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侦察兵-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允文手捧头盔,对着地上的尸体一揖:“各位兄弟,对不住了!让你们曝尸荒野。可是我等乃是轻骑出击,难以带上你们重返家园。现在先将你们安排留在此处,待他日破了窦建德,再带你们一起回乡!”
“兄弟们的东西都收好了嘛?”张允文淡淡的问道。
身旁的李扬道:“请头儿放心,战死的兄弟们的遗物全都收好了,返回长安时,可以查到他们的家乡住处,把这些带回给他们的亲人!”
张允文点点头:“好,现在送兄弟们入土!”
于是,每两人抬一具尸首,轻轻地,慢慢地放入坑中,然后,看着他们被冰冷的泥土掩埋,最终什么也看不到,只留下一片泥。
几个同死者生前关系要好的士卒双眼通红,默默无语的盯着这块翻开的新土。?!
张允文长叹一声。虽说战死乃是身为军人的平常之事,但是,若果是蓄意安排则不同了。
七名战死的士卒中,薛万彻送来的八名士卒就占了两人。
这是张允文安排的。一开始,他便将这八名士卒分散到各队,用人时,又让各个队正选取精锐,这些士卒理所当然的被选中了。于是,他们的死亡只是时间问题。
虽说是拔出东宫的钉子,既是秦王所愿,又是自己乐意看到的,可是,相处了近半个月,难免产生同袍之谊。
“走吧!”张允文翻身上马,“不用悲伤,为我们的兄弟们报仇吧!”
“哇啊——”一群士卒顿时嗷嗷乱叫,荒原如同狼群。
仁里村通往刘庄的道路上,一支车队正慢慢前行。
这支车队由十七辆马车和近百名士卒组成。马车上,搭载着一包包胀鼓鼓的麻袋和一堆堆成捆的草料。(看章节请到)百名士卒在一位骑着大马,身穿黑甲的校尉带领下,缓步前进。
这条通往刘庄的道路并没有官道那样平坦,坑坑洼洼的,这儿一个凹陷,那里又凸起一块石头。人马行进倒是勉强能通过,但马车前行便是磕磕绊绊了。一会儿这里陷进坑里,一会儿那边有遭遇石头。一众士卒不得不时常推车前行。
行到半途,车队停下休息。
他们休息的这段路,一边有一条小溪在潺潺流淌,另一边则是一片竹林。
顶着四月开始有些炎热的日头,这群夏军士卒三三两两的聚在竹林之下,迎面吹来的微微凉风让他们倍感舒爽。
十余名士卒在校尉的示意下,抬提起马车上当大瓮,摇摇晃晃的往小溪取水。
这些士卒慢慢下到小溪边,一人道:“唉,当官的就是命好!你看看我们,还要过来取水!”
与他同抬一口大瓮的士卒道:“吴三,你就别抱怨了!咱们现在跟了夏王,比起以前大隋还在的时候,可要好得多了!”
那吴三道:“是啊!是要好得多。可是那只是夏王啊,你看看夏王手下的那些将军,哪个不是和大隋的官差不多啊!”
