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侦察兵-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上整个有唐一朝,清河崔氏一共出了二十三名宰相,赵郡李氏出了十七名宰相,范阳卢氏出了八个,这便是所谓的“八相佐唐”。至于其他的文臣武将,更是多不胜数。除了朝中大臣之外,还有文人墨客,才颜俊杰,如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等人,尽是属于太原王家。就连后来唐高宗也曾多次下令,令七家不得互相通婚。这七家的能量之大,可见一斑。
虽说这七族并称,可是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属于关陇集团的行列,而其余几家则是山东世族的行列。这七族之间,亦有矛盾。
自李唐建立之后,整个大唐帝国由新兴的关陇贵族把持朝政,山东高门、江南氏族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和后两者比起来,以李世民的李家为代表的关陇贵族属于一个政治军事集团,他们更具有扩张力。
虽然这些山东高门、江南氏族、关陇贵族每年会为国家或者说为自己的家族培养大量的人才,可是,这些家族的存在大量的占用了土地,使得土地兼并严重,盛世的时候还体现不出来,一到乱世,则将流民成蚁,盗乱蜂起。占用大量土地,却又因强大的背景而缴纳微薄的赋税,这种情况对于谁来说都是不可容忍的。所以,从李世民开始,一直到中唐时期,历代皇帝都不遗余力的打压士族,其中以武则天为最。
如今,房玄龄提出来的这三家,两家是关陇贵族,一家是山东高门,其分化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允文,跟你说话呢!”见张允文低着头,一副走神的样子,房玄龄不由说道。
张允文顿时带着歉意的一笑:“对不起啊,房大人,刚才走神了!不过微臣也认为房大人选出来的三家非常适合!”
李世民点点头:“朕已经决定选这三家。可是前往这三家的人选,朕还没有确定!如今找允文来就是商议这派往三家进行游说监督的人选!”
一听到这句话,张允文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两步,看到众臣微笑的样子,这才讪讪笑道:“不知陛下想派谁人前往?“
李世民沉吟片刻:“陇西李氏,朕派淮安王过去!范阳卢氏,朕决定派河间王过去!而太原王氏那边,朕决定让让道玄与你一起去!”
张允文一听,心头暗道一声:“果然如此!又要我跑腿!”只听李世民笑道:“想当年在洛阳的时候,那王家的王屈便向你示好,将偌大的一栋宅子送与你。后来在长安的时候,又将现在的天然居卖给你。他王屈虽不是王家的头号人物,但是在整个王家内也是排的上号的。既然他如此看重你,你去和他谈谈,说不定能一下子成功!”
听到李世民的这个理由,张允文回想一下,笑道:“难道陛下就不怕微臣因为当年王屈的重礼而使作出让步?”
李世民看了张允文一眼:“允文不是一个因公费私之人!”
张允文顿时一阵沉默。
于是,这与三家商讨军粮换牲畜之事的人选便决定下来了。淮安王李神通去陇西李家,河间王李孝恭去范阳卢家,江夏王李道宗和张允文去太原王家。
“真是的,相公回长安才呆上两个多月,而且还多是在外面办公。如今又要出去!”支柔有些幽怨的低低抱怨道。
而李宇则是坐在床沿边,看着梅香和蕊儿为张允文收拾行李,口中对支柔道:“柔姐姐,相公这是在办正事,我们做妻子的当尽力支持他啊!”
支柔看着李宇一幅柔顺的样子,顿时上去摸了摸后者滑腻的脸蛋:“宇妹妹你就是太依着相公了!若是他说是出去办公,而实际上去寻花问柳,难道你还要送他出去不成?”
李宇闻言,顿时柳眉一竖:“他敢!”看到支柔一幅惊讶的样子,有微微垂下臻首,轻声道:“相公不会的!”
支柔嘻嘻一笑,狡黠的说道:“宇妹妹果然深懂相公啊!”
