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家栋梁-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恼羞成怒的正要发作,就被服部保长一声厉喝镇的不敢动弹,服部兄弟随即醒悟过来,带着忍者缓缓退到阴影里片刻间消失无踪。

“不愧是名传京畿的果心居士,花言巧语挑动人心。”服部保长目视自家儿郎依言退却,才转过身来不咸不淡的说道:“老夫此来是为了警告果心居士,不要在畿内惹是生非,尤其不允许你动这城内的任何人。”

果心居士轻甩长发,歪着脑袋惊奇道:“咦?这就奇怪了!妾身虽以一介妇道人家的身份行走畿内,却不曾领受关东公方半份恩情,妾身也不是关东将军府配下与力,不知石见守殿的警告从何谈起?”

“切莫在老夫面前装傻,前些日子平岛公方足利义亲离奇身死于胜龙寺城下町哄传天下,那套手法唬得住寻常人家却瞒不过我等忍者,幻术之道老夫多有涉猎,对你驱使平岛公方饮下毒酒自杀的手段也略知一二的。”服部保长警惕的盯着果心居士的一举一动,即使不怕她的哈找也不想中招。

“原来关东公方不愿意自己的亲族死掉啊!那妾身就不动手便是……”果心居士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倚栏望月喃喃自语道:“若是妾身把刚才的对话散步到京都城内,相信石见守殿一定不会介意的吧!二条御所的那位将军殿下又会做何感想呢?”

第563章 敌在二条御所

服部保长双眼凶光一闪:“休要吓唬老夫,你那点诡诈的本事当老夫不知道吗?京都城中你所控制的势力大致也是清楚,乱说乱动可就不要怪我等不客气了!”

果心居士才不怕老迈的服部保长,娇滴滴的清脆嗓音里夹杂着魅惑的味道:“却是不知石见守殿竟会关心敌对武士,难道还隐藏着不可高人的目的吗?告诉妾身好不好?妾身绝对不会说出去的。”

“废话少说,老夫不管你到底是为谁工作,足利义亲之死权当是个意外,足利义秋绝不能轻易死掉。”服部保长依然不为所动,这等粗浅的幻术还难不倒他。

果心居士见依照不行,眼珠一转又升一计:“这是关东公方的命令吗?妾身却不信这足利义亲猝死不过六七日间,关东公方就能收到情报,再把命令传回京都,这不会是服部石见守殿的擅自行动吧!”

服部保长的声音变的更加低沉:“老夫说过,此事无须你知道!”

果心居士无视他的表情,轻笑道:“算算里程,即使走桂川、淀川进入大阪湾再绕行前往江户城时日不短,妾身学问浅却也知道这一趟来回不是七八日能走完的……”

“你当老夫不敢擒杀你吗?识相的速速离去莫要在此生事,最好永远不要在京都城内出现,回到你的九州国做闲云野鹤吧!老夫还要守护小泉城,你去吧!”服部保长选择不理她,身形一隐就要离去。

“石见守殿没听到刚才没听到南朝余孽这几个字吗?妾身恰好也是南朝余党,我们应该是同病相怜的一个整体才对。”

服部保长身形一滞,回过头来郑重地说道:“你说错了!公方殿下乃堂堂关东足利家家督,却不是足利义秋嘴里说的那南朝余孽,要说南朝余孽这城里大概只有你一个人了吧!”

“妾身确实是南朝余孽,从未想过掩饰这层身份,反正南朝的武家挺多的,比如锦小路殿、上総足利家之类的……”果心居士仿佛吃定服部保长不敢妄动,其一双方都没有拿下的把握,在这重兵把守的小泉城服部保长似乎正如她所料的那样,用低沉的嗓音警告道:“废话少说,立刻滚出小泉城,莫要逼老夫痛下杀手!老夫是个粗人,却不会怜香惜玉。”

“妾身这条性命谁愿意动手随便拿,妾身却是最不怕石见守的威吓的。”果心居士捂嘴轻笑动作轻盈妩媚,可惜她的动作却是做给瞎子看,服部保长连眼皮都不翻一下,心里恼火着不能在城内轻举妄动暴露行藏,又必须暗中阻止果心居士的疯狂举动。

