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花开妇贵-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他们毕竟全须全尾的平安回来了,他们的家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想着田婶子和双喜姐姐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李雪儿由衷的替他们高兴。
李雪儿前头跑着进村报信去了。
“你们进山怎么样了,怎么现在才回来,你们的家人都担心死了。”
李二郎有自知之明肯定不会冒险到大山里,但是他很好奇这些人在山里都经历了什么。
“别提了,进山不久就迷路了,可偏偏还下了雨。长得人形的草没找着我们就想办法回家,可没成想遇见熊瞎子了。真的是差一点命就没有了,太险了。”
周耀祖简单的说了他们一行人的遭遇,想着熊扑过来的样子还是心有余悸。
“你们怎么逃出来的;把熊弄死了?”
李二郎就像个好奇宝宝,熊这种动物他也是知道很凶猛的,想着逃跑也是不容易的。
“我们当时吓得腿都软了。多亏有一队人进山打猎把熊射死了,不然我就要喂熊了。”
“那领队的年轻人看着年纪不大真有本领,那狗熊几箭就射死了。是他派人送我们回来的,那年轻的后生可了不得了。”
简单一点就是这些人还算命大遇见了有本事的好心人救了他们,估计有了这一次的经历,他们再也不敢冒冒失失的进大山了。
很快,接到李雪儿的通知,他们的家人都过来了。
见到亲人安全的回来了,不少人喜极而泣。
有了这一次的教训,村里人熄了找人参挣大钱的想法,有再多的钱没命花也是白搭。
李雪儿回自己家之后,把这个消息也告诉了孙慧娘。
孙慧娘也是高兴的,“没事了就好,这下子你田婶子可以安心了。”

第十五章 槐花饼

雪儿能够感觉到姥爷和姥姥的到来让娘亲很是开心,脸上的笑容是挡不住的。李雪儿将挖回家的韭菜种在后院,整整齐齐的一小行。月季花也种在后院,挖一个深深的坑埋得结实着呢。已经能见到花骨朵了,相信过不了几天就能开花。
下午从山上摘了不少的槐树花,小心的将花朵一个个摘下来。因为树枝上有很多的小刺,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
晚上没有包饺子,确实做了槐花饼。将槐花放到烧开的热水里烫熟了捞出,撒点盐加点面粉,用筷子搅一搅,让槐树花均匀的沾上面粉。将沾满面粉的槐花团成面饼,再压扁,制成饼状。煎锅中倒入适量油,油热后放入团捏好的槐花饼,小火煎制,煎好一面后将另一面也煎至淡黄色,等两面都煎至微黄且略透明时即可。
当天晚上,槐花饼端上饭桌的时候那真是色香味俱全了。
槐花饼成为了李家饭桌上的新宠儿,让人口齿留香意犹未尽。
而且这饼子还有一个特别实在的好处,槐花饼大部分就是槐花只用一点面粉,省粮食了啊,而且大家吃的满意。省下了面粉那就是省钱了,节省惯了的李家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现在正是槐树开花的季节,满山的槐树花随便摘。李二郎带着闺女雪儿一连往山上去了好几天,带回家的槐树花那是一篓接着一篓。
于是这吃槐树花的方法也就多起来了。炒的、凉拌的、烙的,每一种都是很美味的。
很快到来孙慧娘生日这天,背着当事人,李二郎和两个孩子商量着给媳妇过个生日。
以前家里日子过得艰难,生日这种日子就和平时一样干活,没有任何的区别。李二郎那时也觉得愧疚,但是没有办法。
