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纨绔公子们一个个顿时将胸脯拍得“咚咚”直响:“头儿放心,我们就是一个个刮尽家底儿也要给你送份厚礼来!”

张允文顿时满意的点点头:“不愧是第一批从军事学院毕业的学员,果然知道尊师重道啊!”

如果翻看腊月十二这日的日历,便会发现上面写着:宜出行伐木宴请,忌婚嫁沐浴。

这顿宴席定在晚上。然而令张允文不爽的是,从早上开始,鹅毛一般的雪花便从天上飘落下来。整个长安换上了厚厚的银装。

从下午申时开始,延请的宾客便陆续到来。

最先到达的是段云松、刘仁实等一帮纨绔子弟。只见他们皆是一身暗红色的袍子,外面称着白色的皮裘,最后披着一件黑色的披风,招摇过市。白色的雪落在黑色的披风上,斑驳一片。

一进入庭院走廊中,几人便齐齐解了披风,抖抖落雪,递给旁边的站立的侍女,然后迈步往花厅走去。

还没到花厅,张允文便迎出来招呼道:“哎呀,你们几个可真是赶早啊!唔,不知你们带了什么贺礼过来?当初你们可是说了,要刮尽家底儿。今日我便看看,你们带什么东西过来?”

“张大哥你这就见外,咱们谁跟谁啊,我段云松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来来,这是礼单,你先收着,过几日我便派人给张大哥送来!”段云松一脸嬉笑的说道。

旁边的刘仁实也嘻嘻笑道:“就是啊,张大哥,今日我等过来,皆是送上礼单!至于礼物,以后定然奉上!”

张允文在一旁听得直翻白眼,这些家伙以后会奉上礼物,恐怕比他们出门捡到一枚铜钱的概率还要小。翻开礼单一瞧,张允文不由深吸一口凉气,盯着几人的目光越发的不善了。只见段云松的礼单上写着:红枣十斤、槐树蜜十罐、红绸五匹、玉璧一双。

段云松顿时讪讪一笑:“嘿嘿,张大哥,这些便是我全部的家当了!不信你问问仁实,我在外面的那小院里可是一贫如洗啊!”

刘仁实急忙配合的点点头。

张允文顿时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既然云松都这般说了,我哪能不信啊!红枣滋阴,蜂蜜养颜,云松真是费心了!既是如此,那我便先收下!呃,几位还站在外面干什么,还不进花厅喝茶去?”

几人如蒙大赦,赶忙进了花厅。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允文请的其他客人也陆续到达。当苏定方到达的时候,张允文果然看见了一脸冷峻,却又带着一丝自不然的裴行俭。

张允文当即迎了上去:“呵呵,大哥,你来了,小弟可是恭候许久了!唔,裴兄弟也来了!来来,你们里边请!”将苏定方和裴行俭招呼进花厅,然后将他们介绍给那些闲得无聊的纨绔子弟。

当听说苏定方手上长槊功夫比张允文厉害,而手上功夫不及时,这帮人立刻拉着苏定方到庭中比试徒手功夫。张允文也不制止,满是幸灾乐祸的望着这些家伙,几乎可以想象他们以后皮脬脸肿的样子。

果不其然,在段云松自告奋勇的和苏定方打上一场之后,剩下的公子哥儿再也没提和苏定方比试的事。只见段云松在和苏定方拼了一刻钟之后,便是败迹显露无疑,半刻钟之后,段云松一边上蹿下跳的跑着,一面大声喊道:“不打了,不打了,我认输!”

当程咬金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过来时,程处默和程处亮立刻和段云松等人搅在了一块,而程咬金的小儿子程处弼张允文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现在不过十三四岁,和其父兄一样,生得一副浓黑眉毛,一双牛眼。说起话来同样豪放:“你便是娶了公主的那个张允文,看起来也不是怎么俊嘛,生得还没有我好看!”

