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花开妇贵-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地方,李雪儿从车上下来,蝶衣已经上前去敲门了。结果没人应答也没人来开门。
“小姐,没人答应啊。”
按理说这一大早的人应该都在家才对,李雪儿也是不清楚状况。
“翻墙进去把门打开。”
有了李雪儿的只是,蝶衣很是利落的到了院墙上,然后听到扑通一声落地,下一刻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李雪儿径直走进屋里,没人。蝶衣也忙着各个房间查看,家里只剩下三个人,两个老人还有丫鬟小红,而且看样子是被下了迷药,昏迷不醒。
李兰儿不见了,李雪儿觉得之前自己的担心可能验证了。李建成和顾氏夫妻二人卖女求荣的心思还没有打消,昨天才刚把李兰儿接回家,今早人就不见了,速度还真是够快的。
李雪儿灵光一闪,突然想起来在街头看到的那辆马车。那马车精致讲究,必定是大户人家的,出现在安居街这样的平民区已经是反常。李雪儿猜测,可能就是那两车把李兰儿带走的。
李雪儿懊恼自己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不过现在紧要的是把人找到。
“赶紧去追我们来时在街口遇到的那个青色马车,人应该在上面。顺着去张府或者兵部侍郎王家的路追。”
李雪儿的一声令下,蝶衣带着来时赶车的那个侍卫去追人。
回到屋子里,李雪儿叫醒了李老爷子。
李老爷子还头疼的厉害,可是他的心更痛。昨天顾氏把李兰儿接回家,说的也挺好,要给闺女好好准备出嫁的事情。
可惜就只高兴了一晚上,一切的美好就被打碎了。
李老爷子和李雪儿就在那里静静的等待,他们都很担心,万一蝶衣他们没有追上。李兰儿已经被送去了张洪文或者那个兵部姓王的官员府里,那再想救人就麻烦多了。
另外一边,被胡栗用计支开的胡广舟回到了庄子上,他有些气急败坏的找到胡栗。
“你真行啊。把我支开然后捅了这么大的篓子,你到底想干嘛。”胡广舟听说刘家小姐在庄子上和其他男子有染,清白不保,当即就想晕过去算了。
家族派自己到京城看着点胡栗,让他不要胡闹。结果呢,自己中计被支开。然后就一个晴天霹雳砸下来,他可真的是吃不消啊。
“三叔,您生这么大的气干嘛。虽说刘小姐出事我有责任,可是事已如此虽然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可还要烦劳三叔去说说,这婚事作罢了。”
虽然和刘希玲一起出事的不是自己事先计划好的李泽洋,但是不管怎样,和刘家的亲事可以退了,不用再过多纠缠。这一点胡栗还是满意的。
“你个臭小子,现在就咱们两个人,你不用在我面前装腔作势的,我敢肯定这事和你脱不了干系。现在让我去刘府退亲,你当初干嘛定亲。”
胡广舟那叫一个郁闷,去刘府退亲,刘府的人肯定都没个好脸色。定亲再退亲,这不是折腾人嘛。都怪胡栗那个臭小子,既然不喜欢,当初坚持不定亲不就好啦。
胡栗一本正经的行礼。“三叔,您可真是冤枉侄儿了,侄儿之前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而且侄儿那几天根本不在庄子上,怎么可能设计陷害刘小姐。”他就是死不认账。反正也没有证据,能把他怎样。
看着这赖皮样,胡广舟还真的是没辙。“罢了,我认了去给你退婚。不过小祖宗,能不能别再折腾了。”
胡广舟觉得陪着胡栗这的是太劳心了,他这几天肯定多了不少的皱纹和白头发。哎。自己怎么就这么可怜呢。
李雪儿焦急的等了小半个时辰,蝶衣终于回来了,驾着马车,车上还有依旧昏迷的李兰儿。
