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裔(辰沙)-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事不明白,所以特来问问太太,就不进房去了,问过便走。”
  大太太强撑起笑脸,问道:“是何事?你只管问。”
  若华瞧了瞧园子东边若瑶住的厢房,笑容如故:“若华就是想问问按规矩这府中的小姐身边应当有几个丫头伺候呢?”
  大太太笑脸一僵,想不到若华居然问的是这个,她心思飞快转了几圈,总算明白了若华为什么不进去说话,要在这里说,她就是要当着众人的面问这件事。
  她一副惊讶的模样道:“这倒是问住我了,这府里大事小事样样要过我的手,如今倒是忙得昏了头,一时也记不起来了,不如你先回吟华苑去,一会我差人问好了去知会你一声可好?”
  若华微微欠身:“岂敢为了若华的事扰了太太处事,若华不过是见纽儿病了,吟华苑又没有别的丫头伺候,所以好生奇怪,想过来这边问一问,倒不曾想打搅了太太的正事,真是不该。”
  大太太已经气得咬牙切齿了,却还得强笑着道:“说哪里话,自家母女哪里就这么生分了,你只管回去歇着,一会我便差人查好了,带人过去。”
  若华也不愿太过分,见好就收。她微微笑着福身道:“多谢太太恩典,若华告退。”这才带着珊瑚出了香福园。
  一旁的小丫头见大太太面色难看已极,手都气得直哆嗦,都不敢上前搭话,只怕被迁怒。
  大太太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去叫曹瑞家的过来。”
  曹瑞家的武大娘是大太太的另一位陪房,平日管着厨房的事,听说大太太找她,忙擦净了手跟着小丫头去了上房。
  “太太,武大娘到了。”小丫头胆战心惊地进去禀报。
  大太太嘴角低垂,面色青灰地看着武大娘,低声道:“你去柴房看看刘旺家的,告诉她老爷回来后,有些话不该说的给我闭紧她的嘴,不要瞎说,否则她这辈子都别想再进园子里来。”武大娘吓了一跳,看大太太的脸色难看,也没敢多问,答应着退了出去。
  


☆、第二十一章 没那么简单

  “什么时辰了?”大太太放下手中的佛珠,对一旁伺候的碧芜道。
  碧芜低声道:“快亥时了,太太要不要歇下?”
  大太太冷哼了一声,对碧芜吩咐道:“让丫头们熄了门前的灯,都下去歇着。”
  碧芜小声地应着,正要走,却又听太太道:“去把曹瑞家的叫过来,你今晚不必在房里伺候了。”
  碧芜吓了一跳,忙道:“太太,这个时候只怕园子里都已经落了锁,武大娘她在外院,怕是不便进来。”
  大太太冷冷地觑了她一眼:“落了锁,便拿着牌子去叫门,连这点子事都不会办么?怪道留不住老爷。”碧芜羞愧地脸通红,福身下去了。
  不过一会的功夫,碧芜便领着武大娘进了正房,将铺盖卷送到内房中,自己悄悄退了出去。
  “太太,您这脸色不大好看,有什么烦心事么?”武大娘在大太太身边伺候了多年,早已摸透了大太太的心思。
  大太太长叹口气,对她道:“老爷今晚不留在上房,你陪着我睡吧。”
  武大娘连连点头,笑道:“好些年没替太太值过夜了,想不到还能有这福气,今儿一定好好陪太太说说话。”
  大太太扯出一丝笑,又很快沉了脸:“如今我有话也只能对你说说了,刘旺家的是个不抵事的,非但没能让我省省心,如今还惹了一堆麻烦,累得我在老爷跟前都没个好脸色看。”
  武大娘本就与蔡大娘暗地不合,同是大太太的陪房,蔡大娘会奉承又会看脸色,哄得太太喜欢给了她管着府中丫头婆子的差事,自己却只能管管厨房里的事,虽然油水不少,可是怎么也比不得管人事的体面。
  她忙上前扶着太太想内房走去,转过漆画屏风坐在床榻上,在旁陪笑道:“她是个烈性子,处事有些不稳,对太太您还是一片忠心的。”
  大太太由得武大娘替她松了鞋,卧在床榻上:“素日瞧着倒像是个厉害的,谁曾想被若华那个小蹄子三下两下就给制住了,还拖累了我被老爷怪罪,说是我纵得她没了规矩,连小姐都敢拉拉扯扯,倒成了我的不是了。”
  武大娘取过如意锤,侧身坐在脚踏上为大太太轻轻锤着腿,道:“老爷怎么不在房里了?”
