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既是如此,那朕便给你一千,不,两千锐士,让那麹文泰瞧瞧我大唐的兵威!”李世民微微有些激动的说道,“呵呵,唐爱卿啊,朕开始明白你为何不取其余诸将,而偏偏选允文了!你可真是选对人啦!”

高昌王麹文泰虽然是明日入城,可是,张允文今天便要做好准备。

到羽林卫接收了两千精锐兵马,其中步骑各一千人,苏定方也刚好在此列之中。皆是衣甲晃亮,可作镜用。且这千人皆是受过张允文《步兵操典》的训练,行动起来,整齐划一。

二日,张允文估摸着时辰来到羽林卫大营,带着两千兵马,慢慢的出了军营,来到城西的开远门。

到那里时,唐俭已经等了半天了。见张允文到来,这才松了口气,满是抱怨的说道:“允文啊,你怎的现在才到啊?老夫到了都半天了!”

张允文笑了一声,淡然的说道:“这不是还没到正午么?”

唐俭还要说什么,张允文却是转过身去,整理队伍去了。

两千精锐士卒分立在城门两边,各有步骑一千。骑兵下马,手执马缰,与步卒站在一起。张允文站在唐俭的旁边,转过头,一眼便看见了骑兵当中领头的苏定方,对他咧嘴一笑,算作招呼。

时间流逝飞快,眼见就到了正午,可那高昌王麹文泰依旧没有出现,倒是一骑骑快马不停的报告着高昌使团的位置。

“报,高昌使团离此处还有二十里!”

“报,高昌使团离此处还有十里!”

……

终于,在过来正午两刻钟之后,高昌王麹文泰骑着高头大马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西北的地平线上。

好像是看见了迎接他的人群,那麹文泰陡然加快了速度,带着一众随从官员纵马小跑起来。

就在高昌使团离唐俭他们还有百步的时候,张允文大吼一声:“立正!”

只听见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两千士卒顿时昂首肃立,笔直如松,目不斜视。霎时间,整个城门外面除了高昌的马蹄声之外,再无其他声响。

见到这种情形,麹文泰不由又放缓了马步,策马慢行,目光闪烁的盯着一排排整齐肃立的羽林卫。

在离唐俭还有十步左右的距离时,麹文泰翻身下马,往唐俭走来。

这麹文泰长着一副高鼻深目的脸庞,肤色白皙,不过头发和一双眼睛却是黑色的,看来身上汉人的血脉已经很是单薄了。他穿着一身黑色的翻毛皮裘,也不知是什么动物的毛皮,披着意见白色的大氅。张允文一眼便看出那大氅乃是用白叠布,也就是棉布制成的。

“蛮夷小国麹文泰见过天朝使者!”麹文泰在离唐俭还有五步的地方停了下来,行了躬身行了一礼。他的汉话说得微微有些生硬,听起来倒还是顺耳。

唐俭赶忙回礼道:“麹国主客气了!鸿胪寺太卿唐俭在此恭候国主多时了!来来,麹国主,这边请!”

麹文泰在唐俭的陪同之下,慢慢的往城门走去。一路行走,他不时的扭着脑袋,望着肃立在两边的士卒,口中啧啧称赞道:“大唐军队,果然名不虚传啊!难怪能灭了东突厥,威震天下啊!不仅仅是装备,光看他们此时的举止,真乃是精锐之师啊!”

唐俭笑道:“这些士卒不过是我大唐的普通士卒,能成精锐,全靠张允文张将军训练得当啊!”

麹文泰顿时转过身,大感兴趣的说道:“张允文?我听说过这个名字,对他的事迹非常的敬佩!若是唐大人允许,还请为小王引荐一下!”

唐俭哈哈一笑:“哪里用得着什么引荐,张将军不就在你面前么?”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狩猎

 麹文泰顺着唐俭的目光望去,一眼便看见了身穿明光甲的张允文立在身畔,当下做恍然之状,对着张允文便是一揖道:“原来这位便是张将军啊!小王有眼不识金镶玉,还请张将军原谅则个!”

