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燃情年代-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租录像带回来看,后来技术条件好一些,就租VCD。
港台电影之中,章曼玉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出镜率极高,在警察故事大热之后,又出演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电影。
双城故事、A计划、新龙门客栈、双龙会、济公、新龙门客栈……几乎和香江所有顶级男星搭过戏,随便拿出来一部,都是整个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回忆。连宗卿厚这样的老同志,都看过她的电影,而且不止一部。
她和陈可辛一下车,连在一边玩的宗芙荔和史晶两个小孩都瞪大了眼睛。
两个小姑娘仰着头看着她,她也冲她们灿然一笑,说:“你们好。”
“呦,看来这位美女我是不用介绍了。”冯刚在一边笑呵呵得说:“这是陈导演,幕后英雄。”
“你这顺便也把自己夸上了。”梁一飞冲陈可辛伸手,说:“陈导演,章女士,欢迎光临。我给两位介绍一下……”
一番简单的介绍之后,陈可辛用十分不标准的普通话,开门见山的说起,想拍一部两地变迁的电影,缺少投资。
聊了几句构思,不出意料,果然就是甜蜜蜜,这是偏文艺向的电影。
整部戏的投资倒也不是很大,但是这一类型的电影普遍不被看好,之前的阮玲玉虽然拿下戛纳大奖,但在香江当年电影票房榜,连前20都没有进,出口数据更是惨淡,更早一些,那部张曼玉从花瓶走向真正演员的‘不脱袜的女人’,知名度更低,不要讲大陆,连很多香江本地人都没有听说过。
“陈导演,我冒昧问一句。”梁一飞微微点头,先看了眼冯刚,然后才说:“据我所知,文艺片虽然不赚钱,但香江是百花齐放的地方,有文艺片的生存空间,连当年王家卫导演拍一部赔一部,都能继续赔一部还拍一部,你这部戏,有你的口碑,有章小姐和黎天王这样的大牌,背后还有曾志韦先生的人脉,怎么会想起来到大陆筹钱?”
说文艺片没有票房,就没有投资,在香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无非是投资难一些。上次冯刚提到这件事,梁一飞当时就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在原是空,甜蜜蜜最后是顺利开拍上映的。
“梁先生,这要感谢冯导演给我的灵感。”陈可辛微微一笑,虽然是来要钱的,但态度并不卑微,可见梁一飞想的没错,这家伙很有底气,他说:“我和冯导演上次见面,是在片场,他在拍摄一部您写剧本的电影,甲方乙方,我看完剧本之后,觉得这部电影,和以前大陆拍摄的电影,都很不一样。”
“哦?你还会写剧本?”一旁的宗卿厚和史玉驻都是一愣,奇怪的看着梁一飞,宗芙荔忽然冒出来一句:“哦,那梁叔叔肯定会编故事骗人!”
小孩子说话童言无忌,往往一语中的,几个大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梁一飞眼睛一瞪,说:“白吃了我半条鳄鱼!下次不给吃了!”
宗芙荔嘴一撅,做了个鬼脸。
“这部电影和以前的中国电影,不一样在哪里?”史玉驻问。
“嗯……我个人感觉,以前的中国电影,有意义,而这部电影,有意思。或者这么说吧,以前大陆也有一些有意思的电影,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意义,而这部电影,虽然也有一些感人有意义的地方,但目的,是为了让观众觉得,非常有意思。”
陈可辛说了一大堆,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我国语不是很好,不知道有没表达清楚。”
“很清晰,也很精准。”梁一飞点头,说:“可是这和甜蜜蜜来大陆找投资商,有什么关系呢?”
