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经商]黄金穗-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车从二门出了姚府大门,金穗幽幽地叹了口气。

    晓烟这几日观金穗常常心烦,她不明就里地问:“姑娘因何不开心?”

    金穗瞥了眼懵懵懂懂的晓烟,她虽然心不在焉,但是游廊上离得近的就她们四人,秀枝的嫉恨和晓烟的得意全落在她眼里,她只是没心情去计较罢了,但是为什么人家秀枝就那么聪明,她的丫鬟怎么就这么迟钝呢?

    不过,她没指望晓烟为她分忧,这也不是晓烟能插手的,怏怏道:“没什么,就是太清闲了。我瞧着那只象耳花瓶蛮精致,回去后你连着两朵牡丹花送到老太爷书房里去,也让老太爷瞧瞧名贵牡丹是个什么模样。”

    她可没脸再去黄老爹面前说什么了。

    晓烟欣喜地点头应是,今天气着了秀枝,她十分开心,这心思便活络起来,笑道:“姑娘,薰衣草农庄恰好这几天有薰衣草上市,姑娘可去农庄上散散心。”

    金穗精神好了点,当初带着薰衣草从北跑到南,从东跑到西,花费了许多心思。薰衣草花田长成后十分壮观,头两年她在薰衣草开得正艳时举办赏花宴,邀请的皆是高门贵女,这名声打出去了,这两年每到花期,薰衣草农庄俨然成为贵夫人们请客赏玩的好去处,为府里增加不少进项。

    晓烟见金穗精神好了些,忙又接口笑道:“等薰衣草花期过去,姚公子肯定还会出门的,到时候姑娘又能出门游历了。”晓烟眼中满是羡慕,她一直旁敲侧击地让金穗带上她,可惜金穗惯会打太极。

    金穗无语地看了她一眼,晓烟在小丫鬟们面前有些大丫鬟的气派了,在她刚回来的那些天常常“三思而后行”,这些天她也赞赏有加,但是晓烟的天真烂漫是天性使然,一朝一夕无法纠正。她正为这个心烦呢,这丫头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真真气闷。

    一句话说完,晓烟就见金穗眼里那点子精神气的火苗偃旗息鼓地熄灭,她微微瞪了眼,以往“出门游历”四个字可是金穗的兴奋剂,怎么今天不管用了?思来想去没整明白是哪句话惹金穗不开心,晓烟这一路伺候得极为小心翼翼,性子里的张扬不敢再冒头。

    回府后,金穗兀自懊恼回房,晓烟捧着花瓶送到黄老爹的书房里。黄老爹至傍晚才回府,听薛会算说是晓烟送来的,而不是金穗送来的,他略想了想,唤了晓烟来,笑呵呵地问她怎么得了这花瓶和牡丹。晓烟当然不可能把姑娘私下的话一五一十地复述给黄老爹,但寥寥两句依然让黄老爹明白了其中缘故。

    黄老爹挥退晓烟,坐在梅鹊镂雕梨花木交椅里一下一下地捋胡子,眼中交替闪过笑意和忧虑,坐了半晌,心思复杂地起身去后院吃饭。关于姚长雍的话题祖孙两人没再提过,姚长雍只不过发出一个试探的信号,姚府里未必能成事,说多了只会让金穗的声誉受损。

    端午吃粽子,金穗洗手做羹汤,吃过早饭便开始蒸白白的糯米,煮好后用细布裹好凉在一边。珍眉回府来过节,和金穗拎个小篮子赶去郊外的野竹林里采摘竹叶,野竹林据说有十来年的历史,一直有幸不曾开花,竹叶宽如成年人的巴掌,常常有人来摘竹叶泡茶、裹粽子,或者拔竹笋,或者截取竹子做竹筒和竹笛。

    金穗和珍眉刚挑了半篮子的竹叶,听到有人在竹林旁边吹笛,缅怀屈原,笛音婉转哀伤,后来又透着节日的欢快。金穗从来没听过,一时听愣住了,袅袅的笛音飘荡在竹林上方,穿过数不清的竹叶而来,她恍惚觉得那些竹叶在笛音的震荡下微微发颤。

    珍眉看了眼金穗,没吭声,金穗心绪不佳,她刚回府时便察觉了,但是金穗有意不让她插手府里的事,故而没过问,只是静默地陪伴。

    金穗随着笛声,缓缓地看向广袤的天际,纯净瓦蓝的天空仿佛涤荡了心中的烦躁,忽然就变得澄澈了。

    笛音停下后,珍眉摘满一篮子竹叶,金穗吐了口浊气,眼神清明,心情畅快,不好意思地说道:“珍眉,我可不是偷懒啊!”

