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经商]黄金穗-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吃。”
第130章 除夕(二)
珍眉惊奇地瞪大眼,一眨不眨地望着黄老爹,眼中全是崇拜。山岚虽笑着,眼中却是不信。
黄老爹眼角笑纹弯起,举箸道:“都动筷子,看着我能不饿了?”
说着,给金穗夹了一筷子鲫鱼,他做的四菜一汤两荤两素,菠菜萝卜莲藕粉皮肉丝汤,清炒鲫鱼,青菜炒豆腐,另外一个是凉菜猪耳朵即顺风儿。猪耳朵切得极薄,沾点飘着细细葱花的蒜汁,酸酸辣辣的,味道十分好,不过金穗吃不得凉食,只能略微尝尝罢了。
金穗每样尝一点,眸子渐渐发光,黄老爹的手艺的确不错,和七星级五星级大厨没法儿比,可至少比翠眉高了一个层次,于是笑道:“可惜翠眉姐姐没口福了。”
珍眉听了,赶忙给每人盛了一碗米饭,嚷嚷道:“吃团圆饭啦,吃团圆饭啦!”然后飞快地坐下来,也像金穗那样每样尝一点,止不住乐起来。
山岚尝了之后眼中则染满笑意。
金穗甚少和山岚说话,虽日日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见面的次数却屈指可数,便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山岚不自在地挪挪身子,冲金穗腼腆一笑。
金穗好笑,吃到半饱时,她亲自给黄老爹沏了盅酒,端端正正地奉上,自己又捏了个小酒盅,里面沏了大半杯可补气血的药茶,笑嘻嘻道:“爷爷,孙女儿给你拜年了,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康泰,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黄老爹接过一饮而尽,眼中有些湿润,仍是笑着道:“也祝我们穗娘儿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金穗点点头,嘴角的笑纹缓缓荡开,黄老爹的愿望和祝福十分朴实。于她来说却是最珍贵的,健康和平安。
山岚和珍眉学着金穗给黄老爹敬酒,山岚道:“祝老太爷,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平安喜乐,健康长寿。”珍眉手里捏个小纸条,边说边偷偷摸摸看几眼:“祝老太爷……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金穗笑倒在黄老爹怀里,山岚扭过头肩膀颤抖。黄老爹面色平静,眼中笑意不变:“珍眉是个好娃儿,新的一年。你也平安健康,笑口常开。”
珍眉脸蛋憋红,瞪着金穗和山岚,不许他们笑。黄老爹依次给每人夹菜:“吃青菜生财,吃菠菜有财。吃豆腐有福,吃鱼年年有余,吃莲菜(莲藕)连年发财,吃顺风儿耳聪目明……”
珍眉满足了口腹之欲,眼神瞬间温顺下来,甜蜜蜜地依次吃掉黄老爹夹给她的菜。黄老爹瞥见她眼中满满的的依赖。心底叹口气。
饭后,山岚接下洗刷碗筷的活计,让珍眉出去玩。珍眉不放心金穗,担心她一个人太孤单,黄老爹亲自发话她才敢出门,一溜烟跑去找小雨点他们玩去了。
少了珍眉的叽叽喳喳,黄家小院的静谧立刻淹没在漫天的烟花爆竹声中。越发显得孤寂。
珍眉在外面玩也有顾忌,三五不时回来瞧瞧。一会儿给金穗炫耀她这两天秘密做的纸灯笼,说给村里的小伙伴们炫耀完了要送给她夜里用,金穗歪头瞧着那个抽象的兔子灯笼很是无语;一会儿像中大奖似的把东家大娘给的荸荠、西家大嫂抓的炒板栗兴冲冲地拿回来给金穗吃……总之,外面有多少名堂,她便能弄出多少名堂来。
也就是天刚刚黑下来的时候,鹅毛大雪始才停住,珍眉再次蹦蹦跳跳跑回来,满脸都是“我有话说”的表情。金穗笑:“又有啥好吃的东西带回来啦?”
珍眉揉揉冻得快僵掉的脸颊,气喘吁吁地说道:“这回倒是有吃的,姑娘,你猜是谁给的?是五奶奶家的河三哥!”
