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道黑色身影又遇见几次巡逻队,一直到了一处门额高大的府邸前,敲了敲大门。

片刻之后,大门打开,黑衣人“嗖”的一声便进入了院内。

大门上,两盏灯笼散发着幽幽的光芒,照亮那门上匾额。上面赫然写着“北平郡王府”五个大字。

这北平郡王指的便是当年纵横草原的**厥之二可汗突利可汗。贞观三年,突利率部投降大唐,贞观四年,封右卫大将军,北平郡王,领顺州都督。然而,这位北平郡王,顺州都督,在去顺州上任的路上,到达并州时,一病不起,就此离开人世,年仅二十九岁。当初他死的时候,李世民还为之痛哭了一场。

在他死后,其子贺逻鹘承袭爵位。也仅仅是爵位,那个右卫大将军、顺州都督两个官职,则是被朝廷收回去了。

在长安定局下来之后,他们这些投降的突厥人却是找不到什么活计来做。务农,不会。经商,比不过那些狡猾的汉人。只有放牧了,可是,这大唐四面耕地,哪儿来的草原供你放牧。

所以,这些突厥人只好整日浪荡长安街头,靠着每个月朝廷发的俸禄和每奉节日李世民赐下的赏赐度日。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便成了长安的混混。

黑衣人进入房间之后,脱下身上黑色的大氅,抖落雪花,露出魁梧的身材来。对着旁边的一位老人道:“好大的雪啊!这一路上我几乎是跑回来的,这雪还是在肩上铺了一层!”

老人接过这黑衣人的大氅,叹息了一下,默默走开。走到房门边时,老人忽然转过头来,对那人说道:“结社啊,今日贺逻鹘遇见了一个叫做萧锐的人,据说是宋国公萧瑀的孙子。贺逻鹘和他发生了口角,现在正在房中生闷气呢!”

这名叫做结社的大汉一愣,接着便推开们,往贺逻鹘房间走去。

这结社却是突利之弟,当初突利率众投降大唐的时候,结社也被封了一个中郎将。然而如今已经是贞观十二年了,这结社仍旧还是一个中郎将。

当初突利投降大唐之后,结社认为大唐给自己封的官职太低,找到突利,希望突利能到李世民面前说上两句话,提升一下自己的官职。然而,突利以新降之众,寸功未立,便欲求官,操之过急为理由,将结社打发出去了。这结社认为突利实在故意排斥自己,心生怨恨,一气之下,诬告突利谋反。

此事被李世民知道之后,看在突利的面上,免去了结社的刑罚,然而对待这结社,便是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打仗不让他上,官职不给他升,所以到现在,仍旧还是个中郎将。

突利在并州病死之后,结社无人约束,加之升职无望,便也和贺逻鹘一样,渐渐成了一名游手好闲的无赖混混。不多这无赖混混却是顶着中郎将的职位。

进入贺逻鹘的房间,结社一屁股坐在贺逻鹘对面,翘起二郎腿,对着表情郁闷的贺逻鹘说道:“怎么,贺逻鹘心里不舒服?”

贺逻鹘看看是自己的叔叔,当下便点了点头,“呸”一声:“萧锐那混账东西,不过是一个驸马都尉,倚仗的是公主,就敢指着老子的鼻子大骂。老子可是北平郡王啊!”

结社闻言,不屑的轻笑一声:“贺逻鹘,你这个北平郡王不过是由你的父亲,我的哥哥传给你的,你本身半点威望,半点权力也没有,当然只能让人指着鼻子大骂了!”

贺逻鹘顿时怒道:“光说我,你呢,混了这般久,还是一个中郎将,我看你一辈子也混不出头来!”

结社听了这话,当下“呸”了一口,说道:“若是在草原上,老子至少也是个叶护,可是窝在这长安,屁都不是!真怀念当初草原的时候啊!”

“是啊!”贺逻鹘也附和道,“虽然那时候我的年纪不大,但是想起那青青的草原,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心里就觉得舒坦!”

