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资料上写着那名和张允文母亲长得又六七分相似的妇人乃是当朝于是楚综的结发夫人,姓陈,闺名尚且不知。这楚御史是今年三月的时候才从渭州府长史调任为长安御史。主要原因便是这楚综在会州、武州、渭州等多处任职期间,刚正不阿,眼睛中容不得半粒沙子,在州内虽然惹人厌恶,但是口碑还算不错。在去年年末的考评之中,被评为上上品。

吏部考功司的郎中见到这楚综如此性子,当建议将楚综调为殿中侍御史。这渭州长史乃是从六品下,而这殿中侍御史,乃是从八品下。虽说品阶降了不少,但是,从地方调到中央,而且是殿中侍御史,离皇帝也更近了。其中好处,显而易见。

吏部在仔细考评之后,最终将这楚综调到了长安御史台,做了一名侍御史。三月到任,其家眷是四月初的时候,才到达长安的。

这也是张允文他们以前没有遇见过那位妇人的原因。

在短短十几日内,也只能查到这些资料,不过若是给足足够的时间,调查院肯定能将那妇人的身世打探出来。

不过知道这些已经够了。剩下的便该张允文带着刘氏兄弟去拜访这位楚御史及其夫人了。

从调查院出来,张允文心头激动不已,看天天更蓝了,看人人更漂亮了。就连在树上嘶鸣的知了发出的噪声,也不那么刺耳了。

来到刘氏兄弟的宅子,张允文却被告知那刘家兄弟此刻还在上班,尚未回来的。不由一拍脑袋,他们可不像自己那般悠闲。连这个都想不到,看来自己真的太激动了。

回到家中,张允文便急不可耐的宣布了这个消息。

李宇等三人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由为张允文高兴起来。

“既然两位叔叔不在,那妾身陪相公前去那楚御史家中,不知相公以为如何啊?”李宇轻声问道。

张允文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还是得等两位哥哥一道。毕竟只有他们见过我母亲。”

“既然这样,那相公怎么不去监门卫为两位叔叔请假啊!不然的话,明日他们可是又要去戍守城墙啊!”李宇提醒道。

张允文一拍脑袋:“看我高兴地,连这个都忘了!”

接着便再次出门,去了一趟监门卫,为两位兄长请假。那监门卫负责人事的中郎将见张允文亲自过来请假,当下便着人将刘氏兄弟叫了过来,同时对张允文道:“大将军客气了!若是大将军着急,何必等到明日,现在就可以带两位刘郎将离开!这假嘛,请大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不会出任何差池的!”

张允文心头着急,也就不和他客气了,拖着两位兄长便离开了监门卫。

在路上,张允文将此事跟二人一说。刘家兄弟当即大喜:“真的找到了?那太好了!若是这人真是张家婶婶的姐妹,那三弟你不就是有亲人了么?”

张允文却道:“两位哥哥不也是我的亲人么?”

说罢,三人同时哈哈大笑。这大笑声引起来往行人不断的注视。

张允文本来还计划明日再去不过此时刘家兄弟已经到了,现在天色尚早,不妨现在去拜访那楚家。

回到家中,准备起礼物,张允文便带着李宇三人和刘家兄弟前往楚家,楚御史家的地址在那份情报后面附着,所以马车一路过去,直达了这里。

由于是新到长安,再加上那楚综为人鲠直,少有余钱,所以,楚御史在长安卖的院子不大,只有一前一后两道门。饶是这座小宅子,也花去了楚综夫妇大半积蓄。

当张允文看到这座小宅子时,心头激荡如同海浪。同时暗暗下定决心,若是这妇人真是自己的亲人,那么定会为他们置办新的宅子,一定要比这个豪华许多。

轻轻的叩开这扇有些破败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丫头。看到张允文和他身后的人,不由疑惑的道:“你们……”

一看到这丫头,那刘武便轻轻的扯了一下张允文的衣衫,向他示意这丫头便是当初跟在那妇人身后的丫头。

张允文赶紧行了一礼:“在下张允文,请问楚夫人是否在家中?”