“就差一点车子就进了兵部侍郎王大人的府里了,还好赶上了。”当时蝶衣追上马车的时候,离王家大门只有不到百米。蝶衣当时身手利索的把车夫打倒在地,把车上的李建成夫妇也赶下了车。那李泽海还想着出头反抗,蝶衣把剑往他脖子上一放,还没怎么着就吓得晕过去了。蝶衣让另外那个侍卫阻拦张家的下人,驾车先回来了。
李雪儿看了一下,马车里的李兰儿就是昏迷,其他的一点事都没有,像睡着了一样。还好赶上了,不过真的好险。
李兰儿身上穿着一件暗红色的嫁衣,脸蛋白里透红精心的画过妆容,头上更是金簪珠串,好一个睡美人。
看这个样子就知道,李建成和顾氏不是临时兴起是早有预谋,不然不会把这些衣服首饰都准备好了。
有句话叫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李建成夫妻两个是一直没有停止对李兰儿的算计。李老爷子也是个明白人,不能再让李兰儿这个孙女在安居街住了,一不小心就着道了。这一次是幸运被及时救回,那下一次下下次该怎么办。
“雪儿啊,你先带你二姐去你家住着,我回去和你爹说的。”李老爷子觉得还是让李兰儿去李建业家里住更放心些。
那个赶车的侍卫也返回了,身上的衣服有些凌乱了,看样子是和那些人交手了,不过没受伤是好事。
李雪儿带着李兰儿回家,看着车厢里还在昏迷着面容姣好的少女,不知道她的未来是怎样的。她善良也太心软,有时甚至宁愿委屈自己。因为她的顺从,因为她的不反抗,反而让自己和关心她的人都陷进麻烦里。
现在可以保护她,但是没有人能保护她一辈子,如果她还不改变自己,那么有一天也许会害了自己,今天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雪儿把李兰儿带回家,而且人是昏迷的,李建业夫妻都挺惊讶的。李雪儿把发生的时期都说了一遍,听者无不气愤。
“可怜的孩子,她爹娘这到底想干嘛,想逼死孩子吗。”孙慧娘很是生气,她一直觉得天底下最爱孩子的就是父母,做娘的不会舍得孩子吃苦。
可是很显然,李家的极品也算是多,之前有一个李老太太对李建业那样的无情,现在又出了一个顾氏只认钱财不认情。
孙慧娘让丫鬟把李兰儿送回了原来她住的那个屋子,事情等人醒过来再说。
丫鬟怕李兰儿不舒服,伸手想把她头上的簪子撤了头发解开,但是李雪儿制止了。“就保持现在这个样子,什么都不要动。”
李雪儿要让李兰儿清楚的看看,她今天差一点要经历什么,让她彻底的想一下,今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李建业夫妻还有李泽海眼见着李兰儿被蝶衣救走,眼见计划就要成功了,还是被李雪儿破坏了。心中气愤不已,但是反应倒是也快,急忙带着张府的下人回安居街家里找李兰儿。
可惜他们晚了一步,赶到的时候李雪儿已经带人回家了。
李老爷子也没有愤怒没有谩骂,他心里清楚,那些都是对李建成夫妻没有任何的作用的。
李建成夫妻这会气的牙痒痒,可是不能对老爷子发火,也没那个胆子去李建业家里要人。
刘希玲回到家里有两天了,她不哭不闹也不开口说话,饭菜摆在跟前就吃,递给她茶水就喝,可是这两日不是发呆就是睡觉,没有一点人的喜怒哀乐,就像一个木偶一般。
她这样的情况让她母亲刘夫人很是担忧,这两天几乎是以泪洗面。她好好的闺女怎么就变成这样了,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不一会,前院来人禀报,胡家三老爷来府上要退亲。从知道出事的那一刻,刘家的人其实心里就明白,这婚事不可能继续了。刘夫人知道,她最宝贝的女儿**不离十要嫁给那个魏一辰,她心有不甘可是也于事无补。
小半个时辰之后,胡广舟从刘府出来,带上之前胡家送的聘礼,婚约解除了。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本就做好了心里准备,刘府可能要发难。不过还好,没有想象中的严重。不过李家提出让庶女嫁给胡栗作侧室,被他婉拒了。
