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荣也是有野心的人,虽然他现在已经是南京守备太监的高职了,但徐荣可不认为他就没有再上升的空间了。北京城的“八虎”,才是徐荣的终极目标。而要往上爬,就需要更多的银子。
野心、对财富的贪婪,令徐荣丧失了理智,他决定铤而走险,对付萃芳阁了。
而蒋谦要对付萃芳阁的理由就简单多了,朱宸濠让他这么做,他就只能这么做。因此,蒋谦对付起萃芳阁来,没有一点的顾虑。
一场针对萃芳阁的风暴,在正德元年的年末,开始酝酿了起来。
话说回来,终究是要过年了,不管是谁,都想过个安生年。因此,不管是铁了心要为柳蝶衣赎身的华文,还是想着对付萃芳阁的蒋谦、徐荣、孟香雪等人,在过年之前的这几天,也都非常沉寂。
因此,无论是红‘袖’招,还是萃芳阁,都与眼目下热闹祥和的金陵城的大氛围一样,非常的和谐。
……
一进了腊月二十,日子就似乎过得格外快了。仿佛一下子的,就到了除夕这天。
除夕是个大日子,家家户户要贴春联、祭祖。这一天的人们,也都格外忙碌。
萃芳阁的人,大多数都是金陵本地人。虽然,他们已经没有家了,但这一天,他们也想回生养自己长大的地方上坟祭祖。秋香就放了这些人的大假。
如此一来,萃芳阁之中就冷清了一些。除了秋香、颜蓁蓁、喜儿、兰芷若四个女子,就只有张斌等几个护卫了。
留下的这些人,同样忙碌。因为厨娘王婆回家过年了,这几天,颜蓁蓁就成了萃芳阁的大厨。今天是除夕,按金陵城的习俗,晚上要吃团圆饭的。萃芳阁的人,多数都是无家可归之人,他们就是一家人,今晚自然也要吃个团圆饭。
三四十个人的饭菜,不提早准备,到时候肯定手忙脚乱。颜蓁蓁便带着喜儿,在厨房忙活着,准备晚上的宴席。兰芷若也主动的到厨房帮忙了。
张斌则将那些护卫一分为二,有的洒扫庭院,有的在贴春联。
大红的春联一贴上,过年的喜庆气氛,一下就出来了。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午饭之时,出城祭祖的人只回来了三五人,那些离家乡较远的,恐怕要等到傍晚才能赶回来。
午饭开了两桌,也只是平常的便饭。不过颜蓁蓁的兴致却非常高,边吃边不停的数算着,晚宴都准备了些什么菜式。
“下午也没多少事可做了,大家这会儿不妨少吃点,留着肚子,晚上多吃点。”颜蓁蓁开玩笑似的,对着众人说道。
“颜姐姐,矜持,矜持一点,食不言,寝不语。”兰芷若打趣颜蓁蓁。
颜蓁蓁白了兰芷若一眼:“那你还说话?闷头吃饭有什么意思,难不成你想让我们都跟她似的。”
说着话,颜蓁蓁朝秋香努了下嘴。
此时,秋香虽然也在吃饭,但却是一副心神恍惚的样子,两眼木呆呆的,似乎没有焦点。她吃饭的动作也极为机械,筷子只往一个盘子里伸,吃一口饭,就一口菜,嘴巴活动的频率,像是掐着表似的,一下一下的极为均匀。有时,秋香的筷子伸到盘子里,并没有夹起任何东西,可她依然再把筷子伸到嘴里,就像……嗯,机器人似的。
其实不用颜蓁蓁示意,兰芷若也早就发现秋香有些反常了。
颜蓁蓁和兰芷若稍稍一猜,也都知道,秋香定是思念唐伯虎了。别的事,她俩还能开导一下秋香,可这件事,她们实在无能为力。
“唉——”颜蓁蓁和兰芷若对视了一眼,两人都露出了苦笑神态,颜蓁蓁直接又把目光转向秋香,替她叹了口气。
“这死人!就算人赶不回来,怎们连封信也不知道写回来呢!”