    珍眉偷笑,金穗从小思虑较重,难免瞻前顾后了些,好在她通透豁达,无论怎样一团麻,她都有办法整理心情找到头绪,这句玩笑话说明她已释怀。珍眉欣喜,丝毫不介意地笑眯眯道:“摘竹叶又不是什么辛苦活计。姑娘,这儿竹叶有股子清香,竟比那些花儿草儿啊还好闻。”

    金穗笑道:“富贵人家种竹子,是当做花来娇养的。下次让小丫鬟们摘一些,蒸饭时放在蒸笼上垫着白米,估摸味道肯定不错。”

    珍眉连连点头附和,两人说笑着坐上马车回府。

    回去后,金穗便开始包粽子,粽子馅是比较传统的红枣、甜栗子、红豆沙等,她和黄老爹都不爱吃糯米饭,就没费那么多心思,应景罢了,又派人把粽子送一些给亲近交好的人家,同时收到了各家的回礼。

    因心境开朗,端午节后,金穗重新整理思绪,豁然发现,以往她一味要招个上门赘婿,在遇到姚长雍时,这个决心竟不知不觉地动摇了,甚至在考虑可能性。不可否认,与姚长雍的两次出行以及这些年的相处的确让她对姚长雍产生了情谊,这才在发觉姚长雍这份突如其来的感情时,没有第一时间一口回绝,而是忐忑、猜疑。

    象耳花瓶和姚黄牡丹,既是姚长雍的表白和试探,何尝不是她的试探呢?

 第391章 高中

    只是,这份不对等的感情里,姚长雍的心意是沉甸甸的,而她的心意,很不好意思,勉强只能用“轻飘飘”来形容了。她对姚长雍,更多的是欣赏,以及下意识的敬而远之,虽然她表面上是在亲近讨好他。

    如今想来,敬而远之是因为姚长雍身上的光环耀眼得几乎能灼伤人,担心会被吸引,她才会自我保护地忽略姚长雍一些有意无意的示好和讨好吧?金穗认真剖析自己的内心,再联系出行时自己的行事,她发现自己对姚长雍莫名有一份信任和依赖,而且信任是从姚长雍当初一刀砍掉歹人的脑袋便开始了,而依赖则是从阳陵县的落跑开始的。

    这份信任和依赖深深埋在心底,如果不是姚长雍挑破他的心思,恐怕她永远不会像今天这样认真地剖析自己的内心。

    是以,那份“轻飘飘”经过金穗对自己的分析,一下子变得沉重。

    ——由此可见,很多感情是经不起剖析的,越剖析越复杂。一不小心,剖析就让“漫不经心”变为关注和上心了。

    想通后的金穗决定采取黄老爹的策略,静观其变,横竖她对姚长雍是有好感,但她想从这份好感里抽身是轻而易举的,远未达到非君不嫁的地步。

    金穗躺在欧式软床上,双手枕在脑后,幽幽的风透过窗纱吹进来,清风掠过床帐上挂着的栀子花串,撩起一阵阵的幽香。

    她惬意地眨了眨眼,羽睫颤抖如欲飞的蝶儿,默默地想,姚长雍在她七岁时便把懂世家规矩的月婵放在她身边,在她十岁时把贺世年放在她身边教她商贾之术,在她十三岁时,他亲自带她出行游历领略各地风俗人情,以及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

    她嘴角抽了抽。陡地升起一丝诡异。

    可能是因着金穗心情顺了,周围的事情跟着顺起来,端午节的第二天,金穗收到伯京城里的来信,金穗挂心了小半年,赶紧拆开,落款是文太太和文华。可信中提到的事情让她又惊又喜,她顾不上仪态规矩。提起裙角跑去前院书房。

    山岚禀告说,老太爷去了焰焰坊。。

    金穗喘着气笑道:“山岚哥哥,有大喜事,快去请爷爷回来!”

