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家栋梁-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也有一种非常类似麻风病的梅毒病也容易混淆在一起,在这个时代日本才刚刚流行其梅毒这种传染病,据说是永正年间遣明使船从大明帝国带回来的传染病,只是有少数医者根据自己的个人见解将其命名为“唐疮”加以分别,但是在相对落后的东国还是统一用“癞病”来称呼。

细川藤孝沉吟道:“癞病吗?确实是一个无法治愈的绝症呀!”

“只有癞病才可以解释的通,据说一色左京大夫已经有近一年没有露面了。”真田幸隆说道:“如此再看东海道不久将生新的变乱,或许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也不一定。”

“一色左京大夫竟然患上这种绝症……”上杉辉虎摇头叹息道:“可怜一位忠于幕府的巩固之臣又要逝去了。”

斋藤义龙的性情绝非杀父时表现的那么阴狠残暴,差不多和他的父亲斋藤道三相反,此人向来对幕府十分恭顺并与畿内的六角家关系不错,被视作幕府在东海道的一大支持者,只是随着斋藤义龙身患绝症,或许会让那个刚稳定下来的美浓国又生肘腋之患。

本多时正觉得这很有道理,可还是有些疑问想要表达:“一色左京大夫若死去也不见得就会便宜织田弹正少忠吧?”

“这要看公方殿下的看法,如果公方殿下愿意扶持就不是问题吧!”真田幸隆呵呵一笑道:“急切之间在下也只想到这么多,至于更具体的引诱就只有抱歉不敢胡乱猜测了,告辞!”

上杉辉虎沉默片刻随之起身离去,渐渐的大广间里的武士匆匆散去,只留下两位谋士坐在原地思考着,浪冈顕房笑着说道:“真田弹正殿话只说到一半,似乎有些与尤未尽的意思,以你看来其中掩藏着什么因由?”

本多时正点点头道:“真田弹正殿肯定是有想法没有说出来的吧!起码还没说出为什么会牵扯到近畿的乱局还有那个恼人的三国同盟,我时正也在努力思索其中的奥妙,似乎找到一些线索但是不能特别肯定,需要仔细想一想。”

第454章 大破里见

因为近畿的变乱拖住吉良家的进攻计划,又恰逢尾张织田氏提出盟约联姻的要请,吉良义时索性就放慢准备的步伐耐心等待着织田信长的回音,趁此机会树立家中的政务处理,比起几年前只有越后一国的领地,现在拥有五国领地的吉良家所要处理的政务简直繁杂的难以想象。

吉良义时要面临的问题十分棘手,首先是连续三年的雨雪过多造成的水害雪灾,以及时不时冒出来的干旱给农业带来的各种负面因素,一条又一条的糟糕消息不停的传入越后,雪灾造成的直接与间接损失高达十万贯文。

各地的领主发来成堆的救灾要请,要钱要粮要免除部分税收福利的起请文像雪片似的发过来,吉良家的奉行众就担负起厘定损失辨别哪些是可以给予救援,哪些是可以给予免税优待的,想从中偷奸耍滑占吉良家便宜的领主一个都没逃过去。

即使严格的厘定仍然无法组织大灾造成的损失,春暖花开又是一年春播时,各地受灾的领民把唯一的存粮播撒进土地里盼望着今年有个好收成,这就不可避免的面临青黄不接的时节口,各地饥民越来越多不赈灾就要出现大范围死亡。

土地和人口是领主最重要的两项指标,开拓再多的土地没有足够的领民耕种也只能荒废,吉良家配下的五国之中除去越后发展顺利人口繁衍最多之外,其他五国都面临战乱饥荒影响下人口下降的尴尬局面,为保住其余四国好不容易保存的元气,吉良义时决定实施大规模援助计划。

预计从三月初开始,分五个批次输送百万石粮食向其余诸国,以大量的储量吸引附近诸国的非吉良领农民迁入几国居住,并就地征发普请役以工代赈解决青黄不接时节的生存困境,这百万石粮食只占越后现有储粮的三分之一,还不足以引起越后的粮食危机。

