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珠似玉-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了,按照婚嫁习俗,嫁女出门的时候,是不能回头的。她喉头梗得难受,抱着大哥脖子的手臂加重了力道。
顾之瑀的脚步微微一晃,继而小心的背着妹妹,一步步朝停在大门口的三十二抬花轿走去。
走在拐角处时,原本走在前面,握着喜球红绫另一端的晋鞅突然靠近顾如玖,在她耳边小声道:“久久别怕,还有我在。”
顾如玖头微微一动,握紧了手中的红绫。
替顾如玖撑着伞的胡太太差点操碎了一颗心,陛下这是怎么一回事,新娘子还没出娘家门,就跟新娘子说话,这岂不是坏了规矩?
不过对方是陛下,她也不好说什么,只当没有听见没有看见。好在拐过弯以后,陛下又恢复了正常,没有再往新娘子身边蹭,不然就太不像样了。
新娘与新娘每走出一道门,就会响起热闹的鞭炮声,等出顾家大门的时候,鞭炮响声震天,相邻的几条街都能听见。不过除了有身份的宾客以外,谁也不能靠近顾家的大门,更别说上街围观新郎新娘。
顾之瑀背着顾如玖上了轿子,退出轿子前,他不舍的回头看了眼,才让胡太太放下了轿帘。
察觉到大舅子对久久的不舍,晋鞅朝顾之瑀拱手道:“请大舅兄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久久。”
“陛下一言九鼎,微臣深信不疑。”顾之瑀拱手,回了一礼。
晋鞅笑了笑,转身朝站在大门口的顾长龄、杨氏深深一揖:“小婿拜别岳父岳母、两位舅兄。”
顾长龄与杨氏沉默着朝他回了一礼,顾存璟抱拳回礼,视线却落在了花轿上。
花轿中,顾如玖久忍未落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迎凤归,起轿。”
花轿在众人的目送中缓缓远行,宾客们齐声恭送皇上。
其实在看到陛下亲自来迎亲的时候,他们几乎被惊呆了,他们大丰朝哪有帝王亲自迎接新娘子的先例,就连太子亲迎太子妃,也只有开国初时才有的,后来也渐渐取消了这一道仪式。
现在皇上做出这个举止,是为了表明对顾家的看重么?
至于陛下对顾氏女情根深种这一选项,几乎被众人下意识的排除在外。这大概是因为前两位皇帝花心太过的后遗症,让众人压根没往这处想。
街面早已经用清水洗得干干净净,禁卫军们肃立在街道两旁,避免一切意外的发生。住在街边的百姓们,只敢把窗户开一个小缝,偷偷的去看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新郎。
待看清陛下容貌时,有些人激动得差点把窗户推开,这、这面如冠玉,红衣胜火的俊美少年,就是被先祖保佑,让全城百姓躲过地龙之祸的陛下?
与陛下这相貌一比,什么杨家司马家李家公子,竟逊色不少。
于是,在晋鞅不知道的地方,因为他的容貌,又拉高了不少百姓的好感度。
这会儿的晋鞅哪里有心思去想百姓怎么去看他,他的脑子从头到尾只有一句话在不停的循环,那就是:终于娶到久久了。
他人虽在马背上,心却已经飞到了花轿中,那时不时回头的小模样,让身后一干龙禁卫不忍直视。
陛下,不要以为这会儿大街上没有别人,您就如此无所顾忌,要知道那些紧闭的门窗后,肯定躲着一大堆偷看的百姓啊。为了您的光辉形象,咱就不能矜持点吗?