张允文却是不敢受这一揖,连忙扶住麹文泰:“国主哪儿的话!末将哪儿敢受国主之礼啊!”

麹文泰直起身来,满是歉意的说道:“既然张将军不肯受小王之礼,那请收下这柄弯刀,作为小王的赔礼之物!”说着,解下腰间的佩刀,递给张允文。

这把佩刀却是一把典型的波斯弯刀,刀鞘呈弯月状,通体洁白,却不知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其上镶嵌有蓝宝石、红宝石、祖母绿各一颗,精心雕琢,熠熠生辉。刀柄之上,缠着道道金丝,末端处更是有一颗指头大小的猫眼石。光是这四颗宝石,纯洁无暇,恐怕值万贯,跟别谈里面的刀了。

这样的东西张允文哪里敢受,若是收了,非得被御史们弹劾不可。当下连连推辞。

麹文泰见张允文态度坚决,也只好作罢面上尤带不甘的说道:“既然张将军嫌此刀贵重,那小王他日再另送他物,给张将军赔礼!”

张允文连忙推辞,却是被麹文泰以坚决的语气给驳回了。

经过这一耽搁,高昌使团在这开远门至少耽误了三刻钟。可是,在这三刻钟内,两边的大唐士卒笔直站立,宛如雕塑一般。直让麹文泰赞叹不已。

进入开远门,在唐俭的带领下,高昌使团来到番馆住下。

既然已经欢迎完了,使团也在番馆住下了,张允文便向麹文泰和唐俭告辞。

麹文泰却是热情的挽留,不停的招呼,搞得张允文莫名其妙。自己又不是什么美女,他麹文泰何必这样大献殷勤?

当张允文和唐俭从番馆出来之时,唐俭面色深沉的对张允文道:“允文啊,你可要小心了,这麹文泰这般殷勤的对你,说不定有什么其他的目的!”

张允文点点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虽不知我有什么能让这麹文泰这般上心,但我会小心的!”

当天夜里,李世民在百福殿大宴群臣宾客,除了麹文泰这位新到的国主之外,其余各国使者,投降的酋长,还有突利、颉利等人,俱在此列。

宴会之中,钟鸣鼎食,觥筹交错。美酒佳肴,一应俱全;歌舞杂技,样样皆有。一众宾客中,喜笑颜开、眉飞色舞者有之;顾影自怜,垂头丧气者有之;四下环顾,战战兢兢者亦有之。在这丝弦响彻,笙歌不绝的宴会之上,尽演百态。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就像积在地上的白雪一般,于悄无声息之间,化了又积,积了又化。转瞬之间,贞观四年便悄然过去了。

麹文泰多次派人到张允文府上送上厚礼,但是皆被推辞拒绝。就算是来者留在府上,二日张允文也派人送了回去。

几次下来,麹文泰也就没有再来送厚礼过来。

新年开始的时候,张允文照例给熟识的大臣府上送去了一份礼物,武将多为武器甲胄,文官则是多为文具古籍。这一次他送礼的地方却是多了三处,苏定方、卢承庆和张文琮处。张文琮乃是张文瓘之兄,此时任吏部员外郎。

当送到苏定方住处时,张允文猛的一拍脑袋,忽然想起这苏定方和自己一样,举目无亲。其父苏邕早年战死,其养父高雅贤为窦建德部将,后也战死。所以,张允文直接将苏定方拖回自己家中,和自己一起共度新年。

这时候,一份情报送到了张允文手中,却是有关西突厥的。张允文看了一眼,便放于一边,揉揉脑袋说道:“这东突厥嘛是攻我大唐不止,而这西突厥却是内乱不停,呵呵,倒还有趣啊!”说道这儿,他顿了一顿,“每每念及此处之时,便对长孙司空敬佩不已啊!”

