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我有金手指-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说的落寞。
  毕竟辛茹已经是内定的皇家儿媳妇,以后想要见一面就难了啊!
  辛茹自然也听出了钮钴禄氏的落寞,她知道钮钴禄氏舍不得她嫁人,讲真的,要是可以她也不希望嫁人。
  就算胤禛答应的很好又如何,皇家儿媳妇总归不好做,规矩不仅多的要死,还要时时刻刻考虑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哪有做格格的时候舒服自在啊!
  可惜康熙已经下旨,系统也说胤禛是她在这个王朝最好的选择。
  “太太自然长命百岁,孙女还等着太太给孙女抱孩子呢!”
  钮钴禄氏好像是想到了什么美好的事情,嘴角又扩大了几分,有些无奈道:“太太等着咱们家宝贝的孩子,到时候可不许嫌弃太太年纪大了……”
  “怎么会呢!太太最是疼孙女了,以后孙女还要给太太暖脚呢!”
  “好啊!咱们家宝贝有心了……”


第二百零二章 工笔画
  辛茹将钮钴禄氏哄好后,回到自己的院子已经月上柳梢头了。
  辛茹今天有些累着了,想着还是早些休息,她正打算开口让人备水时,门外的刘嬷嬷就在这时敲响了辛茹的房门。
  辛茹有些意外,她知道刘嬷嬷是胤禛的人,平时除了教导她一些宫规和宫闱私事,也就胤禛有信传来的时候,她才会过来找她。
  平时刘嬷嬷的存在感并不是多强。
  “奴婢见过格格,格格安。”
  辛茹对刘嬷嬷还是有些好感的,毕竟她没有仗着自己是胤禛的人,私下里对她指手画脚的。
  所以辛茹温和的道:“嬷嬷快起来,先坐下再说。”
  “谢格格。”
  辛茹大致知道嬷嬷来的用意,所以也就直接道:“可是四阿哥有事要吩咐。”
  刘嬷嬷对辛茹也很有好感,她无儿无女,当时被四阿哥救下后,心里就把胤禛当成主子了。
  当时胤禛问她愿不愿意出宫伺候索绰罗格格的时候,她其实有些不解。
  她在宫里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力见的,胤禛小小年纪就如此有城府,以后定当有大成就。
  而且胤禛看起来并不像好女色的人,她当时之所以答应胤禛出来。
  一来是想看看着未来的福晋是个什么样。
  二来就是希望能够好好教导未来的福晋,不能胤禛为后院忧心。
  三来就是她在宫里生活了这么多年,确实累了,能出去做个教养嬷嬷,也是不错的。
  刘嬷嬷见到辛茹后,就发现辛茹确实是个可人疼的主子,做事有分寸,为人和善不软弱,通透圆滑却不世故,是个难得的女子。
  刘嬷嬷对辛茹满意了,自然也不会想法子找茬,对辛茹除了必要的教导,平时也不多做约束。
  刘嬷嬷笑着对辛茹说:“格格说的不错,四阿哥确实有事要说,不过这次四阿哥没和奴婢说什么事,奴婢今个过来是给格格送信过来了。”
  说完刘嬷嬷把今个得到的信递给了辛茹。
  辛茹接过信,也没觉得有什么,毕竟平时胤禛没少给她传过信。
  “辛苦嬷嬷来一趟了。”
  “这是奴婢分内之事,可当不得格格一句辛苦,这天色也不早了,奴婢就回去了,不打扰格格休息了。”
  辛茹没留刘嬷嬷,毕竟她确实要休息了。
  “那行,我让桃子送嬷嬷回去。”
  刘嬷嬷推辞了一番,说:“门外有丫鬟掌灯,不劳烦桃子姑娘了。”
  辛茹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刘嬷嬷走后,辛茹拿着信,去了旁边灯火亮堂的地方,然后才把信拆开。