陈可辛说:“这部电影能通过审查,说明大陆的改革开放,真的已经在朝着很好的方向发展,给了我们香江的创作人很大的信心。97即将到来,可以预见,到时一定会有大批的香江创作者和大陆进行交流,我与Eric……哦,便是曾志韦先生讨论过,不如我们先行一步,先和大陆方面进行合拍与接触,为将来打下良好基础,这部戏又恰好是讲大陆人去香江,所以是一个契机。”
他说了一大堆什么交流创作,梁一飞和史玉驻他们都听明白了,这是香江电影人,意识到大陆市场是未来的一块巨大蛋糕,想要过江分饼。
以前,大陆的电影审核制度,导致香江电影被卡在门外,甲方乙方这样的纯粹娱乐片过审,让嗅觉灵敏的香江人意识到机会已经到来。
分饼这种事,当然是先进场的,分得最多最大也最早。
说白了,甜蜜蜜不缺钱,但投资的钱,最好来自内地,演员导演剧组是香江的,这就是两岸合拍。
“章小姐怎么看大陆的电影市场?”梁一飞忽然问章曼玉。
章曼玉淡淡一笑,说:“我虽然祖籍大陆,但是从小便和家人一起移居香江,稍稍懂事的时候,又去了英国念书,回来之后,便一直拍电影,对于大陆真的不是很了解……”
很有礼貌的冲几个老板微微点头,才接着继续说:“不过我毕竟是中国人,以前回来不方便,现在有条件了,还是希望能来大陆看一看,这里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有几百个香江这么大的面积,我想一定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朋友和很好玩的事,所以我个人也非常期待。”
在大屏幕上,章曼玉经常饰演泼辣的角色,但现实中,她自幼家教就很严,在英国念的又是女子学校,培养出很好的气质和淑女风度,显得人很安静,说完后,又冲几人微微点头。
“那既然是大家都期待,我要是不投资,岂不是成了恶人?”梁一飞哈哈一笑,说:“冯导,这件事你具体和陈导演配合操作。”
第469章 心情好才能唱的好
在娱乐和造星方面,大陆目前还远不如香江这个弹丸之地,接下来的晚会,因为章曼玉的到场,之前邀请的那些国内一线歌星,几乎全部黯然失色,不时的就有人来到前面中间的卡座,找章曼玉签名。
可能也是地域原因,国内明星再出名,毕竟见面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而回归之前,想要看到港台明星的‘活人’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而大陆的娱乐产业又有很大程度是,是在模仿港台,尤其是香江,所以香江的明星,无论是气质台风还是时髦程度上,目前都的确要超过大陆明星一截。
反正和台下安安静静坐在一边的章曼玉相比,压轴的那名国内超级大姐头级别女歌星,穿着一身垫肩的蓬松裙,画着浓妆,头发烫着大波浪,就显得十分的老土。
等节目表演快要结束的时候,出了个小小的意外。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要章曼玉献唱一曲,立刻得到了响应,起哄者云集。
这就有点不合适了,虽然都是明星,但她不是过来走穴,并没有表演节目的义务,更关键的是,在场这些人,除了梁一飞之外,并没有人知道,章曼玉虽然长得好看,可是和香江另外一个著名的国民美女赵雅芝一样,唱歌走调……
梁一飞上辈子听过她俩唱歌,严格来说,她俩不是走调的问题,而是压根就没调子,唱歌的嗓音也不好听。
演员有演员的悲哀,再大牌的演员,也很难拒绝官员和老板的要求,特别是这样看起来是捧场的合理要求,她嘴角一翘,明显有点苦笑了一下,就要起身准备上台。
她人还没动,梁一飞倒是先站了起来,三两步跳到台上,说今天章小姐嗓子发炎了,要不然,我来唱一首?
台下也许有那么个把人未必认识章曼玉,但来的人就不可能不认识梁一飞的,大多和他也有各方面的往来,平时很少有人见梁一飞唱歌跳舞的娱乐活动,他主动献唱,台下顿时掌声如雷,心领神会的把章曼玉唱歌这个茬掠过了。
梁一飞倒也没有再来发挥一次穿越者的优势,抄歌献唱,老老实实的唱了一首传统红歌,送战友,也挺应景,等这场晚会结束之后,来的这些人就要各自告别了。
不过今天真正嗓子有点发炎的是梁一飞,哑哑的,他干脆换了一种唱法,用后来刀郎的那种通俗民族唱法,把声音压得很低沉沙哑。
这种唱法和电影甲方乙方一样,在一向中规中矩的大陆十分的少见,梁一飞的唱功不算差但也谈不上好,业余选手而已,占了个新鲜的便宜,一曲唱完,台下掌声如雷。
繁华过后是落幕,落幕之后是寂寞,晚会顺利结束,中国大陆保健品行业第一界年会也落下了帷幕。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恐怕不会再有第二届了。
送陈可辛和章曼玉上车的时候,章曼玉微微向梁一飞幅度很小但是十分明显的一躬身,说:“刚才多谢梁先生解围。”
“哦?”梁一飞似笑非笑的问:“我怎么替你解围了,好像并没有什么让你为难的事情嘛。”
章曼玉想了想,抿嘴一笑,说:“我唱歌其实不是很在行。”
