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坐下之后,那周家族长看了一眼王方翼,接着便开始和张允文交谈起来。

二人谈话的范围极广,从天上到地上,从长安到洛阳,谈了半天好像都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这倒像是两个朋友聊天一样。而那王方翼也不时的插上两句嘴。

在两人渐渐的说道洛阳的商业上面来,那周家族长几次试探,而张允文也给出了相应的答案,这让周家族长十分满意。

喝了五六盏茶水,这周家族长才起身告辞。

“呵呵,今日与国公大人相谈甚欢,老夫也是受益匪浅啦!不过老夫另有他事,便不再叨扰,改日再聊,改日再聊!”说着,这周家族长快步离开了房间。

“奇怪,这周家族长为何走得如此匆忙?”看着周家族长匆忙离开的背影,王方翼不由问道。

张允文一边放下茶盏,一边笑道:“呵呵,你也不看看这老头子喝了多少水,恐怕此时是尿涨难耐吧!”

“啥?”王方翼听得张允文这个回答,猛的愣住了。

“那当然,就连老子都想去趟茅厕了,别说那个老头子了!”说着这话,张允文同样疾步往外走去。

正文 第四百七十七章 紧急召回

 “张允文严词闪烁,含糊其辞,但是言语之中,对于我等加入行会,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啊!”周家族长看着另外两家的族长说道。/

那褚家族长闻言,不由“嘿嘿”一笑:“老夫就知道,那张允文定然不会拒绝我等!如果我等三家加入行会,行会势力定然大涨,想必那张允文定然可以老更多的钱吧!”

周家族长又道:“老夫听下人算过,若是我等加入到行会之中,每年便可增加近万贯的收入,这笔钱财,可是不菲啊!所以啊,这行会,值得我等加入。”

王家族长见另外二人皆有意入行会,也只好说道:“好吧,既然二位老哥都欲入那行会,那老夫也只好奉陪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家、褚家、王家三大世家的商铺也纷纷加入到了行会之中。而见到这三大世家都加入到行会中,也纷纷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加入到行会中。于是,这行会自成立之日没多久,便将九成以上的洛阳商家收归囊中。

在东都牧府衙门办理入行会手续的人渐渐排成了一条长龙。虽然是在东都牧府办理入会手续,但是,行会的日常管理却是由洛阳府仓曹负责。这也是促使周家等三个世家加入到行会的原因。以三个世家在洛阳的影响力,影响洛阳府的仓曹参军事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这偌大的行会,还不是由三家人说了算。

然而,张允文却知道李治继位之后,很多时间都会在洛阳呆着,国家的政治中心会明显的移向洛阳来,那时候,就算是那三大世家又如何,难道还敢在李治的眼皮子底下干出什么事来?

随着洛阳商家渐渐加入到行会之中,张允文的心头放心了不少。看着来来往往在前衙办理手续,缴纳入会费的商家,王方翼等人也感到这些日子的辛苦没有白费。

这行会将商户纳入其中,以商会名义核查其收入,进而根据这收入来征收商税,从而提高商税数目。这些计划正一步步的实现着。

六月的洛阳骄阳如火。在长安通向洛阳的官道之上,一名骑士正全力狂奔着。骏马流出来的滴滴汗水顺着鬃毛往下流淌着,在官道上滴了一串水迹。官道上来往的商旅见骑士狂奔得厉害,纷纷躲避。

这骑士一路纵马入了洛阳城。刚到门口的时候,那守门的军士看着骑士快速冲来,本欲拦下这骑士,然而,这骑士纵马太快,几乎是一阵风的跑过去,瞬间消失在大街上。见到这种情形,手持士卒不由对望一样:“呃,刚才那人好像穿的是唐军的制式衣甲吧!”

“对!不过好像又有些不同!”

“管他的,只要过去的是唐军,那我等便不用再管!”

