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言一出,那禄东赞、侯君集、魏征等人只好退下。

这时候李世民又接着说道:“为讨伐高昌,谁人为帅之事,众爱卿商量了许久,也没有得出结果来,前些日子,朕与药师好好的商量了一下,现做出决定如下!”

众大臣,尤其是那些武将一听李世民这话,顿时激动起来,满是期待的看着李世民。

“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左卫,兵出长安!令阿史那社尔为交河道行军副总管,统领右卫,与侯君集合兵一处,共击高昌……”

接下来便是一些其他武将的任命,如薛万彻、执失思力。当然,除了左右卫这两支唐军主力之外,还有阿史那社尔和执失思力的突厥骑兵,以及一部分铁勒骑兵,浩浩荡荡,共计十万大军qǐsǔü,进攻高昌。

在出征武将的名录之中,张允文果然听见了苏定方的名字。

被点到名字的武将面露微笑,,而没有被点到名字的则是垂头丧气。

而这时,那退在角落边的禄东赞看着侯君集,再看看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六章 赐宴望云亭

 李世民派出侯君集任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用意恐怕是将其支开,不让他插手朝中,尤其是这吐蕃之事。张允文看着侯君集,心头顿时明了。想不到一场关于侯君集助吐蕃人的事,竟然成全了侯君集的主帅职位。由此事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侯君集的宠爱还是非常深的。

散朝之后,张允文特地跑了一趟北衙龙武军大营,想去叮嘱一下苏定方。此时的龙武军乃是是由各军府选拔的精锐士卒而组建的新军,其战斗力非常强悍。李道玄这位前屯营兵大将军,如今是左龙武军大将军。

按说以苏定方的本事进入百骑,或是在宪兵营中任个官职那是绝对没问题的,可是,在他了解了这两类兵的任务之后,立刻放弃了留在宪兵营或是百骑的打算,而是跟着李道玄一起到了左龙武军,在里面任了个郎将。

本来张允文老早就想去看看苏定方,可是,吐蕃使团到来之事,让他有些忙不过来,只好一直拖到现在。

龙武军大营驻扎在皇城北面。

这所谓的南衙北衙,其实就是按皇城当中的横街来分的。横街以南,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和十二卫等朝中衙门的办公之处,而横街以北则是皇宫,乃是皇帝开朝会与休息的地方。

来到左龙武军大营里边,张允文很快就找到了正在场中操练兵马的苏定方。苏定方见到张允文,便将这操练之事交与旁边一名副手手中,和张允文一起进了营帐。

“苏大哥,你上战场的事情已经成了,今日朝会之上,陛下便宣布了出征将领名单,里面便有你的名字!”张允文说道。

苏定方一听,顿时面色狂喜,起身对着张允文便是一揖:“多谢允文周旋,哥哥才能上战场!若是立了军功,定不会忘记允文的!”

“大哥此话莫要再提,什么忘记不忘记的,你我本是兄弟,帮衬一下,理所当然!”张允文笑道,“不过有些事做兄弟的可得告诉你。陛下虽然同意大哥领军出征,在左卫军中听令,而且还升你为中郎将,可是也曾说过,若是此次战争你不能立下功来,可是要收回中郎将一职啊!”

苏定方闻言,却是面色不便,傲然说道:“不过就是立军功么?此事易如反掌!”

见得苏定方这幅自信满满呢的样子,张允文又道:“还有一件事你要注意一下。此次征伐高昌,主帅乃是侯君集。此人与我多有罅隙,如今你身在左卫,恐怕会遭其刁难,到时候大哥可要小心一点啊!”

苏定方顿时皱起了眉头,这主将刁难可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对了!”张允文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若是那侯君集刁难于你,让你去做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哥尽管推辞就是,就算是推辞不了,也可敷衍了事,出了什么事情,小弟帮你挡着!”