张允文口中的长孙司空,指的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老爹长孙晟,被长孙皇后追赠为司空、上柱国、齐国公。长孙晟与突厥作战二十余年,虽未指挥过大型会战,却是凭借过人的谋略,分化瓦解庞大的突厥帝国,使得突厥帝国分裂为东西二部。如今,东突厥被灭,只剩下西突厥在西域称雄了。

大业、武德年间,西突厥先后出了 一个射匮可汗和一个统叶护可汗,二人皆是一代人杰,扩大西突厥疆域,和东突厥打得不亦乐乎。然而到贞观二年的时候,统叶护可汗被其叔莫贺咄杀死,自立为汗。统叶护可汗子咥力特勤为父报仇,同样为了争夺汗位,和莫贺咄互相攻伐,这一打,便持续至今。

只见那纸上的情报写着:“莫贺咄兵败,逃往金山,为泥孰所杀,诸部共推肆叶护为大可汗!”肆叶护可汗,便是统叶护可汗之子子咥力特勤。这份情报表示,如今西突厥内战的已经结束了。

一旁的陈全康问道:“大人,这西突厥内乱已平,需要我们有什么动作么?”

张允文摇摇头:“虽说一个分裂的西突厥对我大唐有好处,可是同样也有坏处。再说了,你以为这这肆叶护能做长久?”

陈全康顿时疑惑的看着张允文。后者拍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拿着情报往皇宫走去。

看过情报,李世民笑着说道:“这西突厥看似内乱已平,实则内乱才生!那泥孰与肆叶护之间,恐怕有有得打!算了, 暂时不用去管,让他们继续乱着吧!”

张允文“喏”了一声。

这时李世民又道:“哦,对了允文,朕不日将偕四夷君长、诸国使者共猎于昆明池,你下去准备一下,到时候别要弱了我大唐的颜面!”

张允文顿时心领神会,看来李世民还要借这狩猎一事,威慑一下高昌王麹文泰。当下抱拳道:“微臣知道了!”顿了一下,张允文接着道,“对了陛下,微臣有一件事还需向陛下请示!”

“什么事?”

“事关那麹文泰的!此人不断送礼物与微臣,臣担心其存有他心,故不敢收取,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听罢,“哈哈”一笑:“允文啊,你还真是谨慎啊!连这些事都要前来禀告朕!你可是朕的女婿啊,朕能不信任你么?还有,既然那麹文泰送厚礼与你,你又何必拒绝,收下便是,到时候就说是朕赐予你的!”

张允文听了最后一句话,略一思忖便明白其中意思,当下说道:“既是如此,那小婿照办就是!”

从此之后,那麹文泰送来的厚礼,张允文也就再也不拒绝了,从中选出五成来,直接送往皇宫,剩下五成留作自己用。

三日之后,李世民领着文武大员、诸国使臣和四夷君长,浩浩荡荡的出了长安城,往西南昆明池方向逶迤而去。

昆明池并非天然湖泊,而是汉元狩三年所凿,以习水战。池周围四十里,广三百三十二顷。《西南夷传》中记载说,天子遣使到身毒国去求市竹,受阻于昆明而未能到达,于是天子想征伐昆明。昆明国有滇池,方圆三百里,因此比照着开凿一池,以练习水战,称为昆明池。

六千羽林卫尽数出动,一路上兵甲晃晃,侧立两边,保驾护航。到达昆明池边上时,已有先行抵达的士卒扎好了营寨,候着皇帝的到来。

昆明池边,湖风呼啸,迅疾如刀。

大帐之中,李世民坐于上座,其下方便是四夷君长、文武重臣和诸邦使臣。

李世民笑道:“今日狩猎,与众同乐!各位且莫因拘束,而少狩了猎物啊!”

众人顿时发出一阵低低的哄笑之声。

这时候,站在麹文泰身后一名戴着毡帽的魁梧大汉冷不丁的说道:“若是得了一,可有什么奖励?”

“住口!”麹文泰脸色陡然一变,连忙拦住那名大汉的话语。大汗只好悻悻的住口不言。

李世民摆手笑道:“国主不必如此!能得一者,肯定是了不起的勇士,到时候朕自会重重赏赏赐的!”

此言一出,那大汉顿时露出一丝喜色。

“好了!现在朕宣布狩猎开始!”李世民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众人同时起身:“喏!”