正说着,一行十余人已到小溪边,将大瓮慢慢沉入溪中。
忽然间,水中十余个身影猛然起身,一手捂住夏军士卒的嘴,另一手上的匕首“唰”的滑过这些士卒的脖子。接着快速的拖往一边,免得鲜血流到小溪里引起岸上夏军的注意。
“怎么回事?”听到水声,校尉不放心的问道。
“哦,没什么,刚才大瓮掉水里了!现在捞起来了!”一名黑影张嘴说道。那声音,正和地上躺着的吴三的声音几乎一模一样。
“没事那就快点!妈的,做事总是拖拖沓沓的!”校尉的声音又传来。
“来了来了!”吴三的声音再次响起。
不多时,十余名身着夏军衣甲的士卒低着头,慢慢的抬着大瓮回来。
那校尉看了他们一眼,顿觉有些奇怪。这些家伙干嘛低着头走路。
正在这时,竹林之中百余根乱箭飞来。休息的夏军士卒顿时倒了一大片。不过多为箭伤,而不是直接死亡。
接着,数百名身穿黑色衣甲的士卒从竹林深处冲杀过来。
校尉赶紧组织人手进行抵抗,全然忽视了身后抬着大瓮的十余名士卒。
只见这十余名士卒放下大瓮,却是各自拿出一把匕首,迅速摸近那些背对他们的夏军士卒。
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一刀一个,瞬间,便有十余人被抹了脖子。那校尉反应过来正要分出人手抵挡后面乔装的唐军,一支弩箭射进了他的喉咙,沙哑的嘶叫两声,带出点点血沫,萎靡倒地。
扔掉左手的弩机,一名乔装为夏军的唐军士卒将右手的匕首射出,顿时,一名离他丈余远的持弩夏军士卒额头中刀,倒地不起。
失去的指挥的夏军士卒很快便被两面夹击的唐军击败,所有俘虏,一个不留,所有粮草,除却自己用的,其余全部焚毁。
于是,这条路上,只留下一辆辆燃烧的辎重车和一群倒地的尸体。
*********
(各位兄弟姐妹,看官看客,敬请你们将本书放入书架收藏!拜托了!!)
正文 第十七章 遭遇
连续十日,张允文带领的二百人以阵亡十一人,重伤八人,轻伤二十一的代价,烧毁刘庄粮仓一处,劫杀运粮车队五队,共计杀死夏军七百零四人。
这十日里,对于这一百多人的侦察营来说,也并不轻松。他们夜里往往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和衣在林间休息,连个篝火都不敢燃烧。而到了白天,则要沿着几条运粮的道路不停的游弋,伺机寻找吃得下去的运粮车队,然后杀人放火,遁逃无踪。等到夏军来时,只能看到满地的尸体和冲天的火光。
夏军大营内,窦建德将手中的信件重重的摔在大帐地上:“已经是第五支运粮队了!真是饭桶,那些押运粮食的都是饭桶!”
帐下文武噤声一片。
良久,帐下武将张青特道:“夏王,臣愿率领精锐游骑出击,剿灭袭击我粮道的鼠辈!”
窦建德黑着脸道:“青特,敌人行踪诡异,你有如何能追踪其行迹,并且剿灭之?”
张青特胸有成竹的道:“微臣观这伙唐军,虽极其彪悍,但其规律仍有迹可循。他们虽是东打一下,西抢一下,但细细察其行迹,可以看出,他们是沿着运粮道路进行劫掠的!”
窦建德看了张青特一眼,淡淡的问道:“这些话是谁教你说的?”
“凌策凌先生!”张青特脱口而出。说出之后,才一把捂住嘴,不好意思的看着大帐内的一位白衣谋士。
凌策见状,无奈上前道:“大王勿怪!且听学生道来。学生以为,唐军既遣精骑袭我粮草,其志定不在小。若一味增加护送兵力,实非抽薪之道。大王理应全力叩关,勿要有所迟延!至于这些袭扰粮道的鼠辈,相信张将军扫之如反掌。”
窦建德不满的盯了凌策一眼,心中不以为然。当初王世充遣使者前来求援时,凌策就进言说是现在救不如以后救,坐山观虎斗之类的话语。窦建德当即听了,待李唐军队围城八月之后,才发兵南下。
而当李世民的一封信送来时,让窦建德多有疑虑,不敢妄动,而凌策却和他唱起了反调,主张全力攻击虎牢。可考虑到士兵伤亡,窦建德并未采纳。
如今,因粮道问题,这凌策又提出全力叩关,还是利用张青特,这让窦建德有些不满。
“你且退下,我自有考虑!”窦建德道,“张青特听令。令你起五百精骑,沿道路清查,若有可疑人员,杀无赦!”