    她真想自己去找,但是如今不比往前,十三岁的姑娘一般都在家里做闺秀,不是等着挑人或被挑,便是在绣嫁妆,出门到底不方便,尤其是去商业街。

    山岚微愣。压下眼底的疑惑,应了一声,便骑马去找黄老爹了。这些年金穗对他的称呼一直没改,仍是叫他“山岚哥哥”,随着金穗年纪越长。他越发不好意思。

    黄老爹的确是在焰焰坊,正在和人谈一笔大生意,买家是藏宝赌坊。

    藏宝赌坊的王老板拱手盛情邀请黄老爹喝花酒,黄老爹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王老板手上的墨玉戒指。他清晰地记得,当年在兖州的珠黎县府时,他抱着孙女从平安当门口经过,孙女悄声告诉他,珠黎县府的藏宝赌坊老板手上也有个墨玉戒指,墨玉正中有一圈绿色的条纹。黄老爹瞳孔不可察觉地一缩,那只墨玉戒指与王老板手上的戒指一模一样。

    黄老爹婉言谢绝邀请,若无其事地送走王老板,坐在太师扶手椅上发愣。小二进来换掉凉茶,奇怪地看了眼黄老爹。黄老爹始才回神,端起万事如意青花瓷茶杯漫不经心地抿了抿,出声对听候吩咐的小二道:“去唤林管事来。”

    这位林管事便是曾因藏宝赌坊假金条事件被姚长雍送走的那位管事,后来在外地立功,又被姚长雍给调回来。林管事自从被调回后,行事较之以往更加谨慎小心。

    林管事知道黄老爹方才在跟藏宝赌坊的王老五谈生意,王老五龙行虎步地离开焰焰坊,黄老爹便派人叫他,他心里一缩,遇到“藏宝赌坊”四个字,他条件反射地认为是没好事,硬着头皮来见黄老爹,同时不断揣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林管事,把这两年来的账册拿来我瞧瞧。”黄老爹吩咐道。

    林管事看了眼神色莫名的黄老爹,立刻取来账册。黄老爹是四大东家之一,他说要看账册,林管事半点犹豫都不会有。

    黄老爹不好直接出言询问,让林管事先下去,他自己捧着账册慢慢翻,越看,眉头拧得越紧,因为藏宝赌坊曾经出过假金条的事情,他这个从不赌博的人暗暗把藏宝赌坊的管事们从上到下认了个遍,账册上出现的名字大多是那些管事的名字,多亏了焰焰坊沿袭金玉满堂的规矩,大宗买卖交易会把交易方的名字填在账册上,来往有度可循。

    黄老爹震惊的是,单独看那些交易其实在更为大宗的交易里丝毫不抢眼,可若是把藏宝赌坊所有的交易放在一起的话,这一两年里藏宝赌坊的购买完全可以压过其他任何一位行商。

    藏宝赌坊把这些火柴弄哪里去了?没听说大夏境内除焰焰坊以外有人私售火柴的,大夏内还没人敢同时跟慕容王府、楚王府、姚府三家叫板。黄老爹不由地烦躁,手指轻轻敲打桌面,又点点太阳穴,寻思半晌仍不得要领,不在大夏境内出售,那么只能出售至外邦,境内关卡都有姚家的人,只有海路走得通。

    黄老爹眯起了眼,难道是慕容王府,或者沈王府?他蓦地双手握成拳头,深深吸了口凉气。

    正在此时,帘子外传来薛会算的声音:“老太爷,山岚有话回禀。”

    山岚留在黄府的书房,能让找到焰焰坊来,定是府内有要事。

    黄老爹瞬间回魂,扬声道:“山岚,进来回话。”

    山岚行礼道:“老太爷,姑娘有大喜事要亲口告诉老太爷,在书房等老太爷呢。”

    黄老爹掩去眼底的深思,笑容浮现脸上:“都迫不及待地让你来叫我,可见是真有大喜事。走吧。”

    说着,黄老爹起身,交待林管事好好招待客人,坐马车回黄府,行至黄府大门口时已经收拾好心情。

    金穗果然在外院书房等着,待黄老爹一进门,眼底满满的是惊喜,好在已经没有方才那么激动了,唤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山岚也进来,欢喜道:“爷爷,山岚哥哥,大喜啊,文伯娘来信说,双魁哥哥考中两榜进士!”