“张允文?这个名字在哪儿听过,有些熟悉啊!”这丫鬟轻声嘟囔了一声,然后说道,“夫人是在家中,不过你们找夫人有何要事啊?”

张允文愣了一下,然后说道:“我等别无他意,就是前来拜访夫人!”

这丫鬟呆了一下,踮起脚尖看到马车边一包包礼物,咬了咬下唇,轻声说道:“麻烦你等再次稍候片刻,奴婢去问问夫人,看她如何决断!”

张允文赶紧道:“有劳了!”

那扇破旧的大门再次关上。

没过多久,大门再次打开,而且是全开。接着,一名穿着宫装的妇人,身后跟着那个小丫鬟,盈盈的走出来。

那小丫头想不起张允文的名字,那楚夫人肯定知道。听见这个名字之后,当即亲自出来迎接。

这妇人向张允文和众人盈盈行礼道:“妾身楚陈氏,参见公主殿下,辽国公!”

张允文赶紧止住这妇人,同时转过头瞟了一眼刘家兄弟,只见那二人正满脸的缅怀之色,看样子错不了。

在门口寒暄片刻之后,这位楚夫人便礼貌的将一群人请进屋中。

“呵呵,公主殿下,国公大人光临寒舍,实在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寒舍简陋,还望众位不要嫌弃啊!”楚夫人一边将众人引进客厅,一边客气的说道。

“哪里哪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不在深,有龙则灵。有楚御史居住于此,这宅子那里简陋!”张允文也跟着客气道。毕竟他现在还不知道这楚夫人是和脾气,不可能一上来就认亲,得慢慢的来。

听见张允文这般说,楚夫人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来。

主宾落座之后,又开始寒暄起来。

终于,那楚夫人忍不住问道:“公主殿下,国公大人,妾身有一事不明。无论是妾身相公还是妾身,好像与公主殿下和国公大人素无来往,不知众位今日为何……”

张允文一听,正题来了。

正文 第四百八十七章 往事

 “不知楚夫人可认识张远昭此人?”张允文按捺住心头激荡,向那楚夫人问道。

“张远昭?”楚夫人沉吟片刻,做思索状,终于说道“不认识!妾身所识诸人之中,并无一人名为张远昭!”

一听楚夫人这话,再也心中顿时凉了半截,转过头来,看了一眼那刘家兄弟,却见这两兄弟依旧是一面缅怀之色。

不会错啊,这刘家兄弟的表情已经确认这妇人和自己母亲非常相似,不过她竟然不认识自己的老爹?按理说不会这样啊!

正当张允文心头不安之时,那楚夫人又道:“张远昭这个名字没听说过,倒是妾身知道一个叫张昭远的人!”

张昭远,张远昭,这两个名字不就是互相颠倒了一下么?难道两者是同一人?

当下张允文便问道:“那楚夫人,这张昭远又是何人?”

“一个混蛋!”楚夫人咬牙切齿的说道,“一个大混蛋!”

眼见端庄贤淑的楚夫人面容陡然扭曲,咬牙切齿的说话,让张允文和众人不由一阵错愕。

楚夫人看到众人表情,不好意思的一笑,面容瞬间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一个看起来端庄贤淑的楚夫人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等变脸本事,让张允文等人瞠目结舌之外,又生出一丝敬佩。

“呃,楚夫人,不知这张昭远与你有何等仇怨,说起此人来,竟然是这般咬牙切齿!”张允文心头隐约感觉到这张昭远可能是自己父亲,当下追问道。

那楚夫人似乎不愿谈及这个话题,却是说道:“一个无聊的浪荡子,有什么好说的!就算是有些仇怨也是以前的事,如今我连他生死尚不知晓,又谈什么仇怨不仇怨的!”

张允文见这楚夫人不愿谈及此事,心中轻叹一声,看来自己旁敲侧击根本不顶用,还得实话实说才行!