“河三哥?五奶奶家的?”金穗疑惑,秦五奶奶第三个孙子不是叫秦江吗?她还见过两回的(第094章有提到)。
“哎,我说错了,五奶奶跟四伯娘他们住一家,河三哥在四伯娘家行三,在五奶奶孙子辈里排第四。秦雁叫三叔,我就直接叫河三哥了。”珍眉小脸兴奋得通红,噼里啪啦地说开了,“哪,姑娘,你看,这是他从扬州带回来的杨梅,腌渍过的,我第一回吃呢,你快尝尝!”
金穗在她炯炯有神而又期盼的目光下,只好抓了一颗来吃,说实话,她前世吃零食吃到腻,根本不稀罕跟珍眉抢零食,意思意思吃了一颗,她笑道:“味儿蛮别致,就是太冲了点儿,我吃药,吃这个吃不下,你快吃了吧……对了,前几天儿没听说河三哥回来呀?他咋大年夜里冒出来了?”
边和珍眉说着话,金穗边在心里琢磨开了。大夏有十大贵姓,除了皇族的嵇姓,另外九个姓氏来自于九个异姓王,除了钟王府掌管太庙和九王血脉继承,楚王府掌管火药和火器之外,其他七王分别驻守在大夏边疆保家卫国,其中一姓来自草原贵族。
金穗刚开始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还怀疑大夏开国皇帝脑子被门夹了,竟然舍得把那么大的权力分散到九王手中,但是千百年来的历史证明开国皇帝的明智。
在“正史”里,开国皇帝共分封了十五王,有六姓在前两百年的时间里造反、被逼造反,不管过程如何,他们逐渐陨落,甚至在荒僻地方开荒建立国家也逃不过被灭掉的命运,还白白把好容易开发起来、建立起来的国家拱手让人。
剩下的九王意识到不对劲,在两百年的血腥里逐渐与皇家建立了一种奇妙的平衡,互相牵制,皇家与九王就这么存在了上千年,皇帝不敢轻易动兵权在握的七王,七王亦不妄想脱离大夏自立为王,而楚王府是大夏的火药库,钟王府有绝对权力否定和肯定十大贵姓的继承人血脉。
不管怎么说,这种平衡的后果是,大夏的疆土十分辽阔,绝不止中原地带、北方大草原、西北沙漠以及西南的高原。
而珍眉说秦河是从扬州参军回来的,那么秦河之前应该在慕容家的水师里服兵役。
……
作者题外话(不占订阅字数):关于那个“脑子被门夹了”的开国皇帝为嘛把兵权大力分散给十五王,如果我有幸能坚守在下本书的阵地上,我会仔细解释给大家听(脑子里面出现各种天雷狗血儿童不宜的画面,咳,喷鼻血中),现在嘛,咱这是地地道道的种田文,跟金穗一起看“官方正史”整好。
ps:
ps:我已经加快进度了,第二卷第一个关键人物出场了,病得慢慢养,银子得有机遇才能挣,然后亲们还是嫌弃慢的话,我试着把男主候选人拉出来溜溜?
第131章 荣归
另外一支水师的历史没有慕容家的长,正是黄老爹曾经说过的沈王府带领的,驻守在南海、两广及泉州一带。与清末的南洋、北洋水师有些相似。
金穗想了很多,却只是瞬间的事儿。
珍眉口中含着一颗杨梅,喜滋滋地答道:“这不是下大雪嘛!河三哥的儿子没见过雪,在雪地里贪玩冻凉了,耽搁了两天,今儿的回家来,刚巧赶上他家放爆竹接老爷。哈,好笑的是,雁子他们不认得河三哥,河三哥刚进村子就被小雨点点个炮仗在裤腿上炸个窟窿!”