就在两名不负责任的守城军士讨论着入城军士的时候,那名骑士已经飞一般的冲到了东都牧府。

一下马,这骑士便直往里冲去。而那站在门口的卫士,同样没有拦住这骑士。

这骑士直接冲到大堂中,对着正在办公的人员行礼道:“小人从长安来,求见国公大人!”

一听到这话,满屋子的书办文员顿时齐齐起身,那王方翼一步上前,想那骑士回了一礼:“这位小哥儿,国公现在不在这里,来,我带你去寻他!”

说着这话是,王方翼带着这骑士边往外走。

在一处厢房内找到正拿着毛笔在纸上勾勾画画的张允文。只见他手中虽然写着,但是眼睛却是直愣愣的望着前面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见到张允文,那名骑士便猛的半跪在地:“小人胡三见过将军!”

张允文倏地惊醒,看着面前这个士卒:“咦,怎么是你?你不是在百骑么?”

那胡三赶紧说道:“将军,陛下昨日风疾突发,小人临行之时,陛下仍旧昏迷不醒!太子殿下与英国公遣小人前来召将军返回长安!”

张允文一听这话,倏地椅子上站起来,吃惊的看着那胡三:“什么!”

胡三看了一下张允文,有重复了一下刚才的话语。

“那除了让我回去,太子河英国公还有什么主张?”张允文沉默一下, 接着问道。

那胡三道:“城内已经实行宵禁,百骑与宪兵营已经完全接管了皇城城防,另外,刑部尚书张亮将军、黄门郎刘洎大人皆被调出长安公干!”

张允文闻言,立刻说道:“好!那我立刻启程赶赴长安!”

无论是张亮还是刘洎,这二人在当年东宫之争的时候,皆是倾向于李泰。如今,李泰安心做他的顺阳王,可是那些当初依附李泰而被降职的人可不一定能心甘啦!

再说了,李世民是否现在醒来,也不得而知,虽然张允文知道,李世民还有几年活头。

看着疲惫的胡三,张允文道:“你先在这儿休息一下,吃点东西,我去准备准备!”

那胡三连连点头不已。从长安道洛阳,几百里的距离,一路飞奔过来,也着实累坏了这位军汉。至于为什么不用信鸽通知,恐怕无论是李治,还是李绩,都没有命令调查院的权力,只好走驿道了。

匆匆除了房门,来到后院,找到李宇,跟她说了这件事。李宇听罢,当即大惊:“什么,父皇风疾突发,现在晕了过去!”

张允文点点头:“所以啊,宇儿,为夫先行一步,前往长安,你也跟着出发吧,回长安看看陛下!”

李宇点点头,又接着问道:“那,那柔姐姐呢?”

“当然是跟着你一道回长安啦!将她留在洛阳,我可不放心!”张允文理所当然的说道。

于是,整个后院一片鸡飞狗跳,李宇和支柔赶紧收拾起行李,准备下午便离开洛阳。而张允文更是匆忙,在和李宇支柔交代完之后,从厨房带了些肉饼干粮等食物,什么行李也不带,招呼马望山,连同那胡三一道,赶往长安。

至于洛阳的摊子,张允文扔给了王方翼三人。他相信这三人的能力,能够将剩余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毕竟自己已经向他们说了多次了。

但是,临行之前,张允文还是反复交代了一下王方翼等人,让他们一定要好好的监管住那些世家,不要让他们以为自己离开洛阳,他们就可以在行会中肆意妄为了。同时还叮嘱他们,如果有机会,直接核查一下他们的账簿。

