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家栋梁-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千近江备分成十阵被全灭九阵,剩下的只有半支残阵咬牙坚持到最后,在三河武士冲锋的时候,他们全部跪下来嚎啕大哭,这些人哭的是如此的伤心,如此的痛苦,似乎眼里流下的不是泪水是而鲜血,哀号声如泣如诉绵绵不绝。

战场上还躺着许多失去战力的伤员,如果是三好家士兵会被立刻补上一刀然后切下脑袋,整个过程冰冷而无趣,现在没有人还想着贪功冒赏,一些年长的武士一边砍下三好武士的脑袋,一边摇着头说道:“太惨了!实在太惨了!”

战场上的见闻真的印证了吉良义时的预言,整个就是个修罗场,地面被鲜红和黑褐色的血迹淹没,闻风而来的乌鸦落在不远处仔细打量战场上的动静,它们是大自然的清道夫,死去的尸体虽然会集体焚烧,但是总有些残渣碎片会便宜这些东西。

有些侥幸没死的近江备成员,立刻会有人过来搀扶着送往后方救治,但是有些人的伤的四i在太重,重伤濒死实在没办法救治的人,只能由一群人围住跪在那里,一边唱着家乡的童谣,一边送他上路。

吉良义时休息了片刻就再次骑着坐骑在战场巡视,他巡视的时候恰巧就遇到了这一幕,远处五六个军汉围住一个人低声哭泣,走上前去才听到那个躺在地上的人说道:“虎助大叔,帮我告诉我母亲大人,我弥平助没有做逃兵,我信守了誓言,我为能够保护大家而感到骄傲,不能再看一眼母亲大人,实在太遗憾了……”说着,弥平助的嘴里开始涌出血沫,随即咽下最后一口气。

“弥平助!我记得那个少年的名字,没想到他也死了吗……”吉良义时无言的驻马不动,静静的望着一群嚎啕大哭的男人,其中还有那名对弥平助执行军法的军目付,他们哭的这样的伤心,又是如此的愤怒,吉良义时不知道自己做么做到底是对是错,获得了所期望的胜利,可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厚葬了弥平助!”对身后的山冈时长交代了几句,吉良义时纵马离开了这片伤心地。

战后的首实检只是草草举行就结束,谁也没心思去看砍下的脑袋,一把火把那些尸身烧掉,剩下的首级还要留着给将军检验,吉良义时此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召集所有人召开军议。

“为什么还要召开军议?不是应该召开战后评定会吗?”许多人不理解这是什么寒意,但是吉良义时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什么?还要继续打?而且还是打三好长逸?馆主大人!请您三思啊!”

“请您三思!”残存的近江武士齐刷刷的拜下去,他们的损失实在太惨重了阵亡三千人,虽然伤号加起来没有五百人,其中一大半还是最后追击时受了点轻伤,但他们这一战差点把最后一点心气给打掉,现在再出兵真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是经过深思熟虑过后才做的决定,正如我战前所说的,击退即是自败,唯有击溃才是小胜!现在我已经赢了小胜,还要赢一场大胜!不击败三好长逸,京都难安!幕府难安!三好大军随时可以再次集结,三好长逸正是插入京都心腹的一把尖刀,此战必须打,而且必须胜,不胜则亡!”吉良义时的声音铿锵有力,让所有人不由的心折。

这是与山本时幸在战前讨论过的,不动则以一动必须要求全胜,必须要抓住这个时间差,一旦让三好长逸反应过来将必败无疑,当然这个假设只是若干套预案中的一种,偏执如吉良义时这样的家伙就坚信必须要速胜,现在打三好长逸一个时间差是最佳的机会,错过这个机会再想打败有所防备的三好长逸就太难了。

“所以!虽然本家知道诸位很累,但还是请勉为其难的坚持一下吧!只要打赢这一阵本家亲自为你们请功!”吉良义时的意志太坚定,众国人苦劝无果,再加之刚打赢一场胜利,吉良义时的威望大幅提高,最后只能通过了他的提议。