现在不一样了,李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不能喝富裕的人家相比,但是比起以前的日子已经好太多。于是大家一块商量着给孙慧娘好好过个生日。
这个生日不会有昂贵的礼物,不会有山珍海味的宴席,但是一家人会用心准备一个温馨的生日。
果然,孙慧娘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家人也没有提醒,只想着到时候给个惊喜。
李二郎去镇上送面粉和竹简,一大早就走了。李泽洋因为夫子有事要办可以在家呆一天。
李雪儿和哥哥背着竹篓上山,循着记忆找到了之前见过的腐烂了倒在地上的几棵树。果然过了几天的时间,木耳长大了很多。
李泽洋不认识这长在木头上的木耳是什么,但是也帮妹妹一起摘。李雪儿告诉木耳是能吃的,这样李泽洋对黑色的木耳很是好奇。
李泽洋要问为什么知道这木耳能吃,李雪儿只能又推说听别人说的。只是哥哥没问,李雪儿也省了编理由。
竹笋、蘑菇、木耳、槐树花,兄妹两人山上转一圈真的收货不小。这些回家就能做好几个菜了。
快中午了李二郎回家了,跟往常一样带回了小麦也买了点肉。李雪儿眼尖的发现爹爹藏了一块花布,孙慧娘要是穿上这花布做的衣裳一定很漂亮。
吃饭的时候除了常见的几道菜,饭桌上新增了一份饺子。槐树花、韭菜和猪肉做的馅,用薄薄的饺子皮一包。下锅煮出来的一个个都圆圆胖胖的很是喜人。
很自然地饺子的出现征服了大家的胃,真的太好吃了。
吃过饭,李二郎很小心的拿出那块花布。“这花布瞧着漂亮就买了一块给你做衣服,也不知道你喜欢不。”
李二郎很紧张的看着妻子,生怕媳妇说不喜欢。
“这布好看,我喜欢。”
孙慧娘很是感动,没想到家人还记得自己的生日,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还买了礼物。
李泽洋拿出一朵盛开的月季插在娘亲的发髻上,红色的月季花映的孙慧娘光彩照人。
“没有什么好的礼物送娘亲,瞧着妹妹种的月季花开的漂亮,就借一朵送您,您带上花果然好看。”
最近一段时间李家的日子过得舒心不少,能吃饱饭了还偶尔有点肉吃,孙慧娘的气色好了很多。如今这稍打扮,看上去年轻了几岁。
再好吃的山珍海味吃多了也有腻的时候,最近李家是真吃了不少的槐树花。可是瞧着山上正是槐树花最多的时候,要是不去摘了又觉着可惜。花期过了今年也就没了。
“做些槐花饼送姥姥家吧,他们还没吃过呢。我们也做些拿到镇上试着卖一下,说不定有人会买。”
李雪儿的一句话提醒了孙慧娘,这槐树花做饼子以前可是没有的事。送些给爹娘常常,就是小外甥亮亮定然也是喜欢的。
孙慧娘做好了槐花饼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竹匣子里。在一小篮子晒干的蘑菇还有几只麻雀。
李二郎脚程快,一个人拿着东西去丈母娘家了。李二郎一点也没有因为送东西去岳父岳母家有意见反而心里很高兴。自己终于也能往岳母家送东西了,这样他们会更放心慧娘跟着自己过日子。
孙慧娘和小闺女雪儿还要做一些槐花饼,打算拿到镇上试试能不能卖钱。毕竟这花做的饼子以前没人见过,而且很香很好吃。
李二郎是晌午过后回到家里的,虽然走的急热的满头汗,但是脸上还带着笑。看来这次去妻子娘家很是顺利,事实上孙老爹和张氏见女婿送东西很是高兴。东西不在多少,更看重的是心意。
两位老人听说女婿和女儿想试着卖花饼也是赞成的,总要试试,要是成功了能贴补家用,就算是不成也没有损失。
下午,孙慧娘在家里看门,李二郎带着女儿李雪儿去镇上试试运气。
快到傍晚的时候才到镇上,先去周老板那里送面粉,周老板很是客气。