很突然的,秋香嘀咕了一句。
话刚说完,她才忽然意识到,自己是在饭桌上,顿时尴尬了。
“呃,吃饭,吃饭……”秋香连忙招呼众人。众人也只当没听见秋香刚才失神时说的话,只管埋头吃饭。
秋香自然不会知道,其实唐伯虎写给她的信,早就到了金陵了,只是,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压下了。
☆、第256章 每逢佳节倍思念(上)
中国人过年的习俗,除夕这天夜里,要吃团圆饭,并且守岁。
这个习俗由来以久,据考证,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守岁的习俗。梁朝的不少文人的诗句中,都有这方面的描写。
金陵城的夜幕降临了。今晚的金陵城,格外的美丽。若是有人站在紫金山上向金陵城眺望,就会看到,万家灯火星星点点,与天上的星光连成一片。天上的星光,都是银亮的;而地上的灯火,却万紫千红,绚丽多彩。
今天是除夕,即使是平日再节俭的人家,今晚也亮起了灯光。并且,像是毫不吝惜灯油和蜡烛似的,还要让这灯光亮一整夜。稍微富足点的人家,更是将各色的灯笼,挂在大门前、小门口;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家,家中的五彩灯笼更是星罗棋布。
今夜的金陵,是一座不夜城。若有人走在大街上,定会听见家家户户欢声笑语,还夹杂着杯碗碰撞的清脆声。
大年夜,吃团圆饭是必有的项目。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即使再穷苦的人家,在大年夜也要弄上几个盘子几个碗的饭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为了图个吉利,平日的愁苦,人们在今夜也不会提及,而是要乐乐呵呵的。
无忧无虑且家境殷实的人家,年夜饭吃的更加精彩。就算未亲眼所见,可他们的院子里弥漫出的那种香气,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了。
萃芳阁的人也在吃年夜饭。今晚的年夜饭,应秋香的提议,颜蓁蓁准备的是火锅。
宴开五桌,每桌都坐了六七人。每张桌子的中间,都放着一个铜炉,铜炉中木炭火旺,炉上铁锅里沸水咕嘟直冒,热气蒸腾。像是预示着来年萃芳阁的生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铜炉四周,摆满了一盘盘切好的食材。这些食材,却是荤的多,素的少。牛肉、羊肉、猪肉、鱼片、鸡块、鸭块,还有一些畜禽的下水;素菜只有三四样,却是些白菜、豆腐、粉条之类的。毕竟,大明朝还没有反季节蔬菜供应。
大年夜的饭菜,酒也是少不了的。男子们喝的是烧酒,也就是后世所称的白酒。女子们则喝米酒。
众人涮着火锅,杯来杯往,其乐融融。
刚开始吃饭时,颜蓁蓁还让秋香先讲两句,结果,秋香就只说了四个字——吃好喝好!
众人一阵大笑后,也都不再纠结这种繁文缛节了,直接开宴。
秋香喝了几杯酒后,反而话多了起来。
“我说,大家都慢点吃,今晚这顿饭,咱们最好吃上一整个晚上。反正,也要守岁不是么!”秋香又喝完一杯酒后,直接站起来,拍着桌子大喊。
“吃一整晚?秋香大妹子,你这是嫌我今天没累着是吧?”颜蓁蓁不乐意了,“光是准备这些东西,我就忙了整整一天。要是吃一整晚,你们倒是不怕胀破肚子了,可我就得再去厨房给你们弄菜了。今晚可是大年夜,你们还是让我安生会儿吧!”
“哈哈哈哈……”众人都被颜蓁蓁的话逗笑了。
笑声过后,秋香说道:“颜姐姐,你也别觉得委屈,我们都知道你今天受累了。”
说完,秋香就又端起酒杯,再道:“要不,我们每个人敬你一杯酒,表示下感谢?”
“可别!”颜蓁蓁慌了,“每人敬我一杯酒,那我还不得醉的不省人事了?秋香妹子,你这是坑我呢!”
众人再次大笑。
“那我们就集体敬你一杯酒好了!”秋香改口说道。
“不用不用……”颜蓁蓁连忙推辞。可哪里推辞的过去?众人全都高举起了酒杯,向颜蓁蓁敬酒。
“那好,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颜蓁蓁无奈,也只得受敬了。
众人放下酒杯,吃了一小会儿菜。与秋香同坐一桌的薛超,忽然端着杯子站了起来。
“秋香妹子,恕我托大,喊你一声妹子。”薛超显然要敬秋香的酒。
秋香会意,连忙端起了酒杯。“薛超大哥,你本来就比我大,叫声妹子是应该的。您快坐下!”