恼怒的沉默半天,便说道:“有什么话赶快说出来,说完就干脆走,不要在这浪费时间。”

果心居士轻吐一口气,暗自兴奋着多年努力终于要接近自己的目的,于是便轻声说道:“妾身希望与关东公方殿下合作。”

服部保长抬眼盯着果心居士,冷笑道:“你这么个南朝亲王的后裔,身兼畿内贱民河源者与九州南朝余孽领袖双重身份的女人,要和我关东足利家的家督合作?凭什么?”

“这双重身份还不够吗?天下子民千万,却要刨除河原者单独核算,而天下河原者有八分散居为畿内,其中又有五分散居于京都侧近,上至猿乐、园艺等净职,下至收尸、乞讨等秽职都是河原者之身,各路大名身侧亦有我河原者出身的同朋众在侧,还不够吗?”

服部保长皱眉说道:“不知道你所图为何?合作与否非我所能做主。”

“石见守如实通报回去便是!妾身告退了。”果心居士的身影渐渐隐入秘密丛林里。

……

五月十九日,沉寂多日的三好家突然行动,天刚放亮没多久三好军一万五千军势便在三好三人众、内藤宗胜与松永久通的率领下,以清水寺参旨为名义大摇大摆的进驻京都,而松永久秀则侍奉在足利义秋的身侧留在下京的东寺本阵。

京都城内的町民们就发觉大街上挤满是三好军整齐的阵势,三好家的武士们气焰十分嚣张,也不给出任何理由就堂而皇之的对二条御所展开围堵行动,不消半个时辰就把二条御所四面八方围个水泄不通,相国寺的三千军势也顺势离开军营前来支援,将左京地方通往京都的几条街道全部封锁。

三好三人众随即发布戒严令,即使大内里的诏令也不得出城,公卿们被堵在自己家门口禁止出外,町民们只好关上房门瑟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向神佛祈祷着这场大战不要波及自己,一时间京都城内人心惶惶,大战的气氛非常浓烈。

近卫前久在自家御所里急的来回走动,几次想出去都被街道上巡逻的三好武士给驱赶回来,这些来自四国的蛮横武士非常土鳖,看到従一位关白左大臣内览的标识竟然毫无所觉,强行推搡着把近卫家的车夫赶回御所里。

足利胜姬担心的站在廊下,看着忧心忡忡的夫君轻声安慰道:“殿下且宽心,义兄贵为幕府公方,无论如何也不会出事情的,相信三好家应该信众有数。”

近卫前久恼怒道:“就怕三好家要乱来啊!听说昨天觉庆在小泉城里会见二条晴良,宣布自己还俗名为足利义秋,不知道具体谈了什么,只听说他有意竞逐将军之位。”

“啊!他要竞逐将军之位?那义兄怎么办?”足利胜姬惊讶道。

近卫前久叹道:“谁说不是!觉庆这么胡闹是在对公方殿下施加压力,还嫌京都不够乱,非要在这个时候烧一把火!真是不省心!”

与此同时,二条御所四面堀切纵横石垣增筑,御所内外被一百多名奉公众武士死死把守着,这点兵力是幕府如今掌握在手里唯一的力量,看到势单力薄的武士们面对百倍于己的敌人,让他们不知不觉的想起这十几年前的尴尬场景,同样是无人可用的尴尬,同样是被人扼住喉咙的痛苦,一如当年那般让人愤怒。

许多幕府奉公众的脑袋一时半会还转不过弯,前几年幕府还作用一万军势掌控山城一国,这短短几年风云突变领地丢失兵力消散,巨大的落差端起内还不能被人接受,更重要的是慈照寺内还有明智光秀率领的三千军势,这是唯一可以依仗的力量。

足利义辉一身戎装端坐于常御所中,左右两侧跪坐着身披大铠的幕府奉公众,才几日间武士们脸上的焦虑畏惧之色越发浓重,昔日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武士忧心忡忡不知该怎么应对,一百六十人对一万五千人,除非个个都有项羽吕布之能,否则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赢。

