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间,前面街道传来一阵喧哗,张允文一看,却是一群高鼻深目的胡人正当众表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只见一人腰缠巨蟒,一手扶着巨蟒腰身,另一手扼住巨蟒头颅,正缓缓在场中行走,惹得观众一阵呼声。而另一人,手中拿有一个火把,一张嘴对着火把一吹,只见烈火熊熊,经久不息。还有爬杆的,结绳的,林林总总,有十余人在此表演。

其时大唐国度已经初现规模,往来的胡商虽受制于控制西域的东西突厥部落,然来往长安者,也是如过江之鲫。待到后来李靖大破东突厥,控制西域诸镇之后,那往来长安的胡商更加多了。)

看了一阵,心中也觉得稀奇。

忽然,张允文心中生出一个主意来。

他缓步策马道那吐火人处,好像是为了看清楚那吐火人是如何吐火,竟将马头往那火焰边移去。谁知那人忽然喷出火来,直烧得胯下骏马一惊。

一声嘶鸣,人立而起,这受惊的骏马顿时飞驰。张允文坐在马背上,对着行人大声吼道:“马惊了!马惊了!”

顿时,街道上的行人纷纷往两边移开,让出路来。

跑了不远,只听见一人喝道:“小相公休惊,看某家助你!”

只见路旁一人闪出,拦在街上。那骏马本是受惊,不分东西,那里顾得上眼前有人没人,一股脑踏上去。

眼看骏马人立而起,一对前蹄将要踏在这人身上。这人却是丝毫不惧,一支巨大的手掌穿过马蹄,直达马颈之下,身子一侧,避过落下的马蹄,另一手却是托起马腹,一使劲,只听见他的身上传来“噼里啪啦”的一阵脆响,露在外面的一对手臂和胸膛的肌肉一阵蠕动,猛然块块鼓胀,竟将那张允文连人带马给举起来了。

张允文在感慨这人力量巨大的同时,不由对他生出结交之意。然而想起自己未完成的工作,便是身子一歪,竟然从马背上滑落,直跌下马来。

落地刹那,张允文手掌撑地,尽量减轻冲击,左脚膝盖却顺势在地上一划拉,顿时,裤脚破裂,里面的肉被地上的石板划出道道血痕,似乎,连骨头都歪了。

那扛马之人放下四腿已软的骏马,来到张允文身边,嗡声道:“你没事吧?”

张允文看着这位力能扛马的大汉,一幅强忍疼痛的表情:“在下没事!多谢这位大哥相助!”

大汉看了看张允文腿上的伤,道:“小相公,你这腿可是伤的严重啊!可是需要尽快治疗啊!”

张允文却是暗自一笑,虽然左腿膝盖看起来鲜血淋漓,狰狞恐怖,而且骨骼都好像有些错位,然而实际上,除了那点皮外伤是自己在地上划的,那骨骼错位完全是自己在马上的时候弄出来的。

“小子张允文,敢问恩公姓名?”张允文见识到这人一身可怖的力气,不由心中暗自生出结交之意。

嗯,若是把这家伙拉入秦王府当打手,绝对是一个超级双花红棍。

不料这人看了张允文一眼,道:“什么救命之恩,不过是顺手为之。这恩人二字,休得再提!”说着,大汉起身,在围观众人敬佩的目光中走进路旁的一家屠狗店。

张允文不由一声轻叹:豪杰之辈多屠狗。此言果然不虚!

本来张允文想要一瘸一拐的去医馆,却是两名热心的群众将他扶到最近的一处医馆。

那年老的大夫一见病人来,看到张允文如此“严重”的伤势,给他绞了裤腿,又敷了些黑乎乎的药膏,最后还刷刷的开出一大张单子,让人抓来十余包药。嘱咐张允文卧床休息,少动。

张允文看着这些药包,心头顿时苦笑不得!这下可有得自己喝了!

