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经商]黄金穗-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旅途中有邸报作为娱乐调剂。金穗觉得枯燥的日子也不是那么难以打发,不得不说,慕容霆虽然有些多管闲事,但对农耕技术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除了能看到慕容霆的报导之外,她对各地的民俗风情小吃也很感兴趣,每天和文华、文太太抄抄方子。研究做菜也很有趣。
不过,金穗再也没见过那个叫晨露的绿衣丫鬟,至于那什么林嬷嬷、珠黎县府给郑文婷送野栗子的官夫人也没了消息。她心里虽好奇是怎生个处置方法。却明白自己没那资格和胆子打听。
郑文婷仍像往常那样偶尔找金穗三人过去打打牌、唠唠嗑,尝尝点心品品菜,似乎根本没有发生过绿衣丫鬟中毒和那场刺杀的事情,但金穗隐隐觉得,郑文婷对她们客气疏离了些。
金穗无所谓。向小喜子学骑马的事没了下文,她曾去探望他。不过小喜子看着瘦瘦小小的,身体却很结实,不过几天又重新在慕容霆身边蹦跶了。
七月底,跟游山玩水似的,慕容霆一行人终于到达了襄阳,登岸换乘马车,浩浩荡荡地直接进了楚王府设在襄阳的府邸。
金穗还没来得及看一下襄阳城,就直接被马车小轿送进了一处小院子,与文化母女是隔开的。院子里一群仆妇丫鬟把守,金穗行动不得自由,她并没有焦躁,甚至觉得路上那么凶险,能平平安安到达襄阳真是奇迹。
院子里准备的各种物事一应俱全,金穗想要做女红、练字、看书都是可以的,看得出来,楚王府是按照她的年龄专为她准备的院子。虽然仓促了点,不怎么符合金穗的生活习惯,但对金穗和珍眉来说很是奢侈了。
珍眉初来乍到,十分别扭,金穗让她去院子里看看那些花草,扑扑蝶,渐渐的珍眉也自己玩开了。金穗则练了两天的大字,终于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没了在船上晃的晕眩感。
第四天早上,一位年纪较大的丫鬟进来行礼,脆生生地道:“黄姑娘,黄老太爷派人吩咐奴婢请黄姑娘移步去前面院子。”
金穗放下笔,取了一白鹤展翅的镇纸压在大字的下方,示意珍眉停下研磨。
“姐姐不必多礼,快起来吧。”一听到这个消息,她面上镇定如常,心里早长了翅膀飞出去见黄老爹了,边压着裙边的环佩边急着往外走,声音里难掩一丝急促,“姐姐可晓得我爷爷为了何事找我?”
自从进了襄阳府,金穗便不再说兖州方言了,而是随了这里的丫鬟婆子们说官话。珍眉也因此话少了很多,每日只跟金穗说话,倒是少了些口舌之非。
“这个奴婢便不知了,黄姑娘去了便明白了。”丫鬟声音缓和了些,这些天难为她一个小姑娘安安静静地呆在这儿,没哭没闹,没给她们找麻烦,倒是让一众丫鬟婆子们轻省了不少。
金穗当然知道从丫鬟嘴里问不出什么,只是自己心里干着急罢了,此时她对那些丫鬟们给她穿这些繁复漂亮的衣裙有了一丝怨怪——走得太慢了,她好想用跑的,早点见到黄老爹才好。
那丫鬟知道金穗急切,也不揭破她,只一味提醒着小心路,同时自己加快了脚程引路。
穿过了几道院子假山,终于到了一处内外院分隔的门口,黄老爹顾着礼仪不敢明目张胆地张望,只时不时地瞥过来一眼。
金穗看到黄老爹的身影,哪儿还顾得上什么礼仪,是不是在别人家里,直接高喊了一声:“爷爷!”
黄老爹刚转回去的脑袋猛地就转了过来,恰好见到金穗从一处柳树林间的小路上走了过来,小姑娘迫不及待地拎起裙角,飞快地跑了起来。
不过,还是珍眉跑得快些,一下子冲进黄老爹的怀里,抱住黄老爹的大腿,眼泪簌簌地就落了下来:“老太爷,你可来了!我和姑娘呆在屋子里不让见你,可害怕了!”