正说着,张允文慢慢进入屋子中,一看见那收拾起的行李,顿时道:“怎么把夏天的衣衫都给放进去了!咦,那是什么?团扇?我用得着这东西么?”七手八脚的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拿出来,“最多一个半月我就可以返回长安,用得着这些么!”
和两位娇妻在屋内温存了半天,畅叙了离别之情,张允文这才依依不舍的上路了。
他的几位亲兵本待要跟过来,不过却被张允文拒绝了:“这次又没有什么危险的事,不用你们去了!等下次打仗的时候再带你们去!”此言一出,几名亲兵顿时怨念极深:难道我们除了打仗,就没有什么事能做了么?
其实张允文是考虑到三人从漠北回来才两个月,若是此次再次出去,恐怕有些不近人情。所以没带那三名亲兵,而是带了郑方廉等三个徒弟。
迄今为止,这三名徒弟的表现还是让张允文挺满意的。一套八极拳已经学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便是磨练了。而一些侦察营常用的技巧,也在几次和张允文执行任务的过程学了不少。而上次去漠北,因他们生于河南之地,没有带他们三人前去,所以这一次去太原,张允文将他们带上。
先到李道宗在长安的府邸。刚到外面,只见车马粼粼,各色马匹和三辆马车正乱糟糟的挡在门外,一些仆役正往马车里抬着一口口红漆大箱子。
“嗯,道宗兄,你这是……”张允文待李道宗一出来,便指着那些豪华的马车和木箱问道。
李道宗微微一笑:“我等北上并州,与那王氏会面,自是要准备周全,不能失了礼数。我等乃是大唐宗室,也不可被他们压上一头!”
原来就是想和王氏争争面子啊!张允文听了李道宗的话,心头暗自想到。
“咦,妹婿,你怎地就带三个亲兵过来!你要知道,你可是我宗室驸马,面对王氏的时候可不能输阵啊!要不要我再借你几个亲兵用用?”
此言一出,郑方廉三人皆是面带不虞之色。
张允文连忙拒绝,同时心中暗笑,这李渊也是起兵晋阳,可以说太原是李家的老巢。而天下人只知道王氏,而不知道太原李氏,实在是让这些李氏宗亲深感不忿啊!此次回到太原,恐怕有一场好戏可瞧了!
在张允文的坚持中,李道宗也倒没有再谈论再借亲兵给他的话。
于是,这支由近三十骑和三辆马车组成的队伍出了长安,慢慢的往北边走去。
看着这种速度,张允文不由苦笑两声,以这样的速度,到达太原至少要七八日吧。
屈指算来,这条长安通往太原的道路,张允文走了接近十次。所以对这条路还是非常熟悉的。
平坦的道路上,李道宗和张允文骑马走在最前面,后面是一批身穿闪亮明光甲的骑士,衣甲明晃晃的,简直可以当镜子用。骑士后面,则是三辆装饰豪华的马车。流苏璎珞,佩玉鸣銮,一路行来,微风轻拂璎珞,鸣銮叮咚作响。
这样一支队伍行走在通往太原的官道上,来往的商旅行人看着他们明晃晃的明光甲,装饰华丽的马车,就是绕着道走。
沿途白日行路,晚上则寄宿驿站,走了足足七日,终于到达了并州地界。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王氏
(杯具啊,实在是杯具!昨天晚上重装系统,今天起来就收到消息,后天交论文初稿,天啦,我还有一章没写,要加班加点的努力写啊!)
****************
虽然张允文曾经来过太原几次,可是对太原也算不上十分了解,只能说是独自走在太原街上不会迷路。
但是李道宗就不同了,这位王爷差不多自小便在太原长大,后来李渊晋阳起兵,便跟着李世民后面东征西讨。待天下太平,四海一统之后,李道宗又得呆在封地里,或是在外作战。所以此次回到太原,李道宗满脸的缅怀之色。
进入了太原城里,李道宗的怀念之色更加浓了。他看着这依稀恍若昨日的风景,满是怅然的对专业道:“想当初,叔父还有陛下他们都在东都为官,我和道玄他们便在这太原城里,那时候还是大业年间吧!我们算得上是这太原城里的一霸了,整日没干什么好事,偷鸡摸狗,到处打架,和王家的那些小子没少打过架!现在想起来,真是年少轻狂啊!”