结社见贺逻鹘一脸怀念的样子,面容之上,不由闪过一丝阴狠:“贺逻鹘,要不然我们去投西突厥吧!”

“什么!投西突厥?你疯啦!”贺逻鹘猛地站起来,看着结社的面孔,惊讶的说道。

结社却是面露狠色:“我可没疯!呆在这长安,老子的骨头都开化了,整日这般低声下气的活着,还不如老子反了大唐,投奔西突厥去,说不定还能谋个叶护之类的官当当,领兵杀敌,再上战场!”

说着,结社一把抓住贺逻鹘的肩膀:“贺逻鹘,老子决定了,现在该你了!只要你一句话,我们明日便离开长安!”

贺逻鹘眼中露出思索之色,片刻之后,终于咬了咬牙:“好,既然你都这样说了,老子干了!”

“好!”结社大赞一声,“不愧是体内流着狼之血的突厥人!不过你我二人空手去投,恐怕不会待见于西突厥,不如你出面去召集分居长安的部落旧人,咱们在长安干上一场,斩下一些大唐皇亲国戚的首级,然后一起去投西突厥,那时候,功劳也有了,官位也就来了!”

贺逻鹘眯起眼睛,用力的点点头,望着结社。而结社也同时望了过来。二人相视冷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正文 第三百五十九章 承天门外

 “嘿嘿,再过两日便是腊月二十三了,快过年了!过年的时候,父皇定会将我们锁在宫中等到过了年之后在放出来!”散朝之后,张允文正想着回家,还没到宫门口,便被李治给拦住了。

“所以姐夫啊,明**能不能带我再去一趟那个胡姬酒肆啊?“李治一双闪亮的眼睛望着张允文。

张允文看了李治一眼:“怎么,难道你不会自己去么?还要我带着去?”

李治愤愤的说道:“还不是四哥,听说那胡姬酒肆里面的有胡姬跳胡旋舞,隔上几日便会拉着一帮什么风流文人去酒肆里饮酒作乐,还美其名曰以文相会,共赋诗章。若是我自己去,肯定会被四哥看到,若是他上报给父皇,那我可就惨了!”

“所以。你就想拿我当挡箭牌?”

“二姐夫,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想必你也是十分怀念那胡旋舞吧!如今年底也到了,你也该是好好的休息一下了!若是累着了,那岂不是要让二姐心疼么?”李治嘻嘻笑道。

看着李治的表情,张允文忽然有种感觉,这李治说不定原本便是这种样子,只不过是在父兄的重压之下,慢慢成了当初的沉默寡言。

“好吧,明日午后,我便在这宫门口来等你!”张允文答应下来。

今日这次朝会是贞观十二年的最后一次朝会了,再加上办公又少,所以除了突发大事之外张允文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将会很少来皇城这边。

李治闻言,霎时间满脸笑容:“好,明日午后我便会出宫门的!”

“明日我等分散在宫门口,若是有人开宫门而出,便乘机杀进宫中,斩杀一两个皇亲国戚,朝廷重臣之后,取其首级,往西门逃出!嘿嘿凭着老子的中郎将腰牌和贺逻鹘的北平郡王令牌,定能顺利出城。出城之后,一路往西而去,只要到了西突厥,则荣华富贵源源不绝啊!”

北平郡王府的大厅之内,五十多名彪悍的突厥汉子分成两圈,围坐在一架火炉边。结社放下手中的酒碗,低声说着上面的那番话。

这五十多名突厥汉子闻言,尽皆默默不语。

结社目光在这些汉子之中扫了一下,一眼便看见了一位正垂着头,默默喝酒的大汉。

“骨鲁岭,你怎么不说话?”结社冷冷的向那大汉问道。

“结社,如今我们投降大唐已经有这么多年了,如今,你又忽然叫我们反叛大唐,这到底是为什么啊?”骨鲁岭此言一落,几名突厥大汉纷纷应和。

“哼,我们是突厥人,天生就该住在草原上,尽情的放牧牛羊,纵马奔驰,不应该带着这城墙里面,慢慢的老去!难道你们已经忘记了我们体内流着狼的血液么?”结社慷慨激昂的说道。

这话说得义正言辞,却是让骨鲁岭等人哑口无言。

结社乘机说道:“既然你们没有忘了我们体内流着狼的血液,就应该和老子一起干!然后到西突厥去。那边可是有同样的姓阿史那,同样流着狼的血液的突厥人!”