龙禁卫们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然而晋鞅此刻却体谅不到他们的心情,脸上的笑容灿烂得足以晃花别人的眼睛。
“都说司马家疼女儿,恨不得十里红妆送女儿出嫁,”一名龙禁小声的对胡云旗道,“我看顾家才是恨不得把家底掏给女儿。”
胡云旗回头朝一眼看不到头的嫁妆队伍看去,笑着道:“可不是。”
他自小就与顾存璟关系不错,顾家怎么疼爱两个女儿,他是知道的,所以对同僚的感慨十分赞同。
长长的迎亲队伍从皇宫正门穿行而过,正门内肃立着文武百官以及命妇们,见到花轿进了正门后,他们齐齐行礼。
轿子停下,张仲瀚双手拿着一道圣旨躬身立在花轿前。
“天地畅和,阴阳调顺,万物之统也。德隆四年,顾氏年十五,系出名门,仪态端庄,聪慧静美。朕心仪诚求娶之,冠以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母仪天下,天地同庆。”
在旁边听宣圣旨的众人,差点没忍住抽嘴角,什么叫朕心仪诚求娶之?
陛下,这立后诏书可是要记入史册的,您这种抬高皇后,贬低自身的行为,是想流芳千古吗?
您的脸呢,不要它了吗?
合上这道圣旨,张仲瀚后退三步,恭敬的行了一个大礼:“皇上万岁金安,皇后娘娘千岁凤安。”
“皇上万岁金安,皇后娘娘千岁凤安。”
顾如玖坐在花轿中,听着外面齐齐的朝拜声,嘴角动了动。
“朕心意诚求娶之……”她念叨了一遍,随即轻声笑开。
不管日后如何,至少现在的他,待自己是真心实意的。
百官朝拜过后,花轿继续前行,然后在乾坤宫大门口停了下来。
胡太太上前掀开花轿帘子,然后全福嬷嬷上前,准备把顾如玖背出花轿,哪知道陛下突然走了过来,把她拦在了身后。
“陛下?”全福嬷嬷不解又惊讶的看着晋鞅。
“你退下,由朕来。”晋鞅拿过全福嬷嬷手里的喜球,走进宽大的花轿中。
全福嬷嬷手足无措的看向旁边的胡太太,胡太太朝她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全福嬷嬷见状,只好沉默的退到了一边。
“久久,”晋鞅把红绫放到顾如玖的手里,柔声道:“我背你回家。”
顾如玖愣住,想起晋鞅不太好的身体,犹豫着朝前伸出了手。
晋鞅握了握她的手,然后在她面前蹲下:“上来吧。”
顾如玖攀上他的肩膀,然后把全身的重量压了上去。
这个肩膀没有大哥的肩膀宽厚,后背似乎也没有大哥结实有力,但却十分的温柔与暖和。他走得很慢,但是每一步都很稳,背着她就像是背着一件稀世珍宝般小心翼翼。
顾如玖的心似乎也被他后背的温度暖化了,然后环住了他的脖颈。
乾坤宫正殿,太后坐在高位之上,看着儿子背着久久进来,脸上露出了笑意。
她的面前摆放着蒲团,礼部的官员见到皇上背着皇后进来,差点没绷住脸上的表情,好在他看到太后满脸喜色,终于没把心中的震惊显露在脸上。
走到蒲团前,晋鞅把顾如玖放了下来。他握着红绫的一头,看着握着另一头的久久,脸上的笑意更加浓厚。
“拜。”
一鞠躬。
“再拜。”
二鞠躬。
“再拜。”
三鞠躬。
顾如玖觉得自己的脖子快要被头顶上的金冠压弯了,行礼的时候,差点没往前栽去。幸好在她栽倒的前一刻,有一只手扶住了她。
尽管蒙着盖头,她仍旧能够感觉到,这是一只男人的手。
太后见晋鞅如此小心的模样,笑着道:“今日乃是你们的好日子,哀家也不拘这些俗礼,礼节到这也就差不多了。”说完,她看向礼部的官员。
礼部官员识趣的咽下后面的话,扬声道:“送入洞房。”
这一次晋鞅照旧遣退大力全福嬷嬷,自己背起自家新娘子,吭哧吭哧的往紫宸殿走,这欢快的小脚步,一点也看不出病弱的样子。
只可惜新娘子送进了新房,他却不能留下来,还要到前朝接受百官贺拜以及到宴席上,与宗室的人喝上两杯。
“久久,我很快就回来,”晋鞅蹲在床沿边,小声对顾如玖道,“我会尽量让礼部减去不必要的礼节,尽快赶回来的。”
顾如玖笑了笑,小幅度的点了点头。
晋鞅这才站起身朝门外走,走了没两步,又折返了回来:“我让人送了吃食过来,你若是饿了,别去顾忌那些礼节,只管用就好。”
顾如玖再次点头。
“那我走了。”晋鞅磨磨蹭蹭的往外走,看到窗户没关,又走到窗户边把窗户掩上,“初春正寒,别受凉了。”
“陛下,您该去接受朝拜了。”何明在外面小声提醒。
“朕知道了。”晋鞅终于一步一磨蹭的出了门,出了门还忍不住回头看了好几眼,才大跨步朝外走。
何明在他身后心有余悸的抹了一把脸,刚才陛下看他的那个眼神,简直吓得他腿软。
屋内终于恢复安静,宝绿与秋罗作为陪嫁进来的宫女,也不敢随便说话,只好小心翼翼的候在顾如玖身边,以便在顾如玖有需要的时候,她们能立刻反应过来。
顾如玖挪着屁股往床柱靠去,然后把大半身子靠在床柱上:“宝绿,快给我按按脖子。”
宝绿忙上前,小心替她按捏着,“娘娘,您可要用些东西?”