黄老爹失笑,一边安慰珍眉,一边把跑过来的金穗也抱进怀里。金穗因跑路脸憋得通红,暗暗给珍眉刮了个羞羞脸,珍眉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鼻子里就喷出一个气泡来,逗得黄老爹和金穗都笑了。
金穗掩住心酸,这才问黄老爹:“爷爷,事情办完了么?你是来接我们的么?”
黄老爹看了看时不时好奇探看几眼的丫鬟婆子们,咳了声道:“哪儿有那快?我们恐怕得在这楚王府住一段日子了。今儿的过来是接你们去送送你文伯娘的。”
金穗从袖子里掏了块帕子给珍眉擦脸,珍眉不干,非要黄老爹用粗棉布给她擦。黄老爹无奈,用有些脏了的棉帕子给她擦了脸,差点给她擦个花猫脸。
“文伯娘要走了?她和文姐姐是要先去梁州了么?”金穗吃了一惊,注意到黄老爹的目光,她随着看了眼周围的人,知道黄老爹不方便多说,只得按捺下了,心里十分不舍。
“今儿的就要走了,我特意来接你们过去跟她们道个别。”黄老爹点点头,一边拉着一个,笑道,“你们两个换了衣裳,我差点认不出来了,跟两个小天仙儿似的。”
珍眉的脸立马通红一片,害羞地低下头,道:“姑娘才是天仙儿呢!”
金穗笑了笑,她平日沉静,难有顽皮的时候,觉得珍眉这样的性子反而更激发了黄老爹的父性,有珍眉在,黄家多了不少欢笑声。
黄老爹把两个小女孩抱上等在门口的马车,金穗上下打量黄老爹的衣着,不好意思地笑道:“爷爷,原本该是由我给你打理衣裳的……”
她话未说完,黄老爹呵呵笑了起来,不过一句话,他觉得贴心了不少,道:“你们在里面过得好就行了,小姑娘家爱俏是常理。姚少爷也给我准备了衣裳,可我是个大老粗,种惯了庄稼,穿那些精致的衣裳浑身痒痒,便罢了。”
“爷爷,我们住的地方是姚少爷准备的?”金穗又惊讶了,这里可是楚王府啊。
“那你以为呢?”黄老爹笑了笑,道,“你们住在楚王府的偏院里,屋子和仆妇们是楚王府的,里面置备的东西却是姚少爷一早吩咐人准备好的。”
第243章 局面
金穗心头松了松,看来姚长雍真的很重视黄老爹,她靠在黄老爹的怀里,道:“爷爷,咱们又欠了姚少爷人情呢。”
“是啊,算起来,姚少爷救了你两回了,等有机会你好好谢谢他。”
金穗点点头,说道:“那爷爷,我不能和你住一起么?这里深宅大院的,丫鬟婆子们不咋跟我们说话,还是想和爷爷住一起。”
说着,金穗便想起了头一天到达时,那些丫鬟们如狼似虎地剥了她的衣裳,洗刷干净,等她一觉醒来又被穿上锦绣华服,时刻有人盯着,她根本做不了什么事。她毫不怀疑,那些丫鬟婆子们检查过她的包袱,好在她包袱里没有贵重物品——即便有,约摸人家也看不上,只有席氏留下的两本札记。
除非同为穿越者,不然不会有人看得懂席氏的札记。
“这个……”黄老爹皱了皱眉,轻声道,“咱们家要和姚少爷做生意,你娘留下的东西我还得摸索着做出来,每天夜里和那些师傅们睡在一处,怕是顾不上你。穗娘儿,你住在王府里才安全,住到外面去了,我反而放不下心。”
金穗便知,黄老爹在做柴火上遇到了难题,她这些天也在琢磨那些化学方程式,要把一些忘记了很多年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其实是相当困难的,不过,她研究了这么些日子,总算是弄懂了一些原理。
金穗低声道:“爷爷,我娘亲原先也给我讲过一些,可是太久远了,那时候我那小,记得不太清了,要是爷爷遇到问题,咱们商量商量。两个人商量总比一个人苦思无果的好。说不得,我啥时候就想起来了。”
