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珠似玉-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宝国民风彪悍,贵族也向来不失身分,他们这次来与其说是为了恭贺陛下大婚,不如说是打探我们大丰对他们的态度。”顾之瑀把手背在身后,“所以对这种人不用太讲理,对于他们来说,太过讲理就是好欺负。”
说难听一点,不就是因为他们见大丰现在是位年轻的帝王掌权,想借此了解陛下的脾性么?
沈清河目瞪口呆:“他、他们……”这是什么奇葩个性,欺软怕硬?
“当年陛下刚登基的时候,多宝国的使臣也闹了一场,”顾之瑀眯了眯眼睛,“当初是礼部孙大人接待的他们,当时他们闹得太厉害,气得孙大人直接说,若是继续闹下去,就断了与多宝国的边市,日后再不来往。”
“那后来呢?”沈清河咽了咽口水,心里有些疑惑,这样闹不会造成国与国之间的纠纷吗?
“后来他们就规规矩矩,不再闹事,”顾之瑀风淡云轻道,“这个国家作风向来如此,你习惯就好。”
习惯了世家贵族之间斯文礼貌的相处方式,沈清河觉得自己整个人有点不太好。
见他这个样子,顾之瑀不由得想起自己刚进鸿胪寺当差时,也被这些使臣各种各样的奇葩行为惊呆了。不过再奇葩的事情,见多了也就淡定了。
刚出别宫,还没走到拐角处,两人见主道上有丧葬队经过,于是都停下脚步,让丧葬队先通过。
待丧葬队走近,沈清河看清送葬队伍里有哪些人后,顿时有些不自在起来,甚至不好意思抬头多看顾之瑀一眼。
不过顾之瑀只是冷冷的看着这支丧葬队伍吹吹打打的行过,仿佛棺木中躺着的不是司马家三房太太,而是一个与他无仇无怨的路人。
“顾大人,在下的家仆来了,失陪。”沈清河觉得自己不好意思再待下去,等丧葬队经过,也不管还在漫天飞舞的纸钱,便匆匆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慢走。”顾之瑀朝他拱了拱手,然后继续站在原地,面无表情的看着这支丧葬队伍越行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
“这位三房太太真可怜,听说司马家不打算把她葬入祖坟。”
“你知道什么,听说是这位太太死的时辰不好,八字又与司马家祖坟犯克,所以才不让她入祖坟。”
“什么克不克的,我看就是这司马家做事不厚道,人家三太太好歹也为他们家生儿育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这么把人孤零零的下葬,像个什么话呢?”
“这些富贵人家的事情,不是咱们这些卑贱小民清楚的,你管人家怎么下葬,这位三太太若是有个得势的娘家,司马家恐怕也不会如此行事。”
“所以说什么世家贵族,不过都是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罢了,待自己发妻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其他人。”
“你这话说得也不太对,当初顾家那位大太太,死时带煞,并且还没有为顾家生育一子半女,顾家不也让她葬入祖坟了么?”
“世间又有多少个顾家,要不然怎么他家的女儿能够做皇后,不就是因为家风好,品行好吗?”
世家贵族的一些事情,往往都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多时候他们对某些事只是一知半解,甚至只是听到一些风声,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大胆猜测以及勇于探索真相的决心。
毕竟比起村头张三,街角李四的陈谷子烂芝麻事,还是世家的那些事情对大家伙有吸引力一些。
听着四周百姓津津有味的谈论着这些事,顾之瑀茫然的往街头走去。
这个世间,有太多的苦痛与无奈,但是对于不相干的人来说,除了作为一项谈资,便再无作用。
司马香披麻戴孝的走在送葬队伍中,唢呐声犹如一位老妇人绝望干瘪的哭声,一声声的传到她耳中,让她喘不过气。
堂堂司马家太太亡故,竟然没有几家人设路祭。这些人仿佛把他们三房当做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拉开遮住自己视线的孝帕,司马香双手死死地捧着母亲的牌位,在漫天的纸钱中,一步步朝城外走去。
司马家大房,此时正在商议是否要把司马香接过来教养。从内心里来讲,郑氏是不愿意的,实际上就连司马鸿这位大长辈,心里对司马香这个晚辈,也不是特别喜欢。
可是现如今不是他们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司马香已经没有母亲,家中没有女性长辈教导,若是他们大房此时不站出来,到时候不管他们有多占理,别人也会在背后说他们一句冷情。
然而别人家女儿是那么好管教的么,轻不得重不得,又是已经长成的姑娘,即便是由他们大房现在开始教养,又能教出多大的变化呢?