胡广舟也是看明白了,刘家现在就是想把胡氏家族拉到太子的队伍里,无所不用其极。要是给一般人家,今天女儿受委屈至此,就算不和胡家断绝往来,也绝不会上赶的嫁女儿作侧室也要有所联系。
家族的意思是可以考虑助太子一臂之力,不过侄子胡栗却是不大看好太子,胡广舟自知见识资质平庸,但是这些日子在京城,也是感觉暗潮涌动,变化莫测,最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这会他也觉得胡栗的想法是对的,隔岸观望,待辩清形势再作打算也不迟。
李兰儿身上的迷药的药效渐渐消失,她揉了揉脑袋从床上坐起来。望着外面已经日上三竿了,急忙爬起来。
她疑惑的转转头,不是应该在家里吗,可是眼前的屋子是二叔家里啊。看看身上的衣服,瞧着铜镜里的容貌,这是发生了什么,难道是在做梦吗。
用力的拧了一下胳膊,好疼,是真的,可是谁能告诉她到底发生了什么。
(感谢太阳雨雪风赠送的10币,感谢keppra赠送的财神钱罐,鞠躬感谢。今天还有一更,大家记得要投票哦)
第二百零九章
李雪儿估摸着李兰儿快醒过来了,让蝶衣去送点吃的。
蝶衣去的时候,李兰儿正坐在床上发呆,头上的簪子被拔下来散乱的堆在床上,暗红色的嫁衣也随意的扔在一旁。
蝶衣把清粥小菜放在桌子上,“兰小姐,你饿了吧,赶紧过来吃点东西。小姐特意吩咐给你做的清淡点,担心你身体不舒服。”
李兰儿抬起头盯着蝶衣,“你们是从哪里把我带过来的?”
“马车去兵部侍郎府的路上,差一点就到了的时候。”蝶衣实话实说,她知道小姐李雪儿也是这个意思,让李兰儿清醒一下,至少能好好保护自己。
“我知道了,我想一个人静一静。”李兰儿看上去很是平静。
蝶衣又叮嘱一遍别忘了吃饭才离开,屋子里没人了,李兰儿扑倒在床上,嚎啕大哭。
她心里很多事情一直是清楚的,只是装糊涂,她盼着能回到从前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日子。
可是事实证明,是她自己妄想了。
今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的装扮,李兰儿还有什么不知道的。父母给她下药,想要悄悄的把自己像货物一样送给达官贵人来换取他们想要的荣华富贵,再一次把她给卖了。
也许她该庆幸,父母都如此对待自己了,可是二叔一家还肯帮自己,一次又一次。李兰儿不敢想象,如果今天没来的及,自己进了侍郎府,那自己只能一根白绫了结此生了。
对于父母,李兰儿的心,凉透了,再也暖不过来了。
李老爷子又来了,找李建业夫妻两个。
“我想让兰儿从这出嫁,行吗?”李老爷子虽然是长辈,可是他也清楚自己没有资格命令儿子做什么。如果李建业不同意,他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可以。”李建业没有过多的犹豫就答应了。虽然他说和李建成不再做兄弟了。可是李兰儿这个侄女他还是很喜欢的。
胡栗和刘府小姐刘希玲的婚事作废的消息很快在京城传开了,虽然这个结果几乎实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但是消息确认了,人们还是忍不住说上两句。痛快痛快嘴。
与此同时,魏一辰的父母魏茂才和魏夫人在刘府的打听,端坐在下手的椅子上,丝毫不敢乱动。他们的儿子可是还在刘家手里呢,那可真是掐住了他们的七寸。
魏茂才一见到左相和刘子骞。很是降低自己的身份,态度诚恳的给刘家人道歉。虽然魏一辰也是受害者,但是谁让魏一辰点背招惹了刘希玲,太笨才被牵连。而且官大一级压死人,魏茂才可是不希望这件事情,导致他的仕途生涯就此终结。他还在壮年,还想享受权利的奥妙。
不过好在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反倒是提到了魏一辰和刘希玲的婚事。两个人衣裳被脱去同床而眠过,若是不澄清,对于男方来说还好些。可是女方要不就嫁要不就选择一辈子和青灯古佛相伴了,当然也可能有极端的,比如放弃生命。