金穗早先便给黄老爹灌输过席氏曾给她讲过火柴制法的思想,黄老爹现在接受起来已经毫无心理障碍了
黄老爹点点头,庆幸道:“幸好你娘给你讲过。咱们家的穗娘儿也能给爷爷分忧了。”
珍眉坐在旁边睁着一双懵懂的大眼睛,不过她早知道自家要和姚长雍做买卖了,金穗和黄老爹说的话她一点都听不懂,却乖巧地不插嘴。
黄老爹说了两句进展,楚王府觉得火柴可行,又是慕容霆保荐的,愿意和姚家做这个生意。而且他们很快弄到了原材料,现在只等着黄老爹把成品做出来了。毕竟现有的火柴都是席氏做的,黄老爹只有自己掌握了技术。楚王府才肯合作。
“爷爷,这样说,咱们的买卖,有姚少爷,还有楚王府了?”金穗若有所思。
姚家是慕容王府的金库。贴上姚家标签的生意一般都默认为是慕容王府的生意,把楚王府拉进来,估计是想多一层保障,而且火柴这个领域,在楚王府的认知里,其实是真的触犯了他们的忌讳。
楚王府。不仅管着王朝的火器,向驻守边疆的各个王府输送火枪火炮,还管着天下的烟花爆竹。基本上对烟花爆竹的买卖处于垄断的地位。这本就是为了限制烟花的出口,继而让其他邦国摸索到火药的门道。
“自然得有楚王府了。”黄老爹神色平静,看来是早预料到楚王府会插手进来,而且金穗一点就透,他和金穗说话越发说得开了。
因外面有人跟随。又不是自己人,金穗和黄老爹说得很小声。只能说到这个地步,更深的话题不方便说,金穗转而问起文太太母女:“爷爷,文伯娘和文姐姐要去梁州,有人带路么?”
“连掌柜带了人护送,等到了那边儿,有连掌柜引荐,想必文太太能很快站住脚。你文伯娘手段好,不晓得跟姚少爷提了啥建议,姚少爷一路上带了不少得力的管事掌柜们回梁州,看起来姚少爷是有了啥主意。你文伯娘这些天跟那些管事们熟了,以后也好帮衬。穗娘儿,你以后跟你文伯娘学着点儿。”
黄老爹说起这话心里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他的孙女儿没了娘,自己一个大男人,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想起文华小小年纪有胆有色的,他就羡慕不已。
当然,当长辈的没有嫌弃自家孩子的,金穗身体弱了些,可脑袋瓜子灵光,要是能像文华那样活泼些就更好了。
到了码头上,金穗远远地看见了连掌柜的身影,文太太常年在外行走,跟这些男人之间避讳没那么多,金穗很快在人堆里找到了文太太,只是没看到文华的影子。
金穗暗想,看来文太太是把那日她对文华说的话给姚长雍提了,恐怕姚长雍也有这个想法,姚家被傅池春打压了这么多年,慕容家从朝堂上腾出手,慕容霆就给姚家撑腰来了。这一回,祝叶青敢找了文太太等人去梁州共同做生意,那么表示姚家要正式跟傅池春打擂台赛了。
就是不知,姚长雍能否担当得起这个重任。
黄老爹隔着纱帘子指指码头边上不起眼的几辆马车:“你文姐姐在那儿,一会儿你过去和你文姐姐说说话,以后不晓得还见不见得着。”
金穗赶忙答应了一声,这变化实在有点快了,她没料到黄老爹会被楚王府拖在襄阳,还以为会几天里办好了事情,直接从襄阳去梁州呢,那样的话,她跟文太太母女还会再相伴一路。
金穗还未下马车,就有丫鬟上来给她戴了帷帽,然后黄老爹直接把她抱到文华的马车上去了。金穗心里囧囧,她又不是那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没必要弄得这么隆重吧?