为了能让三人在洛阳坐得更稳,张允文还将鱼符与调兵文书留给了他们三人。

从洛阳道长安这段路,张允文跑了不知道多少趟了,熟悉异常。三匹骏马狂奔,一路上人不离鞍。终于,经过一天一夜的纵马狂奔之后,三人终于达到了长安城外。

此时,天还未亮,城外的驿馆,两串路灯随着夜风轻轻摇摆。

正文 第四百七十八章 虚惊一场

 天空中银河如练,横亘在天际之中。点点星辰点缀在深蓝色的夜幕之上,如同一颗颗璀璨夺目的宝石。

因为离长安很近了,所以,张允文等人放慢了速度,仰头欣赏起漫天的星斗来。

“大人,前面就是驿站了,我等还是先去歇一阵子,还有一个多时辰,这天也就要亮了!”看到前面的两串灯火,马望山对张允文说道。

张允文点点头,不过这个动作在黑暗之中不能够被马望山瞧见,说道:“好!我等就先进入驿馆之中,休息一下!明日开城之后,再行入城!”

三匹骏马再次加快速度,很快就来到了这驿馆之前。

这处驿馆是离长安城最近的一个,站在高处,甚至都可以看见长安城的城墙。这驿馆是专门为那些因为天黑而进不了长安城的商人行旅准备的。

“梆梆梆——”马望山一边敲击着那扇厚厚的木门,一边喊道:“驿丞,快开门,快开门!”

“来了来了,吼什么吼啊,不知道客人们都睡下了么?”一名驿卒一边开门,嘴中一边嘟囔道。

打开房门,抬起手中宫灯,看了一眼站在最前面的马望山,又眯起眼睛往马望山身后瞧了一下“三位?唔,好像还有房间!来,进来吧!”

说着,在前面一路,接众人进入到了驿站。

来到大堂之中,这驿卒随手指了一下二楼的房间:“唔,就是那三间你们自己进去吧!”说完这话,驿卒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将宫灯往旁边的桌上一放,便躺在一张铺在地上的草席上睡起大觉来。

张允文本欲从这驿卒口中问出话来,如今见他这般情形,不由摇摇头,往二楼的房间走去。

那胡三自从加入百骑之后,作为李世民的亲卫,渐渐练出了一副察颜观色的本事出来。刚才见张允文欲言又止,看着驿卒摇头的样子,便知道张允文想要干什么,当下走到哪睡着的驿卒身边,伸出手来,将正在酣睡的驿卒给摇醒了。

张允文见状,不由轻笑一下,停住脚步,看着胡三。

那驿卒睁开朦胧的眼睛,看着面前的士卒,茫然的问道:“唔,你还有什么事么?”

胡三却是一指张允文:“我家大人有话要问你!”

这驿卒再次打了一个呵欠,一脸不忿的看着张允文,表情生硬的问道:“有什么事要问,赶快问吧!”

想来也是,任谁睡得正香的时候,被人打扰,始终是一件很不爽的事情。

张允文看着这驿卒,沉声问道:“你可知道长安城内现在的形势如何?”

这驿卒当即露出茫然之色:“什么形势如何?不都是好好的么?每天城门照常开,照常有当兵的出来巡逻,还能有什么?”

张允文略一沉吟,知道这驿卒知晓的肯定有限,李世民突发风疾的事情说不定还被封锁着消息。当下再次问道:“那我且问你,这驿站最近经过的行旅商人可曾增多?”

驿卒当下点点头:“这我倒知道!最近经过的商旅忽然增多起来,时常可见一些人进出长安城!”

“呃,这些人是何等模样?”

“这个嘛,小人倒不记得了,毕竟这人太多了!”

“换个问法,你觉得这些人和你以前见过的那些人有什么不同?”