在魏家看来,这门婚事对他们百利无一害。刘家是皇后娘家,身份地位自然不是魏府能比的。魏夫人正巧在为魏一辰的婚事操心,一时间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现在想来刘小姐要家世有家世,要容貌有容貌,心里觉得这就是她满意的儿媳人选。虽然过程不是美好的,但是结果却是魏家喜欢的,婚约的事情自然是答应了。
魏夫人想着今后和相府就是亲家。心里就高兴,仿佛看到有不少的人来巴结自己。不管别人怎么议论这次联姻,但是结果摆在那里不会变。
京城的官员大话人家又有哪家敢真的得罪左相府,最多背后逞能。
魏茂才夫妻两个带上魏一辰离开了刘府。回去就该准备聘礼了。
大楚西部的旱灾越来越严重,前几日就陆续有难民进入京城。可是难民的数量突然间增加了,担心京城进入的难民太多,影响了京城的秩序,于是难民被拒绝在城外。
朝廷下令再城外搭设粥棚接济难民,至少让那些可怜的百姓能有口饭吃。能活着。但是朝廷的粥棚根本不足以应付数量庞大的难民。
紧跟着京城的勋贵宗亲人家也都搭建了粥棚,灾民的压力得到暂时的缓解。
李建业把家人都聚集在一起商量,“家里的粮食还有不少,我们也搭一个粥棚帮帮那些受灾的百姓吧。”
李建业是个善良的人,见不得世人吃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现在的李家算是大户人家,接济需要帮助的人们也是应该的。
这个提议全家人都同意了,量力而行做善事。
其实李建业还考虑到了另外的一方面,李家在京城没有任何的根基,若是能的一个善人的名声,对李泽洋的仕途还有女儿将来的姻缘都是有好处的。
救灾,让百姓果脯就是最好的了。李家决定熬玉米粥,玉米碾碎不用很细,加水煮熟就好,简单省事。
玉米的价格比稻米便宜很多,也比小麦粉粥味道好很多,所以也是大多数施粥人家的首选。
从八里庄一车车的玉米运到京城,李建业在家里指挥下人碾碎,安顺在施粥的现场负责。
趁这个时机,李雪儿也派出人调查是否有人愿意卖身到李家,八里庄的田地果园面积增大,京城又新买了一个庄子,两处都很缺人手的。
李雪儿承认,自己有些趁火打劫,在难民朝不保夕的时候用丰衣足食诱惑他们出卖了自由。但是李家不会强迫任何人,一切都是自愿的。其实李家的下人虽说签了卖身契,但是只要好好做事不做亏心是,不做危害李家的事情,那就可以过一辈子平顺的日子。
没有风光无限,却是可以衣食无忧不用挨饿受冻,李家的人也不会随意打骂下人。
李雪儿把这事交给墨焱来做,同时也交代了挑选的人必须是家世清白的老实勤恳的人。那些偷奸耍滑、游手好闲的人李家是不要的。
第二百一十章 高升
胡栗和刘希玲婚约取消,然后隔了一天魏府就去刘府下聘,魏一辰和刘希玲要成为夫妻,这件事情很快传开,可也没有让京城百姓过多的惊讶。因为这个结果,大家早就猜到了。
不过刚嫁到四皇子府做侍妾的孙芸心头却是布满了疑云。好些事情和她记忆里的都不一样了,为什么。
前世,她记的五公主下嫁杨文锦,礼部尚书府的唐紫晴迟迟未订亲。传闻这对表兄妹之间有私情,左相府想要让胡栗作刘府的女婿但是遭到了拒绝,半月后媒婆带着胡家的聘礼到唐府下聘。最终胡栗娶了唐紫晴,而刘希玲最终是嫁给了太子。
可是今生呢,唐紫晴在杨文锦赐婚之后很快就和新科的榜眼李泽洋定亲,胡家居然和左相府定亲,而后又闹出一连串的事情。孙芸不同情刘希玲,前世刘希玲是太子侧妃趾高气扬,如今看她过得不如意,心里反而有几分得意。
孙芸根据前世的情况,大胆猜测,胡栗可能是喜欢唐紫晴的,只是被人捷足先登了。不喜欢刘希玲,所以就设计然刘家里子面子都没了。
还记得前两天,四皇子还感慨过,胡栗此人谋略过人,一直想拉拢但是苦于没有方法。而且在前世,孙芸记的在自己去世前,胡栗确实是很风光,陛下病重太子监国。他帮助太子出谋划策,是座上宾也是众人巴结的对象。