“喏!”张青特抱拳道。
而此时的张允文及属下完全不知道此刻夏军正出动精骑,目标便是他们。
惬意围坐在一堆篝火前,燃起的火苗烤炙着手上新鲜的兔子。滴滴油脂落在篝火上,“吱吱”作响。
“头儿,是不是该回去了!”李扬开口问道。
在张允文身边,围坐着一圈队正队副,各自将手中的猎物放在火上烤着。由于此时日头正足,不虞有火光引来夏军。
“嗯,差不多了!当初秦王殿下布置任务时,没有明确提出任务持续的时间与打击的范围。我估计经过我们的这番袭扰,夏军的士气已经下降不少。就算是窦建德欲图叩关,恐怕也会因士气的问题而放弃想法!”张允文不停的翻转手上的兔肉。
“对了,我让你们编织藤网编得如何了?”张允文忽然想起前些天让这些士卒编织的藤网,顿时问道。)
“完成了大半,不过将就可用!不过头儿,你要我们编织那种东西干嘛用啊?”
“用处可大了!平时可以悬在树木之间作床用,躺在上面,就不怕什么地上的蚊虫叮咬了。打仗的时候,可以把网子撒向敌人密集的地方,限制他们的行动,到时候,我们在外面用弓弩攒射,嘿嘿……”说道后面,张允文不由奸笑起来,让身旁的士卒们顿时寒毛倒竖。
“好了,休息一下,今日再干上一票,夜里我们趁黑回家!”
“好嘞!”士卒听闻可以回家,顿时兴奋不已。
正在这时,忽然一名士卒纵马狂奔过来。张允文顿时认出,这人乃是派出去放哨的游骑之一。
“有情况,大家备战!”手中啃了两口的烤兔扔在地上,抽出长剑,翻身上马。
士卒们也纷纷收起食物,拿起武器,翻身上马。
果然,在那士卒身后,一溜暗红色的骑兵正打马追来。看人数,不过二三十。夏军身着红衣。
然而士卒不敢大意,一面纵马飞奔,忽的侧过身,一扣左手弩机上的机括,顿时,只听见“嘘——”的哨子声,一杆鸣镝箭向后射去。一名夏军骑兵连人带马倒在地上。
“是鸣镝!”张允文一听,顿知不好,大喝一声:“走——”
这鸣镝箭是张允文仿制汉时匈奴的冒顿单于的鸣镝,作用是预警。若是游骑遇上敌方人马超过自己三倍,且正向我方扑来时,则放鸣镝示警。可以说,这鸣镝是侦察营的最高预警。
“带上那张藤网!”张允文一面当先向后跑去,一名吩咐士卒。
于是,在这片不大的林子里,数百名骑兵展开了一场追逐赛。
侦察营士卒不断的回身射击,击落七八名夏军。而在他们身后,夏军越来越多,到最后,竟有近四百骑兵。一名身着黑色铁甲的将军一马当先,在后面狂追侦察营。
“走,进山林!”张允文一声大吼之后,将侦察营士卒往一处山林带去。而他们身后,夏军紧紧跟来。
纵马狂追的张青特非常兴奋,想不到自己的运气如此之好,带着五百精兵出来,派出了一百人作为斥候搜索之外,剩余四百人竟在一条靠近仁里村的道路旁边看到近两百人的唐军士卒,当下立功心切,带着四百人就冲杀过来。
然而还未对唐军形成合围之势,就被唐军游骑发现,于是,一场本来预计的歼灭战变成了追逐战。
眼见身边不断有士卒倒下,张青特恨不得立刻飞奔到那些唐军身后,将他们杀个精光。也真不知这支唐军是何方神圣,竟然悉数配有手弩。要知道那东西可金贵得很,一架手弩几乎比得过三具角弓了。
追了一会儿,见这些唐军往一处山林跑去,不由暗笑唐军将领的愚蠢山林可不比平地,地形陡峭,加之树木众多,放马难以奔驰,只得下马遁入林中。
虽说林中极好藏匿,却难以逃跑了。若是自己人少,这一招倒还有用,可是己方足足有四百人,而唐军充其量不过两百人,还有不少连马都骑不稳的伤员,看到这里,张青特不由在马上发出“嘿嘿”的得意笑声。
领着四百夏军,跟随着这些唐军来到山林。
*********
(求收藏!各位看官,各位兄弟姐妹,请多多收藏本书吧!你们的收藏也是我码字的动力!!!)