午后埋锅造饭,吉良义时命水军众捕来河鱼炖汤犒赏军士,并搬来几大木箱铜钱,对兵士们说道:“这是此战的赏钱,乱捕得来的铠甲,竹枪可以按成色折价卖给本家,本家保证每一位参战的足轻都可以分到一笔赏钱。”

“噢!吉良大人真是个好人啊!”足轻们拼死拼活的打仗,说到底还是为了获得战争的红利,所以乱捕和赏钱必不可少,砍了几个脑袋就换多少赏钱,吉良义时当初可是承诺过,只要出阵就有赏钱,他做事向来不喜欢拖泥带水,当场就兑现了。

接着他又宣布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另外我要宣布,所有战死者家人可以获得钱一贯文,大米两石,布一匹的补偿,生前有斩获的分文不少的给予他的家人,战后会由各惣村宿老负责处理此事。”

“啊!吉良殿下是说战死了也有封赏?这……这……真是一个好人啊!三助!你听到了吗?你也有封赏啊!咱们没白为吉良殿下出生入死哇!呜呜……”不过一会儿军营里就哭声一片,接着就有人放下饭食跪伏下去。

这些大老粗擦干脸上的泪水,连忙说道:“谢吉良殿下恩典!俺二木村的太郎愿意为吉良大人效死!”

“俺也是!俺上原村的平吉也愿意为吉良大人效死!”有人带头立刻起了连锁反应,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跪倒一片。

“诸位请起,请起……我吉良义时还要拜托诸位一件事!”看着足轻们都静静的听着他的讲话,吉良义时突然高声说道:“请随着我再出阵一次吧!在京都还有最后一股三好家的军势,只要击败了他们,就将京都的敌人全部肃清,我们要彻底击败三好家,为这一场罪恶的侵攻做一个了断!

战争结束后,我会在此地树立一座墓碑,祭奠战死的同袍,我会请伏见稻荷大社、京都贺茂别雷神社来为他们做祈福,本家还会请东寺、相国寺、大德寺、妙心寺的高僧为战死者超度!日后本家还会上奏朝廷请来赦命给战死者一个体面的身份,汝等将名垂青史功绩为后世所称赞,汝等子孙将以此为荣,请诸位放心大胆的随我出阵吧!”

“哈!死去的同袍还可以被祈福超度吗?我等也能名垂青史?这真是……太好了!”足轻们欢欣鼓舞连忙跪下来再三拜谢。

第115章 慈照寺突袭战

饱食之后,吉良义时安排水军众封锁鸭川航道,务必要保证松永长赖的两千军势无法通过鸭川,然后留下受损严重的残阵和伤兵,让他们看押战败俘虏的三好家残余军势,自己则亲自带领余下的不足四千军势乘迴船沿着鸭川逆流而上。

在穿过三条大桥后开始陆续在东岸登陆,根据服部保长反馈的消息,三好长逸正在银阁寺外布阵,先期的五千军势正在攻击山上的中尾城,而他带着本阵三千军势坐镇银阁寺。

此时大约下午三点左右,三好长逸展开例行公事的制压,自己正在慈照寺中休息,他每天都会命令大军出阵攻击中尾城,刚开始的半个月里,三好长逸还趁着统领大军的新鲜感天天上山打中尾城,后来新鲜感一过就怠倦下来,贪图慈照寺的繁华御所每日在里面花天酒地把好好的寺院搞的乌烟瘴气,真是人见人厌。

在得到这个宝贵的情报之后,吉良义时抓住了机会,立刻带着四千军势直扑慈照寺,打了三好长逸一个措手不及,在本阵里的三好家军势只有少数人穿戴整齐,大部分都放松警惕的休憩,所以吉良家的军势突袭而来的时候,本阵立刻陷入了慌乱。

吉良义时担心这厮赖在慈照寺里负隅顽抗,万一来个玉石俱焚的烧寺之举那可就得不偿失,于是他就命令大军围剿慈照寺的时候,特意围三阙一放他们逃走,而且因为兵力不足,近江备长途奔波过于疲惫的原因,吉良义时只命令强攻正面。

用铁炮队与弓箭队的远程打击力不断消磨他们的抵抗意志,一时间敢于反抗冲出来的三好乱军死伤无数,听着雷鸣般爆响的声音,三好长逸一边命令所有人拼死抵抗,一边召集家臣商议对策。

“现在幕府军打上门来了!快说本家怎么办?”