  大太太朝着西边努努嘴:“还不是去了曹氏那里,原本已经撩开手去,好些日子没过去了,不曾想为这事恼了我,又过去了。”
  “太太您也别为这气坏了身子,老爷就是去她那里几次,也不过是散散心罢了,以她那心性还能翻了天去?”武大娘低声劝着,“若不是太太您一心要打理府里的事,让她替您看着房里,还能让她这般张狂。”
  大太太冷笑道:“她若不张狂点,哪里镇得住那些个痴心妄想的,都想照着她这样暗地里勾引了老爷怀上身子,好被抬成姨娘呢!让她闹一闹也不错,老爷那里也开始厌烦她了。”
  武大娘却皱起眉头道:“只是那二小姐怎么似是变了个性子一样,居然敢到太太跟前来放肆了?”
  大太太目光很是复杂,她取过榻边放着的香扇,有一搭无一搭地打着:“自打她醒过了,我便觉着有些不妥,看她行事说话都让人心惊肉挑,摸不着性子,全不似从前那个好摆布的模样,如今老太太很是护着她,连我都不好动她。”
  武大娘四下望了望,确定房外已经夜深人静,这才压低声音道:“那次的事,不知道二小姐究竟瞧见了多少,为了除掉她可是费了一番手脚,如今她却又没事了,虽然瞧不出究竟,但终究还是个祸害,太太您看该怎么做好?”
  大太太手中的扇子一停,目光深邃冰冷:“听吟华苑的人说,这丫头自打醒过来就不一样,居然连府中的人事都记不清楚了,怕是吃了那药的结果。不过,就算她记不起那些事了,也不能放过她,她既然都敢到我这园子里来撒野了,也就不必再拖着,看好时机干脆利落地下手就是。”
  武大娘连连点头,有些骇怕地低声道:“奴婢也是不放心,一想着那日不知道二小姐到底看见了多少,心里就不踏实,只怕她会惹出乱子来。”
  大太太却是不在意地道:“有什么可怕的,她就算再有能耐还能翻了天去?她以为老太太能护着她,不想想这府里真正管事的是谁,悄悄动手除了她,神不知鬼不觉的,老太太也没有法子救她。”
  武大娘连连称是,却低声问道:“只是如今她不那么轻易信人了,该如何下手?”
  “她今日不是来我这里吵着要丫鬟吗,给她送几个过去,只要她愿意用,总有法子的。”大太太脸上露出一丝残酷的笑容。
  第二日,一早武大娘便领着四名丫头到了吟华苑。
  “见过二小姐,”武大娘笑吟吟地福身给若华请安。
  若华点头道:“大娘多礼了,请坐吧。”珊瑚忙端出一个杌凳给武大娘,武大娘道了谢,也不推辞侧身坐下。
  “二小姐,太太昨晚便吩咐奴婢一早过来给您回话,府里诸位小姐身边伺候的丫头份例是:大丫头两名,月钱八百文,二等丫头两名,月钱五百文,这些都是公中所出。”武大娘殷勤地笑道,“太太还特意差人查过了,二小姐您这吟华苑丫头也是齐全的,只是前段时日香福园那边针线上忙不过来,从您这里借了两名丫头过去帮衬着,后来又逢曹姨娘身子不好,请了一名丫头过去帮手,一来二去就显得少了人了。”
  “为这事太太很是自责了一番,说是您一个小姐自来是不管这些琐碎事,倒是她没有想周全,让您受了委屈,赶紧打发奴婢送了人过来,请二小姐您过目呢。”武大娘转头唤过那几名丫头,指着一一介绍道:“这是两名大丫头:瑾梅、玉珠,这是两名二等丫头:茜桃、锦画。”
  四名丫头齐齐福身:“给二小姐请安。”
  若华目光在四个年轻的丫头身上转了一圈,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如此真是有劳武大娘了,还请替我谢谢太太恩典。”
  武大娘起了身,笑着道:“不敢,不敢,都是分内事,哪里当得二小姐一声谢。既然人已经送到了,那奴婢就回去向太太交差去了,不耽误二小姐歇息了。”若华点点头,也没有留她了。
  


☆、第二十二章 东阳郡主的邀约