当下轻叹一口气:“不瞒楚夫人,其实在下来拜访楚夫人,全是因为在下的兄长说楚夫人长得像一个人!”

听到张允文以国公身份而谦称“在下”,那楚夫人连道:“不敢当!”在听了张允文的话语之中,却是一愣,隐隐猜到什么来,赶紧问道:“那妾身与何人长得像?”

“楚夫人与在下娘亲生得有六七分相似!”张允文心头激动,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慢慢说道。

“啪——”那楚夫人手中端着的茶杯跌落在地。她双眼怔怔的看着张允文,看着他的脸部轮廓,看着他的眉,看着他的眼,看着他的鼻子。那脸部的线条就跟他娘一样,那眉毛,那鼻子,跟他爹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还有那双眼睛,看起来多像她娘啊!

楚夫人出神的看着张允文的面容,越看越像,一时间竟不由痴了。

看到楚夫人这般表情,众人心头几乎可以肯定,这楚夫人确实是张允文的姨娘。

一直盯了许久,楚夫人才回过神来,满脸激动之色,一把抓起张允文的手,急促的说道:“你,你是佩如的孩儿?”

这“佩如”定是自家母亲的闺名。张允文心头想道。说实在的,在张允文出生的时候,他母亲便因难产而离世,张允文的父亲也因此心灰意冷,从此闭口不谈张允文的母亲。所以张允文只知道自己母亲姓杨,连个闺名都不知道。而张允文出生之时,那刘家兄弟也才**岁。

虽然自己带着后世千百年的记忆,但是,在武德五年在洛阳的时候,这后世千百年的记忆便和此生那十多年的记忆交叠在一处,几乎不分彼此。一直到现在,张允文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是真的是从千百年后来到这里,抑或是本就是这里的人,而一场大梦,梦到千百年之后,再或者说这本就是一场梦,当自己醒来之时,说不定就是千百年之后。

正是因为两种记忆的交叠融合,所以张允文才对这个时代以及身边的人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这也便是张允文听说自己尚有亲人在世,从而心头激荡的原因。

张允文的手被楚夫人紧紧抓牢,眼睛却一直盯着楚夫人的眼睛,口中说道:“我父亲说他叫张远昭,到底是不是你口中的张昭远?”

楚夫人连连点头,口中不停的“嗯”着,一双美目之中,眼泪也扑簌簌的落了下来,口中喃喃的道:“张昭远,就是张昭远那混蛋!那个拐走了妹妹的混蛋!”

见楚夫人神色激动,众人相视一眼,也不知如何出言,只得闷闷不语。

终于,那楚夫人平静下来,一双手仍旧抓住张允文,有些疑惑的问道:“国……允文,难道你不知道你父母么?”

张允文却是摇摇头,将自己的情形说了出来,末了说道:“若不是两位兄长记得母亲模样,认出来夫人来,恐怕我这一辈子都不知道有亲人在世!”

楚夫人缩回手去,拿出一方丝帕来,擦了擦眼角流出的泪水,看着张允文,柔声道:“真是苦了你了,孩子!”

张允文却是赶紧问道:“那姨。姨娘,你说说父母当年的事儿!”

听见张允文喊了一声“姨娘”楚夫人面上顿时露出浓浓的笑容来,当下便给张允文讲起了当年之事。

张允文的父亲名叫张昭远,乃是清河张家一名庶出子弟。而张允文的母亲名叫杨佩如不过是一家普通百姓的孩子。面前这位楚夫人叫做杨君如,乃是杨佩如的大姐。两姐妹一母同胞,相差一岁,相貌有六七分相似。据杨君如讲,杨家除了这两姐妹之外,还有一个叫做杨岸成的弟弟。杨家世居陇右之地,祖籍秦州上邽世代务农,虽然出过两个读书人,但终究不能考取功名,及至杨君如姐妹祖父一代,弃农从商。不过这杨家恐怕没有什么营商天分,在上邽开了一家茶叶店,可是一直不景气,再加上茶税繁重,每年赚头不多。其祖父奋斗了一生,才盘下那间曾经是租赁的店铺来。