  胤禛信上说四阿哥府已经修建完工,他已经住进去了,他还问辛茹有没有喜欢的装饰品,因为后院的主院虽然修建好了,但是还没有放东西进入。
  另外胤禛还画了工笔画,画的内容就是她将来要住的地方,辛茹读完信过后,把画纸打开。
  胤禛在现在学过素描,所以画的甚是形象,辛茹看着画,好像真的亲眼瞧见了四阿哥府后院的景象。
  辛茹对画上的景色也挺感兴趣的,毕竟胤禛是根据辛茹的想法建造的后院,辛茹自然是喜欢的。
  辛茹又瞧了两遍,才喊桃子进来伺候洗漱,毕竟在晚些休息,明天该起不来了。


第二百零三章 又是一年
  次日,辛茹给钮钴禄氏请安回来后,就去了自个的书房,给胤禛回信。
  辛茹信上说,画她看了,很合心意,另外又说装饰不好弄,她让胤禛到金银楼找掌柜的,掌柜的会派人告诉胤禛她喜好的装修样式。
  辛茹又在信中写到,炸鸡店已经开了分店,她近来打算再开些店铺,用来打发时间和赚些银子都是极好的。
  胤禛收到辛茹的信后,仔细读完,就按照辛茹说的让人去金银楼请人去了。
  就这样胤禛和辛茹每隔一段时间,都要通上一封信,两人之间虽然还没产生超脱革命的感情,但是在书信来往过程中,倒是对彼此的印象更加好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又到了年底。
  今年紫禁城除了在在建府的阿哥们要从宫外进宫过年,其它的好像和往年没什么不同。
  胤禛看着年宴上,皇阿玛的嫔妃争奇斗艳、各显神通,下面成年的、未成年的皇阿哥和公主们,也都各有各的小心思。
  这些年来他看的分明,他们也演的尽兴,康熙面上戴着威严的笑意,好似这个年夜过得十分开怀。
  胤禛心里想皇阿玛应该知道这些人的面目,可是他是皇帝,他需要在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
  其实对于胤禛这个做过皇帝的人来说,皇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整日里要操心的事太多,要算计的事也太多,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皇帝活不长久的原因。
  上辈子他不得不争,这辈子有非要争的理由,人活在世上,总有不能如愿的地方。
  胤禛觉得这年过得乏味无趣,但索绰罗家就不同了,原因是源凯和源皓今年都回来过年了。
  索绰罗家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全家人聚在一起了,钮钴禄氏想着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全乎了,自然要热闹一些。
  所以她让几个儿媳妇把今年的年夜办的热闹一些,图个喜庆。
  辛茹虽然来到清朝已经十来年了,但还是对清朝年味十分向往。
  在现代,家家户户过年都是用来联络人脉的途径,远远没有现在过年这般热闹喜庆。
  年三十早上,辛茹和哥哥堂哥们一起去了哈朗的院子,哈朗虽然不是家里字写的最好的,但是他事家里辈分最高的,所以理所应当的由哈朗来些对联。
  对联写完过后,就要给贴起来了,辛茹看着哥哥们贴对联,挂灯笼,辛茹也想试试,可是刚开口就被哥哥们集体拒绝了。
  辛茹知道他们害怕她摔着了,毕竟小时候她就因为贴对联碰着头,伤了自己。
  辛茹无奈,只好带着额娘和婶婶她们剪好的窗花,带着桃子去贴窗花了。