  前日她怒闯香福园,还动手打了蔡大娘,虽然大太太已经对在场的丫头婆子们交代过,不得乱传,可是那天的吵闹声可是传得整个府里都听得见,是故府里上上下下都知道二小姐如今可是不同从前了,连大太太的陪房都敢动手,为这事大太太居然还真的送了四名丫头到吟华苑来,打发了蔡大娘去了庄子上,这院里的管事暂时都交给了武大娘。
  府里的人都一个个在主子眼皮底下活成了人精了,自然知道风头往那边吹了,不到两日,采买上的管事婆子紧赶慢赶送了好几身新做的月纱夏衣和布料过来,款式和颜色都是上好的。那边账房的管事婆子也腆着脸送了十两银子过来,只是一脸讨好地求着若华,说从前账面上有些差错,把若华的月例给得有些不对,求二小姐能高抬贵手,饶了她。
  若华倒也不推拒,吩咐纽儿把送来的都收下,只是也不跟那些管事的婆子们多说什么,既不答应饶了她们,也不说要怎么处置,只是让她们走了。几个婆子回去了,都是胆战心惊地,只觉得这二小姐行事高深莫测,猜不透她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小姐,您看瑾梅她们几个该如何安排?”纽儿刚好一些,便打起精神过来伺候。
  若华含笑地看了看她:“已经好了么?郎中开得药可用了?”
  纽儿忙点头道:“是,都用了,多谢二小姐。”
  “好了,”若华最是不习惯人家老是这样小姐来小姐去的,她还是当初的那个张若华,习惯了现代人的平等自在的生活方式。“你让瑾梅她们也进房来伺候,不过那钱匣子你先管着,不要交给她们。”纽儿福身应了。
  “对了,我今日已经去香福园回过太太了,过几日就会将你升为大丫头,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吟华苑管事了,还有珊瑚那小丫头,我也很是喜欢,让她也到跟前来伺候吧,过两年便可以升二等丫头了。”若华笑盈盈地对纽儿道。
  纽儿脸上顿时满是惊喜之色:“多谢小姐了,小姐待我真是……”她想不出下面该怎么说,只是那一脸喜色却是不加掩饰。
  若华摆摆手:“快去吧,肉麻地紧。”心里却也是高兴的,纽儿是她过来之后一直相伴左右的人,若华自然不会把她当作寻常的丫头对待,更像是自己的一个妹妹。
  瑾梅撩开帘子,进来福身道:“二小姐,老太太请你过去一趟。”
  若华点点头道:“好,我这就过去。你和玉珠、纽儿带着人把这窗户上厚重的幔子都撤了吧,捂得这么严实怪不透气地,闷得慌。再把前日送来的那些轻容纱取来糊在窗上,这样看着便不那么暗不透风了。”
  瑾梅忙答应着,心里却是有些欢喜地,原本她们四个是大太太送过来的人,还怕这二小姐会防着她们,只是让她们在房里挂个名不给什么差事做,如今看来倒是多虑了,二小姐还是愿意接纳她们的。
  朱槿打了帘子笑道:“二小姐过来了,老太太、大太太都在房里呢。”
  若华一愣,大太太也过来了,那会是什么事?脚下倒是不停,向着房里走去,对朱槿笑着道:“有劳朱槿姐姐了。”
  老太太一见若华,喜笑颜开地招手道:“若华来了,快过来坐。”
  若华不敢马虎,上前福身道:“若华见过老太太、大太太。”
  大太太见了若华倒有了一丝笑,道:“起来吧,坐下说话。”
  若华按耐住心中的疑惑之情,规矩守礼地坐在朱槿端来的杌凳上,手放在膝盖上,垂着眼帘等着吩咐。
  老太太见她这般,知道是大太太在此,便笑道:“也没什么事,只是荣亲王府差人送来一张帖子,是东阳郡主想请你过几日去亲王府里坐坐,小聚一番。正巧太太过来与我商量府里的事,便想着把你叫来说一说。”
  大太太接过话茬道:“你能得东阳郡主看重,请你去亲王府小坐也是杜家的荣幸,此事不能马虎大意,东阳郡主乃是当今皇上的嫡亲侄女,你去了只能听她的吩咐,不可任性起了争执,说话行事都需掂量掂量,听明白了吗?”