三好长逸的一门侄子,三好兵库助长胜说道:“为今之计只有与大军汇合再一鼓作气杀回来了吧!”

“是啊!也只有这样了!”几名家臣都是平庸之辈,否则也不会跟着三好长逸做家臣,有能耐的都想去三好长庆那做直臣,谁会跟着这个老家伙混吃混喝,寺内的僧人把禅房的大门一锁不理他们,三好长逸也颇觉得无计可施。

“难道本家真得要逃出去吗?”这位三好家地位举足轻重的一门长老,来回踱着步子下不出决断,说到底他还是心存幻想盼着山上的军势能及时赶回来救援。

他的犹豫没持续多久,隐忍大半天的三河两备队火力全开,其中枪半藏渡边高纲一人当先,带领两百精锐足轻成锋矢阵冲锋在前,手中的大枪连削带刺片刻间杀死五名三好家的武士,接着大喝一声:“渡边枪半藏讨取三好家五名武士!”

战局瞬息万变,在渡边高纲乘胜突入阵中连斩数人的时候,吉良义时的本阵也在不断向前移动,内藤正成匹马单弓两壶箭挂在马鞍上,手中的长弓如时开时合,任何一个敢于靠近本阵的三好家武士都成了他的箭下亡魂。

紧急抽调来的三百铁炮队也有不俗的表现,泷川益重指挥着铁炮队做一次次齐射,面对三好家的足轻扎堆冲锋时,不急不躁的端枪瞄准,在距离十间的距离时才开始射击,雷鸣般的震响带着漫天飘起的烟雾遮天蔽日,一轮齐射就打死超过五六十人。

三好长逸的军势只支撑了两刻不到就全面崩溃,还没想好办法的三好长逸只能狼狈的带着残余三百名军势,向大山里的大军方向逃窜,三千余守军在短暂的交战中战死不过三百余人就全数归降,比起十河一存的本阵真是差出十万八千里。

吉良义时命令赶来的淀川众负责看押俘虏,又在慈照寺内召开军议,这时焙烙玉也从船上卸下来,一罐罐焙烙玉上塞着被土硝溶液浸泡过的布条,这是他这一战的秘密武器。

“山道上的地形狭窄险峻不适合大规模作战,所以开战后我们要抓住火力上的优势尽可能的击溃三好家的军势!弓足轻、铁炮队,焙烙投掷队要协同作战,枪最轻注意防护,步盾一定要装备上,我刚才看到许多扔丢弃步盾冲锋,这是错误的行为,必须要严厉制止,听明白了没有?”

时间很紧张,吉良义时只能拿着服部保长绘制的简易地图,在慈照寺内的钓秋亭内讲解着下一战的战术布置。

足轻们忙着生火烧水清洗伤口,慈照寺的僧人也拿出草药为伤员进行包扎,寺院住职瀑巌等绅大师也是他的老熟人,这位大师同时也是相国寺第八十四世主持,他允许吉良义时把伤员移动到寺院内的塔林旁休息,这让寺内僧众提供草药,开水以及人员援助,这给了吉良义时很大的帮助。

“我们最多只有一个时辰的准备时间,天黑之前三好家一定会反应过来进而冲下山来,现在我要你们回去做好防卫布置,必须要在这一战歼灭三好家军势!”吉良义时告诫道。

“是!”众家臣各自散去。

山本时幸走过来递给他一个水壶,吉良义时接过来一仰头“咕咚咕咚”喝下去,清冽甘甜的泉水流入体内让他感到精神一振,斜倚着亭内的石柱,抓紧这最后的休息时间闭目养神。

静谧的夏日带着初秋的一丝清凉微风吹到他的身上,过了会儿,吉良义时低声说道:“师匠,我不知道我这么做是对是错,因为我的手段让很多人死去,我看到他们流着眼泪将濒死的同伴杀死,那场面太残酷了!”