苏定方点点头,目光闪烁,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军定于三月开拔,此时已经是二月中旬,离大军开拔时间不远了。

侯君集及一众出征将官被李世民扔在军营中,让他们好好准备,切莫出现什么疏漏。

对此,禄东赞很是郁闷。他花了重礼来贿赂侯君集,就是想让这位大将军能在李世民面前说上几句好话,让李世民同意嫁公主之事,可是如今,侯君集呆在军营之中,过段时间又要离开长安,他禄东赞又该请谁来帮着自己说话呢?

“若是大唐皇帝实在不答应,老夫便令大军开拔,直下蜀中!”禄东赞恨恨的想道。

然而他也知道,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他绝不会让吐蕃大军出动,那后果太严重了,可能引发两国争端。想想吐谷浑,还有即将被攻打的高昌,禄东赞心头一阵闪过一丝阴霾。

到底要怎样才能使大唐皇帝嫁公主于吐蕃呢?

负责接待吐蕃使团的是鸿胪寺的从六品鸿胪寺丞和从七品的典客署令。至于唐俭这位鸿胪寺卿,正抱病于家中,不能行接待之责。

不过当张允文好心的去看望唐俭时,却见唐俭正红光满面的吃着美食,喝着小酒,日子过得是优哉游哉。一见到这情形,张允文当即笑道:“唐大人,你可病得真严重,满脸红光啊!”

唐俭哈哈一笑,招呼张允文入席。

“允文是聪明人,难道看不出老夫在躲麻烦么?”一名侍女摆上碗筷,唐俭伸出手招呼张允文用食桌上菜肴,口中笑道。

这唐俭生性嗜好美食,如今桌上只有两人用餐,却是摆了近二十道菜,色香味各是不同,让人不由胃口大开。

张允文夹起一片不知是什么的肉来,对唐俭道:“确实麻烦,这吐蕃人想要娶我大唐公主,其心可是不小啊!若是唐公你与他们打交道,被他们给缠住,那刻不好办!”

唐俭点点头:“老夫正是出于这般考虑,才称病不去的!不过啊,王玄策那家伙到西域之后,我这鸿胪寺里面,能独挡一面的,就没几个了!”说道这里,唐俭斜着眼睛望了一眼,“对了,允文啊,要不你去帮老夫招待一下那些吐蕃人,想必以你的手段,定能让他们打消念想!”

张允文赶忙推辞道:“不行,我可不干!”

唐俭面露失望之色,然而在他低头的一刹那,眼中闪过一道光芒。不干?这由不得你!

就在张允文看望唐俭没过几日,李世民便在望云亭摆下酒宴,说是将在明日将在那儿招待吐蕃使团,令五品以上官员,尽皆到场。

当那鸿胪寺官员将这个消息告诉禄东赞之后,禄东赞沉吟片刻,向这名官员笑道:“呵呵,这位大人,老夫到长安不久,这中间的许多规矩都还有些不知,你能否告诉老夫啊?”

听禄东赞这般说,这位官员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得意:“呃,不知大相想问什么?”

禄东赞呵呵一笑:“呃,就先说说这望云亭吧!”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面,禄东赞不时的引那官员说话,不知不觉间,那官员竟然将自己知道的话全给说出来了。

当这位官员离开的时候,却是忽地惊醒:“俺干嘛要和他说那么多啊!”

鸿胪寺官员出了大门,那吐蕃使团中的足伦便从一扇珠帘之后钻了出来:“大相大人,这唐人请我们吃饭,我们去还是不去啊?”

“去!皇帝赐宴,你能不去么?”禄东赞淡淡的说道,目光盯着庭院中光秃秃的树干,“不仅要去,而且全部都要去,要在宴会上一展我吐蕃勇士之勇武!”

足伦闻言,摩拳擦掌,兴奋的说道:“大人,要打架么?”

禄东赞笑道:“可能吧!”