薛超却没有坐下,继续说道:“秋香妹子,我这杯酒,是代我们从教坊司出来的所有人,敬你的!”
一听薛超说出这句话,众人都停下了手上动作,也都不说话了,屋子里一下变得安静了。
“我们这些人,都是贱命之人,原先在教坊司时,就受尽了欺凌。当初,谷先生把我们从教坊司买走时,我们都以为,今后过的还是跟在教坊司一样的生活。可是,到了萃芳阁之后,妹子你却对我们百般关爱,我们总算是活出个人样了。”
薛超说着,禁不住双眼发红了。教坊司出身的那些姑娘和乐师们,也都动容了。感情脆弱的一些姑娘,还抹起了眼泪。
“秋香妹子,我老薛不会说那些感激的话,一切,都在酒里了。”
说完,薛超两手捧着酒杯,一仰脖,喝干了杯中酒。
教坊司出身的那些人,也都端起了酒杯,朝秋香遥敬。
秋香也动容了,端着酒杯的手,都有些颤抖了。
“大家不要这样。其实,我秋香跟你们一样,也是苦命人。大家既然有缘聚在萃芳阁,就都是兄弟姐妹。我秋香,也从来没觉得对你们有多好。反而是你们大家,不欺我年幼,处处支持我,配合我。”秋香说道。
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秋香又道:“萃芳阁不是我秋香一人的,是我们大家的。今夜是大年夜,我们就不要去想以前的苦日子了,大家都乐乐呵呵的。明年,让我们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萃芳阁,继续打拼。来,我们大家共饮此杯。”
“干!”众人一齐举杯,喝完了杯中酒。
酒虽然喝了,可众人激动的心情,却没有平复。放下酒杯后,众人一时都不说话了。
秋香见状,便主动活跃气氛,直接找上了张斌。
“张大哥,我敬你一杯。”秋香对张斌说道,“萃芳阁这么多兄弟姐妹们的安全,可全靠您和手下的兄弟们担责呢。”
“哈哈,秋香姑娘言重了。能跟大家在一块,其乐融融,我们几个兄弟也都舒心的很呢!”张斌很很爽快的跟秋香喝了一杯。
“接下来嘛,大家就不要闷头吃喝了,想跟谁走走,就赶紧的吧。今夜,咱们不醉不休!”
秋香一句话,把晚宴的气氛带动了起来。于是,接下来的时间,众人你敬我,我敬你,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第257章 每逢佳节倍思念(下)
秋香虽然说今晚的年夜饭要吃一整夜,可那终究是玩笑之语。实际上,萃芳阁的年夜饭,只吃了大约一个时辰就结束了。
冬天天黑的早,萃芳阁众人吃完年夜饭的时间,大概也就是后世晚上八点来钟的样子。
饭吃完了,但众人却还不能像往常一样直接洗洗睡,因为今夜是大年夜,还要守岁。
为了打发时间,秋香干脆组织众人玩起了斗地主。当然,秋香用的名词是“抢地主”。
这个游戏,秋香在三个月以前,被朱厚照在秦淮河上救起时,第一次带入了大明朝。之后,秋香又在萃芳阁推广了这个游戏。
一开始,还只是秋香、颜蓁蓁、兰芷若三人经常在闲暇时玩一玩。可是后来,先是经常在一旁看热闹的喜儿学会了这个游戏,再之后,喜儿又教会了更多的人。萃芳阁的人,如今几乎人人都会玩。
于是乎,年夜饭过后,萃芳阁的人便分作了七八伙,玩起了斗地主。当然也不是人人都玩,有些自认为水平不高的人,也乐得在一旁看热闹。还有几个上了岁数的乐师,对斗地主不感兴趣,人家玩起了高雅,摆上了象棋或围棋,捉对厮杀。
一玩起来,时间就过得格外快。不知不觉中,大街上敲响了五更的梆子声。
报更的梆子声刚一响起,金陵城霎时就像热油锅进了凉水,一下在炸响了。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顿时响成一片,整个金陵城都一下沸腾了。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古人除岁的鞭炮,都是在五更才开始燃放。
“哟,五更了,咱们也该放鞭炮了。”颜蓁蓁最先反应过来,一把丢下手中的纸牌说道。
与颜蓁蓁同一桌玩斗地主的秋香立刻不干了:“颜姐姐,你耍赖!明明是你牌不好,趁着这个机会乱整!”
