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燃情年代-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市里派出精干力量,领导有方等主要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客观原因,一名重要涉案人员的主动自首、积极配合,所以虽然还没有正式判下来,但是这名涉案人员最后的处罚,大约已经可以定了。
“三年有期徒刑,不过由于涉案价值实在太大,你一天牢不想做是不可能的,缓两年,你还得在里面住一年,大约在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外面见面了。”
白湖农场,梁一飞隔着一张铁桌子,看着对面穿着囚服,神情有些憔悴的龚雪琴说。
龚雪琴之前来找他谈条件,讲什么‘等价交换’,这种态度,梁一飞是不会搭理她的,但是她能听话,老老实实的主动自首,让原本还有些复杂的斗争一下子变得明朗化,加快事件结束进程,那么梁一飞倒是不介意对她‘好一些’。
当初和龚雪琴说什么‘即不想也没必要去示好秦风民’,这些实际上都是嘴上讲的屁话。
怎么可能没必要?秦风民如今是正儿八经的地方父母,在滨海做生意,怎么可能没必要和父母官搞好关系?
抛开这一层,由于袁欣然、家伙、商场等等关系,自己当然也希望秦风民能干脆利落的干掉赵家,而不是半死不活、不阴不阳的僵持着。
这也是‘成为自己年轻时候最讨厌的样子’的一方面,如今和人交往,嘴上说的,心里想的,往往并不是一回事。
“梁总,这次多谢您了。”
对面的龚雪琴虽然显得有些憔悴,但整个人的精神看上去还不错。
有些事没干之前,心里忐忑不安,左思右想,前怕狼后怕虎,真干了,才发现好像也没什么,非但没什么,可能还会打开一番新局面。
龚雪琴之前就是这样,为自己的前途不安,担心赵家的打击报复,可没想到按照梁一飞说的去做,曾经在她看来完全不可能抗衡的赵家,就像纸糊的一样,一夜之间就烟消云散了。
而她自己未来的前途,看起来也并不暗淡。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能过去。
关键是,来到白湖农场之后,龚雪琴才真正的明白梁一飞当初对她讲的那句‘如果’是什么个概念。
龚雪琴都有点傻眼了。
进来之后,先是副监狱长找谈话,然后是仓大队长找谈话,谈话的意思都差不多,让她安心改造,不要有顾虑……
她一开始还觉得挺奇怪,一来案子没最后判,她应该是在看守所才对,二来嘛,自己虽说涉案比较大,可是在犯罪份子这个‘圈子’里,也就是个普通的经济犯人而已,怎么会劳动白湖农场领导们的大架亲自来谈话?
要是每一个犯人入狱,这种层级的领导都亲自找谈心,那白湖监狱的领导就什么事都不要干了,天天话聊吧。
知道直接管理监房的管教找她谈话,话语中,很直接,也很八卦的问道她和梁一飞到底什么关系,龚雪琴一下全都明白了。
她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十分模棱两可暧昧不明得笑了笑,然后幽幽的叹了口气。
然后,她就面临着和想象中完全不同的监狱生活。
首先是监仓,白湖农场‘女士优待’,男仓一房八人,女仓一房6人,而她,被分到一个只住一个老大姐的单独仓;
伙食上也十分的夸张,倒是没开小灶,但是管教跟她讲,她在监狱小卖部可以随便换东西,有人给她冲了一张卡。
最后是劳动上,虽然目前还不算是正式在押犯人,但是管教已经跟她讲了,她有文化,又管理过企业,算是人才,让她去干重体力活浪费了,监狱有阅览室,分男女的,她以后就在阅览室负责收发、整理书籍报纸什么的。
‘不知道吧,以前梁总在农场,也是在阅览室干的。’女管教最后还神神秘秘的来了一句。
龚雪琴直到现在才真正明白,劳改释放人员梁一飞,在这里拥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她也真正的相信,自己未来在这里,绝对不会受苦受罪。
“你也不用感谢我,你是戴罪立功,又不算是主犯,给你待遇好一点,也算是一种奖励,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嘛。”梁一飞笑了笑,说:“行了,看到你在这里还行,我也就算是没有食言了。你安安心心的,不要想太多,在里面好好过完这一年,毕竟还年轻嘛,这一年也不算什么。”