  然后一家人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下午家里人都开始聚在一起包起了饺子。
  饺子馅是厨娘提前处理好的,面也是揉好了的,所以这饺子包起来还算简单。
  不管是会的包饺子的、还是不会包饺子的,都拿起饺皮子,开始往里面填馅。
  最后包出来的饺子自然“千奇百态”,辛茹觉得馅料有些简单,就让桃子去厨房拿来些奇奇怪怪的“饺子馅”,比如白糖、辣椒粉……这些调味品之类的。
  辛茹包的时候在想,不知道今天吃到这些饺子的人会有何感想。
  ……


第二百零四章 体己话
  辛茹和家人一起过了一个高高兴兴的年,过罢年,女眷们出去拜访亲友,家里的爷们则需要上朝办差。
  辛茹跟着额娘和婶婶们,一起拜访了不少亲友,以往她嫌累,岚蓉也愿意让她躲懒,但是今年就和以往不同了,毕竟辛茹注定要进四阿哥府的。
  现在出去应酬,以后去了四阿哥府,代表的是四阿哥府的脸面,出去应酬也能有个认识的人,也好说话。
  辛茹自己心里也有数,跟着额娘和婶婶去了不少亲友家,并且她仔细瞧着各家福晋格格的性子,想着以后要是能遇到了,也好有话题能聊两句。
  岚蓉对辛茹的表现看在眼里,她知道女儿心里不耐烦这些,能这般认真仔细,她心里有些觉得女儿倒不如嫁个平常人家来的好。
  岚蓉两世都是作为世家贵女来培养的,她心里知道受了家里的富贵,自然要对得起家里的培养,可是这事一发生到自己闺女身上,她就有些不得劲了。
  等事情告一段落了后,岚蓉把辛茹叫到了房间,让人都出去,又差了心腹嬷嬷守着门。
  辛茹看额娘的架势,就是知道,额娘估计有话要和她说。
  辛茹想着最近家里都甚是平静,应该没什么大事发生。
  “额娘叫女儿过来可是有话要说?”
  岚蓉瞧着女儿这两年出落的越发出众了,心里就有些说不出的酸楚,辛茹虽说带着记忆成为她女儿,但是辛茹毕竟是她看着一点点长大的。
  她亲眼瞧着辛茹从一个手臂长的奶娃娃,长成了如今这般风华,她心里除了为人母的骄傲,就剩下女儿即将嫁人的酸楚了。
  “额娘叫你来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和你说说体己话。”
  “额娘想知道什么?”
  岚蓉知道辛茹聪慧,直接道:“你和额娘说句实话,你真的想好了要嫁给四阿哥?额娘要听实话,你可不要拿那些不着调的话来敷衍额娘。”
  辛茹瞧着岚蓉关心的面容,心里一暖。
  辛茹对于嫁给胤禛这件事并没有多排斥,她是个识时务的人,她希望能够在最大范围之内过得最好,而现如今最好的路,就是嫁给胤禛。
  胤禛的志向抱负她懂,她可以不期望胤禛能够爱上她,但是她可以做一个他理想的福晋,这样她的日子想来应该也是不错的。
  “女儿知道额娘怕女儿受委屈,女儿就说句实话,女儿对四阿哥还是有些好感的,至于以后会不会和他有更进一步的情感发展,女儿不知道,四阿哥不近女色,又严于律己,女儿嫁给他只要不犯错就过得不会错。”
  辛茹顿了一下,又道:“更何况,额娘也知道这大清的规矩,女子想要出头太难了,女儿心里还有些想法,四阿哥有见识,也不是个迂腐之人,以后想做些什么,也方便。”
  岚蓉知道辛茹说的是实话,可是她还是觉得皇家二媳妇不好做,怕女儿受委屈。
  “四阿哥心里有抱负,于男女情事上肯定不会多在意,额娘不想你把自己的一生,都浪费在一个不能给你嘘寒问暖的人身上。”
  “额娘想的女儿知道,可是这是大清王朝,男子地位高女人太多,谁能保证以后女儿嫁的人一定比四阿哥要好呢!四阿哥那样的人女儿已经知足了。”
  辛茹想嫁给四阿哥就算不会有情爱,那“事业”肯定会有的,鱼和熊掌肯定要有一个的。