程处弼的话音还未落下,便被程咬金一巴掌拍在了脑袋上。

这群武将再加上后来到的尉迟恭、杨常、马望山等人,在张允文后院的练武场中,拉开架势,开始比划起来。

而支柔的父亲抚顺郡王则是和韩世良以及孙思邈、袁天罡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至于女眷,一到府邸之中便来到后院看望支柔,像什么支柔的母亲抚顺王妃、张允文的两个嫂嫂、尉迟夫人等,都在闺房之中和支柔李宇说着什么私密话。

最后,当天黑下来的时候,唐俭坐着马车姗姗来迟。一进门,他便拱手向花厅内众人道:“老夫今日来迟,还望各位见谅见谅!”

众人忙起身,和唐俭客套起来。

张允文见客人差不多到齐,再看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当下说道:“好了,今日既然客人已经到齐,那就开宴吧!”

于是,在梅香的带领之下,众人来到饭厅。这里已经摆放好了五张大圆桌。饭厅四面皆是架着屏风,上面画着山水花鸟。一扇画有红日东升的屏风之后,三名手持萧笛琵琶的歌女正端坐在胡凳之上,垂首调试着手中乐器。

三架铺着厚厚毛皮的胡榻放在屏风之前,那是供人休息的。角落之处,两架火炉散发着热气。整个饭厅内,温暖如春。

一一坐定下来后,张允文正欲派人去请一李宇和支柔过来见礼,却听见门口一阵莺莺燕燕之声传来。接着人影憧憧,抚顺王妃和尉迟夫人当先进入饭厅之中。紧随他们后面的便是支柔等人。

只见支柔挺着个大肚子,一进门之后便直接坐在了那胡榻之上,这才甜甜一笑,对屋内众人道:“妾身身体不便,难以见礼,还望各位长辈,各位叔叔见谅!”

尉迟恭“呵呵”一笑:“柔儿不用多礼,如今可要多注意身体才是啊!”

唐俭也跟着说了几句客气话。待这些长辈们说完,那刘仁实等人则是站起身来,走到支柔身前一揖:“见过嫂嫂!”

这时候,只听一声琵琶声,接着便是丝竹声大作那些屏风后面的歌女已经调好了乐器,开始演奏起来。张允文见状,连忙让侍女送菜上来。

张允文府中侍女不多,七八个侍女端着宽大的托盘,成队列的来到饭厅中。为了尽快上菜,就连蕊儿和梅香也加入了送菜的行列。

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上桌子,看得唐俭不由食指大动。唐俭本就是喜爱美食之人,如今见到这一道道从未吃过而又香气扑鼻的菜肴,不由问道:“允文啊,你这府上的庖厨到底是哪儿来的?竟然能做出这般香气扑鼻的菜肴来?”

张允文一笑:“这些庖厨不过是普通的厨子,而这些菜肴么,却是在下教给他们的!”

唐俭顿时惊讶道:“什么,想不到允文还有这般手艺!那老夫可得好好尝尝!”

正说笑着,这些菜肴已经上完,摆了满满的一桌子。而美酒,更是一坛坛堆在饭厅的角落处,饮者任取。

就这样,众人便开始吃吃喝喝起来。至于那些女眷,在和众人见礼之后,又转到其他房间,自己用餐去了。

饭厅里顿时间热闹起来,吆喝声、喝酒声、行令声,夹杂着隐隐传来的琵琶声,回荡在这饭厅之中。

喝到酣处,唐俭满脸通红的勾着张允文的肩膀道:“张老弟啊,你,呃,能不能送老夫两个厨子啊?老夫尝了着菜的味道,恐怕回去之后吃什么都无味啊!”

张允文满脸无奈的看着这位叫自己“老弟”,而自称老夫的醉老头,扶他躺在榻上之后,正要离开,却被唐俭抓住手臂,继续问道:“到底行是不行啊?”

张允文只好连连道:“好好,不就是两个厨子么?明日定给你送到府上!”

