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臣-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别人的部属。

林缚让人将胡致诚找来,跟他们说道:“胡先生,我有一件事要托你们去做……”

“请林大人吩咐。”胡致诚说道。

胡家跟西河会不同,西河会势力不少,林缚声势再大,也不过是顾悟尘的门客而已,离开顾悟尘,江宁权势、地位比林缚高者数不胜数,西河会不可能将延续四代、关系两千会众生计的未来押宝式的押在林缚身上。

胡家则不然,胡家当初为二子凑足两千两赎身银就元气大伤,这次损失一船糖也伤筋痛骨。再说宁海镇副将萧涛远将使胡家随时处于破家灭门的威胁之下,胡家能有的选择极为有限。

胡致诚心里已经想透彻:林缚不仅对胡家有两次相援大恩,再说也找不到人能如林缚这般可以托付胡家老少二十多口的安危了。

清流视林缚如异类,胡致诚为经商人家,有着务实、不讲究虚名的特点,本来对林缚就没有特别的偏见,昨夜与侄子乔中秉烛夜谈,更是觉得林缚的许多行事风格很投他们经商人家的脾气。

只是没有能跟兄长商议,胡致诚也不便立时表态,不过林缚决心在岛上救灾,有事相托,胡致诚自然责不旁贷的承担下来,心里想:林缚能如此有担当,才能放心的将胡家老少二十几口的安危托付给他。

“我不能将两三万灾民弃在岛上袖手不管,”林缚说道,“我会派船送胡先生夜里去崇州。一是托胡先生带一封信给崇州知县,西沙岛归崇州县所辖,风灾甚剧,崇州县有救灾之责,崇州知县不出面不行。二来就算崇州知县会出面救灾,怕是时间上会有拖延,但是救灾之事刻不容缓,我希望请胡家人帮我在县里连夜置办救灾物资,明天就运来这里救急……”

大部分甲卒都留在岛上,使“集云一”、“集云二”由大鳅爷葛存信率领着随胡致诚、胡乔逸叔侄去崇州找置办救灾物资,并知会崇州县方面。

另外,林缚也写了两封急信派人连夜上岸骑马分别赶去江宁、东阳捎给顾悟尘以及他的顶头上司按察佥事肖玄畴,只说受风浪所累在江里夜航失了方向,飘流而下直到西沙岛才停船靠岸,恰遇到西沙岛大灾,作为西沙岛上唯一的官府人员,只能留下来先救灾,待崇州县派人接手之后,才能脱开身去平江府筹粮。

只要按察使内部给他一个从权处置的名义,林缚就可以撇开崇州县地方在西沙岛组织救灾。

第4章  投效

明月如轮,清辉似水,大江波光如银鳞涌动,崇州东社胡氏制糖作坊的主人胡致庸是个短髭浓密的中年人,大半年来胡家多灾多难,胡致庸操心劳累,脸颊都瘦陷下去,双眼却迥迥有异的,若有所思的看着远天的圆月。

已经过了子夜,要算是第二次了,圆月就浮在江天之际,异常的橙红,异常的硕大,远方簇起的银白江浪仿佛就像是圆月里涌出来似的。

“爹,到了,就在前面的江湾子里……”

胡致庸的长子胡乔逸是穿着短襟布衫的壮实青年,他蹲在船头,努力辨认月夜下西沙岛北滩的地形,指着前面一处豁口,跟他爹胡致庸说道。

这处江湾不大,胡致庸还记得小时候这江湾两边都是独立的沙洲,西边的大沙洲才是今日西沙岛的主体,东边的小岛又名观音岛,数十年来江海潮涌下积沙沉陆,观音岛便与西沙岛连成一体,留下这么一处江湾,崇州习惯将西沙岛的东北滩称观音滩,称这处江湾为观音湾。

船头调直刚要进江湾,两艘哨船过来拦截,胡致庸作揖鞠躬表明身份;一人提着灯笼上船来,非常客气的跟胡致庸说道:“胡先生夜里就过来了?我来给你们带路。”