    黄老爹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忍不住喜色蔓延:“真的?嘿嘿,这小子,这久没来信,还以为不好意思了呢,原来考中了!”

    金穗兴奋得双眼浮上水光,嘴角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爷爷,翠眉姐姐可算是苦尽甘来了!”

    山岚这才明白金穗叫他进来的用意,听闻这个消息,也十分开心,真心替翠眉高兴。

    黄老爹看着泪光盈盈的金穗,好笑道:“高兴就高兴,值得你喜成这副模样。”

    “我这是喜极而泣,翠眉姐姐多不容易啊。”金穗嗔了黄老爹一眼,忍回眼泪。

    翠眉在婆家受妯娌挤兑,这些年来只生了个女儿,也招了武安娘子些许不满。为了督促丈夫成材,她不惜把女儿留给婆婆教养,自己专心伺候武双魁,为的就是让武双魁心无旁骛。武双魁要走的是农官的路子,少不得到穷乡僻壤的地方身体力行,翠眉夫唱妇随,硬生生从个娇娘熬成农妇。个中心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好在翠眉的付出获得回报。

    等金穗略微平复激动和喜悦,黄老爹出声问道:“咱们那小破地儿终于出个当官的。放榜这久,双魁分了个啥官啊?”

    金穗翘起唇角:“文伯娘说了,双魁哥哥目前在大司农手下供职,和文伯娘和文华姐姐一起侍弄外邦来的农作物,待历练几个月,就会去地方上任县令。爷爷是七品县令耶!文伯娘说,祝掌柜帮了很大的忙呢。爷爷,等下回祝掌柜回来,咱们可得好好谢谢他!”

    “嗯,这是应该的。”黄老爹点了点头。

    金穗转眼看见山岚嘴角含笑地站在一边,便激动地对山岚道:“山岚哥哥,珍眉还不晓得这个消息,劳烦你跑趟腿,早点跟她说一声,哎,昨天晚上我就不该放她回农庄,她昨天还跟我念叨翠眉姐姐不来信。”

    山岚忙道:“是,姑娘。”言罢,兴冲冲地跑出书房,他幼时一直把翠眉当做长姐来看待,俗话说,长姐如母,这份感情和珍眉是一样的。

    金穗笑盈盈地目送他忙不迭地跑出去,回头时微敛了笑意,悄声对黄老爹道:“爷爷,文伯娘这封信是通过祝掌柜送来的,她在信里说,四月里,双魁哥哥和翠眉姐姐前后给我们写过三回信,却一直没得到我们的回信,翠眉姐姐担心我们,文伯娘这才找上祝掌柜送了来。爷爷看……?”

    金穗微微抬眼,望着黄老爹,眼中隐隐有担忧。

    她方才在书房里冷静许久,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信,一封信丢了可以认为是侥幸,可三封不同时间段的信居然全丢了,这是非正常现象。

 第392章 拥福

    让她无法不怀疑,有人针对黄家或是针对武双魁。

    若是针对黄家,他们自有办法应对。若针对武双魁,武双魁又在“四品不如狗,勋贵遍地走”的伯京,那麻烦可就大发了。

    黄老爹心里微沉,安慰道:“前些日子阴雨连绵,有些地方的河道发洪水,许是天气的原因。穗娘儿,你给文太太回封信,就说我们收到信了,报个平安。就拜托姚府的人帮忙送去吧。”

    金穗点点头,黄老爹这番安慰连他自己都骗不过,她当即写了封平安信,措辞小心,让翠眉多留个心眼,武双魁这样从乡村里走出来的老实人最容易被人利用,早些年瞧着武双魁性子纯,却不像是迂腐之辈,如今不知是个什么模样。

    金穗写完信,给黄老爹过目,黄老爹在信的末尾添几句恭喜和鼓励的话,金穗折好信纸,又提笔向文太太表达感激之情。

    黄老爹略做沉思,在文太太的信后添了两句话,郑重拜托文太太关照武双魁,文太太在外行走多年,在人情往来上能把武双魁甩出几条街去,武双魁做个小县令能得她提点已是足够,至于日后如何,得看他自己的造化。