金穗抿嘴笑,问道:“河三哥在外娶亲了?娶的是哪儿的媳妇儿?”秦河是在九年前那场海难之后应征入伍,他年纪比秦涛大,秦涛的儿子可以满地打滚了,他有儿子也不稀奇。
“这个我不晓得呢,明儿的我去花大娘家里打听打听,”珍眉拨了拨火盆子,继续八卦,“河三哥当兵比花大娘家的柱子哥长得还壮,脸黑得跟炭似的,他媳妇儿也黑,他家儿子长得壮,却扭扭捏捏的,跟个小媳妇儿似的……对啦,河三哥还当个啥什长,可有派头了,比衙门里的伏大人他们还威风……”
珍眉如数家珍地把秦河从头说到脚,从娶妻生娃说到这次回来带了多少个包裹,连他骑回来的马脸有多长都比划得津津有味。
这下双庙村可热闹了,家家户户听说秦五奶奶的孙子荣归故里,还是有军衔的,一股脑地涌往秦四郎家。
珍眉唾沫横飞终于把肚子里那点货倒光了,金穗笑着问她:“河三哥有没说是回家来长住不去军里了,还是过了年仍要回去的?”
珍眉一顿,细细想了想,摇摇头道:“我听他们说半天话儿。没提到这个事儿呢,河三嫂给我抓了把杨梅我就回来了。”她急着回来给金穗尝尝鲜,哪儿管得了秦河怎么样。
金穗失笑,不去戳穿秦河媳妇的把戏,怜爱地揉了揉珍眉的小脑袋:“今儿的过年,好容易松快松快,你去找赵强赵凡两个耍吧,爷爷在赵爹爹家里说话,他们怕是还不晓得河三哥回家的事儿,你提提。好歹让爷爷和赵爹爹去四伯娘家问问,算个意思。”
珍眉应了声,又跟金穗说几句注意身体的话。迈着欢快的步子又跑出去了。
金穗低头沉思,秦河刚回来便碰上堂兄弟的丧事,只盼着他和大多双庙村村民一样淳朴,能明事理才好。
黄老爹从珍眉口中得了消息,吩咐珍眉回家陪金穗。小全媳妇道:“今儿的夜里五奶奶家可得热闹了,我便不去人挤人,珍眉,上回你翠眉姐姐教了你们打叶子牌,今儿的我和墩儿媳妇儿一起去学学,可好?”
珍眉拍手称好。赵强两兄弟不爱跟女孩子玩,她也不爱跟他们玩呢,又担心金穗寂寞。小全媳妇这个提议十分得她心意。
黄老爹道:“小全媳妇儿,你有心了。”便和赵爹爹相携去了秦四郎家。
秦四郎家里人山人海,屋子里坐了一溜姓秦的长辈说话,院子里则满地大的小的孩子打滚玩雪点炮仗。
方四娘迎进黄老爹,口中道着“稀客”。满脸的骄傲与欣慰,眼角犹有泪痕。显是哭过。
“你家三小子争气,给我们村儿挣脸面了,我来认认脸,不然以后出去了见面不相识,岂不是闹笑话?”黄老爹客气道,又说了几句过年好的吉祥话,进了屋里一眼看到一个壮实黑脸的青年,因长途跋涉脸上还带着一点疲惫,目光却炯炯有神。
他旁边立了个七八岁的孩童,这孩子长得有秦家人的特质,浓眉大眼的,和秦四郎的轮廓极为相似,脸上肥嘟嘟的却不像秦家出来的孩子。花大娘拉他坐下,他拱拱手,稚气的声音满是严肃,出口的是扬州口音,微带了点儿他爹的乡音:“堂里这多叔叔伯伯没地坐,我是小辈,岂有我的位置?多谢大奶奶操心,我还是站着好。”说罢,他腼腆地冲花大娘笑了笑。
花大娘一愣一愣的,须臾,搂着小男孩不断叫着“我的儿”“可人疼”之类。
妇人堆里还有位个子娇小的少妇,因着脸黑,一眼看过去倒看不出美丑来。
黄老爹扫一眼,心里有了数,这时恰好卢爷爷等几个外姓人听说黄老爹来了秦四郎家,便都跟着过了来。秦四郎把儿子介绍给黄老爹等双庙村的新住户。
卢爷爷一坐下,客气几句,忍不住问:“我们逃难时,海边儿的人家走得差不多了,如今可咋样了?”
