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花开妇贵-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哥,你回来啦,正好饭熟了,我的个子太小,你帮忙把饭从锅里拿出来。拿出菜团子,盛好一小盆骨头汤,李雪儿麻溜的炒好青菜。
等饭菜在饭桌摆好,李雪儿跑到院子里,“爹娘,吃饭啦。”
这是李二郎夫妻两个才反应过来已经挺晚了,孙慧娘瞧着一双儿女站在那,有些愧疚自己这个做娘的竟然都忘记做饭了。
在哥哥的帮助下,雪儿将饭菜在饭桌上摆好。饭菜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而且闻到香喷喷的味道。但是李泽洋还是闷闷不乐。
“二柱,你的学费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别忘了拿给夫子。”
李二郎的这句话算是给李泽洋吃了定心丸,脸上立刻愁云消散,变得阳光明媚。
其实夫子催着李泽洋交学费好几天了,每次都拿忘记带了做借口。但是今天夫子说了:明天再忘记带束脩就不用来学堂。当时失落极了,现在知道能继续上学高兴极了。虽然不知道下一次交束脩的时候家里还能否拿出钱,但是至少还能学习半年。
到底还是小孩子,心里的忧愁来的快去的也快。肚子饿了赶紧吃饭,吃完一口之后就是狼吞虎咽。
“娘,今天晚上…做的饭…真好吃。”嘴里塞满了食物说话都不大清楚。
“今天晚饭是雪儿做的,的确很好吃。”孙慧娘没有想到女儿第一次做饭就这么好吃。
“帮忙烧火的时候我都看着娘做饭,看的多了也就会了。”李雪儿是真的想做饭帮忙分担家务,当然也是想趁着做饭的便利一点点改善李家的伙食。
“雪儿是个好孩子。”看着李雪儿那稚嫩的小脸蛋,李二郎实在说不了别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太懂事让父母心酸。
“别的活我小干不了,以后我做饭娘就有时间干别的活,我们攒很多钱哥哥就能一直上学。”
李雪儿的这句话是实话,也知道说出来了作爹娘的会感到羞愧。但是现在这个家必须每个人都很努力争取尽快摆脱贫穷。
李雪儿小小年纪这样的话让一家人很感动,孙慧娘的眼眶里有泪珠在打转。“等有钱了也给雪儿做漂亮的衣服。”
李雪儿做饭这件事情,单纯的李家村人没有多想,只是觉得女儿懂事,饭做的的确不错。甚至饭桌上出现了一盘炒青菜而不是水煮菜,都没人质疑。
李二郎夫妻为家中的窘迫生活担忧,李泽洋为能继续学习兴奋,各自有心事,总之李雪儿的小小反常就带过。从这天晚上开始,李雪儿还真的开始负责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早上,听见隐约有鸡鸣,李雪儿从床上爬起来。将温暖的棉被叠好放回空间,虽然也一样家人和自己一样可以好眠,但是李雪儿到现在也没有在这个时空发现棉花。李雪儿洗漱好来到厨房,正好孙慧娘也在。“娘,早饭我来做吧,你去做别的,不是说今天要碾麦子吗。”

第六章 弹弓

李雪儿前世和奶奶住在乡下的时候,见过奶奶会把麦子倒进水里将麦粒淘洗干净,去除那些坏掉的麦粒、石子还有夹杂在里面的麦子糠皮。孙慧娘也是用这种方法的,那些发轻的糠皮或者坏麦粒会浮在水面上直接捞出来。
孙慧娘忙活了一大早终于将麦子都淘洗干净,在院子里铺上竹席,将湿麦子薄薄的铺上一层,等着慢慢晾干。昨晚红霞满天,想来今天是个艳阳天,这些麦子很快就能晒干。
简单的吃过早饭,李泽洋高兴的去学堂读书,孙慧娘一再的提醒他拿好要交给夫子的束脩。李二郎又开始不停歇的做竹简,孙慧娘在旁边帮忙。
李雪儿挎着小篮子去田婶子家,上次双喜姐姐还约她一块玩,这已经过去几天了,李雪儿想着今天约她一块去挖野菜。