“啪——”一只酒盏被砸碎在地上。

一名突厥大汉站起身来:“结社,老子干了!”

“啪啪啪——”酒盏砸碎的声音连连响起,一名名突厥大汉相继砸碎酒盏,站起身来。

虽说此时朝廷对武器兵刃有限制,但这种限制仅仅是在陌刀、弩机等杀伤力强的武器和大型的设备如床弩、投石车之上,至于横刀和两石以下的弓箭,却是没有什么太多的限制。

所以,这些突厥大汉,没人配着一把横刀,一把两石弓,一壶箭,身穿黑色皮甲,从早上开始,便呆在皇宫附近游荡着。

由于不知道皇宫哪扇城门将会打开,所以,这些突厥人集中在皇宫的正大门承天门外,除了一个两人作为侦察游骑之外,其余人纷纷藏身在横街各处,密切注视着承天门的动静。

然而,整整一上午,这承天门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终于,到午时三刻的时候,三道身影踏着地上铺着的积雪,慢慢的承天门方向走来。

一见这三道身影,那藏在一处围墙之后的结社不由一惊。

这三人便是张允文和杨石、宋瀑三人。

记起昨日的承诺,张允文便在午时初刻,用完了午饭便拉着杨石和宋瀑往皇宫走去。

然而,走到皇宫外面时,张允文忽然感觉到一丝不对劲,当即停住了脚步。

呼啸而过的寒风卷起地上的雪花飞扬,穿梭在建筑之间,发出一阵“呜呜”声。

“大人,怎么啦?”宋瀑见张允文停住,不由问道,此问刚一落,他也感到了不对劲。

这般宽敞的承天门前面,在这寒风呼啸的午后,本来不应该有什么出现才是,呃,当然,他们三个是例外。可是,这里却是有三名浑身穿着黑色衣袍的人蹲在承天门对面,目光四下扫视,遇到张允文三人的目光便连忙移开。如此可疑的行迹不得不让人怀疑。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那宫门咯吱一声,这承天门竟然打开了。

只见一行四人慢慢从宫门后面走出来,走到承天门外时,又站定身子,转了个身,望着城门之内。看那样子,倒有些像是仪仗队,不过这规模实在是太小了。

接着,一道身影出现在大门之中,赫然便是李治。

李治一见到横街对面的张允文,不由眼睛一亮,不过皇室的教养却使他没有喊出来,背负着双手,慢慢的往外走去。

然而张允文三人的目光却是紧紧的盯在那三名穿着黑衣的大汉身上。

就在李治准备走过来时,张允文蓦地大喊道:“小治,退回去!”

听见这话,李治不由一愣。然而接下来,却发生了让他目瞪口呆的事情。只见那三名黑衣大汉从腰间抽出横刀,大吼道:“杀——”

接着五十多名黑衣大汉手持横刀,从对面围墙的缺口处翻了出来,大呼小叫着往李治的方向冲了过来。

此时的承天门外,城楼上只有十多个士卒,,大门两边站立着四个士卒。连带着李治的四名卫士,一共才八人。不过这八人却是久经战场的老兵,一见到这种情况,连忙冲上前去,排成阵型,将李治拦在身后。

而那些在城头巡逻的士卒,也赶紧从城头下来,准备支援下面。

张允文右手拿着军刺,左手拿着匕首,而杨石和宋瀑二人则是一人一把横刀,向那些黑衣大汉冲了过去。

当张允文快速的躲过两把劈下来的横刀,反手将军刺插入到一人的腹部时,忽然听见一声轻呼:“张允文,是张允文!”