胡致庸也不瞎打听,让掌舵操橹的船工听从这边的指挥,与长子胡乔逸跟着带路人进了江湾里面上了岸。

前些天暴雨使江湾内侧塌陷了一段,岸陡如削,林缚使人将东阳号拉上细沙软泥积成的江滩,使船舷直接靠上那段塌陷的江岸,用栈板搭出一条便道,将东阳号的尾舱楼直接当成救灾营房来使用。

胡致庸随带路人绕道上了江岸,往救灾营走去,致诚说他们离开西沙岛时才将灾民往观音滩这边集中,没想到三四个时辰过去,救灾营就有了规模,风灯、火把、篝火将营地照得通明。

沿岸易塌陷地段都拿绳子拉出警戒线,也用绳子与木桩子拉出救灾营地的边界。以东阳号的尾舱楼为中枢,船前近河岸的空地已经搭建了十几座帐篷,每座帐篷前都竖有旗竿,悬挂“医”、“账”、“卫”、“役”、“殁”、“库”等简单明了的分类旗帜,两座粥场设在两侧,在营地的外侧,数千人正连夜搭建避难的窝棚。

仅看眼前,很难想象风灾加上海潮倒灌使西沙岛上的流民淹死近半。

做商人就讲究一个干净利索、手脚麻利,胡致庸也实在难以想象要怎么的麻利手段才能在短短三四个时辰之内整出这么一片营地出来,所谓治军、安营扎寨能有这种水准的,怕也很罕见吧?

“那位就是我家大人……”

胡致庸看过来,林缚穿着短襟青衣、袖手卷到胳膊肘站在一堆营火前正吩咐事情,他眉头紧蹙,似乎对别人的工作不甚满意,只见他蹲下来捡起一根树枝,连写带比划的吩咐事情,只追问别人确实明白了他的意图才放人去做事。

林缚要比想象中要年青得多;林缚才刚过弱冠之年,但是他的作为以及声威会给别人错觉。即使如此年轻的他,还穿着布衣草鞋,但是他吩咐事情别人都认真倾听的样子让他看上去很有威信,七八名披甲武卒护卫左右使他也有威严。

胡致庸注意到旁边有人提林缚往这边看来,忙长揖行礼,自报家门,说道:“崇州胡致庸拜见大人……”

“哦,还以为你们天亮才能过来,江里夜行风浪还平静否?”林缚走过来,搀住胡致庸的臂膀,要他不用行这么大的礼。

“江里暂时是风平浪静,不晓得在秋季过去之前,还会不会再闹风灾。想着这边极缺物资,致庸怎么敢耽误了大人的救灾急务?”胡致庸嘴里说着,眼睛四处瞅,急切的盼望看到乔中的身影。

“我们进去方便说话……”林缚请胡致庸、胡乔逸父子进帐篷,他并没有想过这么早就让肉票少年跟家人,在江中相遇也没有办法,但是诸事还是要小心一些,不能让消息有丝毫走漏的可能,走进帐篷才吩咐人去将胡乔中找过来。

“这边简陋得很,也不给胡先生沏茶了,你们要是渴了,这边有凉开水,”林缚拿木勺子滔了一碗凉开水灌下肚子,跟胡致庸说道,“这边救灾事急,我也跟你不客气什么,你们随船带过来什么物资,我这边马上派人做账,求灾物资马上就要用下去……”

胡致庸也觉得汗颜,他知道乔中跟乔冠都还活在人世,托庇于近来在江宁名声大势的金川司狱林缚,他急着过来见乔中,还是致诚提醒他随船装了些米粮、柴碳等救灾物资过来,听林缚问起,他回答道:“赶来匆忙,县里各家店铺都已关门闭户,致诚留在县里挨家敲门,我将家里积存都随船过来,不多,只有三千斤米、两千斤木柴、盐、糖、油若干,还有两头活猪是临时宰杀的,其他的要等明天早上……”

“真是救急了,我们大家都还饿着肚子呢,”林缚跟周普说道,“也没有其他人手,周爷你亲自走一趟,带人将救灾物资都搬上岸来。干重体力活的及伤病给饭与菜肉,其他人都施菜粥,让伙食房照这个去做,先将今夜熬过去再说,事情办好也给我端碗菜粥来;糖都交给周郎中去调配……”