郑氏对这个外甥女有些不太喜欢,不仅仅是因为司马香小家子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她看司马香这个外甥女,总觉得她缺少活力,暮气沉沉,心思也不太纯净。
十多岁的小姑娘,心思总放不开,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再怎么不愿意,作为看重脸面的世家夫人,郑氏还是主动去三房,把司马香接了过来。
皇宫中,顾如玖正在康泉宫陪周太后下棋,她近来的棋艺也没什么长进,陪太后下了几局便输几局,输到最后,连太后都没心情跟她继续下了。
“看来这种事情真是无法强求,”太后叫宫女把棋盘收了下去,然后道,“听说各国使臣已经陆陆续续抵达京城,不久之后你可能要与皇上一起接待这些使臣了。”
顾如玖早就听说过大丰有好几个附属国,并且边境四周还有一些与大丰有往来的国家,所以听到太后这么说也不意外,只是有些好奇,这次来了哪些国家。
“除了送贺书的国家,这次派了使臣来的国家总共有十一个,其中有三个国家使臣是他们本国的皇子,”早在晋鞅初登基时,周太后就见过不少国家的使臣,所以跟顾如玖提起来,说得也很细致。
“这些国家的使臣有什么心思或者打算都不重要,”周太后担心顾如玖紧张,便笑着道,“只要他们敢动心思,那我们大丰的铁蹄,就会让他们学会后悔。”
顾如玖也赞同周太后这种说话,只有绝对实力的支撑,才会有足够的底气。现在大丰四周的附属小国如此小意讨好他们,不就是因为大丰繁荣强盛吗?
若是大丰软弱可欺,只怕这些国家早就跳起来在大丰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肉,喂饱自己的肚子。
“母后您说得对,在绝对的实力前,一些阴谋手段都显得微不足道,”顾如玖笑了笑,“若是学着小人般行事,反而是丢了身份。”
“你能这样想就很好,”周太后突然话锋一转,“前两日紫宸殿上,你处理那两个宫女的手段,就用得很不错。”
堂堂皇后,若是直接开口说要怎么惩罚小宫女,那也太堕身份。交给宫中的管事太监,由他们来处理就刚刚好。
听到太后这么说,顾如玖笑了笑:“这两个宫女究竟是什么身份,我也懒得深究,只要其他人记得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
“这是有人想试探你的行事作风呢,”周太后似笑非笑道,“这个后宫里,可不止你我两个主人。”
顾如玖闻言一愣,母后话里的意思难道是指宫里的那几位老太妃?