张允文一面闪躲这大汉的攻击,一面偱声而望,一眼便瞧见了那正往自己这边过来的结社。

“阿史那结社,你吃了雄心豹子胆,竟然带人造反?”张允文喝道,同时双臂一振,将一名突厥大汉的横刀拔开,奋起一脚踹在那人的膝盖处。那名突厥大汉蓦地倒在地上。

“哈哈,朝廷待我如无物,我等就是反了又如何!杀,给我杀了晋王和张允文,用他们的首级换取功名!”阿史那结社猖狂的大吼一声,领着三人想绕过那八名士卒组成的防线,杀向李治。

张允文看在眼里,对着杨石宋瀑大吼一声:“你们二人挡住了,我去找小治去!”

宋瀑横刀猛的一挥,竟然将面前的突厥大汉连刀呆手给砍成两段,再奋起一脚,直将这近两百斤的大汉踢飞近丈高,轰然落地之时,已是口角溢出鲜血,活不成了。

“大人放心,这些人属下自会料理!”宋瀑好整以暇的说道。

而那杨石,手中横刀挥舞如飞,面前的士卒只见一片刀光将自己笼罩,心头大惊,正要反击之时,陡然觉得脖子一凉,接着鲜血喷涌如泉。

张允文眼见那阿史那结社将要冲到李治面前,张允文想也不想,右手的军刺便往阿史那结社身上飞射了过去,口中同时大喝道:“小治,拔剑御敌!”

那阿史那结社余光瞥见张允文一振右臂,心知不妙,右手横刀猛的一挥,不偏不倚,正好击中军刺。只听“铛”的一声,那军刺改变了方向,往斜方射去,余势未减,直插入一名唐军士卒身上。

然而得空的李治已经拔出了身边的长剑,面带惊惶的看着重新扑过来的阿史那结社。

“哈哈,晋王殿下,纳命来吧!”结社一声狞笑,挥刀便要砍下。

此时,张允文已经历李治不到一张,却是被两名突厥大汉给缠住。这二名大汉知道张允文厉害,手中横刀挥舞,却始终离张允文又三步的距离,不让其近身。

而那八名士卒,在突厥大汉的进攻之下,已经战死了五人,剩余三人正在顽抗之中。

正在这时,承天门后,忽地涌出一大批手持长枪的士卒出来,直往这边过来。

结社挥刀一斩,李治连忙举剑相应,只听得“铛”的一声,一股巨大的力道从刀剑交接之处传来,剑柄微微颤抖,几乎使李治捏不住剑了。

连忙后退两步,重新举剑。

张允文见状,连忙吼道:“小治,你不是说过想上战场么?拿出劲来,好好的想想当初教你的那些!”

李治闻言,双目之中,陡然闪过一丝神采来。对啊,当初我不是说过要上战场么?今日之局,若都不能过,那如何上得了战场?

眼见结社再次攻击过来,李治双手举剑,不断的击在那横刀之上,转眼之间,便连挡了四刀。

这时候,那些从城门冲出来的士卒已经赶到,将李治保护在中央,一杆杆长枪直向结社捅过来。

眼见唐军出来,结社知道此战已不可能斩下李治或是张允文的人头,心中便生出退意来。口中大声喊道:“撤!”,身子往后退去。

本以为在退的过程中将会有人接应,然而,四面空荡荡的,除了脚下的尸体之外,一个突厥大汉也没有。

结社惊讶的回头一看,只见得贺逻鹘已经带着突厥人往南撤去,离自己足足有近二十丈远了。

正文 第三百六十章 事后处置

 原来那贺逻鹘看见城门内涌出的一队队士卒,心生怯意,当下便对着身旁的几名突厥人说道:“唐军势大,我等还是先撤吧!”说着,慢慢的往后撤去。

这几名突厥大汉二话不说,跟着贺逻鹘慢慢的往南走去。

其余的突厥人见状,也跟着那贺逻鹘等人慢慢的往南退。

宋瀑和杨石二人杀了七八人,与那仅存的三名皇宫卫士汇合在一起。

而那结社,便被挡在这五人与新涌出来的皇宫卫士之间。

李治看着那些往南逃窜的贺逻鹘等人,沉声说道:“你们尽数去追击那些人,记住了,一个也不能放过,此处有张将军在此,万无一失!”