李雪儿瞧着还没到晚饭时间,小小的面店已经有不少客人,生意明显比前段时间好了很多。
周老板很是痛快的收下面粉付了铜钱。周老板热情的拉着李二郎父女坐下,小二利索的端上来两碗面。
“拖老弟的福我这小店的生意很是红火,一直没机会表达我的感谢,今天也尝尝我这小店的手艺。”

第十六章 买卖

周老板这小面馆原来的生意也就是一般,可是自从换了面粉生意越发红火。李二郎送来的面粉磨得细,做出来的面条口感更滑溜,吃过的客人都说好。还有一点李二郎的面粉更精细,但是价格却和别人的一样。面条已经端上桌了,再推辞端走也不合适。况且瞧着周老板是真的很感谢,李二郎也就不再客气了。
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吃到肚子里感觉很是舒服,李二郎再次表达自己的感谢。
李雪儿瞧着爹爹很是不好意思,从带的篮子里拿出槐花饼。“周伯伯,这个给您尝尝,我们自己做的,很好吃的。”
槐花饼做的卖相很好,周老板觉着挺新奇的吃食。试着咬了一口,还真好吃,有花香的味道。
一个小饼不大,周老板三两口就吃完一个。紧接着顺手拿起另一个。周老板一连着吃了五六个,再瞧着李家的父女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李雪儿的想法是到街上卖槐花饼没有经验也不方便,李二郎也不是那能莫开面子吆喝的人。所以他就想着能不能再周老板的店里卖,到这里来的人本来就都是有吃饭这个需求的,要是周老板答应了,每次交点钱也行。
在这李雪儿也能瞧出来周老板这个人的心眼还可以。觉着李二郎送的面粉好但是不会多给钱,心里有点抱歉但是舍不得钱。
李雪儿就是想利用这种心态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饼子我们是想在镇上卖的,可惜我们什么都不懂。您看能不能借您的地方在店里卖,我们交点租金也行。”
李雪儿想的很多,到街上卖东西要是遇到地痞流氓之类的是个麻烦,在店里卖也是一个庇护。
“这不算个事,你们就在这卖吧。”
“我们这也是卖吃的,影响了您的生意就不好了。”
李二郎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实人,遇到事情总是为别人着想。
“这个影响不大,经常有客人光吃面不饱的,他们都从外面买了饼子带我店里吃。”
周老板是个精明的商人,反正客人经常买别人的饼子,钱也是别人转的。既然如此就让李家的父女挣了也是一样。而且这么特别的饼子在自己店里卖,说不定这小店还能增加名字呢。
“不影响您的生意就好。那就打扰您几天,等槐树花期过了我们也就不卖了。”
之前人们都不知道槐树花能做出好吃的饼子,直接用说的不够说服力让别人掏钱。
李雪儿向周老板借了一个小碟子,把带来的槐花饼切成小块放碟子里,这样可以让客人品尝一小块再决定是否花钱买。
很多人的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占小便宜。进店的客人瞧着有免费试吃的饼子就都好奇的试试。一个新的事物要想让大家心甘情愿的去接受,光靠说的是远远不够的。就算把槐花饼子说成仙界美味也没用,还不如让客人尝尝。
吃着觉得味道不错,自然就开口问价钱。李雪儿定的价是一文钱两个。李二郎觉着小孩巴掌的的两个小饼就一文钱挺贵,没有多少成本基本都是山上免费的槐树花。但是李雪儿的想法不同,这个价钱已经很低了,为了摘花,手都不知被扎过多少次了。
再者能到店里吃十文钱一碗面的人经济条件都应该是不错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一文两文钱都不在乎的。