周普迅速走出去安排。

流民聚集西沙岛为便于开垦荒地,都近水而居,这次几乎就没有不受灾的人家,都嗷嗷待哺、等着救济,好些人从前日台风过境开始就开始忍饥挨饿。

林缚一边在观音湾内搭设救灾营地,一边派人去岛上各处通知灾民往观音湾聚集。林缚此番没有出海的打算,又是炎炎夏日,船上备下的食物很有限,只是随船近三百人三五日的口粮,根本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灾民聚集了差不多五六千人的规模,存粮就用尽了,就等着大鳅爷葛存信以及胡家救急。

此时救灾营地聚集灾民超过万人,三千斤米只能勉强让大人熬过今夜;等到明日,将有更多的灾民聚过来,一天差不多要有四万斤米粮才够消耗。崇州是人丁不足千户的中等县城,县中米市能有三四十万斤米的存粮就算是不错了,更何况这次风灾,崇州也不仅仅是西沙岛一地,大量的救灾粮食还是要从其他地方运来……

林缚心里盘算着救灾事宜,抬起头见胡致庸还坐在那里,说道:“快坐下说话,没有料到你夜里赶过来,乔中带人去了西岛。那边横了一条河,要用船渡人,派人过去替换了,乔中很快就会回来,你不用担心。”

“不担心,不担心,乔中跟着大人学做事,有什么值得担心的……”胡致庸嘴里犹犹豫豫的说着,却也不坐下。

“怎么了?”林缚见胡致庸神色奇怪,讶异的问道。

“大人对胡家两次都是大恩,致庸给大人您叩头谢恩……”胡致庸拉着长子胡乔逸“扑通”跪倒在地上,就要给林缚叩头。

“你这是做什么?”林缚搀住胡致庸的胳膊不让他叩头,“有什么话坐下来说。”

胡致庸不肯起来,坚持跪在地上,哭诉道:“胡家只是微末小族,从乔中、乔冠被捋,就支离破碎,作坊经营也日益颓败,勉强欠债维持。连日来都是大雨,知道一艘旧船在这个季节行于扬子江上会有风险,但就是贪图暴雨季丹阳府的糖价要比往日贵两成,才让致诚跟乔诚运糖去丹阳。所幸遇到大人大义相援才幸免于难,又知乔中、乔冠平安无事,又是大喜。只是世道无常,致庸细思来,胡家在这世上就如同一艘行于惊风骇浪中的破船,有今日之喜,却随时都有可能陡然倾覆、破家灭门。胡家本没有求大人差遣的资格,只是除了大人,胡家再找不到别的生路,致庸厚颜求大人庇护胡家,让胡家世代都奉大人为主……”

胡致庸挣脱开林缚的搀扶,坚持额头抵地给他行大礼。

胡家没有什么选择余地,胡致诚回去就将形势给他兄长分析得很清楚了,只有十几二十名雇工的胡家制糖作坊本身就濒临破产的边缘,根本就没有资格跟堂堂的宁海镇水营统领争斗,消息一旦走漏,萧远涛随便派几十个亲信冒充流寇海盗就能将胡家满门二十几口人都灭了口。

胡家是那样的无足轻重,即使想投靠权贵求庇护,也根本就没有哪家有足够分量能给胡家庇护的权贵将胡家放在眼里。再说那些高官权贵与萧寿远都是一丘之貉,根本就不值得信任。林缚虽然在清流里没有好名声,但是凭着他两次对胡家施恩不图报、此番又不避西沙岛灾情,就要比那些高官权贵值得信任多了。胡家托庇他的麾下,至少不用担心有一天会给他卖了。

第5章 狗官

“没必要说得这么严重,我救下乔中、乔冠,难道会坐看他们家人遭殃不成?”林缚将胡致庸父子搀起来,说道,“眼下救灾之事,我有借助你们的地方,其他事暂时不急着说……”

林缚都没有将长山岛的详情说给胡致庸听,自然不会轻易接受胡致庸的投效,眼下救灾最急,其他事等救灾事情过去再从长计较。

“胡家自致庸以下,悉听大人差遣。”胡致庸这才从地上站起来说道。

林缚此次出来没有想到会遇上这么严重的灾情,身边带着的周普、吴齐、大鳅爷葛存信以及敖沧海皆擅武事,领兵冲锋陷阵都是他们的专长,救济灾民都不是他们的擅长,擅长这些的林梦得、曹子昂、林景中、小鳅爷葛存信等人都给他留在江宁。