这却是对那些从城门内涌出的三十名士卒说的。

领头的三名队正略一犹豫,却是没有迈出脚步。

李治立刻提高声音吼道:“干什么,敢违抗本王的命令么?还不快去?”

三名队正互相看了一眼,立刻领着手下士卒往南追去。

待这三十名士卒追过去之后,阿史那结社环视了一下四周的人影,忽地拄着横刀,对张允文和李治道:“哈哈,老子今日运气不好,竟然遇上了张将军!不然,老子已经携着晋王殿下的人头逃出长安了!”

张允文深深看了阿史那结社一眼,对着杨石和宋瀑使了个眼色。这二人早已和张允文配合已久,一方的一个眼色,一个动作,另一方都能猜出是什么意思来。这二人一见到张允文的眼神,当下一握手中横刀,一左一右向阿史那结社杀去。

阿史那结社感觉身后传来风声,想也不想,手中横刀便挥了出去。

“铛——”杨石的横刀被挡住。

而宋瀑的横刀带着更大的力道,向这边削了过来。

阿史那结社不敢回刀招架,赶忙身形一移,想要避开这一刀。

刀锋从他的肩头削过,带起了一片衣袍。

正当他庆幸躲过这一刀的时候,宋瀑却伸出一只脚来,一脚踢在了结社的腹部。巨大的力量使得结社斜向上飞出近三尺。

还未落地,结社只看见一道刀光闪过,脖子上陡然一凉,接着便轰然落地。

这时候,跳在空中划出一刀的杨石,双脚这才落在雪地之上。。

一道嫣红出现在阿史那结社的脖子之上。接着,这红色慢慢的扩大,渐渐染红了附近的雪地。

看着雪地上怵目惊心的血红痕迹,张允文向李治笑了笑:“呵呵,小治啊,看来今日是去不成那胡姬酒肆了!”

李治闻言,向着张允文机械的一笑。张允文知道这是李治太过紧张之后,陡然放松,身体反应不过来。当下走过去,拍拍李治的肩膀,:“小治啊,今**的表现可是很好啊!,先挡住了那阿史那结社的几剑,后又果断命令士卒追击,拿出了王爷的气魄,表现得真是不错!”

听了张允文的赞扬,李治的笑容渐渐柔和起来,最终轻声问道:“真的表现得很好?”

“嗯!”

正说着,忽然从身后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回首一看,却是一队队宫中卫士握刀挟弓、全副武装,赶来支援。

“末将参见晋王殿下,见过张将军!”领头的是一名中郎将,一见到李治和张允文赶紧见礼。

李治挥挥手:“不必了!陈郎将,这边的战斗已经结束。有将近四十人往南逃去。本王已经让三队人先行追击,你也分出兵力去追击吧,本王即刻回宫,向父皇禀报此事!”

这位陈郎将二话不说,挥手分出三百兵力往南追去。而自己和一百士卒,则是护卫着李治和张允文等人,慢慢往皇宫内走去。

还没到太极宫,便遇见了一位匆匆走来的内侍:“哎呀,晋王殿下,陛下正派人四处找你呢,你来得正好!”

李治点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便跟着那内侍便往李世民所在的宫殿走去。

张允文紧随其后。

来到一间大殿之外,那内侍正要进去通报,里面便传出李世民的声音来:“是稚奴来了么?赶快进来!”

李治和张允文进入殿中,只见殿内坐着两人,却是李世民和李泰。

“呵呵,允文也来了!来来,给朕说说,刚才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有卫士来报,说有人在外面动了刀兵啊?”说道后面,李世民的语气已经开始凌厉起来。

“哦,是这样的,那北平郡王之弟,阿史那结社因不满大唐对他的待遇,领其族人五十余人,欲图在皇宫之外劫杀皇亲贵胄,取其首级以投奔西突厥,恰巧被微臣与晋王撞见。一番血战下来,占了阿史那结社极其党羽近十人,其余党羽溃逃,现正在追击之中!”张允文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下事情梗概。

听了张允文的言语,李世民眉头渐渐皱起,猛地一派椅子上的扶手:“岂有此理!这阿史那结社当年诬陷突利,朕看在突利面上,饶他一命,今日他却做出这般事情来,实在是罪不可赦!”