听到李道宗这样说,张允文顿时知道了李道宗为什么要带着一帮子衣甲鲜明的亲兵过来,原来是给自己壮胆用的!张允文在心头满是恶意的猜测着。
对于这位到来的江夏王李道宗,太原这边给出了很好的接待,虽没有什么黄沙铺地、清水洒街,但是太原本地官员还有河东道尚书台的一些官员尽皆到场。王家也派出了几名和李道宗同辈的人过来。而李道宗行辕所在便是晋阳宫,他 以王爷的身份入住晋阳宫。当然住的不是主殿,而是一间专门招待王爷的偏殿。
住进晋阳宫之后,张允文找了个借口溜出来,独自走在太原城的街道上。
这太原作为北都,加之大道通衢,交通发达,发展十分迅速。走在街道上,可见人流往来如织。而在市坊之中,店铺林立,招牌旗幡如云,更是一片繁华之景。
张允文来到市集之上,四下仔细望了一下,在一家布店门框之上看到一个特殊的标记,当下进去。
进入布店,一名小二便应了上来:“哎哟,这位客官里面去!不知客官想要要些什么?”
张允文靠在柜台上,手指轻轻的敲击桌面,发出一种奇特的节奏:“你们这儿可有那种叫做‘游子身上衣’的衣裳?”
那小二先是看了看张允文手指敲击的节奏,然后打量了张允文一眼,满脸笑容的道:“有,有,当然有!不过这种衣衫很难缝制,需要‘慈母手中线’才能缝出来!本店仅此一件,若是要买,还得请掌柜的出来!”
“好,那我等着!”张允文笑道。
小二仍旧一脸的谄笑,掀开一道珠帘,走了进去,没过过久,一名胖胖的掌柜就走了出来。那小二介绍道:“掌柜的,这位便是要买‘游子身上衣’的那位客官!”
掌柜笑着一揖,对张允文道:“这位客官里边请,我们到里面去谈!”
在胖掌柜的带领下,张允文来到里屋。
“呵呵,大人请放心,这墙中夹了两层麻布,外面听不到声音的!”胖掌柜看到张允文四下打量的样子,不由有些微微得意的说道。
张允文微微一笑,和胖掌柜寒暄一阵之后,便直接进入正题:“你在这太原经营了这么多年,相比对这太原城了解的一清二楚。现在和我说说太原王家的情况!不要说远的,就说最近的情况!”
胖掌柜闻言,低头沉思良久,似在整理思路,片刻之后,抬起头来说慢慢道:“这王家现在的族长叫做王琼,属于王家的北房!整个太原王家分为四房:北房、东房、西房和外房。如今掌握王家大权的就是北房的王琼。除了王琼,还有东房的王盎,西房的王晋,外房的王屈,这几人在整个王家也算是说得上话的!”