如今乃是正月间,严寒尚未过去,许多动物都在冬眠,可供众人狩猎的动物当然少了许多。但是这儿乃是昆明池,栖息着众多水鸟,所以也到不愁狩不到猎物,至少可以逮几只水鸟来充数。

在寒风之中,三三两两的骑士从这儿出发,往不同的方向跑去。或是入山林,或是行湖边。

张允文手持钢弩,在宋瀑、马望山和杨石的陪伴下一路马蹄轻放,沿着湖边走着。

杨石扭过头看了看那些进入积雪覆盖的树林的骑士,问道:“张大哥,我们为何不进树林,反而要在这湖边走动?难道就不怕那一名落入其他人之手?”

张允文笑道:“小石头,你没看见么,进入树林里的人可是这么多啊,我们还进去干什么!沿着这湖边走着,看着秀山丽水,湖光山色,是多么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啊,比起挤树林子可要好得多了!至于一名么,你就放心好了,肯定会是我的,谁也抢不去!”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 威慑

 小石头很快就明白了张允文话中的含义。

只见张允文在前面带路,尽往人少地偏的地方钻,这儿钻草丛,那儿趟水洼,还不时来到一棵棵大树下往上瞧。

杨石正疑惑不解的时候,马望山推推他,指着草丛边上或是水洼旁边或是树根底下轻声道:“你再好好看看!”

杨石仔细一瞧,猛的叫出声来:“这,这不是……”说着倏然住口。

只见张允文从一处草丛中拎出一串绑在一起水鸭子,回过头来,得意的对众人说道:“看这便是我们今日费尽千辛万苦打来的猎物!”

说着,拿起钢弩,一支支箭射出,将本来就气息奄奄的水鸭子挨个钉在地上。

接下来,同样在树上取下被吊了一夜的鹿,从石洞之中掏出双腿被捆住的野兔,皆是挨着补了一两箭,表明这些猎物是自己打的!

顿时间,张允文身后三人对望一眼,嘴角同时抽搐着。

就这样沿着昆明池走了近一个时辰,众人身上都拿满了各种礼物,从水鸟到野鹿,甚至还有一头狼。不过这头狼却是他们自己猎的。马望山出手,弯弓搭箭,一箭便命中了一头正在踽踽独行的老狼。

见每人的马匹上都放了不少了猎物,张允文意气风发的说道:“好了,我等今日大丰收啊!打了这么多猎物,足够拿到一了吧!”

杨石顿时弱弱的说道:“呃,张大哥,这些是侦察营的兄弟打的吧!”

张允文摇头笑答道:“谁说的,这些猎物可全是我等亲手射杀的,不能算在他们头上!再说了,他们也不是白干,老子得请他们在天然居里好好吃上一顿!所以,这些猎物全算我们的,记住了,是我们的!”

说道最后,张允文已经有些咬牙切齿了,口中发出含糊的声音:“他娘的,五十多号人在天然居吃上一顿要花去我多少钱啊!”

一路返回出发的地方。沿途见到那些归来的骑士,只见他们手中都只提着一两只猎物。而那些骑士一见张允文这伙人满载而归的样子,差点连眼珠子都掉下来了。

来到营地之中,将马背上的猎物卸下来堆在地上,成了一座小山。

张允文他们回来的不算早。此时大部分的骑士已经回来了,但是他们手头猎物多则三四只,少则一两只,实在没法和堆在张允文身边的猎物比肩。

就在这时,只听一阵马蹄之声传来,一名光头大汉纵马而来。这大汉正是当初高昌王麹文泰身边的大汉,不过当时戴了毡帽,看不出来是个光头。

令众人心惊的是,这大汉的猎物中竟然有一头黑熊,也不知他在哪儿找到的。

虽然众骑士已经回来,可是李世民依旧不见踪影,也不知正在哪儿狩猎。众人只好耐着性子等着。

这时候张允文发现那光头大汉不时的盯着自己和身旁如同小山的猎物,目光之中带着的绝对不是友善。张允文却是不惧,狠狠的瞪了回去。

二人的动作被麹文泰察觉,他即刻止住光头大汉,又向张允文歉意的笑了一笑。

没过多久,阵阵马蹄声如同雷霆,从东北方传来。众人顿时知道,这是李世民回来了,顿时皆聚在营帐外恭候。

李世民带着几十名侍卫翻身下马。看看他的猎物,只有几只还扑腾着翅膀,活蹦乱跳的水鸟。笑容满脸的一路走过来,看到地上的猎物,不是的夸赞几句,让那些骑士顿时飘飘忽忽,亢奋起来。