兖州虽与扬州不甚远,可交通不便,他们不想回到曾让他们日夜做噩梦的地方,但那到底是他们家乡,是他们的根,如今终于有海边的人回来了,忍不住要关心关心。
“海边一切都好,渔场恢复了,当年迁走的人家陆陆续续回去打渔,这几年龙王爷吃了渔民的供奉,风调雨顺的……”秦河的声音很沉稳,也很响亮,他一开口便把屋里说说笑笑的声音都压下去了。
卢爷爷等人听着,红了眼眶。
秦河道:“朝廷鼓励渔民回到海边,渔场休养生息了这多年,渔民收益极好,我媳妇儿她爹爹便是渔村的,打的鱼做成鱼干鱼酱能卖到伯京去。”
“这就好,这就好……”卢爷爷连续说了几个好,目光变得悠长,好像看到了昔日渔船自海上归来的盛况。
秦河多看了几眼沉默的黄老爹,问道:“你们不想回去渔村继续打渔吗?”
“唉,”黄老爹第一回在秦河谈论渔村时开口了,“无论是打渔,还是种地,都是为了有口饭吃。”
“这话儿倒是真的。”卢爷爷、赵爹爹随声附和,便扯着打渔和种地的话题说起来,黄老爹也回忆了两句往日遇到大鱼的惊险刺激。
到底不是秦家本家的人,黄老爹见话说得差不多了,卢爷爷等人的思乡之情找到了寄托,便掐好时间告辞,临别时,问了句:“河子回家来住多久啊?”
第132章 艳福
“初五就走?咋赶着这早回去?”秦五奶奶等年夜饭散了,一手握着秦河,一手握着秦河的儿子秦淮,老泪纵横,口吻有些埋怨。
当年朝廷急急地征兵,因正赶上海边灾难,秦家人都晓得秦河十有八、九是要去海边的,秦河走的时候给父母祖母父磕头,哭着说只当没他这个不孝子孙。没曾想,如今秦河不仅人全须全尾地回来了,拖家带口的,还封了个小小的军官。
秦河嘹亮的声音低了些,宽慰道:“奶奶,我能回家来是遇上了巧宗儿,明面上说体恤我们出外当兵多年,让回家探亲,实际上,是护送王府的贵人。”顿了顿,他有些自嘲地道:“我当了六七年的大头兵才升上伍长,赶上这个事儿,上头立马给我升了什长。奶奶,你是亲奶奶我才敢说,别的人我哪儿敢提?”
王府的护卫私兵是有定数的,要抽出他们这些兵丁做护卫得要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正赶上过年,“回乡探亲”便是最好的名目。
秦五奶奶破泣为笑,道:“你从小嘴皮子比起你叔叔伯伯、兄弟们都甜,当爹的人了,还当着娃儿的面跟我撒娇!”
秦河笑了笑,黝黑的脸在灯下泛着油光,深深叹了口气,凝视着秦五奶奶明显老一大截的脸,想说什么还是没说。秦五奶奶看他面露倦色,重孙子秦淮也是强撑着精神,忙让方四娘和几个孙媳妇烧热水照顾他们休息。
方四娘给瘫倒在炕上的儿子擦脸,她显然没有精神短的秦五奶奶好糊弄,关切地说道:“河子,你给娘说实话,升了什长,是不是兵役要延长了?”她很想问儿子是否以后要定居在海边了。
秦河定定地望着屋顶,又叹了口气。母子天性,虽隔了八、九年没见面,却没丝毫疏离的感觉,他习惯性地把双手交叠枕在脑袋下:“啥都瞒不过娘的火眼金睛。海边无论是打渔的渔民,还是种地的农民,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我刚去那会儿,走十个村子看不见一个人的也有……”
秦河絮叨起从军那会儿的事儿,方四娘认真听了,等他说得快睡着的时候,她板着脸道:“你小子莫转移话题。到底以后是个啥路,你交代一声,不管咋样。你娘我心里好有个底。这多年,不晓得你在外面是死是活……”
方四娘掩袖低泣,颇觉丢脸,又觉大年夜里哭晦气,赶忙擦了泪。眼眶红红地望着秦河。
秦河拍拍她的手背:“娘,莫伤心了,我能活着就是福气。上头的意思是,以后让我带着家小定居在瀛洲,自海难之后,那里死了很多人……”
“瀛洲?瀛洲是哪个州?”