“我这会儿吃不下。”也许是今天意义非凡,影响了她的情绪,折腾了这么久,她竟一点也不觉得饿。
在宝绿小心的按捏下,她觉得自己脖颈总算好过了一点。
“陛下对您真好。”宝绿小声道,“刚才陛下出门的时候,陛下瞧着特别舍不得的样子。”
顾如玖听到这话,无声笑了笑。
皇帝大婚当日,接受百官朝拜已经是大丰惯例。朝臣也都规规矩矩的行了大礼,不过这位陛下显然比他们还要焦急,接受完朝拜后,多余的话一句也没说,转身都不见了。
“看来陛下对皇后娘娘甚至敬重,”李光吉站在司马鸿身边,微笑着道,“司马大人您说呢?”
“帝后和谐乃是我朝幸事,”司马鸿满脸是笑的道,“你我只需祝贺陛下与皇后娘娘便是,何需再多言?”
“呵呵。”李光吉似笑非笑的看着司马鸿,一脸高深莫测。这幅模样,若是气量不够好的人,定会被他气得吐血。
好在司马鸿是历经三朝的老臣,李光吉这点计量在他眼中还算不上什么,所以硬生生把心底那点火气压了下来。
“司马大人,李大人,陛下在朱雀殿设了喜宴,二位大人请。”张仲瀚上前打断两人的言语交锋,朝天看了一眼,然后突然道,“彩霞满天,霞光万丈,此乃好预兆啊。”
他这话一出,不少大臣都抬头朝天空望去,天际却如张仲瀚所说,霞光万丈,火云漫天。
这若是夏季便也正常,也现在是初春,能出现这等盛景,实在是少见。
“此乃大吉之兆啊!”一位新贵出身的官员惊呼道,“好兆头,好兆头!”
世家出身的官员内心不大瞧不上新贵这种做派,但是他们内心也不得不承认,这霞光万丈的景致,绚烂得耀眼。
难不成这真是上天在预示帝后结合乃是大吉之兆?
暮色渐渐降下,朱雀殿的喜宴也正式开席,能出现在这个喜宴上的,除了皇室中人,就只有地位较高的官员及其家眷。
晋鞅心里挂念着独自待在新房中的顾如玖,所以面对族人的敬酒有些心不在焉,好在大家也不敢真的灌他大的酒,意思意思也就放过了。
谁都知道陛下的身子骨不算好,今天又是他的好日子,若不小心灌出个好歹来,他们还要不要过安生日子了?