若非越后的底子雄厚还真没办法对付这场连续三年的灾害,相比之下关东、北陆道乃至东海道的部分的国人领主就显得格外艰难,去岁的大灾使得他们领地的粮食收入半减,即使领主免除税役也无法改变大灾后缺粮的困境。

再说领主们又不愿意放弃那半减后少得可怜的年贡,他们若是可怜农民那就只有饿死自己,农民没粮食吃还可以逃难寻求富庶领主的庇护,武士们没有粮食吃又不愿意放弃土地,那就只有闹一揆的路可以选,领主们权衡利弊只有选择让农民自生自灭,必须先让武士阶级吃饱再说。

近十年来不断席卷关东的天灾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艰难,天灾与不断的兵火迫使农民再次收起行囊远走他乡,这一变化是从二月初冒出苗头,从关东东海各地的涌现出大批难民从不同方向涌入吉良领,给各地的领主带来巨大的压力,进一步迫使他们向春日山城求援。

又恰恰因为这种无解的困境,领主们才更加迫切的要扩张,土地不足粮食不够吃那就只有选择抢别人的领地吃别人的粮食,就在吉良家忙着处理各地的灾害援助要请时,关东再次涌起一波大战的风潮。

北条氏政率领两万军势再次出阵,这次是以北条氏繁为先锋大将一路劈荆斩棘杀入上総国,沿途刚被里见义弘成功策反的国人众再次倒向北条家的怀抱,正木时忠与土岐为赖早就在上次战败中逃往下総国内暂避,这次跟随北条军重新杀回房総半岛,立刻充当忠实的带路党沿途给予巨大的支持。

里见义弘对这两个狗腿子恨的咬牙切齿,偏偏自己所在佐贯城又不能轻动,因为他知道相模水军像一群草原上的野狼,一直游弋在房総半岛附近伺机对佐贯城发动突袭,只要他敢带着大军离开佐贯城,就随时迎接相模水军携带的北条军从矶根崎登陆,经过熟悉的三船山突袭佐贯城。

明明打赢一场战争却依然不敢妄动,这种难言的憋屈心情让里见义弘十分难受,恼火的他决定再给北条家一个教训,可是却发现那个倒霉鬼北条氏政突然变的十分聪明,他并没有选择围攻上次吃过大亏的佐贯城,而是选择把里见义尧隐居的久留里城团团围住。

久留里城是里见氏的传统居城,只是随着里见义尧把家督让给嫡子里见义弘便再次隐居后,里见义弘将新居城定靠近江户湾的佐贯城,如今佐贯城里兵强马壮士气高昂,里见义弘又通过自己的实力,证明他这个新家督绝非浪得虚名之辈,就迫使北条家必须谨慎的对待里见家的进攻。

北条氏政选择里见家构筑的防御网里兵力相对薄弱的久留里城作为突破口,而且狡猾的北条氏政率领五千军势坐镇真里谷城不路面,把一万五千军势交给北条幻庵作为军代统率,并把本阵设在久留里城西北不远的爱宕山上,只有三千守军的久留里城根本挡不住两万军势的进攻。

恰逢这场波及三年恶劣天灾的影响,房総半岛的农业收成也受到不小的打击,久留里城里的存粮完全无法支撑长期守城的消耗,围城不过一个月就面临粮食不够吃的尴尬窘境,这样一来就迫使佐贯城内的里见义弘必须率先行动,否则久留里城落之日也不会太远。

里见义弘与正木时茂商量一下决心发动一场进攻,作出里见家倾巢而出援助久留里城的假象,实际则是以正木时茂带着八千军势吸引北条家的注意力,并伺机拖住北条军主力争取时间,而里见义弘本人带着五千军势突袭爱宕山上的北条大营,再上演一出三船山夜袭战的好戏。