林缚正缺人手,胡致庸、胡致诚、胡乔逸等人恰恰急他所需。

萧涛远是长山岛最迫切的威胁,一旦消息走漏,不等奢家将东海寇势力北扩,萧涛远就会派兵将长山岛剿平。对萧涛远来说,保存诸肉票少年的长山岛以及诸少年家人也是他最大的威胁,也许朝廷会碍于东南局势,纵容他一时,但是这么大的污点,他在军中或在朝中的政敌一定不会错手放过,当然是将污点清除干净了才能让他睡得安心。

长山岛虽然人手有限,但是宁海镇水营以及崇州县的动向,都派人严盯死守,时刻关注着这两边的风吹草动。

诸少年家人的资料也逐渐整理成册,林缚不能跟诸少年家人见面,但是对他们的情况都了然于心。

崇州原属海陵盐铁司淮南盐场。说是盐场,由于扬子江在崇州入海,东面海域给大量涌入的江水冲淡,崇州产盐之利甚薄,大片滩涂地逐渐沦落为淮南盐场附属的草场,专为淮南盐场提供煮盐草料。立县才七八十年的历史,县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势家豪族。

胡家祖上原是贱户盐丁,崇州建县时,才脱离盐户,成为佃农,经过两代人的辛勤积蓄,才有一座制糖作坊传到胡致庸、胡致诚兄弟手里,在崇州要算殷实人家。

去年为凑出两千两赎身银卖地借债,胡家就已经给推到破产的边缘。

胡致庸、胡致忠都读过书,多年来/经营作坊,比一般只会守住几百亩良田过生活的乡豪地主,见识更多、眼界更广,也有经济头脑跟才干,是林缚能用来救灾的恰当人才。

林缚在帐篷里跟胡致庸、胡乔逸父子说了许多救灾的事宜,胡乔中闻讯赶了回来,林缚便与敖沧海走出去,给他们父子、兄弟好相见。

*********

大鳅爷葛存信、胡致诚次日午时才从崇州返回,崇州知县陈坤没有出面,崇州县其他地方受灾也严重,他派了幕席耿为德与崇州户部书办李书义随船前来视办灾情。

“你有何权力擅自在崇州地界处置灾情?”陈坤的幕席耿为德上岛来,看到林缚的脸,没有其他寒暄,走进帐篷当着林缚组织起来迎接他的众人面就大声训责,“你擅自使人到县里大肆收购米粮,使崇州米价一日飞涨四五成,县内民声怨愤,这责任你小小的司狱官承担得起吗?”

“西沙岛遭逢此大难,士绅官吏都有救灾之责任,林大人也是恰逢其会勇挑救灾大任,耿师爷,你难道要林大人坐看这两三万灾民饿死不成?”胡致庸刚投效,自然最看不惯耿为德在林缚面前气势如此嚣张。

“你什么东西,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耿为德见林缚不吭声,气焰越发的嚣张,说道,“无人救灾,这些流散贱民便会自行散去,你们在此地救灾,使他们聚集不去,才更是崇州之祸害。”

帐篷里,除了周普、敖沧海、胡致庸等人外,还有灾民推选出来的几名代表,他们实际也是流民首领。听到耿为德的话,他们都神色大变,只是这边没有他们说话的地方,忍气站在一旁不吭声,看向耿为德时咬牙切齿。

“请坐下来说话……”林缚阴着脸说道,又不耐烦的责问身边人,“茶水怎么还没有端过来?”