“你没有错,你做的很好,出乎我意料的好,换我来也做不出比你更好的选择。”山本时幸摘掉头盔也靠住石柱斜躺着,他脸上的尘土硝烟还未抹去,一头花白的头发随着微风飘舞,这时才吉良义时才想起他已经是个五十岁的老人了。

山本时幸看着出神的吉良义时,语气平淡着说道:“乱世如苦海,世人若苦海之中的溺者,你我不过是这芸芸众生之中的一员,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不必忧伤,你做的很好,身为武家就当坚强。”

“我想结束这个乱世。”吉良义时沉吟了片刻,又说道:“我讨厌这个乱世,真的非常讨厌啊!”

第116章 三好长逸投降

八月五日下午五点左右,天边的太阳已经逐渐西斜,一片片火烧云垂挂在山巅,在不到一个时辰的准备后,简易的木栅栏,以及一捆捆竹子用藤条扎死的竹束被制作出来,为了最大限度的遏制山上三好家的冲锋,吉良义时选择在山道向上眼神三百米的一个急转弯处设置栅栏,可以在最大限度保证这个转弯外形成的夹角可以最大程度的加强远程攻击的效果。

经过短暂的等待,可以看到山上一串如星星点点的火光逐渐亮起,对于普遍患有夜盲症的中世农民来说,傍晚最后一点余晖已经不足以清楚的看到山道下的踪迹,长长的队伍摆成一字长蛇阵沿着幕府整修过的山道下山。

仔细观察山上的长蛇阵,似乎还有一部分军势留在山上牵制守军,略估算下就能测出山上的断后军势至多也就五百人,三好军第一波先锋仍然是插着三階菱五釘抜靠旗的足轻,他们借着山坡的冲击力冲下山来,与木栅后面的吉良家足轻交上火。

为了防止己方的足轻被堵住退路,木栅前布置的足轻并不多,加起来百十来个全副武装的赤备武士也是最好的选择,他们的负责迟滞三好军下山行进的速度,为身后的弓箭队争取后撤的时间,他们借助从山上绵延下来层层叠叠的简易木栅一次又一次迟滞三好家的进攻。

随着三好军发起冲锋,山上的火光四起更多的火把亮了起来,隐隐传来的喊杀声似乎是中尾城里的细川军开始动手,山本时幸笑着说:“细川京兆殿还真是个急性子,山下还未接战就开始反击了。”

“早一步也有好处,起码可以分担本家的进攻压力。”对于细川晴元的急性子他也能理解,秋收才开始距离征集新一年的兵粮还有一段时间,困守在这高山上一个多月,日子肯定很不好过。

细川军能敏锐的察觉山下的异常动静,并在三好军撤离后当即展开反击,就凭这份本事细川晴元就不能说是个军事低能儿,按照这个节奏山上衔尾掩杀山下阻击围杀,就演变成一场典型两头堵剿灭战。

山上边打边撤的阻击军势在坚持了两刻钟后逐次退入本阵,死在迟滞战术中三好家足轻已经超过两百人,而自身的几乎没有太大损失,频繁跨越栅栏还要应对弓矢打击的三好军显得很憋屈,他们的远程部队压在后方上不来,近战部队被时打时退的赤备武士搅的肝火旺盛,弓兵的远程点杀又很伤士气,让三好军变的更加躁动。

“师匠你看,三好军已经吼叫着冲下来了。”吉良义时笑了,准备木栅迟滞就是为了打击三好军士气,不能给他们冷静下来思考的机会,否则他这三千多疲兵和对面五千大军对耗下去岂不是要损失更大,不在此前早做打算即使残胜也是输。

吉良军在山道出口的平地上摆下了一个半圆形的雁行阵,正好把所有敌人罩在口袋在里痛打,当第一批人冲出山道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弓箭队的无情射杀,一个个惨叫倒毙的尸体,让后续的部队放慢了脚步。

“别停!冲下去!”