    金穗看了下,黄老爹的话里隐含赞美,也许因她心思本就是歪的,才看出了别的意思。金穗微微囧然,将两份信一起装在一个信封里,翠眉的那封信另外用个小信封。

    金穗冲黄老爹笑了笑,故作轻松道:“爷爷,这回双魁哥哥又是吊尾呢,挂在倒数第二。”

    “我猜到了。”黄老爹捋捋美髯,“吊尾归吊尾,科举这回事,一靠本事,二靠运气。”

    金穗笑道:“爷爷这话对极了,文伯娘信里就说。双魁哥哥的文章总能在辩论里提到农桑,洪大人给几位官老爷瞧,都赞双魁哥哥脚踏实地,说农桑是立国之本,垫国之基。”

    黄老爹眉头挑了挑,道:“我们庄稼人本性该如此,脚踏实地是本分。”

    金穗没发觉黄老爹有别的异样。微微失望。

    金穗本打算端午之后去薰衣草农庄的,珍眉提前回去。为的正是替她早早收拾屋子,接到文太太的信之后,金穗只好推辞去薰衣草农庄的时间,先去洪涵巩的府上拜访洪夫人。

    洪夫人来梁州两年,对锦官城的贵族圈子摸个透彻,金穗在这个圈子里的特殊地位她早有耳闻,一般的高官家里都能找到她的同窗,或者同窗的姐妹。

    听说金穗来拜访,她纳闷地请了进来。

    她纳闷倒不是为别的,而是她女儿洪燕菲在锦官城时就没与金穗碰上几回面。关系反不如在珠黎县府的时候,天下的父母都是偏着自家子女的,她当然不会认为洪燕菲有不对,即便有不对也是在金穗身上。

    别的不说,金穗如今可是沦落到商贾之女了。她是碍着姚老太太的面子才会见金穗的。

    洪夫人丝毫没意识到。在她鄙夷金穗商贾之女身份时,她忘了,她敬畏的姚老太太也是商贾之妇。

    金穗今日特意打扮过才来见洪夫人,黄家这些年颇有些家底,加上有姚府长辈们的贴补,她认真打扮后与梁州贵族小姐们比相差无几。

    金穗规规矩矩地给洪夫人行了礼,洪夫人面上慈爱地让人扶起她,两人寒暄几句,闲话家常,提起珠黎县府,金穗不着痕迹地夸赞洪大人的政绩,得百姓爱戴等,这才提起来意,腼腆地笑道:“今日来是特意替莲花巷的文太太感谢洪夫人的。”

    洪夫人头一回见识什么叫做女大十八变,她印象里那个沉默寡言的小女孩如今温温婉婉的,端庄大方,言语得体,气度不凡,不卑不亢,若不是金穗嘴里回忆着珠黎县的贫困生活,她几乎不敢把金穗与当年衣着寒酸的小女孩相比,不禁在心中喟叹,这份气度就是比她亲自调/教十几年的亲女儿还要更胜一筹。若说早两年不以为意,如今她亲眼见了金穗,方知贵妇圈子里传言不虚,金穗是养在姚老太太膝下的。

    金穗不知她脑补了那么多东西,其实要说规矩,最初是跟着楚王府的嬷嬷学的,到了梁州之后,由月婵教导,学堂自有教规矩礼仪的嬷嬷,当然,姚老太太也起到了很大的监督和考核作用,偶尔也会指点。其外,这些年在姚府看多了,学堂里女夫子们的教导与姚府的实物结合,眼光见识随之水涨船高。

    洪夫人听了这话,微微回神,奇道:“黄姑娘这话如何说?”