“唱歌好不好听是其次,总是要心情好才能唱得开心,不想唱却被人强行要求唱,虽说是捧场,可心情想必也不会太好。我这里,毕竟不是香江的夜总会,章小姐更不是夜总会的歌女。”梁一飞笑了笑,然后帮她拉开了车门。
“将来若有机会梁先生来港,我做东。”张曼玉上车之前说。
“明年就回归了,一定会有这个机会的。”梁一飞说。
……
……
年会之后,表面上一切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梁一飞和吴兵新的赌约,却传遍了全行业,梁一飞也从行业中的一个二线头的人物,随之成为了和怀含新、吴兵新可以相提并论的一线头风云人物。
只是这种风云到底是成功的风起云涌,还是最终失败的悲风苦雨,现在谁都不得而知,各方的眼睛都紧紧的盯着这一场注定要让一家保健品企业元气大伤的赌局进展。
梁一飞在私下把潘觉找了过来。
他有先知,知道三株就这一两年要倒霉,但是具体时间点、具体的过程,他自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清楚。
换句话讲,他现在只有大局优势,但并这个局面并非控制在他手里,既然已经开始对赌,那么他就必须确保自己能掌握住三株垮台的进程。
搞垮一家企业,先要搞臭它,何况三株这样的保健品企业本来就没有什么香可言,只是需要有人推波助澜,让三株成为风口上的焦点。
梁一飞之前说,三株的千家分公司营业部,几万个业务员,那就是几万个定时炸弹,其实,这些炸弹也许有的早就爆炸的,只不过没有被发掘出来,一旦三株被推上风口,媒体自然会有兴趣去报道、甚至去挖掘三株的这些炸弹。
潘觉是个很合适的人选,改革开放不仅造就了一批企业家,也造就了一批所谓的专家学者,潘觉就算是其中之一。
由于有梁一飞这个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先知当后台,潘觉对于时政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文章,无一不准,无一不精,无一不是领先于时代的。
几年下来,他从罐头厂的一个宣传干事,继而省报外聘记者、正式记者、副主编、省府的顾问、国内知名政治经济评论人,一路像是坐了飞机似的,上升的又快又稳,如今在行业内的地位,其实已经压过了他丈人,省报的主编一头。
这个脓疮,让他来揭破最好。
“你准备怎么入手?”潘觉这两年本人也越发的成熟了,听完之后,主动建议说;“我认识几个调查记者,要不然,让他们去挖三株的黑料爆出来,好几万人,肯定有料可以挖。”
“不着急不着急。”梁一飞笑着摆摆手,说:“要按部就班的来,保健品行业的黑料,一直层出不穷,可是也没见真把哪家怎么样。这一次,我们要先给三株带上一个高帽子,把他推到高高的,越高,如果摔下来,才会摔的越惨。”
“哦,捧杀,先捧在杀!”潘觉会意,说:“问题是怎么捧?还是用他们之前那个内部讲话破题,谈狼心吗?”
“破题是用内部讲话破题,但这次不谈狼性,你从这个角度去分析。”
梁一飞缓缓的说:“中国当代的企业家,似乎有有一种道德分裂症,他们即是旧体制的突破者,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有着一份朴实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另外一方面,在具体的工作中,他们又是规则最大的破坏者,能够突破一切道德和法律底线。三株的吴老板嘛,自然是这样一个代表,代表了中国当代企业家。把这两方面的分裂,写足,写透,让读者自己去想,这样可能会导致什么危害,等读者有了兴趣,三株吴老板成为企业家的代表,那么也许都不用你找调查记者,自然有人帮我们去调查。”
第470章 热点访谈
潘觉这个人,先知能力自然是没有的,对于社会发展的把握,和当时大多数所谓专家学者一样,也经常会有偏差,放马后炮的本事有,事先精准预测的能力相对差一些。
但是他有两个好处,第一听话,或者说,有自知之明,他清楚的很,虽然现在已经声名鹊起,在社会上动不动就被人‘老师老师’的叫着,即便到了政府里,也是奉为座上宾,可是他今天这一切,固然有他个人奋斗的原因,可最关键的几个人生转折点都是梁一飞给他抬上去的。
说句有些奴性的话,做人不能忘本,梁一飞就是他潘觉的本。
第二个呢,他的笔头子的确过硬,每次梁一飞跟他聊写文章的大原则大方向,他总能很快就拿出一篇妙笔生花的文章来,这点连梁一飞都是佩服的。
有些人,天生适合某个行业,潘觉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和他聊过之后,也就第二天下午,他就把初稿拿出来了,梁一飞看完之后,哈哈一笑,说:“你这笔头子是越来越厉害了,就这篇文章,我的水平,是一个字都改不了。”
潘觉笑笑,道:“省里准备新开个节目,报道社会热点,请我做做一期,要不要利用这个机会,把三株给推上去?”