  若华脸上不露半分心思,只是恭敬地道:“若华明白。”
  大太太叹口气又道:“你自来性子与人不亲近,也没有在我跟前听过教诲,这会子突然遇上这样的大事,只怕一时乱了方寸,老爷和我都很是放心不下,打算让你妹妹若瑶陪着你一道去亲王府,一来好有个照应,二来你说话行事也能学着若瑶几分,不至于失礼于东阳郡主面前。”
  若华心里暗暗冷笑,只怕这才大太太正儿八经要说的事,她想让自己带着若瑶去,所以才有这番“教导”。
  若华倒也不拒绝,淡淡笑着道:“妹妹也去那便再好不过了。”犯不着为了这件事当着老太太驳了大太太的面子,反倒让人觉得自己自私小气,不肯带着若瑶去。
  大太太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她本来就怕若华一口拒绝,自己也不好下台,如今若华答应了,回去要好好思量一番该如何筹划了。
  老太太看着若华宠辱不惊的表情,心里十分满意,笑着道:“大太太说的对,这可是咱们杜府的荣幸,若华你也无需太过用心,只需将之当作寻常的拜访便可,毕竟东阳郡主也不过与你年岁相当,想来也是容易亲近之人。”
  若华笑着应道:“是。”
  


☆、第二十三章 荣亲王府(上)

  “二姐姐,你与这东阳郡主何时有了这般好的交情?我记得你可是一直在府里闭门不出,想来应该不认识郡主才是。”若瑶难得有好脸色给若华看,打着绢扇,笑吟吟地望着若华。
  若华却是微微挑开一线帘子,打量着这京都的人来客往热闹景象,口中不经意地道:“我也并不曾与郡主有过什么深交,不过是那日在王家与她闲话了几句,想来她觉得我有些意思,这才抬爱邀请我去亲王府上坐一坐吧。”
  若瑶心里冷冷一笑,这位二姐果然如母亲所说说话不尽不实,心思周密,竟然连与郡主如何来往的都不肯透露半点,还如此敷衍地回答。她脸色一沉,语气也有些尖锐了:“那日在王家,京中世家小姐不知凡几,郡主倒是会挑人,偏偏挑中二姐姐你,倒也是稀奇。”
  若华听出她话里的讥讽之意,转过脸来深深看了她一眼,却没有半点怒气,只是浅笑道:“或者这便是佛家所说的缘吧,有缘之人自然便相识了。”此后便不再与她多话。
  若瑶一肚子气,也转过脸去,不搭理若华。
  气氛冷了一路,直到马车停在了朱雀大街荣亲王府正门前,随行的婆子在帘子外轻声道:“两位小姐,荣亲王府到了。”
  若华撩开帘子看时,高大的朱红色将军门,上面一张金漆匾额“敕造荣亲王府”,门簪上刻着无数精致祥瑞纹画,还有四字图样却是“天下太平”,门前石阶上照旧是两座威武的大石狮。正门却是紧闭的,倒是一旁的两扇角门半开着,进进出出的下人络绎不绝,气派非凡的模样。
  见她们的马车停在门前,早有小厮端着踏凳过来放好,躬身退在一边,十分殷勤的模样。
  若华和若瑶二人自知这亲王府不比寻常人家,规矩森严。她二人忙整了整衣裳,面容端庄肃穆地自马车中出来,扶着丫头的手踩着那踏凳下了马车。
  早有婆子上前对那角门边的管事打了千,笑道:“我们是顺天府杜大人家府上的,两位小姐受郡主之邀前来拜访,还请方便一二。”
  那管事的婆子知道郡主今日确是邀请了几位小姐来亲王府,也不敢大意,向着若华若瑶二人这边溜了一眼,笑道:“可有拜帖?容我递进去,再来相请。”
  杜家婆子忙呈上帖子,连声道:“有劳您了。”
  见那婆子进去了,若瑶小声嘀咕道:“这府里规矩正大,怎么还要递帖子,还要通传。”
  若华没有吭声,只是神态从容地站在一旁,打量着这荣亲王府,心里感叹着,这古代皇族就是不一般,居然在寸土寸金的京城都有这么大的宅院,原本以为王家的府第已是极为壮观了,想不到与这亲王府比起来真是不够看。