李雪儿到了周家,敲门进去发现院子里面很是热闹。李雪儿礼貌的向众人问好,之后说明来意,“我来约双喜姐姐一块去挖野菜。”
“雪儿,你来了,真好,一会我们再一块上山。我爹得了牛筋准备做把好弓箭呢。”
双喜是个真性情的女孩子,这话里都透着兴奋,虽然有时田婶子会呵斥她没个姑娘家的样子,李雪儿确是很喜欢双喜。
周牙侩正低头忙活着,其实只是把原来老化不中用的弓弦换成新的,他的儿子周耀祖正在一旁帮忙。
周耀祖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长相斯文像个书生,但是他实际上在读书方面是一窍不通。所以上了几年学识了字就跟着他父亲一起做牙侩。
弓弦换好了,周牙侩瞧了瞧很是满意。
弓箭这件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是李雪儿却萌生了一个想法。
之后两个小姑娘提着篮子一块去山上挖野菜了。李雪儿挖了些苦菜放进篮子,双喜用惊讶的眼神瞧着。“雪儿妹妹,这种野草也能吃吗?”。显然她是不认识苦菜的。
李雪儿观察过,双喜挖的野菜也就是那么两三样,看来这个地方的人们经常吃野菜但是对那些植物能吃认识不多。
“这是苦菜,能吃的。虽然有淡淡的苦味,但是它能清热解毒也是好东西呢。”
李雪儿瞧着地上的荠菜也挖了出来,“这是荠菜也很好吃的”。
李雪儿事先都想好了,双喜如果问自己怎么认识这两种野菜自己要怎么解释,但是双喜什么也没问。“谢谢雪儿妹妹告诉我两种能吃的野菜。”
双喜不问,李雪儿也乐的省去麻烦。其实双喜是想着李家那是出过秀才的,李雪儿知道的多些也不奇怪。
双喜拉着李雪儿往树林里面走,停下脚步面前是一片蘑菇。
“雪儿妹妹,这是能吃的蘑菇。村里人都说蘑菇能吃死人,但是我爹跟我说过只要不吃黑色有毒的蘑菇就没事,这种白色的能吃的。”
双喜一边说一边还蹲下身采一朵蘑菇拿给李雪儿看。
“双喜姐姐我记得了,谢谢你。”
“你教我认能吃的野菜,我告诉你能吃的蘑菇也是应该的。我们都保守秘密不在告诉别人就是。”
听了双喜这话,李雪儿才无奈的想起来,“哪些东西是能吃的”在这个落后的时空也是家族的机密不会随意告诉外人的。怪不得李雪儿不大见一块结伴挖野菜的。知识不能共享,人与人之间关系生疏,这样的社会想要发展起来真的很难。
想着还在为吃饱穿暖发愁的李家,李雪儿也没有说什么。
两个小姑娘相互保证会守住秘密,两人又采些蘑菇满载而归。双喜还不忘用些人人都知晓的野菜放在两人篮子的最上面遮盖着,李雪儿内心无奈,这个时空真的无语,吃点野菜蘑菇也要如此小心怕被别人知道。但是李雪儿明白在这个地方太多的人吃不饱,所以吃的被人们看的太重,太重,以至于担心别人把野菜挖光了自己就挖不到了。
都说古风淳朴,但是李雪儿没有发现。村里每家的住处之间都能隔着百八十米,不像前世的农村一家挨着一家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冷,村里人几乎没有串门的,也就是村里的孩童一起玩耍,妇女在河边一起洗洗衣服,碰面的机会都少。印象里也就是过年的时候走动最多大家互相拜年。
李雪儿不是圣母,没有想要改变世界的宏伟愿望,只想着一家人好好的生活。
李雪儿挎着篮子回家正好快中午,爹爹李二郎还在削竹子,娘亲孙慧娘正在收拾已经晒干的麦子。
“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李雪儿答应着把篮子放在厨房去洗手,孙慧娘已经把午饭做好了。不一会大哥李泽洋也一路小跑到家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李泽洋兴奋的讲着学堂发生的趣事,李雪儿瞧着爹娘的脸上都是笑。
李雪儿也提到在周牙侩家看见弓箭的事情。