张允文听到王屈这个名字时,不由微微愣了一下。
“至于这四房的分工,也是各自不同。北房主管王家的田地,东房主管文事,西房主管内务,外房主管商务。那三房是一直由嫡子掌握,而外房则是由庶子掌管。”
张允文听着此言,顿时微微点头,这个时代的农本思想很是严重的,所以要分出一房专管土地。从另一方面来说,可见王家所拥有的土地之多。而文事乃是培养官员、文人的地方,影响力也是非同一般。内务总管王家所有杂事,虽然重要,但比起前两者还要差些。至于商业,士农工商之中地位最低,所以有庶子来经营。
那胖掌柜又说道:“北房那边如今有三子一女,现由长子王恒掌管。王恒有两子一女,最大的不过十五岁。东房王盎有两个儿子,东房也由大儿子掌管。西房王晋有一子二女,其子掌管西房。而外房王屈,膝下无子,却又一长女,乃是 王家三代中年纪最大者,今年已是十九。外房如今由王屈亲自掌管,几名庶出的王家二代子弟辅佐。”
胖掌柜三言两语将王家的情况介绍了一下,
张允文听罢,沉吟了一下。这四房之中,掌管商务的王屈和掌管内务的王晋两人经常与钱打交道,对于有利可图的事,相必十分赞成,而剩下的东房和北房,一个是教书的酸儒生,另一个掌管田地,恐怕都不好办啊!看来突破口便在这东房和北房身上。
“你将那北房、东房的一些重要人物说一说!”张允文向胖掌柜道。
胖掌柜道:“北房王恒之外,另有一名管事叫做王安,此人属于王恒直接管辖的大管事,权力炙手可热。王恒此人,醉心绘画,很少理田事,几乎所有事情都是王安一手包办的。而东房重要的人物叫做王福。他是王盎的从侄。王盎及其二子皆为文人,对与东房的内务事一窍不通,全由这王福打理。”
张允文听了,顿时知道这北房和东房的突破口便是在这王安和王福身上。
这时那胖掌柜又道:“至于如今的王家三代中,多是未曾及冠或是及笄,而最大的是王屈之女王妍。此女生得明眸皓齿,体态婀娜,却是在王家三代中乃是出类拔萃者。不仅连续几年在东房的测试中拿了一,而且精通拳脚,擅长马鞭。三代王家子弟中的大部分人为她马首是瞻。就连王家家主王琼也常常说这王妍乃是错生女儿身。若是大人想谋王家,可从此女身下下功夫!”
张允文看了胖掌柜一眼:“什么叫做‘谋王家’?有些事可不能乱说话啊!”
胖掌柜见张允文并无责怪之意,当下嘻嘻一笑含混过去。
“恩,对了!我要一份关于王安、王福,嗯,还有王妍的行动规律表,你什么时候可以拿出来?”张允文问道。
胖掌柜沉默片刻:“大人稍候,卑职一刻钟之后即可拿出来!”
说完,胖掌柜匆匆的从旁边的一架楼梯上去。
张允文喝了两口茶,有些无聊,当下起身,掀开珠帘,来到外间货铺。
此时货铺之内已经有三名客人在选择布匹,两名小二在一旁热情的招呼。
见张允文出来,那名开始接待过他的小二满脸堆笑的走了过来:“这位客官,可还有什么事么?”
张允文笑道:“你们掌柜的现在忙着,我出来随便看看!”
小二顿时知道张允文言下之意,也就不管他,去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张允文兴致勃勃的看着店铺内让人眼花缭乱的成堆布匹。有麻、葛、丝、绸、锦,无论贵贱,店中应有尽有。还有半匹白色的棉布,这让张允文有些吃惊了。这个时代,棉花尚未大范围种植,棉纺织技术的不成熟也使得棉布产量极少,只有西域每年才产出极少的棉布,中原根本没有。
这时,忽然听见门外传来阵阵喧哗之声。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 妍姐
喧哗声一传来,张允文顿时放下手中顺滑柔软的丝,往门外看去。
这时听得那名接待过自己的小二恨声道:“那混蛋市霸又来了!不知哪家铺子又要遭殃了!”
张允文顿时有些疑惑,望向小二。那小二立刻解释道:“这市霸是小人们私下叫的。这人姓刘名兴,乃是太原东西市监守之子,平时就仗着其其父的职权,在这东西二市里边欺行霸市。太原城里边的大老爷不屑于去管,而太小的官又管不着。再说了,这刘兴也没什么大恶,只是在一些没有背景的商铺那里讹诈些银钱,也没有出过人命,所以很多和市监守平级的官员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道这里,只听得喧哗声更大。张允文不由一笑:“嘿嘿,看来那刘兴是往这边过来的!”