梁一飞沉吟了片刻,说:“先不要。”
整人是个技术活,讲究顺序,起承转合,哪一步该做什么事,哪一步在前,哪一步在后,每一环要鲜明错落有致,衔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不能提前,也不能滞后。提前了,火候不到就动手,效果不足,不疼不痒;滞后了,热度过去了才下手,杀伤力大减。
“这个节目你还是可以上,但是呢,先不要过份攻击三株,还是就你这篇文章,只谈企业家的道德分裂问题。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三株的例子可以拿来用一用。原则上,让人意识到三株有这个问题的存在,但并不要专门的攻击它,现在火候还不够。”梁一飞说。
想了想,似乎有什么比较关键的点,问:“省里那个节目叫什么名字?”
“南江热点报道。”潘觉说:“年前才开始筹备的一档节目,专门报道社会热点焦点新闻,就是跟央视的热点访谈节目学的嘛。”
“哦!”梁一飞想起来了,难怪觉得哪里很重要呢,点点头,问:“你有没有渠道,能上一期央视的热点访谈?”
热点访谈这个节目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93年,在中宣部宣传工作安排中,提出了加强新闻评论,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的要求。根据这个要求,央视在94年创办了《热点访谈》这个节目,通过调查、追踪和隐性采访报道揭露社会生活多个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实现电视新闻节目舆论监督功能。
这个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老百姓的欢迎,它直面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敢于揭露社会丑陋现象和时代弊病,以‘敢说实话、敢见真’闻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起到了舆论监督作用,也是90年代老百姓茶余饭后聊天话题的主要来源之一,和必看的节目之一。
要是能在适当的时候上一期热点访谈,去报道保健品乱象,会有足够的力量。
“有一定的难度。”潘觉琢磨了一会说。
“难在哪里?是你现在的身份还不足够?”梁一飞问。
“这倒不是。”潘觉说:“这个节目才办不久,要上的话,需要有足够分量的话题,保健品这一块,在全国很热门,分量是足够了,但是不能仅仅红口白牙,讲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进行大义凌然的声讨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足够冲击力的事实、实证。”
“这些证据我可以给你。”梁一飞说,保健品行业的猫腻,他太清楚不过了,只要他愿意,随时能拿出一大批线索,让记者去查。
“可是,梁总……”潘觉犹豫了一下,说:“可是你也是做保健品的,真上了焦点访谈,事情闹大,国家万一开始整治保健品市场,你这边恐怕也要跟着受到损失。”
梁一飞却是摆摆手,说;“保健品这个东西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做不长,这一点你不用操心,真等到那个时候,我自然有办法。反正现在时间上也不着急,先用你的文章造一些声势出来。真等到你能上热点访谈,少说也是三个月之后的事了。”
“嗯,那我争取努力一下,能定下来的话,我立刻跟你讲。”潘觉说。
“行,有什么需要支持的,你直接找吴主任,他会配合你。”梁一飞指了指一边的吴三手。
“好的,吴主任,那就麻烦你了。”潘觉道。
“应该的。我送送你。”
吴三手把潘觉送到门口,返身回来,冲梁一飞摇摇头,说:“哥,你真不准备吃保健品这口饭了?”
刚才梁一飞和潘觉说话,他听得很清楚,梁一飞这么干,不光是针对三株,也是对整个保健品行业下手。
没人会砸翻自己的饭碗,在之前,哪怕广告事件,梁一飞和宗卿厚都宁可忍气吞声,就是因为不愿意把整个保健品市场搞乱。
“三手,我跟你讲实话,这次开年会,我对这个行业是彻底失去信心了。”
梁一飞点了一支烟,说:“你看看,这么多老板,都是行业顶级的,他们开年会讲得是什么?你不能说他们讲的没有道理,他们每个人的发言,单独拎出来看,都是金玉良言,可是你看看,他们有没有哪怕一个人,稍微提到一句产品质量?”