每年新茶上市前的一个月,杨君如姐妹的父亲,茶叶店的老板杨立泉便会通过渭水乘船前往陈仓。陈仓此处,南接蜀中,西连陇右,东到关中,乃是一处要冲之地,城中有几家大型货栈。每年新茶便会在这陈仓货栈中有出售。

那一年是前隋开皇十七年,杨立泉带着年近十四岁的三儿子杨岸成前往陈仓购进茶叶的时候,那十五岁的活泼好动的二女儿杨佩如竟然也偷偷的跟着上了船。等到杨立泉发现自己丫头在船上时,虽然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将他带到陈仓去。

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杨佩如竟然威胁杨岸成,让他带着自己上去,不然的话,便把他做过的丑事说出来。

在陈仓,杨佩如遇上了正四处游学的张昭远。

清河张家在世家之中也算是排的上号的。除了五姓七家之外,张家算得上第二集团了。张昭远虽然是庶子,但是其父亲乃是张家家族的大儿子,况且张昭远本身聪颖无比,学东西一看就会,所以,张昭远被张家之人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够考中科举。

年仅十八岁的张昭远定亲了。女方是河南的一个世家嫡女,这个世家比起张家来,要小上一些。此次出外游学乃是他成家之前最后一次游学,所以,张昭远特别珍惜这次游学,跑得也就更远了。

在一次读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时候,这张昭远决定去陈仓一游。

在陈仓,他遇到了杨佩如。

就像是后世的言情小说一样,情窦初开的杨佩如瞧中了一袭白衣,风流俊逸的张昭远,而张昭远亦在少女活泼的神态中,清脆的笑声中渐渐沉迷了。

然而,身份背景的不同注定了两人的结局,尚未开始,就已经落幕了。所以,那杨立泉即使知道了女儿正和一个世家男子交好,也没有阻止,只是淡淡的对女儿说了两人的未来。杨佩如听过之后,脸色苍白。

在陈仓度过了短短的十多日,然后,张昭远便要返回张家成亲了,而杨佩如同样要返回上邽。两个人的轨迹在相交一次之后,便再也不会有所交集了。

然而,情之一物,最难分说。张昭远在返回清河的路途上,整个人脑子中全是杨佩如活泼的神态和清脆的笑声,日日夜夜,竟未断绝。这种痛苦一直折磨着张昭远。

终于,在行到长安附近的时候,这张昭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调转马头,往西而去,目标,上邽。

正文 第四百八十八章 楚综

 张昭远来到上邽之后,很快便找到了杨家。

在上门提亲被拒绝之后,张昭远也跟杨立泉耗上了,他在杨家的茶铺外租了一间屋子,整日欲图接近杨佩如。然而在杨家上下齐心构建的防线面前,张昭远仍旧攻不进去。

外面攻不进去,里面却可出来。每隔一段时间,深夜里,杨佩如总是趁着大街睡熟了,悄悄溜出来和张昭远私会。二人的感情急速升温。

终于,他们私奔了。

张昭远是出来游学的,身边还带着书童,私奔的时候,张昭远根本就将书童忽略了。两人雇了马车,一路往东行走,却不知前往何处。

所幸的是,张昭远出门的时候,带足了银钱,而杨佩如同样在私奔的时候,捞了一把才走。两人也倒是不愁吃喝。

马车一路来到关中。然而倒霉的是,他们行到长安附近时,被四处抓丁的官兵给逮住了。因为张昭远平时也经常锻炼,所以身体还算强健。那些当兵的一眼便看中了张昭远。将他抓进了营建东都的队伍之中。