(今日三更!各位看书的同学们,拿你的鼠标轻轻的点击“收藏本书”和“赠送鲜花”就可以分别得到1点和两点积分!如果你在投个贵宾,盖个章,你就可以得到无数的积分!还犹豫什么?上吧!!)

正文 第四十章 三棱军刺与六五式军刀

当张允文被抬回家时,刘氏兄弟早已闻讯而出。)

看到门板上躺着的张允文,两兄弟一下子扑到他身边,一个劲的嚎哭:“老三啊,你可千万不能死啊!像我们兄弟,情同手足,你要是死了我们怎么活啊!”

“至少,至少你也得把欠我们的那家酒馆开起来后才死啊!”

张允文躺在门板上,听着刘氏兄弟的哭诉,开始时还微微感动,可听到后面,又不由又气又笑。

“咳咳”的咳了两声,对刘氏兄弟道:“大哥二哥,我还没死呢,你们哭啥哭!”

刘氏兄弟倏然一惊,抱在一起看着张允文:“老三,你没死?”

“真的没死!”

“没死干嘛让人用门板抬你回来?”

张允文顿时猛翻白眼,指了指左腿伤势,这二人才看到原来张允文的左腿受伤了。

忙不迭的把张允文运进宅子里,又对那些送张允文回来的街坊邻居说了谢谢,刘氏兄弟这才进门看望张允文。

然而刚刚走到张允文门口,却见张允文坐在榻上,一手按住左腿膝盖,另一手用力朝另一个方向掰,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张允文满头大汗的放下手。)

“老三你可千万不要啊!”

“或许这腿还有得治,可千万不要放弃啊!”

“啊——”刘勇刘武两人叫了一声,同时冲入房间里面。正要围着张允文嘘寒问暖,却见张允文竟然一下子站了起来!

“两位哥哥担心了!”张允文擦擦汗水,向刘勇刘武二人道。

刘氏兄弟顿时呆呆的看着张允文:“老三,你刚才不是腿要断了吗,怎么现在好了?”

张允文拍了拍刘武的肩膀:“哈哈,那是三弟我装出来的!”

“装腿断干嘛呀?”

“天机不可泄露!”

……

东宫显德殿,太子建成坐在一方几案之后,满脸的阴沉。

“告诉孤,这是怎么回事?二弟的那些人马,不是病了就是瘸了,这个时机也太凑巧了吧!难道他们还想抗旨不成?”

看着手下送来的一份名单,上面写着:房玄龄,身染重病;马周,回乡探亲;张允文,跌马瘸腿……

一个个秦王府的大臣,竟然尽数有事,唯一应诏的只有一个杜淹。(看章节请到)此人乃是杜如晦的叔父,破洛阳时,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劝说下,李世民才勉强将他收入天策府。

“殿下,这次虽然没能够收纳一部分秦王心腹,但殿下且不能泄气,毕竟来了一个杜淹。只要殿下待这些人以诚,则他们定会为殿下诚意感动的!”站在一旁的太子中允王圭说道。

太子建成手撑额头,对着王圭和魏征挥挥手,示意二人出去。魏征正要张口说话,却被王圭拉着离开显德殿。

大唐武德四年十一月,太子建成受令讨伐刘黑闼,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黄河以南、以北各州均受建成处置,他有权随机行事。

然而,随行的一席人马之中,却无秦王心腹。

太子走后,张允文第一时间蹦跶下床,出了家门。)而与此同时,许久没去秦王府应卯的房玄龄诸人,也开始到秦王府办公了。

张允文之所以出门,一来是连续几日憋在家里,想出来透透气;二来嘛,则是要找人打造些东西。

在家里“养伤”的几日,张允文实在无聊,便用烧黑的竹签加上笔直的竹尺画出了三棱军刺和六五式军刀的样图。

一看到这两样东西,张允文顿时心中沸腾不已,一股久违的情绪慢慢涌上心头。于是,他迫不及待的想让铁匠打出实物来。

现在张允文作战用的武器除了一把在洛阳时刘氏兄弟送的匕首外,就用一把细长的剑,这剑张允文一直是用来做三棱军刺用的。

看看那把匕首,和张允文上了几次战场,匕首已经有些钝了。这毕竟只是一把较好的匕首,比起后世的六五式军刀,差得太远了。

于是,他想重新打造一套武器。

照例来到那周铁匠的铁铺外。此时的周铁匠,因打造了第一具马镫马掌而扬名长安,就连将作监的那些铁匠也前来向他请教过打造马镫马掌的方法。

张允文到来,使得原本安逸闲坐的周铁匠一下子站了起来:“哎哟,这不是张大人嘛!这次又有什么需要打造的,你尽管说!”