“哦,这个小人倒是知道,这些人看起来非常的谨慎,每次用饭的时候,都还有先用银针试上一试,看看四周才用饭。而且看他们走路的样子非常的有力,唔,就像三位一样!”这驿卒回答得倒是很干脆,看样子是想快点回答之后,好好睡觉。

张允文见到这种情况,也不再问了。转过身,上了二楼,找了一间房屋,躺在床榻之上。

虽然这床榻是一张硬木板上铺着草席,睡起来非常不舒服,但是,赶了一天的路,身体还是很疲惫的。在蚊子的轰鸣声和窗外的夜虫鸣叫声中,张允文很快睡着了。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房内,照在张允文腿上。感到腿上一阵灼热,张允文猛的醒了过来。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太阳已经升到地平线以上,有半棵树高了。

当下用手搓了搓脸,拉开房门。

往旁边的两道房门一看,还是紧闭着的,当下走了过去,轻轻敲了两下,顺道下了楼。

片刻之后,那两道房门打开,马望山和那胡三二人出了房门,看到正在大堂中坐着的张允文赶紧下来。

“先随便吃点东西,我们接着就入城!”

张允文回到长安的时候,首先去的便是皇宫。他要确认一下,李世民是否醒了过来。

到达宫门口时,只见两名宪兵营的士卒正在执勤。见到张允文到来,他们倒还一脸轻松的招呼道“哦,张将军,你不是在洛阳么?怎么到长安来了?”

张允文看了这二人一眼,不由问道:“我可是听说陛下昏迷,这才千里迢迢的赶过来!看你们的神情,好像不在乎似的!”

那宪兵顿时笑道:“哈哈,将军,陛下早在前天便醒了过来,难道将军现在才得到消息?”

张允文不禁愕然,转过头看了一眼那胡三。难道这小子前脚一出长安,后面李世民便醒来了?

不过既然已经到了皇宫,当然得进去看看。

进入皇宫,向内侍问清楚了李世民现在的位置,便急匆匆的走了过去。

到达一间殿宇外面,果然见到了李世民身边的内侍。

张允文让这名内侍进入通报一下,自己在外面等着。

片刻之后,殿内便传出了李世民微微有些沙哑的男中音:“允文,你还站在外面做什么,还不快进来!”

张允文推开半掩的大门,慢慢进入到大殿之中。

大殿之中,李世民正负手立在窗边,望着窗棂。而李治穿着一声明黄色衣袍,坐在书桌后面,似乎在批改奏章。长孙无忌和李绩二人分别坐在李治下方。

“微臣张允文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见过二位大人!”张允文向殿内众人行礼道。那李治放下笔,眼中露出一丝笑意,却是轻轻的向张允文摆了摆手。而那长孙无忌和李绩,则是起身还了一礼。

李世民转过身,看着张允文一身征尘的模样,不由笑道:“长安洛阳相距数百里,你倒好,一日一夜便赶到了!”

张允文连忙说道:“听闻陛下风疾突发,晕倒在地,微臣万分惶恐,即刻动身,赶来长安。如今眼见陛下安然无事,这心头也放心了许多!”

张允文这时候清楚的看见李世民的模样。只见他脸颊有些凹陷,鬓角处,几缕白发格外醒目。虽然脸上没有多少皱纹,但是,一股垂暮之气已经隐隐出现在李世民身上了。

看到现在的李世民,张允文忽然想起了征讨高句丽时,那坐镇中军,指挥千军万马的李世民,那时候,他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哪里有如今的这股垂暮之气。不想从征战结束到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便成了这个样子。

想到这里,张允文忽然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李世民却是淡然一笑,问道:“朕正想找你问问那洛阳之时,如今你来了,当年说清楚更好!来来,你且坐下,给朕讲讲你到洛阳后发生的事情!”

张允文坐在一张铺着锦缎的胡凳上,开始讲述起自己到达洛阳后的种种见闻。讲到自己初到洛阳遇上那在洛阳城外摆茶摊的徐家夫妇时,那李世民不由问道:“唔,那徐家夫妇沏的茶真的那般好喝?”

张允文点点头:“嗯,他们制作茶叶的工序与一般工序不同,沏出来的茶水更加清香可口!”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那以后得去允文府上尝尝这茶水!”

在讲到洛口仓弊案之时,李世民怒哼道:“这王家,当真是无法无天!若不是看在朝中数名大臣联合上奏求情的份上,朕早就下令诛灭王家!”