“我知道了梁总。”龚雪琴点点头,见梁一飞要走,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梁总,那一年之后,我……”
梁一飞站在探视间门口,回头看了看,笑道:“一年之后的事一年之后再说吧。”
虽然又是一句没有任何实锤的话,可是这一次,龚雪琴却一点儿也不怀疑什么,再一次用力点了点头。
接下里,被管教押送回仓房,路上,那个比她还年轻一些,显得很八卦的女管教又在打听她和梁一飞的关系。
龚雪琴微微一笑,说:“报告管教,其实我和梁总没什么,充其量,我算是他的一个仰慕者吧。”
越说没什么,管教越是不相信,而这个‘仰慕者’在管教的认知里,倒是理所当然。
人人都爱梁一飞嘛……
回到阅览室,和阅览室的管教打了个招呼,龚雪琴心不在焉的整理起一堆杂志来。
她是个很聪明、有能力,也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女人,她从走出农村的那一天起就很清楚,自己一个农村出来的女人家,想要过得好,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男人。
不是说嫁给有钱男人,而是必须找一个有本事的男人当靠山。
所以当初才找到了赵公子。
整件事已经告一段落,此时回头看看,当时自己的眼光,实在不怎么样,只看到了对方的背景,而忽视了这个人本身,实在过于功利了。
平时没事的时候,那位赵总比谁都狂,出了事,比谁都怂,让自己去替他送死,和梁一飞一比,简直就是个小孩子。
简直不能比。
选靠山,看男人,背景再大,也不如这个人本身靠谱。
……
“你这张嘴还真能忽悠,居然让她心甘情愿自己做大牢,还对你感激得不要不要的,我说你要是改行当人贩子,估计南江省的妇女都能被你卖光。”
监狱外,袁欣然一脸古怪笑意。
“得了少废话啊,这不是对所有人都最好的选择嘛。”梁一飞点了支烟,说:“你今天这么老实,给我当了一上午司机,是不是有什么事?”
“还能有什么事,帮人跑腿呗。”袁欣然瘪瘪嘴,说:“老秦想见你。”
第500章 翅膀硬了不认亲娘?
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做官和经商也是如此,奇招、阴招、背后下的黑手、斗争、搞人,这些是需要的,但绝对不是全部。
说到底,经商是为了赚钱或者说把某项事业做大,做官,则是造福一方,或者说,建立和国家大政策方向相符合的政绩。
目前国家最大的政策方向就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秦风民再会搞人,手腕再硬,政治斗争于发展经济这一块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还是需要企业家来积极参与,具体的执行和实践。
可以讲一句毫不吹牛逼得话,在滨海市,说起企业家这三个字,梁一飞不言语,没人敢冒头吱声,否则就是自取其辱。
包括那些国营企业,甚至大型国企。
秦风民主抓经济,在扫平了获得权力的障碍之后,自然要将得到手的权力利用起来,进而获得政绩,或者说大力发展经济。
于公于私,见一见梁一飞,听听他的想法,包括对他的企业进行一些‘指导’,这都是很明智的选择。
“你给我交个实底。这个秦书记跟你,到底有没有戏?”梁一飞忽然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
“你怎么这么八卦?”袁欣然一翻白眼,“不是跟你讲了嘛,没可能!你会睡自己的哥哥吗?”
“我不睡男人。”梁一飞板着脸十分认真的回了一句,然后得到了袁欣然‘无聊’二字的回应,接着才说:“你要是真最后跟他在一块,那我就真把他当自己人了,哪怕我自己吃点亏,只要能他得好,我都认了。”
这话反过来讲,袁欣然要是不跟秦风民在一块,那梁一飞对秦风民还是要有所保留的。
当然,总的来讲,这话属于忽悠,能有六成真就不错了。
袁欣然再怎么着精灵古怪,毕竟是个二十多点的女孩子,这种话还是比较能打动她的,何况梁一飞两世为人,演技炉火纯青,一张面具7乘24小时不摘,那诚恳中略带无奈的语气,真挚中显得遗憾的表情,让小姑娘心里就是微微一软。
“其实吧……”袁欣然叹了口气,说:“要不然,你跟我结婚怎么样?”