三月十六日一早,正木时茂率领八千军势从大多喜城出阵,并在当天傍晚移动到大福山上布阵作出一副长期抵抗的姿态,大福山距离久留里城不足十公里,若是里见军选择突袭便可以做到朝发午至,北条幻庵对此的态度十分谨慎,他命令北条军全线收缩返回爱宕山大营不出。

北条军这一缩就是半个月丝毫不所动,无论久留里城的里见军如何挑衅都不为所动,正木时茂卖了几次破绽也没能把北条军主力骗出爱宕山大营,北条氏政的五千军势也变成缩头乌龟,整日躲在真里谷城舞风弄月和歌茶道终日不断好不快活,看他那架势根本不是来打仗而是带着五千精锐来房総半岛渡假的。

正木时茂急的心头冒火偏偏毫无办法,缩在佐贯城里等待突袭的里见义弘也急的想骂人,北条氏家大业大可以不在乎这点粮食损耗,可是里见家现在只剩下半个上総国和小小的安房国,却养活着近两万军势,小马拉大车短时间没问题,时日已久可是决然拖不起的。

眼见久留里城粮草将尽,里见义弘愁的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就在此时房総半岛又传来一个对里见家不利的消息,万喜城土岐为赖、胜浦城正木时获得当地国人领主的拥护,分别对大多喜城侧翼的大野城、城谷城发动进攻。

两座支城人少城小且缺兵少粮,完全挡不住有兵有粮又获得北条家支持的反叛军,两城在苦苦坚持三天就被顺利攻破,就此上総国东线彻底暴露在北条军的兵锋之下,缺少大军坐镇的大多喜城随时可能遭到兵火的侵袭。

收到噩耗的正木时茂大惊失色,再也没有稳坐钓鱼台的平静心情,大多喜城是正木时茂的居城老巢,同时也是正木一族得以立足房総半岛得到里见氏重用的基础,他配下的八千儿郎全是大多喜城附近的国人领主,得知自己的领地即将面临失守的危机时,哪里还有心情去抵挡北条军的进攻,纷纷奔走求告希望正木时茂立刻撤并回援。

军心动摇士气跌落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正木时茂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同意国人众的请求,没有国人众的支持就没有他正木时茂在关东打出的“枪大膳”之威名,临走前他还能想着分别给久留里城内坚守的里见义尧,以及佐贯城的里见义弘送个口信作为交代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随着正木时茂不声不响的撤退,久留里城也随之失去最后的屏障,当里见义尧得知大多喜城陷入危机迫使正木时茂撤军返城的时候,便知道久留里城这次是真没办法守下去,又坚守七天吃光城里最后的粮草,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里见义尧带着三千军势撤往大和田山城,宣告久留里城的彻底失守。

北条幻庵只是在第二天一早派出三千军势驻守久留里城,同时分出五千军势前往大福山原正木军大营驻扎,作为继续压迫大多喜城方向的进攻姿态,同时亲自率领七千军势缓缓移动到大野台,对充当大和田山城屏障的小糸城展开进攻。

这一连串攻势不急不躁似是好无烟火气息的布置,竟然取得压制里见氏的绝对优势地位,尤其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曾让北条氏政伤透脑筋的久留里城十分惊人,这对北条家众多年轻武士是个极大的启发。

包括北条氏政在内的众多大将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疾风烈火的进攻到底是否适合北条家的进攻策略,北条家虽然从不缺乏精兵猛将的支持,可比起更加能征善战的关东武士依然面临沉重的压力,每次以绝对优势打一场战争都要面临捉襟见肘的问题。

这也就是为何当年追随北条氏纲战上杉,打武田的五色备却总是无法取得正面战场优势的原因,北条家的根子依然是当年跟随北条早云下向伊豆的京都武士家臣团,比如同宗本族的伊势氏一族,谱代众里主要集中在伊豆二十一家和相模十四家的小笠原氏,山角氏、远山氏、松田氏、富永氏、大道寺氏、石卷氏、清水氏、安藤氏、多目氏、笠原氏等诸多家臣大半是跟京都武士出身。