而后,张允文讲到那营业许可证的强制发放和商业行会的组建时,李世民有些不满的插嘴道:“允文啊,朕是让你去整治商税的,你怎么尽做些其他的事情?”

张允文只好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末了,张允文还道:“陛下,这洛阳一地,世家交缠,若是大刀阔斧的来干,定会引起世家不满,终遭反噬。所以微臣这才才用这等迂回婉转的方法来进行!”

听得张允文这般说,李世民这才点点头:“反正洛阳一地,你放手去办,只要在今年能拿出成绩来,随便你如何去做!”

听了这话,张允文起身抱拳道:“多谢陛下信任!”

正文 第四百七十九章 长安月

 从皇宫出来的时候,已是下午了。

在向李世民汇报了自己在洛阳的作为之后,李世民显得非常满意,说了一大堆鼓励的话语。接着,便在皇宫内用了午饭。

当张允文准备离开皇宫的时候,那李治却是拉着张允文的衣襟,非要让他去东宫一趟。

在东宫里,李治却是对着张允文倾诉了一下这半年来自己遇到的困难,还有李世民昏迷的那近一天的时间里,自己是如何的六神无主。

尤其是在李世民昏迷的那一日里,他竟然受到了三四封七八品小官送来的奏章,请李治登基称帝。当然,这些小官在李世民醒来之后,便被免去了官职。但是,这说明了此时的朝廷局势,根本就算不得明朗,若是他日李世民一倒下,绝对有李治好瞧的。

听了李治的一番谈话,张允文沉默良久,却是说道:“小治啊,姐夫对于这政治上的事,并不擅长。所以这些事,你最好问问你舅舅长孙大人!不过我倒是有个建议可以给你!”

李治听得张允文的前半句,顿时面露失望之色,不过听到后面半句的时候,有急切的问道:“什么建议?”

张允文不紧不慢的说道:“紧跟着陛下的步子,揣摩陛下的意思。只要你表现出一个明君应有的素质,那么陛下自然会为你扫清道路的!”

听了张允文这话,李治顿时恍然的点点头:“多谢姐夫指点!”

张允文一笑:“咱们谁跟谁啊!唔,对了,你当年不是想体验一下军营生活么?如今宪兵营驻扎皇城,你可以向陛下提一下,在宪兵营中练兵数日。想来陛下也会同意的!”

在告别李治之后,张允文便往宪兵营驻扎的地方慢慢走去。虽然现在宪兵营已经调来防守皇城,但是,相信以张继的年龄,无论怎么排,也排不到他的头上。想必张继此刻还在宪兵营内守军营。

不出所料,果然如此。

来到宪兵营的张允文透过军营外的栅栏,只看到不足百人正在军营中练兵。而其中,便有一个小个子身影。正是张继。

进入到军营之中,只见整个军营空荡荡的,除了那些安静的营房之外,只有训练场上的百人正在锻炼着。宪兵营位于皇城内部,为戍守皇城,分出来全部兵力,仅余近百人留守军营。不过张允文从李治那里得知,最迟明日夜间,宪兵营便不用履行驻守皇宫的职责了,而是继续由左右监门卫负责。

偌大的军营,除了几个哨塔上的数人之外,就只有训练场上的近百人了。

张允文来到训练场边,看着这些士卒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当下也不说话,就这样站在训练场的角落,看着场中训练的士卒,看着张继。

直到大半个时辰后,这些士卒完成下午的操练,张允文这才慢慢走到场中。

士卒们一见张允文到来,纷纷行礼道:“将军!”

张允文向这些士卒寒暄之后,这才走到张继面前,低头看着到达自己下巴处的张继。

“爹!”张继轻轻的唤了一声张允文,目光之中,却是透露出一丝丝喜悦来。

张允文伸出手,拍了拍张继的肩头,向他道:“走,咱们到那边走走去!”