正文 第十八章 生擒张青特
一到那处山林边上,却见两百多匹骏马正悠闲的啃着地上的几棵青草。)而背上的唐军,已经消失无踪。
果然如此,这些唐军下马进了山林。
翻身下马,张青特紧握手中横刀,当先进入树林。
“你等且要小心,那些唐军手中持有弩机!”张青特转过身吩咐一句。
然而话音刚落,只听一声弦响,一名士卒额头中箭,萎靡倒地。
张青特一看,一个手持角弓的身影跳了两跳,消失在树林中。
莫名的,一股危机涌上心头。这些唐军,还来很不好对付,说不定自己的四百人会全部被吃掉。
这个念头刚刚一起,就被他甩甩脑袋,扔出脑海了。
小心翼翼的组织士卒前进,让持有盾牌的士卒站在外面,手持横刀的士卒护住弓箭手,慢慢的搜索前进。
然而,几乎是将整个树林搜了个遍,却未见到一个唐军的身影。他们没有注意到,当他们的脚步轻轻的走过一从草,回事一棵枯树时,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正透过草间缝隙和枯树的树洞看着他们搜索的样子。(看章节请到)
从日当正午到暮色袭来,这些夏军士卒几乎一无所获,竟然连一名唐军士卒也未搜出来。
是不是这些唐军已经离开?张青特泛起这种念头。不对啊,我派了十余名斥候围绕着这座山林游弋,若是他们离开,定会被斥候发现的。况且他们的马匹正在树林外,难道他们要靠双腿走回去,就不怕我带人追击?
妈的,再找不到,老子放火烧了这片林子!张青特愤愤道。
眼见天色黑了下来,张青特令人慢慢退出树林,在树林外扎下一个小营寨。
没有时间构建栅栏拒马等物,张青特叫人在营寨外围围了一圈篝火,一来可以驱散野兽,二来照亮了四周,也不怕唐军偷营。
另外,张青特将士卒分为两班,一班上半夜睡觉,一班下半夜睡觉,免得唐军偷营时措手不及。
然而,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树林里还是静悄悄的,一点动静也没有。
张青特却不敢放松警惕,他一面鞭策士卒盯着树林,一面在营帐中悠闲的小憩。
眼看就到下半夜了,那班先前警戒的士卒长长的打了一个呵欠,懒洋洋的起身。所有章节都是请到 几名士卒走回营房,想要叫醒那些睡觉的士卒,让他们起来警戒。
然而就在这时,数百支弩箭和羽箭从树林中射出。弩箭的命中低一些,但也是十有七八中,而羽箭则是百发百中,几名校尉的头上,几乎都贯穿着一支羽箭。
这一顿箭雨下来,警戒的一百多名士卒竟有近百人当场死亡。
而射出弩箭的张允文则在黑暗中偷笑:“这领军将军是不是没头脑啊,点亮这么多的火堆,正好给士卒照亮了靶子!”