此言一出,那小二顿时面色一惊,忙上前两步,走到门边一瞧,果然见到一位身穿白衫的公子带着三名大汉往这边过来。
“完蛋了,完蛋了!这次不知又要拿多少钱出来!”小二焦急的嘟囔道。
张允文见到小二焦急的样子,不由问道:“你们的东家应该是林然吧,也算得上有些背景,怎么他还要来你们店中讹诈银钱呢?”
小二苦笑道:“虽说我们的这家店是林东家开的,可是他很少过来,除了店铺开张的时候来过一次之外,就再也没来过。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林东家。而这位市监守还是在我们的铺子开张后上任的,当然不知道了!”
“那以前这市霸来讹钱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做的?”
“给钱呗!”
正说着,那刘兴已经到达铺子门口。只见他一脚跨进门槛,便大声嚷道:“邹胖子,邹胖子!”
胖掌柜姓邹,所以这刘兴一进门便喊“邹胖子”。
小二迎了上去,满脸堆笑的对着刘兴道:“哎哟,刘公子来了!”
刘兴眼睛在店铺中转了一圈,却没有见到胖掌柜,当下微微皱眉问道:“你家掌柜呢?”
张允文环视一下四周,发现整个店铺之中,就只剩下自己一个外人了。起先在选购布匹的客人在刘兴到来之前已经尽数溜出了店铺。
“呃,我们掌柜正在后面!刘公子若是相见掌柜,小的这就唤去!”
“算了,不必了!本公子先四下看看!”刘兴大手一挥,两名大汉顿时堵在门口,而他则是背负双手,在店铺内慢慢的走着,不时的/奇/俯下身看看柜台上/书/的布匹。当他的眼睛瞄向那半匹棉布时,不由眼睛一亮,拿起那棉布笑道:“咦,这不是白叠布吗?那可是高昌的特产啦!”
白叠布?张允文闻言顿时一愣,原来现在的人把棉布称为白叠布,而且还是高昌国的特产!
小二见那刘兴对拿起棉布,顿时陪笑道:“刘公子真是识货,连这个都认识!小人佩服啊!不过这白叠布乃是有人订购的,然后小店方才万里迢迢从高昌那边进货过来,所以还请刘公子不要为难小店了!”
刘兴“哼”了一声,说道:“我家老母早就想用白叠布做一件衣服,这半匹布刚好!嘿嘿,你们就把这匹布卖给本公子如何?”
就在这时,珠帘晃动,胖掌柜胖胖的身躯从珠帘后钻了出来,向着刘兴作了个揖,口中笑道:“刘公子欸,这匹白叠布小店万万卖不得啊!这可是有人定下来的!”
刘兴听得这话,重重的“哼”了一声:“有人定下来,那是你们的事,与本公子何干!本公子能给钱买已经不错了!”说着向身后的大汉示意了一下,大汉当即从身上摸出一贯铜钱,仍在柜台之上。成串的铜钱落在柜台上顿时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
看着柜台上的那一串铜钱,胖掌柜和小二的笑容顿时僵住了。按照市场价,这白叠布可是五百文一尺,而这半匹布恐怕不下五十尺,这半匹布的价格岂是这区区一贯。
胖掌柜见到这一贯钱,觉得非常刺眼,正要说些什么时,张允文忽然出言道:“岂有此理,天下间那里有这般强买强卖的道理?”
一听到张允文的话,刘兴顿时转过身来,目光冷冷的看着张允文:“你是何人?”
张允文轻笑一声:“客人!”
刘兴显然对这回答不满意,当下冷冷笑了一笑:“既然是客人,那本公子强行买布,关你屁事!”刘兴身后的大汉不屑的看了看张允文一眼,好像在说,凭这个身板,也敢和我家公子叫板。
张允文顿时怒道:“不平之路有人踩,不平之事有人管。你强买之事,小生就来管!”