    神色较之前的漫不经心多了些尊重。

    金穗身子微微前倾,笑道:“去年文太太上门拜托洪夫人关照武家哥哥,武家哥哥与文太太有些姻亲关系。昨日伯京来信,说是武家哥哥高中两榜进士。武家哥哥得此功名,洪夫人功不可没,文太太特意让小女转达文太太和武家哥哥谢意。”

    金穗不好说翠眉原是她家丫鬟,武双魁不争名夺利还好,万一存了旁的念头,翠眉的身份将来定会是硬伤。如今只好拐弯抹角地拿武双魁和文家老姨太太那个八竿子才打得着的亲戚关系说事。

    洪夫人吃惊,她自家的心操不完,这事早丢到九霄云外去了,珠黎县那个穷乡僻壤能出个两榜进士实在出人意料,不过想想,武家小子年轻,而当今圣上也不过弱冠之年,喜爱年轻人不足为奇。

    她微笑道:“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能入圣上的眼,必定是武家小子有过人之处。”

    洪夫人年长,且出身官家,说句“武家小子”也过得去。

    金穗暗笑,恐怕是洪夫人忘了武双魁的名字,不过洪夫人这句话提点了金穗,武双魁与当今圣上年龄相当,年轻皇帝喜欢重用年轻官员,有打破陈规的冲劲,老皇帝喜欢重用老官员,成熟稳重不冲动。可见,武双魁果真是运气好到爆了。

    武双魁不是她什么人,金穗没有矫情地谦虚,憧憬几句武双魁的未来,金穗告辞离开。

    金穗离开后,洪夫人满脸疲色地靠在龙凤戏珠镂空雕檀木交椅里,女儿的婚事让她伤透脑筋,微微打起精神,问身边的大丫鬟:“黄姑娘送了什么礼?”

    大丫鬟乖觉,接过小丫鬟泡的云雾茶双手呈给洪夫人,眉眼含笑道:“夫人,黄姑娘送了个描金匣子来,是一支金玉满堂打的卿云拥福簪。”

    洪夫人接过雕秀水青山白玉杯,她缓缓地摩挲杯子上的凸凹不平的山水纹理,淡淡“嗯”了声,卿云拥福簪这样有专门吉祥名字的簪子与她书香世家的身份相宜,可见,这送簪子的人的确有几分玲珑心思。

    大丫鬟笑了笑,把匣子打开给洪夫人过目,然后在洪夫人的注视下打开绒布夹层,里面赫然有两张地契。洪夫人顿时失神,轻轻放下茶杯,皱了皱眉,拿起地契看了下,两张地契上各有一顷良田,虽不多,但是朝廷法令里明文限定每个人能拥有的最高田地数量,而且,洪府自己有子女参加春闱,分到武双魁身上的注意力实在太少,这份礼实在不算轻。

    最妙的是,这两张地契分别记在她两个儿子的名下。

    洪夫人唇角微翘,染丹红指甲的葱白手指轻轻放下地契,眼中浮起笑意:“黄姑娘还没过十三岁吧,若是她背后有高人指点还好,若没有,这心思就玲珑过了。”

    大丫鬟抿唇微笑,没有接话。

    洪夫人夜里将金穗的谢意转告给洪涵巩,洪涵巩掂起地契瞧了瞧,把卿云拥福簪插在洪夫人发髻里,洪夫人的脸飞染红霞,笑嗔他一眼。“卿云”谐音“青云”,“拥福”谐音“永福”,端的是吉祥好彩头。

    洪涵巩高兴归高兴,总觉得哪里有不对劲的地方,寻思半晌,眉头忽地一皱:“早便放榜了,怎么黄家到了端午之后才来送谢礼呢?”

    “老爷,许是黄家与武家不亲近?”洪夫人迟疑道。

    洪涵巩摇摇头,看了洪夫人两眼,叹口气道:“莫瞧武家没根没底,我记得春上伯京来信,武家小子与金玉满堂的祝叶青有些故旧,颇受祝叶青照顾,因此府上才会特别留意他,一直没明白两家是怎么搭上线的。今儿黄家姑娘亲自来道谢,我才晓得个中缘故。原来武家小子不是与祝叶青有故旧,而是他的同乡黄家与姚府有故旧。”

    洪夫人吃惊,悄悄用帕子掩住嘴,她以为金穗是代替文家太太来道谢,谁曾想幕后鼓动文太太的人居然是这位年纪轻轻的姑娘,她可不相信文太太能指使得动祝叶青,能使得动这份人情的,恐怕只有姚老太太眼跟前的人,也就是黄姑娘。