御所外千帆飘舞旗印如林,上万军势鼓噪着叫嚷着释放出巨大的喧闹声,打破右京华府古刹的安宁气氛,给二条御所里一百多名奉公众带来沉重的压力,即便三好军还没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就已经把御所内的守军搅的人心大乱,这场笼城战已经不能用军事意义的胜败来看待的。

幕府奉公众非常担忧,御所外的三好军到底想做什么大家都在乱猜,即使真相极有可能是最糟糕的那个,还是挡不住乐观主义者的臆想,逆境中需要这样的乐观武士鼓舞士气,即使明知道输也总是坚持着,这才是武家的立世之道。

其实幕府谱代众很早就开始行动,早在数日前趁着足利义亲横死的时机,幕府谱代众就游说足利义辉尽快离开京都前往近江坂本城避难,却不想会被足利义辉以幕府尊严不可失堕落为由强行拒绝,幕府众几次三番的请求都被强情公方无情的拒绝,不留余地甚至不给任何打商量的机会,足利义辉给出的理由很正当也很强力,让幕府家臣们哑口无言只得低头服软。

自从天文十九年(1550年),先代万松院殿足利义晴病死坂本,京都城外爆发深草合战并由足利义时奇迹般的击退三好家,保护将军足利义辉上洛复权以来,十九年里无论京都的风云变换潮起潮落,幕府仍屹立于京都二条御所岿然不动。

这么强大的稳定才是维系幕府衰微名声的唯一支撑力,足利义辉认为幕府不能失去这股支撑的力量,一旦失去再想找回来是很困难的,通俗点就是幕府不能失去权威,不能让京都的町民畿内的武家天下的群雄对幕府失望,他的背后就是万丈深渊,无论如何也不能后退一步。

“或许还有一层原因,关东公方殿下那封劝谏信的作用也不可忽略。”摄津晴门暗自叹息几个月前的那封劝谏信,暗暗责怪关东公方不该这么急切的在几个月前写信劝诫。

当时京都城内虽已不靖,却并没有发展到今日的情势,无论是幕府公方足利义辉还是幕府奉公众,都没想过要在三好家没动之前临阵脱逃,三好家还没动弹就把征夷大将军吓跑,传出去岂不是丢死人,还是用最不能让幕府将军所接受的形式,用一式三份的书信从不同渠道送过来,幕府公方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侮辱,更加坚定不离开京都的意愿。

现在看来足利义时的预见是非常神准的,三好家却有逆心的将一万五千大军派到二条御所外扎开阵势,可是足利义辉也已经做出决不妥协,坚决不后退的决断。

这些日子幕府公方的精神很差,多日休息不好黑眼圈很厉害,足利义辉趁着短暂的时间抓紧闭目养神,刚有点睡意就被轻轻走动的声音吵醒,睁开双眼道:“三好家怎么说的?”

三渊藤英恭敬的行礼,低声说道:“三好长逸说他们是来请求申诉的。”

“申诉?派遣一名使者携带一纸诉状就可以做到,需要出动一万五千军势把二条御所团团围住吗?余还是第一次听说!”足利义辉冷笑着扫视谱代家臣,幕臣们面对将军的质疑只有垂首不语,他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将军的质疑。

一色藤长迟疑道:“不如派出一位使者去问问三好家要申诉什么,再做决断吧?”

“派出有去又有什么用?”

摄津晴门劝说道:“总好过被动等待下去吧!”

足利义辉轻哼一声:“好吧!既然你们不死心,那就着进士美作守殿跑一趟吧!”

进士氏本是代代侍奉足利将军家,负责御所庖丁道、食事作法的奉行,而后逐渐被提拔重用成为奉公众三番成员,现任家督美作守进士晴舍效仿大馆氏,把自己的女儿小侍从嫁给足利义辉作为侧室,因而被提拔为幕府申次众,在申次众首席大馆晴光隐退,前度接任首席的明智光秀出镇慈照寺,大馆辉光又暂时居于次席的时机,担任幕府申次众首席。

足利义辉似乎对这个便宜岳父很放心,目送他离去便继续说道:“听说昨天晚上觉庆在城外大宴公卿非常兴奋,还扬言要余退位隐居,把将军之位渡让予他,是这样吗?”