酒过三巡,晋鞅便起身道:“诸卿请随意,朕便不多陪诸位了。”
皇室中人为了凑热闹,便略取笑了几句,然后就放了行。
看着陛下那急匆匆的背影,晋响摸着下巴想,房中佳人等候,若是他,也没心思待在这的。
晋鞅回紫宸殿的速度可比离开紫宸殿时快多了,跟在他后面的几个全福嬷嬷小跑着才能跟上他的脚步。
大跨步走进屋内,晋鞅看着烛火下的新娘子,停下脚步,待喘息声平复了些许后,才继续上前。
“久久,我回来了。”他走到床沿边,半蹲在顾如玖面前,伸手就要去揭她头顶的盖头。
“陛下,”一位全福嬷嬷递上了喜秤。
晋鞅看着这支冰凉凉的喜秤,淡淡道:“朕与皇后只见,并不讲究这个。”说完,也不管全福嬷嬷怎么想,伸出双手,缓缓揭开了这顶绣着龙凤金纹的盖头。
“陛下,”顾如玖抬起头,看着晋鞅的双眼,浅浅一笑。
看着她这个笑,晋鞅也不由自主笑了起来。
晋鞅牵着她的手在桌边坐下,坐上摆着莲子花生汤圆等物。原本负责喂皇后娘娘吃这些东西的全福嬷嬷,跟前面的那两位全福嬷嬷一样,被陛下抢走了活干。
花生与莲子都有生子之意,晋鞅看着顾如玖吃下自己亲手喂的食物,心里颇有成就感。最后端起那碗冒着热气的汤圆,晋鞅用银勺舀起一个,低头吹了吹,才递到顾如玖嘴边。
“烫。”顾如玖咬了一口,然后瞪大眼睛看着晋鞅。
“还烫吗?”晋鞅收回勺子,把剩下半颗汤圆放进自己的嘴里,然后皱起眉道,“生的。”
“生吗?”顾如玖笑眯眯的看着他。
“嗯,生。”晋鞅放下碗,皱眉道,“御膳房的人怎么回事,连汤圆都做不到了?”
四位全福嬷嬷差点没精神崩溃的晕过去,陛下,您这是来捣乱的吧?
还有皇后娘娘,您怎么让陛下把你该说的话说了?
“你别怪他们,你觉得生就好,”顾如玖笑眯眯的拿过碗,舀起一颗汤圆,吹了吹递到晋鞅面前:“来,再吃一个。”
全福嬷嬷们觉得自己膝盖有些软,那是一股想给皇后娘娘跪下的冲动。
晋鞅看着笑眯眯的顾如玖,乖乖低头把这颗夹生的汤圆吃到了嘴里。
旁边伺候的宝绿与秋罗用手绢捂着嘴,差点笑了出来。
顾如玖掏出手绢,给晋鞅擦了擦嘴角,然后自己也吃了一颗汤圆:“我们一起生。”
听到顾如玖这话,晋鞅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意思,顿时两只耳朵都红了起来。
“咳咳,”为首的全福嬷嬷非常识趣的行礼道,“请陛下与皇后娘娘早些歇息,我等告退。”
“有劳。”晋鞅朝她们点了点头,白贤与何明去送四位全福嬷嬷。
“嬷嬷慢走,”白贤与何明躬身把四位嬷嬷送到紫宸殿外,白贤行礼道,“今日有劳四位嬷嬷了。”
“不敢,不敢。”四位嬷嬷连连回礼,今日回去,她们怎么也不敢把今日之事说出来了。
屋里其他人都退了出去,只剩下了顾如玖与晋鞅两人。
“外面放焰火了吗?”顾如玖听到外面有焰火燃放的声音,只可惜窗户管着,她看不见。
“久久想看?”晋鞅拿起一件外袍披在她身上,然后牵着她的手走到窗户边,打开了窗户。
窗外火树银花,绚烂了半边天空。
顾如玖抬头看去,笑着道:“真漂亮。”
晋鞅看着她,手一点点地,一点点地伸出去,然后环住了她的腰。
“不及你。”
顾如玖回头,脸颊触及到一片温软。
她微愣,随即笑开,双手覆在自己腰间的手臂上。
晋鞅在她耳边低声道:“唯有今日,我最为欢喜。”
她低头笑着道:“愿陛下永远记得今日之言。”
窗户再度关上,天际的焰火砰砰作响,就像开启了一首最美妙的乐章。
只道是夜深人静香兽消,只恨春宵短。行行重行行,仙洞纳金刀,无限快意好,转眼三更到。
第48章
“姑娘,夜深了,睡吧。”宝梅红着眼眶走到司马香身边,把披风给她披上。扭头看了眼窗外绚烂到极致的焰火,她不敢多看一眼,“夜里凉,我们把窗户关上好么?”