第二百零五章 天花
  岚蓉瞧着辛茹如此模样,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她听丈夫和女儿说过现代的人文事宜,她知道现代女子可以和男子一同竞争职业。
  古代的封建礼仪让女子只能在后宅发挥“余热”,这确实和女儿前世过得生活大为不同。
  要是女儿真能在四阿哥的帮持下有一份“事业”,也未尝不可。
  “你要是这般想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辛茹可要答应额娘,万事不要冒进,四阿哥虽然对你有几分不同,可是他是做过皇帝的人,如今又一心想着改革,额娘怕要是有一天你同他的利益相悖,你的日子会不好过。”
  辛茹当然知道,胤禛这样的人,要是有一天自己不符合他的期望,她的下场会如何,不过辛茹想既然已经决定趟浑水,她就不会退缩。
  她本身有几分才气,又有一个半吊子系统加持,想要给胤禛一些帮助是可以的,只要她有用,胤禛是不会让她不好过的。
  “额娘说的女儿明白,女儿有信心能过得好。”
  岚蓉知道女儿心里有主意,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
  眼看着过完年,街上商铺以及街边的卖货郎都纷纷开始摆上了新物件,一时间京城又恢复了往日了热闹。
  胤禛因为康熙特许他在新农具研究出来之前可以不用上朝,毕竟他现在正在研究农具,上朝也没什么帮助。
  胤禛对此倒是觉得还不错,不用上朝,也省的天天看朝堂上那群老狐狸打机锋,他倒是乐的自在。
  只不过他倒是时不时会受到兄弟们同情暗喜的眼神打量,对于这些眼神,胤禛表示无所畏惧。
  不过最近宫里倒是出了一起“天花案”,最先被死去的是一个尚衣局的宫女,最后经过太医查证是洗衣服的时候染上的,一开始只是发烧,最后出了痘才闹大的。
  康熙对天花一直以来深恶痛绝,毕竟他小时候差点因为天花没了命,他阿玛又因为天花丧了命。
  出了这起子事,康熙可不相信是意外,毕竟可没什么人会想不开往宫里夹带和天花有关的东西。
  最后这件事还是没有闹出个结果,再加上线索确实少的可怜,最后除了处理一批衣物,竟然不了了之了。
  胤禛住在宫外,也听说了这件事,因为这件事佟皇贵妃还得仔细让他回去好好查查府里,别回头招了小人的算计。
  胤禛作为一个孝顺儿子,自然听话把府里彻查了一遍,可能因为是新府邸,最后也没能查出什么来,不过佟皇贵妃倒是安心了。
  胤禛也知道天花的危害,他自然想把牛痘给整出来,可是他的身份不合适,以前在宫里也没什么合适的人来完成这件事。
  不过现在好了,他住在宫外,真要找个有能耐的大夫,再派人给些提示,牛痘也不是不可以弄出来。
  “苏培盛,你去派人把刘柯接过来。”
  这事必须做的隐秘,所以还是让刘柯来执行就好了。
  “喳”
  苏培盛让人去别选请刘柯过来,胤禛的到的时候,刘柯正在给手下训话,他听说主子要找他,人也不训了,连忙跟着来接他的人去胤禛府上。
  刘柯给胤禛行了礼,胤禛才开口吩咐道:“你亲自去草安堂找信得过的大夫,年轻一点不要紧,但是一定要衷心,最好能够圆滑一点,你让他按照方子上的步骤做一番实验,要是能成以后就安排进太医院。”
  胤禛说完,将一张写满字迹的纸张递给了刘柯,刘柯看了一下,自己中规中规没什么特别的,很胤禛的字迹完全不同。
  刘柯没仔细瞧纸张上的内容,直接把纸给收起来了。
  恭敬道:“奴才知道。”


第二百零六章 传言
  刘柯办事很可靠,很快就找到胤禛需要的人才。