幕臣们不知道足利义辉是怎样得知昨晚的最新情报,紧张的低头塌腰缩起脑袋装乌龟,生怕足利义辉点他们的名字途惹尴尬,摄津晴门扫视群臣缺乏担当的表情,暗叹一声转而说道:“臣下也是刚听到这消息,真假尚且不明。”

“你们看这是什么!”足利义辉从袖口里取出一张二指宽的纸条,上面寥寥两行小字大略写着昨日三好家拥立足利义秋的情况,包括二条晴良、九条兼孝单独会见足利义秋,还有饮宴时众人议论废立的只言片语夹杂其中。

足利义辉见谱代家臣沉默以待,心中止不住的向下一沉,暗叹道:“果然这一切都被沽名钓誉的足利义时给料到了,失去他的支持这幕府就如细沙堆砌的城堡,看似很美却如空中之塔根基薄弱,只消海浪席卷而来就会土崩瓦解……”

幕府真的要完蛋!这是每一个武士心中闪过的荒谬念头,想那几年前荣华富贵唾手可得,转眼不过几年间风向大变,京都失守国中御料所被掳掠一空,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艰难,转眼间竟要面临穷途末路的深重危机,许多人的脑子转不过弯,出现失魂落魄不知所措的景象。

年轻的上野清信跳起来,大叫道:“已经没有机会了!索性就拼了吧!”

“拼了!索性就拼了!怕他们做什么!大不了就是一死!”

“让他们知道我幕府男儿也不是畏死之辈!”

……

时至中午阳光格外强烈,二条御所外一万五千余军势被酷暑折磨的缩在树荫下不想动弹,三好长逸还在耐心的和进士晴舍讨价还价的磨蹭着,年过六十的老人家总有些嘴碎,就那么几句道理翻来覆去的叨叨个不停,急的松永久通直上火。

“这么下去可不行,再磨蹭到傍晚,今天这一白天就浪费掉了,我等得尽快行动起来。”松永久通把目光锁定安坐一旁的岩成友通,希望他插嘴说两句尽快把进士晴舍给扣住或者撵走,可惜的是岩成友通似乎顾虑不少,亦或是单纯的不愿意抹掉三好长逸的面子,总之磨磨唧唧就是不动。

这下可不光是年轻的松永久通有点脑袋发胀,三好政康和内藤宗胜也很上头,两人小声交换意见初步决定要终止这无意义的谈判,毕竟这一万五千人站在太阳地里挨晒,就为了听老头子和幕府的使者叨叨出兵的理由,最后还扯到什么诉讼不诉讼的问题上,这岂不是闲的没事干。

“咳!日向守殿一定累了,还是让在下说两句吧!”三好政康郑重其事的说道:“请天使恢复公方殿下,我等最迟明天就会撤军,请公方殿下放心京都的安全,我等愿意保证绝不会出现几年前的纵火乱捕等恶劣行为的,如有出现一定立即处斩决不姑息。”

打发掉满怀疑虑的进士晴舍,就看到三好长逸面色不愉的说道:“老夫正在和美作守商讨这进兵的事宜,下野守殿蛮横的打断实在太失礼了吧!还有下野守殿擅自做主,定下明天退兵又是怎么回事?万一京都生变事有不谐,岂不是要罢兵退出京都了?”

三好政康没好气地说道:“士卒们为了聆听日向守的长篇大论,已经站在太阳下白白耽误半日的功夫,在下迫不得已才打断日向守殿的高论,我们实在等不起了!”