唐俭这才放开手,让张允文离开,嘴中也不知嘟囔着什么。

就在这时,只听见一声高亢的笛声响起,直如鹤鸣九霄,直欲吹裂竹笛。接着这笛声却是慢慢的平缓下来,然而这平缓却非是如斜坡一般从高到低,一路直下,而是恍如盘龙柱一般屈曲环绕着下降,每转一次,众人的心便放松一次,到最后,笛音完全落下时,众人心头已是一片平静。

听得这笛声,众人喧哗之声顿时消失不见,皆是全神贯注的倾听着笛声。就连躺在榻上的唐俭也半睁双眼,凝神静听。

笛音一起,琵琶箫声便消失不见,只剩笛声回荡。如同细雨洒竹林,春蚕嚼桑叶,笛音在低吟之处徘徊,却是久久不去,众人的心随着这低吟之声也渐渐烦躁起来。

终于,笛声渐渐高亢,慢慢激越,由那细雨春蚕之声渐渐变成了小溪潺潺流水声,继而成了江河奔腾之声。众人心头烦躁之气顿时言烟消云散,恍觉如屹立黄河壶口处,面对着咆哮而下,浊浪滔天的黄河瀑布,气势雄浑,豪气顿生。

笛声愈发激昂,渐渐生出金戈铁马之音。众人只觉身在疆场之上,四面尽是澎湃的杀意。刀兵碰撞之声、战马嘶鸣之声、士卒喊杀之声、倒在血泊中的哀嚎之声,尽数向自己压来,一股惨烈之意油然而生。

还未等众人从战场上走出去,一声长长的高亢凄厉的笛声蓦地响起,如同黄钟大吕,寒山寺夜半的钟声,响彻天地之间。众人倏地醒过来,尽皆满是敬佩的望着屏风。

张允文连忙让人将屏风撤去,只见三名手持竹笛玉箫琵琶的歌女正在休息,连忙邀请三人入座。

三名歌女却是淡淡的推辞道:“今日我们三姐妹领了东家的钱,便是要尽力为东家奏出妙曲来!这入座之事,不提也罢!”

见三女推辞,那刘氏兄弟不由大怒,正要站出来说话,却被张允文止住。只见张允文对着三女道:“三位既然不愿意,那我也不再勉强。不过三位吹奏半天,想必已经有渴了,那我请三位喝杯酒水解解渴,三位可愿意?”

三女犹豫一下,点点头。

喝过了酒水,三女又坐回原处,开是继续演奏起来。

宴会继续,不过已经没有当初那般热闹了。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 生了

 过了年便是贞观八年了。

正月末的时候,支柔已经明显感觉到肚中发出的阵阵胎动。每当这个时候,支柔总是一脸的紧张,生怕下一刻就会分娩。于是,张允文花了不少的力气,将孙思邈这尊大神请到了家中坐镇,同时又在长孙皇后处讨要了三名经验丰富的稳婆,以应对突发情况。

而支柔的母亲抚顺王妃也因担心女儿而搬到了张允文府上,就住在支柔的隔壁间。

有这些人的照顾,张允文心头放心不少。而这段时间朝廷内外屡有大事,张允文须在调查院坐镇,所以对于家中之事也就有些忽视了。

先是李世民想要分别派遣大臣为诸道黜陟大使,以监察诸道。但是寻遍朝中,未得其人。李靖向李世民推荐魏征,李世民听罢,沉吟片刻说道:“征箴规朕失,不可一日离左右。”最后,李世民命李靖与太常卿萧瑀等凡十三人分行天下,并且说道:“察长吏贤不肖,问民间疾苦,礼高年,赈穷乏,起滞淹,俾使者所至,如朕亲睹。”

当这十三名重臣带着各自的家仆分别奔向大唐十道。而同时,林然手中的庞大的监察网络也开始随之行动起来。一条条来自各道的消息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到长安,汇总到林然处,林然带着一群专门负责情报筛选的人员将海量的情报筛选出来,挑选重要情报交给张允文,再由张允文呈报李世民。

另一件事却令李世民震怒不已。正月的时候,吐谷浑伏允可汗派遣使臣入贡。然而这支使团入贡之后,返回吐谷浑时,却是入寇鄯州,大掠财物而去。听得张允文禀报此事,李世民当场便将手中的茶杯砸在地上,愤然说道:“吐谷浑欺我太甚,入贡在先,劫掠在后,前恭后倨,此等行径,天人共怒!”当即派遣使者前往吐谷浑责问伏允可汗,征召伏允入朝。伏允以患有疾病为由,拒绝入朝,却为其子尊王求亲。

“岂有此理!”虽然在朝臣面前李世民极力保持平静,但是一回到宫中,李世民便大发雷霆,“这伏允算什么东西,朕召之不至,却还敢厚颜向朕求亲,简直是混账之极!”