第二日,吐蕃使团上下而是多人骑着吐蕃马,在鸿胪寺官员的陪同下往皇城方向走去。

这种吐蕃马比起中原马匹要矮上不少,更不能与高大的突厥马相比。但是这种马匹无论是从耐力还是耐寒,都远胜过中原马匹,只有青海马能与之相比。

路过一道道城门,终于来到了望月亭。

望月亭位于皇宫北面,是一座两层楼高的大亭子亭子之外,分布大片大片的草地和一棵棵杨柳。里亭子西北不远处,便有一鉴湖水,湖水之上,飘着一只巨大的龙舟。

来到望月亭,便有内侍将禄东赞引到望月亭二楼之上,说是李世民正在二楼等着。

至于使团其余人员,便留在了亭子之中。

禄东赞上了二楼,只见李世民正负手而立,眺望不远处的湖水。在他身边,只立着两名侍卫。

“陛下,大相到了!”内侍轻轻的说了一声。

李世民转过身来,看着禄东赞,微微笑道:“大相来长安这般久了,朕今日才赐宴使团,可不是怠慢,却是因为军情急如星火,抽不出时间来啊!”

“陛下哪儿的话,今日赐宴,外臣能来,实乃是外臣之荣幸!”禄东赞赶紧恭顺的说道。

李世民呵呵一笑,又和禄东赞说起了长安的风情,说起了李唐建国的历史,说起了自己指挥的战役。而禄东赞也不时的附和一句,或是抽空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整个二楼的气氛处在一片融洽之中。

“好了,我二人先下去吧,与众卿家同乐一番!”说得差不多的时候,李世民站起身来,对禄东赞说道。

禄东赞顺势起身,跟在李世民后面,一起下了望月亭。

望月亭的一楼之中摆着一张张几案,几案上盛放这美酒佳肴。阵阵香气传出,惹人垂涎。

能坐在这亭子中的官员,乃是李世民的近臣,至于其余官员,则是在外面的草地上铺上一层席子,再在席子上铺上坐垫,面前搁上几案。便在这凉风之中饮酒作乐了。

禄东赞坐在李世民的右手下方,看着面前几案上的美酒美食,对着李世民笑道:“呵呵,陛下,这酒是美酒,菜是佳肴,可是光有美酒佳肴可是不行啊,臣请让我使团中的勇士为陛下表演一下我吐蕃之健舞!”

听了禄东赞的要求,李世民不动声色,“哦”了一声:“既然大相有此心意,朕岂能拂逆?好吧,就请大相带来的勇士表演一下健舞吧!”

禄东赞当即起身以行了一礼,然后对着坐在外面草地上的吐蕃使团成员挥了挥手。

十名使团成员当即起身,走到场中草地之上,齐齐行了一个四方揖,猛地拉开身上的外套,露出精壮的上身来。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七章 秦王破阵舞

 这些吐蕃勇士上身穿着一件单薄的**。和外衣一样,也是从左肩头一直到右腋下,将整个右边的膀子露了出来。

在二月的阳光下,这些吐蕃人黝黑的腱子肉微微蠕动着,好似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一见到这腱子肉,坐在张允文上首的程咬金不由嘀咕一句:“娘的,有什么好看的,老子的肉可比他们的要大得多!”

听得这话,张允文不由哭笑不得,难道这程咬金很喜欢和人比肌肉?

这时候,那十名吐蕃肌肉男同时发出一声大吼,重重的一踏步,双手猛击胸口,发出“咚咚”的沉闷撞击声。

“娘的,这些吐蕃人难道是猴子变的,老子只见过猴子这样锤击自己的胸口!”程咬金满是惊奇的说道。

十名吐蕃人分列两队,却是在空地之上表演起一套刚健的动作来。只见他们双臂或捣或砸,或扫或击,仿佛面前有一位敌人一样,他们正和敌人进行着徒手格斗。

每出一招,便会配合着发出一声大吼,足下也是用力一顿,激起灰尘飞扬,看起来气势十足。

见到这种情形那些文臣目瞪口呆,武将也露出一脸凝重之色。只有程咬金依旧在那里嘟囔道:“这些吐蕃人力气倒是不错,可是下盘不稳,老子一个就可以放翻他们五个!”

张允文闻言,心头却是一动,凑到程咬金面前:“程将军,要不然你也上去露一手,让这些吐蕃人见识见识!”