  此时只听见角门边的小厮们一阵吵嚷,却见亲王府正门被慢慢打开来,东阳郡主身着姜黄缎底牡丹褙子,桃红色暗花月纱裙,头上戴着一支小金凤吐珠簪子,笑盈盈地迎上前来,口中道:“是杜家小姐来了,叫我好等。”
  若华、若瑶两人没想到郡主会亲迎,忙都福身拜倒:“臣女给郡主请安。”
  东阳郡主笑着拉起若华:“方才还与王家妹妹念叨你呢,她不信你会那么多好玩的事,直说要见见方肯相信,你来得正好,快随我进去。”
  若华笑着答应道:“是。”又指着一旁的若瑶道:“这位是我三妹妹若瑶,今日听说郡主邀约,也想过来凑凑热闹,还望郡主不会怪罪才是。”
  东阳郡主本就是随性洒脱的性子,看了一眼若瑶,笑道:“既然来了便一起热闹一番,走吧,随我进去。”
  若瑶本想着趁着郡主注意到自己,要与郡主说上几句话,表现一番,也好博得郡主的另眼相看,却不想东阳郡主只是如此平淡地提了一句,便领着两人向亲王府中走去,她只好按耐下,咬牙跟在若华身后。
  亲王府第的气派自不必赘述了,若华、若瑶二人跟着郡主走了好一会才在一座厅堂前停住步子,身后随侍的丫头忙躬身上前打起湘妃帘,让三人进去。
  郡主笑道:“这里是静怡斋,是我素日待客之处,进去坐坐吧,王家妹妹已经在里面了。”
  若华微微抬眼打量了几眼,却觉得这郡主平日待客的处所竟比杜府老太太的寿安居还要气派,果真是皇家府第不同一般。
  若瑶此时却是别有心思,今日是她好容易得来的机会,临行前大太太交代了她好半天,如今已经进了亲王府,如何才能得偿所愿只怕还要费一番心思了。
  姐妹二人各怀心思地随着东阳郡主进了静怡斋,只是不知能否如其所愿了。


☆、第二十四章 荣亲王府(中)

  “二位姐姐。”王家三小姐迎上前来向着若华、若瑶二人微微福身。
  若华二人忙回了礼,这才一齐随着郡主坐下。
  郡主笑道:“还差一个,想来也快到了,咱们先说会话吧。”
  王家三小姐用手中的檀香扇掩着口笑道:“郡主一心想着接个诗社,原本说是三月里要起个桃花社的,如今倒成了芍药诗社了。”
  东阳郡主小脸一红,皱着鼻子道:“那不是凑不齐人嘛,总不能只有我和你两人结个诗社吧,传出去又要让昭平笑话。”
  王家三小姐看了看若华两姐妹,笑道:“如今有杜家两位姐姐,再加上袁家姐姐,这人数不就齐了,待郡主开社那日,把昭平公主也请过来,她准会认输的。”
  东阳郡主笑着连连点头,对若华道:“昭平公主与我自小一起在太后跟前长大,素来交好,也是个爱玩闹之人,改日请她过来与你们一见。”若华只得笑着应喏,这宫中的公主岂是那么好见的,自然也就不存这份心思了。
  “怎么不见那日跟在你身边的那位小姑娘呢?”郡主偏着头问若华道。
  若华一愣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说若芳,她自然不能说若芳是庶出,杜府不会让她过来的话,只得笑道:“六妹妹今日有些身上不好,托了臣女给郡主请安,不便过来拜访了。”
  郡主皱着眉摆摆手道:“不用老是这般拘束,还不如就像那日你们不知道我身份时一样,有什么话只管说,不必郡主啊、臣啊的绕着舌头,怪累的。”她小脸皱起来,很是不高兴的模样。
  若华忍俊不禁,只得低低笑着应道:“是。”
  若瑶在一旁坐着,手里扭着手绢儿,老大不高兴,这郡主自打见到她们二人便只与若华说话,连正眼瞧都没有瞧过自己,更别替与她说话了,自己就是想要动什么心思,如今也没有法子。
  郡主指了指王家三小姐笑道:“你们叫她怜云好了,你们二人可有字?”
