的!”
徐荣笑了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放下杯子说道:“对付萃芳阁一群女子,哪里用得着我亲自出面!”
孟香雪一听大喜,连忙问道:“这么说,你今晚真的会对萃芳阁动手?”
“当然!”徐荣点点头,“我对你做过的承诺,什么时候不兑现过?”
“可是,我听说,今天下午,秋香他们就全出门了。好像是华文邀请他们到秦淮河的一艘画舫上演出。连柳蝶衣那小贱人都被华文接去了。”孟香雪说道,“要是秋香他们不在萃芳阁里,你怎么对付他么?”
“嘿嘿,你还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徐荣一笑,“秋香他们真要是今晚不出门,我还免不了要费一番手脚,可偏偏他们今晚出门了,还到了秦淮河上,这是老天爷都在帮我啊!”
稍微一顿,徐荣继续说道:“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我安排的人,这会儿已经顶上秋香他们了。”
“真的?”孟香雪这下再无疑虑,立刻兴奋的说道:“那你快说说,你是打算怎么对付秋香的?”
徐荣却没有回答孟香雪的话,反而玩味的一笑:“这些事,你还是少知道为妙!反正,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哼,有什么说不得的!”孟香雪不高兴了。
徐荣忽然一把拉过孟香雪,将孟香雪的上身按到在他自己的双膝上,一脸猥琐的笑道:“你真想知道也可以,先陪我好好乐呵乐呵。”
说完,徐荣就往孟香雪的嘴唇上亲了下去……

☆、第276章 元宵夜风波(四)

元宵之夜,金陵城的秦淮河上,一艘艘船只,或游荡于河面之上,或停泊于岸边。无一例外的,那艘船上都挂着五颜六色的花灯。河水,也被这些花灯映照的分外美丽。
一些比较大的画舫中,富家公子小姐们居于期间,或吟诗作对,或笙歌曼舞,好不逍遥。
华文租下的画舫,就在这众多的画舫之中。今夜,华文邀请了金陵城中三四十个富贵公子哥,于秦淮河上游玩。
画舫船舱的大厅里,华文他们摆了六七桌酒宴,每一桌上,都坐了四五个客人。这种场合,自然也少不了风尘女子的身影。几乎每个客人,都有一名从青楼中请的女子坐陪。
这所有的风尘女子之中,最有名的,当属来自红‘袖’招的柳蝶衣了。
柳蝶衣是华文请来的,不过她却没有陪坐在华文身边,而是陪着一个白面无须的中年人。
由柳蝶衣陪坐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南京右守备太监蒋谦。
蒋谦能来,这让华文觉得倍有面子。虽然,他这位主人的风头,都让这位蒋公公给抢走了。
实际上,自打蒋谦上了这艘画舫,他立刻就成为了光芒四射的明星。那些华文请来的纨绔公子哥们,不约而同的大拍蒋谦的马屁。这不,连柳蝶衣也主动坐到了蒋谦身边,为他斟酒布菜,俨然成了蒋公公的贴身丫鬟。
今晚,华文也觉得格外风光,不光请来了蒋公公这尊大神,萃芳阁的众人,被他请来演出献艺,也给华文的脸上增添了不少光彩。
画舫大厅一头,设了一个小舞台,这是萃芳阁的人表演使用的。
萃芳阁今晚要演的节目只有四个,两支歌舞,一个相声,一个小品。
虽然,画舫中的这些客人,在今晚之前大多已经看过萃芳阁的新春文艺汇演,但今晚萃芳阁今晚的演出,依然让他们看得津津有味。
萃芳阁在新春文艺汇演时演出的那些节目,已然成为了经典。经典就是经典,让人百看不厌。
今晚的演出,仍然是由秋香报幕。每次,秋香走上台报幕时,眼睛都会下意识的看向柳蝶衣。谁让柳蝶衣陪着蒋谦坐呢,而蒋谦的位置,恰恰位于正中,正对着舞台。
秋香每次看到柳蝶衣,心里都感到腻歪。原因无他,柳蝶衣太会装了,明明她此时就是个陪酒女的身份,可她却装的跟大家闺秀似的。而且,柳蝶衣看向秋香的眼神,也充满了挑衅意味。好像在对秋香说,瞧,你站着我坐着,我吃着你看着,你演着我瞅着,你还是不如我。
每次,秋香报完幕,回到后台也总是会对颜蓁蓁说,早知道今晚柳蝶衣回来,那天我就不该答应华文。
颜蓁蓁也总是安慰秋香,咱们是来赚钱的,又不是来给自己找不痛快的,你就忍忍吧。
看在钱的面子上,秋香也只得忍着了。
……
在离着华文他们这艘画舫两三百步开外的河面上,并排停泊着两艘船。其实,今晚秦淮河面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