  刘柯找的人叫季萧,家里也算是世代行医,因为得罪了人,家族几十口人覆灭的只剩下他一个人。
  刘柯是偶然救过他一命,最后季萧就跟在刘柯身边,平时给刘柯和他的属下做一些医护。
  刘柯在胤禛说起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季萧。
  季萧年轻有本事,因为家庭覆灭过的原因,为了报仇已经变得能屈能伸,挺有本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放在宫里也是能混的开的。
  半年过去了,季萧根据胤禛写的的那张纸上的内容,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最后发现牛痘确实比人痘在预防天花方面更加效用。
  胤禛得知牛痘有了结果,就让人散布说京城有一个大夫,无意间发现一个村子在天花的侵袭下,全部都过了下来,大夫经过一番询问后,发现这个村子的人都接触后牛得天花后的痘伽。
  后来已经过一番研究,发现凡事种过牛痘的人,都可以不受天花的侵袭,而且牛痘比人痘要安全。
  这事在京城传了几天,这事闹得挺大的,毕竟天花这种东西,只要接触了,就是九死一生。
  人都是惜命的生物,对这样能影响到人生命的大事,自然议论的人就会非常多。
  康熙在京城有暗探,自然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康熙是天花的受害者,要是能彻底预防天花,以后大清朝在民间也会更加有威望。
  “查明这件事的真实性,要是真的,就把这位传说中的大夫请进太医院,朕绝不会亏待有功之臣,要是事不属实,那大夫就处理了吧,故意散布不实消息、扰乱民心之辈,理当问罪。”
  康熙对着暗处,不紧不慢的说。
  “奴才知道,奴才告退。”
  又过了两天,康熙派出去的人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牛痘对天花的预防效果,确实比人痘要好。
  康熙听到这些消息,顿时大为爱心。
  “梁九功,你去将京城最近传的沸沸扬扬的季大夫宣进宫。”
  梁九功听康熙的语气,知道康熙心情不错,出去对干儿子说:“去把宫外弄出牛痘的季大夫请进宫来,记住客气些,不要怠慢了贵人。”
  干儿子小太监也是个机灵的,瞬间领会干爹的意思:“儿子一定客客气气的将季大夫请过来。”
  梁九功拍拍干儿子的肩膀,说:“快去吧!”
  “哎”
  ……
  季萧最近也在等宫里宣他觐见,毕竟牛痘这事不小,康熙只要确定消息的真是性,一定会让他进宫的。
  果然消息在京城传了几天,季萧就等到了想等的人来了。
  干儿子小太监笑着对季萧说:“季大夫,皇上请您进宫觐见,马车已经准备好了,还请移步。”
  季萧客气道:“还望公公稍等,容在下去换件得体的衣服。”
  “干儿子”笑着说:“那就我就在这等一会,还望季大夫能快些。”
  “季风,给公公上茶。”
  季萧吩咐要下人,又对“干儿子”说:“毕所茶水简陋,还望公公见谅。”
  季萧本就有进宫的打算,换身衣服一刻钟都不到就出来了。
  到了皇宫,季萧被宣进康熙的书房,也是康熙平时办公的地方。
  康熙见跪在地上的青年,一身青布衣,虽然看不清面容,但看身姿应该是个长相不错的青年公子。
  “起来吧!”
  季萧应声而起:“谢皇上。”


第二百零七章 吏目
  “天花一直以来都时刻威胁着朕的子民,每每爆发总让朕寝食难安,这回你能发现牛痘,攻克天花,朕甚是欣慰啊!”