“……泉州对面的那个……海岛……”
方四娘伏在炕头大哭。又顾忌着家里人,哭得很压抑。秦河拍着她安慰,自己却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兖州刺史府邸——
“今儿的我算真真见识了啥叫派头。啥叫富贵!你们是没瞧着,我刚送贵客进去,那屋里的丝竹声,啧啧,我这辈子都没听过这别致的丝竹。还有大厨房里流水价地抬食盒,任家媳妇儿说都是从西洋来的稀罕货……”门房甲缩在门口。手拄大刀,闲闲地站着。
“嘿,昨儿的霆公子头回来时,你偷懒称病不来,没瞧见他车架里的金发绿眼妞儿……嘿嘿,那些个女人怕不是正经人家出来的,还没进府就眼神乱瞄……长得那副尊荣,啧,亏得霆公子大老远越洋过海地带回她们……”门房乙迅速接上门房甲的话,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门房丙哼了一声道:“不过是买回来的罢了,千金小姐哪儿会卖身?奇的是,兖州离伯京不远,霆公子过年不回伯京,跑到未来老丈人这儿做啥?”
门房甲和门房乙缄默,门房丁开口了:“霆公子送咱们大小姐回来,在老丈人家过年算个啥?都是自家人。”
“哼,自家人?”门房丙不服,“霆公子一路上跟那些绿眼妖怪说笑打闹,还把妖精们弄进我们府里,这是打脸来呢!”
门房乙猥琐地笑了:“男人嘛,没个三妻四妾哪儿叫真男人,而且那些洋妞儿长得高高壮壮的,玩起来才带劲儿。再说,霆公子风流倜傥,长得那个……比女人还美,我看啊,是那些小妖精们有艳福才……”
门房头净手回来,竟见自己的手下吵起来,口中胡言乱语的,他重重呵斥一声:“都闲站着做啥!不想吃这碗饭啦!”
几个门房立刻立正站好,不敢再说一句话,心中却是忐忑,门房的油水比府里好多管事的油水都大。
门房头踹了两脚猥琐的门房乙,门房乙憋屈,明明门房丙说话带刺,他只不过驳了两句而已。
门房头没踹其他几个门房不是因着偏心,而是他看到街头出现一辆马车,那马车看着普通,可他做了多年门房眼神何等犀利,原来那马车门上的横梁是用楠木制的。
马车徐徐停下,停靠在刺史府门外一溜马车堆里,一点不打眼。
一位身上穿天青色铜色花纹对襟锦袍的中年男人下车,门房头待他走进时却见那铜色花纹竟是铜钱的模样,中年男人腰上别的荷包竟是元宝形状。
商人。
有权势的商人。
门房头迅速做出判断,笑脸迎上去:“这位大人,来我们刺史府有何贵干?”
祝叶青眉头微蹙着,倒不是为门房头这几句话,而是他从下马车开始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闻言,先施一礼,等对方还礼,他才展开眉头,笑道:“烦劳小哥儿通报一声,伯京金玉满堂的二掌柜祝叶青求见慕容大公子,小人得了慕容王妃的嘱托,特来给大公子和郑大人拜年。”
门房头笑意更深,宰相门前七品官,他这刺史的门房就算不是八品官,也够得着九品了,在兖州,贵人得过他这一关才能有见着他家老爷的机会,可遇上伯京来的人,他不自觉地就低了一头。
第133章 骄奢
祝叶青边说边从腰间摸出一张名帖,烫金名帖上的墨汁隐隐散发着茉莉香味,他恭恭敬敬地双手递给门房头:“这是王妃交给小人的名帖。”
门房头瞄一眼,名帖右下角画了一朵别致的广玉兰花,广玉兰花下扣了一枚圆形章,上书“慕容”二字。他面色越发恭敬,接过名帖的同时,祝叶青腰间的那个元宝荷包也落入他的袖中,低头哈腰道:“既然是王妃娘娘亲自交代的,小人没有不通传的理儿,阿水,还不快为祝掌柜进去通传给霆公子和老爷?祝掌柜,您且这边儿喝口热水,这大冷的天儿,暖暖身子才好。”
祝叶青确实有些疲惫,随门房头进了一间专门招待上门投帖的贵客,里面烧了地龙,暖烘烘的,布置得高雅大气,迎面墙上挂一巨幅“迎客松”。祝叶青扫了两眼,捡一溜椅子的下首坐了,眼观鼻鼻观心地喝起了茶水。
门房头暗暗称奇,又想到祝叶青是金玉满堂的二掌柜,看惯了金银玉器,对这屋子里的古董花瓶不在意也是有的。
门房甲见屋内二人不说话,他拉拉门房头的衣角,附耳道:“管事,你忘了?刚也有个自称金玉满堂大掌柜叫做傅池春的来拜见,却被霆公子一句‘不忍伤人天伦,回去吃团圆饭’给打发了,你咋还让阿水去送名帖呢?”