早几个月,她还在珠黎县府的大街上素面朝天地溜达呢。
文华一见了金穗,眼泪就下来了,抱着金穗哭了一会儿,金穗眼角红红却哭不出来,文华就擦擦泪道:“你个小没良心的,我舍不得你,你却连滴眼泪都没得!”
“我也舍不得文姐姐,这会儿脑子发蒙,还没反应过来呢,咋就这快要走了呢?”金穗拍拍她的背,拿出帕子给她擦了擦。
文华哽咽了好一会儿,方附耳道:“你上回说的法子我跟我娘说了,我娘琢磨了几回,跟姚少爷提了提,姚少爷说是个好法子,不晓得和慕容公子商量了啥,后来一路上带了很多掌柜管事们。我娘说,这回姚家要做大买卖了,不过,买卖做起来前,还是先要把名声打出去。慕容公子要走访的邦国多,有了商队,做起事来也方便。”
文华解释得不是很清楚,金穗却是明白了。
姚家有使不完的钱,这头一趟自然是去撒金子的,等下一趟才是做生意。文太太这些人,押着货跟慕容霆走,就成了移动的金库,打着慕容家的旗号“狐假虎威”,笼络人心和人脉。那些藩国贵族肯定都知道姚家的生意就是慕容王府的生意了,那么等真正做买卖的时候,这商路就打开了。
对于姚家和慕容王府,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姚家笼络人脉,慕容王府笼络人心,相得益彰。
其实,傅池春差点掐断了姚家在海上的生意,但是蜀身毒道这一块,仍是姚家独霸。那么,这一回,姚家应该是要拓宽商路,不仅仅是加固姚家在外的声望那么简单。
金穗心里想了这么多,也不过一瞬的事情,她所知道的的这些还是从官报上看来的,伺候她的那个大丫鬟知道她爱看邸报,每天早上便有厚厚一叠各地的报纸送过来给她。因姚长雍随行慕容霆一事渐渐为人所知,这些天关于姚家的报导也不少,那些陈年往事慢慢地也浮出了水面。
尽管金穗是故意引导文华说出了那个保命的法子,但金穗嘴上可不能这么承认,疑惑地道:“我上回说了啥法子?”
文华一愣,想起来金穗当时不过随口说说,她有些讪讪的,忙把上回她们两人的对话重复了一遍:“……我不过跟我娘提了一句,我娘就说好,狠狠地夸了你一顿,夸你就夸你呗,非要把我当反面教材教训一顿。我就说,近朱者赤,我和你亲近了,以后自然也聪明了。”
她声音大了些,这话一说完,外面的丫鬟们立刻笑了一片。
金穗掩了帕子,眼睛眯成了月牙,肩膀颤抖。
文太太就打帘子进来,脸上也有笑意,嗔道:“我的憨丫头,你也不害臊,大声嚷嚷了出来,都晓得你是个傻的了!”
文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话,她那话不就是承认自己傻么?顿时囧得去拧金穗。
文太太忙把金穗护在自己怀里,故意皱了眉道:“你还说自己是姐姐,没得这样光天化日欺负妹妹的。”
文华也笑了:“那我听娘的,等天儿黑了,我再悄悄拧她的嘴,不让你们晓得便得了。’
“文姐姐可是怪错我了,我可一句话也没说,姐姐是自己羞恼了。”金穗埋在文太太怀里,嘟着嘴跟文太太告状。
文太太搂着她一阵好安抚,码头上人声鼎沸,马车里两个女孩一片欢笑声,冲淡了多少离别愁绪。
第244章 合作
金穗是真的不舍文太太,这些日子,都托了文太太的照顾,文华的陪伴,金穗早把她们划为自己人了。
幸好外面人多口杂,文太太没机会向金穗询问她怎么想到那个主意的事情,几人还没说多少话,码头上就有人催促岸上的人准备上船了。
金穗这时候眼里终于含了泪水,文太太安慰道:“莫伤心了,咱们相识一场,日后总有再见的时候。你爷爷和姚少爷他们做啥生意我不晓得,不过我瞧着姚少爷和慕容公子挺重视的,慕容公子一时半会儿走不了,我自然是等着你们到了梁州才会走的。”
金穗听了这话心情好了些,暗自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文太太打量她的神色,暗怪自己想多了,金穗才七岁,凭着她再怎么主意大,黄老爹怎么可能把家中做买卖这样重要的事情告诉她呢?