程咬金看着张允文的笑脸,却是“嘿嘿”一笑:“你小子想将老程当枪使吧,老子可不干!”

张允文郁闷的转过头,再次望着场中吐蕃人。这程咬金还真是个人精,看起来粗犷,实则心思细腻,不愧是大唐名将啊。

程咬金见张允文一脸的郁闷,嘿嘿一笑,拿起一盏酒,仰头便喝了下去。喝完之后,还冲着场中吼上一声:“好!”

这些吐蕃人所跳的健舞,似舞又似拳,其中有着俯身于地,学狼啸虎吟的场景,这却是在模仿狩猎时的样子。有如骑在马上,双手挥舞杀敌的动作,这却是模仿战争场景。十个人不时变换着队形、动作,到后面,这些吐蕃人已是汗出如浆。

此时乃是二月中旬,春寒料峭。这些吐蕃人竟然跳出了汗水来,可见这健舞还真是刚猛。

待十人跳完之后,返回席上,李世民笑着对禄东赞道:“啧啧,这套健舞果真是刚猛啊!看看勇士们的样子,还真是累坏了!来人啊,给每位吐蕃勇士赐酒!”

一列宫女端着酒盏慢慢走到那些跳舞的吐蕃人面前,放下酒盏,头也不抬,慢慢离开。

禄东赞看着那些吐蕃勇士,也是笑道:“想我吐蕃勇士,个个勇猛非常,打起仗来,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这些吐蕃勇士不过是他们中间的普通一员罢了!”

听了这话,李世民身畔的重臣顿时面色一变。而李世民却是笑吟吟的说道:“朕观此舞,其动作好像是吐蕃狩猎、战争的场景!唔,大相,朕所言可对?”

“陛下慧眼如炬,这套舞蹈正是展示了我吐蕃狩猎、战争的场面,着重表现我吐蕃勇士的英武!”禄东赞微微有些得意的说道。

李世民抚摸着唇上髭须,轻轻笑道:“朕素来爱好丝竹舞蹈,曾让人排了一个舞蹈,名为破阵舞!今日既然吐蕃勇士跳了吐蕃的健舞,那朕也让人跳上一曲破阵舞吧!”

此言一出禄东赞得意的表情一下子凝住了,而众大臣却是露出了笑容来。

这破阵舞又名秦王破阵舞,后又名七德舞。与吐蕃十人的小舞蹈不同,这实实在在是一个大型舞蹈,需要的士卒就有一百二十人。加上乐工,那要更多的人。平时都不能轻易演奏,只有在重大节日、宴会的时候,才演奏。如今李世民令人准备破阵舞,却是受了吐蕃健舞的刺激。

李世民命令一出,内侍顿时开动起来。一面面半丈大小的大鼓,一架架大小不一的钟磬,一位位拿着各式乐器的乐工,一名名手持长矛盾牌的士卒,从四面而来,迅速的来到了望云亭外。

见到这些披坚执锐的士卒,吐蕃使团成员顿时一阵骚动,尽皆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这些士卒。有些使团成员几乎都要站起身来,幸亏旁边的人扯住,才没有站起来。

乐工和士卒就位之后,只见一名身披铠甲的大汉,双手持着手臂粗细的鼓槌,走到一面近丈宽的聚将鼓之前,双手挥舞鼓槌,用力的砸下。

“咚——”仿佛是平地里响起了一个炸雷,一声巨大的鼓声在整个皇城上空回荡着。

这面大鼓一响起,八面半丈大小的鼓也跟着敲响了。阵阵鼓声如雷,巨大的声浪在望云亭回荡。

张允文低头一看,只见酒盏之内,圈圈涟漪不断的荡漾着。

伴随着巨大的鼓声,一百二十名身作玄色铁甲的士卒手持长戟盾牌,挥舞着大橐旗幡,飞快的冲入场中。

这时候,一声悠长的牛角号响起,这些士卒们顿时大吼一声:“杀!”接着手中长戟挥动如林,旗幡飘扬如风,满目尽是黑色一片。

牛角号声过后,这些士卒迅速的分成四块。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车,后面摆著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作成打仗的态势来,似乎只待主帅一声令下,便如猛虎出匣,撕碎面前的敌人。

这种气势可是比起那吐蕃的狩猎战争之舞强上不知多少倍。光是这战阵一成,一股肃杀之气便弥漫开来,让人生出恍若置身战场之感。

那禄东赞见到这破阵舞,不由面色一变。

这时候,李世民笑着问道:“大相啊,不知朕排的这破阵舞是否能入眼啊?”