被族侄当面说的下不来台是非常难堪的,心中恼恨三好政康不给他留面子,表情却看不出丝毫不愉之色,反而询问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进兵?还是……”

“当然要尽快进兵的!殿下已经催促几次了!立刻进兵把幕府将军殿驱逐流放出京都!”松永久通急不可耐,恨不得立刻就带兵冲出去,就三好政康也有些蠢蠢欲动的架势,攻入御所流放将军,好像听起来就非常有成就感的样子。

内藤宗胜也鼓励道:“事不宜迟,就趁着进士美作守回返的空档,我等立刻进兵攻击,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下附议!”岩成友通举手赞同。

三好长逸一看情势一边倒也不犹豫,当即拍板道:“那么就全军出击!目标二条御所内的幕府公方殿!”

第564章 永禄大逆(一)

永禄十一年五月十九日午后刚过,三好军一万五千军势向二条御所发动总攻击,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在一千五百挺铁炮的火力支援下,非常大胆的从四个方向同时发动攻击,心急的三好政康显然不愿意慢慢悠悠的等下去。

二条御所里仅有的一百六十多名武士慌了神,完全没想到前脚还在交涉退兵事宜,后脚这三好家就翻脸无情的打上门来,猝不及防之下被铁炮众劈头盖脸的集火压的抬不起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四方城门被攻城锤猛烈的撞开,幕府奉公众被打的节节败退。

柳生宗严见势不妙大喊道:“糟糕!北面大门被撞开了!我先去救援!你们顶住!”

不属于幕府管辖的剑豪们抽出太刀急匆匆的赶赴北门,十几个上泉秀纲的年轻弟子举着太刀大吼着冲到大手门前,左劈右砍硬生生把冲在最前面的三好军足轻队阵势杀散,轻而易举的驱散大手门前的进攻威胁,那些扛着攻城锤的民夫见势不妙四散逃跑,北门的进攻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进攻给搅合的陷入停顿。

三好军的足轻队战斗经验丰富,并没有因为一场突袭就把自家的阵势给打乱,在足轻番头的带领下迅速整队列阵并再次发起进攻,不信邪的三好军很快又被打退下来,他们终于发觉遇到的对手与以往的武士不太一样,近战的剑术灵活的步伐精准的拿捏让这些久经沙场的足轻有些无所适从,三间枪的长度优势在手持太刀的剑豪面前不堪一击。

勇猛的柳生宗严连大铠都没来得及披挂,全靠一身精湛的剑术和过人的胆魄冲入阵前,双手高举太刀每一个斩击都能带走一条性命,凭借多年来修习一刀流与新阴流的精湛技艺,一路突击如猪突猛进所过之处鲜血迸射身首分离。

在他的带领下十余名无甲的剑豪众均超水平发挥,横切竖劈杀的三好军的足轻队完全没有抵抗的胆子,于是战场上便呈现出十几人长袍大袖的武士,追着数百名全身披甲的足轻队猛砍的诡异场面,震惊于幕府武士的骁勇彪悍,使得场上的三好军士卒顿时有些进退失据。

紧随其后杀出来的幕府奉公众见状大喜,有样学样的抽出太刀冲到大门前一顿劈砍,北面大手门前不过三十余条汉子,就凭借着一腔热血和肉体凡胎死死的挡住面前数千名三好军的进攻势头,三好军的士气为之一夺。

三好军阵前指挥的几名足轻大将见势不妙,抽出长枪太刀大喊着“闪开”冲入阵中,为首的几名足轻大将极度的自信选择一对一的单挑,其中一名武士明显是几名大将里的头领级人物,举着手中的太刀盯上柳生宗严。

“敌将速速报上名来,我三好市之丞不杀无名之人!”

柳生宗严闻言大笑,单手戟指着喝骂道:“三好家恶贼听着,讨取你者乃和州柳生宗严是也!”