“呵呵,我就是耍赖,你奈我何?”颜蓁蓁斗气一般对秋香说道。
“你……我……”秋香无言以对了。
兰芷若一笑,替颜蓁蓁解围道:“好了秋香,咱们也该放鞭炮了。就不玩了吧。”
“好!反正咱们就是等的这一刻,不玩了不玩了!”秋香也放下手中纸牌,然后就大呼小叫的说道:“张斌,张大哥,鞭炮准备好了吗?”
“早就挂在院子里了!”张斌笑着回应。
“那好,咱们都到院子里去,放鞭炮咯——”
秋香像个孩子似的,一边兴奋的喊着,一边往院子里跑。
众人也嘻嘻哈哈的出了屋子,齐聚在院子中,院子里的一根晾衣绳上,张斌早已带着几个护卫挂上了六挂鞭炮。秋香一声令下,张斌等人一齐用火折子点燃了鞭炮,又迅速跑远。
“噼噼啪啪……”
鞭炮的底端燃起了火花,几乎是同时炸响。
姑娘们两手捂着耳朵,眼睛都盯着鞭炮,脸上俱是灿烂的笑容。男子们胆大,耳朵是不用捂的,同样笑逐颜开。
秋香盯着燃响的鞭炮,忽然自言自语的说:“黑子最喜欢放鞭炮了,也不知道他这会儿在北京城里,是不是也正在放鞭炮呢?”
紧挨着秋香的兰芷若,见秋香嘴唇张合,便把嘴巴凑近秋香的耳朵,大声问道:“你在说什么?”
这时,鞭炮也响完了,秋香便对兰芷若回答道:“没什么,我想黑子了。”
一听秋香提起黑子,兰芷若也一下心有所感,说道:“是啊,黑子都去北京两个多月了,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
“有谷先生照顾,他自然不消我们担心。”秋香说道。
就在这时,薛超走到了秋香身边,朝秋香和兰芷若一拱手:“二位姑娘,过年好啊,恭喜发财!”
“哦,过年好过年好,发财,都发财!”秋香和兰芷若连忙回应薛超。
此时,院子里众人,也都彼此的问候着,“过年好”这三个字,成了每个人的口语。
……
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既然鞭炮已经放了,那么守岁也便结束了。秋香便让众人各自回房,小眯一会儿,以解乏累。
秋香和兰芷若住同一间房,二人一同回了房,兰芷若很快就躺下了。秋香却搬了张凳子,坐在窗台前,将窗户打开一扇,两眼望着窗外,想起了心事。
去年过年时,自己还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可是今年的大年夜,自己却是在大明朝了。
另一个时空中,有着自己的父母亲朋,还有那个经常让自己生气,又经常逗的自己哈哈大笑,时而让自己感动,又时而让自己伤神的冤家。
你们,过得可还好?
忽然,唐伯虎的身影又浮上了秋香的脑海。
又是一个冤家!你狠心抛下我去了南昌,我不怪你,可你怎么就连封信都不知道写给我呢?
忽且,一滴泪滑落脸颊,秋香哭了。
窗外,时远时近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大街上各家店铺门前的灯笼五光十色;窗内,孤寂的人儿,思念倍增。
“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忽然,兰芷若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秋香偷偷抹掉脸上的泪痕,回过了头。却见兰芷若披着衣服,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
秋香连忙关上窗户,对兰芷若说道:“不好意思啊兰姐姐,我把冷风放进来了。”
“今夜不算冷。”兰芷若轻轻一笑,“你是否想念唐公子了?”
秋香本想否认,可是下意识的,她却点了点头。
“唉——”兰芷若叹了一口气,却不知该怎么安慰秋香了。
两人稍稍沉默,秋香说道:“兰姐姐,你说,他会不会给我写了信,却意外的丢失了呢?”