禄东赞的笑容顿时有些勉强了:“此舞刚猛绝伦,实在是天下无双啊!”

李世民不由哈哈一笑,转过头去,继续关观赏这破阵舞。

舞者身披玄甲,手持大戟,奋力的挥舞着。每一刺,都伴随着一声鼓声,一声杀喊声。长戟戟首处寒光闪烁,仿佛是映着日光,在刺出的刹那,寒光被拉成了一条长线。

全舞共分三折,每折为四阵,以往来击刺动作为主,歌者相和。变阵之时,士卒步履统一,动作迅速,令行禁止。随着舞蹈的进行,士卒们摆出各种阵势来,发扬蹈厉,声韵慷慨。让吐蕃众人相顾无言。而那雄浑的伴奏音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更是让他们面色煞白。

这破阵舞不仅具有浓厚的战阵气息,还有一种威慑力,令观者凛然震竦。

“娘的,这才是我大唐的破阵舞!那些吐蕃人刚才表演的健舞,给他提鞋都不配!”看着这刚健无比的破阵舞,听着这震撼人心的乐曲之声,程咬金激动的小声嘀咕道。

虽然不是第一次观赏者破阵舞,但是,张允文觉得越看越是激动,呃,尤其是看到对面的禄东赞脸色渐渐变白的时候。

如果说那吐蕃健舞重于表现吐蕃勇士的勇武,那么着秦王破阵舞便是表现出了军阵、军势的力量,在这种集体力量之下,个人的勇武只会被毫不留情的消灭。

终于,随着清泠的钟磬之声响起,其余鼓声、牛角号声、琵琶声等诸般乐器的声响,霎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这钟磬之声久久回荡在望云亭中。

士卒在钟磬之声响起时,便自觉的排成了一个方阵。待钟磬之声慢慢消失,这些士卒“唰”的一声,同时半跪下来,对着李世民大声呼道:“陛下英明神武,大唐百战百胜!”

士卒们一吼过之后,张允文也趁机吼道:“陛下英明神武,大唐百战百胜!”

霎时间,望云亭内外的大唐文武官员也跟着齐声呼道:“陛下英明神武,大唐百战百胜!”

李世民看着那些半跪着的士卒,愣神片刻之后,放声大笑起来。

笑声之中的禄东赞看着李世民,眼中却是闪过一丝凌厉。

待跳破阵舞的士卒退下之后,李世民起身,端起一樽酒,走到望云亭台阶之上,双手举樽:“众位爱卿,共饮此杯!请!”

众大臣齐齐举起手中酒盏,对着李世民齐声道:“陛下请!”

饮完这酒,李世民正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这时候,忽然听得一个声音说道:“大唐的皇帝陛下,我不服气!”

李世民转过头来,却看见一名吐蕃大汉正站在几案之后,面无惧色的望着李世民。坐在大汉旁边的吐蕃人正扯着大汉的衣襟,想让他坐下来,然而却扯不动大汉分毫。

“唔,你不服气什么?”李世民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位大汉,微笑着问道。

大汉红着脖子说道:“就是刚才的那个什么破阵舞,他们那么多人,有种的一个个的来!”

听了这话,李世民不由皱起了眉头,转过头望着禄东赞,只见后者正用责怪的目光盯着大汉。感觉到李世民的目光,禄东赞连忙说道:“陛下,此人乃是我吐蕃勇士足伦,纵横逻些,无人能敌,这才有所骄矜,还望陛下恕罪啊!”