当他看到张允文身边的那堆猎物时,不由拍拍其肩膀,笑着说道:“允文不愧是一代良将,这样的天气里,竟然可以猎到这样多的猎物,真是厉害啊!”

看到地上的黑熊时,李世民满是“啧啧”赞叹之声的对麹文泰道:“国主身边果有勇士啊!难怪他会向朕请求赏赐!”说着,向光头大汉问道,“勇士能射杀熊罴,当真是勇猛非凡!呃,不知道你的名字是……”

“骨力!尊敬的皇帝陛下,我的名字叫骨力!”大汉面色恭敬的说道。

李世民笑了一笑,指着张允文的那堆猎物说道:“骨力,你且说说,这次狩猎谁是一啊?”

骨力顿时呐呐不言,忸怩了半天,他才说道:“若是论数目,是张将军一。可是如是论重量,我这儿可不比他差!”

李世民顿时大笑一声,说道:“你说得不错,光凭这头黑熊,张将军所有的猎物加在一块,也没它重!不过狩猎之前我们可没有规定要以重量还是数目来分胜负,你且说说,你们二人又该如何决出一来?”

李世民两句话便将骨力给挑拨起来了。只见他当即半跪在地:“尊敬的陛下,我愿与张将军用弓箭决出谁是一名!”说着挑衅的望着张允文。

张允文却是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我不会和他比试弓箭的!”

李世民尚未说话,那骨力便急道:“张将军,你不敢和我一决胜负么?这可是懦夫的行为!”

张允文无辜的摊手道:“不是我不和你比试,本将并不擅长用弓,如何能与你比试!”

“胡说,若是你不擅长弓箭,怎么能猎到这么多的猎物?”

张允文从背上取出钢弩来:“用这个!”

骨力一见这具钢弩便不再言,转而去看那些猎物身上插着的箭支。果然,这些箭支尽是纯铁打造的弩箭。

一时间,四夷君长还有诸邦使节不由同时感到一阵荒谬,拿这种纯铁铸造的弩箭来打猎,实在太浪费了吧!尤其是很多从西南岭南来的酋长心头更是微微抽搐,要知道,他们很多时候还在使用骨制箭头。

张允文用弩机瞄准地上的那头黑熊脑袋,一扣扳机,只听一声“嗡嗡”弦响,弩箭飞射而出,竟然将黑熊的脑袋射了个对穿,然后插在地上。

张允文笑着说道:“这东西可比弓箭好用多了!”

看到钢弩这般大的威力,周围酋长国主们顿时惊讶不已,相顾骇然。

那高昌王麹文泰先是微微一愣神,接着便试探着问道:“敢问张将军,这种钢弩大唐可是尽数装备了?”说完还悄悄的瞅了李世民一眼,发现后者并没注意到自己的话,这才放下心来,满脸期待的望着张允文。

张允文却是摇摇头。众人心头顿时松了一口气,然而张允文接着说道:“如今只有河南江南的那些军府没有装备这种钢弩了!不过几乎明年之内,做到唐军上下,人手一具!”

麹文泰和中酋长顿时说不出话来。人手一具,那这唐军的战斗力又该提升到何种程度!

张允文见到这些人震惊的表情,决定再给他们加点猛料,于是大声说道:“兄弟们,拿出钢弩来,让众位国主酋长瞧瞧!”

肃立在一旁的羽林卫顿时齐齐从背后拿出一具钢弩来,高高的举起。

麹文泰看着这些钢弩,眼中闪过浓浓的羡慕之色。

这时候,那骨力在察看完毕猎物上的箭伤之后,猛的站起身来,走到张允文身边说道:“张将军,你用弩箭,我用弓箭,咱们来比上一场!”