“焰火燃了快一个时辰了吧,”她嘲讽般的冷笑,“不是都说陛下勤俭节约,从不劳民伤财么?”
她双手撑在窗棂上,抬头看着黑夜中的火花:“这些焰火难道就不是劳民伤财?”
宝梅低着头不敢说话,她一个小小的婢女,哪里敢对皇家的事情妄加评论,她也知道自家姑娘心里苦,所以只能默默听着。
司马香一直站在窗前,看着那一朵朵烟花盛开,又化为黑暗,直到子时,这喧嚣了一夜的烟花终于归于黑暗。
她挪动着冰凉的双脚走到床沿边,听到正院那边似乎有叫骂声传来,怔怔的走到桌边坐下,突然猛的站起身,把桌上的茶具通通扫落在地,瓷器碎了一地,碎裂声在黑夜中格外的刺耳。
“姑娘。”宝梅担忧的想要上前,却被她喝止了。
“出去!”司马香厉声道,“别来打扰我。”
“我……”宝梅见满地狼藉,心中有些担忧,但是见姑娘面色难看到极点的模样,只好慢慢退出了屋内,小心的守在了外间。
但是让她意外的是,直到大半夜,屋内也没有声响传出来,她实在困得有些受不住,便在外间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她是被主院的尖叫声吓醒的,她连鞋都顾不上穿,匆匆跑进内室,见姑娘还在床上睡着,才放下心来。
她正准备悄悄退出去,主院那边震天的哭声便传了过来。
“姑娘,姑娘,”察觉到不妙,她上前叫醒尚在沉睡的司马香,“姑娘,主院那边好像出事了。”
“你说什么?”司马香猛地用手撑着身子坐起来,不过可能是昨天夜里她在窗户边站得太久,她的手臂有些使不上力。
宝梅忙上前扶住她,然后叫外面候着的粗使丫鬟进来伺候姑娘洗漱。
司马香的衣服还没有穿好,就有一个嬷嬷匆匆跑了过来,还没开口说话,已经先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姑娘,太太没了。”
“你说什么?”司马香终于站不住,瘫软在地,她怔怔的看着来传话的嬷嬷,“昨天夜里还好好的,怎么会……”
“太太……太太是割脉自杀的。”传话的嬷嬷微胖的身躯抖如筛糠,显然是对自己看到的那一幕触目惊心。
宝梅回头去看面色煞白的姑娘,只觉得天都快塌了。
“扶我去看看,”司马香强撑着一口力气站了起来,推开想要上前扶她的宝梅,踉踉跄跄的往外走去。
“姑娘,您的鞋……”宝梅见姑娘还穿着一双在屋子里才穿的软底鞋,匆匆回到内室,翻开鞋柜,翻了一双素色的棉鞋出来,便追了出去。
“宝梅姐姐。”负责看管司马香鞋袜的丫鬟见她来去匆匆,低头收拾好被宝梅翻找得有些乱的柜子,整理好以后,她疑惑的皱了皱眉。
宝梅姐姐方才拿的哪双鞋子?姑娘平日穿的那双鞋子虽然好,可是颜色艳丽了些,姑娘这会儿穿可能有些不合适吧?
司马家三房太太自从儿子被斩首后,脑子一直有些不大清醒,但是谁会管这种空有盛名但却无实权的家族,内里是乱成什么样子呢。
只是有人在茶余饭后以一副似可怜,似看热闹的口吻叹息一声,他们家的姑娘长得花容月貌,却家中母亲与兄长耽误了。
现在司马家三太太自杀身亡,可是她死的日子不好,竟是在帝后大婚的第二天,所以司马跃连讣告都没有向其他人家发。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三太太乃是自杀,这种情况,是否葬入司马家祖坟,还需要与大房二房一起商议。
司马家把这件事蛮得紧紧的,半点风声也未透露。而这会儿京城上下的注意力都在帝后大婚之事上,谁会真的去在意,他们家是不是有人死了或者发生了意外。
大婚第二天,是文武百官诸命妇正式朝拜皇后的日子,这天早上顾如玖虽然严重睡眠不足,并且还有些腰酸腿软,但仍旧不得不艰难的从床上爬了出来。
“好困。”她接过宫女递过来还冒着热气的毛巾,在自己脸上捂了捂,好让自己能够醒神。
见她这样,晋鞅有些后悔自己昨天夜里折腾得有些晚,便走到顾如玖身边,轻轻替她按着太阳穴,“有没有好一点?”