受到第一轮箭雨攻击,夏军士卒反应也着实迅速。只见剩余的这些士卒有盾的扛起大盾,没有盾的直接将地上的尸体竖起,慢慢往后退去。
然而,在熊熊的火光中,又有十余支羽箭飞来,准确的扎进夏军士卒露在外面的身体。
顿时,惨叫声一片。
那些和衣休息的夏军士卒惊慌的执起武器冲出营帐,却见地上一片尸体,接着,黑暗之中,数十支羽箭飞出,准确的射在这群士卒当中。
张青特冲出营帐时,显得气急败坏。(看章节请到)这群唐军竟然如此的无耻,自己没去打他们,他们反而自己打上来了。当即命令士兵列好阵型,慢慢往的在盾牌的掩护下往树林方向前进。
妈的,让老子捉到了,非要撕了你们不可。
小心的慢慢前行了不知多远,却是连敌人的一根毛都没看见,反而是那几个手持火把的士卒成了唐军的靶子,纷纷被射杀。以至于其他士卒见到这火把,竟没有人敢去拾捡。
“退出去,退出去!”眼见无功,张青特不得不下令返回营地,严防死守,不给唐军任何偷营的机会。
刚刚回到营寨,夏军士卒正要送上一口气,又听见一阵密集的弦响,十余支羽箭破空而至。当场,又有十余名夏军士卒中箭。
“他***,你们要是有种,就来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不要干些暗箭伤人的勾当!”张青特气急败坏的对着树林大骂,然而回应他的确是无言的寂静。
就这样一阵阵靠长弓远程袭杀,到天亮时,整个夏军已经损失了两百多人。战斗人员人数和侦察营持平。
天刚蒙蒙亮,满是一肚子火的张青特便让士卒啃了两口干粮,急急的进入树林中。
夏军士卒分散开来,搜索唐军踪迹。
忽然间,听见一阵惨叫声传来,夏军闻声一看,只见一个大坑里面,七八名士卒鲜血淋漓的躺下坑底,尖利的箭矢撑在坑底,插穿了部分士卒的身体。
又有惨叫声传来,再一看,一棵修成尖锥的原木晃晃悠悠的悬在树上,离地距离刚好到达人的胸口。五名士卒被原木撞得口吐鲜血。一面圆盾碎成三块,散落在地上。
接下来,夏军仿佛进入了一个地狱,陷阱几乎遍地都是,更有身穿黑色衣甲的唐军神出鬼没的射出一箭,或者射在人身上,或者射在陷阱机关上,甚至蜂窝上。
当张青特将剩余士卒集合在一起时,赫然发现,现在剩余的人数竟然只有一百出头,很多人还带着伤,不是身上插了一根弩箭,便是被马蜂叮得浑身肿包。有几人甚至被毒蛇咬了一口,伤口流出的黑色的鲜血让人心悸。
张青特气馁的长叹一口气,支起长槊立在树林中。
“唉,想不到我张青特纵横半生,竟然阴沟里翻船,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苍天无眼啦!”配合着冉冉升起的日头,几缕金红的光芒透过林间射在地上,颇有些英雄末路的样子。
然而要是张允文在此,肯定会不屑的撇撇嘴,竖上老长一根中指:“张青特?张青特是哪根葱,没听说过!”
林间传来簌簌声,那是侦察营的士卒快速移动时,碰到灌木树枝的声音。
听到此声音,张青特咬咬牙,下令道:“走!”
带着能走动的士卒,张青特向树林外走去。此时,他身后的人马也不过八十多人。
还未到到达树林出口,一张大网从天而降,将张青特和十几个人网进网中。
剩余的士卒一惊,正要劈开藤网,忽觉四面人影憧憧,却是身上穿着黑衣,背上背着一幅绿色草叶编织的毯子,腰间也插满了绿色的树叶。就连脸上和刀上,也涂满了绿油油的植物汁液。
他们手中端着一架弩机,面无表情的看着提起刀的夏军士卒。
“铮——”一阵弦响,锋利的箭头从弩机中飞出……
*****************
(唉,如今的世道,不光是张青特不好混,如同我们这种新人同样不好混啦!各位兄弟姐妹们,如果你们觉得此书有让你们看下去的冲动,万望收藏,万望将此书推荐给其他书友,万望投上鲜花支持一下!!)
正文 第十九章 还关
(各位看书的兄弟姐妹们,麻烦你们点击收藏吧!万分请求收藏啊!!!)
******************
一支骑兵正在飞速的奔驰。(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拾陸K文學網)所有章节尽在
到达一处小溪边时,骑兵放慢脚步。
“好了,此处理虎牢不足二十里,先在这里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再回去也不迟!嗯,别把我们的张将军给饿着了!”张允文跃下马来,指挥士卒埋锅造饭,在小溪里抓了两条鱼来,炖了一锅鱼汤。
在他旁边,被捆成粽子的张青特嘴里面塞上了一根漆黑的毛巾,不能说话,只能用怨毒的眼神看着张允文。
张允文一脸的不在意,自顾坐在一棵柳树之下休息。
没多久,士卒便已煮好了食物,各自吃了起来。张允文喝了一口鱼汤,将张青特口中的毛巾扯掉。
“妈的,该死的臭小子,有种你就和爷爷真刀真枪的单对单干上一场!偷偷摸摸的放冷箭算什么英雄好汉!”嘴一得自由,张青特就忍不住开骂起来。不过此等言语对于张允文而言不过是耳旁风。
见被骂的人毫不理会自己,张青特也感到无趣,悻悻住口不言。
一名士卒端来一碗麦饭,又给张青特松开双手,示意他自己吃饭。
吃过饭,士卒便又将张青特捆成粽子。
张允文领着士卒刚要上路,,一名游骑纵马而来:“头,东南方三里出现了夏军骑兵,人数约有两百,应该是小股游骑!”