“能在后宫里站稳脚跟的女人,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人手,”周太后见顾如玖并没有露出难以接受之类的表情,便满意的笑道,“皇宫乃是非之地,有人想要逃出去,有人想要进来,还有人想往上爬。这些人为了自己的野心,用尽手段,拉帮结派,甚至是害人性命,最后所图的也不过是一个胜利。”
这是顾如玖第一次听太后认真的提及后宫黑暗之处,所以她没有插话,只是静静的听着。
“在别人眼里,我或许是这些女人里最终的赢家,”太后嘲讽一笑,“可是这种地方,哪会有真正的赢家。我们这些被帝王当做玩物的女人,自踏进宫门那一刻起,便注定成为了一名输家。”
顾如玖张了张口,见太后神情苦涩,便把没有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真正的赢家只有晋氏一族的皇帝们而已。”周太后叹息般的苦笑一声,“所以一开始,皇帝想要求娶你时,我曾犹豫过。”
“母后。”顾如玖没有想到周太后曾经不打算让她入宫,对周太后这份保护自己的心意,既觉得感动又有些心酸。
究竟要在这个皇宫里经历过多少苦难,才会对这个地方如此深痛恶觉。
“幸而皇上不像先帝,而你也不像当初的我,”太后笑了笑,语气里多了一丝放松,“母后希望,你会成为这个宫廷中的幸运儿。”
不会走上其他宫廷女人的老路。
顾如玖握住周太后的手,咬着下唇没有说话。
从康泉宫出来,顾如玖想到御花园走一走,哪知道竟然遇到了钱太妃与吴太妃。
两位太妃与太后的年龄相仿,但是现在看起来却比太后更加苍老一些。两位太妃看到顾如玖,立刻就站起了身。
顾如玖与二人并不熟悉,除了新婚的第三日在太后那里见过几位太妃,其他时间根本没有机会与她们碰面。
三人之间并没有什么话可说,但是就这么直接走开,又显得不太合适,最后还是钱太妃邀请顾如玖坐下用茶。
顾如玖没有推辞,便与两位太妃一起,在石桌旁坐了下来。
茶叶还不错,但喝起来似乎像去年的陈茶。不过顾如玖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捧着茶杯也没有露出嫌弃之意,与两位太妃时不时说上两句。
或许实在没什么交情,三人一问一答环节结束后,竟都找不到话可说,一时间都安静下来。
幸而随后传来的击掌声打破了这份近乎尴尬的寂静。
两位太妃知道这是帝王仪仗前来的提示,两人作为无子无女的太妃,对帝王自然是十分的敬畏,所以当即便放下茶杯,站起身往后退了两步。
顾如玖起身的动作比两位太妃晚了半拍,她放下茶杯,看着朝自己走来的玄袍青年,未语先露笑。
“陛下。”两位太妃齐齐行礼。
晋鞅给她们回了一个晚辈礼,然后扭头去看顾如玖,“方才我去母后那找你,母后说你已经走了,哪知你竟然与两位太妃在此处喝茶。”
“春光正好,我若是不四处走走,岂不是辜负了这片春光。”顾如玖朝晋鞅笑得露出两个小酒窝,惹得晋鞅忍不住伸手戳了戳,“既然春色这么好,我也陪你去四处走走。”
“好呀。”不用在与两位太妃相顾无言,顾如玖还是挺乐意的。最重要的是,这两位太妃看似憨厚老实,但是……哪有在后宫里混了这么多年,还如此老实憨厚的人呢?
等顾如玖与晋鞅离开后,钱太妃端起桌上用陈茶泡的茶水喝了一口,才慢慢开口道:“皇后娘娘好涵养。”
都说顾家姑娘十分受长辈溺爱,不过今天看来,这位皇后娘娘似乎并不太像是过于娇惯的模样。
倒是吴家的那位姑娘,才称得上是骄纵,行事说话向来泼辣妄为,若今天是她喝到这杯陈茶,虽然不会口出不满之言,但绝对不会喝第二口。
可是这位皇后却能做到面不改色,仿佛她手里端着的不是陈茶,而是精挑细选的贡茶。
“能被那位看中的皇后,岂会连这点表面功夫都做不好,”吴太妃下巴朝康泉宫抬了抬,“那位当年以再嫁女身份进宫,还能坐上皇后之位,这等手段可不是你我能比得上的。”
听吴太妃提起当年,钱太妃面色不太好看,半晌才道:“被她看中的人手段也不少,我们好不容易安插到乾坤宫的钉子不仅被拔得一干二净,还把皇帝迷得五迷三道。才一会儿不见人,就亲自来找寻,这哪里是皇后,简直是祸国妖妃。”
“瞧你这话说的,人家年轻夫妻,舍不得分开很正常,”钱太妃笑了笑,笑声有些尖利,听起来就像是嘲讽一般,“只是不知道这份恩爱,能坚持到多久。”
作为宫斗的失败者,见到下一代帝王与皇后感情深厚,她们心里满不是滋味。
想到先帝当年如何对待她们这些后宫女人,她们就心生恨意,然后竟开始期待顾如玖失去帝王宠爱的那一日。
她们不曾得到的东西,又怎么愿意其他女人得到呢。
都是这个后宫的女人,都是伺候皇帝的女人,凭什么命运就该不同?
