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花开妇贵-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雪儿还没有想好办法让李二郎垒一个火炕,傍晚孙慧娘回家里,但是看上去心情有些低落。
家里人一看就知道一定是在娘家孙家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前孙慧娘回娘家心情都挺不错的。
李雪儿瞧着娘亲不想说的样子也就没问,估计可能不想让孩子操心,可能晚上会和老爹李二郎说的。
还真让雪儿猜到了,晚上孙慧娘伤心的趴在李二郎的怀里抹眼泪。
“家里一点油都没有,一点肉还是上次咱们送去的没舍得吃。我吧雪儿昨天从山上抓的兔子带去了一只,亮哥看见了高兴的不得了,那孩子馋肉都馋的不得了。……上次我娘还送了两块布说是给咱家孩子做衣裳,可是我瞧着一家人都是以前的旧衣服,也没舍得给自己做新的。”
想着在娘家见着孙家一家人的日子紧巴巴的,孙慧娘这心里就不好受。今年也算是天灾人祸占齐了,娘家日子不好过还惦记这自己这个外嫁女,怎么能不让孙慧娘感动。
听着妻子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的讲会娘家看到的事情,李二郎心里也不好受。孙家原本也是有点家底的,这些娘要不是一直补贴这李二郎这一家子,孙家也不会把积蓄都用光了,现在的日子也不会如此,看来让人心酸。
“你娘家帮了咱们这么些年我心里也很感激,以前是咱们没能力报答,现在咱的日子不错,也该报答岳父岳母了。以后咱们就常回去看看,有吃的用的就送点去。”
李二郎安抚着怀里的妻子,这些年让孙慧娘受委屈还让孙家跟着担心受累都是自己的错,因为自己没本事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现在家里的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可是最大的功劳是家里年纪最小的女儿雪儿的。李二郎觉得自己还要更努力才行,做一家人的顶梁柱。第二天李雪儿想着进山把山上的苹果都摘回家,在山上放着总是不放心,担心其他人进山看到,也担心苹果熟大了掉地上时间长了也就坏掉了。李雪儿一个人担心拿不了,李二郎又担心闺女的安全,于是两个人结伴去山上。李二郎希望自己能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为这个家多做点。
李雪儿在前面走李二郎在后面跟着,越来越往林子深处去,李二郎这心里越不是滋味。他都不知道闺女为了这个家到林子深处,树林里哪能没危险,雪儿还这么小。
找到了那几棵果树,父女两人把苹果摘下来放背篓里。整整一背篓,这样的收获让人心里高兴。回去的时候李二郎把所有的苹果都自己背着,说什么也不肯让雪儿受累。之后的日子只要是雪儿要进山,李二郎就跟着一块去。这个季节家里没什么活,跟着闺女还能帮忙拿东西出点力气。于是雪儿上山装泉水李二郎跟着,去查看山上设的陷阱有没有猎物也是父女两人一起,就是去山上捡柴也是一起。雪儿负责带来,力气活李二郎来,因为常在一起父女感情更好了,父亲李二郎对自己的关心,雪儿是看在眼里的。

第五十六章 回娘家

冬天就要到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今天李家养着的几只鸡也金贵这,指望着它们下蛋,这待遇也就不错。李二郎这几天忙活着建一个鸡窝,暖和一点的。