耿为德挑眉看了林缚一眼,见他如此殷勤,颇为满意的坐下来。

这时候伺候的人端茶过来,林缚没有急着坐下,将茶盅端在手里。耿为德只当林缚给他敬茶,伸手要过来接,冷不防林缚翻腕将一盏滚烫热茶径直泼到他的脸上。

“啊!”耿为德哪里想到林缚一言不合就动手将滚沸热茶泼他脸上,发出杀猪般的惨叫,滚地要找冷凉的东西往脸上敷着止痛。

“狗东西,竟然敢抢在我面前坐,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资格?”林缚冷笑道,不顾滚地哀嚎的耿为德,朝崇州户房书办李书义作揖说道,“李书办请坐下来说话。”

耿为德带过来的那几个衙差听着耿为德在帐篷里惨嚎,拨刀冲进来,敖沧海与几名护卫武卒眼疾手快的将他们缴了械,按倒在地上。

“你们这是做什么?”林缚看着敖沧海等人,训斥道,“谁让你们对崇州县的衙差这么无理,李书办在这里,你们要造反不成?”

李书义一颗心提到嗓子眼,手足都忍不住打颤,也不敢去搀扶还在满地打滚的耿为德,看着林缚还摆着请他入座的手势,颤颤微微的坐下来,吩咐衙差:“我们在商议灾情,你们闯进来做什么?”声音都变了调,就怕应对稍有误,会受到耿为德的待遇。

诸衙差过来只听从耿为德的命令,只是给敖沧海与诸护卫摁倒在地,挣扎不得,过了片刻也看清了形势,毕竟李书义名义上是崇州县唯一在场的正式官员,耿为德只是知县陈坤的一只看门狗。眼下情势,只能暂时先听从李书义的命令,放弃挣扎。

林缚给敖沧海合了眼色,让他与诸护卫将耿为德与崇州县衙差带出去先监视起来。

“那狗东西胡乱开口扰乱民心,将他的舌头割下来都不为过,今日算是给他一个教训,”林缚这才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跟崇州书办李书义说救灾事,“事关近三万灾民生死,崇州县断不可袖手不管,洪泽浦的教训还不够深吗?请李书办回去跟陈知县说:此间事他要敢袖手不管,激得饥民大乱,金川狱岛大牢里不缺他住的地方?”

“对,对,断不可袖手不管,我回去回禀陈知县,一定要好好计较。”李书义跟磕头虫似的,林缚说什么,他只管点头说是,心里想:猪倌狂士这名声不是白叫的,偏偏耿为德不知好歹,过来要给林缚下马威。

林缚给了李书义、耿为德以及崇州县诸衙差一只小船,让他们自己划回崇州县去,看着他们离开,忍不住长叹,这便是崇州县对西沙岛流散灾民的态度,这些狗东西当真要将灾民逼得造反才知道这些“屁民”、“贱民”并不是那么好欺负。

“胡先生大概知道我的名声为什么会这么恶劣了吧?”林缚转身朝胡致庸苦笑道,“这世道如此不堪,我要不张牙舞爪,不知道有多少狗东西要爬到我头上来拉屎撒尿!我如此张牙舞爪,得罪的人绝不在少数,我这种人通常不会有好下场,说不定日后死无葬身之地。胡家要不要跟我一条道走到黑,你要慎重考虑啊。”

“若非大人如此,胡家二子还有命在?若非大人如此,致诚、乔逸还有命在?”胡致庸跪下说道,“致庸又怎么会不知好歹?流民命贱,胡家如今也是破落户,难道还能奢望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来关爱吗?”

那几个流民首领将崇州县的态度完全看在眼里,林缚对崇州官吏如此嚣张的态度只叫他们感到大快人心,虽说李书义满心答应救灾,但是他们心里清楚,要想近三万人不饿死离散,希望只能寄托在林缚身上,不然的话,他们除了聚众造反就没有别的活路了。

胡致庸跪下,几个流民首领也一起跪下,说道:“求大人不要弃我等不顾!”