“你刚才脸色好像不太对,”离开御花园后,顾如玖才小声对晋鞅道,“是因为那两位太妃吗?”
“那两位太妃……”晋鞅想起自己这几日让白贤与何明揪出来的钉子,眉头微皱道,“她们心思有些复杂,你要小心。”
“她们只是失势的太妃,我有陛下撑腰,即便有再多的心思,我又有何惧,”顾如玖笑得一脸得意,“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都站在我这边,她们拿什么跟我比?”
被她这得意的模样看得心里痒痒,晋鞅牵住她的手,笑着道:“能护久久一辈子,我很高兴。”
顾如玖笑着道:“能被陛下护一辈子,我也高兴。”
跟在两人身后的白贤想,难怪顾家几乎每一代人都夫妻和睦,家庭美满,秘诀原来在这里。
这么擅长哄人欢心,恐怕是顾家人独有的特色了。
“还记得我们曾去过的杏花林么?”晋鞅回头看顾如玖,想起那个时候的自己,因为害怕久久发现自己的心思,只敢偷偷去瞧她,就觉得现在就像梦一样,美得有些不真实。
顾如玖点了点头。
“杏花已经开了,久久可愿意随我一起去赏花?”晋鞅紧紧握着顾如玖的手,眼底全是温柔。
“我自然十分的愿意,”顾如玖看了眼自己被晋鞅握住的手,“只是有如意郎君在侧,我只怕自己无心赏花了。”
白贤觉得自己要给皇后娘娘跪了,这简直就是把陛下要说的话给提前说了。
比较可惜的是,夫妻二人的赏花计划只进行了一个开头,就因为大理寺卿的求见而取消了。
无心插手前朝的事情,顾如玖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回了紫宸殿。
回内室前,她看了眼站在紫宸殿正门前的大理寺卿,对方脸色十分难看,仿佛发生了一件让人极为不满的事情,于是她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多宝国使臣团的一名护卫竟在酒楼里调戏良家女子?!”晋鞅听完大理寺卿的汇报,皱眉道,“既然他们来到了我大丰地界,就该守我大丰的规矩。调戏良家女子是何罪名,按律严办就是。”
“微臣也是如此以为,只是多宝国使臣说那名护卫乃是他们国内的贵族,他们愿意让那位护卫把被调戏的良家女子纳娶回国。”大理寺卿觉得这种说法有些恶心,但是作为臣子,他还是要把事情一五一十说清楚。
“调戏了无辜女子,还想把人纳为小妾不受责罚,这是什么道理?!”晋鞅脸色已经难看道极点,“若是天下每个男子看上一个女子,便上前去调戏,还要把人纳为妾侍,那这个天下还有何规矩可言?!”
“你回去告诉多宝国使臣,我大丰国的女子不会因为被调戏便无人可嫁。朕不管这个护卫是什么身份,敢在我大丰国作乱,便要严惩不贷!”