听得李世民的言语,下面的几位重臣却是对视一眼,没有说话。李世民看了几人一眼,反问道:“你等说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长孙无忌说道:“其实陛下可口头答应此桩婚事,但须召尊王入朝亲迎!若是尊王前来,即显示其诚意,则嫁帝女与他又有何不可?若是尊王不来,则绝其婚姻,以示惩戒!”

听到这话,张允文却是心头不屑。嫁公主为赏赐,而绝婚嫁为惩戒,这实在是莫名其妙。无论嫁与不嫁,对于这些民族而言,却是没有威慑力,如何成惩戒?

然而李世民却是赞同的点点头,同意了长孙无忌的建议。下诏同意伏允的求婚,但是需要尊王亲自来长安迎娶帝女。

而这一切张允文却是默默的看着,没有参与其中。因为再过两天,支柔便要生了。

张允文有些心不在焉的看着面前的情报,看了半天,却是没看见几个字,便丢给旁边一名文书,站起身来,往门外走去。站在门口,却是思绪不知道飘到何处去了。

这时候,只听见门口传来几声说话声,往门口望去,却见两名卫兵正拦住一名穿着一袭淡红色衣裙的少女,少女不甘示弱单手叉腰,和门卫吵着。

这少女却是李宇身边的丫鬟蕊儿。这位性格有些泼辣的丫头正气势汹汹的对卫兵道:“我们家二夫人可是马上就生了,若是你们耽误了我家姑爷见夫人,后果担得起么?”

两位卫兵顿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张允文却是倏地冲到门边,不管那两位卫兵直接对蕊儿说道:“蕊儿,你怎的来了?”此言刚出,便像想起了什么,激动的抓住蕊儿的胳膊,“是不是柔儿要生了?”

蕊儿的双肩被张允文抓住,只觉对方手上力量极大,且丝丝热量透体而来,让她刚到丝丝的温暖。顿时说道:“是啊,二夫人今日起来时便叫着胎动得厉害,孙道长和几个稳婆都说要生了。殿下让我过来通知你!如今府里面已经是乱着一团了!”

张允文听了这话,顿时抓起蕊儿的手:“走,我们回去!”

从马厩之中牵出一匹红色大马,当先跨上去。再看看马下的蕊儿,伸出手来:“走,我带你走!”

蕊儿略一犹豫,便伸出柔荑,抓住张允文伸出的手,借着张允文拉动的力量,一下子便上了马匹。

红色的骏马顿时撒开四蹄,往张允文宅邸的方向奔驰而去。

蕊儿坐在张允文身后,搂着他壮实的腰肢,慢慢的将脸庞靠在他坚实的后背上,脸上露出一丝甜甜的笑容来。

马儿很快就到达府邸。一到门口,张允文翻身下马,随即又将蕊儿接下马来,接着便往府内冲去。

来到后院,只见后院的庭院中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有支柔的父母、尉迟夫人、刘家的两位嫂嫂,还有一脸悠闲,正喝着茶水的孙思邈。

支柔的房间里不时的传出她的阵阵呻吟,凄厉不已,听得张允文心头阵阵揪疼。那扇房门不时的开合,端着铜盆的侍女和稳婆不时出入其中。

张允文正想迈步进入房中,却被一名矮胖的稳婆给挡在外面。

“老爷啊,这大男人可是不能随便进产房的!当心那血气惊着孩子!嗯,老爷你还是先出去,先出去,这边交给我们来做就是!”虽然稳婆说得客气,可是一双手却是横张着,如同一只护住小鸡的母鸡,严防死守,不准张允文踏进房间半分。

张允文伸着头往里面瞅了两眼,见稳婆一脸坚决的样子,便悻悻的退到庭院之中,坐在孙思邈的旁边。一脸期望的望着孙思邈,见后者一脸悠闲,毫不在意的模样,顿时焦急的说道:“我的孙道长唉,你倒是说句话啊!”