门房头拍了下他的脑袋:“果然进益了!你小子贼精贼精的,脑子好使,就是人太懒!我跟你直说,那个虽是大掌柜,可持的是他自个儿的名帖,这位,”门房头暗暗指了指祝叶青的方向。“持的可是慕容府的名帖。通传不通传是我们的事儿,见不见祝掌柜是霆公子的事儿,你操啥心?”
门房甲点点头,寻思半晌也觉是这个道理,须臾,又迟疑道:“咋二掌柜能拿到王妃的名帖呢……”
他还没疑惑完,门房头狠狠拍了下他的后脑勺,惊痛得他差点跳起来。
那个叫阿水的正是前面说话的门房丙,他回来时脸色有些不好看,进门的瞬间却变了笑脸:“管事的。霆公子允祝掌柜一见。”
门头房赶忙进去通传,祝掌柜道了谢,便由门房头亲自领着进了刺史府邸后院。
还没进门。便听到柔媚嘹亮的女音高歌,由西洋乐器伴奏,那乐器他倒是有幸听过几回,至于歌嘛,基里哇啦的。他没听懂,只觉那女高音走到一个高调好像打鸣的公鸡停不下来了似的。
小厮打帘,祝叶青进门时一曲高歌结束,那金发碧眼的女子行个屈膝礼,静候一旁,眼含得意地望着正中首座的华服少年。
少年眼含秋水。眸子一眨便如含烟含雾,肤色白皙,琼鼻绯唇。年纪虽小,却一身尊贵,坐在一众长辈前辈的上首竟无丝毫违和之感。他嘴角噙笑,刚和人说完话,偏过头来对等待表扬奖励的异国女子道:“莺转啼。龙娇吟,唱得好!赏!”
女子并未听懂少年对她的评价。但那个“赏”字她却听懂了,立刻笑逐颜开,正像往日一般等着少年叫她倒酒,少年却击掌三声,并未多看她一眼,而是转首对其他人笑道:“诸位长辈、前辈日夜忧国忧民,不曾欣赏过异国风情。小子不才却爱附庸风雅,今儿让诸位见识见识西洋女子是何等风情!权当小子心意便是。”
他这话说得既谦虚又傲慢,众人只有附和逢迎的份儿,看不惯他作为的人只能干瞪眼,说不得半个字。
随着慕容霆话落,站在大厅四周穿大夏服饰的西洋女子退得干干净净,盯着少年的唱歌女子也只得无奈下场。一阵香风浮动,穿着蓬蓬裙、露出半个胸脯的二十多个女子依次走出,她们的服饰花花绿绿,只有一人格外刺眼。
“成何体统!”当即两三个年纪稍长的官员离席而去。
慕容霆跟后进来坐在门口下首的祝叶青点个头,回头见此,微微变了面色,他嘴角笑意不改,温声吩咐身边小童:“几位大人思念家人,团圆心切,你们去送送。”又对身边人使个眼色。
其他人或是品级比刺史低的官员,或是郑蓓才的儿子女婿,有些眼冒绿光的偷瞥那些风情女子,有的则愤怒地转头。
“啪!”白衣胜雪的女子脸上挨了一巴掌,清脆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厅。
“杂家是怎么教你规矩的!”声音尖细,原是一小太监。小太监招来两个身强体壮的护卫把惶恐跪下的女子堵住嘴脱了出去。
慕容霆淡淡地弹弹酒杯:“让她们跳个舞给大人们看看。”
丝竹歌声再起,一众人却没了谈笑的心思。
郑蓓才摸摸额角冷汗,歉意地看看在座诸位。
慕容霆嘴角笑意越来越冷,这些人想来巴结他又惧皇家的怀疑,想要当婊/子还想立牌坊?天底下哪儿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饭毕,慕容霆因着酒意晕生双颊,更添绯色,果真比女子还要艳三分,便有两名大夏艳姬扶他回房歇息。这可是男人聚集的宴会,慕容霆却弄了一群女人穿来梭去。几位老成稳重的官员暗暗摇头,如此骄奢,也只有慕容家的公子敢了。
“贺掌柜,你老怎么来兖州啦?”慕容霆脸颊上的醉意未减,眼神却清明,眼角含了一点秋水。
贺掌柜望着这个样子的慕容霆呆了一瞬,回神道:“王妃娘娘让小人带话,若大公子舍不得家人,初三回家也使得。”
“天降瑞雪,寒冬料峭,路不好走,贺掌柜从伯京赶来昌邑花了几天功夫?”