“若是他们不愿意,”晋鞅一字一顿道,“就把他们驱逐出大丰,日后多宝国使臣,永不能入大丰地界一步。”
第51章
顾如玖听说多宝国使臣团成员调戏良家女子这件事后,得知多宝国使臣为了避免大丰的责罚,竟然厚颜无耻的提出纳这位良家女子为妾,她顿时犯了恶心。
“他们算什么东西,我大丰的好姑娘,凭什么嫁到他们国家去做妾?”顾如玖平时很少动怒,但是这次的事情,却让她有种吃到苍蝇的恶心感,她找来白贤,询问了当时发生的过程。
白贤见皇后娘娘脸色不好,又问起了多宝国犯下的那件事,于是心里有了底,当即把所知道的一五一十讲了出来。
“你是说,多宝国使臣是酒楼用餐,见那位姑娘姿色出众,便出言调戏,甚至还动手动脚,姑娘气不过,便给了他一巴掌,旁边几位读书人见义勇为,把姑娘护了下来?”顾如玖听完后,点了点头道,“这些读书人倒是有血性。”
“娘娘您说得是,我们堂堂大丰,巾帼须眉皆是有血性之辈,岂能由小国莽夫欺负了去。”作为大内太监,白贤对这些弱国小民是带着些优越感的,当他得知他瞧不起的人竟敢欺负到大丰百姓的头上,他便觉得那多宝国哪都不顺眼了。
倒是顾如玖觉得,这些相邻的小国不可忽视,谁知道他们是真的恭顺,还是表面恭顺内里奸恶呢?
“虽是小国,却不可轻视,”顾如玖道,“小瞧他人,就是放纵。”
“是。”白贤闻言心头暗暗警惕,不由得想,难道是由哪个国家包藏祸心?
“此事陛下可下了旨意?”顾如玖想到这事连自己都知道了,肯定也有人上报了晋鞅,没准方才大理寺卿求见晋鞅,就是为了这件事。
白贤把皇上下的口谕告诉了顾如玖。
听完白贤的回答,顾如玖当即便抚掌道:“陛下不愧是陛下,这处置方法好。”
你多宝国的人在我大丰境内犯罪,就要按我大丰律历处置,若是不愿意,就给我滚回多宝国去,日后永不来往,但是那犯错的人还是要给我留下。
晋鞅能摆出这种强硬的态度很好,若晋鞅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甚至觉得只是一名普通女子被调戏,不值得把事情闹僵的话,那才让她觉得可怕。
因为这不是小小的调戏事件,而是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以及一位帝王对自己国家百姓的态度。
今日多宝国的使臣调戏民女,他们若是不管,也许明天就有其他使臣伤人性命,把自己当成了高高在上的贵客。
贵客之所以称为贵,首先他要学会尊重主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便是讨人厌的恶客。
白贤见皇后娘娘知道陛下对多宝国处置手段后,脸上的赞赏就没有消失过,心里想,陛下与皇后娘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连知道这件事后,反应都差不多相同。
实际上不仅是晋鞅与顾如玖动了怒,很多官员听说这事后,也都竖起了眉毛。
大丰的人历来有自家人打得再热闹,但是却不允许别人动自家人一下的习惯。百年前大丰的年轻帝王与摄政王争夺政权,与大丰相邻的高罗国觉得他们机会来了,当即便纠结军队大举进犯大丰边境。
哪知道摄政王与年轻帝王见他们进犯边境,当即也不内斗了,扭头把高罗国狠狠揍了一顿,把高罗国打得哭爹喊娘割地赔款后,两人才心满意足的继续争夺政权。
越看丰朝历代皇帝的行事作风,顾如玖越觉得,这个皇室的人脑回路有异于常人。就连先帝也是一个大写的奇葩,因为据传他喜欢偷偷摸摸躲在角落里写香艳的小说,主角一般是落魄书生或者无比凄惨没爹没妈的苦命儿。
这个据传的来源,就是周太后了。
相比起丰朝历代奇葩帝王,顾如玖觉得,她家的皇帝,大概是最正常的一个了。
晋鞅处理完政事,回到紫宸殿时,发现桌子上摆着炭炉以及冒着白烟的铜锅,桌上摆满了各种食材,他愣了一下,走到顾如玖身边坐下道,“这是什么?”