不知是谁喊出一嗓子,三好家又一轮攻势被组织起来,这一次冲下来不下三百人,吉良义时立刻命令掷弹队出阵,加藤教明憋足力气就为了这一阵,他命令掷弹队拿出焙烙玉点燃,之前他也有偷偷试验过威力,这是新式焙烙玉第一次用于实战,他也很期待实际的效果。

当一个个冒着火光的陶罐飞向山道中的人群,顿时间雷霆震裂,剧烈的轰爆伴随着陶片四处迸射,当场就把爆炸中心的几个人撕成碎片,接着倒霉的是他们周围的人,火药爆炸的高温气浪和破片杀伤在一瞬间夺走了他们的性命。

当然这些当场被炸死的人还不是最惨的,更惨的还是那些距离爆炸中心稍远人,他们有些人的耳朵被炸聋,有些人眼睛被破片崩瞎,高温火焰把身上的竹木铠甲烧着,因为这些火药罐里被他加了料,各种动物植物的油脂被灌了进去,爆炸蹦出的火苗都是一滴滴简易火油,落在这些铠甲上简直是最佳的助燃剂,然后一个个火人挣扎着哀号着活活被烧死。

还有些这些人侥幸没有被当场炸死或烧死,但随之而来的陶罐破片却把他们迸的血肉模糊,一个个哀号着在地上打滚,现场的惨烈程度真是难以形容,即使天色渐暗也仍能感受他们承受的痛苦有多么剧烈。

如此惨烈的阵势一下惊住所有三好军的足轻,他们哪见过这么强大的火药武器,一个个发疯似哭喊着向山上退却,嘴里发疯似的叫嚷道:“恶鬼来啦!夜叉来啦!大家快逃啊!”

这伙人没走多远就被山上不断涌来的军势又撵回来,几名武士提着沾满血迹的太刀大声喝止,但有发现临阵脱逃者立刻斩首示众,这群武士可不会听信他们的解释,这群人就信奉一句话,你敢退我就敢杀,叫嚷着晦涩难懂的四国腔,强行驱赶三好军冲下山坡,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些人不是被炸的血肉横飞,就是被弓箭铁炮秒成一具尸体。

“焙烙玉,三岛水军的秘密武器,看来三好家并没有见识过他的威力。”吉良义时微笑着说道。

“三好家应该见识过焙烙玉。”山本时幸说道:“老臣在西国放浪时就曾见过焙烙火矢。”

“哦?三岛水军的焙烙火矢?威力如何”吉良义时饶有兴致的问道。

“老臣见过的焙烙玉没有这么强的威力,那只不过是一个会爆炸的陶罐,在海上可以炸坏对方的船只,并让船只燃起熊熊大火,能不能炸死人不太清楚,但绝对没有馆主大人制作的这么强,这种新式焙烙玉的威力实在太强了,三好家应该还没意识到这就是焙烙玉。”山本时幸解释道。

“师匠的意思是说,我改良过的火药配方威力太大了,把他们吓到了?”吉良义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中世日本的科技水平有限,除了唐宋明三朝的文化传入之外,也只有前几年进入九州的南蛮文化传播,高级火药配方无论在明朝还是南蛮都是机密,根本无法情已掌握。

日本现用的还是粗劣的黑火药,所以焙烙玉的威力不行,在海上火药不易储存更会让焙烙玉的威力大打折扣,他制作的颗粒火药就不存在这种问题,而且现有的发射药与爆炸药两种配比都是经过后世试验的结果,比起最基础的黑火药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

这场阻击战只持续了半个时辰就宣告结束,几乎是一面倒的无伤围杀局,傻子也知道打下去没有结果,当三好家拼命的冲锋了几次都全灭后,他们仓皇的丢下近一千五百具尸体向山上逃窜,可是这是一条没有其他通路的山道,通往京都的道路被吉良义时封死,山道的尽头的中尾城就攻下三千军势,就算三好长逸八千军势齐整的也要没招,更何况这群残兵败将。