孙思邈却是放下茶杯,看了张允文一眼:“允文啊,你不必如此担心。虽说二夫人生的是初胎,可是她向来身体健壮,且怀孕期间护养得当,老道有九成的把握,二夫人此次生产定然顺利,母子平安!”

张允文顿时道:“不是还有一成的把握不敢确定么?”

孙思邈瞥了一眼张允文,淡淡的说道:“世上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啊?”

张允文却是面色一横:“就算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也要尽力去做,尽量接近十全十美!”

孙思邈微微叹了一口气,转过头去,不再言语。

张允文站起身来,却是一边搓着手,一边在庭院内踱着步子,神情焦虑,不时的往支柔的房间望上一眼。

支柔的呻吟声越来越大,透过窗户传到庭院之中。张允文停在耳中,更是焦急,几乎恨不得冲进产房之中,当面看看支柔的情况。

就在他几乎沉不住气,想要移步往支柔房间走去时,一支白嫩的柔荑抓住了张允文的大手。

张允文转头一看,却是李宇正抿着嘴唇,眼中充满担忧的望着自己。当下心中一软,心头的郁郁之气顿时烟消云散。

“柔姐姐会没事的!”李宇双眼紧紧的盯着张允文的眼睛,口中坚定的说道。

听到这句话,张允文紧紧握住了李宇的柔荑,面色坚定的望着支柔的房间:“是的,你柔姐姐会没事的,一定会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来!”

一旁的孙思邈看到这种情况,不由抚抚长须,“呵呵”轻笑了两声。

这时候,只听见房间内的支柔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之声,接着便是稳婆们焦急的话语:“二夫人,用力啊,快用力!出来了,再坚持一下,马上出来了……”

支柔惨叫声陡然拔高,接着一阵婴儿的啼哭之声顿时传来。而支柔的惨叫声却是消失不见,只剩下剧烈的喘息声。

“生了!宇儿,柔儿生了!”张允文一听见婴儿啼哭之声,顿时激动的对着李宇说道。

“嗯!”李宇重重的点了一下头,望着那房间,目光之中,也是充满着欣喜。

张允文拉着支柔两步跑向房间。其余女眷也是鱼贯而入“恭喜老爷,贺喜老爷,二夫人生了一位千金!”一位稳婆用厚厚的柔软的丝绸做成的襁褓包着那刚刚出生,还在“哇哇”大哭的小家伙走到张允文面前来,对张允文说道。

张允文小心的接过孩子,僵手僵脚,生怕自己一用力便伤到这娇弱的小家伙。支柔也凑上来看着这个还是满身红肉,显得皱巴巴的孩子,看了片刻,却是轻声笑道:“这个孩儿长得真像柔姐姐!”

张允文却是疑惑的看了一眼这尚在“哇哇”大哭的婴孩,却是看不出来有哪里和支柔有些相似。

接着,这小家伙在众大人手中挨个转了一圈。许是哭累了,当小家伙回到李宇手中时,已是止住了哭声,红红的脸庞上挂着两丝泪痕,沉沉睡去。

张允文走到床边,看着支柔一脸疲惫的样子,柔声道:“柔儿,这下子我们可是有孩子了!”

支柔却是说道:“真是对不起啊,相公,妾身没能给你生个儿子!”

这时候,李宇抱着孩子来到床边,将孩子递给支柔看。

支柔看着已经熟睡婴的可爱模样孩,嘴角顿时露出一丝浅浅的笑容来。

张允文俯下身来,低头说道:“看到没有,我们的孩子多漂亮啊,长得多像你啊!以后一定是一位美人!”张允文直接将李宇那句长得像支柔的话语套用过来。

支柔顿时欢喜的道:“相公真的不嫌弃她是个女儿家?”

张允文抚着支柔的额头道:“别胡思乱想了,为夫说过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柔儿你现今要做的便是好好休息,好好的补一补!”