“年轻的时候做过学徒可是也没学个样,早知道还不如学武。山里的野物不少,都挺值钱,村里李栓叔就是靠打猎为生的,日子也不错。”
李二郎看样子很是感慨的,心想着别人都有法子过好日子,自己却是一事无成。
“你就别想那么多了,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武的。在说进山打猎很危险,整天提心吊胆的。”
孙慧娘安慰着丈夫,希望他不要太伤心。其实在她的心里丈夫是很聪明的一个人,可惜适合读书,可李家只供老大不管老二。出去做学徒,刚有些上手婆婆就拿家里的活干不完做借口催着回家。就这样没了过硬的本事。
李雪儿不想看着爹娘感慨生活,她只是想要一个弹弓。
“爹,给我做个弹弓吧,听说练好了能用它打兔子的。”
听完李雪儿的话李二郎哈哈的笑了,“闺女喜欢就给你做一个,等打到兔子了一定给爹看看。”
显然李二郎不认为李雪儿能用弹弓抓着兔子,但是自己女儿的小小要求还是要满足的。真是一刻也不等去屋里找材料了,一点也没觉得女孩子玩弹弓不好。
孙慧娘看着雪儿小的很是慈祥,那边李泽洋冲着妹妹眨眼一脸小兴奋,好像在告诉妹妹到时弹弓也给他玩一下。
李二郎干活也快,一会的功夫找齐了材料就给李雪儿做好了一个弹弓,雪儿拿到手试了一试,觉着挺趁手,高兴的将弹弓揣在怀里。

第七章 麻雀

李泽洋吃过饭就早早的去学堂了,李二郎也把做竹简的活简单的收拾了,说是下午要打麦子。雪儿好奇就没有出门留在家里。
原本以为会有个石磨之类的用来磨面粉,看过之后才知道不是想象的那回事。一个石头的凹槽,凿的挺深。将麦子倒一点进去,然后轮着石头锤一下一下的用力砸。这真是又费时又费力气,不一会的功夫李二郎就是一头的汗水。辛苦了一下午捣碎的麦子也不多,孙慧娘用细筛子过一遍,将一点点的面粉单独收起来。
李雪儿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麦子便宜的一文钱一斤可是面粉竟然十几文钱一斤。是在是这面粉得来的太不容易了。李雪儿也瞧瞧瞧过那面粉颗粒还是很大不均匀,根本就没法跟现代的面粉相比。可惜了这古代没有粉面机。
粉面机不能有,但是这石磨是可以有的。李雪儿想着应该启发一下自己爹爹发明个石磨。
一旦拥有了石磨,不仅节省了时间,出面率也会更高。麦子和面粉价格悬殊,以后要是靠加工面粉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第二天,李二郎一大早起来吃过早分又开始抡锤砸麦子,这是个累活,一会的功夫就累了坐在一边想着歇一歇喘口气。李雪儿在一旁忙着递巾子给爹爹擦汗又忙着递水。
李雪儿好像对砸麦子的石锤很有兴趣似的凑到前面去瞧,两只手用力的握着把柄,这锤真的好沉,根本拿不起来。李二郎在一边瞧着李雪儿如此呵呵的笑:“你人小力气不够,拿不动的,小心点别碰着自己。”
李雪儿握着锤子的把柄的最末端,靠在身前用力的先前推。这锤子重拿不起来,但是如此推着转圈却是能推动。李雪儿就这样一圈圈的推着,好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玩具。
满脸笑容的看着自己女儿玩的不亦乐乎,李二郎没有太在意。但是他起身准备继续干活的时候,发现石槽里面的面粉好像有一点点的变化,面粉好像磨细了,这不禁让他对女儿无意的行为深思。
李二郎哪里知道自己女儿那是故意给您提示,可不是在瞎玩。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李二郎对这件事情上心了,平日里的活计没有耽搁闲暇时却是从山上弄了块石头开始比划着动手干。
李雪没有再给提示,让李二郎自己多动动脑子。
李雪也有自己要忙的事情,她要试试弹弓。李雪人小还用不来弓箭,弹弓将是短期内的武器。