一时心里松了些,又道:“我先到梁州去瞧瞧那边是个咋样的情况,咱们文家的商队建起来要费不少力,光是我们家这些人手根本不够用。这回到梁州来的商人不少,我们家的底子最薄,早点过去多亲近亲近姚家的几位老太太、太太也好。”
文太太的眉眼里透出一丝笑意,金穗略略一想便明白了,姚家外面的生意是掌柜管事们以及姚家宗亲打理的,可掌舵人却是姚家的老太太,文太太一介女流反而比那些男人们更好接近姚家老太太。
得了姚老太太的心,那些掌柜管事们自然会给她面子。
金穗心中震撼,难为文太太竟然能想出这么迂回的法子,把自己的劣势变为优势。
怪不得连黄老爹都夸赞文太太有手腕,让她学着点儿呢。
不大一会儿,就有小厮过来让丫鬟们代为催促了。
金穗下了马车,由黄老爹领着。如今黄老爹得姚长雍重视。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黄老爹站在姚长雍的右侧,巫秀在左侧,他们都站在最前面。金穗这个小拖油瓶得以占据一个好位置和文太太挥手告别,文华也戴着帷帽站在船头挥手。
姚长雍拱手道:“愿各位一帆风顺!”
说了几句祝福的话,对巫秀道:“吩咐起船吧。”
巫秀将姚长雍的吩咐传给一位身材健硕的大汉,那大汉就高声道:“起——船——喽——”
码头上一阵忙乱,解绳索的解绳索,收甲板的收甲板,放白帆的放白帆。
船头上人头赞赞。风帆扬起,巨大的金文“姚”字如苍龙飞舞在空中。
水手们的吆喝声夹杂着人们嗡嗡看热闹的交谈声,金穗不自觉地往前行了一步。姚长雍一把拉住她的肩膀:“黄姑娘,前面危险,不可再往前了。”
金穗赶忙退了回来,声音有些哽咽,察觉到是姚长雍。顿时有些不自在,扭头一看,原来黄老爹与旁人说话去了。
“那位师傅以后会和你爷爷共事,是个痴人。黄老太爷请我代为照顾你。”姚长雍淡淡地解释道。
金穗行礼道:“多谢姚少爷。”她身形一矮,姚长雍扣住她肩膀的手就不得不放下了。
金穗心里有些别扭,尤其在他以被托孤的长辈的口吻跟她说话的时候。
姚长雍没在意。点点头,浅浅地笑了一下,然后道:“这有什么好谢的。黄姑娘在楚王府住得还惯么?”
“住得惯,丫鬟们伺候得尽心,王府里的珍馐全是我没吃过的。”
“你吃得惯荆州的菜便好。要是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尽管跟月婵姑娘说。往先我来过楚王府。便是月婵姑娘亲自伺候我。月婵姑娘很是识大体。”姚长雍一边和船上的人挥手致别,一边和金穗闲话。
月婵姑娘就是今日通报的大丫鬟。也是暂时伺候金穗的大丫鬟,整个院子里 的仆妇们都听她的。
金穗忙感激道:“原来月婵姐姐曾照顾过姚少爷,怪不得月婵姐姐与别的丫鬟们不同。”
她和姚长雍的身份地位不同,月婵对她怎么可能跟对姚长雍相同,不过,月婵虽然把她限制在小院子里,其他地方却是相当尽心,至少明面上对她毕恭毕敬。
姚长雍勾起了嘴角,侧头问她:“哦?怎么个不同法?”