贺掌柜一噎,三天时间从昌邑到伯京根本不可能,且路上雪滑,就更不可能了。他讪然一笑。
慕容霆笑道:“家祖母身体可好?”
“王妃娘娘凤体康泰。”
“家祖父身体可好?”
“王爷新得幺女,心意顺遂。”
“哦?家父母身体可好?”
……慕容霆把家中老小从上到下问了一遍,然后又问:“姚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雍哥儿可好?”
ps:
这一张写得我肝肠寸断5555,古代人不是好干的活。女主要出场了
第134章 三愿
第134章 三愿
祝叶青眼中笑了:“回大公子的话,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年前来信道身体安康,我们雍四爷休养一年,已是痊愈。”
“还有这回事儿?”慕容霆挑起眉梢,诧异道,“雍哥儿为何休养?患了何症?明儿我去信伯京,求王妃娘娘送几个太医去梁州。”
祝叶青咬牙暗恨,他家四爷去年——应该说是前年了,生了一场严重的风寒,养半个月才养好,这还得亏他底子好,不然小命休矣。可那起子没眼色的人竟连慕容霆也没告诉。
慕容霆还等着祝叶青的回答,祝叶青回道:“已无甚大碍,不劳大公子记挂。前年,雍四爷贪玩来了梁州,大意落水,幸亏秋水不甚寒凉,得善心人救起,如今已回梁州,承欢在老太太膝下。”
“雍哥儿小小年纪不容易,”慕容霆深思片刻,转而道,“既然都安好,我就放心了。祝掌柜,看你心事重重的,怕是不只给我请安一事吧?”
祝叶青一愣,慕容霆不过十四五岁年纪,眼神却这等犀利,他暗赞了一声,苦笑道:“大公子明鉴,是有些姚家铺子的私事儿要处理,此事芜杂,便不污大公子之耳了。”
“既如此,你先在刺史府邸歇一晚,明儿再行安排。我在此地会多住几日,你有不好出面的,尽管叫底下人去办就是。”慕容霆点头,并未多问,又笑,“我昨儿还听未来泰山道,他去年新得了一个八宝玲珑塔,喜欢得紧,想找行家给辨辨年份。可巧儿,你今儿就来了。”
遂吩咐小太监引祝叶青去下榻之处。
祝叶青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思及在伯京收到的两枚来自珠黎县的玉佩,不由一阵愁眉苦脸,苦思无果,只得翻身睡了。
除夕之夜,像祝叶青这样离乡在外的人自然不会守夜之类,黄家黄老爹都要打瞌睡了,可怜地眨巴眼等着午夜来临,而金穗却是精神熠熠。自己分饰四角,自娱自乐地打叶子牌。她夜猫子的习惯被黄老爹纠正了多次,但他前些日子忙得紧。没空监督,一时半会儿的也改不过来。
熬到半夜差不多时,家家户户像约好了似的,从珠黎县府开始,鞭炮声一圈一圈地传到边远的村子。宁静的苍茫夜色因这连绵起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