果然尝过槐花饼的味道之后,很多客人都买上几块尝尝鲜。甚至还有人买了带回家给媳妇孩子尝尝的。
很快李二郎带来的花饼就都卖完了,顺利的让他不敢想象。那热闹的情景让周老板这般爱财的人也眼红。带上雪儿跟周老板辞别,李二郎想把这个好消息赶紧告诉妻子。
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有点暗了,孙慧娘有些担心丈夫和女儿,在门口焦急的等待着。瞧见丈夫推着小车远远的走过来,一颗担忧的心才平静下来。
“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天黑了路上不安全。饼子没卖完拿回来我们自家吃也行,下次不要这样让我担心。”
“都卖完了,镇上的人也都很喜欢,还有人问我明天去不去卖呢。”
李二郎把今天卖槐花饼的钱给妻子,孙慧娘瞧着还不少。
“怎么这么多的钱。咱们做的饼子能这么值钱吗?”。
李二郎买面粉的钱基本上又买小麦了,剩下的不多。但是如今小钱袋里能有六七十文钱。
“你闺女定的价,一文钱两个。”
李二郎把去镇上卖槐花饼的经过讲给孙慧娘听,语气里全是自豪。自家的闺女就是机灵能干,要是自己一个人去肯定卖不了这么多钱,说不定都卖不完。
“这么小的饼子一文钱两个,这么贵也有人买啊。”
孙慧娘了解了经过很是感慨,要是自己肯定舍不得花一文钱买那么小的两个饼子,一文钱都能买一斤小麦了。
看来镇上的人都挺有钱的,有钱不赚是傻子。孙慧娘决定趁着这几天赚上一笔,“我们多做些,接着去镇上卖。”
趁着天还没有黑透,一家人把家里剩余的槐树花都择好放开水烫过一遍又放凉水里浸泡一下。
第二天天还没大亮,李二郎就拿着背篓上山了。孙慧娘也早早的开始烙花饼,争取可以多做一点。
天大亮了,李二郎回家了,带回来两背篓满满当当的槐树花。
李二郎的手也被树上的刺扎的不清,李泽洋不小心碰到了疼的龇牙赶忙避开。李二郎是个老实不善言辞的,什么都没说,就是因为这样让家人更加的心疼。
时间还早,李泽洋还不急着上学。也在家帮忙择槐花。
一家四口分工明确,有择花的、开水将花抄一遍、有负责把花朵和面粉均匀搅拌在一起的,有负责煎的。就这样像一条流水线作业,速度还挺快。
煎好的花饼放凉之后整理的摆放到干净的竹盒里,等到太阳出来了正好整理完了。早饭就吃的槐花饼,之后李泽洋去上学了,李二郎夫妻锁好门带上李雪儿去镇上了。

第十七章 小姑

一家三口一起去镇上,等到了周老板的面馆时正好快到午饭时间了。
一到店门口,眼神好使的周老板马上就迎出来了。“老弟你可来了,客人都等着呢。”
周老板今天是特别开心,店里的座位都满了。虽说这些人是冲着槐花饼来的,可是到了这面馆也不好意思不叫上一碗面啊。
往店里面一瞧,还真是人不少。
周老板赶忙让店里的小二帮忙李二郎从小车上搬那一个个的竹匣子,里面都是做好的槐花饼。
每个客人买上十个八个,这槐花饼子就卖了不少。也有客人要带回家或者给亲戚朋友邻居顺带了,有的客人自己带了食盒。那些没有提前准备的客人也不少,李二郎就给一节中间劈开的竹子。小饼放进去,两半竹子一合,干干净净的,而且用绳子在中间一系拎着也方便。
中午饭点过去了,店里的客人也都陆续的离开。李家的小花饼也卖掉了大半,剩下的不是很多。
李二郎一家跟周老板辞别离开,当然也留下一些槐花饼给周老板和店里的小二。
“剩下的也不多了,要不我们到集市上卖了。”
孙慧娘不舍得把剩下的小饼都带回家想要卖掉,可是她和李二郎两口子都不是那能抹开面子,都不是那能说会道适合做买卖的人。
“我们要不送点给她小姑?”