听到此言,那粽子张青特面露喜色,一双眉毛几乎都要翘起了。
张允文鄙夷的看着这位大夏将军,吩咐道:“愣着干什么,还不找一处高坡摆好阵型,做好防御!”
“是!”二十名正副队长齐声道。
小溪对面便是一座小山坡,张允文便让士卒在此摆好阵型。三排军士手持弩机做好准备。
片刻之后,只见东南方烟尘滚滚,两百多暗红色骑兵向此处奔来。
张允文见这领军之人,指挥骑兵,如江河急下,势不可挡,深知遇上了经验丰富的将领,正欲下令让士卒以角弓击杀之,却见西北方向亦是烟尘滚滚,一支身披黑甲的骑兵如离弦之箭,也往这个方向奔驰而来。
“是咱们的玄甲队!”那些出生玄甲队的士卒顿时一阵欢呼。)
见北方来了援兵,侦察营顿时大为兴奋。而那夏军游骑,见到一身玄甲之后,猛的拔转马头,往南方而去。
玄甲队很快就来到山坡前,张允文带着一干属下士卒也下了坡。
这支玄甲骑兵不过一百二十人,由一名黑脸汉子率领。
“昭武校尉张允文见过尉迟将军!”张允文有些激动了,眼前这位乃是传说中马上功夫第一的尉迟恭,不能不让他激动啊。
“呵呵,允文客气了!”尉迟恭显得非常和气,一双满是老茧手扶起张允文。
张允文顿时感到尉迟恭手臂上不经意传来的力量。
“允文出关十日,焚毁夏军粮草无数,更是生擒了大将张青特,实在是劳苦功高啊!来来来,允文你点齐人马,随本将一起回关!”尉迟恭道。
“喏!”
两股骑兵汇聚一起,顿时气势更盛,浩浩荡荡的向虎牢疾驰而去。
又看到虎牢关高大的城墙时,张允文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暖意。メ恐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依靠的感觉吧,毕竟不同于漂泊敌后,居无定所啊!
回到自己的军营,不用张允文安排,那些疲倦的士卒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帐中,呼呼大睡。而身为长官的张允文,则是必须到李世民处将这十日的情况说一下。
刚进虎牢关,张青特便被尉迟恭带领的玄甲队押走了。所以,张允文去见李世民时,孑然一身。
然而令张允文奇怪的是,来往巡逻的唐军士卒里面忽然多了许多黑脸膛,小个子的士卒。
提起精神来到李世民的大帐,只见帐中已有七八名将军。除了接他回关的尉迟恭,还有秦琼,程咬金等,另外一人,张允文却不认识。
“来来,允文,我给你介绍一下,此乃益州行台左仆射窦轨,今令巴蜀之兵前来合击王世充。如今,窦仆射身率五千人马前来助我守关,虎牢更是固若金汤!”李世民见张允文目视窦轨,一脸茫然,便执手介绍道。
“窦仆射,这位便是刚才跟你说起的以两百骑兵焚毁粮仓,袭扰粮道,杀敌千人,俘获夏军大将张青特的张允文!”顿时,窦轨望向张允文的眼神充满了惊奇。
“哪里哪里,要不是秦王殿下送来的百名玄甲卫,卑职就是再有天大的能耐也不能取得如此战绩!”张允文顿时又将功劳送回李世民处,同时倏然知晓,外面巡逻的小个子士卒,想必便是巴蜀之兵吧。
见他如此知趣,李世民“哈哈”一笑,让他将这十日间的具体情况说上一说。
张允文清清嗓子,便从夜袭刘庄开始,一点点的讲述出来,听得在场的诸人如痴如醉。半晌,他们才惊醒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道:“允文作战,果然是神出鬼没,不循常理,但战果却是极其辉煌!今本王已表奏圣上,请封允文为正五品宁远将军!想必诏书十日后便可到达!至于同行将士,尽皆升上一级!”