金穗微囧,姚长雍必定是知道月婵是她那个院子里的管事丫鬟,竟然还问出这样的话,不过想想自己的年纪,不排除姚长雍在试探她,或者说试探月婵的态度和行事。
金穗便笑了笑,如实道:“月婵姐姐在小院里很威风,那些小丫鬟们都听她的,就是老嬷嬷们被她训斥,还得恭恭敬敬听着。我日常的吃穿住行都是月婵姐姐安排的。唯一的不好处,便是月婵姐姐不许我出来找爷爷,说是王府院子大,怕我走丢了。”
她第一回要出门的时候,月婵的确是这么说的,自那之后,她便知道自己被软禁了。
至于她被软禁的原因,估摸着也有很多。一是黄老爹的考量,他白天忙,晚上常常不回住处,把金穗放在外面不放心,有姚长雍照顾他则放心了,可以专心研究;二是楚王府应该没有完全信任黄老爹,毕竟火柴不同一般,那是一个和火药、玻璃一样,靠化学反应才能制得的东西,金穗住在里面其实是被扣押为人质了。
黄老爹信赖姚长雍,而且笃定楚王府查不到什么底,毕竟姚家和慕容家都查过一遍的。那么,金穗这边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安心住着便是。
其他各方的考量,譬如姚长雍和慕容霆的,金穗便猜不到了,也懒得费心思去猜。
姚长雍听了金穗的话,顿了一会儿说道:“黄老太爷去楚王府不方便,等我和慕容公子说一声,过些天儿你先学学规矩,去拜见拜见楚王府的长辈们,以后出门方便了就能多见黄老太爷了。”
金穗一喜,欢喜道:“多谢姚少爷!”
姚长雍清泉般的声音泠泠动听:“这是该走的礼数,是我先前思虑不周,黄姑娘就莫再说谢的话了。”
说这几句话之间,姚家的大船已经开得远了,船头上的人只看得到身影看不见脸了,金穗心底忽然升起一股怅然。
姚长雍在有些清凉的朝阳下看着这个换了一身华服的小女孩,头一回不知道怎么安慰她。
回去的时候,金穗先拐到了黄老爹的住处,黄老爹住在楚王府前面大街上的一座小院子里,是两进的,据黄老爹的说法,这里住的全是楚王府研制新型烟花的师傅们,现在则是和黄老爹一起研制火柴了。
从这一点上看,姚家、黄家还是很有必要和楚王府合作的,毕竟在现今,楚王府垄断了一部分“化学工业”的人才,光黄老爹一个人要想实现火柴的量产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前世作为一位消防员,金穗对消防的认识更深一层,消防不仅仅是指消灭火灾,还有“消灭隐患,防患未然”的意思。而楚王府刚好能提供这方面的技术支持,做了这么多年的烟花,想必楚王府对安全方面能做的甚至比金穗能想到的还要多一些。
这个两进的院子里,不算黄老爹,一共有五位师傅,住在二进的院子,一进是待客的大厅和书房,照顾师傅们起居的仆人则住在抱厦里。
看来,这个地方是师傅们的“单位宿舍”,根本不能带家眷的,怪不得黄老爹要把她拜托给姚长雍照顾呢。
黄老爹指着他旁边的屋子道:“这间屋子就是刚才拽住我的那位韩师傅的房间,韩师傅不爱打理自己,胡子乱糟糟的,却是个钻研痴人,有时候整宿整宿不睡觉也要弄个明白,弄得自己都糊涂了,再跑回来睡个几天几夜。我都是听那些小厮们说的……”
金穗捂嘴笑了,黄老爹原本不爱说话,她老缠着黄老爹讲些过去的事情,慢慢的,黄老爹也会这样讲故事一样把新鲜事讲给她听了。
一个十岁上下的小厮过来上茶,金穗和黄老爹说了一会儿话,便等到了顾大夫,顾大夫不方便进王府给金穗诊脉,便趁着这个机会给金穗诊一诊,往先也是十天半月才诊一回的。