  若瑶逮着机会抢先笑道:“回郡主的话,姐姐唤作若华,臣女若瑶。”
  郡主点点头,待要再开口,却听门外进来一个小丫头福身禀报道:“袁家五小姐来了。”
  郡主笑收了几分,淡淡道:“总算是齐了,快让她过来吧。”小丫头应着退了下去。
  若华自然是不知道这袁家五小姐是何人,不明白怎么郡主邀请了她却有些不高兴的模样,有些疑惑地看了门外一眼。
  王小姐明白过来,笑着对若华道:“姐姐,这位袁五小姐怕是你还不认识吧,她是府上太妃娘娘的同宗侄女,也是中书郎中袁大人府上五小姐,常来亲王府上作客,今日也是太妃娘娘特意请了她过来的。”
  郡主在旁边有些不满地哼道:“若不是太妃娘娘吩咐,我才不会请了她过来。”语气中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讨厌。
  若华一愣,却没有吭声,只是轻笑一下,拈起桌上摆着的饱满新鲜的葡萄,去了皮小口小口吃了起来。
  若瑶在一旁看了,心中很是不屑,只道这若华果然没见过世面的,自家又不是没有吃过葡萄,却到亲王府上来吃,却也不嫌掉份。
  丫头进来打起帘子,一位穿着烟霞红提花锦缎褙子,飞燕髻上簪着赤金小珠冠,袖口还滚着一圈桃花纹样滚边的年轻女子,一进门便眉开眼笑地朝着郡主走去,却是一福身道:“好几日没见郡主了,真真是想煞人了。”
  郡主别过脸去,一脸不情愿的模样,口中勉强地道:“起来吧。既然都来了,先随我去上房给太妃请安吧。”
  那位袁五小姐全不理睬房中坐着的其他人,只是快步上前拉起郡主的手:“咱们郡主长得越发好看了,怪不得太妃娘娘那么喜欢,就连我也瞧着欢喜得很。不知太妃娘娘近日可好,身子可还硬朗?”
  郡主并不搭理她,只是抽回手向着若华等人笑道:“随我来吧,太妃娘娘最是喜欢你们这些年轻小姐来府中作客,昨日便交代了我要带你们过去给她瞧瞧。”若华等人笑着应了跟在郡主身后,那袁五小姐见郡主不答理她,却也不生气,依旧是笑吟吟地走在郡主身边一步之遥。
  这位太妃大概就是荣亲王爷的生母,先皇的嫔妃,也就是东阳郡主的祖母了吧,这北朝的惯例是先皇驾崩,太妃们有子的随子出宫住在王府中,无子的便留在宫中长寿殿中安居,看荣亲王府的气派,这位太妃倒是个有福气的。若华暗暗思忖着。
  转过后苑,一直行到亲王府的东边院落,东阳郡主才停下步子,笑道:“就是这里了,太妃娘娘喜欢这里的清净,所以住在这和韵斋里。”
  若华抬头看时,果然是处清雅之地,此地是后苑东边,与王府内湖临水相接,靠和韵斋的湖岸边种了一片竹林,青翠茂密的竹林掩映着几处楼阁,更引了一处清泉自林中涌出,流入内湖中。看来这位太妃是个极为风雅之人!若华笑着想到。
  几名大丫头一早打了帘子,笑道:“郡主来了,还带着各位小姐,快请进吧,太妃娘娘念叨好一会了。”
  东阳郡主笑着向正房走去:“我知道太妃娘娘着急,所以她们刚来便带着过来了。”
  那几位丫头身上穿着浅色纱裙,头上也都簪着几只珠翠,身段模样和那通身的气派竟然比小户人家的小姐都不差,果然是亲王府太妃跟前伺候的,与寻常人家不可同日而语。
  进了正房,一位身着宝蓝色暗花织金纱翟纹比甲,头上梳着圆髻带着大红嵌珠勒子的老夫人坐在上位,见她们进来笑道:“东阳来了,快过来,几位客人可都来了?”
