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燃情年代-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并非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不快,可由于‘发布会’这种形式实在很新颖,小灵通又是蝎子粑粑独一份的存在,凤凰新传媒如今做炒作工作已经有很不错的经验积累,吸引了大批媒体的关注,所以预计效果,可能比网络时代还要好不少。
  之前说到‘生活中真切感受到的大事件变化’,是在发布会结束。
  结束后,梁一飞实在有些疲惫,新岚韵湖老总办公室装修还在散甲醛,他还是回到老岚韵湖这里,泡在大池子里,找了个按摩小妞来揉捏着。
  这真不是****活动,正儿八经的按摩,小妞长得不难看,细胳膊细腿的,可手特别重,有力气的狠,据说是祖传的中医按摩功夫,按得梁一飞嗷嗷嗷叫唤。
  正爽着,吴三手穿了个大浴袍从外面进来了,走到门口停住了脚步,隔着烟雾朦胧问了声‘能不能进’。
  自然是能进的,就看他拿了个手机,说老爷子找你。
  接了电话,是梁义诚的,说有些事跟梁一飞商量一下。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他和刘萍两个搞得阿萍饭店如今是火爆的一塌糊涂,已经在全省开了十几家分店,完全不需要靠着梁一飞来‘养老’,甚至做生意都不需要靠着梁一飞的面子了。
  不过这一次,刘萍和梁义诚在一件大事上都拿不住,想听听梁一飞的看法。
  “房价现在跌的这么凶,我和你萍姨商量,租房子开店,倒不如买房子开店,将来毕竟是一份产业,不过又不是太吃准,要是房价越来越低,那不是砸进去了嘛?你对这事怎么看?”梁义诚说。


第538章 萎靡的地产市场
  在90年代中期,房价对于中国人而言,并不是一个特别能牵动神经的东西,也不值得特别的关注。
  因为在当前,大部分人,依旧在国家单位工作,而国家单位,包括厂矿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等,依旧采取福利分房或者集资建房的方式。
  住房,对于大多数人,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大多数人,也不会为了买房子去花掉毕生的积蓄。
  比如说像在滨海这样的城市,市区房价一千左右,一套房子两室一厅、一室一厅,三四十到六七十平方的是主流,超过80平方,就算比较大的房子了,但也就不到十万块钱而已。
  饶是如此,很多人也不愿意去买房,这其中就包括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这些人有了钱,宁可去买手机、买汽车,都不会投资房地产。
  在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房子,的确就是用来住的,虽然有所谓的商品房,但房屋还没有被完全赋予商品属性。
  事实上,90年代初期到中期这段时间,如果算上通货膨胀的话,房价其实是在跌的。
  尤其是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几年之间,房价连续阴跌,房地产市场冷冷清清,到了95年96年左右,全国商品房累计空置建筑面积超过了五千万平方米。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2006年,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起飞,福利分房取消已经第8个年头,房地产能赚钱已经成为共识,大批房地产企业入场,福布斯排行榜的前列已经频繁的出现房地产商,全国各地盖楼如火如荼……
  这时候,全国商品房的空置面积,大概也就一亿平方米出头。
  但那时候的商品房数量,比起95年,多出来又何止一倍?十倍都不止。
  到了96年,房地产市场已经全面亏损,出现了濒临崩溃的预兆,这个预兆到了97年,终于成为事实。
  97年,亚洲金融危机。
  普通老百姓,哪怕像梁义诚这样的中小规模的商人,对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感受都不是很深,但却能真切的感受到,周边房价的变化。
  房子有价无市,以前一千块钱一平方的房子,现在好像还是一千块钱,但是这只是挂价,真正成家,也许只有八百、七百,甚至更低,而且必须是位置、户型等等各方面都非常好的房子,才有可能。
  梁一飞之前买的别墅、家里的房子,附近同类型的,降价都降的吓人。
  当然,这对于目前的梁家而言,并没有什么大影响。
  梁义诚和刘萍两个人开连锁快餐,没有加盟,全部采用直营店,直营店嘛,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门面问题,从96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就发现,好多地方的门面房不但好租了,还不涨价了,有个别地方的门面房,房东甚至愿意主动降价,只求能租出去。
  要知道,开饭店选择的地段,虽然不是像步行街这样寸土寸金,但也是人流密集,来往频繁的好地段。
  连这样地段的门面房都是如此,谈何其他?