孙芸就想啊,要是能把此人拉到四皇子的阵营。那么就是一个极大的助力。要是成功了,四皇子也会对自己刮目相看的。
孙芸记的,前世京城根本就没有李家。这一世好像是突然间冒出来的。
她让人打听了,那李家只是农民出身,虽说现在有钱了,可是在京城权贵的眼里,毁了李家是轻而易举易如反掌的事情。若是让胡栗能抱得唐紫晴这个美人归,说不定胡栗就能助四皇子完成大业。
孙芸想着自己要找个合适的机会把自己的推断告诉四皇子,只有他坐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只是怎么和四皇子赵佑恒说,但是要考虑一下,没有合理的理由。自己的秘密就有露馅的可能,那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对于要挨饿受冻的大部分难民来说,只要能有栖身之所能有吃的活下去,一张卖身契真的没那么重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是最重要的。
墨焱没几天就给李雪儿送来了一叠卖身契。这些人的身份都是调查过的,大多都是贫苦的农民。
墨焱把人都带到了李府门前,李雪儿挑了几个本分的姑娘留下做丫鬟,剩下的都安排到庄子上去干活。
李府的一切震撼着这些新收的下人,没想到主家如此的气派。这和他们老家那里最富有的地主家一比,那地主根本是完败。
留下做丫鬟的几个姑娘,有胆怯的也有雀跃的,她们的神情。李雪儿都看在眼里。李雪儿把这些人嫁给了香菱,“这些人交给你。要让她们知道怎样做好一个丫鬟,什么事能做,哪些连想都不能想。”
李雪儿回屋后拿出笔墨摊开竹简,她要写一份下人要遵守的府规。凡是卖身契在李府的众人都要遵守,一旦违反了规定,按府规惩处。
写上几条就停一下思考,想到了什么就再记上几条。等到晚上拿给李建业夫妻和李泽洋看的时候,这已经有一百多条了,包括方方面面。
李建业拿起竹简这一条一条的看过来,真是面面俱到啊。“雪儿啊,有必要这样吗?”
之前没有这些规定,家里的下人也都很好,李建业觉得这规定是不是多余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何况府里的下人越来越多,若是没有规矩约束着,难免以后不会出乱子。所以爹,我觉得妹妹想的对,这府规该有。”李泽洋支持妹妹的想法。
孙慧娘也觉得不错,这府规不仅有罚还有赏,这日后就有了依旧,有功赏有过就罚,如此才能树立起主人家的威信,便于管理。
李雪儿制定的府规蝶衣抄录了n多份,让李家上上下下都能知道府规,并且背诵下来记住了才行。
虽然条条框框的看着规矩多,但是只要下人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没有歪心思,就不会触犯到府规。
李家的人都是善良心软的,但是下人多了,李雪儿绝对不允许有欺主的情况发生。要是哪儿不开眼的干违反了她制定的那些个府规,那对不起了,按照规定处罚,决不手软。
京城外的难民聚集的越来越多,皇帝为此事头疼的很。
现在天气好暖和,难民随意搭个窝棚晚上就能凑合过去。可是过些日子天凉了怎么办,百姓没个遮挡风雨的地方会冻死的。
虽然朝廷和不少人家都在施粥,可是这样大的粮食消耗,又能支撑多久。就看城外施粥的大缸,那些粥都变稀了。
早朝时朝堂上争论不休,可是最终也没能拿出来一个解决办法,说到底就是国库空虚。受灾的当地已经下旨开仓赈灾,可是也支撑不了多久,粮食就没了。京城的灾民想让他们返乡,那也是需要银子的。
而且灾情拖延的时间久了,各种杀人放火、抢劫勒索的犯罪事件会增加,那个时候就更乱了。
皇帝自认为还算的上是一个明君,也盼着世人称颂流芳百世。可是如今灾情未解,他是心烦气躁。