支柔听了这话,乖巧的点点头。

见张允文说完,其余的女眷便围了上来,对着支柔便是叽叽喳喳的说开来。

李宇站在一旁,低头看了看襁褓中的婴儿,又不时抬起头,望着张允文。

贞观八年二月初四,支柔生出一个可爱的女儿,张允文成了父亲了。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八章 赐名

 张允文自女儿出生之后,便是整天乐呵呵的,干起事来也是精神百倍。在他的带动之下,整个调查院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若是看到有人动作慢了一点,张允文便是大声吼上两句。一时间,调查院内就连传递一个情报也得用小跑。

回到家中,看到那小小的,生下来不到七斤的小婴孩安静的躺在床上睡觉时,一股家的感觉便充盈在心头。

眼见孩子快满月了,可是到现在为止,孩子的名字还没确定下来,这倒是让支柔和李宇心头有些着急了,不可能就这样“闺女、闺女”的叫着。当她们二人将这事跟张允文一说,后者却是嘻嘻一笑:“等到我闺女满月的时候,让陛下亲自来起名!”

就这样,时间流逝,眼看孩子就要满月了。

张允文提前十日广撒帖子,差不多给朝堂内的文武、年轻的文官武官、长安的贵胄还有李世民都发了请帖,邀请他们与三月初四这日参加张允文女儿的满月宴。

当然,这请人也是极为考究的,那些与自己沾亲带故的人、朝中重臣等人是邀请在自己宅子里边,而那些平素不过点头之交,只知道名字的官员则是安排在天然居和醉云楼里。

这场面一大,分成三处,人手自然是极不够用。所以,负责安排筹备事宜的梅香先向尉迟夫人借了一名老管家、二十多名家丁侍女,还有几名庖厨,但是,人手依旧紧巴巴的。为此,梅香问张允文拿主意。张允文思忖片刻,却是撺掇李宇去向长孙皇后求助。

长孙皇后非常爽快的借给了张允文人手,但同时却是让李宇转告张允文说道:“允文啊,你孤身闯出这般功名,没有家族支撑,难能可贵!可是,和那些传承了百年的大家族想比,允文你的底蕴也不知差了多少,光是一次宴会,便凑不出足够人手来,窘境可见一斑啊!”

这不咸不淡的话语倒是让张允文听出了其中之意,长孙皇后分明在示意自己要广收仆僮,大兴家族。张允文顿时沉默下来,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本以为自己不过是洛阳城内一个普通书生的儿子,可是转念一想,却又有些不对。别的不说,就说自己的母亲。据刘氏兄弟讲述,自己的母亲光艳照人、美丽非常,且谈吐举止,一派大家小姐风范,比起王世充的女儿来,也是遑不多让。这让张允文有些疑惑,自己的老爹难道真是一个普通书生?按照这个时代从魏晋继承下来的门阀世家之风,怎么可能娶到母亲这样的女子?难不成自己的身世还有什么玄妙?

至于这大兴家族之事,张允文考虑片刻,决定只是适度的扩张一下,不要搞个什么仆僮过万,门客三千,那纯粹是找死。再多招收一些人手,扩几间店面,买一些地,这便足够了,应付一下大的场面即可。再说了,从李世民开始,一直到中唐,朝廷都在打压士族,这时候若是像开设什么家族,岂不是顶风而行,指不定那天便被皇帝的怒火烧没了。

张允文还清晰的记得历史上记载的张亮,因蓄养五百义子,被人诬告谋反,最后被斩于西市,虽然他是凌烟阁功臣。呃,貌似他现在还有个叫做张浑的义子在炮兵里边担任校尉,还是自己一手提拔的。

虽然决定下来,可是这收仆役、扩商铺、置田地的事也不是朝夕能够完成的,而且如今还要面临一想重大的事情去做,便是操办这场满月宴。

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三月初四这日越来越临近了,而张家上下的筹备工作也差不多进入收尾阶段。