  要不说萍姨是有经商天分的呢,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抄底’。
  “我和你萍姨商量过,将来国家要发展,肯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城市,房子、门面,这些东西早晚要涨起来,所以想乘着这个时候买它一些门面,你看呢?”电话那头梁义诚问。
  梁一飞冲按摩小妹点头笑笑,挥了挥手里的手机,小妹很识趣的闪人了。
  等浴室里就剩下吴三手和他自己,梁一飞才说:“爸,这想法一点儿错都没有,你们买,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尽量买!”
  他想的比梁义诚更深几层。
  这些的确都是饭店的固定资产,将来饭店如果能上市,仅仅是这些在闹市门面房的资产价值,就能让这家餐饮公司的股价达到一个惊人的地步。
  过上20年,哪怕经营亏损,说不定卖一套房子,就顶得上一年的利润。
  “听你这意思是行喽?”
  “一定行,爸,我这么跟你讲,你们现在不是有9家分店嘛,把这9家的门面都买下来,将来开分店,开一家买一家,甚至没有开分店的打算,你看到那市口不错,将来可以开,也可以买下来。”梁一飞说。
  “你这小子就开玩笑了吧,哪有这么多钱,房子再贱,它也是几百平方的门面房,不要讲什么开一家买一家,就这9家买下来,公司都没钱。难不成还能去银行贷款买房啊?这不是本末倒置嘛。”梁义诚说。
  “爸,贷款可以贷款,不过,你不要找银行。”梁一飞笑了笑,说:“你去飞源饮料,我跟他们打招呼,企业借贷,借钱给你们买房子。”
  梁一飞想的另外一个深层次的,是梁义诚和刘萍的关系。
  他两一块做买卖,看起来是共同经营,但是实际上呢,最初的本钱是刘萍的,如果较真,梁义诚并不是老板和股东。
  梁一飞倒是不怀疑他们的感情或者将来前景,但是如果总这样下去,梁义诚在饭店的身份,的确是有些尴尬的。
  可又不好主动和刘萍提起。
  正好,借着这次机会,把钱借给阿萍饭店,这也就是梁义诚在饭店里的股份,将来地产升值,毫无疑问一定比饭店本身升值要快,那么梁义诚在饭店里实际上就能成为真正的老板。
  刘萍没亏待过梁一飞,和梁义诚之间更没有什么感情问题,梁一飞这么想,看起来似乎有些‘小人之心’,不过做生意久了,考虑问题的方式会比较冷静甚至冷酷,凡事都朝好处做,但留一手,防备着最坏的结果。
  爷俩之间没什么不能说的,把自己隐晦的想法和梁义诚讲了一下,梁义诚也可以理解。
  梁一飞有一点讲得的确是对的,没有实际的入股,梁义诚在饭店里的身份的确有些不尴不尬的。
  不过梁义诚倒是想了个更好的办法,除了借贷这回事之外,他找个时间,和刘萍把证给打了,之后饭店不管怎么发展,都是婚后财产,也就没那些乱七八糟的。
  梁一飞也觉得好笑,这两人天天混一块这么久了,居然到现在也没真结婚,思想还挺前卫。
  上一辈有上一辈的生活,他也不过多干涉。
  这通电话打完了,倒是给他提了个醒。
  手机、饮料这些钱赚的很爽,但论简单易行,长久有效,还是莫过于房地产。
  1998年年底,国家即将取消福利分房,之后,萎靡的房地产市场逐渐抬头,2002年正式进入起飞阶段。
  正所谓有钱不赚王八蛋。


第539章 艰难的地产市场
  除了有钱不赚王八蛋这种比较王八蛋的理由之外,梁一飞想在此时涉足房地产,还有个重要原因。
  为了在97金融危机之中,力保人民币不贬值,国内大幅度拉动内需,瞄准了房地产,到了98年,即将开放两个大政策:贷款买房,和房地产抵押。
  有了这两个政策,就真正的把住房赋予了商品,而且是金融商品的属性,所有有一定资本的企业和个人,都能利用杠杆专转腾挪。
  以前要培育现金奶牛,现在完全可以空手套白狼:买房子用银行贷款,有了房子之后,如果需要钱,也可以用房子抵押。房子变成了可以取代货币的硬通货。
  简单的来讲,房子如果足够多,银行就是梁一飞的现金奶牛。
  得了,忙了这么久,放松放松,买房子买地去。
  这事,得叫上袁欣然,她一直嚷嚷着要欣悦广场要朝外扩张,要打进大城市,要对外扩张,要称霸房地产,要这个要那个,要是有一副翅膀,估计她都能上天。
  这也难怪袁欣然牛逼哄哄,这小丫头就这个性格,而且在全国房地产市场都不景气的大环境之下,欣悦广场的这一片地段,反而因为欣悦广场的存在,大幅度升值了,袁欣然自然有信心。
  这也是城市综合体的核心概念之一,集中一个城市的繁华之气,创造出城市中寸土寸金的商圈,市场不好,可以保值,市场好,可以大幅度增值。
  袁欣然想要对外扩张,梁一飞觉得这个时机也比较好,乘着房地产市场低迷……严格来说,按照他的先知,此时是最低谷,正好出手,什么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只要钱够,能拿就拿,遇到合适的,甚至工业用地都可以考虑。
  把事情和袁欣然一讲,袁大小姐一乐,连声说好,还说什么我们应该先去一些大城市吧?