听得禄东赞这般说,李世民反倒不好说些什么。他也是军人出身,知道军人的骄傲不能用强权压下去。于是对四近武将使了一个眼色。

众人顿时会意,争先冒出头来说话。

“兀那汉子,刚才你说什么,要一个个的来?”

“喂,你这汉子,先和本将军大战一场!”

……

看到这些斗志昂扬的武将,那足伦反倒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说道:“我乃是吐蕃第一勇士,要和你们唐军中的第一高手来打!”

众武将顿时嘈嘈嚷嚷,便要争什么第一高手。

“够了!”一个声音轻轻响起。听到这声音的武将顿时安静下来。

这却是李靖轻声说了一句。

“一个吐蕃勇士,用得着我军中第一高手上场么?允文,你去会会他!”李靖目光扫了一下众武将,轻声说道。

张允文当下站起身来,往那足伦走去。

其余武将见张允文已经出去,当下也纷纷坐回原位,看着场中动静。

足伦身材高大,比起张允文足足高了一个脑袋。

“你是唐军中的第一高手么?”那足伦见到张允文,走来,立刻问道。

张允文摇摇头:“不是!”

那足伦顿时怒道:“一个无名小卒怎能和我打,去换你们的第一高手过来!”

张允文深吸一口气:“无名小卒对付你这吐蕃第一勇士,足够了!”说着目光陡然凌厉起来,上前一步,抢先出手。一出手便是雷霆万钧,用尽全力。

双拳同时袭击者足伦的面部和腹部。

感觉面前飞来一只拳头,足伦下意识的竖起双手当在面前,却忽略了腹部那只拳头。

只听“咚”的一声闷响,张允文右拳狠狠击在了足伦的腹部。

“哇,这,这也太卑鄙了吧!”不光是吐蕃人这般想,就连那些武将看着那一拳狠狠是击在足伦腹部,也不由这般想着。

剧烈的疼痛如同翻江倒海一般,直欲将足伦的五脏六腑打得移位。

足伦不由弓下腰,双手抱住腹部。

见到这样的情形,张允文焉能不继续。又是一拳击在足伦的眼眶之处。

接下来全是张允文的个人表演,只见张允文出拳如飞,尽挑足伦肉软的地方打,腹部、腰间、腋下,拳拳到肉。最后,张允文一拳击在足伦的下巴底下,将足伦打飞半步,落在不远处的地上。

落在地上的足伦,颤颤巍巍的用双手撑起上身,目光怨毒的看了一眼张允文,口中吐出两个模糊的字音:“卑鄙!”

张允文一面惊叹于这足伦的抗打击能力,一面走了过去,轻声说道:“卑鄙?哼,若是在战场上,你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连一个偷袭都防不了,还谈什么吐蕃第一勇士!”

说着,举起拳头,正要再次砸下去,身后响起两个声音来:“住手!”“停下吧!”

前一个是禄东赞,张允文可以忽略,而后面一个事李世民,张允文只好停下手来。

“陛下,他这是偷袭,做不得数的!”那禄东赞一见张允文慢悠悠的往亭子中走来,顿时大声说道。

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却不知该如何说话。

“哼,战场之上,你死我活,还管什么偷袭不偷袭的!难道你们吐蕃打仗还要实现通知对方么?”张允文走进望云亭中,对那禄东赞说道。

禄东赞闻言,却是接不上话来,片刻之后,方才说道:“可是,可是这不过是普通比试而已!”

张允文立刻肃声道:“在军人的眼中,没有什么是普通比试,全是你死我活的战斗!”

禄东赞也是无可奈何,看着那足伦被两名吐蕃勇士扶起,慢慢的往外走去。

张允文回到座位之上,那程咬金便凑了上来:“呵呵,小子,你厉害啊,打得那吐蕃人毫无还手之力,还让,呃,老小子哑口无言!对了,你说说,最开始的时候,你是怎么打的,那吐蕃人怎么不防你下面的那只拳头!”