张允文顿时大喜,眉开眼笑的对着李世民道:“多谢秦王殿下!”
谁知李世民竟将脸一板:“你应该多谢当今圣上才是!”
张允文顿时会意:“叩谢圣上隆恩!”
回到了虎牢,又升了官,张允文心中十分高兴。若不是军中禁止饮酒,恐怕他早已拉着那些士卒来上一场宿醉。
连着好好的休息了三日,张允文感到骨头里都散发出一种痒意时,便又鞭策起士卒,玩命的操练起来。
转眼之间,四月上半月慢慢的过去了。天气已经逐渐热起来。期间,李世民常以轻骑出击,与夏军小股接战,胜多负少,一来二去,夏军士气大跌。
长安来的诏书也到达虎牢,然而敕封却非正五品宁远将军,而是从五品的游击将军。
看来东宫的那人已经认定我是秦王一系了!张允文暗自想到。
一日,张允文正在操练士卒,忽闻程咬金来访,正要前去迎接,却被程咬金一把抓住,往大帐里拖。无奈,他值得乖乖的来到大帐。
到了大帐,却见里面吵作一团。听了片刻,这才知道原来是有谍报传来,说是夏军祭酒凌敬,进言窦建德,建议北渡黄河,甩开唐军主力,进攻山西。
此时唐军主力尽在洛阳,山西空虚,夏军必可势如破竹。占领山西,就可以直接威胁唐的根据地关中。到时候将不得不放弃洛阳,回师救援,若王世充率军追击,和窦建德南北夹攻,关中危矣。
窦建德听到此言,本有意动,所幸王世充使者苦苦哀求说洛阳危在旦夕,等不到夏王您扫平山西的那一天了。说得窦建德十分犹豫。不过如果虎牢关再迟迟不下,说不定他会改变主意,转攻山西。
于是李世民下决心与窦建德决战。然而战机难寻,如何才能让夏军倾巢出动,他忽然想起了张允文曾说过的孟海公、徐元朗二人。
正文 第二十章 说客
(今日已是第三更了哈!各位兄弟姐妹们多多照顾一下本书,用你们的收藏和鲜花,让小半我能够更有动力的码字!)
*************
“这位是我秦王府长史唐俭!”
张允文对面的是一位俊朗的中年人,留着几缕帅气的胡须,盯着人看时,一双明亮的眼睛似乎要将人看透。(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拾陸K文學網)(看章节请到)
李世民对张允文道:“唐长史乃是我府,嗯,我国第一舌辩之士,现为礼部尚书,封莒国公。今日找来允文,便是想让允文将唐长史送往夏军孟海公、徐元朗处。若唐长史能说服二人,则万事好办,若不能,则望允文全力护佑唐长史!”
张允文一惊,这项任务还真是艰巨啊!不经意的看了看唐俭,只见他嘴角带笑,一脸的平和。顿时心生敬意。这唐俭还真是个人物,闻到亲身犯敌营,且将生命交由一个小子来护佑,却是如此的平静。
顿时道:“请秦王放心,就算侦察营众人皆墨,卑职也一定会保卫唐长史的安全!”
李世民顿时笑道:“允文不用这般严肃,唐长史乃是福星高照之人,允文也是运气通亨之将,你们二人在一起,天下之大,又哪里不能去!”
三人顿时一阵大笑。
与唐俭回到营中,张允文选出二十名士卒出来执行此次任务。这二十人,皆为精通潜伏密行之人,在日常训练与考核之中,表现极为优异。当然,二十人中,各队的队正队副,就占了十三人。
“尔等虽未能参加此次任务,但是,军中之事,全由你等把持,切莫出去惹事!”张允文临走之前,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