吴三手摇摇头,他全程参与了年会,的确没有听到过这样一句话。
他也没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身处这个行业之中,似乎每个人都习惯了,做保健品,不需要有质量,不需要有疗效,只要想办法宣传营销,把东西卖出去就行。
“这就是问题所在。”梁一飞说:“这个行业,包括行业最顶尖的那群人,已经没有人关心,我们做得产品到底是什么,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的做市场,可是没有产品,只谈市场,那是什么?那就是骗!整个行业,都是在靠骗来生存,靠着骗来赚钱,你说这个行业的前途在哪里?还有救吗?”
见梁一飞说的有些激动,吴三手倒了一杯水放在他面前。
梁一飞看到他这个动作,意识到自己好像失态了,摇头笑了笑,把水捧起来暖手,语气也变得温和了许多。
“其实讲良心话,我是做保健品起家的,对这一行多少是有感情的,中国12亿人口,医疗始终不足,保健品这个行业,如果好好做,将来是有很大空间的,所以我才答应在岚韵湖开年会,本来嘛,也是想着,在会上说一些话,尝试着去扭转一下现状。可是你也看到了,这帮大佬们,一个比一个有性格,一个比一个牛气冲天,压根没人意识到保健品的真正弊病在哪里,我还能说什么呢。”
说着摇头道:“这个行业已经彻底疯掉了,自我毁灭是早晚的事,我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已经救不动它了。”
“哥,其实我倒是认为,既然你已经决定转型了,那保健品的确是能越早抽身越好。”吴三手说:“你也说了,这一行早晚要暴雷,你心思又不在这个上面,前几天我看红牛的报表,营收已经远远超过了保健品,咱们以后专心做饮料,保健品这种缺德事,还是少碰为妙。”
“你也知道保健品缺德了?”梁一飞笑了起来,说:“我记得前两年,你还托关系买太阳神寄回老家。”
“要不是说哥你有眼光呢,这么说吧,现在连我老家那些没怎么见过世面的乡下人,都不是太迷信保健品了,这东西送人有面子,可是要说自己花钱买回来吃,很多人已经舍不得不愿意了。”吴三手说。
“人民群众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但是再傻的人被骗久了,总是会产生怀疑。”梁一飞说。
“那华强厂未来怎么办?中华鳖精、生命核能,毕竟都是牌子,保健品市场再怎么受冲击,短时间之内,这些品牌产品,还是有价值的。”吴三手问。
“我自然有打算,就算不做保健品了,这些东西当然不能白白荒废。”
梁一飞拿着桌上的一份请帖,问吴三手,说:“对了,袁欣然那边商场准备重新开业,请我们去剪彩,我就不一定去了,你去瞧瞧。这小姑娘人脉蛮强的,这么短时间,居然引进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上次你不是说准备买点大家电嘛,正好她那都有。”
“哥,说起商场,我还听说一件事。”吴三手说:“亚细亚跑来咱们市开了一家分店,正好就在欣悦广场斜对面。”
袁欣然接手商场之后,给商场重新起了个名字,叫做‘欣悦广场’,名字报到梁一飞这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习惯性还是万达广场什么的,感觉朗朗上口。
第471章 找茬
要说潘觉是是天生的笔杆子,那么袁欣然大概就是天生的地产婆,小姑娘在商场的工作上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天赋,拿下商场之后,动作很快,招商引资、恢复建设、人员安抚、队伍组建什么的一系列活动,几乎就是一口气连续完成,动作之快,效率之高,连梁一飞都不得不说一句‘厉害’。
亚细亚在滨海市开分店,造成了事实上和欣悦广场打擂台,这事情梁一飞之前就已经听袁欣然讲过。
对于亚细亚的开张,袁欣然是比较恼火,并且感受到了很大威胁的。
如果可以选,她宁可公家的百货大楼开在对面,都不想挑选亚细亚作为对手。
像梁一飞的真实年纪这个年代的人,可能对于亚细亚商场没有太多感觉,可如果在早几年,真正的70年代生人,那么会对亚细亚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
亚细亚,在90年代初的地位,堪比后世的万达广场。