顾如玖拿下放在脸上的毛巾,然后用毛巾在他脸上蹭了一下,小声道:“陛下,旁边还有其他人在呢。”
“这些人都是我身边常用的人,别担心,”晋鞅被毛巾糊了一脸,也不生气,反而乐呵呵的看着顾如玖白嫩的脸蛋,然后接过另一块毛巾,替顾如玖擦手,“你我夫妻之乐,何须顾及他人。”
顾如玖觉得,自己的思想果然不够开放。
帝后二人换上正式的朝服,然后在顾如玖梳妆的时候,晋鞅又凑了过来。
“陛下,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顾如玖在自己额际描上金色的凤尾,瞥了眼神情严肃认真的晋鞅。
“什么?”晋鞅眼也不眨问。
“那就是女人化妆的时候,男人不要随意围观。”顾如玖放下笔,然后从盒子取出一块削好的眉黛,然后她就注意到晋鞅的双眼快要发光了。
她慢慢的替自己描好眉,放下眉黛后才道:“陛下?”
“我就是看看你怎么画眉的,”晋鞅不自在的干咳一声,“那些话本传记里不是常常写夫妻感情深厚,丈夫替发妻描一辈子眉么?”
顾如玖伸出去拿口脂的手顿住。
“你的眉毛这么漂亮,我又不会画,我担心会越画越丑。”暴露了自己连描眉都不会这一短板,晋鞅显得有些小尴尬,“所以就想先看看,你是怎么画的。”
顾如玖看到镜中的自己露出了个微笑。
“没事,不会可以慢慢练习,”顾如玖转头看着站在身边的晋鞅,“从明天开始,陛下可以先试着给我画,好练手。”
“那会不会画不好,”晋鞅颇为心动,只是看着自家久久漂亮的柳叶眉,心里又有些发憷,万一画成蚯蚓怎么办?
“没事,我不会嫌弃陛下的。”顾如玖笑着道,“因为我明白陛下的心意。”
对久久的善解人意所感动,晋鞅决定今天先抽空在纸上练习一下手艺,争取明天不要太过丢人。
夫妻二人这幅甜蜜的模样,看着四周伺候的宫女们红了脸,纷纷低下头不敢再去看。
最后顾如玖还是让晋鞅动了一下手,就是让他给自己两个手指上的指甲。
虽然染得不怎样,但是看着久久白皙的手指上,衬着红红的指甲,晋鞅还是颇有成就感的。
旁边的何明与白贤两人,一脸木然的看着像个找到心仪玩具的陛下,两人相互对视一眼,竟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几分无可奈何。
朱雀殿上,百官已经按照爵位高低官职大小站定,命妇也同样如此,男左女右,皆是按品大妆,不敢有半点怠慢。
也不怪众人如此隆重,今天好歹是皇后第一次正式露面接受朝拜,意义非常,谁愿意在礼仪上被人挑出毛病。
“司马大人今日的脸色,怎么比昨天还要难看,”李光吉与司马鸿并列站着,对这位年长他一辈的老人,李光吉秉持着尊老爱幼的良好作风,主动上前关切问候,“难道是昨天夜里没有睡好?”
“陛下终于立后,老臣心中万分欣喜,激动之下,难免睡得不够好,”司马鸿扭头瞥了李光吉一眼,“有劳李相担心,我没事。”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李光吉笑呵呵的道,“像司马大人这样为国尽忠的良臣,可千万不要出现什么岔子,不然陛下可是要担心的。”
司马鸿听到这话,心头微微一颤,面无表情的看了眼李光吉,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三房发生的事情,李光吉已经知道了?