顾大夫把完脉,把方子交给丫鬟月婵,笑道:“看来月婵姑娘很会调理人,黄姑娘的身子进补了这么久,进了几天王府才见了成效。”
月婵一直跟在黄老爹和金穗的身后,她上前一步微笑道:“顾大夫过奖了。黄姑娘懂事明理,是奴婢见过的最乖巧的姑娘了。要真是对黄姑娘的身子有了什么助益,那当是我们府上厨娘的功劳了。黄姑娘是贵客,雍公子交代了好好照顾,我们府上的世子妃娘娘特意吩咐了一位懂医理的厨娘专门伺候黄姑娘的膳食。”
月婵心下却奇怪这位大夫的笑莫名让人觉得心生凉意,那脸虽在笑,却有一股冷冰冰的味道,不过,她的话还是说得很圆。
顾大夫接口道:“难得黄姑娘能得一句乖巧的赞赏。”
第245章 拜帖
… …
月婵诧异地望了一眼顾大夫,这回不敢接话了。在她眼里,金穗的确是很乖的。
金穗暗道,顾大夫不会是在讽刺她吧?她觉得很有可能。要是从这人嘴里听到一句正常人的话,她才会觉得不正常,当然,顾大夫为她治疗强迫症的那回例外。
说来,她的强迫症已经痊愈了,不再莫名其妙地跑去洗手了。
心里腹诽着,金穗嘴上讨巧地笑道:“月婵姐姐过奖了,我是乡下来的野丫头,怕冲撞了世子妃娘娘,等我学了礼仪,定要亲自去向世子妃娘娘道谢。”
月婵笑道:“如此,黄姑娘就要多费心了。”
看来,金穗拜见楚世子妃的事情姚长雍已经跟月婵通过气了。
送走了阴阳怪气的顾大夫,黄老爹带金穗去襄阳城有名的陶然山庄吃晌午饭。
月婵没有阻止,金穗便知这是默许了,坐下后,让月婵看了下她点的菜;才让月婵带着珍眉另外开了一桌。
金穗奇怪地问道:“爷爷,这酒楼建在平地上,咋叫陶然山庄呢?”
黄老爹嘴巴张了张没答上来,布酒菜的小二笑嘻嘻道:“这位姑娘是外地来的吧?我们这家酒楼是开在城里的,主店开在羊姑山上,羊姑山和虎头山面对面,传说是一位放羊的姑娘遇到老虎的威胁,唤醒了住在山洞里的仙子,因此取名羊姑山。羊姑山不高,也不险峻,风景却是独好,姑娘有兴致,选个晴朗的好日子去登高望远是再好不过的,在那里的陶然山居看风景便越发的得趣了。”
又把那景色如何瑰丽宏伟描述了一遍。
店小二离开后,金穗乐道:“爷爷。这家店有意思的紧。”
“你要是想去,等你生辰的时候,爷爷闲散一天,带你过去。自你出生起,还没爬过山呢!”
金穗这才想起来,她的生辰在八月十三,也没几天时间了,听了黄老爹这话乐得嘴角压都压不下去,好容易抑制住脸上的笑意,金穗方道:“爷爷。我看这家店菜好不好先不说,店家倒是很会宣扬。本来咱们只吃了这家店的菜,那店小二说啥羊姑山啊羊姑娘啊。原听都没听过的地儿,惹得咱们想去瞧瞧到底是个啥样子的山。”
去了那山里,自然会想起这家店,然后便会去那家店里瞧瞧是不是跟小二说的一般无二。
黄老爹见金穗兴致高,便笑道:“你说的也是。那店主最妙就妙在这家店的名字没改,头一回来这儿的客人谁不好奇为啥叫山居而不直接叫酒楼呢?这一问就把小二的话给问出来了。”
金穗想想还真是这回事儿,遂捂了嘴笑个不住,道:“看来啊,这取名字也大有学问呢。”
“那可不是?这回我不用费脑筋想你过生辰去哪儿了,索性给小二哥一个面子。咱们就去那羊姑山吧!”黄老爹听了金穗的话,点点头。
金穗看黄老爹一味操心她过生辰的事情,没收到她的提示。半点没把这个取名、做广告联想到火柴上去,她就一阵无力,不过黄老爹这些日子做不出火柴,估摸着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