李二郎在后院的墙角建鸡窝,铡碎了秸秆和山上挖的土和在一起,用模子做成一块块的方砖,晾干就能用。建这个鸡窝也算是全家总动员了,除了要上学的李泽洋,剩下的三口人都参加了。
可惜老天爷这次有点不给面子,一连几天都是阴天就是不放晴,做好的泥砖不干这鸡窝就没法垒。
李二郎心里着急可没法子只能耐着性子等,可是李雪儿却琢磨这也许是一个机会。
李雪儿再怎么懂事能干依旧是个孩子,所以她玩泥巴父母也没有制止,因为村子里七八岁玩泥巴的孩子很多。
李雪儿也不清楚现代的砖厂是如何生产的,但是她去参观过用用土窑如何烧制瓷器,她想着试一试。
按照记忆堆一个窑,小小的,能放进去三两块砖实验就行。虽然见过但是实际操作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要注意很多的因素,怎样更有利于加热,注意空气的流通保证之后木材的燃烧等等,这些都要一点点尝试。
人小力微,一个小土窑的模型李雪堆了大半天,傍晚的时候才堆完,想着第二天试试效果。
累了一天的李雪早早的睡下了,李二郎和妻子孙慧娘说起小女儿玩了一天的泥巴。
“没想到一个泥巴竟然玩了一天,是个做事专一的。不过瞧着她这样玩上一天的泥巴,才真的像个孩子样。”
第二天依旧是个阴天,泥砖估计还是干不了。把李二郎送走去镇上的学堂,李二郎就想着带着媳妇和小女儿去趟孙家。这些天孙慧娘虽然没有再提孙家,但是李二郎也能看的出来,媳妇对娘家还是不放心。既然不放心,那就回去看看吧。
丈夫要和自己一块回娘家看看,孙慧娘高兴极了。心里想给娘家多带点东西,但是也怕李二郎不高兴。在这个地方,出嫁的女儿总往娘家送东西会让人说闲话的。
李二郎瞧着媳妇收拾东西犹犹豫豫的也想到了原因,最后还是李二郎动手拿东西让孙慧娘打包装筐。
几个苹果给小外甥孙亮准备的,还有家里存下的腊肉、木耳、蘑菇,昨天孙慧娘刚做的大馒头,两张兔皮好添补着做冬天御寒用。最后还把为数不多的鸡蛋拿了六个,还有六个腌好的咸鸡蛋。
这些东西在普通的人家眼里已经不少了,何况今年这儿光景。所以孙慧娘很是感动,丈夫明白自己的心。
本来夫妻二人要带上雪儿一块去孙家的,可是她还惦记着试验土窑的效果。于是一直都早起的李雪儿赖在被窝里不肯起。
“让我再睡会嘛,昨天玩的太累了。”
“这孩子,干一天活没喊累倒是玩嫌累了,那你在家里好好呆着,不要到处乱跑。”
看着第一次蒙上脑袋赖床不起的女儿,孙慧娘还真是觉得稀奇。既然女儿想睡觉就不勉强,下次等儿子休假的时候带着两个儿女一块回娘家看看。
李二郎和孙慧娘两个人出发了,听到关门的声音,李雪儿立马起床,三两下洗刷好吃了两口早饭就开始研究着烧泥砖了。
从前几天李二郎做的泥砖里面仔细的挑选了三块,虽然没有完全晾干,但是也凑合。
把泥砖放进堆的土窑里面摆放整齐,把窑口封上只留一个很小的烧柴加热的口。把柴火点燃,李雪儿就在那守着不停的添柴。因为也不知道应该烧多长时间,隐约看见泥土堆的小窑内壁好像烧红了才停止加柴。
这次把窑整个封死,防止热气跑了。
李雪儿没想着一次就能成功,但是老天爷对她也不薄。到了傍晚的时候李雪儿把三块泥砖取出来,泥砖的表面有的地方发红发青还有的地方还是泥土的颜色。李雪儿瞧着那变了颜色的地方真的很像现代的砖头。
雪儿试了一下,虽然远远不及现代的砖头,但是比起简单晾干的泥砖要好上很多。最起码泡在水里不会很容易散掉。
瞧着爹娘还没有从姥爷家回来,李雪儿想着抓紧时间再烧两块砖试试。
另外一边说李二郎和孙慧娘带上东西去孙家,因为带的东西也不算少就推着家里的小推车,这比起东西放背篓里背着要轻快些。