“我……倒是问题不大。”梁一飞有点摸不着她的路数,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袁欣然一边开车,一边飞快的瞟了梁一飞一眼,然后嘴角浮上一个意味不明的弧度……这是她经常有的表情。
“我家里的意思,真的是很希望我跟他在一块,老秦自己大约也是很乐意的,虽然没有直说不过我是女人我能感觉到,我对老秦吧还是很有感情的,但是我真的不想跟他在一块……”
袁欣然讲话很罕见的有些无语伦次,说着说着,连她自己都不想继续了,直接讲:“算了,不为难你了,现在真要你娶我,一想到抢了父母官的老婆,我估计你上床都没法发挥吧?”
“啊?”梁一飞一愣。
“对吧,肯定的嘛,到时候搞得老秦对你有芥蒂,你因为这个事影响了你的生意,对我有芥蒂,我吧,三边都不是人,搞得大家都不舒服,拉倒拉倒,这事不拉你来趟浑水了。”
梁一飞给袁欣然说的一愣一愣的,这小姑娘有时候真的让人不太好招架。
袁欣然又扭头看了梁一飞一眼,语重心长的说:“小梁啊,你的生意要是再大点,再大点,大到老秦必须得主动跟你搞好关系,那就好了。”
梁一飞沉默了一会,说:“我要是给秦书记出点追你的招数,把你追到手,估计也能好。”
袁欣然很罕见得露出了有些恐惧的神情,认真的说:“你警告你啊,别乱来!”
……
……
和秦风民第二次见面,是个十分正经,又颇为私人的场合。
市委大院。
严格说起来,是组织上在滨海市给秦风民安排的住宅,这一片住的都是市里的领导干部,环境很好,里面一排小楼,绿树成荫。
秦风民的房子倒也不算大,上下两层的一个独门小院,看起来是上世纪早期的建筑物,很有些旧社会上海滩小楼的风格。
“你们坐。”
私底下,秦风民还是比较和蔼的,也没什么想象中的勤务人员,自己拎着热水瓶给梁一飞和袁欣然泡了两杯茶,说:“中午我让秘书去大食堂打点饭菜,就在我这里随便吃一点吧。”
“老秦你真抠门!这么大领导,请我们到你家来,还让我们跟你吃食堂!你这叫公款招待,违反纪律不?”袁欣然说。
秦风民呵呵一笑。
梁一飞稍稍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环境,怎么说呢,虽然住宅环境好,面积也挺大,但如果不知情,他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个市级核心干部的家。
谈不上俭朴,什么电视冰箱VCD甚至空调,该有的都有,但也绝对谈不上奢华,都是前面的住户用过留下来的。
讲良心话,这个第一印象给梁一飞还是很好的,和之前被抓起来的市长曝光的豪宅相比,秦风民表现出来的个人作风,可以说是很得民心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地方说起来是家,其实就是个临时住处,否则梁一飞想要进真正的秦家家门,大约还是不太够资格的。
在这里见面,甚至吃一顿饭,是秦风民在传递一个比较友善的信号。
秦风民见梁一飞打量他的家,说:“我单身一个,家里也没个女同志看顾着,有些乱,梁老板见笑了。”
梁一飞笑了笑,说:“秦书记年轻有为,一表人才怎么到现在还没成家啊?”
话题从这里切入,倒是能避免一些尴尬,只是袁欣然在一边看起来若无其事的样子,可越是若无其事,一脸‘干我吊事’,越显得有些心虚。
大约是当着梁一飞的面,秦风民没有把话题引向袁欣然,而是谈家常似的说:“也是耽误了,我年轻的时候,父亲和伯父受到运动冲击,父亲去世,那时候自然是不好找对象,后来虽然平凡,可开始几年吧,还是因为历史的惯性,周围合适的,要么敬而远之,要么呢,我也不愿意害人家,又过了几年,政策越好越好,身份上倒是没问题,可我自己年纪也大了,加上工作太忙,也就耽搁了。”
掏出一包小熊猫,抽出一支,然后把香烟放在桌上,点上了烟,问:“梁老板听说也还没谈恋爱?”
“我还年轻。”梁一飞说。
“遇到合适的,还是早点结婚的好。”秦风民笑笑,说:“当官也好,做企业也好,有了个家庭,人就有了定性,组织上和政府,也能给予更多的信任。不然,你看像我,组织上倒不是不信任,不过就个人问题,找我谈了好几次了,都希望我尽快成家。欣然的父亲也为这个事,专门点过我。你呢,年纪是不大,但是在滨海市,乃是全省,是知名企业家,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要考虑到。”
不动声色的聊到了正题。
梁一飞顺茬接话,说:“也是现在企业发展太快了,好多个人的事情顾不上。”
“发展快好啊,后面有什么打算?”秦风民问,说完,又补充了一句:“我听说,新时代要朝外搬?”