  东阳郡主欢快地笑道:“都已经到了,怕您惦记着,先过来给您请个安。”
  若华等人此时忙都福身下去,齐齐请安道:“给太妃娘娘请安。”
  只有那位袁小姐却是紧走几步上前微微福身:“太妃娘娘,筱梦给您请安。”独独不一样,显得她与太妃分外亲近一般。
  太妃笑着点头道:“好,好,都起来吧。快坐下说话。”
  几位丫头给她们端来绣墩,那位袁小姐却是得了太妃之意上前靠近太妃坐下,太妃笑问道:“你母亲可还好,前次她说要来府里给我请安,我见她那边也是一大家子的事,没让她过来了,回去替我告诉她一声,待过了八月节,天气凉爽了再请她过来坐坐。”
  袁小姐已经是笑得要溢了出来,连连点头应了。
  东阳郡主有些不悦,却笑道:“太妃娘娘,这两位您还不认得吧,她们是杜府的二小姐若华和三小姐若瑶,这位若华小姐与我很是投缘呢。”
  若华与若瑶忙起身,微微福身:“太妃娘娘。”
  太妃倒是一脸笑道:“好,好,都是识礼的孩子,秋雯去取宫里送来的那两个玉佩来,赏给她们。”一个丫头应着退了下去。
  东阳郡主一听笑得眉眼弯弯,道:“太妃娘娘真是偏心,宫里送来的那些玩意儿我要都不舍得赏给我,如今见了好看的姐妹们就赏出去了,可不就是偏心么!”
  太妃与众人都笑了起来,若华二人颇有些不好意思地退回了位上。只听太妃笑道:“怨不得我偏心,你素日讨了不少好东西去了,这两个孩子少见,自然不能亏了她们。”
  郡主笑着道:“那太妃娘娘可要把那个玉镇纸赏与我了。”
  太妃笑着嗔道:“好好,就惦记着我的那点子好东西。”众人都是一阵哄笑。
  陪着太妃闲话了一阵,那位袁五小姐似乎有些坐不住了,她时不时瞟一眼正房里摆着的西洋摆钟,动作十分细微,房中人都顾着陪老太妃说笑,无人瞧见,倒是若华自来心思缜密发现了她的小动作,却不知她究竟在着急什么。
  果然袁小姐按耐不住,轻笑着道:“太妃娘娘,郡主请了我们几人来要结个诗社,想来这后苑的芍药开得正好,天气也不错,最是合适吟诗弄句,何不让我们陪着您去那芍药园里一起赏花小坐,您说可好?”
  太妃笑着点头道:“这主意不错,难得大家今日来王府里做客,自然不能陪着我这老太太在房里闷着,都出去散散吧,也好做个什么诗社。”
  郡主娇嗔道:“太妃娘娘又来取笑我的主意。”众人笑着都起了身,陪着老太妃一起向后苑步去。
  


☆、第二十五章 荣亲王府(下)

  府中的芍药园便在后苑内湖不远处,竹木围成半人高的篱笆,爬满了紫葳花藤,因修剪得当,茂密的枝叶中可见处处倒垂金钟一般的橙色小花,颇有野趣,行到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