在国有百货商店货物缺乏,工作态度普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连营业员都白眼朝天的时代,亚细亚商场是全国最早推出微笑服务、迎宾小姐和升国旗礼仪表演的商场,明亮宽敞的商场堪比星级酒店,相比之下,国有百货商店的脏乱差简直如同公厕。
正如和保健品市场完全忽视了产品本身,亚细亚在这方面也做到了全国顶级,在国有商店里买不到、缺货的时髦玩意,亚细亚全能找到,还推出了在当时十分罕见的导购、送货上门、儿童托管等等贴心服务。
顾客是上帝,微笑服务,就是亚细亚提出的口号,据说曾经有想要轻声的小青年绑着炸药去亚细亚商场,原准备滋事寻衅,以一种轰动式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想到在亚细亚几层楼逛了一圈,到处挑刺,愣是没找到一个跟他红脸发火的营业员,反而被营业员的耐心和热忱所感动了,最后羞愧离开……
这小故事到底是不是亚细亚自己的炒作,早就无可查证,但是在亚细亚商场购物,中国老百姓享受到的,不仅仅是商品,更得到了多年以来,被忽视的个人尊严。
也就两三年时间,亚细亚商场闻名全国,紧跟着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了‘连锁店’的概念,提出未来三年之内,要在全国开设30家到50家连锁店,年营销额达到500个亿的宏伟目标,在2000年之前,形成以零售为龙头,金融证劵和地产为两翼的中国地产企业航母。
袁欣然现在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对手,这个时代的万达。
当然,亚细亚和万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两者完全等同,梁一飞就会劝袁欣然放弃,或者他自己亲自下场。
欣悦广场开业,梁一飞没去剪彩,不过没多久之后,袁欣然拉着梁一飞去逛了一趟亚细亚。
亚细亚除了在发源地豫省叫做‘亚细亚’之外,在其他省市,也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统一都命名为‘仟村百货’,这让梁一飞很摸不着头脑。
“你说他们是不是担心,万一做倒了一个牌子,还有另外一个牌子?”袁欣然把一件带着碎花的连衣裙随手放在货架上,然后低声和梁一飞充满了恶意的说。
“小姐,就这一个铺面,你都试了八套了,营业员不烦,我都烦,我这一天天几百万上下,就陪你出来试衣服?不合适吧。”梁一飞觉得头都大,从中午开始就在逛,结果袁欣然什么都没买,就一直挑挑选选。
梁一飞宁可袁欣然干脆利落的买几个大牌子,花钱都无所谓,这样太磨人了。
“这家不行去下一家看看。”袁欣然搂着梁一飞的胳膊就出来了,对笑吟吟向她鞠躬说着‘先生小姐慢走’的服务员不屑一顾。
“还有啊,你这态度也太恶劣了吧,人家是服务员,又不是你的家奴,你也这么对欣悦广场的服务员啊?”梁一飞说。
“当然不是,欣悦广场是租赁模式,和仟村百货不是一回事,严格来说,欣悦那头我能直接管到的只有物业好不好,服务员都是各个店面自己聘请的。”
袁欣然等离开刚才那个铺面有了一段距离,才小声说:“我就不信了,亚细亚的服务员就真培训这么到位,怎么招惹她们她们都能微笑服务?”
“哎我说你就不盼着别人好是吧。”梁一飞总算明白了,她这一天下来都是故意去试一试亚细亚到底和传说中顾客是上帝是否一样。
可是这么实验也太累了吧,还非得她一个总经理,自己一个董事长一起来?
“你这个话说得,我干嘛盼亚细亚好!”袁欣然一翻白眼,说:“是竞争对手好吧,你知不知道,这个仟村百货树在这里,欣然广场的客流量少了多少?至少三分之一都不止!”
“你才开业几天啊,从哪来的数据。”梁一飞笑道。
“没数据,我个人预计的。”不等梁一飞反驳,袁欣然就说:“你们男人不懂这个,你相信我,这种事我们女人的感觉特别准。你看看你看看……”
说着,指着前面化妆品柜台。
那个柜台并不大,和后世商场一楼那些化妆品体验店差不多,也就小几个平方的样子,可是柜台外却站着至少十几个女性顾客,都排成了队,等着试用化妆品。
“看到了吧,要不是有它,这些顾客都是欣悦的!”袁欣然脸上煞气十足的说。
梁一飞想了想,说:“你说的也许对,但你这个经营思路不太对吧。难道你准备你欣悦开在哪里,哪里就不允许其他商场的存在?这不现实。”
“其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