张允文却背负双手在周铁匠的铺子了转了一下,然后一脸笑容的对周铁匠道:“我给你东西,你敢打吗?”

周铁匠把胸脯一拍,一脸豪气的说道:“大人放心,还没有什么我不敢打的?”说完,又小心的问了一句,“嗯,不知大人想打造什么?”

张允文斜觑了周铁匠一眼:“横刀你能打吗?”

周铁匠顿时摇摇头:“那东西可是官府禁止打造的,只有将作监才有权利打造!要是我们被查出打造横刀,罪同谋反!”

张允文闻言,笑道:“我要打的东西和横刀差不多!”

周铁匠顿时摆摆手:“那就请大人去将作监打造,我可是小本经营,不能冒这个险!”

“可是我不想让将作监的人知道!这样吧,周老板你看看这两样东西,然后再决定打不打造!”说着,将两张绘有三棱军刺和六五式军刀图样的纸递给周铁匠。

周铁匠看了看之后,不由笑道:“我说大人,你就是说这东西和横刀差不多?我看是差远了!好,今日我便动手帮你把这两样东西给打出来!”

张允文正色道:“周老板,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两样东西,不消三个月,它绝对会成为和横刀一样的管制物品!还有,你可要记住了,只能打这一套!而且打了之后你要马上忘记,不然即使我不杀你,秦王的玄甲队可是会将你追杀到天涯海角的!”

说道最后,张允文面色带着一些狰狞,看得周铁匠直点头。

“好了,明日我来取货!你可要好好的打造啊!哦,对了,我跟你说说打造这些东西需要注意的事项!”

说完,便指着图纸向周铁匠说道这三棱军刺哪里需要开锋,需要坚固到什么程度,这六五式军刀哪里要开锯齿,那里要开血槽。

一通注意事项下来,周铁匠终于感觉到即将诞生在自己手中的两样兵器是多么的血腥,难怪张允文要说出那番话来。

信誓旦旦的向张允文保证之后,周铁匠拿着图纸到店铺内的一处炉灶开工了,这一次,他一个助手都没带。

(看到可怜的收藏数和没有上调的鲜花数,俺的心头拔凉拔凉的啊!不过就是点击一下收藏,有多难吗?哪怕你把鲜花送给其他的大神,到本书留言一下也是对俺的莫大的鼓励啊!)

正文 第四十一章 孙思邈到来

当张允文出现在醉云楼时,掌柜许辰松又一次擅离岗位。

“院长,你要我们查的那人已经查出!那日将你的坐骑扛起来的黑汉子叫做杨常,陇西天水人氏。当年秦王西征薛举时,战乱不休,杨常便在那个时候带着妻儿迁到长安。在长安以屠狗为业!据说此人年轻时便极有力气。十七岁时便能扳倒一头水牛。”许辰松拿着一份情报,递给张允文看。

张允文看了一下,发觉这份情报竟是用明文写成,顿时对许辰松道:“情报我已知晓!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说着一指纸张上的字,“为什么用明文来写?”

以前到此的时候,张允文所得情报尽是许辰松口述,没有纸张给他看,他也一直没有注意。而现在接过纸张时,才发现这个问题。

许辰松却是一愣:“什么明文?”