这一干,便是四五年。其间,张家杨家也派出人来寻找二人,可是始终找寻不到。加上此时路有乱贼,找寻也极为不便。寻了一阵子,最终放弃了寻找。

而张昭远也在营建洛阳的过程中认识了刘家兄弟的老爹。同时,张允文出生,而张允文的母亲杨佩如也因难产而死。

后来,心灰意冷的张昭远定局洛阳,与刘家比邻而居。

由于长期的劳作,使得张昭远身体状况极差,终于在张允文十一岁那年,离开人世。而张允文,也由刘家抚养着。

这便是张允文所不知道的关于自家父母的经历。不光光是他,面前的楚夫人同样不知道。如果张允文知道了自家父母竟然是混成了这般模样,定会大叹二人的倒霉运气。

在听了张允文说起他母亲在生他的时候因难产而死,而他的父亲也是早早离开人世之后,这楚夫人再次发出了阵阵抽泣,轻声说着自己妹子命太苦了。

而张允文在听到自家老爹竟然是清河张家的人时,不由愣神片刻。张允文,张文允,恐怕自己应该叫做张文允吧!这般说来,自己还与那张文瓘、张文琮乃是堂兄弟?

待楚夫人的情绪宣泄完毕之后,张允文当即带着众人向楚夫人行了一个晚辈之礼。楚夫人赶紧将他们一一扶起来。

在认亲之后,楚夫人与众人间的隔阂渐渐少了起来。她本是长袖善舞之人,拉着李宇等人在那里聊起女儿家的话题,和张允文谈起时政,和招呼刘家兄弟用点心。同时吩咐下人准备酒席。

张允文吞吞吐吐的说出自己想为楚家重新安置到一处住处时,那楚夫人却是摇摇头:“哎呀,允文啊,你是不了解你姨夫这个人啊,这人倔得跟头牛一样,若是我接受了你的东西,恐怕是轻则被痛骂,重责被休啊,所以此事勿要再提!”

张允文听楚夫人说起楚御史,当下好奇的打听当年楚御史是如何娶到她的。楚夫人闻言,脸上却是一红,没好气的看了张允文一眼,还是将关于自己的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这楚御史当初也不过是个落魄的寒门书生,也住在上邽,不过生性嗜好茶叶,常常光顾杨家开设的茶叶铺。一来二去,楚综便和杨家上下都非常熟悉了。更是和这杨君如私定终身。

后来,楚综上京赶考,都是杨君如拿出私房钱来支持的。

再后来,楚综中了进士,回来上邽,便直接将杨君如接过门去。

和张允文的老爹老娘比起来,这楚综和杨君如的婚姻,虽算不得轰轰烈烈,但是却别有一股子温馨在里面。

听完楚夫人的讲解之后那李宇等人反倒是羡慕起来。青梅竹马,相濡以沫,这等琴瑟相谐的夫妇的确是让人羡慕。想到这里,三女皆是幽怨的望了张允文一眼,直看得张允文毛骨悚然。

楚夫人育有两子一女,其中,大儿子早已成家立业,取了一个二流世家的庶出女子,在泾阳经营一家酒楼。二儿子还是读书年纪,正在国子监读书。三女儿不到十岁,性格活泼,颇类其母年幼之时,恐怕此刻正在外面玩。

眼见外面日头渐渐西沉,张允文等人正要起身告辞,却被楚夫人拦了下来,说酒宴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又岂能离开?况且张允文寻到亲人,自然该庆贺一下,多留一段时间。

正在这时,那楚夫人的三女儿楚瑶蹦蹦跳跳的回到家中。尚未进门,她便拉开嗓门喊道:“娘,我回来了!外面的马车好漂亮啊……”

说道这里,小丫头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她看见了屋内众多的客人。

看见这丫头一身脏兮兮的,红彤彤的小脸之上还挂着几道泥印子,张允文心头不由涌起一阵童趣,他半蹲下身子,看着这楚瑶,轻声道:“你便是瑶儿么?来,叫声哥哥来听听!”

楚瑶抬起头,疑惑的望了自己母亲一眼,见她点点头,当下脆生生的叫了声:“哥哥!”