“有这么回事。”梁一飞点点头。
“为什么呢?”秦风民微微皱起了眉头。
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和地方是有紧密的关系,税收、就业、行业影响力等等诸如此类,像新时代这样的全国第一号的民办补习学校,虽然由于行业限制,它的总利税在众多企业中,并不算特别高,可影响力却非常大,在过去的几年,滨海市隐隐约约有了‘民办教育’之都的美名,完全就是一张城市名片。
这样的企业要搬走,当地政府的确是不乐意的。
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企业家和员工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植和关怀,简单来说,就是给政策、解决麻烦。
这些都是当地政府为了企业发展付出的无形资本,企业起来了,拍拍屁股走人,当地政府的投资岂不是打了水漂?
之前顾文明和市教育局打过招呼,即便以双方关系是融洽,市教育局还是有些不情不愿的,新上任的局长找老顾聊了好几次,软的硬的都来了,甚至有老熟人直接找到梁一飞,当然了,找梁一飞都是来卖惨说好话的。
到最后,还是保证,滨海市依旧有一个大型的分校,是全省的总部,在投入上也不会减少,对方才勉勉强强不再说什么了。
没想到今天秦风民又再次提起,虽然没有对这件事的直接表态,但是他既然用这种方式问到了,那就已经是表态。
他说话的分量,和教育局是完全不一样的。
“秦书记,没想到您来咱们市时间不长,工作做得这么细致。”梁一飞不软不硬的先顶了一句。
“你做企业,我做公务员,各司其职,都要尽职尽责才好嘛。”秦风民呵呵一笑,看着梁一飞等着他的回答。
第501章 人口很多的‘大城市’
各司其职是个好词。
不管梁一飞错没错,他秦风民不乐意看见梁一飞把企业转移走,绝对是没错的。
各司其职嘛,尽职尽责嘛,各有立场嘛。
秦风民既然主动打破了僵局,多少是等于让了一步,自己吞掉了给梁一飞扣的帽子,轮到梁一飞,再沉默、不解释是一定不行的。
至于解释之后,秦风民能否接受,那就要看他的眼界和格局了。
梁一飞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秦书记,下一步新时代的重点,准备去杭城。一来呢,那边的一个副市长和我有旧交情,当初他还是区长的时候,就邀请我去杭城办企业,盛情难却,我考虑了一下,几个企业之中,保健品、饮料、学校,搬迁对滨海市影响最小的,是学校。”
这意思就是说,要是不动学校,那就要动保健品或者饮料。
无论从就业、利税还是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上,显然目前看来都是学校对于滨海的影响最小。
秦风民却是大咧咧的挥了挥手,说:“那也可以都不动嘛。”
如果说一开始他还没有明确表态,那么此时这句话,就等于正面直接告诉梁一飞,学校不要外搬。
领导说不要,一般的意思,就是不能。
袁欣然眉头微微一皱,嘴唇动了动,却没说话。
她平时口无遮拦,但是在大问题上,是知道分寸的,今天在这个场合,她只是一个点缀和‘引路人’的角色,而真正的主角并不是他。
涉及到一个城市的未来大政发展,此时她不好乱插嘴,实际上,以她对秦风民的了解,如果她在这个时候再拿出大小姐脾气,看似是帮梁一飞说话,说不定反而适得其反。
有些事,关系再好,也只能当事人自己去解决。
面对秦风民几乎是质问和指令的话语,梁一飞依旧只是呵呵一笑,摊手说:“没办法,人家政策给的好。”
“滨海给你的政策不好吗?据我所知,教育局社办处处长是你的老朋友了,教育局给新时代的政策,全国找不到第二家,就是公办重点学校也不过如此了,这是亲儿子啊。”
秦风民弹了弹烟灰,半开玩笑的说:“怎么,亲儿子长大了,就不要妈了?”