李家屯的人际往来还是淡漠,虽然李雪也认识了几个小伙伴,但是也不长在一起玩耍。小孩子经常出门挖野菜,但是成群结伴的很少。就是关系比较亲近的双喜,两人也是十天半个月才一起挖次野菜或者采蘑菇。
这样的生活有些寂寞,但是李雪感觉比前世好很多,至少还有个朋友,至少有关心自己的家人,至少不用一天二十个小时强迫自己学习。
李雪最近每天都往外跑,孙慧娘总是担心她的安全一遍遍的叮嘱注意安全。
转眼间就到了四月,天气已经很暖和了。这些天李雪借着挖野菜的名目跑到林子里联系使用弹弓。虽然比不上弓箭,但是也不是没有效果。
李雪从地上捡起一只麻雀,有些嫌弃的看了两眼还是扔背篓里了。麻雀虽小但是也是肉啊;不能浪费。
这片树林很大,奈何李雪现在年纪小,本领低,不敢太过深入,担心遇到突发状况。
李雪抬头看看太阳,天色不早了该回家了,不然娘亲该着急了。数数背篓里的五只麻雀,虽然不多但是也能打个牙祭了。爹爹今天去镇上卖竹简也不知道情况怎样了。
李雪往回走的路上顺路挖野菜。现在这个时节野生的荠菜已经有些老了,到时发现了几棵山苜楂,农村也有地方叫蚂蚱菜。它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可以加调料做成炒菜、凉拌菜,更适宜于做包子、饺子、馄饨等馅心。现在条件有限,只能简单的炒一盘了。
山苜楂是喜阳的植物,这几株就是长在路边。因为当地的人没有认识的,所以没有被采摘过。李雪挑着鲜嫩的部分采,瞧着背篓里的够吃几顿就停手了。小脸也被阳光晒得红彤彤的,瞧着快到学堂放学的时间了,李雪去常呆的路口等哥哥。
小名二柱的李泽洋见着妹妹赶紧上前接过李雪身上的背篓背在自己身上。
李泽洋的心里是有些内疚的,做哥哥的每天花钱上学堂,小自己很多的妹妹却要每天很辛苦。每次先到这些,李泽洋就会对李雪这个妹妹格外的怜惜,同时会激励自己努力的学习。
兄妹两人牵着手很快就到家了,一进门就瞧见爹爹和娘亲在收拾竹子。家里唯一的一辆破旧的手推车上的。
另一边,李泽洋把背篓最上面的一小捆柴火放在墙角。回头再瞧背篓里是自己不认识的野菜。
“妹子,这野菜叫啥名字能吃吗?”。
“我瞧见有人摘就跟着摘些,听见他们说是能吃的。听他们说话好像是外来人。”
李雪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但是心思质朴的家人也就信了。
“今天镇上确实来了些外地人,听说是要进山找什么珍贵的药材。”
李雪也没想到还真来了外乡人。
“呀,篓子里竟然有麻雀。”
李泽洋兴奋的站在背篓一旁搓着手,太高兴了有肉吃了。
“我练了很多天的弹弓呢,今天终于成功了。这些麻雀可是我用弹弓打下来的,厉害吧。”
“妹妹,你真了不起。”
被夸奖的李雪还是很高兴的,只是没想到自家老哥说话大喘气。
“就是少了点,能有个几十只就好了。”
李雪听着这话差点过去给李泽洋一脚,这是把她当神了,她才六岁好不好。
李雪没有过去踹一脚,倒是老爹上前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李泽洋哎呦的叫,“爹,你干嘛打我啊。”
“也不知道问问你妹妹有没有伤者有没有累着,就知道惦记吃的。”

第八章 石磨

这几只麻雀清理干净了,架在火上一烤,那香味就让人流口水,也不用加过多的调料,撒点盐就好。
家里也没有别的调料,只有盐。
李二郎夫妻俩本想着麻雀都给两个孩子吃,但是李雪强烈要求最后一人一只,多出来的一只兄妹两人分了。
采摘的新鲜的山苜楂切碎和家里的麸面一起做成了菜团子,每个人吃了一点,晚饭算是解决了。
晚上,李二郎躺在床上睡不着还不时的叹气,孙慧娘知道丈夫心里这是存事了。
“这么晚了咋还不睡。”
“慧娘,我是不是特没用。孩子想吃口肉我都满足不了,还不如闺女打了麻雀回来。”李二郎这会心里难受,今天他都快走到肉摊却又离开了,自己真的钱还是太少。浪费一点点都有个能让家里断炊。