刘兴好像听了什么笑话似的,“哈哈”大笑两声:“你这呆子,定然是读书读傻了!来啊,你去好好教训一下这呆子,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张允文身量极高,但浑身肌肉在衣服的笼罩下看不出来,再加上眉清目秀,整个人看起来非常像一名读书之人,所以那刘兴这样说道。
刘兴身后的那名大汉顿时狞笑一声,将要向张允文扑过去。
就在这时,只听得一声清脆宛如黄鹂出谷的声音道:“姑奶奶倒是想看看谁敢去动那名公子!”
一听得这话,那大汉顿时止住身形。刘兴也是面色一变。
只见店铺大门边,一名身穿绿色劲装的娇艳女子手持马鞭,俏生生的站在门槛外。两名守在门边的大汉一脸敬畏的望着那名女子,目光中却不是惊艳,而是一种畏惧。
此女一来,刘兴顿时苦下脸来,转过头,对着那名女子,可怜兮兮的叫了一声:“妍姐!”
一听到“妍姐”这个称呼,张允文心中不由一动,看着女子年纪不过十**岁,正值风华年少的时候,想必就是王家三代子弟中年纪最大的王妍。
王妍似笑非笑的看了刘兴一眼,迈进店铺之中。
胖掌柜见这王妍进来,顿时松了一口气,向王妍行礼道:“王家小姐来了!”
王妍微微一点头,算是招呼,目光在店内扫视了一下,最后落在刘兴手中的白叠布之上:“刘公子,这白叠布可是本姑娘定下来的!难道你想要?”
听到王妍这般说刘兴当即便将手中的布匹放回柜台上,讪笑道:“既然是妍姐定下来的,那小弟哪里敢要哇!”
王妍瞥了张允文一眼,朱唇轻启:“那这位公子呢?刘公子还要教训他么?”
刘兴顿时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这位公子教训的是,小弟哪里敢去找这位公子的麻烦!嗯,这个,小弟先行告辞,告辞!”说完,带着三名大汉灰溜溜的快速离开。
张允文目瞪口呆的看着王妍三言两语将这开始看起来嚣张的刘兴打法走,心头却想着这王妍到底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竟然让这位纨绔恶公子畏如洪水猛兽?
王妍见刘兴出了店铺,轻轻露齿一笑,明眸皓齿,满室生辉。她对着胖掌柜道:“呵呵,不知道掌柜的除了这白叠布之外,可还有什么稀罕的东西?”
胖掌柜摇摇头:“西突厥那边极乱,战火不息,能运过来一些白叠布已经不错了,哪里还能弄得来其他的东西!”
王妍顿时有些失望了,低头看了那白叠布一眼,然后轻声道:“好了,掌柜的,你将这布送到南边的府上去,他们自会给你结账的!”
说完,王妍便欲转身离开。
张允文见状,顿时忙喊道:“这位小姐请留步!”
王妍转过头,见是张允文,顿时笑道:“不知公子有何事?”
张允文躬身一揖:“小生多谢小姐援手之恩!”
王妍轻笑一声:“公子客气了!先前公子说起话来正气凛然,就连那刘兴和他的家奴也是不惧,本姑娘倒是佩服之极的!”
“小姐谬赞了!”张允文谦虚道。
王妍看到张允文的这个样子,顿时满意的点点头:“这不是什么谬赞了,你的表现比起太原城的那些公子哥儿,可是好多了!唔,看样子你是外乡人吧!”
“小生今日才到太原!”
“即使如此,那你出去之后尽可对人说你是我王妍的小弟了!到时候姑奶奶看看整个太原城里有谁敢欺负你!”
张允文顿时目瞪口呆。
见到张允文的这个样子,王妍不由轻笑一声,伸出柔荑握了握手中马鞭:“若是有人敢欺负你,姑奶奶抽他!”
说着,带着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出了店铺。
张允文回过头来,看着胖掌柜,满是惊讶的道:“这,这就是王妍?”
胖掌柜苦笑着点点头:“是啊!这位姑奶奶在太原城里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上到北都的大小诰命夫人、官家闺秀,下到小家碧玉这姑奶奶都有交往。在那个圈子里面,她可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大姐啊!”