说着,目光转向李治,面带关切的问道:“怎,稚奴,你受伤了没有?有没有受到什么惊吓?”

李治顿时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来:“没,没有!父皇,儿臣很好,没什么事!”

这时候,张允文一笑:“陛下不用担心,今日晋王殿下的表现非常不错。先是以剑御敌,挡了阿史那结社四五刀,拖到城头上的士卒下来,将阿史那结社包围起来。而后,又拿出王爷的气势,让支援的士卒追击逃亡者!”

李世民转过头,先是看了张允文一眼,再满是惊异的看着李治。

在李世民灼灼的目光之中,李治的脸庞迅速通红。垂下脑袋,不敢抬起头来。

李世民不由哑然一笑。

这时候,那魏王李泰忽然说道:“张将军,今日好像没有朝会吧,而且衙门那边的事情也差不多了,你应该没有什么理由来皇城啊,怎么来到皇城,恰好遇见此事了?”

张允文还没回答,殿外却传来了内侍尖利的声音:“太子殿下求见陛下!”

李世民看了李泰一眼,沉声说道:“让他进来!”

李承乾进入殿中,见到李泰在此,眼中不由露出一丝诧异之色,接着便恍若无事的向李世民行了一礼,又向李泰、李治和张允文三人打了招呼。

“呵呵,张将军还没有回答我的话呢!”李泰催促道。

张允文微微一笑:“今日微臣与晋王约好,去胡姬酒肆看看胡旋舞,喝喝龙膏酒,所以微臣便来到这皇城之外,等候晋王了!呃,魏王殿下可还有疑问?”

李泰摇摇头,却向李治露出一副痛心的模样来:“九弟啊,你尚且年幼,还是当以学业为重,怎能沉溺于歌舞美酒呢?”

李世民闻言,不由微微颔首。

李泰又调转矛头:“还有张将军,你又怎能带九弟去那种地方啊,耽误了学业可是不好啊!”

张允文看见着李泰一脸得意的神情,心头暗暗不爽,当下笑道:“呵呵,若不是魏王殿下常常领一干文士去那里,晋王又何必找上微臣一起前去啊!”

李泰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

那李承乾逮住这机会,向李泰笑道:“四弟啊,想不到你也爱看这胡旋舞。若是有暇,到可以和九弟一起去,免得麻烦张将军了!”

李世民将诸人的表情看在眼里,话语听在心中,脸上淡淡如水,没有露出任何表情出来。

“好了,太子,魏王还有稚奴允文,你们别争论了,先随朕一道去宫外看看情况究竟如何!”李世民站起身来,目光在殿内一扫,朗声说道。

“儿臣遵命!”三名皇子抱拳道。

“微臣遵命!”张允文抱拳道。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杂事

 无意间被卷入到阿史那结社谋反的事件中,张允文心头也是颇为不爽,而后,在大殿之内,李泰又对自己加以攻讦,所以张允文随着李世民大殿的时候,心头还是带着几分不爽。

来到承天门外,只见几名宫中卫士正在打扫现场。他们将尸体拖到一起,那拖动的过程中,道道血红的痕迹在雪白的雪地上蜿蜒,显得分外醒目。

看到这些尸体,李承乾和李泰脸上不由露出不自然之色。

李世民的到来,让这些正在清理现场的士卒不由放下手中活计,齐齐向李世民行礼。李世民挥挥手,示意不必,走到那堆尸首旁,目光慢慢移动,终于落在了那阿史那结社的尸首上。

微微轻叹一声,李世民转过头来,轻声笑道:“好刀法啊,一刀破喉,一击毙命,不知是何人击杀此獠啊?”