太监总管常德见皇帝为旱灾之事整日连觉都睡不好,他这伴君左右也是心惊胆战的,就怕做错事说错话,被责罚。可是有时皇帝就问到了他的头上。他又不能不答。
“你说说,朕养着这些个文武大臣有何用,一点也不能为朕分忧。”
常德心想。陛下啊,那些大臣不是不想分忧,可是那些建议您都觉得不好啊。您在朝堂上,天子一怒,大臣们哪个不害怕。
可他只是个奴才,这话哪里敢说啊。“陛下,不如问问其他的大人。说不定有好主意。”
皇帝赵青霖一想,这话也有道理。除非大朝,平日里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上朝议政。
“常德。你倒是提醒了朕,去翰林院宣今年入仕的几个年轻人找来。”赵青霖想到了李泽洋,不知道他是否有好主意。
常德亲自到翰林院传旨,若是从前。像李泽洋这样刚入朝为官的。能有幸见到皇帝是荣幸。奸恶次数多了,就有机会给皇帝留下印象,于仕途有力。
可是这会大家就没那高兴劲了,谁都知道这几天皇帝因为灾情的事情把文武百官都骂了。现在叫他们过去,准没好事。
只有李泽洋依旧面色平静,不管是否愿意,众人跟在常德的后面进了大殿。
这件事情不一会六部官员就都知道了,大家都在猜测这几个初入官场的小屁孩一会就都会被轰出来。
也许是面对年轻人。皇帝表现的宽容许多,连续几个臣子的建议他都很失望。于是这人也就一个个的被打发出来了。踏出了大殿门口的他们没有沮丧反而觉得终于活过来了,刚才在陛下面前感觉呼吸困难紧张死了。
人一次出来了,就剩下一个李泽洋在里面了。不少人在打赌,这剩下的最后一个会多长时间被赶出来。
可是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到了,小半个时辰了,六部官员的眼睛都盯着勤政殿的动向。他们不相信一个刚进入翰林院的七品小官,难不成真有好主意,能比得上六部这么多的大臣。
终于在勤政殿呆了大半个时辰的李泽洋出来了,很多人都好奇,这么长的时间他都和皇帝陛下说了什么。
李泽洋前脚刚回到翰林院,准备继续手头的工作,传旨的太监就到了。
翰林院的官员跪了一地,然后就听到太监那尖细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泽洋心系百姓,勤劳王事??今封为正六品内阁侍读。”
圣旨读完了,一众官员又跪在地上磕头,“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泽洋从太监的手中接过圣旨,然后也从袖袋里拿出一个荷包递过去,里面装的是银子。李雪儿准备的,给李泽洋在皇宫里打赏用的。之前李泽洋还笑,李雪儿这是多此一举,没想到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李泽洋这是升官了,还是正七品直接升为正六品,连升两级,好不让人羡慕。大家这下子就更加好奇李泽洋都跟皇帝说什么了,不然这一次谈话就升官,也太说不过去了。
不过这内阁侍读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表面看上去就是给皇帝读读书。而实际上皇帝也经常会拿一些事情询问内阁侍读的看法。做的好升官更快,做的不好哪天惹到了陛下,掉脑袋都是有可能的。
傍晚,李泽洋准备回家,在宫门口偶遇了曹振轩。
李泽洋升官的事情曹振轩也听说过,自然是要恭喜的。“恭喜润之兄高升。”
“曹大哥客气了,我也是有些迷糊。我也就是对西部的旱灾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没想到陛下突然间就下旨,我也是吓了一跳。”李泽洋是真的没有想到,因为几句话,自己就升官了。
曹振轩没听李泽洋说什么,反倒是注意到了他的衣服料子。一样的深蓝色,一样的花纹,和自己捡到的荷包是一样的布料。