  梁一飞自然是那当然,地皮这东西,虽然全国都在涨,但一线城市涨的最快,升值潜力最高,即便到了20年之后,也最为坚挺。
  旅程可以说走就走,但是旅程却不能没有计划,像个瞎头苍蝇似的乱撞。
  进军房地产市场,还是要找个行内人带路,梁一飞倒是认识一些,只不过这些人在地产行业算不上什么人物,也就在滨海混一混,远远达不到他要在一线城市大采购的要求。
  想了想,倒是有个人行。
  岚韵湖才开张不久,温玉春有一次带了几个朋友过来。
  其中后来处得最好的,是盛文峰,当时除了盛文峰,还有两个人。
  一个叫做刘长明,当时在首都有一个玫瑰园项目,假香江人,梁一飞记得十分清楚,当时这位刘老板很牛逼的问在座众人,说什么大陆要出李家诚了各位知道是谁吗?正是鄙人。
  结果两年之后,传出来玫瑰园烂尾,刘长明欠下巨额债务,在一栋半毛坯别墅里自杀身亡的消息。
  还有一个是个真香江人,叫邓志广,在香江有自己的地产中介公司,来大陆发展。
  这几年和这个人一直没见过面,不过盛家最初也是从香江地产起家发达的,邓志广和盛文峰认识,也一直有联系,偶尔从盛文峰嘴里能听到他的消息,居所这几年一直在大陆和香江两头做房屋中介和销售的工作。
  最近一次消息是去年年底,受到亚洲经融危机的影响,香江出现了地产危机,大批中产变成了负资产,许多背负着放贷的普通人一夜沦为赤贫,离婚背负债务和跳楼的屡见不鲜。
  根据盛文峰的描述,这位邓志广在香江地产市场有‘小天才’之称,公司办的有声有色,可是在这种大市面前,天才也没办法,去年年底,香江公司倒闭关张,彻底转战大陆。
  大陆的市场虽然也不好,但是毕竟受到冲击相对较小,地域广阔,各地的政策、实情都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他又有个港商的身份,受到不少政策有待,所以这日子虽然不如当年在香江当小天才时候爽,总算还能过得下去,生意勉强起了步。
  当时梁一飞虽然只和他见过一次,但是对他的印象,要比那个‘大陆李家诚’刘长明好得多,这人话不多,也很谦虚,但是能看得出来,是个精明人。
  一等精明人,是看起来老实,实际精明,二等精明人,看起来精明,实际也精明,但懂得低调;这两种人都能用,有的场合下,第二种人可能还要更有用处。
  再朝下两种就是假精明了,一种看着精明,实际草包;一种是看着草包,实际也是草包,这两种人绝对不要沾,什么场合都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通过盛文峰,联系到了邓志广,这人对梁一飞还是有比较深刻印象的,当年那次见面,梁一飞的产业远远不如现在,但是当时他实在太年轻了,以20的年纪,就跻身于当时还可以算是‘一方霸主’的‘大老板’行列,搁在谁遇到,恐怕都能记住一辈子。
  这几年,盛文峰和梁一飞会聊到邓志广,同样的,偶尔遇到邓志广,闲聊也会聊到梁一飞,邓志广自然是知道如今的梁一飞,更是今非昔比了,接到梁一飞电话,搞清楚了他想试水地产市场的目的之后,邓志广的语气颇为激动,邀请梁一飞先去沪市一行。
  也是巧了,沪市这头,正好有一个很大的项目,而且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项目有些‘诡异’,想要做开发的地产商不愿意接手,一般老板又没有这个实力能拿的下来。
  这就正好一拍即合了。
  留吴三手在家坐镇,和袁欣然一起,带了一个律师,韩雷又领着三个保镖,一行人直接飞奔沪市。
  一路无话,飞机上打了个盹儿,眼一睁就到了。
  机场外,老远就看到接机的人群之上,竖起来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欢迎梁一飞梁总莅临指导’。
  梁一飞给这块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牌子搞得有些哭笑不得,这位小天才还真的很能适应环境,不过自己却不想这么高调。
  “梁总您好您好,小弟恭候多时了!”