一路上也没歇息,两口子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孙家。见着娘家就是亲,孙慧娘赶忙上前去敲门。张氏开门见是女儿和女婿来了高兴极了,赶忙把人引进屋。
“外边冷赶紧的进屋。”
“老头子,闺女和女婿回来了,快出来。”张氏喊这一嗓子,屋里的人都出来了。
孙家小舅和媳妇田氏给李二郎两口子问好,张氏瞧着女儿和儿子现在都好好的,心里也高兴。
小小的孙亮在一旁瞧着大人满脸笑容的说着话感觉自己被忽视了,心里不大乐意了。今天姑姑来了还带了东西呢,一定有好吃的,亮哥决定自己主动出击。
“姑姑,亮哥可想你呢。”
亮哥钻到孙慧娘跟前抱着他的大腿,孙慧娘顺势把亮哥抱起来,瞧着怀里的小家伙搂着自己的脖子乖巧的很。
“亮哥儿,你告诉奶奶哪想姑姑了。”张氏在一旁逗孙子说话。
亮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想了半天眨着一双大眼睛瞧着孙慧娘,“姑姑,亮哥儿要吃肉肉。”
童言无忌,亮哥说的是心里最真的想法。他就是想吃肉了,虽然人小但是记得上次姑父来的时候有带肉,这次姑姑也来了肯定有肉吃。
一屋子人听了亮哥的回答都笑了,张氏刮了一下孙子的小鼻子,“你个小馋猫。”
田氏在一旁看着,担心孙慧娘听了这话不高兴。
孙慧娘听了亮哥的话一点没生气,要是天天吃肉亮哥肯定就不想了。“姑姑给亮哥儿带肉来了,一会中午吃饭的时候做给你吃。”
一听有肉了,亮哥就呆不住了,在孙慧娘的怀里扭来扭去的。
孙慧娘把这个小家伙放在地上,亮哥立马跑到孙慧娘带来的背篓跟前要看看肉在哪里。

第五十七章 约定

两个听说有肉吃高兴的不得了,费力的把背篓上的盖子拿掉,往里瞧了一眼更加高兴了。
“娘,我还想吃鸡蛋。”两个两只手小心的捧着一个鸡蛋,脸上的表情明显是在讨好。
“这孩子”田氏赶忙上前接过鸡蛋,害怕亮哥拿不稳掉地上了。
田氏想把鸡蛋放回背篓里,可是下一刻她愣了一下。“大姐,你怎么拿这么多东西。”
这时候孙姥爷和张氏、孙小舅也上前,瞧着背篓里的肉还有鸡蛋等等东西也是愣了。今年百姓的日子难捱,这些东西格外金贵。
“你们的日子刚好点,这些吃的用的你们也该留着。走的时候留下一些给亮哥剩下的你和女婿带回去,你家里也是两个孩子呢。”
张氏不希望女儿为了顾着娘家亏着自己家里,也怕李二郎因此和女儿之间有了隔阂。
“岳母,这些东西您就放心留下吧,家里给孩子留了。这些都是自己家产的没花钱,就放心留下吧。”
孙家这些年帮衬的加起来何止这些的几十倍,李二郎是个感恩的人,孙家的好他记一辈子。
一家人在一起聊着家常,中午坐在一起吃饭。饭桌上李二郎提到自家正准备建个鸡窝的事。
“天冷了,那些鸡下蛋也少了。寻思着建个暖和挡风的鸡窝。就是最近一直阴天,做了泥方也不干。”
“天冷了地里也没活,等两天天晴了我去帮忙,多个人干活快。”孙小舅也是实在的热心人。
“等天好了我和玉明(给孙家小舅起得名字)一起去,你们那屋子也该好好修一修了。”
李二郎家的房子这些年修修补补的,也需要整体的大修一次了。不然过些日子不知道又出什么问题呢。
于是就这样约定好了,孙慧娘想着回家之后也要把家里的东西重新规整好了。
从娘家高兴的离开,路上两口子还在商量着房子要怎么修,要不要再盖间屋子。可是两人回到家里一进院子吓了一大跳。
原本收拾的干净整洁的院子现在乱糟糟的,泥砖左一个有一个,院子里也一堆的柴草。一进院子就闻到浓烟的味道,呛得很。
李二郎两口子着急了,可别是有坏人趁着家里没人来打劫吧。已经没心情去关系家里有没有东西少了,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家闺女雪儿还在家呢,可别出点事。
“雪儿,雪儿…你在哪…”孙慧娘焦急万分。