“你们都起来吧,”林缚说道,“救灾之事不能依重崇州县了,崇州县也不敢阻我在此救灾,诸多事情,还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将眼前这个难关渡过去。”

他眼前最急切的是没有合法救灾的名义,否则跟崇州县地方有扯不完的官司,即使顾悟尘能替他暂时将一切都摁下来,日后也是个隐患。

所幸到黄昏时,林梦得及时赶来将这个问题解决掉了,林梦得骑快马从陆路赶来崇州,他随身带着使林缚从权处置、协助崇州县赈灾民的按察使司公文,公文还要林缚可以从权处置将东阳编练乡勇所筹粮草先用于灾事。

令感到奇怪的是,这则命令是按察使贾鹏羽亲自签发。

这则命令有诸多蹊跷,拿到这纸公文,林缚就看出贾鹏羽即使在帮了他大忙之时,还藏着别的居心,但是事关近三万灾民生死,他也无法管太多,林缚眼下还真就需要这纸公文好从权处置。

******************

PS:求红票。

第6章  救灾之利弊

从江宁到崇州走驿道加过江超过五百里路,林梦得只带着两名武卫随身保护,早晨拿到按察使贾鹏羽签发的公函,一刻没有耽搁就从江宁出发,沿途花银子买通驿吏,一路过来只换马不换人,愣是赶在天黑之前上了西沙岛。

两名随行武卫都是健锐,虽说疲倦,休息一下就恢复精神;林梦得大/腿内侧却是给马鞍磨得血肉模糊,此时上了药,姿态难看的叉脚半躺在床板上跟林缚说话。

“曹爷原先想要过来的,但是河口那边他挂着里长的头衔,走不开;我倒没想到骑一天马会这么受罪,没能帮上忙,倒成了你的累赘。”

“我也没有想到江里会救下乔中的家人,”林缚将其他人都支开,拉了张椅子坐到林梦得跟前,“胡致庸、胡致诚兄弟颇为能干,有他们帮忙,省事不少,梦得叔你过来替我出谋划策可以了。我决定在这里救灾,子昂跟小鳅爷是什么意见?”

“你都做了决定,我们自然根据你的决定来安排诸事,”林梦得笑着说道,“你是怎么想的?”

“起初没有想太复杂,”林缚说道,“船行江上,风涛恶,心如悬丝,乍看此间大难,两万余人溺毙,两万余人嗷嗷待哺,稍有担当者都不会袖手旁看。”

“胸怀天下者,必先有兼济天下之志愿,”林梦得笑着说道,“往小处说,有洪泽浦前车之鉴,当真放任鼠目寸光的崇州官吏不作为,岛上的灾民真就会自行散去?我看大未必,人要是没有活路,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

“确实,我也担心这个,”林缚点点头,说道,“西沙岛正当扬子江出海口,此间一乱,河口与长山岛的水路联系就要从暨阳湖、东江绕行。东江水路狭窄,出海意图容易给两岸察觉,又在宁海镇水营的核心控制范围之内,而东江出海口又正对着东海寇盘踞的嵊泗诸岛,与东海寇船只迎面遇上的机会很大。此外,崇州若乱,受益最大的是奢家,若是再让东海寇势力趁机介入崇州并借聚乱灾民控制崇州的局势,那时候问题更将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与曹爷半夜接到报信,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立即派人将小鳅爷从龙江船场喊回来一起商议,”林梦得说道,“我们最担心的也是这个,你此行去平江府就是防止太湖盗势力都给奢家、东海势拉拢过去,当然就更不能让奢家、东海寇势力介入西沙岛灾民之中。”

西沙岛正处于长山岛与河口的航线中段上,东阳号往返长山岛,都是以西沙岛为中转,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无需要费笔墨解释。

林缚知道曹子昂、林梦得、葛存雄能想明白其中的轻重缓急。

“曹爷很准确的预料到崇州县对灾民可能会有的姿态,”林梦得又说道,“怕你在崇州没有救灾的立场,拉我连夜叩门进城找张玉伯,又赶到按察佥事肖玄畴府上将他从被窝里拉出来。我们从库房里拿了三百两金子送给肖玄畴当好处,原先只希望肖玄畴能先出一纸公文要让你在崇州有个立场。哪里想到这甭种又贪金子又没有担当,将事情捅到按察使贾鹏羽那里。当时我与曹爷就怕贾鹏羽刁难,那就只能等东阳回音了,没想到贾鹏羽二话不说就签发了命令。事后琢磨,贾鹏羽也有别的用意在内,但是也无法管太多。要等到顾悟尘从东阳传话回来,再到江宁拟写正式的公函,少说要耽搁四天。耽搁了四天,对我们在崇州就太不利了。”