张允文一拍头,暗怪自己粗心大意,连这些情报部门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给他们说清楚。

于是当下将所谓的暗码明文之类的讲了个透彻,一边讲,还一边在纸上比划,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草草的讲了一遍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剩下的还要靠你们自己去摸索补充!”张允文拍拍屁股,准备走人。所有章节尽在

刚到房间门口,那许辰松像是想起了什么,对张允文喊道:“院长,你让寻找的那孙思邈已经快到长安了!我估计明日即可到达!”

张允文“嗯”了一声,回过头对许辰松道:“以后说话小声些,我听得到的!”

翌日一大早,张允文便来到醉云楼,在早已等候在大堂内的伙计一起,到长安城南门迎接神医孙思邈的到来。

本来那许辰松嘟囔道:“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医者,院长干嘛前去迎接啊!”然而被张允文的眼睛一瞪,许辰松顿时闭口不言。

路过周铁匠的铁匠铺时,张允文吩咐那名伙计稍等一下,然后踏进铁匠铺。

满脸憔悴,顶着一双熊猫眼的周铁匠一见张允文来到,便把他拖进铁匠铺里面,将一把连鞘匕首和连鞘的军刺递给张允文:“张大人,这东西已经按你的要求做好了!唉,真是麻烦,光是给那把匕首做锯齿就用了足足两个时辰!”

张允文抽出军刺。这军刺呈“t”字状,三面血槽,三个棱未开锋,只在军刺的尖头处开了锋。狠狠的向下一刺,感觉还算不错。不过不知道这把军刺有没有前世的军刺那般坚固。

再看这军刀,和后世的六五式军刀相差不大,唯一的区别是在刀脊靠柄处加上了锯齿,这个锯齿是张允文改进的,更加符合他的使用习惯。

将近40厘米长的军刺小心的连同圆鞘在腰间绑好,再将匕首绑在右腿小腿上,然后递给周铁匠一锭十两重的银子,冲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周铁匠连连点头。

和醉云楼的伙计来到朱雀门外,人流熙熙,却不见孙思邈的踪迹。

等了片刻,甚是无聊,吩咐那伙计盯着,张允文便靠在一棵树上,抽出三棱军刺,把玩起来。

若是有一把自动步枪该多好,把这三棱军刺挂在步枪上然后平端枪身,一个冲步,猛然刺出。“杀——”!

可惜的是现在没有自动步枪,倒是有长枪。要不然回去将这东西当成长枪枪头用?

正考虑间,听得那伙计兴奋的喊道:“来了,来了!”

张允文一看,只见一辆马车缓缓驶来,而那伙计正是指着马车说道:“就是这辆车!驾车的我认识,他原来也是醉云楼的伙计!”

马车驶近,马夫止住马车,一下子跳了下来。)

接着马车的门帘掀开,一名皓发童颜的老者探出头来,见到了朱雀门外,便稳步下了马车。

这老者满头白发,却是面色红润,脸上几乎没有一丝皱纹,如同孩子一样。一双眼中散发出令人心醉的光芒,单单是平和的望你一眼,你就会如沐春风。

张允文走上前去,对着这位身着道袍的老道士一揖:“小子张允文见过孙道长!”

孙思邈扶起张允文:“呵呵,就是你向王妃进言让我前来为郡主和娘娘治病的?”

张允文礼貌的一躬身:“打扰孙道长清修了!”

孙思邈却是摇摇手,对着张允文一笑:“张大人客气了,治病救人乃是我医家本职,在蜀中也是看病,来长安还是看病,这又有何不同?”

“允文受教了!”

说着,几人迈步向长安城走去。

沿着宽大的朱雀大道一直走,孙思邈健步如飞。张允文迈开双腿,才勉强赶上孙思邈的步伐,而那两名醉云楼伙计,在被张允文抛开一段路程之后,抱怨了两句,返回醉云楼。

以近乎小跑的速度,两人很快来到秦王府。

得到消息的长孙氏带着几名嫔妃和李世民的儿女全部出现在大厅内,迎接着这位神医的到来。

长女襄城公主、长子李承乾,带着身后的弟弟妹妹向孙思邈齐齐行了一礼。

张允文也是第一次看到李世民家的几个儿女。这襄城公主也不过十岁的模样,却有着和其母长孙氏一样文静贤淑。而此时的李承乾不过三四岁,却是一副严肃的面孔,有些小孩装老成的感觉。