李二郎很小心的询问孙慧娘的意见,但是李雪儿还是发现娘亲的脸色不是很好。
“你要想送就送点,毕竟是你亲妹妹。”
孙慧娘对小姑子不喜欢,虽说嫁近李家没两年李花儿就嫁人了。可是就那两年小姑子就没少给自己气受,瞧着李家大房将来有出息就恭维着,对自己一家就没好脸色。分家的时候也有小姑子在里面撺掇。
孙慧娘心里有气也不好在丈夫的面前说小姑子的坏话。
李雪儿努力的在记忆里寻找那个叫李花儿的小姑,但是真的没有什么印象了。从来到这个世界也好几个月了,连小姑的面都没有见过。
李花儿嫁的当年赵家的杂货铺老板的儿子。如今赵家老爷年纪大了把生意交给独子打理,李花儿也算是老板娘了。虽说是个杂货铺但也不是很大,也就是赵家的宅子临街的几间屋子打通做店铺用。
一直往东走,赵家的宅子就在就在东面。
到了赵家的杂货铺,铺子收拾的还不错,也就是卖些杂七杂八的小物件。在店里没有看见要找的赵家姑爷也没李花儿,只有一个小伙计在看店。
“小二哥,请问老板和老板娘在吗?我们是老板娘的娘家亲戚,帮忙叫一下。”
李二郎很是和气的请小二帮忙,可是小二盯着李二郎一家三口上下打量。
“老板和老板娘都不在,您要是有事以后再来吧。”
“我是你们老板娘的二哥,这个匣子麻烦你转交给她。是些自家做的吃食让她尝尝。”
李二郎要把装好槐花饼的盒子放桌子上,可是小二却推回来。
“掌柜的一家都不在,我有不认识你,这东西不敢乱收,不然我会挨骂的。”
小二说什么也不肯帮忙,没办法只能把东西收回来离开。李雪儿的腿刚迈出店铺的大门就听见小二的声音。
“老板娘,您到前头来了。刚才有几个穿补丁衣服的穷人愣是进门冒充您的娘家哥哥真是脸皮够厚,不过你放心我已经把他们打发走了。”
“你干的不错,我娘家哥哥在县里呢,那可是秀才有学问着呢。”
……
对话明显是小二和一个年轻女子,李雪儿瞧着爹爹难看的脸色也能知道那个女子的声音定然是李花儿无疑。
“简直太欺负人了,我们就不是她的亲戚了,你也是她亲哥哥。”
孙慧娘想要转头回店里理论却被李二郎拉住了,“算了,我们走吧。”
李二郎的声音里透着伤心和落寞,自己的妹妹都不认自己。
虽然大哥如今是秀才给李家争光了,自己确实有些不争气。李二郎也知道自己在兄妹甚至父母心里没有地位,可是如今这样如此直白的暴露,真的很难接受。
孙慧娘气急了,可她知道丈夫的心里更加的难受。被自己在乎的亲人插上一刀,心里的伤口很难好的。
孙慧娘嫁到李家的时间不短了,对李家的这些亲戚的嘴脸也瞧清楚了。可是那些都是和李二郎有血缘的父母兄弟妹妹,即便心里明白也依旧存有期盼幻想,不想捅破窗户纸。
既然不受欢迎就离开吧,李二郎欢喜的来悲伤地走。他高兴自己家的日子在一天天变好,可在自家妹妹眼里什么都不是。外人还对自己客客气气的,妹妹家雇佣的小二却把自己往外赶。
李雪儿随父母离开的时候转头深深的看了一眼赵家的宅子,没想到已经到了赵家门前却连姑姑的面都没见着。嫌贫爱富也要有个度,赵家如今这般会让他们后悔的,而且那一天不会太久的。
李二郎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没有精神,一路上都是沉默的。
孙慧娘要去集市买些肉,家里的猪油已经用光了。这槐花饼还要卖上几天,猪油的用量也会大一些。
还是去的王兴旺的肉铺,他总是笑呵呵的让人看着舒心。瞧见了李二郎一家三口很热情的打招呼。
孙慧娘买了三斤肉,王兴旺又白给了一些骨头一些不好卖的囊肉。虽然这些可能不值钱,可是王兴旺的心意让人暖暖的。相比较,李花儿这个作妹妹作姑姑的还不如一个外人。
孙慧娘想着槐花饼还剩一些,将本来要给李花儿的那份给了王兴旺。“这是自家做的小饼,来镇上没卖完。这些你拿回去和孩子们尝尝,可别嫌弃。”
王兴旺高兴的接着,“哪里会嫌弃,以前一个村住着都知道嫂子做的饭最是好吃。那我就收下。”
王兴旺接过去就打开拿一个饼子塞嘴里,“真好吃啊。”