张允文微微一笑:“好啊!不过咱们怎么个比法?”

骨力想也不想,张口说道:“当然是比射靶了!”

张允文摇头道:“箭靶是死物,猎物是活物,所以我们也得来比射击活物!”

骨力当即表示赞同。

二人站在场地中央,宋瀑手持一根手臂粗细的树枝站在二人面前。其余人群远远散开,看着场中三人。

“待会儿我的这位亲兵将会用最大的力气将树枝抛到天上去,到时候我们二人同时放箭,看谁射中的箭多一些,那么谁就是胜者!一共五根树枝。骨力兄弟可要做好准备啊!”张允文一边将一枚枚弩箭从箭匣中取出,一面笑着对骨力说道。

骨力点点头,表示知道。

张允文架好钢弩,瞄准空中。骨力挽起三石大弓,拉开呈满月,箭头亦指向空中。

宋瀑看着二人,见他们同时点了点头,顿时用力的将手中树枝奋力抛往天际。

“铮——”惊弦之声同时想起。两支箭如同流星一般飞速射向空中不断旋转飞舞的树枝。

虽说是同时射出,可是弩箭的速度终不及拉满的三石弓,被那支白羽箭抢先一步射在树枝上。巨大的冲击力将树枝斜斜的的顶飞向一侧。张允文射出的那支弩箭顿时落空了。

然而就在骨力有些得意的瞟向张允文时,却见后者已经再次举起了钢弩,对准那正在下落的树枝便是一箭。

骨力顿时有些惊讶了。按说弩机的射击间隔比起弓箭要长得多,可是张允文射出二箭的时间却离一次如此之短,几乎都赶得上弓手了。

只见张允文射出的二支弩箭直射在那离地不到三丈的树枝上,再次将树枝斜斜的推出去。片刻之后,树枝落在地上。

树枝落下,插着一支弩箭,一支羽箭。

张允文轻轻出了一口气,好险,幸亏自己及时射出二箭,不然这一局恐怕自己就要输了。转过头,对骨力轻轻一笑:“呵呵,骨力兄弟,这一根树枝可是平手啊!”

骨力“哼”了一声,瓮声瓮气的说道:“不是还有四根么!”

张允文不再说话,迅速拿起面前的弩箭上弦,其过程所耗时间之短,堪堪和弓手射出二箭的时间持平。

正文 第二百四十四章 麹文泰

 和弓相比,虽然普通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

和普通弩不一样,张允文当初设计这种利用滑轮和曲臂组成的弩,体积不大,只比手弩要大上一点,也更加轻便,尤其是射击间隔,几乎和弓差不多。但是为了这体积的小型化和轻便,牺牲了射程和威力。这是专门配给侦察营用的弩。

不过后来,将作监的工匠们又在这种小型钢弩的基础上研究出了和木制弩一般大小,但威力却是要强劲不少的钢弩,被称作“神臂弩”。这种弩则是在打仗时装备给卫府士卒的。

这次和骨力比试,张允文用的是侦察兵用的弩,所以比起骨力的三石弓来有所不如。如果是神臂弩,威力恐怕比起三石弓要强上不少。

宋瀑飞速的抛出了二根、三根、四根树枝,每根树枝才上天,就被羽箭射飞出去,不过张允文却是没有和骨力同时发箭,在羽箭射中树枝之后,张允文猛的射出弩箭,射中那下落的树枝,并将其推得远远的。骨力没有机会再补一箭。

到五根树枝的时候,张允文发现那骨力的右臂已经开始有些颤抖了。想来也是,每一次他都是将三石弓拉成满月,瞄着天际,而宋瀑又在骨力拉弓期间,故意拖着时间。这样下来,即使是骨力,也承受不住这手臂的疲惫,开始有些颤抖了。