说罢挥刀直面冲杀过来,其凶猛的架势吓的三好市之丞浑身一抖胆气消退,十停的力气竟瞬间去掉四五停,偏巧抬脚睬到一粒石子,浑身发力不均险些身体摔倒,好不容易稳住身形却看到那雪亮的太刀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

三好市之丞下意识说道:“好厉害的横切……”

这位三好军足轻大将的脑袋瞬间脱身而出,留下那具无头尸腔像破烂的水管,向四周疯狂的喷洒着鲜红的血浆,柳生宗严的半边衣袖在遮蔽污血溅射的时候染成红色,除此之外还有左侧衣摆,靴子也都被污血迸射到,半边的身上星星点点的血渍与另外半边干净整洁的打扮截然相反,给人一种极度反差的恐怖感。

左手拎着那大将的首级,右手持刀肃立于大手门前,柳生宗严如一位所向无敌的大将散发着无敌的气魄,三好军的士气再降一格,正犹豫着如何应对之时就听到:“敌将三好市之丞,被我和州武士柳生宗严讨取了!”

凭借剑豪们的出色发挥,逐渐把三好军阵前的足轻队打的士气跌落,完全组织不起像样的攻势,胆子大的幕府奉公众趁机选择主动出击寻觅战功,幕府奉公众内知名猛将一色淡路守带着十余骑武士,大喝一声策马冲入三好军的乱阵之中,挥舞长枪往来冲杀竟把三好军打的节节败退进而演变成抱头鼠窜,一时间北门的防守压力锐减,众人欢呼雀跃着庆祝以少胜多取得伟大的胜利。

虽然他们很努力的坚持战斗,但是局部的优势并不能改变整体上的大劣势,在北门战的如火如荼的同时来自东门、西门、南门纷纷示警,不得已之下师冈一羽、疋田景兼、奥山休贺斋各率十几名同门师弟前去驰援,上泉秀纲则带着年纪较小的几个徒儿,以及相对年轻的林崎甚助、驹川国吉留在常御所门外作为最后的预备队。

“愿神佛保佑幕府,保佑将军殿下挺过难关……”林崎甚助低声祷告着,从天刚亮到现在他就一直在轻声咏唱诵言,看似无力的举动恰恰反应出御所内武士的焦急和无助心情,这个时候大概只有神佛能旧他们。

御所内几位亲信重臣急的团团转,一条条局势恶化的消息反复摧残他们脆弱的神经,二条御所四个大门只坚持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攻陷,从开战到这会儿不过一个时辰,战死的武士就超过十五人,近十分之一的战损还是在剑豪们突袭成功的前提下,若非有上泉秀纲的徒弟们出色的表现,这会儿恐怕没人能坐着安稳的说话。

上野信忠说道:“坚持不了多久的!最多再坚持一两个时辰,御所内的几条防线就要全线崩溃了!奉公众的兵力实在太少太少了。”

心存幻想的幕府奉公众根本没想过战争来的那么急促,准备不足更谈不上士气有多强,全凭着心底里那口气支撑着硬抗三好军的进攻,鬼才知道到底还能不能再坚持两个时辰,估计最乐观的武士也不能作出更乐观的判断。

仁木义政紧张地问道:“坂本那边会不会突然杀出一万军势来救援?在下没记错的话,坂本应该有一万六千大军坐镇的,若是率军驰援一定可以驱赶三好逆贼们的行动吧!”

一色藤长小心的打量着面无表情的足利义辉,说道:“应该不会的,坂本军势还需要抵挡北方朝仓氏、浅井氏的军事压力,原本应该是可以派出六千军势来援,但是中尾城、将军山城、伏见山城落入三好家手里,坂本军入洛的方式也就只有非常危险的水路全源投送。

问题还要绕到伏见山城的监视点,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大批船队从宇治川进入淀川,发觉坂本空虚也会从后方进行突袭,恐怕很难期盼到军势来救援京都的二条御所,再考虑到中条出羽守亲身经历过洛中合战,对我等当年吝啬的态度非常反感,多半也是不会有希望的吧!”