    洪涵巩接着严肃地道:“所以,武家应是在放榜那几日便送了信过来。不知是黄家得罪了人,还是武家得罪了人。要是黄家还好,要是武家,少不得沾上我们府,如今大哥可是武家小子的恩师。”

    洪涵巩拧眉,随后去书房修书回京,半月后洪府的来信却让他大吃一惊。

 第393章 门槛

    洪府的礼明显是金穗和黄老爹两人的手笔,金穗在金玉满堂选了这枚每年限量推出的簪子,而黄老爹选了送地契。

    金穗回府后在晚饭时跟黄老爹提一句办妥了,黄老爹笑道:“你双魁哥哥初涉官场,最缺的便是引路人。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洪府打开这个突破口,于你双魁哥哥来说,恩同再造。”

    金穗点了点头,她也是这样认为的,兀自琢磨着洪夫人今日瞧着精神不济,洪燕菲也去参加选秀了,洪夫人和马秋霜家的长辈们一般,对此是讳莫如深,要么是洪燕菲没选上,要么是洪燕菲封了个不起眼的低级嫔妃。

    黄老爹这边开始着手调查邮差,梁州这边的邮差是没问题的,伯京那边他又插不上手,只能瞧瞧祝叶青肯不肯帮这个忙。

    忙完洪府的谢礼,金穗又参加了一场同窗的婚礼,这是除姚莹莹的婚礼之后,她第二次参加梁州高官之女的婚礼,是方州牧家的大姑娘方冰莲出阁,与姚莹莹有过同窗之谊,比着姚莹莹小上一岁,与金穗一起修习过书法课。

    黄家只有金穗一个人受到邀请,黄老爹不在列,金穗其实并不想去,她跟方冰莲其实交情颇浅,这种自己受到邀请,爷爷却不在列的感觉,真的不好,无奈姚真真一再派丫鬟来府上游说,金穗只好赞同。

    方夫人十分会做人,单独把方姑娘的同窗们安排同一席面上。张婉和许燕萍毫不费力地找到她,逼问金穗这些日子怎么又“闭关”了。

    金穗含含糊糊地道:“酒楼里忙,薰衣草农庄有夫人们租借,几个庄子赶上农忙,家里丫鬟们小厮嫁娶……唉。你们不当家不晓得柴米油盐的琐碎,今儿能出来松泛松泛实属难得。”

    张婉同情地点头,许艳萍奇道:“往年咱们上学堂时,你同样理着家务,也不见你乱了阵脚呀?”

    张婉立刻反应过来,这是金穗的推脱之词,横眉冷对。

    金穗苦笑,许燕萍要不要这么明目张胆地拆她台啊?

    许燕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咳了声,轻掩了茶盏,眼神飘来荡去,就是不看金穗。

    金穗在张婉的怒视下,豁出去道:“唉,爷爷在为我挑赘婿嘛!”微微垂头,作害羞状。

    金穗正在内间靠门的地方坐着。方进门的姚真真不经意听到这句话,脚下一个踉跄。她踹了下门槛:“方家的门槛没事做这么高干什么?”

    秀枝不忍直视地闭了闭眼,她家姑娘没有大姑娘压着,这本性越来越奔放外露,真是无比怀念大姑娘啊!

    张婉和许艳萍笑着揶揄金穗,眸光轻转间瞥见姚真真,都起身迎一迎。互相见过礼,四女依次落座。

    姚真真脆声问:“你们聊什么?我在门外都听见你们的笑声了。”

    另外三人面面相觑,纷纷意识到她们正坐在门口的席位上,贪图这扇窗子正对一丛翠竹凉爽。却忘了这个位置的说话声最易被进出门口的人听了去,脸上便有些不自在。金穗更是恼羞成怒,一张脸憋得通红。

    几人换了席位,选了一面对水的窗子。

    金穗怕话题再扯到自己身上,横竖姚真真只会看笑话,不会仗义打圆场,她忙找了个话题道:“我方才路上遇着贼曹掾史家的洪夫人。瞧见洪夫人面色不怎么好,便想到许久没听说过洪家姐姐燕菲的消息,你们可有听说过?”

    今日在来时的路上还真遇见了洪夫人的马车,但因为相距甚远,金穗只听家丁汇报过,没有上前打招呼。

    张婉和许燕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莫名其妙,张婉性子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