他们注定只有死路一条,当山上的大军攻下来的时候,吉良义时也同时从山下自下而上的夹攻过来,这群残兵败将早已无路可逃,三好长逸果断的宣布投降。

第117章 足利家

随着三好军彻底放弃抵抗,这群残兵败将按照命令有序的丢弃手中的武器,脱去铠甲,摘掉靠旗,押解到临时营地中看管,忙完这些已经到了二更天,吉良义时还没来及喘口气,就被幕府的侍从拦住去路,不用说肯定是幕府公方殿下要见他。

来到慈照寺常御所,足利义藤兴致勃勃的与一群幕臣庆贺着,他们虽然不清楚具体战绩如何,但十河一存被讨死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还是知道的,三好家毫无疑问的大败亏输,三好军两阵被讨死数千余众,一万八千大军旦夕之间就此覆灭,这不是大胜是什么?

当吉良义时面见公方时讲述十河一存如何被讨死,怎么打赢合战的过程时,足利义藤的表情近乎扭曲,是的近乎扭曲的亢奋,他竟然非常失礼的狂笑起来,笑的声音沙哑,笑的眼泪都流下来,笑的近乎歇斯底里。

“余只恨当时不在场!亲眼看一看那十河一存的最期,真是余这一生第一大恨事啊!三好长庆!余一定要取你首级祭奠先父!”足利义藤双目中迸发出强烈的恨意,此恨之深足以让在场的幕臣在这夏夜里冷的打寒噤。

“……”吉良义时什么也说不出来,总不能说你丫吹牛不打草稿吧?三好长庆那么大个头说杀就杀的?他废那么大劲又是谋略又是利用轻敌诓骗,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上去才换来一阵残胜,这位幕府公方这边就要砍三筑的脑袋,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足利义藤发散了心中的火头,又亲切的拉着吉良义时做到他旁边,对着众臣说道:“义时做的好!这次助我幕府渡过一劫真是功不可没!义时就是我幕府名将,我足利氏的千里驹啊!”

“全赖公方殿下的鸿福,大御所冥冥中护佑幕府!臣下只是做了应做之事。”吉良义时很谦逊,这个时候再骄横就是不识抬举,他不介意在别人面前装乖孩子。

看到吉良义时如此谦虚的表态,足利义藤别提有多高兴了,哈哈大笑着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你就是余的上総三郎!我足利氏的上総三郎!余在此宣布!从今日起,吉良氏以上総足利家相称,家格等同御一门!”

“这……似乎不妥吧?”幕臣们震惊了,吉良家的家格本来就是足利一门众的首席,再进一步就是苗字足利的待遇,出入的居所改称御所,可以说是让吉良氏一只脚踏进足利氏的门内,这么大的变化很难让他们继续保持淡定。

足利义藤大袖一挥,打断幕臣们的进谏,一脸不悦的说道:“有什么妥不妥啊!比起余的那些没用的従兄弟,还有古河那个没用的亲戚,吉良氏对我幕府的助益有多大?幕府盛时,你们这些一门众只想着弄权,现在幕府衰退又一个个束手无策,若不是余有上総三郎所助,现在说不定已经逃回坂本城躲着不敢出来,余给他抬家格又怎么了?上総足利家是本家说出来的吗?”

幕臣们一脸羞惭的垂下脑袋,论起对足利氏的影响力,这些足利家的远亲加在一起也没有足利家的两翼影响力大,所谓两翼就是足利家两大一门,在镰仓时代还没什么三管四职一说,足利氏身为河内源氏最靠近嫡流的御家人自然有自己的郎党护佑自己,其中就以吉良氏与斯波氏最为出名。

在镰仓时代吉良氏因为代代世袭上総介职,且吉良满氏继承了祖父,三河守护足利义氏的名号“上総三郎”,而被称之为上総足利家,同样享受别格待遇的一门众还有斯波氏,斯波氏又名尾张足利家,因为代代承袭尾张守而获得足利一族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这两家虽然同为足利家的两翼,还是内外有别的,吉良氏初祖吉良长氏是足利家四代栋梁足利泰氏的庶兄,其子吉良上総三郎满氏就娶了足利泰氏的女儿,做了足利家的女婿由此成为足利家的心腹大将,并在霜月骚动中追随足利家时一同战死,可谓足利家的血亲肱骨而备受器重。