王兴旺小心的把一小匣槐花饼放好,“家里的几个小家伙见着这么好吃的饼子估计都能高兴坏了。”
可能是想到了家里的孩子,脸上的笑容更灿烂,可见王兴旺是个疼爱孩子的好父亲。

第十八章 魏府

一家三口回到家,李二郎一点也没有休息就又出门了。“我去山上摘槐树花。”能感觉的出来,李二郎的心里不自在。这回他不停歇的干活就好像要麻痹自己。
孙慧娘无奈的叹气,丈夫的脾气自己知道,只能等他自己慢慢想通了才行。
李二郎现在的状况很是不让人放心,孙慧娘让李雪儿跟着。果然到了山上摘槐树花的时候,李二郎的精力也不集中。李雪儿瞧着爹爹被槐树刺扎到就好像感觉不到疼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真的是心疼。
李雪儿实在看不下去了,要是不拦着李二郎的手就要被扎成刺猬了。李雪瞧着差不多有一竹篓的槐树花了,劝着父亲和自己回家。“爹,瞧着天快黑了咱们回家吧,娘在家里会担心的。”晚上一家人收拾好一切围坐在桌旁,孙慧娘将一天的收入拿出来清点一下。每一百个铜钱放在一起串成一串,数到最后竟然有两串还多三枚。而且今天在镇上买猪肉还有花钱。
“要是每天都能赚到这么多钱那就太好了。”一家人对今天的收获都很兴奋,唯独李二郎的笑容不是那么开怀。
“他爹,等咱们赚到钱多了,你到镇上把我的簪子赎回啦吧,那个簪子我很喜欢的。”
“把簪子赎回来,还有当掉的耳环也赎回来。我一定努力让你和孩子过上好日子。”给一个奋斗的目标就有了奔头,李二郎也恢复一点精神了。
晚上洗手的时候李二郎疼的直龇牙,手被槐树刺扎的都肿起来了,不疼才怪了。
李雪儿把自己自制的药粉给李二郎,让他敷在手上。果然很有效果,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发现消肿很多。
李二郎的手好了很多但还是很疼,想着昨天自己生闷气像个傻子一样幼稚的可笑,见着家人都有些不好意思。现在想着赶紧上山摘槐树花做成小饼挣钱才是要紧,可是手肿的像猪蹄根本帮不上忙。
李雪叫上哥哥李泽洋带上一根长竹竿和背篓上山了。生意才做了一天不能就停了,怎么也要尽力才好。
李泽洋兄妹毕竟是孩子,槐花树枝高些的够不着,在低处的花毕竟是少。李泽洋心里着急,稍微一分心就被花刺扎到。
李雪早就想到可能会有这种情况,上山的路上李泽洋就好奇的问过“带跟竹竿干嘛”,现在就用上了。
李雪拿竹竿往树上打,槐树花就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李雪尽量找准的位置在打,掉在树下的花朵还不算太散,还有成串的。这样在树下捡就比刚才要容易很多。
毕竟是年纪小,一会的功夫李雪儿就累了,把竹竿放下也蹲下捡打落的花朵。
李泽洋对于竹竿敲槐树花感觉新奇,他拿起地上的竹竿也想要试试。一棍子下去,连花带叶甚至小树枝都掉下来了,可掉下来的花朵并不是很多,而且都打散了。
李泽洋瞧着先前妹妹很轻松就把成串的槐花打下来,没想到自己亲自动手才知道挺难的。
“瞅准了再打,不是使蛮力随便乱打的。”
李雪儿的建议起到了作用,明显感觉掉下来的花更多,叶子树枝少了。
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兄妹两人赶紧回家。李泽洋还要去学堂,不能迟到。槐树花也要赶紧的加工处理,不能耽误了去镇上卖花饼的时间。
一上午没有歇息,李二郎手疼的厉害也帮忙,终于是把花饼做好了没耽误事儿。
因为李二郎的手伤,没有推小车改挑担子去的镇上。担心李二郎一个人忙不过来,李雪儿也跟着一起去。
到了周老板的店门口附近,在门口张望的小二哥瞧见了赶紧的迎出来了。“李大哥你们可来了,都等着呢。”
到了店里,小二把二人引到后院。周老板正陪着一中年人说话,那人瞧着穿戴是不错的,应该有点身份,从周老板小心翼翼的态度也能看出几分。