“不会的。唐公子离开金陵的时间晚,刘安回来时不是说了么,他和唐公子是腊月十六那天到的南昌。就算唐公子到南昌后就给你写了信,这短短十来天时间,也不一定能托人送到金陵。”兰芷若安慰秋香,“你也别着急,再等等吧,说不定过上几日,唐公子的信就送到了。”
“但愿如此吧。”秋香说道。
“天快亮了,赶紧眯一会儿吧。等天亮了,我们还要给左邻右舍的拜年呢。”
“好吧,我这就睡。”
☆、第258章 终于盼到了
大年初一早上拜年,这个习俗也由来以久了。具体早到哪个朝代,已无从考证。反正,历朝历代的文人诗词文章中,都有有关过年拜年的记载。大概,这个习俗的历史,跟过年的历史一样久远吧。
秋香原本打算和兰芷若、颜蓁蓁一块出去拜访一下左邻右舍的店家。可还没等秋香她们出门,就先有人登门给她们拜年了。
来的人是小花,就是王婆的那个侄女,年前曾在萃芳阁帮厨的那个小姑娘。
小花是一个人来的,一进门,就向众人连声问好。
秋香拉着小花的手坐下,又从桌上的果盘中抓了一把用红纸包好的糖瓜,硬塞进了小花手中。
“小花,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难道你家里人不带着你去给长辈拜年吗?”秋香问小花。
小花回答说:“家里的长辈不多,我们起得早,都已经串完门了。爹爹和娘亲说,秋香姐姐这里是东家,就如同长辈,便打发我来给你们拜年了。爹爹和娘亲原本也打算一块儿来的,可家里也有人登门拜年,他们实在走不开。”
“小花,你不用这么见外的。”秋香笑道。
小花犹豫了一会儿,又问秋香:“秋香姐,年前放假时,你不是让我问一下我爹娘,过了年还让不让我来店里做工嘛,我爹娘说了,还让我来。”
“好,你就跟着你那位伯母一起,初五那天来上工吧。”秋香点头道。
“嗯,我记下了。那我这就回家了。”
送走了小花,秋香还想着出门拜年的事,可没想到,立刻又有人上门了。
来的人是王裁缝的女儿,还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等送走了王裁缝的女儿,徐经设在金陵的工坊的主事人,又登门了。
秋香原本以为今日来萃芳阁拜年的人会很少,可没想到,却是络绎不绝。无奈之下,她只得和颜蓁蓁、兰芷若商量了一下,留颜蓁蓁在家接待上门拜年的人,她则和兰芷若出门,去给别人拜年。
秋香和兰芷若也不敢在别人家多待,都是稍坐一会儿就离开。一圈下来,却也耗费了近一个时辰。
等秋香和兰芷若回到萃芳阁,却见到了一个熟人正在跟颜蓁蓁说话。
这位熟人是柳蝶衣。
一见柳蝶衣居然也来萃芳阁拜年,秋香大感意外。以至于,她进门之后,就站在门槛边上发愣了。
“哟,秋香妹妹,兰姑娘,过年好啊!”柳蝶衣主动站了起来,朝秋香和兰芷若说道。
“呃,柳姑娘过年好!”
伸手不打笑脸人,就算以往跟柳蝶衣有再多龃龉,可人家柳蝶衣是来给自己拜年的,秋香也只得笑脸相迎了。
秋香和兰芷若坐下,陪着柳蝶衣说话。
“唉,今年过年,我还能来给三位姐妹拜个年,等明年啊,说不定咱们想见一面都难了。”柳蝶衣忽然叹了一口气说道。
她说出的话虽然带着叹息,可秋香分明看到,她此时一脸的得色。
“柳姑娘这话何意啊?”颜蓁蓁耐不住好奇心问道。
“唉,这不年前嘛,华太师的长公子华文,非要给我赎身,还在城外专门为我建了一处大宅子,请了一大群下人。这过了年啊,我就要离开红‘袖’招了。”柳蝶衣说道,“常言道,侯门一入深似海,等我去了那处大宅子住,咱们姐妹可不就难得见一面了嘛。”
“啊?原来华文那只苍蝇,还没放弃你这坨……呃,他居然铁了心要给你赎身啊!”