而在李承乾身后,张允文注意到两人。一是生得极为俊俏的李恪,另一人便是有些微微发胖的李泰。这两人一人差点被立为太子,后来被长孙无忌构陷,翘了。而那李泰,和李承乾争着储君位置,争得腥风血雨的。至于高宗李治,现在还未生出来。

众人寒暄一阵,孙思邈便开始给李宇看病了。

三根指头搭在李宇的手腕之上,细细的感受着脉搏的跳动。之后,又看了看李宇是舌苔、眼球等。检查完毕,孙思邈并未说出病情,而是又为其他几位皇孙检查起来。最后,孙思邈示意闲人退下。

于是,大厅内很快便只剩下长孙氏、张允文和孙思邈三人了。本来张允文也要退下,长孙氏却示意他留下。

“依老道看,郡主所患之症,乃是气疾!老道遍观诸位皇孙,有气疾者惟郡主一人。可是老道刚才看娘娘脸色时,发现娘娘好像也是身染此疾!”

此言一出,长孙氏面色一变自己竟然身染气疾?而那宇儿也染上此病,难道是我传给她的?不过我可不是她的生母啊!

接着,孙思邈又是一通专业术语:“气疾者,系心肝胆三脏,有由心神虚祛与心气不宁者,有由肝气抑郁与肝气过亢者。如胆气亦由虚实证候各异。”

张允文听得半懂不懂,只得不停的点点头。

而长孙氏却是施了一礼:“还望道长能救小女!”

正文 第四十二章 秦王回来了

孙思邈在秦王府住下了。

神医来秦王府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长安,于是,城内的帝室贵胄,世家巨贾,无不天天派人到秦王府外张望,等到神医出府时,可以把他拉到自己家中为自己做个全面检查。

没有人不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

然而,有秦王这尊大神在此压着,没人改动劫人之类的念头。

张允文最近却是郁闷非常,而导致他郁闷的原因则是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非常有力量的男人——杨常。

自从看到杨常近乎变态的力量之后,张允文便一直想拉拢此人。然而每次提着礼物前去拜访时,杨常总是不冷不热的对待他,搞得他每次到杨常那里半个时辰之后,必然回来。因为这半个时辰中,杨常会吃完张允文带去的食物,喝完带去的酒。

郁闷不已的张允文从那家屠狗店出来之后,看着墙壁上悬挂的剔骨刀之类的东西,忽然心头一动。嗯,我的两位哥哥也常使这东西吧,若是把他们带来,三个屠夫之间,肯定会有话题的。所有章节都是请到

于是,张允文兴冲冲的回到家中,把这件事给两位哥哥说了。

刘武先是一愣:“老三,上次我们在郑屠那里,你让我们回来,现在回来了怎么又让我们去一个杨屠那里!”

刘勇接口道:“对对,上次我们回来,你说给我们开的酒馆怎么还没有开起来吗?”

“对对,酒馆呢?”刘武跟着诘问道。

一滴汗珠顿时从张允文额头上冒出,呃,好像自己真的这么说过,不过嘛最近一直很忙,几乎把这事忘了。

“嗯,大哥二哥,你们别催嘛,这酒馆很快就开好了!真的,很快的!”

三言两语将两位哥哥哄好,说是明日便带着他们去那杨常的铺子。

而此时,在离长安有一日路程的渭南县,李世民正带着将士返回长安。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李世民骑马漫步在官道之上,只见两旁衰草连天,枯树飘摇,想起几个月前虎牢大战时的激烈壮阔,又想起此次出兵讨伐刘黑闼的战斗,不由心潮澎湃,坐在马上,对着这无限江山,看着兵马蜿蜒,不由大声朗诵起这首《述怀》。

长孙无忌拍马上前:“殿下之诗,大气沉厚,气势雄浑,字里行间,似乎可见兵戈无数,只待殿下长剑一指,便可扫灭八方啊!”