此时“始作俑者”李雪儿正在跟自制的砖窑较劲。因为风向在下午的时候突然有所转变,雪儿这小土包似得砖窑设计也没细细考量,于是这风卷着浓烟就往外冒。李雪儿一遍遍的尝试,终于有所改善。
听见熟悉的声音在呼喊自己,李雪儿赶忙起身去看看。
终于李二郎看到了浓烟里走出来的女儿,孙慧娘上前搂住雪儿,那眼泪不由自主的就留下来了,刚才真的是吓死她了。
看着孩子完好无恙又浑身弄得脏兮兮,小脸蛋上就跟小花猫似得。原本想着训斥几句,可是这回心里软的不行,又不舍得了。
李二郎赶忙把自己的院子收拾了,孙慧娘赶忙打水给雪儿洗洗那脏兮兮的小手和脸蛋。
“你这孩子不在家好好呆着这是干什么,看看这么大的烟,一进门我还以为有人把咱家的房子点着了。”孙慧娘想想就是一阵后怕,想着下次可不能留女儿一个人在家。
李雪儿只是低着头,听着娘亲在哪里继续絮絮叨叨的也不反驳,她知道那是母亲对自己的爱。
孙慧娘瞧着自己说什么小女儿都是点头就以为她的话李雪儿都听进去了,这才满意的离开,去准备晚饭。
李雪儿还呆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沉思,还在想这砖头怎样才能烧成。李二郎收拾院子,清理了炭灰把没有用到的柴火放回原处。想着把泥砖都重新摆放好,泥砖的变化让细心的李二郎也很感兴趣。
李二郎看着手上的这块泥砖,很多地方已经变成了红色或者青色,看上去更加坚固了。李二郎急忙舀水往砖上倒,瞧着不怕水心里美极了。虽然样子和大户人家用的青砖、红砖还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真的很像了。
看看还坐在一旁发呆的小女儿,李二郎都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难不成雪儿是天上的小仙女变得,如此的聪明、厉害。
父女两人经过一番沟通,一直决定大干一场。即便这之后的泥砖也还是这般青一块红一块的也值得,这可是比泥砖结实多了。当天李雪儿就跟着父亲去一起挖泥,结果给他带来了惊喜。
李二郎不是只在一个地方挖土,而是两个地方的土混合在一起。其中一处的泥土李雪儿认出来了正是制作陶瓷的黏土。虽然天气冷了泥土不好挖,但是李雪儿还是央求着李二郎多挖了一些。
晚上回到家里,李雪儿将黏土取出一小块使劲的揉捏,最后没力气了就用脚踩踏。虽然没有烧制过瓷器,但是电视上资料上多少了解。虽然是个力气活但是雪儿却觉得有趣。
终于,雪儿将这一小块黏土驯服了,又仔细的检查是否有杂质。
因为也没有转盘,雪儿只是一点一点将黏土捏成一个花盆,虽然不够圆滑不够漂亮,但是李雪还是把它认真的放在桌子上晾干。
晚上,累了一天的李雪做了一个美梦,她梦见自己做出了很多漂亮精致的瓷器,有碗碟杯子也有花瓶,有青花的也有彩釉的,睡梦里的她甜甜的笑。
第二天李雪起床有些晚,但是心情特别好。因为连续多日的阴天终于过去了,迎来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
一大早起来李二郎就忙着把之前没有干的泥砖放在架子上晾晒,雪儿也把她的花盆拿出来一块接受阳光的沐浴。
今天李泽洋也休假一天,早上一家四口聚在一起吃早饭,有说有笑。早饭刚吃完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姥爷和小舅来了。

第五十八章 帮工

姥爷和孙家小舅孙玉明的到来让李家四口人很是高兴,赶紧让人进屋歇会喝口水。
不过两人也不是空手来的,车上还拉着两袋子小麦。
李二郎是个直性子,“爹,您们怎么拉来两袋小麦干嘛?”