“你上次不是说想要尝尝我在闺阁时吃的锅子吗?”顾如玖笑着道,“所以我今天专门让御膳房的人准备了。”
两人洗完手,顾如玖帮他调好油碟,然后笑着道:“这种锅子冬天吃最好,京城里很多人都爱这么吃。”
“好。”晋鞅年幼在诚王府时,因为生母早逝,父亲又宠爱后来的王妃,晋鞅哪里能做自己的主,基本上是下面人送什么他便吃什么。到了冬天,有时候因为下人怠慢,送到他院里的饭菜没有热气也是有可能的。
他十三岁进宫,成为皇帝后,也从不在吃方面动心思,向来是随便在御膳房呈上来的单子上点菜名,哪里会吃这种需要自己动手扔进锅里煮的菜。
“暖锅要自己煮才有意思,”顾如玖早已经把袖子扎了起来,然后拿起筷子,扔进几片切得薄薄的鹿肉与羊肉扔进锅里。
“这是什么肉?”晋鞅看着薄薄的肉片,好奇的问。
“鹿肉与羊肉,”顾如玖笑着道,“放心吧,桌上没有你忌口的菜。”
“就这么扔进去就可以了?”晋鞅学着顾如玖的样子,挑了一片羊肉扔进锅里,只是他对那不断翻滚的锅底有些犯怵,还隔着一段距离,就把肉片扔了进去。
看到他这个模样,顾如玖忍不住捂着嘴偷笑,也不去帮忙,而是倒了一盘海带到锅里。
见到久久笑自己,晋鞅也不生气,也跟着顾如玖一起笑,然后学着顾如玖的样子,把一盘新鲜的蔬菜倒了进去。
“陛下,这种蔬菜不能这么煮,”顾如玖看着锅里面漂着一大片惨绿,忍不住笑出了声,“海带需要煮久一些,这种菜过了滚汤,涮一涮就能吃的。”说完,挑起一筷子蔬菜,在锅里涮了涮,就夹到晋鞅的油碟里,“你尝尝。”
比起经过无数次工序,才端到紫宸殿来的各种菜色,这种直接烫熟就入口的蔬菜,对晋鞅来说,不仅有些新鲜,还觉得格外的鲜嫩。
调好的油碟陪着鲜嫩的菜叶,油碟微凉,菜叶微烫,进入口中后,竟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美味。
“真不错,”咽下蔬菜,晋鞅也顾不得食不言的规矩,笑着对顾如玖道,“这种吃法好。”
“我就知道陛下会满意,”顾如玖又挑了两片烫好的羊肉挑到晋鞅碗里,然后道,“以后有我在,我保证你陛下享尽口福。”
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吃,若是在这一点上都不能得到满足,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好,”羊肉有些烫,晋鞅连吸了两口凉气,才道,“有久久在,即使没有美食,我也心满意足。”
顾如玖歪头去看他,脸上露出羞涩的笑意。
一边的白贤闻着香气扑鼻的暖锅汤味道,默默低下了头。
陛下与娘娘果真是天生一对,这甜言蜜语说得他一个太监听着,都觉得有些感动了。
这厢帝后二人打破食不言的规矩,甜甜蜜蜜的躲在屋子里吃暖锅,那厢大理寺与刑部的人却带兵围了多宝国使臣居住的院子。
因为别宫里居住的全是各国的使臣,他们见大丰的士兵围了别宫,还吓了一大跳,结果见这些士兵直接朝多宝国居住的院子走去,顿时便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在其他几个国家看来,多宝国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对大丰的极大冒犯。特别是几个曾受多宝国侵犯的国家使臣团,恨不得大丰士兵能把多宝国的使臣全部抓起来,然后严惩不贷。
“丞相,大丰的士兵带走了一个多宝国人。”卡鲁国的人打听完消息后,匆匆回到院子里,把这事禀告给了卡鲁国丞相铎弥。
“多宝国胆敢在京城冒犯大丰的百姓,就该料到有今日的下场,”铎弥语气里带了些许幸灾乐祸,“他们以为大丰是那些被他们欺负过的国家呢,现在被大丰士兵抓走,也是活该。”
“下臣以为,大丰这也……”汇报之人犹犹豫豫道,“这也太不给使臣面子了。”
“大丰为什么要给多宝国面子?”铎弥直接道,“我们这些国家,谁敢得罪大丰?”