瞧见李二郎到了,周老板赶忙上前。“这位是魏府的大管家,听闻花饼很是受欢迎想着来看看。”
瞧这意思要是觉得自家的花饼做的好,这可能就是一个大客户。李二郎也是明白的,赶紧拿出花饼让这位魏管家尝尝。对于自家做的吃食,很是有信心的。
“这味道果然是很好。”果然这位魏管家很是满意的。“给我拿两百个。”
有钱赚自然是高兴的,赶忙数出两百的花饼装进魏家准备好的食盒。
魏家的这位大管家很利落的给了两串钱,另外多给一串算作定金,明天还要派人来取这花饼的。
周老板殷勤的将管家送走,他心里高兴极了,没想到竟然能和魏家攀上关系。听闻魏家的老爷之前已经是四品官了,只可惜老母亲病逝回这老家丁忧三年。就是那县里的老爷见了魏老爷那也是极恭敬的。
因为魏府的管家买走的量比较大,剩余的花饼很快就在周老板的店里卖光了。李二郎在周老板的粮店买了五十斤小麦,带上闺女雪儿赶紧回家了。魏家定金都下了,明天可要再多做些,今天都不够卖的。
李二郎是个心宽的,遇事也不往深处想。可是李雪儿确实好奇,那位魏管家卖的花饼未免多了点。要说买给府里的几个主子尝尝有个几时个也就够了,买上两百个难不成每个下人也分上两个。
话说另一边魏府的大管家带着两个随从回府交差,府里可是来了两个小祖宗。
魏老爷之前是个四品官,在这小地方自然是尊贵,可是在天子脚下京城四品官也就是个芝麻官。如今老爷回乡丁忧,三年之后能否起复重回朝堂还是未知,如今知道两位身份贵重的小公子来此地,定然要抓住机会好好表现。
可是这两位却不是好伺候的,昨天听闻有槐树花做成的饼子便要尝尝。可是下人买回府的那两位都不满意,只好自己出马了。
魏管家想着回去能跟老爷交差了心里石头放下了,可心里也把那些之前去买槐花饼的下人骂死了,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简直是废物。

第十九章 守信

其实这事还真不能全怪那些下人。李家来镇上卖槐花饼两天生意好的出奇,于是不少人看着眼热了。槐树花满山都是,谁都能摘。于是这镇上卖槐花饼的店铺小摊就多里,只是可惜真的、烤的都有,不过味道都没法跟李家的比。
下人不清楚情况买了槐花饼却不是李家的,在镇上最好的饭庄迎客来买的,没成想反倒把事情办砸了。
李家的都是实在人,有了魏家这个大客户很高兴只想着这几天好好作花饼,毕竟槐树花的花期就要结束了。完全没有要结交巴结魏家的想法,李雪儿很喜欢这一点,李家的人总是能知足找对自己的位置。
在魏家的宅子最好的客房,两位穿着讲究长相俊秀的少年正在下棋,桌子上还放着一碟槐花饼。这两位少年在魏老爷面前自称姓秦和吴。至于这是否是真实姓氏恐怕魏家也不知道,只是听闻是京城贵人就不想错过。
其实这位秦公子是当今皇帝第四子赵佑恒,生母是秦贵妃。自称姓吴的少年是镇国公府的三少爷曹振轩,他的生母是现任镇国公世子的原配嫡妻,可惜已经病逝多年,他的外租家便是姓吴。
“这魏家也是灵通,咱们这趟可是悄悄的没张扬。”
虽然魏家热情款待,但是曹振轩对魏家的好感却没有。魏家已经丁忧在家也不消停,而自己一行人的行踪定然是有人通风报信。
“知道就知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都办完了多玩逗留两天也无事。”
赵佑恒明显没放在心上,魏家自己凑上来的,有没答应什么条件给什么承诺。
“还有花饼吃,味道不错。也不知道是哪个雅致的人想到的吃鲜花。”
曹振轩对小小的花饼很有兴趣,自小在京城长大,什么美食没有吃过。这槐树花做成饼子倒是头次见,挺新鲜的。
“说不定是个漂亮的姑娘,瞧着不错还能带回京城。”
赵佑恒忍不住调侃好友,可惜对方很是不配合。
“我没那个心思,还是你自己留着吧。估计这次回去你就能有个如花似玉的新娘子了。”
赵佑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