见张允文认真倾听,胖掌柜更是卖力的说道唾沫横飞。
“除了交游广阔之外,这姑奶奶的还有着一手不俗的功夫,尤其是马鞭,耍起来简直是龙飞凤舞。当年这姑奶奶才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出落的水灵了。一位外地来的商人见她貌美,便上前调戏,结果被这姑奶奶用鞭子把下面给打碎了。天啊,那时候她才十四岁!”
说到这里,胖掌柜不由自主的夹了一下双腿。
张允文一声轻笑,那胖掌柜顿时脸庞微微一红。
“那她说的小弟是怎么回事?”
“嗯,这个嘛,整个太原城内年纪仿若的公子,有一半都是她的小弟,凡是拜倒在她石榴裙之下,或是被打倒的公子都得乖乖的叫上一声‘妍姐’!不过这位姑奶奶背景深厚,交游广阔,在一众女眷之中有着莫大的能量,所以那些公子叫起‘妍姐’来也倒是顺口之极。嘿嘿,大人,这还是她一次主动收人当小弟。呵呵,看来大人刚才制止刘兴的举动深得那姑奶奶的欢心啊!”
张允文接过胖掌柜递过来的那页写满情报的纸张,也不理会胖掌柜,转身出门而去。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议事堂内
将那张纸摊在几案之上,只见上面用密密麻麻的小楷写着关于王安、王福和王妍的情报。
请报上说道,这王安为北房大管事,平素繁忙,但是每隔三日,这王安便要去一趟清徐县。那里有王安背着自家夫人养的一名女子,她已经为王安生下一名男孩子。
至于那王福,不良嗜好没有,倒是有一个良好的爱好,那就是爱书。也许是受到了东房书香门的影响,王福自幼便喜爱书籍。注意,这喜爱书籍,并不是喜爱读书,而是单纯的喜爱书。每日暮时,王福总是要到太原城内一家叫做“涤尘轩”的书斋,和那家书斋的东家聊上半天。所谈的无非就是有关书籍的内容,颇有些魏晋清谈的模样。
至于那王妍,情报上虽然有介绍,但是今日张允文已经和她有过直接接触,对于这名大姐也有了初步的印象。再看她平时的活动规律,上午在家中,下午出家门,晚上再回家,几乎每日如此。
看到这里,张允文沉下头来,慢慢沉思如何利用这份情报了
二日,便是李道宗和张允文去王家拜访的日子了。这次拜访,用的是代天子抚慰北都父老的名义。在李道宗带来的亲兵开路下,车马粼粼,往王家的北房宅邸走去。
这王家在太原城的东西南北各有宅邸,其中,北房的宅邸在四房之中算得上最大的。
李道宗的车驾刚到王家所在的那条街,便见街道上一直到王家大门边站满了人。尤其实在王家大门边,几名和李道宗年纪相差不大的王家二代子弟正拱手迎接。
看到李道宗见到那几人眉头微微皱起,嘴角挑出一抹难以琢磨的笑容,张允文不由暗想,这几人莫非当年曾和李道宗打过架?
车驾到达王家门口,李道宗下了马车,张允文也翻身下马。
“小民见过王爷、见过张将军!”迎接二人的王家众人同时行礼道。
李道宗“呵呵”笑着,挨个扶起那几名迎接的王家子弟:“干什么,你们这是干什么!甫介兄、半山兄、叔幼兄,你们这是干什么嘛!我们兄弟几个用得着这样行礼么?”
三人顺势起身,剩余的王家众人也起身来。
李道宗和几人寒暄一下之后,几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呵呵,王爷、张将军,里面请!几位老爷子正等着你们呢!”说完,几人走在前面引路。
一进这王家府邸,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方照壁。壁上浮刻着深山云海,麒麟踏云,旭日东升,却是做镇宅辟邪之用。
绕过照壁,便见一条由洁白砖石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