张允文上前一步,抱拳道:“乃是微臣手下亲兵,现为昭武副尉的杨石与现为昭武校尉的宋瀑同击之,两招之内便击杀了此獠!”

“哦?”李世民慢慢的往成天门外走去,众人连忙跟上,“不知这二人现在何处?如此猛士,朕倒是想见上一见!”

张允文进入皇宫之后,杨石和宋瀑二人却是被守卫城门的士卒热情的请到了城门后面的一处房间里,正在和几名卫士喝着酒。听见李世民来到承天门外,这些人赶紧跑了出来,混在人群中,隔着近丈的距离,护着李世民等人。

听得李世民的言语,张允文四下一望,一下子便瞧见了人群中的二人,连忙招呼二人出来见礼。

李世民一见到二人,便不由啧啧赞叹起来。二人往那儿一站,一股彪悍的气息便散发出来,让常年混迹军营的李世民不由眼睛一亮:“果然是猛士啊!宋瀑杨石,你二人上前听赏!”

二人连忙上前,半跪在李世民面前。

“你们二人护卫晋王,平定叛乱有功,升杨石为昭武校尉,升杨石为游击将军。各赏黄金百两!”

二人当即大喜,拜谢道:“多谢陛下赏赐!”

“嗯,你二人现居何职?”李世民又问道。

“我等如今在侦察营新兵训练营之中认训练教官!”

李世民点点头:“这也倒是人尽其用!好了,你们二人先且退下!”

二人退下之后,李世民反身往皇宫走去。回到那承天门下,张允文向李世民抱拳道:“陛下既然没有微臣的事了,微臣就先且告辞了!”

李世民却道:“慢着,允文啊,朕有两句话对你讲!呃,太子。魏王还有晋王,你们先且回宫!”

三人同时看了一眼张允文,目光中各自带着不同的意味。李泰和李承乾是惊讶,李治目光中带着的却是担心。

在三人离开之后,李世民便轻声的说道:“允文啊,你是不是哪儿得罪过魏王,魏王对你是深有成见啊!”

张允文苦笑一声:“微臣也不知是何处得罪过魏王,想来是文武不和吧!魏王殿下喜爱文学,而微臣乃是武将,只通晓军事!故而魏王对微臣恐怕有所成见吧!”

李世民轻叹一声:“好了,允文,魏王之事朕会与他分说。另外,允文还记得当初朕与你说的话么?”

张允文点点头:“嗯,湖面看似平静,实则下面暗流汹涌,还是站在岸上才好!”

“既然你记得,那可要在平时的时候也要做到啊!”李世民满是深意的说道。

“陛下放心,微臣定当持中守正,不偏不倚!”

“呵呵,这样就好!”

再和张允文说了几句话之后,李世民便施施然的走回皇宫。

张允文站在后面,向李世民的身影一揖:“恭送陛下!”

阿史那结社谋反一事,在朝堂中的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振动。那些投附大唐的部族首领纷纷上书,表达了对阿史那结社的谴责和对大唐的忠心。李世民收到这些奏章之后,也派出人来,对这些首领赐下厚厚的礼物,表示慰问。

至于那贺逻鹘及其他突厥大汉,在四面城门封锁,金吾卫全体出动的情况之下,很快便被逮住了。最后在论及这些人的处罚的时候,李世民念及这贺逻鹘乃是突利唯一的儿子,并没有斩首示众,而是将起流放岭南。至于其余突厥大汉,则是一个没留,全部枭首。

随着新年的到来,那些在外呆着的王爷们也渐渐返回了长安。长安城内照样一片鸡飞狗跳,忙得金吾卫焦头烂额。

然而,在这些到来的王爷之中,却没有吴王李恪的身影。

张允文心中好奇,这李恪每年年末的时候,都要跑回长安,不在长安呆满三个月是不会走的。而今没来长安,倒是有些让人好奇。向李治一问,这才知道,这李恪犯事儿了。

腊月初的时候,这家伙竟然在祭拜祖先的那夜与*母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