“今天不是带了钱回来吗,下次去镇上记着买点肉回来就是了,孩子们都懂事不会怪你的。雪儿这些日子从山上弄了不少的野菜和蘑菇。还晒了不少的蘑菇干,你不要担心,家里能吃的东西还有些。雪儿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最近这些日子更是聪明勤快。”
孙慧娘心里也是有数的,去年这个时候一家人吃不饱经常饿肚子。今年虽说吃进肚子的大半是野菜,那也是吃饱了。
“好像是上次摔了一跤之后变了些。”
到底是朝夕相处的一家人,李雪的变化就连老实本分的李二郎也有感觉。
“当时磕着脑袋可把咱们吓着了。说不定就是那次开窍了,人们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雪儿以后一定是个有福的。说不定是上天安排这孩子帮咱们的,要不然那天晚上也不会…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比起反应迟半拍的丈夫,孙慧娘更知道李雪变了。六岁的孩子能够一个人做熟一顿饭,突然从山上挖到各种野菜。不知道哪里学来的法子把白肉都化成了油。
孙慧娘瞧见了那个盛油的小罐子,瞧见过李雪怎样做饭。闺女还是原来的小女孩,孙慧娘都想是不是那次摔伤昏迷的时候梦里见到了神仙。
夫妻俩说会话,李二郎感觉心里好受多了。心里又琢磨起磨麦子的事情,之前的想法也许要试试看。要是成功了,一家人就能有好日子了。
第二天李二郎起的很早,接下来的几天他几乎是耗在了村里的一个石窝子里,在哪里不停的凿着石头。废寝忘食的忙碌着,大家都不知道他在干嘛。
半个月以后的一个晚上,李二郎往家里搬了几块大石头。孙慧娘是一脸的纳闷,李泽洋皱着眉在挠头也想不明白。但是李雪看到那石头,眼睛亮晶晶的。
自家老爹的脑袋还是很聪明的嘛,这石磨还真让他做出来了。
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石磨架好了,李二郎这样的成年人推起来高度刚刚好。取出一点麦子试了一下效果,一家人都很兴奋。推着石磨转上几圈麦子就碾成了细细的面粉了,碾的次数越多面粉越细。虽说跟现代的面粉没法比,但是比起之前捣碎麦子的笨方法好上千百倍。
“他爹,有了这个我们以后就不用过这穷日子了,马上就能吃饱穿暖了。”孙慧娘激动的拽着丈夫的胳膊。
“嘶…轻点…”
李二郎疼着咬牙,这些天没怎么休息,又一个人把石磨搬回家。虽然比李雪前世见到的小不少,但是搬几块大石头回家也是不容易的。
借着月光看一下,李二郎的胳膊后背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还有不少的地方磨皮了皮。
李雪儿瞧见遍体鳞伤的父亲,眼泪忍不住的往下流。在转头看看娘亲和哥哥也是满脸泪花。
“他爹,是不是很疼。”孙慧娘还没见过伤的如此重的丈夫,心疼的不得了。
“干活的时候没觉着,只是想着赶快干完,以后一家人不用总受苦。这会到时有点疼。”
李雪瞧着娘亲和哥哥去烧热水了,李二郎身上脏兮兮的总要好好洗洗,身上有伤不能接触水,但是也要拿热毛巾好好擦擦。
一路小跑回自己屋,从竹子搭的架子上取下一个小簸箕。里面是李雪从山上找到的草药,经过几天的晾晒有的已经干了。
从里面挑出几种药材,放在一起慢慢的磨成了粉末。
李雪忙完这些,天已经大亮了。孙慧娘已经起床做饭了。李雪拿着药包去看父亲,太长时间没有好好休息,李二郎睡的很沉还没有醒过来。
身上的伤口简单的用布条包扎着,李雪小心翼翼的解开然后撒上药粉。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已经到了春天播种的时节了。
受伤了的李二郎只歇息了两天伤口刚结疤就又要下地干活了。学堂的李泽洋也放假了,夫子让他们回家帮忙干农活。