幕臣们脸色一白低下脑袋,当初为一己之私拒绝厚赏劳苦功高的中条时秀与六角义贤,就是他们这帮幕臣积极提出来的,理由是洛中合战打的京都乱七八糟,幕府到处用钱也没那么多恩赏给他们,就这么三言两语外加几千贯文永乐钱以及晋升官职等小恩小惠就打发走他们。

却不想这一时的节省就狠狠的得罪这两颗大树,没有大树也就没有乘凉的机会,从那时起幕府的日子就越过越差,甚至连足利义时从关东送来的贡物也停止增长,时日一久双方隔阂越深渐渐分道扬镳,因而京都骚动和眼下的三好军逆举,这两家就没有一兵一卒的援军派来。

明知道自己做错事还不愿意低头承认,死到临头依然死鸭子嘴硬到底,这就是骄傲的幕臣们最后的尊严和特权,而这群幕臣的主君剑豪将军足利义辉又何尝不是如此,一生酷爱乾纲独断一言九鼎,做事急功近利,待人薄情寡义,身为将军不知恩恤功臣良将。

仁木义政不死心的继续问道:“那么慈照寺内的军势呢!他们一定是可以过来救援的吧!”

摄津晴门苦着脸说道:“说是没有太大问题,可其中的问题却多的不可胜数,这三千军势到底以谁为总大将尚未可知,外敌强大内部不协能有多少发挥还不知道,相国寺里还有三好家的三千守军阻挠,想一路冲杀过来恐怕不那么简单。”

幕府谱代众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对策,就像往常那的议论相似的没有结果,说到最后终究是这不行那不行也只有坐以待毙完全可行,有怎样的家督就有怎样的家臣团,缺少主心骨人心不齐智谋不足是他们的毛病,幕府众里能力比较出色的基本都被关东足利家挖到坂本去奉公,剩下的不是能力短板比较严重,就是带着愚忠或者自以为是的类似毛病。

足利义辉看透这一切也看厌这一切,始终坐在主位上擦拭太刀,在他的身侧整齐的摆放着近百把太刀,其中既有童子切安纲、鬼丸国纲、三日月宗近这样的天下名剑,也有其他各种太刀。

“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一定会有危险的!”三渊藤英急得团团转,焦急地说道:“不如公方殿下先答应他们的要求,以退出二条御所为要求换取幕府元气不失体面的退却如何?以前也有惠林院殿(足利义稙)的前车之鉴,即使暂时退却也可以复起。”

一众幕臣满怀希望的期盼着关键时刻,幕府公方愿意主动退让躲过一劫,却不想足利义辉淡淡的说道:“事到如今四面强围后路全无,诸君却依然幻想着余低头认输便可体面退避坂本真是令人惊讶啊!”

幕府谱代家臣尴尬的低下脑袋,明知道这个提议很蠢,却依然不愿意放弃一丝侥幸心理,三渊藤英急切的说道:“不试试怎么不知道就不行呢?”

足利义辉冷漠的注视着三渊藤英,仿佛在看一个从不认识的陌生人似的,盯的他浑身一颤不敢对视,才听他说道:“这句话总有些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这大概是这几个月里,余听过最多的一句话了吧!不试试怎么就知道不行,所以余听信你们的谏言没有离开京都,坚持留守京都静观局势变化,事实证明三好家却有逆心。

几日前三好军进入小泉城,又是你们说足利义亲之死会让三好家陷入混乱,京都的危局或许还有转机,事实又证明三好家不会死心,今天三好家大军围城又是你们说派人交涉或可退兵,事实证明三好家根本没有打算退兵,临到最后,还要余在三好家面前低头乞降,换取那虚无缥缈的复起机会?”

被将军当面讽刺挖苦一通,三渊藤英既尴尬又羞恼,强行辩解道:“臣下的判断却有失误,但这不能怪我等无能,实在是三好家太狡猾了呀!未曾想他们会把觉庆弄过来对付幕府,更没想到他会改名为足利义秋,目指幕府将军的大位!”

足利义辉的眼眸突然变的格外犀利清澈,轻声说道:“你们想不到的东西还有很多,足利义时为什么能在十几年间铸就称霸关东的奇迹,三好长庆为什么会不顾一切的报复幕府,三好家一门众为什么会离奇死光,足利义秋是如何愿意听信三好逆党的花言巧语,你们永远不可能明白,正因为不明白所以余被困在二条御所里,所以你们还在幻想着开城降服换取体面的离开。”

或许是被这场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