家臣团严重依赖京都原班人马的支撑,可这些家族里不可能每一代都可以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家臣,随着北条早云、北条氏纲到北条氏康这三代六十多年的更迭,原本有力的谱代众不可避免的陷入子孙相替时无法支撑权位的衰落状态。

而北条家又正需要更多的有力家臣来支撑扩张,自北条氏纲时代开始多方拉拢武藏国人众的行动持续整整三十年,最后换来的却是从北武藏到南武藏一次又一次无情背叛,迫使北条氏康换上一大堆亲族谱代担当城主来稳固武藏的领地支配。

近些年随着关东天文之乱的结束,北条家又进入新一轮飞速扩张期,如果没有越后吉良家的干涉和影响,北条氏康早就吃下整个上野国并趁势对下野国、上総国发动进攻,虽然因为吉良家而白白绕行不少弯路,但是对北条氏政个人的历练还是起到不错的作用。

就像北条幻庵这次主导的久留里城合战,看起来就像是混日子似的简单驻守,既不出兵也不理会里见军的挑衅,总大将只需做好士气的鼓舞就胜利一半,通过己方主力的压迫使得里见军近两万军势不敢轻举妄动,配合边路的正木时忠、土岐为赖的进攻就可以轻松的破除里见军的奇袭谋划。

北条氏政在真里谷城里旁观整场战争的走向,身为局中人把战场的变化看的一清二楚,虽然作出一个无能家督来渡假的姿态,但私下里他可是一点时间都不舍得浪费,身边的辅佐役是北条三军师这样智谋过人之士,又怎么会教出一个愚蠢的徒弟。

在他们的谆谆教导下,北条氏政很快触摸到军略真谛的门槛,嗟叹道:“这就是所谓的碾压战吗?即使不用打合战也可以轻易的逼迫敌人就范,类似的战法还有吉良家的信浓总大将真田弹正殿所用的战术……

只不过他的战法更加复杂一些,通过国人调略分兵转移注意力,让死守诹访盆地的武田典厩殿在取得防守优势的情况下,必须分兵伊那郡而引发冈谷坂合战的惨重代价,虽然只是不分胜负作为结局,但还是迫使武田家最终作出割让伊那郡换取和睦的决断,这就是战略呀!”

大和晴统笑着说道:“这就是国力的碾压,吾闻镇府公曾说过一句话,但有合战者争的是土地打的是资源配给,国力强大者屡败亦可再战,国力衰弱者屡胜却愈发困窘,唐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位西楚霸王,其勇力十倍于朝日将军,而且还是位战无不胜的大将,南征北战数十场未逢一败比朝日将军还要厉害,却因智略欠缺国力不足而越打越弱,最终落得败走乌江自害的下场。”

北条氏政方才明悟行军之法的个种奥妙,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这都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例呀!难怪唐国太宗皇帝陛下曾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往日里却从未思考过先贤的至理名言,到如今方才明白前人之智慧比我等更深呐!”

伊势贞运见北条氏政陷的有些太深,担心他陷入魔障无法从里面走出来,便为其开解道:“主公不必妄自菲薄,这些先贤是以唐国菁英集萃也需百年才能见上一位的英才,我等武家能明了事理知悉谋略守家护土便已是杰出之辈了。”

“也不一定吧!春日山城不是有一位天纵英杰吗?”小笠原康広很不事宜地说道:“从古到今有几人十岁能成为名将者,九郎判官义经殿在那个岁数还未入鞍马寺出家吧……话说春日山城的异动诸君可曾预料到否?真田弹正与村上羽林率领五千精锐返回越后,不知所谓何事呀!”