秋香一声惊叫,差点说出难听的话。
“谁说不是呢!”柳蝶衣似乎并没有听到秋香险些把她比喻成一坨翔。“要说这位华公子,也算对我一往情深了,我也总不能付了人家啊!”
“哦,那恭喜柳大小姐得脱苦海了!”秋香玩味的一笑。
“什么苦海不苦海的?我在红‘袖’招过的日子,虽然不算锦衣玉食,可也过得去。这要真离开了红‘袖’招,我还怪舍不得呢。”
“那你就拒绝华文呗,想来,孟妈妈也很乐意继续使唤你。”秋香说话有点刻薄了。
柳蝶衣脸色一变,恨恨的瞪了秋香一眼,转而又一脸笑容道:“红‘袖’招再好,也终究不是久留之地。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欲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等过几天啊,我就嫁给华公子了。”
“那提前恭喜柳小姐了!你和华公子成亲之时,千万记得通知我,我一定给你备上一份厚礼道贺。”
“好好好,秋香妹妹既然都这么说了,到时我一定会派人给你送份请帖的。”
柳蝶衣说着话,就站了起来,又道:“那就这样吧,我先回去了,说不定啊,华公子这会儿已经到红‘袖’招等着看望我了。”
“慢走,不送!”
柳蝶衣的身影刚刚在门口消失,秋香就冲着大门口啐了一口:“呸,我还以为这人改了性子,真心来拜年呢,敢情,她是来向我显摆呢!有什么可显摆的,就算华文给你赎了身,你也是当小妾的命。还成亲?成你的大头鬼!”
秋香在那里骂柳蝶衣,颜蓁蓁和兰芷若见状,相互看了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了。
忽然,秋香一下呆滞了。柳蝶衣是给华文当小妾,那么我呢?唐伯虎那家伙也已经成亲了,将来,我和他又会如何?
一念及此,秋香心里泛起苦水了。也幸亏秋香此时是背对着颜蓁蓁和兰芷若,这二人才没发现秋香脸色的变化。
“各位过年好!”
忽然,一个身着青衣小帽的青年男子走进了萃芳阁。这人秋香根本就不认得。
“您是……”秋香回过神,连忙问这人的身份。
“哦,小的是南京守备太监蒋公公府上的下人,蒋公公命我来给秋香姑娘和兰芷若姑娘,还有颜掌柜的拜年。”那人自报家门的说道。
一听清这人的身份,秋香、兰芷若、颜蓁蓁三人都愣了。蒋谦居然会让人来拜年!这怎么话说的?
“请问哪位是秋香姑娘?”来人又问。
“我便是秋香。”秋香忙回答。
那人看向秋香,伸手从衣袖中掏出了一封信,递向秋香说道:“蒋公公还有一事交代。年前,蒋公公曾派人去往南昌,拜访宁王爷。恰巧,宁王府上的唐寅唐公子写了一封信给秋香姑娘,让蒋公公派去的人捎回了金陵。昨日傍晚时分那人才回来。因为天色已晚,蒋公公不便再让人来萃芳阁搅扰,这才拖到今早,让小的把唐公子的信带了过来。”
秋香一听,脸上立刻露出喜色,一把就接过了那封信。这封信,秋香终于盼到了。
☆、第259章 充满玄机的一封信(上)
自从陪同唐伯虎一起去往南昌的刘安回到金陵后,秋香就一直盼着唐伯虎给她写信。
日也盼,夜也盼,终于在正德元年的大年初一这天,秋香盼到了唐伯虎的信。
一拿到那封信,秋香再也顾不上别的事情了,直接一溜小跑着上了楼。
秋香自然不会知道,这封信,其实早在三天以前,就已经到达金陵了。是蒋谦将这封信扣在自己手中,拖延了三天才将它交给的秋香。
秋香也不会知道,这封信在到达她手中之前,蒋谦就已经拆开看过信的内容了。当时,蒋谦的手法很老到,做事也很小心,秋香拿到信后,又急于拆开,是以,并未发现这封信也被动过的痕迹。