语气是开玩笑,但是这个话非常的重。
这种话过于大而化之,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是细想并不是完全正确,可偏偏因为是大而化之,说的不具体,所以也没有办法去反驳。
俗称的扣帽子。
偏偏是从秦风民嘴里扣出来的帽子,梁一飞根本没办法,也不可能去认真的反驳。
于是干脆不说话,用沉默来表示自己对秦风民这番话的抗议,或者说不能苟同。
场面微微沉默了下来。
足足过了有十几秒,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秦风民的眉头微微的皱了皱,没有刻意显示不悦,也没有去隐藏。
好在,还是他先重新开口,说:“那边给了你什么政策呢?”
“秦书记,不光是政策。”梁一飞说:“从杭城的地理位置、发展状况,甚至城市给人的印象来看,补习学校在那边更加适合,至于政策嘛,无非是地皮、税收优惠,当地教育资源的放开等等。”
“城市印象?”秦风民重复了一遍。
至于什么地皮、税收政策,这在哪个城市都是可以商量的。
倒是梁一飞随口说出的这个词,引起了他的一点儿兴趣。
这个词不难理解,字面意思。
“嗯,是的,一个城市,因为它的历史原因、现实发展原因、地域原因,甚至是一些个别特殊现象,会导致这个城市给人一种综合印象。比如说杭城,说起沪市,就是远东金融中心,全国最时髦的地方;首都,是全国最高端威严厚重的城市。”
“滨海呢?”秦风民说:“之前,可是有人说,滨海是全国的民办教育之都啊。”
“有这种说法。”梁一飞点点头,说:“不过,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是很得人心,无法真正体现滨海的特色。”
“你说说看。”秦风民道。
说到这里,不仅是秦风民,连始终在一旁当布景板的袁欣然也颇为感兴趣的抬起了头。
“先说教育,民办学校也是教育的一种嘛,可是咱们滨海市,至少是给我一种什么样的整体印象呢?”
梁一飞自问自答,笑道:“城市很大,人口众多,但是讲良心话,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平均收入中等,城市发展虽然很快,但还是不能和一线主要城市相比;地理位置上,中不溜秋,不上不下,没有特别好的自然资源,也不像北方有非常强的重工业基础。”
“就是因为普普通通,没什么亮点,所以才需要新时代这样的特色啊。”秦风民说。
“我倒是觉得,滨海市还是有亮点的。”梁一飞却说:“咱们市虽然没有重工业,也不是金融政治中心,没有太多的知名高校,普通受教育水平也不算太高,但是人口多,尤其是工人多,轻工业、制造业非常的发达,是人力资源大市,这方面似乎可以做做文章。”
人口,轻工业。
这倒是滨海市没有亮点之中勉强的‘亮点’。
滨海没有地理、政策和历史优势,之所以能成为省会,在所谓的二线城市中还偏上,人口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在90年代初,城市化还没有大规模进行的时候,很多城市还只有百万人口的时代,滨海市的人口就已经突破了450万,去年人口普查,滨海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了670万,和破千万人口的顶级城市没法比,但比起大多数二线城市还是领先了一大截。
即便和顶级城市相比,破千万,和670万之间,也并没有数量级上不可逾越的鸿沟。
人口就是资源,人口就是红利,人口就是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人多力量大,这么多人,哪怕生产效率低一些、地理位置差一些,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政策支持,可滨海市的经济总量却绝对不算小。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等有一天破了千万人口,仅仅是人口的红利,就足够把滨海市硬生生用一个很不讲道理的方式,推到一线城市的行列里。
当然,仅仅靠着人口,即便进了一线城市,也是吊车尾,没有竞争力的‘伪一线’。
由于人口、地理的等等因素,历史上滨海也并非没有自己的特色:各种轻工业遍布,虽然由于计划体制下的缘故,出现了大量的冗余,比如一个城市里能有两三家水瓶厂……但总的来说,轻工业的确比较发达,各类中小型国企、厂很多。
南不南,北不北,也导致了滨海即有南方,思想比较开放,勇于创新和开拓的一面,但又不像沿海地区之前贫穷到了极点,敢于抛开一切去闯;