  “草民不敢当,皇上皇恩晃荡,是大清子民的福气。”
  康熙大笑道:“好吧,牛痘的发现确实是大清子民的福气,你居功甚伟,可有什么想要的。”
  季萧面色严肃,郑重的说:“草民确实有件事情,恳请皇上做主。”
  康熙对季萧的身世还是有些基本了解的,也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哦,你且仔细说来。”
  “草民祖籍绍兴,家里人也都是世代行医之人,三年前草民妹妹出去采买些女儿家用的东西,不甚让当地知府家的公子瞧见,他叫家妹颜色正好,给强行撸了去,家父和家兄上门讨公道,最后被知府以药死人的名义给扣下了,最后知府又派人将草民全家男女老少主子仆从都下了大狱,最后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狱中,草民当时因受家母之命去乡下看望亲戚,侥幸逃过一劫,最后草民经过几经周折后来到了京城,因为偶然救了一位富商,才得以在京城安定下来,潜心研究。”
  季萧说着,脸上露出心酸、痛苦等复杂多变的神色。
  “草民虽然不能说家父家兄医术有多么高超,但绝不是那等害人乱开药的黑心人,还望皇上明查。”
  康熙瞧着季萧说的愤懑,他心里已经确定这事情大概是怎么回事了,再说他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欺君。
  “季大夫受苦了,这事朕即可就派人前往绍兴,要是情况属实,朕绝不让这等污秽杂碎之人留在世上祸害百姓。”
  “草民谢皇上。”季萧跪下给康熙行了一个大礼。
  “季大夫快快起来,这事朕会派人查,季大夫年纪轻轻却在医术上颇有建树,朕让你去太医院当差,你可愿意。”
  季萧听完康熙的话,面上一副受宠若惊、感恩戴德的样子。
  “奴才愿意,奴才谢皇上恩典。”说完又跪下了。
  “行了,你起来吧,真让人带你去礼部做个记录,就先从八品吏目开始做起吧!”
  说完康熙就打发季萧出去了,毕竟他还有许多折子没批呢!
  季萧出了康熙的书房,仍旧被梁九功干儿子带着。
  “季大人这边请,奴才先带您去礼部做个登记,然后再带您认认路。”
  季萧看着这太监态度不错的样子,就知道是个会来事的,他以后就要在宫里当差,和御前伺候的人认识,也是件好事。
  季萧同样笑眯眯的说:“今天就麻烦公公了,不知公公贵姓啊!”
  “干儿子”拍拍自己的脑袋,说:“你瞧我这脑袋,怎么把名字忘了个和季大人说了呢,季大人要是不嫌弃,叫我喜公公就行。”
  季萧顺势道:“喜公公今日辛苦,今个我出来的匆忙,带的银钱不多,喜公公拿着就当是碗茶水钱,喜公公可莫要嫌弃。”
  说着,季萧把准备好的装银子的荷包,塞给喜公公。
  喜公公也不客气的收下了,毕竟这是宫里的规矩,要是不受这银子,估计别人还会觉得得罪人了呢!
  “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季大人有事能用的着了,您知会一声。”喜公公客套的说。
  两人都有意交好,一边走一边相互吹捧,气氛难得的和谐。


第二百零八章 赞颂
  胤禛坐在书房的梨花椅子上,听刘柯说:“季萧今天被皇上宣进宫,如今已经是八品吏目。”
  “嗯,知道了,这有些医书杂方,你带回去给季萧,让他太医院潜心研究,不必理会宫中杂事,要是有人为难让他去找左判院。”
  胤禛知道季萧刚进太医院,而且他还是皇阿玛亲自下的旨,所以以后肯定还会有成就。
  宫里环境复杂,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一病不起,有一个新来的背景干净的太医,肯定有人拉拢。
  胤禛之所以会把季萧弄到太医院,不过是想让他多研究些治疗顽疾的方法。
  他给刘柯的那些医书杂方,有些是他搜集来的古籍,有些是他根据前世百年的经历,记下来的顽疾治疗秘方,以及一些偏方。
  刘柯慎重的接下医书:“奴才明白。”
  ……
  牛痘事件传的厉害,索绰罗府上的众人自然也听说了,不知其中关系的只觉得以后不用再担心天花肆虐了。
  索绰罗府上的四房,听到牛痘就知道这是谁的手笔了。
  对此成瑜的看法是,觉得胤禛做的不错,他现在在众人眼中,就是一个跟在太子身后做事的光头阿哥,而且因为身患“特殊之症”的缘故,明面上基本上没有大臣愿意跟随。
  胤禛这个时候要是自己把治疗天花的方法说出来,难免会让康熙和太子觉得他心大了。
  胤禛把功劳都推给一个乡野大夫,不仅解决了天花的问题,也能在皇宫里安插一个信得过的太医,怎么说来都挺划算的。
  辛茹想的是,她来到清朝这么久,怎么就把天花给忘了呢!