那么问题来了,蒋谦为什么要把秋香的信扣在他的手中三天呢?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朱宸濠想谋夺萃芳阁这处产业。恰好,唐伯虎在写给秋香的信中,也劝秋香在合适的时机下,能够放弃萃芳阁这份产业,将它交还给皇上。
唐伯虎的意见,与朱宸濠的目的一致,这对蒋谦来说,也算意外之喜了。如此一来,他想替朱宸濠把萃芳阁谋夺到手,就更加容易一些了。
当然,唐伯虎的这封信,对蒋谦来说,也仅仅是稍有帮助而已。毕竟,唐伯虎的意见是要秋香把萃芳阁交还给皇上,而不是交给随便一个人。
蒋谦将唐伯虎写给秋香的这封信扣下三天,就是因为他还没有想出对付萃芳阁的主意。他隐隐觉得,唐伯虎的这封信能发挥大作用,所以才一直没派人将信送给秋香。
直到昨天晚上的大年夜,蒋谦喝了一点酒,灵感忽至,他一下想到了对付萃芳阁的办法。
于是,蒋谦又一次偷偷拆开了唐伯虎写给秋香的那封信,再一次仔细阅读后,蒋谦提起笔,在信上做了点手脚。
那么,蒋谦就不怕秋香会看穿他在信上动的手脚吗?他还真不怕。
蒋谦身为朱宸濠的心腹,除了对朱宸濠忠心不二之外,他也是极有本事的人。朱宸濠也算是一位枭雄了,他选拔心腹之人的眼光,也极为挑剔,如果蒋谦没有点本事,也入不得朱宸濠的法眼。
蒋谦有一项特长,那就是非常擅长模仿别人的笔迹。说起蒋谦的这个特长,还有些玄乎乎的。
蒋谦也是个苦命人,出身贫寒,九岁那年便父母双亡成了流浪儿。按说,蒋谦这样出身和命运,是不可能有读书写字的机会的。大概是老天爷怜悯蒋谦,给了他一项与生俱来的本领,那就是善于模仿别人的笔迹。
这项本领,就连蒋谦自己,也是在无意中发现的。那一年的某一天,蒋谦流浪到了某个县城。中午时分,他蹲在一堵墙下面晒着太阳。挨着蒋谦不远处,有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卖自己的书画作品。
蒋谦无聊之下,就凑到那个读书人的摊位前看了几眼。那位读书人虽然落魄,可却看不起蒋谦这个叫花子,就撵他走。
蒋谦不忿之下,就随口说道:“就你写的这些破字,还没我写的好看呢,牛什么牛?”
这本是一句气话,谁知那读书人却不依不饶的对蒋谦说道:“小叫花子,你侮辱我的字,就是侮辱我的人。你倒是写几个字给我看看,要是写不出来,我跟你没完!”
蒋谦也是小孩心性,哪里会怕这个读书人,他当即笑嘻嘻的要过了纸笔。本来,他是想在纸上胡写乱画一气的,可是,下笔之时,他刚才看过的那位读书人写的几个字,忽然跃出脑海。鬼使神差的,蒋谦居然照着葫芦画瓢,写出了跟这个读书人所写的字形一模一样的几个字。
那读书人一见蒋谦写的字,竟与自己分毫不差,大惊之下忙问蒋谦:“小兄弟,难道你原本出身富贵人家,读过书写过字?”
蒋谦摇头。
那读书人又问:“那你可识得你刚才写的这几个字念什么?”
蒋谦继续摇头。
“哀哉怪哉!小兄弟乃是神童啊,日后说不定会有一番奇遇!”
当年那个读书人的话,后来还真就应验了。一年过后,蒋谦流落到了北京城,他遭遇了徐荣同样的处境,被一伙强人掳走,卖给了给宫里招募太监的……太监。
进宫之后,蒋谦由一个老太监带着,负责打扫整理宫中收藏名人书画作品的一处殿阁。
也正是所干差事的关系,让蒋谦见识了更多名人的书画字迹。俗话说,财物动人心。整天守着那么多的名人字画,蒋谦这个从小没受过教育的人,难免动了歪心思。
他仗着自己擅长模仿他人字迹的本事,伪作了一副名人的书法作品,然后想将那副真的作品偷出宫外卖掉。可是不巧,蒋谦的行为,被那位老太监发现了。
老太监并没举报蒋谦,而是私下里对他进行了审问。听蒋谦说是他自己伪作的作品,那个老太监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