“这些日子你们两个送了那么多的馒头,这些小麦你们留着,免得家里粮食不够。”
听了岳父的话,李二郎心里明白是一翻好意,但是孝敬父母本就是理所应当的。这两袋小麦李二郎觉得不能要,自己家里的粮食也还是充足的。李二郎刚准备开口,可是妻子孙慧娘却拉了他一下。
“爹既然都拉过来了我们就收下,下次就用这些小麦给您和娘做好吃的馒头。”
孙慧娘比李二郎更加了解自己的父亲,他是个倔脾气,麦子已经拉来了肯定不会再送回去。既然如此也不要和父亲拧着来了,以后多做些馒头送回娘家就是。
很快就开始分工干活,孙慧娘带着雪儿准备午饭,李二郎领着儿子继续上山挖土,至于姥爷(孙勇)和孙玉明在院子里忙活着挖地基。虽然只是建一个鸡窝,但是挖个地基不用很深就能保证建好的鸡窝更加的坚固。孙慧娘想着中午的饭菜做的丰盛一些,可是现在这个时节真的没什么蔬菜,也就萝卜白菜。拿出存的干货蘑菇和木耳还有家里有的鸡蛋和肉,比较满意的菜谱也就有了。
这边地基挖的差不多了,李二郎带着李泽洋也回来了,不过多了一个人李帅。原来上山捡柴的李帅瞧见的李二郎父子上山挖土,问过之后知道是要建鸡窝就说要帮忙就来了。
李帅的弟弟李飞去了战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消息了。李帅家里的情况好些了不过他依旧记着李二郎一家的好,现在也经常送柴。孙慧娘瞧着他们一家也不容易,芳娘已经好几次掉眼泪了,李帅夫妻两人担心弟弟李飞。无奈孙慧娘也只能安慰她,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瞧着他们家的孩子又小又瘦,有时也送几个馒头。
就这样相互帮忙扶持着,两家的关系亲近不少。
李帅来了也就又多了一个帮手,这下子和泥做砖晾晒,一会的功夫院子里就摆好了不少的泥砖。只是这泥砖刚做好了不能用要在阳光下晒上几天。
临近中午,李帅要告辞离开,李二郎他们怎能同意。李帅一上午都在这帮忙干活出了不少的力哪能到了饭点让人离开。
“别走了,就在这吃饭,你嫂子已经把饭做好了。”
李帅已经门口走了,李二郎拦着不让。
“二郎哥真的不用,我回家看看,出来时没告诉芳娘,下午的时候我再来,咱们接着干。”
李帅心里的确不像让家里的妻儿担心,另外一方面他觉的帮忙干点活就厚点皮的留下吃饭。
“这是我考虑的不周全,不过你也别回去了。我去你家一趟,让芳娘和孩子今天中午也来这吃饭。”
孙慧娘真的解下围裙出门了,李二郎拉着李帅的胳膊。李帅只能留下,可是更加不好意思了。
“这怎么好意思…”
“大兄弟,你就听我女婿和闺女的,不然下次哪里还意思让你帮忙。”
孙勇是个好爽的人,在他的认识里,乡亲过来帮忙就该管饭。
过了一小会,孙慧娘回来了后面跟着怀抱孩子的芳娘。
芳娘原本不想来的,孙慧娘好不容易才说通的。家里吃的没有一点油水,孩子哪里受的了。想着原来自家孩子受的苦,孙慧娘硬是把芳娘拉来了。
人到齐了饭菜也就一样一样的摆上了桌。肉片炒白菜、炖萝卜、鸡蛋炒木耳还有麻雀顿蘑菇,最后还有大馒头。
麻雀是李雪儿前两天抓到的,因为天气冷也不担心会坏掉。馒头不是特别白有一点黑,因为小麦碾过好几遍只把做糟的麦皮留下喂鸡,剩下的都留下做口粮。口感不差什么就是不好看,不过节省粮食。
这样的饭菜虽然不是现在李家能做出来的最好的饭菜,可是也很丰盛了。
饭菜量做的足,孙勇和孙玉明也没有忌讳,瞧着饭菜丰盛打定主意吃的饱饱的。可是李帅两口子就有些不好意思敞开吃,倒是他们的儿子馋的要留口水了也不敢乱动,看样子被教的很懂事。
孙慧娘夹起一小块鸡蛋放在孩子碗里,“芳娘赶紧照顾着孩子好好吃饭,下午也都留下帮我点忙。”
其实也没什么活要芳娘留下帮忙的,只是这样能让人心里舒服一点。李帅两口子心里也明白的。“赶紧吃吧,下午多帮帮嫂子。”