  看到眼前这个矮小的瘦子,梁一飞嘴巴微张,愣了好一会。
  我滴妈,这家伙吃减肥药了?!


第540章 不会花钱也是一种罪
  眼前这个瘦瘦矮矮带着金丝眼睛的家伙,正是邓志广。
  认识是还能认识,那是因为外貌变化不大,可是‘外型’却变得太多了。
  几年前见面,这家伙是个白白胖胖的矮胖子,现在呢,是个黑黑瘦瘦的矮瘦子。
  “这位就是袁小姐吧,哇,真是靓女!您好,欢迎光临!”
  作为接待人,邓志广倒是挺自来熟,跟梁一飞打招呼之后,立刻就轻轻的拍了袁欣然一句马屁。
  然后大约又是看出了梁一飞眼神中的疑惑,他自嘲一笑,说:“梁总啊,不是哪个都像您一样有挥挥手便能大把赚钱的本事的,我混一口饭吃,还要梁总您这样的大老板多多帮衬。”
  “倒是现在这样人显得精神的多!”梁一飞笑道。
  “您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不,瘦下来了,脂肪肝、高血压,什么毛病都没了,一口气爬八楼也不喘了。”邓志广哈哈一笑,朝机场外的方向比了比,说:“先到我那里去,咱们先吃个饭,我给几位接风洗尘。”
  机场外面,等着的是一辆斯柯达,一辆奔驰,两辆车在沪市穿行而过,来到浦东的一处写字楼前停下。
  说起来,如今浦东也算是沪市的繁华地带,能在这里开公司,条件应该比较不错,可是等来到七楼的邓志广的‘志广地产’,梁一飞才发现,这位小天才还真的就是像盛文峰说的那样,处于‘才起步’阶段。
  办公室大是比较大,但是在第11层,做生意讲究吉利,一般来说11层这个数字不太好,很多商业楼都不设立11层,即便有,租金也是除了地下室之外,最便宜的一层。
  办公室里的装修也很简单,地面上铺着一层软胶塑料,四面白墙,不少办公桌上还摆着小电扇。
  关键是人。
  办公室里大约有十来个人在工作,梁一飞看人眼光毒,一眼就看出来,这些人基本都是初哥,没见到有什么老练的。
  能看得出来,邓志广现在的景况很一般。
  “梁总,袁女士,请坐请坐。咱们坐一会,我那边已经定好了饭店,等五点钟我们开路!”邓志广招呼着众人。
  进了他的办公室,办公室里的装修走得也是简约风格,有一台大屁股电脑,屁股都发黄了,一看就是二手货,沙发也不是真皮的,前面摆着一个茶桌。
  “邓总,反正现在也没什么其他事,你给我们介绍介绍那个项目呗。”袁欣然开口道。
  也是,之前打电话说的不是很清楚,听邓志广说的蛮玄乎的,梁一飞也对这个项目十分的好奇。
  “好,小刘啊,你来给几位老板泡茶。”
  邓志广招呼了一个年轻女孩进来泡茶,引着韩雷他们去隔壁办公室先休息,自己则是转身,蹲在桌子后面打开了一个绿皮保险柜,从里面拿出一叠资料,放在梁一飞面前的桌上,说:“梁总,袁女士,这是项目的大概资料,你们一边看,我一边跟你们介绍。”
  “好。”
  梁一飞之前还以为是‘烂尾楼’。
  全国最著名的烂尾楼,莫过于海南,实际上在全国各地都存在这样的现象。90年代初,启动了浦东开发,于是引发了一轮房地产建设和投资热,哪知道地产大势越来越差,97年更是又一场金融危机出现。
  大陆很多区域没有真切的感受到金融危机,而沪市却是中国和世界交汇的一个大窗口,金融危机的风吹的极为刺人,金融危机一来,浦东出现了大批的烂尾楼。
  这种现象,从97年年初开始一直延续到99年年初才有所好转。
  看了资料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这是一个‘官司项目’,坐落在徐家汇地带,一共有270户的精品楼盘,建设完工才3年不到,叫做‘天天花园’。
  别看邓志广如今混得不咋滴,可是准备调查工作却做得十分细致,一边听他讲,一边看资料,梁一飞大约摸清了来龙去脉。