天刚蒙蒙亮,李家四口就收拾好了准备去地里干活了。
没有分家之前,李家有十几亩的田地,在李家屯这个小村子里那也是人人羡慕的。可是分家时李二郎一家只分到了五亩田,而且不是好田地。李雪听孙慧娘有时抱怨过李家的老人偏心,将好田地都卖掉换钱了,只留下这次一等的田地年年辛苦收成也不好。
李雪见到了自家的田地,还算平整的一块。但是这土壤真的是不怎么样,按农民的话说就是这地没劲。在现代还能多用化肥或者作物选择性的种植,但是在这里没用。
但是这块地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至少离水源近。在地边就有一条小溪,浇地还是方便的。
今天一家人的任务是除草松土,地里的杂草真的是不少,远远看去让人感觉头疼。
还记得在现代农村都是用锄头的,但是现在李雪却是从哥哥手里接过一个小铲子。
平日里上山挖野菜用小铲子还趁手,但是除草用这个就不大方便了。
李雪无奈,这地方怎么连个锄头都没有。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人已经跑到地头蹲下开始除草了。
李雪毕竟人小力气小,有些杂草长的比较大根基已经扎的比较深,铲好几遍都不掉。李雪没法子偷偷将空间那把锋利的匕首拿出来除草,贴着地表皮将草割断。

第九章 抓鱼

虽说穿越过来的这段时间没少干活,但是干了能有一个时辰,李雪的小手就磨得起泡了。但是李雪没有停下还在继续,这样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
当年也是十几岁就被扔进了原始森林,出来的时候已经是遍体鳞伤。还记得当时有同伴没能从森林中走出来,当时身体很疼心更疼。
不知为何又想起了前世的事情,虽然现在手真的疼,但是李雪的心还是满足的。抬头看看在不远处也蹲着拔草的家人,互相关心的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李二郎瞧着已经有一小块地草都清理干净了,拿起撅准备刨地了。
瞧着两个孩子没偷懒心里高兴但是也担心累坏了“雪儿、二柱,你俩累了就歇会。”
“爹,我有大名,总叫二柱学堂的人会笑话我的。”
李泽洋不高兴了,在学堂里有人拿二柱的名字笑话他,从那开始就让大家叫他的大名,更响亮。
“小兔崽子,叫你个小名就不乐意了。”李二郎笑着呵斥了一句,孙慧娘和李雪则掩嘴呵呵笑了。
“儿子,去地头把水拿来,干活都口渴了。”
李泽洋听见娘亲让去拿水,麻溜的就去了。
喝过了水继续干活,这是太阳也晒得人热的慌。孙慧娘拿来大沿的草帽过来,每人一个带上,不然一会的功夫脸就晒得火辣辣的疼。
即便如此,一会的功夫,李雪脸上的汗水就顺着脸颊往下滴。
太阳晒得难受,但是觉着手腕似乎烫的慌。那里似乎是空间手镯在作怪。李雪用手去摸了一下,一个小锄头竟然就出现在了眼前。
李雪认得,这原本是买了准备种花用的,只用过一次就放空间里了。以前试过拿不出来,没想到这次一下子就出来了。
用对的工具干活就是快,李雪心里不由的在想,这镯子是不是故意折腾自己。不然早点把锄头扔出来多好,自己的手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水泡了。
现在真的是弄不懂这个镯子是怎么回事,想着那些自己前世放进去的东西不能随意使用让李雪心塞。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帮到自己了,至少现在手里有锄头可以用了。说不准哪一天就能随意支配这只神奇的白玉手镯了。
速度加快了很多,不一会李雪就把自己周围的一大片地方的杂草都清理干净了。
很快,一上午就过去了,地里的杂草也没有了。