汇报之人听到这话,一时间哑口无言。
“我们应该庆幸大丰是个讲理的国家,若是多宝国有大丰这样的实力,这天下哪还有我们的立足之地。”铎弥把事情看得很清楚,他们卡鲁国是个弱小的国家,能有大丰这样的大国可以依靠,已经是幸事。
但凡大丰心狠手辣一些,他们卡鲁国就要过苦日子了。
所以从内心来讲,他希望大丰国可以一直繁荣昌盛,而他们可以一直依靠着他们。
其他国家乐得看热闹,多宝国却非常不满,只可惜大丰这边的官员根本不接见他们,甚至对他们格外冷淡。
多宝国的人闹了两日后,见大丰的态度确实十分坚决,于是偃旗息鼓,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院子里,也不再跑出去乱晃了。
只不过他们现在才老实下来,却已经晚了。因为大丰举办的国宴邀请名单上,根本没有多宝国使臣团的名字。
这下多宝国使臣团是真的慌了,他们是来给皇帝大婚庆贺的,并想借着这次机会在大丰讨些好处回去,现在他们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哪还谈什么好处。
“将军,这可怎么办?”使臣甲焦虑的看着他们这个使臣团里地位最高的巴图骸将军,“若是大丰皇帝一直不愿意见我们怎么办?”
“他娘的,没有想到这大丰的新皇帝年纪不大,脾性倒是比上一任皇帝还要大,”巴图骸气得锤了一下桌面,“不是说这位皇帝不是皇太后亲生儿子,政权由皇太后把持,他没有实权吗?”
“听说是因为这位皇帝娶了皇太后看好的女子为皇后,所以皇太后便放权给他了。”使臣甲说到这,突然眼睛一亮,“不如我们去见一见太后与皇后的娘家人。”
“这主意不错,”巴图骸当即道,“你们去准备大礼,我们明日就去求见这两位尊贵女人的娘家人。”
杨氏听说多宝国的什么将军求见时,觉得有些意外,这多宝国找到他们家来做什么?
对多宝国使臣调戏民女的事情,杨氏也有所耳闻,所以听到他们国家的将军求见,她当即便道:“不见,就说国公爷不在家。”
坐在她旁边的顾长龄笑眯眯的点头:“对对对,就我说不在。”
管家回到待客厅后,便朝巴图骸作揖道:“大人,十分的不巧,我们家国公爷今日不在,无法招待各位了。”
“什么,他不在?”巴图骸皱眉,“不是说你们家大人已经没有在朝为官了吗?”
听到这么无礼的话,管家脸上的笑意不变,解释道:“我们家老爷虽然已经不在朝廷任职,但也有几位至交好友,今日一早他便去拜访友人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也不打扰了。”巴图骸轻哼一声,什么拜访友人,恐怕是不愿意见他才是真的。
出了顾家大门,巴图骸一行就去了周家。
到了周家,他们总算没有碰壁,不仅见到了周家人,并且还把他们准备好的厚礼送了出去。
得到周家“一定尽力而为”的承诺,巴图骸总算是满意而归。
“不是说周家是皇太后娘家,顾家是皇后娘家吗,为什么顾家摆的架子比周家还要高?”提到顾家,巴图骸肚子里就有股火气。在多宝国人眼里,太后地位比皇后地位高,那么她娘家人也肯定比皇后娘家人地位高。
使臣甲道:“或许,这就是大丰人所说的小人得志。”
巴图骸闻言后仔细想了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周太太便进宫求见太后。
作为太后的娘家人,周太太在康泉宫还是有几分颜面,她一进门,便有宫女热情的上前引路。
进了内殿后,她见殿内除了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