“我出江宁主要是防止太湖盗势力给奢家拉笼过来,但扛的大旗是为东阳编练乡勇筹措军资粮饷,东阳编练乡勇也确实希望到大笔的军资粮饷支应,”林缚说道,“贾鹏羽却在公函里写明要我将筹措到的粮饷先济灾民,这个就是问题所在:崇州县多半会拿这个当借口将赈济灾民的包袱都丢给我们,东阳那边得不到本该是他们所得的粮饷,多半又要怨我在这里多管闲事……”

“嗯,”林梦得点点头,说道,“贾鹏羽都要致仕还乡了,但是老狐狸终究是老狐狸。”

林缚点点头:“贾鹏羽还是要离间我与顾悟尘的关系,再一个就是拖一拖顾悟尘在东阳编练乡勇的后腿……楚党势盛,这些老狐狸不得不退让,但又不甘心就这样退让。”

“说到这个,河口近来有些奇怪的传言值得玩味?”林梦得说道。

“什么传言值得大惊小怪?”林缚问道。

“说薰娘年过十七未许人家,顾悟尘多半将女儿留下来当筹码笼络你;”林梦得说道,“男未婚、女未嫁,本没有什么好说道的,我们私下里也在猜测,但是这种话在茶肆街巷大肆流传,又刻意往收买人心上靠,只怕不那么简单……”

“这个先不去管他,总有人喜欢玩阴谋诡计……”林缚蹙着眉头,这样的谣言也让他无法处置,盈袖应该将说亲的意思跟顾君薰提了,这种事情完全要看顾悟尘夫妇的态度,但不管怎么说,顾悟尘这时候不会一脚将他踢开的,眼下也只能先置之不理。

“崇州这边,你看这样好不好,”林梦得说道,“你也只是从权协助地方处置灾情的名义,贾鹏羽所签发公文里所谓‘筹粮先济灾民’的要求你可以不去理会?”

“鱼跟熊掌无法兼得,天下能舍害取利的事情太罕见了,”林缚苦笑道,“这则公函到了崇州县,崇州县势必会将救灾事务推到我头上。这次就算我们私下贴大笔的银子出来,东阳那边还是有人都会认为我们拿本该属于东阳编练乡勇的粮饷来赈济这边的灾民。”

“既然无法兼顾,赈济灾民之事也是必行,”林梦得考虑过得失,还是坚决的支持林缚在西沙岛赈济灾民,“旁人不知长山岛事,所谓流民都非生来流散之民,若是这两三万流民能在西沙岛生根,他日若是生变,便是长山岛之大助。曹爷与我商议,不能单纯的只是赈济流民,养望之余,还有其他事情可做……”林梦得说到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边思虑边说道,“如今胡家投效于你,我看是最好不过。胡家是崇州当地人,用胡家不会给怀疑,再则胡家也值得信任。我们可以借赈济之便利,助胡家迁到西沙岛扎根。如此一来,就算此间事毕,也能借助胡家保证你对西沙岛的长远影响力。”

林缚点点头,说道:“确实可行,先将这两天事情应付过去,我找胡致庸兄弟商议。”

林缚当夜就将按察使司公函抄送去崇州县,知县陈坤依旧没有露面,户房书办李书义硬着头皮再次坐船来到西沙岛。

“林大人,耿师爷回去给陈大人狠狠的教训了一通,”李书义脸笑心哭的将县里公文交给林缚,“崇州这趟受灾非止一处,陈知县、肖主簿、耿县尉等人都分赴他处,要我过来听从林大人的吩咐。”

既然按察使司公函里提到“筹粮先济灾事”,而崇州县受灾又不止西沙一处,县里就决定将西沙赈济之事完全推到林缚的头上,李书义甚至连个衙差都没有带,就带了两个家人上岛来协助林缚赈济灾事。

************

夜里又下了暴雨,风袭浪涌,林缚选了东北滩地势稍高的坡地做救灾营地,营地东侧有大片的灌木丛能阻滞风浪,大体上还算安全。只是还没有搭建出足够多的窝棚来,除了伤病优先照顾外,大部分灾民都只能站在大雨里过夜。

林缚初时穿着雨蓑,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