  说来话长,话是真长,要从87年说起。
  天天花园原来的老板姓蔡,是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这人十分的能干精明,80年代末,就和老公一起开了个小饭店,主打三黄鸡,成为沪市的万元户,后来又做起了当时很流行的面料‘马海毛’的生意,一百克20块钱进价,染色后100块钱卖出,短短两三年时间,就成了沪市的马海毛女王,身价超过了两千万。
  那时候大约是92年、93年,‘千万大老板’还能称为一方霸主的年代,即便在沪市,蔡老板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有了钱自然要赚更多的钱,蔡老板从一个当副区长的老同学那里,得知徐家汇有一片要拆迁,于是成立了地产公司,用关系拿下了这块地,紧跟着贷款两个亿,并且聘请了沪市设计研究进行规划设计,宣称要打造出一片沪市高档住宅区。
  也就是‘天天花园’。
  仅仅到这一步,一切都还是在正轨上。
  但是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就十分的离奇,或者说,带有浓重的魔幻色彩。
  这位蔡老板拿到贷款之后,最先做的事,不是建设天天花园,而是个人享受,大约是人到中年,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居然包养了好几个小白脸,而且是光明正大的,每个月光是在明面上给这些人开的工资,就数以十万计。
  别看蔡老板包小白脸,可是对自己家庭那也不吝啬,先后又花了几千万,为自己家里买了几栋别墅和豪车。
  小孩教育也不能放松,家里儿子女儿,亲戚家的侄子外甥侄女外甥女,花几百万赞助费,一股脑送到了贵族学校。
  大约蔡老板也是不忘本的人,想了想,又拿出来一千多万,把原来开的小饭店扩大经营重新装潢。
  对了,蔡老板也是个十分热心社会公益的人,一年之间,前前后后捐款600多万。
  ……
  总而言之,这位蔡老板忽然变得超级有钱之后,一改以往的精明,忽然就变得不知道该怎么花钱了。
  这么搞,贷款来的那两个亿,想要建设‘沪市高档社区’,显然是不够用的,工程进行到一半,不得不停工了。‘
  如果一切到这里截止,那么这个故事只是一个闹剧,而不会变成一场悲剧。
  为了弥补亏空,让天天花园项目能够继续下去,蔡老板发明了一种‘手拉手’的游戏:企业或者个人把借给她,她回报高昂的利息……这东西放在20年后,小孩都知道,哦,是非法集资,但是在当前,并没有彻底定性。
  一年之内,蔡老板从226家企业里,一共借到了5。2个亿,按照约定,偿还的利息达到1。4个亿。
  之后,天天花园终于拔地而起。
  但是一算账,出毛病了。
  最初找银行借两个亿,民间集资了5。2个亿,利息1。4个亿,加上她之前自己投资和朋友凑的4000万,天天花园项目的成本,净投资达到了9个亿。
  但是经过地产部门的评估,天天花园277套房子,总价大约价值4个亿。
  就算房子全部卖出去,蔡老板还是要亏5个亿。
  这就要了命了,为了保本,蔡老板在她的职业生涯里,完了最恶劣,也是最后一个花招。
  一房多卖。
  天天花园277套房子,拢共被她卖成了700套,其中位置最好,房型最佳的一套,前前后后卖给了九个买主。
  这就不是做生意,甚至不是冒险了,这叫做作死。
  接下来,自然是抓人封公司调查猫腻,蔡老板自杀未遂,一代风云女王就此落下帷幕。
  这都好办,可是天天花园落下的亏空总是要有人来填补,政府倒是举行过一次拍卖,可是应者聊聊,经历了这样的波折,谁还敢买这里的房子?