以前李泽洋穿这件衣服,曹振轩见过的,怪不得他那天觉得那个荷包那么眼熟呢。
曹振轩心想,这荷包要真是李泽洋的,那自己是真捡对了,否则被其他人发现李泽洋可能会有麻烦。不过曹振轩也有疑问,那日李泽洋没有去参加打猎的聚会,荷包怎么会在那。
这路上也不是说事的地方,曹振轩搂着李泽洋的肩膀。“兄弟,今天你可是要请客的,好久没吃到伯母做的菜了。今天我跟你回家。”
李泽洋只是以为曹振轩想去吃饭了,“这个没问题,曹大哥什么时候来,都是欢迎的。”
李泽洋和曹振轩两个一起回来的,李家的人也没有太多意外。同朝为官遇见很正常,而且曹振轩对李家人来说也不陌生。既然来了客人,孙慧娘特意吩咐厨房多加两个菜。
李泽洋自己升官的事情告诉了家人。大家都很高兴也很惊讶。
“怎么这么快就升官了,你去翰林院也没多少日子啊。”李建业以前知道县令是干满三年再升官,这都是朝廷的官。应该一样吧。
“陛下今日问了我关于救灾的事情,我就说了几句。必须觉得还不错,心情高兴就给我升了官。”
李泽洋自己原先也觉得自己要在翰林院整理书籍,熬上三个月然后有了资历才能有所升迁。没想到皇帝一高兴。一句话他就是六品官员了。
“升官了是好事,今天高兴,我去给你们拿酒,晚上喝一杯。”孙慧娘高高兴兴的去酒窖了。
曹振轩也是好奇李泽洋都和皇帝说什么了,“润之,你都给陛下提了那些建议,让龙颜大悦。”
“说来惭愧,这有些主意还是和雪儿聊天的时候她提到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就都说了。”
李泽洋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李雪儿倒是觉得自己的几句话能帮上忙很高兴。至于曹振轩。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李雪儿。
李雪儿会射箭功夫好,厨艺好还会治病,知道她饱读诗书棋艺精湛,没想到她居然对政务也有所了解。
在曹振轩的眼里,李雪儿就是读不完的书简。刚觉得自己对他有所了解了,就会有其他的才能被发现,让自己眼前一亮为之震惊。
“哥哥都和陛下说了什么?”李雪儿也想知道答案。
“妹妹也也说过的,要想救灾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钱粮。这些也是我们无能为力的,所以我也没提。我只是建议陛下,当前可以将难民组织起来开挖沟渠水库,朝廷发放工钱或者管饭都是可行的。另外可以借粮食给百姓做种子,现在还能赶上冬小麦的播种。百姓可以来年收获了再归还粮食,总比地里一直空着好。……”
李泽洋的这两点建议都是可行的,大旱之后也经常出现洪涝,现在开挖沟渠建水库,一是防范了未来,二来也是在干旱的季节起到蓄水的作用。而且百姓干活给饭吃,如此就不会是白白养着一大群闲人。
若是皇帝下旨借粮食给百姓对朝廷没有损失,反倒让百姓感恩戴德,记着陛下的好,收买人心。
不过李雪儿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李泽洋真正升官的原因应该是在冬小麦上。冬小麦没有普及,只有八里庄附近的农民跟着李家学种冬小麦,再就是之前还在李家屯的时候在李雪儿的要求下,李建业种过一次。
李雪儿记的很李泽洋提过,受灾的几个地方地理位置是在李家屯和八里庄之间的,气候也应该是如此的,冬小麦在那个地方十有八九是能种植的。
李泽洋是个心里装着百姓的,这样的事情他是不会拦着的。
“哥哥,陛下是不是问了不少冬小麦的事情?”
李泽洋听到李雪儿的问话点头肯定,“陛下很是重视的样子。”
李雪儿心想,不重视才怪了。冬小麦在很多的地方都能种植,如此一来,很多地区的作物都可以从一季作物变成两季作物,增加了粮食产量,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