张继点了一下脑袋,便跟着张允文慢慢的走向军营一头。那些站在训练场上的士卒赶紧为张允文父子让出路来。

看着一大一小两道背影渐渐远去,一名士卒舔舔干裂的嘴唇说道:“张将军不该是来接那小子回去的吧!想处了几个月,我现在发现,其实我还是挺喜欢那小子的。!”

“是啊,张继那小子却是不错,那性子很合老子的口味!”另一名士卒也跟着说道,“不过张将军应该不会将它带走的!”

“你怎么知道?”

“老子就知道!”

……

不谈这两位士卒在那里做口舌之争,且说张允文带着张继来到军营另一边的空旷之处时,满是赞赏的对张继说道:“不错啊,虽然黑了些,但是身子骨更加壮实了!好好保持下去!唔,这军营的生活过得怎样?”

张继低着头,一边用脚刨动这营房路边一棵不屈的小草,一边低声道:“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习惯。不过……”话音未落,便传了了张允文的训斥之声:“没吃饭么?大点声!”

张继下意识的的立正,大声道:“开始的时候非常的艰难,根本就熬不下去……”说道这里,张继忽然意识到自己面前是自己的老爹,而不是宪兵营的那些将军,不由放松了一下身子,但声音依旧洪亮的说道,“后来不断的训练,不停的训练,每当回到床上的时候,整个人就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在床上,连根手指头也不想动。可是,第二天还得照常去训练。这种日子真是难熬啊!不过后来,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也就咬牙撑到了现在!”

张允文听了这话,不由万分惊奇的看着张继。这通话说得是万分流畅,实在不像是他这个年纪能说出来的。当下便说道:“唔,这话说得不错,谁教你的?”

张继随口答道:“屈郎将教我的!”随即恍然,知道自己失言了,看着张允文,脸上露出惧色,生怕张允文一巴掌拍在自己脸上。

张允文冷笑一声,却不追究,而是说道:“既然你知道了这训练的苦楚,那以后可不要偷懒!熬过两年,我便接你回去!”

张继听了这话,默默不语。

接着,张允文又和张继谈了一些军营中的趣事,最后再次勉励他一番,这才离开军营。

不知不觉,这一天又要过去了。看着天边那轮如同蛋黄的太阳,张允文长叹一声,自己进入长安以来,貌似还没有回过家中。也不知家里情况如何。

红日落下地平线之前,张允文返回到家中。

此时,王妍已经去了王屈在长安的宅邸,照顾王屈。而李宇和支柔还在从洛阳来长安的路上,整个国公府之中,除了梅香和一帮很早就跟着他的老人,新招的仆役,他认识的可是不多了。

当他回到家中的时候,梅香听到动静,跑出来一瞧,见是张允文,不由双眼微微有些红了。收拾一下心情,梅香将张允文引进后院,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幽幽的说道:“老爷啊,你可是回来了!”

听着梅香口中浓浓的怨气,张允文不由一声苦笑,看着梅香俏丽的脸庞和有些幽怨的眼睛,不由伸出手去,将梅香散落在鬓角的碎发捋到耳际。

霎时间,梅香一张俏脸变得嫣红。

一股暧昧的气氛弥漫在这屋中。

当初张允文还是一个小小的男爵的时候,这梅香便陪着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生活。其间,就算是张允文如此不懂感情的人,也隐约知道梅香对自己的一份心意。不过当他刚刚理解的时候,他便得到了李世民的赐婚,和李宇成亲了。后来,张允文的心思渐渐转到了李宇三女身上,忽略梅香许久了。如今,家中三女皆不在,无论是张允文还是梅香,那沉淀已久的情感便慢慢的释放出来了。

就在张允文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只听外面传来一声侍女清脆的声音:“老爷,老爷,三夫人回来了!”