张允文心头暗暗一笑,向宋瀑点点头。宋瀑会意,猛地将手中最后一根树枝抛起,在抛其的时候,用上了一点巧劲,只见那个笔直的树枝如同风车一样旋转不停,画出圈圈幻影。

骨力深吸一口气,手中羽箭飞射而出。

然而,这支箭却没有命中目标,透过那旋转产生的虚影射入天际。

张允文却一直没有射出弩箭,双目死死的盯着着开始下落的树枝。

骨力见一击不中,迅速抽出羽箭,准备趁其尚未落地之时再射一箭。

然而用余光瞟着骨力动作的张允文趁其张弓刚满,便果断的扣动扳机,抢在骨力前一刻将弩箭发射出去。

张允文手中弩箭刚刚发射,骨力的羽箭也射了出去。

弩箭射入树枝之上,将树枝推移。而那羽箭仍沿着原来的轨迹射出,自然是射了个空。

这时候,已经没时间射出三支羽箭了。

树枝跌落地上。

看到这里,众人自然知晓最后的胜负如何。张允文收了钢弩,向骨力笑了一下,然后来到李世民身边:“陛下,现在你可以宣布结果了吧!”

李世民哈哈一笑,拍着张允文的肩道:“允文不愧是朕的左武卫将军啊!”说完,当即宣布张允文为此次狩猎的一。至于奖励,李世民赏了绢五百匹,金一百。

接下来就在在昆明池边举行了一场露天烧烤大会,熊熊的篝火上烤着打来的猎物,油脂滴落在柴火上,发出“吱吱”的响声。

张允文和苏定方及几名亲兵围坐在一架篝火边。火上烤着已经半焦黄的鹿子。不时的翻动着鹿肉,使其受火均匀。

抓起身边放着几个白瓷罐儿,里面放着的却是张允文从李世民带出来的御厨那里讨来的调料,有盐巴、肉桂等,各放在一个罐儿中。张允文不时的往烤肉上上洒下这些佐料。

“呵呵,想不到允文还有这样的手艺!哥哥我现在可是满口生津,垂涎三尺啊!”盯着那渐渐金黄,散发出浓郁肉香的烤肉,苏定方头也不抬的说道。

四下顿时齐齐点头。马望山吞了一口口水,略微得意的说道:“张将军的这手烤肉之术,在侦察营里边可是出了名的!最早的那批侦察兵,谁没有吃过张将军亲手烤的肉啊!”

此言一出,杨石顿时连连点头:“不但是肉烤得好,其他的菜也做得好!尤其是张大哥烧得那鱼,美味鲜嫩,滑腻爽口,让人吃过之后,绝对不会忘记的!”

苏定方和宋瀑顿时以奇怪的目光看着张允文。他们实在想不到,一个将军竟然能做出这样的好菜出来!

正说着,烤肉已将差不多了。张允文连忙移除一些正在燃烧的柴火。熊熊篝火顿时变小许多。

众人一见张允文的动作,便知开饭在即,当下摸出匕首,一个个目光闪动的望着烤肉。

张允文嘿嘿一笑,迅速从小腿上取出匕首,一刀划在烤鹿的胸脯之上,剜下一大块鹿脯肉来,盛于盘中。

其余人一见张允文当先动手,尽皆扑了上来,匕首一刀刀割在烤肉之上。其中,尤其以杨石刀功最为精湛,每一刀下来,几乎都是附骨而割,没有丝毫的凝滞,刀入有间,颇有庖丁之风。看到杨石的刀法,就连苏定方也不由惊奇的“咦”了一声。

一大只烤鹿便这样被五人分成了块块烤肉,置于盘中。

看着这些烤肉,苏定方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块,,眯着眼睛,回味一下,这才遗憾的说道:“可惜啊,有肉无酒!可惜啊!”

张允文却是呵呵一笑,从腰间取下一个铁皮水壶来,轻轻晃动了一下,再打开盖子。一股酒香顿时飘溢出来。

“神仙醉,是神仙醉!”喝过这酒的苏定方顿时哈哈大笑道,“允文,快,快给哥哥尝两口!”

张允文当即便将酒壶抛了过去,自己拿着一大块烤肉大口大口的咀嚼起来。

而马望山等人同时一笑,各自也从腰间摸出一个铁皮水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