到了下午又忙活起来,之后做的泥砖多了没空地晒了才停手。这些泥砖也就够用了还会有剩余的,要是天气好两三天以后就能晾干。于是约好了三天以后再垒鸡窝。
孙勇和儿子要当晚赶回家没留下吃晚饭,李帅一家也推辞了。孙蕙娘把下午做的饼给芳娘两个带回家,芳年推辞也硬塞给他了。
孙勇也带了几个饼,赶路的时候要是饿了可以吃点。
老天爷比较给面子,接下来的两天都是晴朗的天气,李二郎把泥砖每天翻晒一下也就干的差不多了。
李二郎这两天也经常拿着之前李雪儿烧过的泥砖瞧,跟大户人家用的青砖真的有点地方像。李二郎想着再试试,即便失败了也只是废点柴火。
于是叫上宝贝闺女雪儿,父女两人就又开始倒腾了。这次泥块干的很透估计效果会好一些。因为当时累的窑很小,所以也就放进去五六块砖。想着可能上一次太过心急,烧砖好像有一个温度要求,具体是多少也不清楚了,而且现在的条件也没法子测量。索性雪儿这一次就让爹爹烧火加热的时间长些,停火之后也没急着把砖往外取。
直到第二天早上,窑的里里外外肯定都凉透了,李雪儿和父亲都有些激动,盼着能有一个好结果,终于扒开一个洞开始把泥砖往外拿。

第五十九章 青砖

李二郎有些小心翼翼的将砖头取出,结果真的是很让人兴奋。这砖头看外表真的和红砖没太大的区别了。李二郎又试着掰一下,真的很硬。
雪儿瞧着李二郎笑的眼睛都快眯一块了,心里也跟着高兴。李二郎兴奋的拿着砖块去像妻子显摆。
雪儿还能听到自家爹爹兴奋的一边走一般喊“慧娘…慧娘…”
李雪儿在规划这这个家未来的样子,等明年再赚点钱,家里自己做些砖头,到山上找两个好树做房梁,明年说不定可以住上宽敞坚固的砖瓦房。
有了新房子就不用担心刮风下雨这破房子漏雨,做些新家具,还可以在院子里种花种菜、养几只鸡等条件好了还可以养头猪…
雪儿是越想心里越美,嘴角都不自觉的上扬了。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丰衣足食,书本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就是很好。
雪儿想的正入迷,可是李二郎无精打采的从屋里出来。这些字李雪就纳闷了,自己这对恩爱的爹娘不可能是吵架了,再说自己也没听到什么争吵的声音。这红砖烧制成功娘亲孙慧娘肯定也是高兴地,之前李二郎就乐的跟个孩子似的。这到底怎么了?
“爹,怎么了,难道娘不高兴吗?”。李二郎看着闺女真不忍心打击孩子,可是也只能说实话。“这红砖怎么以后不用做了,做好了也不能用的。这几块也不能让别人看见要赶紧的毁了。”
“这是为什么呀,好好地东西为什么要毁了不能用,这个比泥砖结实很多呢,爹,这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
李二郎要把砖头砸了,可是雪儿拦着,就是不能用也要有个让人信服的原因。
“之前光想着咱们两个把这砖做出来咱们自己盖房子用,也能卖给别人。可是我忘了官府是有规定的,只有衙门和那些做大官的人家官府同意了才能用。像我们这样的小百姓不能用也就更不能卖了。”
李二郎看着雪儿失望的样子心里也难过,之前为了做出砖头这丫头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的心思。现在竹篮打水一场空了,也怪自己没有早点想到衙门限制红砖使用的事情。
李雪儿听到这个原因简直是愣住了,这都什么破规定。心里把皇帝和那些衙门官员问候了个遍,真是管的太宽了。以前就见过书上介绍黄色是皇家的专用的,民间不能用否则就是掉脑袋的大事,因为对陛下不敬了。之前觉得这皇帝就是霸道无理,民生大事不关心只在乎自己的威严。
现在红砖都不能随便用,李雪真的感觉无力。见过了镇上宽敞坚固的大宅子真的不想让家人一直住在这小草房经常担心刮风下雨房子倒了。
等等…镇上的砖瓦房好像还不少。“爹,镇上的砖瓦房有不少,难道那么多人家里都有人做官?”