镰仓时代足利氏没有让一门使用足利苗字的惯例,除了嫡长子和出家、夭亡之外全部别出,斯波氏也是因此被别出一门,但是这一家却没有一门惣领的足利氏亲近,而是直接跑去投靠北条时定,斯波家氏娶了北条时定的女儿,一跃成为北条家的准一门众,地位和一门惣领的足利氏相同,甚至有一段时间还曾说动北条家换他们家做足利一族的首领,只不过很快失败了。

可想而知当时足利氏是如何痛恨这个反逆的一门,但不管足利氏有多么痛恨斯波氏、亲近吉良氏,两家的境遇都随着南北朝的观応扰乱又反转过来,斯波氏一跃成为三管领之首,吉良家因为站错队而被打压的连一国守护都没拿到,两厢差距又再次拉开。

虽然随后吉良家与斯波家拉近关系互相嫁女儿加强关系,但这种差距一直没有弥补回来,即便斯波家彻底没落的今天,也仍然被人普遍认为斯波家的家格要高过吉良家一线,后来经过幕府几次抬家格,让吉良氏做一门众首席等方式拉拢,也无法让吉良家就此释怀。

无论上下两吉良,奥州的吉良氏都对所谓的“御三家”深以为耻,“御三家”里另外两家和吉良家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家格,当年吉良家的祖先为足利家奋战的时候,这些分家还籍籍无名,而今天却要被迫和他们放在一起排在最前面,三管领其实是别格待遇,家格不差他多少,权柄威势更是吉良家望尘莫及,怎能不让人心生怨恨。

但是现在全部都变了,足利义藤一句话就让吉良义时半步踏入足利御一门,并重提镰仓时代的故実,把上総足利氏给抬出来,幕臣们只能连称不敢,为了这点事情得罪公方殿下外加一个炙手可热的幕府名将显然是不值得的,吉良家抬家格又不碍他们事,幕府愿意给他更高的名份就给呗。

其他人不说话,不代表大家都没意见,比如表情阴郁的细川晴元就很不高兴,看着足利义藤与吉良义时君臣想得的样子,似乎要计划将他取而代之,细川晴元就觉得心气不顺,这位前管领突然说道:“明日出兵夺取胜龙寺城,然后一口气将三好长庆驱逐出近畿,吉良左兵卫殿下一定可以做得到的吧?”

“是啊!驱逐三筑,重振幕府!义时!余需要你的力量!”足利义藤满怀期待的看着他。

“臣下确实无能为力,士兵疲敝无力再行出阵啊!”吉良义时坚定的摇了摇头,郑重的说道:“幕府积弱百年,如今方兴未艾,正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时候,还请公方殿下以大局为重,暂罢兵戈!”

“这样啊!”足利义藤略有所悟,他也记起吉良义时报出的夸张战损,但细川晴元却抢先一步说道:“吉良左兵卫殿,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说打三好家就是不得不战,我们说打三好家就要以大局为重?你是什么意思?”

第118章 细川家的变化

“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吉良义时坐直了身子,取出一纸书信递给了足利义藤,又说道:“据调查三好家在四国有两万大军随时待命,掌握大阪湾海运线路的安宅家也成为三好家的支族,在海上运输上三好家完全没有任何顾虑,另外近畿还有三好长庆的岳父游佐长教掌握的河内畠山家,摄津国也刚被降服,外加早已控制的和泉。

三好家间接控制着摄津,和泉,河内,纪伊,外加四国的两万大军,三筑随时可以拉起一支四万大军,这个时候我们突然打了一个胜仗,讨死了十河一存,击溃俘虏了一万八千人的三好家大军,此时我们更需要的是谈判,挟大胜之势与三好家达成和睦。”

足利义藤看着这张薄薄的纸片,脸色一会青一会白,一下将手中的纸片攥成团,“除了和睦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