张允文哈哈一笑,摸摸这小丫头的双环髻。

既然这楚瑶回来了,那楚综也差不多改回来了吧!张允文看着天色,心头暗想道。

没过多久,只听见门外传来马蹄之声,接着,一个身影出现在门边。

来人身穿绿色官服,正是殿中侍御史,楚综。

楚综年纪约莫五十来岁,留着三缕胡须,一头黑发之中,夹杂着根根白发,看起来也不显老。

一进门,楚综便瞧见了张允文等人,不由微微一愣,自己和他们这些人并无交情,他们怎么来了?

虽然疑惑,可是该行的礼节还得要行。然而正当他准备行礼的时候,却见张允文等人齐齐行了一个见长辈的礼节:“wrshǚ。сōm见过姨夫!”

一听到这个称呼,楚综不由愣住了。姨夫?自己是张允文的姨夫?抬起头,满是疑惑的看着楚夫人。

楚夫人抿嘴一笑,上前来解释了一下。那楚综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一个当国公的侄儿和一个公主侄媳。

尽管楚夫人解释过了,但是楚综还是有些不自在。一股尴尬的气氛弥漫在房间之内。

见到这种情形,楚夫人将李宇等三女拉走了,独留下一帮男人在大厅内。

“咳,国公大人……”楚综开始找话说了。

“姨夫还是叫我允文吧,什么国公不国公的!”张允文赶紧说道。

“好!允文,最近朝中可是说起了不少关于你的事啊!你不出身制止那番僧为陛下炼制不老药倒还罢了,可你为何还要助长其气焰,还送了两名炼丹的道士到陛下身边,为陛下炼制丹药?难道你就不知道自古以来哪里有什么长生不老药?那些丹药之类,尽是骗人的东西!”这楚综开始说话的时候,还有些拘谨,不过一说到朝中之事,渐渐的意气风发起来,最后反问张允文。眼神灼灼,直欲将张允文给烧起来。

那刘家兄弟听到这楚综的一通话,对视一样,慢慢的往后退去,一直退出了大厅。

张允文沉吟片刻,决定还是不给这楚综说实话。这楚综心性鲠直,恐怕会说出去,到时候反而会坏事。

当下委婉的说道:“此事不劳姨夫挂心,在下自有主张!请姨夫放心,在下不是那种是非不明之人,这送两位炼丹大师道陛下身边,亦是为了那天竺僧人之事!”

“胡闹!”楚综怒喝道,“我等为人臣子,自当为陛下竭忠尽虑……”

然而他的这番话尚未说完,一个软绵绵是声音便传了过来:“相公,你怎的又在训人了!允文可是第一次到我们家来啊!”

这声音自然是楚夫人发出来的。她走进大厅,向张允文一笑:“别理他,他就是这个脾气,逮着什么说什么!来来,酒宴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入席吧!”

正文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丹药比试

 楚家的宅子很小,自然不可能住下这般多的人,所以,在酒宴过后,张允文他们须得返回家中了。

此时,长安城中已经是星火点点,黑夜降临了。在楚家夫妇灯笼的映照之下,张允文登上上了马车,准备返回家中。

临上马之前,张允文忽然想起楚综这个姨夫嗜茶如命,而自己家中貌似还有两个茶道高手。当下笑道:“在下听闻姨夫嗜好茶叶,在下府上,倒是有两名茶道高手,沏茶之法乃是祖上传承下来,若是姨夫得有闲暇,可来家中饮茶!”

一听到张允文这般说,楚综眼睛一亮,光芒瞬间盖过手中灯笼:“那敢情好……咳,允文啊,这茶水之事先放在一边,听闻要不了多久,那番僧还有两位道士的丹药就要炼制出来了,我且看你如何应对!”