“镇上的房子…镇上的都是青砖,那个衙门不管,只要有钱就能买,不过很贵的。”
李雪儿听到青砖没限制就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嘴里念叨着什么。“青砖…青砖…”
李二郎没有多想,以为李雪儿想住大房子了,青砖是很贵,不过如果风调雨顺勤快点可能十年八年以后也能盖砖瓦房。
突然,李雪儿跑到李二郎跟前兴奋的抱着他的胳膊。“爹,我想到办法了。”
“什么办法,红砖外头裹层泥吗?那是不行的,弄不好被发现了可就麻烦了。”
李二郎担心女儿想到的是些耍小聪明的办法,之前在屋里他也和孙慧娘想了几个法子但是都不能用,弄不好被发现了可就没命了。
“爹,您想哪去了,我的办法是把这红砖变成青砖。”
李雪儿看着亲爹那一脸的担心也不瞒着,既然青砖可以随便用那就不做红砖就是。虽然前世化学学的不是很好,但是也想起来这砖是红色还是青色跟化学反应有关。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则呈青色。雪儿觉得值得一试,应该可以成功。
李雪儿已经到一边去做准备了,李二郎不敢相信的跟过去帮忙,真的能行吗?
当天父女两人又实验了几块砖,但是一直封在窑里没取。因为三天的时间过去了,孙勇又带着儿子来女儿家帮忙垒鸡窝。
李帅也来帮忙了,热火朝天的干了一天,鸡窝建好了。三面是泥墙一面是木栅栏。选粗壮的竹子中间劈成两半做食槽和水槽。一个简单的草棚顶可以遮挡雨雪,鸡窝里铺上一层小麦秸秆,这样也就不用担心冬天把鸡冻死了。
瞧着还剩下不少的泥砖,在旁边又简单的搭建了一个草棚。把柴草放进去,不然淋湿受潮之后很难燃烧。
最后把李二郎原本的几间草屋加固了,今年冬天不会出问题的。
忙活一天等傍晚的时候,李二郎想起实验的砖块还没有拿出来看看情况呢。
等到一家四口人看到那青色的砖块整齐的摆在桌子上,心情激动的无法形容。李二郎感觉自己劳动了一天疲惫的身体突然之前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能够自家制造青砖就代表着建新房可以省去大笔的钱,代表着只需要去山上找合适的木材、支付建房帮工们的工钱,然后管饭就行。至于房子建好之后的家具之类的可以先用原来救的,李二郎会点木匠活有时间可以再做新的。
因为有了青砖,李家如果建房可以省去大半的费用。如此一家人就有了住新房子的希望,明年再努力一点说不定两三年内就能住上砖瓦房。
家里有了能制作青砖的法子是好事,同样的李家的人也明白怀璧其罪的道理,于是李二郎再三的嘱咐家人这件事情不能外传。制作青砖的事情也停下,等攒足了钱能盖新房了再提前烧制。
不过在李雪的要求下,在院子隐秘的角落的窑没拆,她留着还有用呢。

第六十章 再入魏府

李雪儿之前晾晒的花盆已经干了,她向哥哥借了毛笔和墨汁。现在正趴在桌子上小心翼翼的在花盆上画着一株兰花。不能和自己见过的那些精美的瓷器相比,但是也感觉不错,至少比光秃秃的要好。
抱上花盆准备拿去烧制一下试试,正巧看见满脸笑容的母亲。
孙慧娘手里提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几个鸡蛋,看样子就知道刚去鸡窝捡蛋去了。
“自从换了这新鸡窝,这每天下的蛋都多了。等晚上你哥回来了给你们俩炒鸡蛋吃。”
孙慧娘提着篮子心满意足的去厨房了。
这鸡也不是傻得,新鸡窝当然更舒服。现在这个鸡窝不透风哪像原来整天的在冷风里吹着。
李雪儿摇摇头,自己这都想些什么呢,赶紧的烧制花盆去。
第二天,青色绘着兰花的花盆就摆在李雪儿屋里的桌上。至于用它种什么,还没有想好。
李雪儿一直在想着怎样能够启发李二郎做个火炕,要是直接说太唐突也太多地方说不通。
还在烦恼中,一天李泽洋下学回来带了一个消息。镇上魏府的管家魏刚去学堂让带口信,说是魏府的大小姐魏心怡请李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