伊势贞运思考一会儿,依然摇摇头道:“不清楚,越后对关东的防备很强,风魔众多方刺探也没有获得有效情报,只是探知最近半年里军备异动非常多,似乎是在大规模整编军势,据查武田大膳大夫不惜割让伊那郡乞和,是因为越中有一路军势由安田治部少辅率领,准备对飞騨展开攻略。”

“信浓一国只剩下诹访一郡,武田家决然支撑不了多久的吧!或许短时间没有问题,可若延长到三年五载就要危及武田大膳大夫的地位了,只是不知武田大膳殿要怎么应对。”小笠原康広说起风凉话。

北条氏政皱眉思索半天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迟疑道:“吉良家集结军势到底是要对哪里用兵呢?遍观整个东国似乎没有用兵的地方了,难道镇府公已经意识到三好家对东国武家展开调略的行动了吗?”

“咦!”大和晴统忽然一愣:“说起来还是非常有可能的!陆奥出羽的国人撇开暂且不提,甲斐武田氏的困境就十分需要吉良家的宽宥,或许就趁着达成和睦的时机把这个消息透露过去也说不定!”

第455章 代而行之?

眨眼间三月过去,关东迎来温暖湿润的梅雨季节,随着久留里城顺利的无血开城,北条家在房総半岛的进攻也渐渐陷入僵局难以自拔,连绵阴雨不但浇灭北条家的进攻也对后勤补给带来巨大的压力,北条军高昂的士气由此一路走低,北条幻庵适当的减缓进攻的节奏。

正木时茂用实力证明自己比那个叛徒弟弟正木时忠更强,八千军势在房総半岛东部狭小的平原谷地间辗转来回,硬是把土岐为赖与正木时忠打丢盔弃甲,刚夺取的大野城与城谷城也在当地国人的配合下重新夺取,连连获胜的里见军又找回损失的士气,而叛军方面则是损兵折将撤回各自的居城防守。

坐镇大福山的五千军势几次进攻大多喜城都被打退,在正木时茂的逼迫下竟连大福山大营都站不住,连夜收拾行囊撤回久留里城待守,等于这一个来回只吃下一座久留里城,房総半岛东部的局势逐渐向胶着拉锯战倒去。

北条幻庵的西线战事也陷入停顿,大和田山城的里见义尧以及佐贯城的里见义弘父子俩合并一道,一万急于复仇的里见军对七千北条军展开反扑行动,在小糸川附近与北条幻庵所部展开大战,合战中里见军主力一度突破北条军前阵直杀到北条幻庵的本阵前,若不是久留里城的北条军及时支援,北条幻庵说不定就要葬送在这条浅浅的河川旁。

此一役北条军损失一千两百人,而里见军只损失五百人不到,经历几场不成功战争的南关东国人军,无论是军备素质还是士气都很比较差,比起里见义弘麾下精锐差半个层级,若非北条军的主力都在防备北方的强者也不会打成这种水平。

北条军的士气受到不小的损失,北条幻庵见机不妙就率军撤回久留里城待机,试图通过对峙的兵粮消耗把里见军耗残,反正只要北条幻庵一天不撤退,里见义弘就绝对不敢就地解散军役放农兵归家种田,时日一久拖延农时浪费粮草会让本就存粮不多的里见家更难受。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每当北条家好不容易想出一个妙招的时候,总有人会跳出来阻挠他们的前进步伐。

这次跳出来的是北常陆国的佐竹义昭,此君除去压服江户忠通攻击小田氏治之外,还在下野国主宇都宫広纲复归宇都宫城中出了不少力气,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宇都宫広纲结为姻亲,随后又在去年击退岩城重隆的进攻,又一次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岩城重隆的养子岩城亲隆。

通过左右逢源的高妙手段确立常陆奥七郡的绝对安全,频繁干涉下野国中事物并进攻白河结城氏的结成晴纲,确立佐竹家历代的全盛时期,唯一的遗憾就是在关东天文之乱以及第二次国府台合战中没有捞到足够的好处,颇有点铩羽而归的意思。

这家也算铁杆的反北条领袖,在里见义弘陷入苦战的时候同样关注着房総半岛的动向,他不太愿意率军顶在第一线面对两万北条军的进攻,所能给予的支援就是海上的粮草医药的支援,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也懂的。