终于,三月初四这日到来了。

一辆辆马车或是骏马停在张允文的门外,将整条大街堵了个水泄不通。一名明身穿锦袍的官员权贵相互拱手,进入府中。

与此同时,在天然居和醉云楼门口,一身暗红色衣袍的刘氏兄弟各站在一处,旁边是一位举止优雅的白胡子老头,穿着红色锦衣,站在门口迎接着众位来客。虽说这些来客多是官员,但却是不敢对这老头子不敬,因为这白胡子老头正是张允文从长孙皇后那里借过来专门接待宾客用。

每进去一个人,站在大堂口迎客的张允文便是躬身一揖,对方也还了一礼。如此下来,没过多久,张允文便已经腰酸背疼了,比起在床上剧烈运动之后还要疼得厉害。

这时候,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声吆喝声:“陛下驾到!”张允文一听见这声音,顿时飞快的跑到门边,只见李世民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身后跟着一架凤辇,再后面却是几名骑着骏马的皇子。

张允文一眼便认出其中的一些人,向什么卫王李泰、蜀王李恪、燕王李佑等人,都是一伙十四五岁的半大小伙子。然而在这些人中却是没有看见太子李承乾,恐怕此时李承乾正在东宫内处理李世民布下的国务诸事吧!

如此阵仗顿时让张允文受宠若惊。虽然他邀请了李世民,可揣摩着李世民能派个内侍来宣一圣旨,赐下厚礼便已经不错了,想不到李世民竟然拖家带口的过来。

旁边向李世民行礼的那些官员眼中也不由露出惊讶之色。

李世民翻身下马,笑呵呵的说道:“今日众卿家莫要拘礼,朕也是来吃这满月酒的,与大家一样,同为宾客嘛!”

张允文正要说些什么迎候话语,李世民却是上前两步道:“允文啊,前几**央求朕为你家闺女取个名字,朕思考半日,终有所得,待会儿见过那小丫头,便将名字说出来!”

张允文连忙说道:“微臣多谢陛下!但此事下一旨意即可,何须劳动陛下玉趾?”

这时候,长孙皇后带着几名年幼的皇子公主下了马车。听见张允文的话语,长孙皇后轻笑一声:“允文还要让本宫和陛下在门口站立多久?”

张允文顿时反应过来,连忙道:“来来,陛下这边请!”

将李世民一家子引进府中。那些先到花厅,正悠闲喝着茶水的大臣们一见李世民进来,正要行礼,又被李世民给拦住了。而长孙皇后则是带着一帮几岁大的皇子公主则是直接前往后院,去见支柔李宇还有那婴孩儿去了。

李世民坐在花厅之中,那些来客自己按职位大小排列坐了下来。

“唔,好茶,这茶水清香扑鼻,似浓实淡,喝在嘴中,先涩后甘,回味无穷,真是好茶啊!”李世民喝了一口茶水,半眯着眼睛细细品味了一下,然后轻轻说道。

张允文连忙谦虚道:“非是这茶叶好,乃是加工茶叶的方法与平时陛下喝的茶不一样!呃,微臣待会儿便将这炒茶之法写出,呈于陛下,请陛下鉴赏!”

李世民闻言,顿时满意的点点头。

这时候,又陆陆续续有宾客到来。眼见吉时差不多到了,张允文叫过身边的一名侍女,让她去唤李宇支柔二人出来。

没过多久,便听见一阵莺莺燕燕的喧哗声和一阵孩童的嬉闹声传到花厅中来。众人知道张允文的女眷和长孙皇后出来了,顿时齐刷刷的望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长孙皇后两手一手牵着一个公主皇子,走在最前面,李宇和怀中抱着襁褓的支柔并排走在跟在后面,李宇手中还牵着一个三四岁大小的小女孩。再后面却是尉迟夫人等一众女眷了。

支柔虽说是产后不久,但是她身体强健,很快便能行动自如,和平常没什么两样。

众人向长孙皇后行礼之后,李世民便笑着道:“来来,宇儿,让我见见那小丫头,看看她生得如何?”

李宇从支柔手中接过熟睡婴儿,走到李世民身边:“父皇,这便是柔姐姐生的孩子!”

李世民一看,只见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