张允文小小的郁闷了一下,这姨夫还真是油盐不进啦。

楚御史竟然是当今辽国公张允文飞姨夫,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整个长安传开了。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不由先是一愣,接着便涌起一股难言的羡慕之意。这楚综的运气真是太好了,竟然冒出一个当国公的侄儿出来,而且这个国公还深得李世民信任。他们几乎可以预见,这楚综未来定然是官运亨通。

而张允文的身世被揭露出来之后,让天下世家不由同时松了一口气。当年这张允文如何的强横,如何的对付王家,甚至上奏章陈述天下世家的危害,奏章之上,危言耸听,字字诛心,让天下世家倒吸一口凉气,一直警惕着张文允。如今,张允文飞身世一揭露,竟然是清河张家的子弟。既然同是世家子弟,那又何必同根相煎呢!

不过李世民就有些不爽了,当他知道张允文同样是世家子弟之后,心头涌起一股难言的怒气,砸了两个吃起瓷器之后,让内侍将张允文唤了过来。

当张允文来到皇宫之后,李世民无由来的向他发了一大通怒火。张允文开始时不知何故,到后来李世民谈起世家的时候,张允文这才恍然,原来是李世民知道自己是张家子弟之后,心头不痛快,这才找自己发火的。

待李世民的怒火烧过,张允文这才小心的说道:“陛下,微臣已经找到亲人了!”他明知以李世民的手段,定然知晓了此事,却还是要说出来。

李世民淡淡的说道:“此事我已知晓!那楚御史乃是你的姨夫,当今清河张家家主竟然是你的祖父,呵呵,允文啊,想不到你的身世还真是让朕吃了一惊啊!”

听得李世民淡淡的话语,张允文却是说道:“陛下严重了!微臣幼年之时,父亲不过一文弱书生,每日为人代笔写写家信,以维持生计。及长,父亲离世,微臣寄身刘家,深知百姓之苦,深知世家之害。即使是张家,从微臣父母出奔之时,一直到现在,从未过问一句,若不是微臣从母亲这边茶道线索,还根本就不知自己是张家子弟。所以,纵使微臣实实在在是张家子弟,也只是姓张而已,不会与张家有什么联系的!”

听得张允文这般解释,李世民的脸色倒是好看了一些,嘴上却是哼道:“你认不认那张家与朕何干,在朕面前说什么!”

张允文赶紧称是。这时候,李世民又道:“允文啊,不知那松云道长和白石道长二人炼丹情况如何了?”

“呃,微臣尚未去两位道长那里查看,对那里的情况也知道不多。不过微臣猜想那二位道长既然专心炼丹,微臣若是前去打扰,定会坏了他们的兴致,所以还是等到丹成之日,再行前去!”张允文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这样也好!真也不在乎多等上十几二十日。不过那罗迩娑婆大师的不老药也快要练成了!朕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尝尝那不老药的滋味了!”

张允文又赶紧劝说,说什么丹药初成,未经检验,若是冒然服用,恐有不妥,还是等试药之后,再行服用!

李世民也只好点点头。

接下来便是等着两名老道出关了,等待番僧炼药成功。

张允文又带着自己的儿女去了一趟楚家,将自己儿女介绍给了楚夫人认识。当张琰看着比自己还要小上许多的楚瑶而不得不喊“小姨”的时候,那张涨得通红的俏脸,让众人哈哈大笑。张继却是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小姨”。而张彻这个小屁孩,很快就跟在了楚瑶后面,由楚瑶带着他四处玩耍去了。

至于楚综的二儿子,那个在国子监读书的,有十五六岁的楚渐,却是生性腼腆,和张允文等人说上两句话便脸红如血。

在等待丹药出来的日子里,张允文一边修养,一边源源不断的受到各种消息,有从洛阳传来的,也有调查院递过来的。

洛阳那边倒是没什么大事,王方翼等人在洛阳东都牧府也没有什么大事,每日处理一下公务,关心一下行会之事,也就是如此。

而调查院那边则是传来了各种新的情报。比如说,朝廷已经决定派出两万大军,在吐蕃、吐谷浑边界修建堡垒,驻扎军队,彻底堵住钦陵东下高原的路。而这批两万人的军队,不过是将来攻打吐蕃的先头部队而已。在西域,郭孝恪已经攻下焉耆,收编了近万的焉耆军队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