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之言,顿时眉开眼笑,指着西方道:“辅机啊,此地距长安不过一日的路程,吩咐士卒加快步伐!”

长孙无忌拱手道:“是!”

李世民望了一下前面缓缓前行的队伍,出发时足足几万人,回来时只有一万人了,剩下的将士尽被太子建成倚仗圣旨掌握,此刻正在和刘黑闼的残部作战。相信凭着唐军杰出的战斗力,山东战事会很快结束。

想到此处,他不由面色有些阴沉了。)

长安城内,张允文带着两位哥哥,搬着一大瓮美酒和几只烤鸡再一次来到杨常的铺子中。

此时杨常正在屠狗。

只见他手持一把锋利的尖刀,另一手抓住一条黑狗的脖子,摁在几案上,几案下方搁着一只接血用的斗大陶碗。

任凭那黑狗如何挣扎,总是被杨常摁得死死的,只有满是利齿的口中徒然的发出阵阵绝望的犬吠。

杨常持刀的手“嗖”的一声扎入黑狗脖子,顿时,一股满是腥味的黑红色狗血喷射而出,刚好落在几案之下的陶碗里。不多时,斗大的陶碗便接了满满一碗狗血。

下刀利落,收刀迅速,一刀中的,毫无拖泥带水。

“好刀法!”张允文忍不住轻赞一声。

而刘勇嘟囔道:“老二,看到没有,这人下刀比老爹还利落!”

刘武翻个白眼:“难道我自己没长眼睛吗?”

杨常早已看到了张允文,不过那时忙着杀狗,无暇说话。现今也杀了狗,干净利落的将微微抽搐的狗扔在一边,对张允文道:“你来了,今日又带什么来了?”

张允文讲酒瓮和烤鸡放在杀狗的几案上:“今日我是陪我两位哥哥前来。他们也是屠子,听我回去说了杨大哥刀法深奥,特来见识见识。”

刘氏兄弟顿时齐齐点头。

张允文打开酒瓮,酒香四溢,杨常和刘氏兄弟齐齐咽了一口口水。

正要给杨常倒酒,忽然听得门外传来一声焦急的呼喊:“允文可在此处?”张允文一听,竟然是房玄龄的声音,顿时晓得有大事发生,向杨常告了个罪,便出门去了。

出门一看,只见房玄龄骑着一匹大马,正焦急的看着门口。原来房玄龄早已到张允文的宅邸中去过,听到下人说张允文来了此处,这才匆匆赶来。

见张允文出来,房玄龄道:“允文快随我到朱雀门去迎接秦王殿下!”

张允文顿时精神一振:“殿下回来了?”

由于他是步行而来的,无马可骑,要是和房玄龄挤上一匹马,两个大男人的,又太不象话了。于是他撒腿便往南跑去。

房玄龄也策马而去。

到达朱雀门边,只见秦王府留守的文武和李承乾同时站在朱雀门边,望着南方过来的蜿蜒队伍。

先是骑兵。只见一水黑的玄甲骑兵纵马飞驰过来。张允文还看见几个熟悉面孔,那是出身玄甲队的侦察营士卒。

只见李世民和出征的秦王府将领文臣在玄甲队后面慢悠悠的放马徐行。看到迎接的人群,李世民带头翻身下马。

“拜见秦王殿下!”李承乾当先一拜,剩余诸人也跟着拜下。

李世民扶起年幼的李承乾,接着又对剩余人道:“起来吧,都起来吧!不用多礼!”

整个朱雀大门热闹非凡,而那些士卒在到达朱雀大门后,便停了下来。片刻之后,在各级校尉的带领下,返回城外大营。

独独近七百人的玄甲队留在朱雀门边,而且将会随着秦王一起入城。

(今日三更!)