这话令张允文和梅香同时一醒,梅香手忙脚乱的收拾了一下衣襟,然后快步走入内堂,留下张允文一人在屋中发呆。

一道身影蹿进屋子中,却是一个个子娇小的女子。这女子赫然便是当初张允文乱点鸳鸯谱,许配给杨石的菱襄。这菱襄进门看见张允文,再次重复了一下话语:“唔,老爷,三夫人来了!哦,不不,是派人来了!”

张允文轻咳一声,回过神来,看着菱襄:“什么?三夫人派人来了?人在何处?”

那菱襄回身一指:“唔,就在外面!”

“那去叫他进来!”

“哦!”菱襄应了一句,正要往外面走,却忽地转过身来,看着张允文,忸怩半天,才小声说道,“呃,那个,老爷啊,小石头回来长安没有?”

张允文轻笑一声:“没有,不过快了!小石头和大夫人与二夫人一道回长安来!唔,还愣着干嘛,去把人请进来啊!”

菱襄当下蹦跳了一下,出了房门。

片刻之后,一名穿着水绿色衣衫的女子迈步进入房中,这人却是当初张允文在巩县救下的吴家娘子。

“老爷!”听得这吴家娘子脆生生的喊了这么一句,张允文赶紧摆手:“不要这样叫我,你非我家仆人,不用唤这个称呼!”

谁料那吴家娘子说道:“奴家早已和三夫人签下书契,卖身三年给张家了!”

张允文一愣:“你这是为何?若是再长安找家人,重新嫁了,岂不是更好?”

吴家娘子却是摇摇头,接着转了话题,说道:“老爷,三夫人如今在王家那边,不方便过来。今日听说老爷回长安了,便让奴家回这边来看看,若是老爷真的回来,便给她报个信儿!”

听了这话,张允文却是摆摆手:“算了,我也随你一道去趟王家!王老爷子也算是我的长辈,既然他卧病在床,当然得去看看!”

说完这话,张允文便当先往外走去。

就在这时,屋内却传出了梅香的声音:“老爷,老爷等一下!”

张允文回头一看,却见梅香从内屋跑出来。来到张允文面前,梅香便说道:“老爷,你要去看望王老爷子,不带礼物前去,如何能行?你在门口稍候,奴家这就准备礼物去!”

张允文恍悟,自己急匆匆的,怎么连这茬都忘了。

慢慢走到府门口的时候,那梅香便已经备齐了礼物。礼物之中,有今年才出来的新鲜茶叶,有李世民赐下的千年老参,还有玉壁玉圭等礼器。

这么多的礼物,张允文显然是拿不到的,况且此时天色渐晚,路上要宵禁了,他得尽早赶到王家。所以,张允文决定乘坐马车前去。

当张允乘坐马车来到王家在长安的宅邸的时候,已经开始上灯了。一盏盏宫灯在各个路口处燃起,一家家也点上了油灯。整个长安烛火点点,宛如星辰。

一轮半月的月亮挂在天际,洒下淡淡的清辉。马车的粼粼声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阵阵“梆梆梆”的捣衣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敲响了王家的那扇朱红大门,片刻之后,一名门童打开房门,见是张允文,惊喜的叫了声:“姑爷,你来了!”

说着,大开大门,让张允文和那吴家娘子进入府中。至于那辆马车,则是从侧门送进了王家。

在吴家娘子的引领之下,张允文直接来到后院的一座建筑下面。

“这里便是老爷子住的地方。三夫人也住在老爷子隔壁!唔,;老爷,你就自个儿上去吧,奴家就不和你一道去了!”在建筑外面,吴家娘子为张允文指明道路之后,轻笑一声,便离开了此处。只留下张允文独自望着这两层楼的建筑。

顺着楼梯拾级而上,张允文行走在有些幽暗的楼梯上。

上了二楼,张允文来到了吴家娘子指引的房间,轻轻的叩响了门扉。

片刻之后,这扇房门倏地打开,露出了一张娇美的脸庞来。

“相公?!”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