张允文见四近武将皆是望着自己,只好解释道:“人的面部受到攻击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用双手护住面庞。就像这样!”说着猛地出拳,往程咬金脸上砸去。

程咬金想也不想,双手并立,护住面庞。

周围武将见状,顿时大笑了起来。

而坐在对面的禄东赞望着张允文,眼中却是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来。

见到禄东赞望着自己,张允文微笑着端起酒盏,算是回礼。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八章 誓师出征

 足伦的伤势不算太严重。李世民派来的太医在上了一些跌打药之后,又交给吐蕃人一瓶活血化瘀的药膏,让吐蕃人在第二日的时候,抹在足伦身上。

躺在床榻上的足伦只觉浑身疼痛阵阵传来。咬紧牙关,仰望着天花板,眼中恨意滔滔。一想起那卑鄙的汉人偷袭自己,然后趁自己受伤时连续不断的攻击,将他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足伦就感到深深的耻辱。

门打开,禄东赞出现在房间内。

“大相!”足伦支起身子,正要向禄东赞行礼,却被后者止住了。

“足伦啊,身上的伤好些没有?”禄东赞一脸关切的问道。

足伦毫不在意的说道:“不过是些皮外伤,歇息两日便可恢复!可是大相,我,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啊!那汉人也太卑鄙了!”说到后面,足伦已是满脸的委屈。

禄东赞轻叹一口气:“唉,那汉人乃是大唐的一个将军叫做张允文,想必你也听过吧!”

足伦霎时一惊:“他就是张允文!那个千里追杀慕容伏允的那个将军?”

禄东赞点点头:“此人徒手搏斗在唐军之中是数一数二的,就算他和你光明正大的打上一场,你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足伦闻言,却是更加愤怒:“这汉人能够光明正大的击败我,却还要卑鄙的偷袭,难道我足伦不足以让他光明正大的来打么?”

当然,这话是他在心里说的。

禄东赞看了愤愤不平的足伦一眼:“足伦啊,记得当初我们离开吐蕃的时候,与赞普是如何约定的?”

足伦沉思片刻,便回答道:“三个月之后若是没有消息,那我吐蕃二十万大军将顺势而下威胁大唐,其时在遣使向大唐皇帝求亲,大唐皇帝定会同意的!”

禄东赞点点头:“不错,当初便是这般计划。可是如今,看大唐皇帝的样子,分明便是不想嫁公主于我吐蕃,看来只有提前发动,以兵锋压之了!况且大唐远征高昌在即,调走了大军与统帅,正是我吐蕃南下之绝好机会!足伦……”

说道这里,禄东赞双目直视足伦:“老夫令你马上返回吐蕃,向赞普禀告此事,请他尽快出兵,南下大唐蜀地!”

足伦一愣:“可是,可是大相,你怎么办?”

“我会留在长安,待我大军兵临蜀地之时,在行向大唐皇帝求亲!”

足伦犹豫了一下:“可是,可是这些汉人会不会对大相不利啊?大相,你还是和我一起返回吐蕃吧!”

禄东赞轻轻的摇了摇头:“足伦啊,汉人最好面子,口中最讲仁义,定然不会对我不利的!所以你还是先去吧!再说了你单人上路,速度极快,带上我这个老头子,反而会拖累你!”

足伦也不再说什么了,重重的点了点头。

当天下午,足伦背着一个大包裹,带着两匹马,便一路出了驿馆,出了长安,直往西而去。

对于足伦离开长安这点,鸿胪寺的官员并未在意,而禄东赞也在恰当的时机出言辩解,到最后,鸿胪寺虽然按照规定将这事情上报了,但是却并未引起李世民的重视。

因为讨伐高昌的左卫大军即将出发了。

“咚咚咚——”

四面近丈宽的聚将鼓立在校场四角。四名身高八尺,膀大腰圆的大汉手持手臂粗细的鼓槌重重的敲击着鼓面。

巨大的声浪回荡在这个巨大的校场之上。震得校场上站立的士卒耳膜生疼。

三通鼓完毕,那四名敲鼓的大汉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击这种大鼓可不是一项轻松的活儿。

点将台上,侯君集身形挺拔如松,一双三角眼扫视着下面的士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