  不过转眼一想,自己在不是医药世家,这事她还真不好操纵,弄不好被康熙发现了端倪,说不定还得怀疑他们家是不是有什么居心。
  因为天花牛痘关乎着人的生命,所以这一段时间,京城到处都在讨论天花牛痘之事。
  康熙也趁着这次机会,大肆宣扬大清朝是天佑之朝,又命人私下里写了不少歌颂大清的文章。
  而一些善于钻研之辈,也写了不少赞扬康熙是命定天子、是大清子民的指向明灯之类的。
  茶楼的说书先生,也在各路人马的暗示下,大肆吹捧了一波康熙英明、大清国运昌盛。
  一时间,康熙和大清倒是刷了不少存在感。
  其实,对普通百姓们来说,他们所求的并不多,只希望能吃饱穿暖,至于谁做皇帝,皇帝是汉人还是满人,他们对此并没有多少在意的。
  现在在康熙年间,有人发现了天花的治疗方法,从此他们生活中就少了一项威胁生命的疾病,他们自然是高兴的。
  所以对茶楼说书说的,走货郎口口相传出来赞颂康熙和大清的话,他们也会附和着说上两句。
  康熙对暗探从民间探查到的情况,他表示十分满意,这一满意就下旨赐给有功之臣季萧不少好东西。
  季萧因为在康熙那挂上号,所以想要来送礼的可不少,虽然只是一个八品京官。
  在京城这个从酒楼扔块砖都能砸到个四五品官员的地方,算不上有地位。
  但是耐不住季萧正的康熙的眼啊!谁能知道以后季萧会不会还有大作为。
  当然来送礼的不是什么大官,都是七八品这样的。
  对于这些送东西拜访的人,季萧以要潜心研究的名义,都给拒绝了。
  康熙知道后,心里觉得这人不错,以后可以考虑让他再进一步。


第二百零九章 小汤山
  天花牛痘这件事虽然热闹了一阵子,但也没过多久,茶楼又有了新的故事。
  这京城这么大,达官贵人、商贩走卒形形色色的人聚在这不大不小的四九城,最不缺的就是新鲜事。
  天花牛痘能被议论这么长时间,也是难得的了。
  胤禛因为住在宫外,办事比以往方便了许多,源皓回来后就给了他一批瓜果种子,虽然没什么粮食作物,但是要是给弄出来,肯定少不了银子。
  胤禛没想着自己亲自做,毕竟这事他没有理由去解释种子的由来,只好让源皓找些合适的地方,让善耕的农家人仔细伺候着。
  源皓听胤禛这么说,确实找了几个地方,就是地方离京城都挺远的。
  源皓带来的种子,多适合气候湿润温暖的地带,京城这地方自然不合适。
  辛茹最近闲来无事,正想着找点事打发时间,她知道二哥带来了一些瓜果种子,就来了兴趣。
  跟源皓闹着也要了一些种子。
  辛茹从系统哪买了本种植方面的书,自然知道源皓带来的种子,不适合在京城种。
  不过好在辛茹在和胤禛信件来往中,知道了一些京城的事。
  她从胤禛哪知道也京城有片山头,出了几处温泉,上辈子康熙还在小汤山建过行宫,后来那一片的地价那叫一个骇人。
  小汤山倒是一个合适的地方。
  胤禛原来和辛茹说小汤山的事情,是想着让她可以提前买些地,等回头地价涨了,好赚些体己钱。
  辛茹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信上让人递给胤禛,胤禛对此没什么意见,要是辛茹能弄出来新鲜的瓜果,倒也是好事一件。
  就算弄不出来也不要紧,反正也折不了多少。
  胤禛给辛茹回信,让她自己看着弄就行了,顺便胤禛还给了辛茹一张小汤山的地契,说是给辛茹让她看着办。
  辛茹收到回信,就兴致勃勃的开始自己的新事业。
  其实辛茹通过这两年和胤禛的通信,对胤禛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能是因为胤禛有特殊经历的原因,辛茹并没有在在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