当正木时茂在放纵半岛东部所向披靡的时候,佐竹义昭的船舶携带着里见家最需要的粮草来到和泉浦外,这里是靠近大多喜城资金的港口,唯一的障碍就是万喜城的土岐为赖,正木时茂就命令其养子正木宪时率军围困万喜城,而他的次子正木赖房则率军防卫胜浦城的叛将正木时忠随时反扑。

正木时茂在大多喜城会见佐竹家的使者冈本禅哲,这位佐竹家的学问僧与北条家另一位学问僧板部冈江雪斋其名,作为关东有数的文化人而名满东国,两位高僧所从事的都是外交奉行,因为文化人善言辞走到任何地方都会得到礼遇,禅僧更是可以随意出入任何武家的居城不用担心被捕虏,所以成为这个时代武家的特殊外交文化。

冈本禅哲要请正木时茂品尝茶道,用半个下午的时间讲述禅境的高深之处,待清理过残茶才缓缓说道:“正木大膳殿乃关东知名武士,上総里见氏也是我东国的知名武家,实不该为北条家无礼进攻,我家主公有心帮助无奈两国之间路途遥远,又有下総国相隔鞭长莫及也,所以送来粮草若干聊表支持,请里见刑部殿、正木大膳殿多多理解。”

正木时茂急忙俯身谢道:“在下代表主公多谢佐竹右京殿的援助,在这关东能有这份心意的武家不多,佐竹右京殿对我里见家的支持我等没齿难忘,请冈本殿代为转达我等房総武士对右京殿的谢意。”

二人又客套一会儿才慢慢将话题转变到上総国中正在进行的战事,正木时茂谈及北条军的大军压制十分愁苦,久留里城失守就像一把尖刀把里见家从中间一分为二,里见义尧与里见义弘在佐贯城一线苦苦支撑,而他则被挡在大多喜城不敢越雷池一步,担心稍有不慎就会被北条军南北夹击夺走大多喜城的控制权。

正木时茂苦恼的叹息道:“现如今我里见家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实在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在下这些日子里日夜操劳无法安歇,身上留下的多年旧伤又再次复发,实在不知道还能为我家主公坚持多久。”

作为里见家的谱代家老,正木时茂的威名和功绩是靠一场场合战硬打出来的,从年轻时就数次在危局中临阵救主,亲自断后为里见义尧跑路争取时间,多少次险死还生留下一身伤痕洒出多少热血,随着年岁增长气血衰弱身体也渐渐有些支撑不住的感觉,正木时茂曾经数次对自己的儿子说过,不知道哪一天就有可能从奔驰的战马上栽下去再也爬不起来。

冈本禅哲语气淡然地说道:“大膳殿武名卓著未来还要作为我关东的知名武家抵挡北条家的进攻,怎可说这些灰心丧气的话呢?若让关东的武士得知威名赫赫的枪大膳殿也要放弃的话,一定会有许多武士对此表示绝望的吧!所以……多想想好的一面还是留存着一线复起的机会。”

枪大膳是他的诨名,他的名声是被记录在北陆军神的《宗滴夜话》之中,朝仓宗滴在东国的武士里只提到长尾殿、武田殿以及正木大膳殿三个人,前两者一为越后之龙,二为甲斐之虎,只有他这个第三人只是里见氏的谱代家老略显名不见经传。

其实,正木时茂的军略到算不得关东顶尖水平,给他三万军势说不定会被北条纲成打的连他妈妈都不认识,但让他统率五七千军势做一阵大将,那就绝对是关东八国之中的顶尖水平,甚至不次于马场信春、饭富虎昌之辈,是否能与柿崎景家、斋藤朝信相提并论还不好说。

军略可细分为采配与统率,所谓采配就是将将,统率就是将兵,善将将者可为一军主帅,善将兵者可为一镇大将,这种类型的武士属于典型的大将,统率优秀智谋也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采配不行,只能做大将不能做统率,像上杉辉虎这样军略全能只有攻城略差一些的武士,那绝对是搜遍天下也找不到第二个人。