正文 第四十三章 一年

秦王回长安没有多久,齐王李元吉太子李建成也回长安了。

而天空中,此时已然飘起了朵朵雪花。从关中到河南山东,尽皆笼罩在一片皑皑白雪之中。

张允文抬起头,看着飘零的雪花,却是万般滋味涌上心头。伸出手,冰凉的雪花落在手掌上,凉凉的。

腊月二十三,祭灶。

俗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在一天,阖府上下的侍女都没有去碰那灶一下。张允文便和刘氏兄弟一起,亲自下厨。

本来那些男仆役见张允文亲自动手,便也争着下厨,结果张允文把他们全部赶了出去。

想当初,张允文的厨艺可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野战食物,做出来那是一个美味。不过他可不太想这些杂七杂八的仆役混在厨房之中,将自己引以为傲的厨艺偷师去,那可大大的划不来。毕竟这只是唐朝,很多后世的菜谱还没有发明出来。

和刘氏兄弟好好吃了一顿,张允文忽然想起一种东西——灶糖。

当初他小的时候,每到小年,母亲总会供上灶糖,说是用糖来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不在天帝面前说坏话。然而那时候的他,也总是会偷偷的舔上两口灶糖解解馋。

想到这里,他不由露出一丝微笑,随即想到了秦王府那些大大小小的孩子。

于是,他花了半天时间,做出了二三十个圆圆的糖瓜,用张牛皮纸包好,来到秦王府。

见到李世民夫妇时,先道几句吉祥的话,然后再往李宇的小院走去。

刚来到小院,便听见几声嬉戏的笑声。进去一看,却是李宇和大姐襄城公主连带各自的婢女正在地上玩雪。

经过孙思邈的一系列诊治,李宇的病情虽无明显好转,但其心境至少开朗得多。

见到张允文拿来一个纸包,那李宇便笑道:“不知允文哥哥这次又带些什么过来?”

以前他们不过初识时,李宇还不知晓张允文年纪,待她知道张允文也不过十五岁时,便不再叫他张军事,而是亲切的喊起“允文哥哥”来。张允文当时不由摸摸鼻子,难道自己非得要比起李世民等人低上一辈?

不过看到这个面色蜡黄的病丫头,张允文心头也是怜惜不已。于是每次来秦王府给他讲述笑话的时候,总会带上些东西,或是吃的或是玩的。(看章节请到)

张允文打开纸包:“不过是一些灶糖!来来,丫头,过来尝尝!”

李宇和他的婢女蕊儿毫不客气的拿起一块灶糖放在嘴中吃了起来。而那襄城公主则是犹豫片刻,见到张允文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这才拿起一块灶糖放入嘴中。

“好吃!真是好吃!”李宇一边吃一边嘟哝道。

张允文笑笑:“那这包糖放在这儿,留给你慢慢吃!不过可要分一些给你的弟弟妹妹!还有,糖要少吃,免得生一口的虫牙!”

李宇顿时一面使劲的咬着灶糖,一面频频点头。

不知不觉,武德四年就要过去了。

由于山东刘黑闼之乱还未彻底平息,南方还有萧梁政权在李孝恭、李靖的打击下苟延残喘,江淮还有杜伏威辅公佑,岭南更未归附大唐,北面还有突厥袭扰,这个春节,长安过得并不热闹。

开年后不久,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领兵出征了。

这一次,张允文依旧没有出征。不是他要求,而是李世民的决定。在李世民看来,张允文能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情报网络,又招了几十个侦察营士卒,最重要的是给李宇和长孙氏找来神医,哪一项不比出征在外重要。于是,要将张允文抛在了长安。

到最后,实在无聊的张允文便每日跟着长安外庄园里面的那些士卒和游侠儿一起来个几场“死亡角逐”,或是携带三天口粮在山上生存七日的“野外生存”。再不是便泡在醉云楼里,看着每日鸽子飞来飞去,以便第一时间了解各地情报。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三月已至。

这些日子里张允文也并不是没有收获。在刘氏兄弟每日的鼓噪和美酒美食的劝说下,杨常终于出山了。不过他投靠的对象不是秦王,而是他张允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