李泽洋抻抻胳膊腿,“终于拔完了,我的腿都蹲麻了,手也疼。”
一家人在小溪把手洗了,在树荫下拿出之前准备的干粮当午饭。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吃食,还是野菜团子。
孙慧娘拿一个给李雪,还没递过去又放回篮子里。“雪儿,你的手怎么这样了。”
李雪儿的一双小手磨了好几个水泡,这会水泡都挑破了,有的渗出丝丝血迹。
李雪儿想把手缩回去却被紧紧拽着,孙慧娘心疼的眼泪流下来了。
“娘,没事的,弄点草药敷上几天就好。”
李雪儿没想到娘亲这么大的反应,赶紧的安慰一下。
“你那里就懂了,可别想着糊弄我,这几天就不要干活了,这手要养几天。”
孙慧娘心里那个难受,这闺女怎么就那么倔不知道喊疼。现在也有些自责,闺女一上午拔了不止一亩地的草,自己怎么就没想着让雪儿歇会。
“娘,我都是在山上听外乡人讲的记下的,我弄回家你说杂草的哪些就是。回去后试试他们说的对不对。”
李雪儿需要一个借口,可怜的外乡人又作了挡箭牌。
“下午雪儿和你哥就别干了,歇歇别累坏了。”李二郎也是心疼孩子的,只是不善于表达。
“爹,我没事。”李泽洋心里有些惭愧。
他可是干累了就歇一会的,虽说累但是也没有像妹妹的手那样都满目疮痍了。妹妹没吭一声,反倒是年长的自己嚷嚷着累了。
“你也歇歇明天再帮忙干是一样的,再说你也刨不了地。”
李泽洋虽然十二岁了,但是经常吃不饱营养跟不上,长得瘦小。刨地这会他是真的干不了,那刨地的撅也是很笨重的。
中午一家人吃过干粮就在树荫下歇息,太阳不是特别毒辣就开始干活。李二郎在前面刨地,孙慧娘在后面跟着把地里的小石子拣出来。
李泽洋戴着李雪儿来到小溪边,雪儿坐在边上的石头上,李泽洋在那里在水里忙活着想要抓几条小鱼回家。
溪水很浅,里面的鱼也不大,李雪儿坐在边上看见最大的一条也就是两寸多的小鲫鱼。
河里的小鱼很是灵活,李泽洋在里面忙的团团转却没抓住一条。
李雪儿看不下去了,抓个鱼怎弄的如此费劲。
小溪本来就挺窄还不到两米宽,溪水也平缓。兄妹两个用石头堵住一多半的出口,其实只有李泽洋一个人在干,雪儿就是指挥的。她的手破了,李泽洋不让她沾水。
两人偷偷从地头拿来盛干粮和水的竹篓,用它堵在没封住的下游出口。李泽洋在这头看着竹篓,李雪在另一边拿个树枝赶鱼。没成想真的有鱼儿一头扎进了竹篓里,李泽洋瞅准了机会一把将竹篓从水里提起来。兄妹二人往里面瞧,有两条小鱼在里面拼命的蹦跶呢。
李泽洋高兴的不得了,“雪儿你瞧,真的抓到鱼了。”
把竹篓递给妹妹,李泽洋在溪流不远处折了两个茎比较结实的草,下面的叶子撸了留个顶。用这个光杆的草把鱼穿起来,从鱼鳃插进去从鱼嘴插出来。
鱼串好了放在岸边,李泽洋迫不及待的又去溪流里放好竹篓。
在太阳落下剩最后一缕阳光的时候,李二郎夫妻终于将地刨完了。这边兄妹二人也收获不小,用草串好的小鱼有五六串,这些鲫鱼的确太小,但是二三十条放在一起打个牙祭是够了。
天完全黑下来了,一家四口终于进了家门。忙活了一天是又累又饿,孙慧娘赶紧准备作饭。
可能是因为亲手抓到的鱼,李泽洋还是很兴奋,非常主动的清洗小鲫鱼。
小鲫鱼洗好了,一半拿到厨房,孙慧娘要炖一个鲫鱼汤,另外的一半李泽洋要把他们烤了。
因为鱼很小,一会的功夫就闻见香味烤熟了。虽然没有放什么调料,但是这在李家已经是美味了。

第十章 理解

这天晚上大家都吃的很饱,烤小鱼、鲫鱼汤还有野菜团子。
鲫鱼汤真的是原汁原味,能够尝的出来只放了葱和盐。这是没法和前世的美味相比,李雪儿真的怀念那些调味料了,要是有姜、大料、辣椒、花椒就好了。
也正因为对美食的渴望,李雪再到山上的时候对这些植物格外的关注,如果发现了都会移栽到自己后院的。当然这是后话。
休息了一晚的李家人第二天依旧忙碌,今天要去地里把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