即使是甲斐之虎武田信玄也只是采配水平极高,仅比上杉辉虎差上一些,统率的水平就要相对差一些,还不见得比其配下的武田信繁、马场信春强多少,不过武田信玄强就强在谋略政略同样是最顶尖的存在,其人又极善笼络人才,因而在甲信武家中非常有威望。

正木时茂除去统率是一流顶尖,武勇也丝毫不次于年轻气盛的北条氏繁,这还是因为他年岁渐长气血衰退的缘故,提前二十年不见得比正当年的斋藤朝信差出多少,比起同龄但十分爱惜身体的柿崎景家可差出不知多少。

“留存一线复起的机会……”听到冈本禅哲的暗示,让正木时茂眼前一亮,望着年过三旬依然保养得当如二十四五岁青年男子的学问僧,迟疑道:“不知冈本殿所言……此话怎讲?”

“如今关东的局势是北条氏一家独大横行霸道,我等关东武士几次联合都被打的丢盔弃甲,只能困守愁城坐吃山空却非长久之计也,所以我们要请一些外援来改变关东的局势。”冈本禅哲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茶碗与茶筅,沾着置水釜中残留的水滴,在案几上轻轻写下几个字。

“这是……镇府公!春日山城的那位公方殿下吗?”正木时茂的眉头瞬间紧紧皱起,以他从军多年的军略智谋当然不会忘记北陆的主宰,可是他却没有因此感到欣喜若狂,而是身体前倾低声说道:“这位公方殿可是京都来的贵胄,非我关东武家实在不方便联系吧!毕竟我等关东武士效忠的是古河公方殿下。”

“呵呵!正木大膳殿有些言不由衷吧!近两代里见氏家督又何曾效忠过古河公方,这样说一定不太合适吧!”冈本禅哲似笑非笑的望着他,其意是在指摘里见家拥立小弓公方挑起古河与小弓之间的内乱,进而给予北条家趁机联络古河公方侵入关东的机会。

关东的内乱无非是关东公方与幕府,关东公方与关东管领,关东管领与同族一门,关东公方与自己的同族一门的各种争斗,可能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让一门和家督对立,然后另起炉灶别立一家,然后就会有一帮企图牟利的关东武家参与进来打成一锅粥,这种连肥皂剧都算不上的戏码就唱了整整一百多年。

安房里见氏变成上総里见氏就是借着小弓公方别立家门的东风混起来,所以冈本禅哲似无意的刺上一句到是让正木时茂哑口无言,好在这位学问僧也无意让枪大膳难堪,又说道:“当今这位古河公方殿品行不端,丝毫没有受到一位公方御所应当接受的武家教育。

甫一登位就残杀两位嫡亲弟弟,这等残忍的手段为我等关东武家所厌恶,更何况古河公方迎娶北条相模守的女儿和北条家走的特别近,近几年的表现无不表示这位古河公方,已经堕落到被迫做傀儡变成心甘情愿做傀儡的地步,他的行为令我等关东武家更是彻底失望!”

撇开早死的几个古河公方以外,先代古河公方足利晴氏好歹也雄起过一阵子,联合关东管领山内上杉的家督上杉宪政,扇谷上杉的家督上杉朝定发起对相模北条氏的进攻,可惜的是八万大军斗不过北条氏康的一万两千军势,最后光荣的沦落为一介傀儡应声虫。

足利晴氏并不甘心做傀儡公方,试图挣扎几次差点把自己给坑进去,好不容易老实过几天安稳日子就一不小心栽进井栏里魂归黄泉,说实话关东武家还是挺怀念这个好高骛远又眼高手低的古河公方,起码有他在会让关东武家找到团结在一起的理由。

现在古河公方和北条氏政搞在一起算个怎么回事,到底是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蛇鼠一窝,还是认贼作父被人卖了帮人数钱就实在无法说清楚,总之关东武家基本对这个足利藤政彻底失去兴趣,就连古河公方手下那几个摇旗呐喊的国人众,都是明面上效忠古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