司马鸿心里虽然拿不定主意,但是见李光吉这幅优哉游哉的样子,面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拱手道:“彼此,彼此。”
站在两人旁边的张仲瀚低着头,沉默的看着自己的鞋尖,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咚,咚,咚……”
鼓声连敲九下,众臣齐齐转身,面朝大殿中间,然后后退一步,躬身相迎。
“恭迎皇上,恭迎皇后。”
这个时候没有人抬头,靠殿中央的大臣只能看到,朱红滚金宫装裙摆逶迤而过,裙摆上,有只金色的凤凰在祥云中遨游。
“众卿免礼。”晋鞅与顾如玖相携站在高台之上,待众臣直起身子后,才双双坐下。
龙椅旁边添了凤座,即使仍旧高高在上,也比往日多了几分人气。
最先上前给顾如玖行礼的是皇室成员,在他们躬身行礼时,顾如玖站起身,朝他们微微颔首。
皇室成员过后,便是三公九卿,国夫人,郡夫人,顾如玖一一颔首致礼,脸上的笑意完美得挑不出半点不妥。
尽管能亲自到朱雀殿来朝拜的人有限,但是这一批批人的礼行来,顾如玖觉得自己头点得都酸了,待所有人的礼行完,她才扶着女官的手,缓缓坐回凤座上。
晋鞅扭头朝她笑了笑,然后一位官员捧着一道玉轴圣旨站了出来,然后宣读了封顾长龄为忠宁公的圣旨。
随后又连发三道圣旨,全是册封皇后娘家人的旨意。
忠宁公夫人封为宁国夫人,忠宁公二儿子封乡侯,忠宁公已经出嫁的大女儿封乡君。
在百官正式朝拜的时候,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肆封赏皇后娘家人,皇家简直是给足了皇后的颜面。
这是何等的荣宠?
文武百官听着一道道圣旨颁发,心中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只可惜谁让他们家没有一个让皇家看上眼的好女儿,不能全家封爵呢。
想到忠宁公现在还任尚书令一职,百官心中忍不住想,这是顾家要权倾朝野的预兆啊。
就在众人以为顾家这次风头出尽时,哪知道顾长龄在当下下午,便向陛下递了请辞奏折。
这道奏折一递上去,还不到晚上,就传到了不少耳目通灵的世家耳朵里去。
“顾长龄果然是只老狐狸,”李光吉知道这事后,忍不住心生感慨,即便是他,若是遇到这种情况,也不一定能做到像顾长龄这般坚决。
壮士断腕,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但是他清楚,顾长龄这个做法,却是最聪明的。现在顾家出了一个皇后,又全家封爵,简直称得上是花团锦簇,无尽风光。
可是身为朝臣,最不能挑战的就是帝王的猜忌心。现在陛下相信顾家,敬重皇后,可这并不代表着陛下日后不会起疑心,不会厌弃皇后。到了那时候,顾家的风光便是陛下的眼中钉肉中刺,顾家对的也是错的,错的仍旧是错的,别说风光,只怕连往日的荣光也护不住。
可是现在顾长龄果断的请辞,不管陛下会不会允许,至少这个这个举动会在陛下心中留下一个顾家很识趣的印象。
哪个皇帝不喜欢听话又识趣的臣子?
现在的陛下人还年轻,等人到中年,心思多疑的时候,这就为成为顾家最好的一张感情牌。
“当初没有替你求娶到顾氏女真是遗憾,”李光吉对儿子道,“有这样一个聪明又识趣的岳家,对你是大大的帮助。”
“父亲,您说笑了。”李怀谷低着头道,“不过是陈年旧事,不值得一提。”如今他已经跟沈家的姑娘定亲,那些过往,早该抛在了脑后。
如今的他,只要想到当年,便会想起妹妹坠落马下时的模样。年少慕艾的心思,早就被时间一点点消磨了。
李光吉看着表情毫无波动的儿子,叹口气道:“到了现在,为父竟有些让你与沈家姑娘定亲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