  能买得起这里房子的人,自然可以花钱在同等档次别的地方买,况且一套一套的买,不知道要卖到猴年马月,于是政府又开始打包出售,凡是沪市的地产中介,都可以介绍人来卖,20套起步。
  问题是,偏偏赶上了金融危机,企业银根紧张,地产公司更是要把钱投在自己的项目上,此时不敢贸然出手。
  如今地产公司并没有成大气候,即便是国内最大的地产公司,几个亿真金白银拿出来,还是要伤筋动骨的,所以一时之间房子卖得很艰难。
  “什么价格啊?”梁一飞问。
  “还是评估价。”邓志广想了想,又说:“中介有房价两个点的费用,梁总您要是买,我让一半。”
  “这就不必了,亲兄弟明算账,该多少是多少。”梁一飞笑了笑,心里盘算了一下,277套,估值4个亿,一套房子平均140万出点头。
  “这个房子到底成不成啊,别偷工减料的。”袁欣然插嘴问。
  这点梁一飞心里是有数的,虽然还没实地考察,但是根据资料可以有一个大约的判断。
  虽然沪市是经济中心,徐家汇又是中心中的中心,到了后世完全就是寸土寸金,普通人干一辈子都赚不到这里的一套房子,但是现在毕竟只是98年,而且又在金融危机刚过,全国房地产市场最不景气的时候。
  再加上政府管理部门评估价格一般都是就低不就高,所以平均面积在100平方,估值140万,那么市场价大约可以在160万,等于是1。6万一个平方。
  那只能说明,这房子质量和设计,的确都没的说,在当前的沪市,能算得上是高档住房。


第541章 麻烦楼盘
  晚上邓志广招待请吃饭。
  这帮生意场上混的人,不管自己的生意怎么样,但是场面上绝对过得去,吃饭的地方外面看起来倒也没什么太了不起,不过看了眼菜单,着实不便宜。
  “邓总,什么都还没做,倒是让你破费了。”梁一飞笑道。
  “您这话太客气了,都是多少年的老朋友,当年在岚韵湖见面,我还历历在目,您能来,还带着袁小姐一起,我心里高兴。”邓志广道。
  这话真真假假,有真得成份,邓志广这两年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香江事业几乎全盘覆没,内心多少是受了一些打击的,这时候见到当年的故人,尤其是梁一飞这样已经发达但不怎么‘拿派’的故人,而这个故人还能想到他,专门找他来做生意,邓志广内心的确是感慨波动颇大;
  另一方面,邓志广和盛文峰的私交其实不错,要不然以两人现在的身家,也不会还有联系,梁一飞来之前,盛文峰跟他透了点底子,包括梁一飞现在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老板,身边这位袁小姐又是个什么背景的千金,千万不要当成一般的女助理或者小蜜来对待。
  所以说从一见面开始,邓志广对袁欣然的态度,绝对不比对梁一飞更差,有时候还更恭谨一些,女人是听觉动物,拍梁一飞的马屁,拍上了天,其实没啥用,但是对女人,好听话说多了,是会有一定回报的。
  席间没大喝,要了瓶红酒意思了一下,话题又说回到天天花园的项目上。
  薛老板这个案子大发了,沪市成立了一个专案组、一个委员会专门处置,专案组嘛,顾名思义,调查案情处置罪犯,这倒是好办一些,委员会工作就比较复杂了,要处理薛老板留下千头万绪的经济债务问题。
  这里面设计到非法集资的几百家企业、贷款给天天花园项目的银行、上当受骗的大几百户购房者,还有薛老板个人资产。
  千头万绪的,说起来就一句话:卖了薛老板能卖的资产,尽量抵偿债务。
  薛老板个人的资产相对比较好卖,别墅汽车小洋楼,天天花园项目和留下的烂摊子却十分的棘手。
  至于说天天花园的质量,梁一飞倒是不怎么担心,偷工减料当然可能发生,可是有关部门的评估价值,是在薛老板案发之前一年进行的,不存在说有关部门为了解决债务问题,故意把烂楼评估个高价。能在1996年就达到一万五六一平方的售价,还是官方评价,并非市场价,足够说明楼盘质量。
  另外,徐家汇的大环境是毋庸置言的,丝毫没有毛病,这片区域东起宛平路,西至宜山,北起广元路,南至零陵路,占地四平方公里,从80年代末期开始,就是沪市的四大辅城区之一,88年开始进行商业区大规划,整个工程共分三期,于1992年启动一期工程,区域内商品十分丰富,消费群体广泛,也是奢侈品、中高档服饰、各种娱乐、餐饮行业的集中地。
  二期工程已经在97年基本竣工,包括港汇恒隆广场、汇金广场、上海实业大厦、建汇大厦、汇银广场、嘉汇广场等。
  所以说这里寸土寸金是毫不为过的,否则天天花园项目也不可能在96年就评出一万五一平方的天价。
  听邓志广介绍,梁一飞和袁欣然相视对望了一眼,心里都同时浮现起一个和当前房地产项目,不是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