同时也有北方,习惯了大锅饭,安于体制的思想,可是又做不到乐天安命,总是忍不住有些躁动。
这就是滨海的现状。
“秦书记,像这样的大环境,民办教育,尤其是以英语补习为主的民办教育,在这里有市场,但是时间久了,我认为并不是最好的环境,英语在教育当中毕竟是相对高端的一环,时间久了,无论市里再怎么支持,也很难不被一线城市超过,到时候,市里的投入,还是要打水漂,与其这样,倒不如从现在开始,就确定滨海发展的大方向大策略,按照这个策略走。”梁一飞说。
城市发展大策略,这是城市领导该操心的事,不过今天秦风民找梁一飞来,本就是含了个私下问计的意思:他毕竟是空降,之前功课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像本地企业家一样切身体会真是情况。
“轻工业是要走的,但这条路,和国企改革、民企进一步发展壮大是三者合二为一,是个长期过程。说起轻工业,你的保健品和饮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民企中,有这个实力的,还太少了。”
秦风民的注意力似乎是从新时代暂时转移了,说:“你要把这一块给做好,做大,给其他企业家带一个好头,起到示范性作用。如果有什么需要和支持,你可以提。”
目前看来,新时代重心转移已经无可挽回,来硬的不是不行,可真闹到貌合神离,对梁一飞没好处,对市里也没好处,老秦‘学聪明’了,赶在其他城市之前,先抛出了好政策的许诺。
把大头留住。
退一步说,秦风民虽然几次见梁一飞,都显得官威十足,但说到底,由于袁欣然的关系,他和梁一飞天然就应该站在同一边。
即便背景深厚,可秦风民也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在工作一开始,就把一个有着很大影响力、潜力,并且天然是站在自己这边的企业家逼迫太甚,对大家都没任何好处。
拿新时代出来说事,真正的目的,却不是为了新时代。
“饮料这块我还真有想法。”
秦风民不再提新时代,梁一飞立刻就投桃报李,说:“目前我手头就一个红牛,虽然市场很好,但是毕竟太单一了,我想把饮料这一块继续扩大,研发引进多种类,组建一个大型的饮品集团公司。”
“这个想法很好,利税啊,就业啊,还有下游的加工生产,都可以带动起来。准备什么时候开动?”秦风民点点头。
“也就在今年吧。”梁一飞说。
“到时候需要什么,你可以提。除了饮料,还有没有其他的发展准备?”秦风民说。
梁一飞沉吟了片刻,说:“电子设备,通讯这一块,我正在考察。”
第502章 了结一笔欠债
“我发现老秦还是很欣赏你的。”
回去的路上,袁欣然回想起今天和秦风民见面的经过,笑呵呵的对梁一飞说,心情颇佳的样子。
和梁一飞是合作伙伴,很投缘的朋友,和秦风民,是家人一般从小一起长大的‘铁哥们’,她并不希望这两个人闹不愉快,她夹在中间也难做人。
“何以见得?”梁一飞问。
“老秦这个人不轻易许诺的,他属于那种说了就一定能做到的,所以,一般不说。不要说现在做官,就算小时候带我,我要什么东西,他也很少跟我打包票。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最后都会想办法满足我。”
想到小时候的事情,袁欣然忍不住翘起嘴角微微笑了笑,然后才道:“他今天可是给你承诺了两三次。我跟你讲,他既然说了‘有需要去找他’,这就是承诺,你千万别客气。”
梁一飞回想今天谈话经过,还的确是的,秦风民至少说了三次‘有需要你来找我’。
要不是袁欣然提醒,正常来想,这就是一句领导常说的客气话而已。
“看你的面子吧。”梁一飞笑道。
“我可没这么大的面子,私事上,老秦怎么都好说,肯定让着我了;涉及到公事,他最多就是哄哄我,绝对不会因为我说了什么,就改变。说起来,他还是比较看中你,最后你跟他说,想做通讯,真的假的?我看老秦非常感兴趣。”袁欣然说。
梁一飞今天和秦风民聊了一个未来的规划:建厂做电子通讯设备。
在当前,通讯还属于高科技,但是呢,和核物理、空间技术这样的顶尖高科技不同,民营领域是有能力和资格涉足的,目前国内有众多的计算机、大哥大和寻呼台之类的公司,都属于通讯行业。
而这一块同样属于前沿领域,在当前谈通讯,和两千年之后几年谈互联网一样,都是最最热门和风光的行业。
和保健品、饮料等等有上限的领域不同,通讯是可以创造出一个全国顶尖企业,乃至无论从规模、收入、影响力,都可以成为世界级别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