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燃情年代-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之远,你们都是华裔嘛……
华裔你妈,怎么不说几万年前大家都是海中的单细胞动物呢。
雅虎的黄了,梁一飞点名要找的亚马逊,却十分的顺利。
“梁总……现在情况是这样的!”
电话那头,孙达威兴冲冲的又把去寻找亚马逊的经过向梁一飞描述了一遍。
……
孙达威回美国之后,找了几个新时代出去的,并且有一定活动能力的中国留学生,先用社团的名义,在学校里组建起了海调会………当然,这个海调会此时还很小,连办公地点都没有,他们几个人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大公寓,即住宿,又办公。
之后就是去雅虎找杨之远,结果被拒,孙达威确定雅虎没戏之后,就想到了梁一飞让他去寻找的那个‘卖书’的网站。
还真就找到了了,也是听同学讲的,一个叫做亚马逊的网站。
登陆上去,上面有联系方式,和对方取得了沟通,说想要去参观考察,对方的反应和雅虎杨之远他们完全不同,十分的欢迎。
于是孙达威直接开着那辆他在国外代步的二手福特,一车杀到了西雅图,找到了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
说来也是巧了,亚马逊的办公地点,同样是在一间车库里,同样后面有一栋不错的别墅。
和雅虎不同的是,亚马逊当前的规模很小,核心人员只有杰夫和他的太太,以及几个技术员。
孙达威并没有一开始就道明来意,而是以华裔留学生的身份,表示对于亚马逊的‘线上线下’结合模式非常感兴趣,几乎就是把梁一飞和他说的那番关于互联网的话原原本本搬了过去。
没想到这些话让杰夫大大的生气了知己之感………在这之前,他创办亚马逊,并不完全受到肯定,甚至有人认为,互联网是信息集合体,用来卖书,根本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更像是一种倒退:那干脆开个实体书店就是了。
还涉及到物流,这么现实的行为,似乎和互联网背道而驰。
他没想到,一个来自落后东方的年轻人,居然有如此深刻的见解,最棒的是,这些见解和他的如出一辙。
谈得十分融洽,可此时,孙达威却在心里打起鼓来。
聊天之间,他发现,杰夫和当初的杨之远他们不一样,杨之远是穷学生创业,最初是需要天使投资的,而杰夫自己就是个富豪,在创办亚马逊之前,他和友人一起组建了世界上最先进、最成功的套头基金交易管理公司,曾经一度是该公司最年轻的资深副总裁。
亚马逊起步的30万美金,完全就是他自掏腰包。
换句话讲,他不缺钱。
可来都来了,又聊得这么开心,总不能问都不问一声就灰溜溜滚蛋,于是,孙达威很有技巧的,提出了真实的来意。
“来自中国的投资?”杰夫摸着已经开始朝后褪去的发际线,奇怪的问:“中国人似乎似乎并不懂互联网。”
孙达威敢一个人去找梁一飞要投资,说明这人也是有几把刷子的,嘴皮子功夫比较厉害,一咬牙,脸上带着一副崇高的神情,说:“杰夫,我必须向你承认,我和你说的那些话,正是我的老板对我说的,也是我的老板,让我来找你,他觉得,你所从事的,是人类未来最伟大的事业之一,将会改变成千上万人的命运,甚至改变商品的交易模式!他十分想亲身见证,甚至加入到这个过程中来!”
曾经做过套头公司的杰夫并不是个无脑单纯的人,但是这些话,却说道了他的心底里。
“哈哈,我也这么认为,看起来,我和你老板一定有共同语言。”
“可是……”孙达威呵呵一笑,说:“我不知道,亚马逊是否还愿意接受投资,或者说,是否愿意接受中国人的投资。”
“为什么不呢?!我都要为了钱着急的掉光头发了!达威,你的老板一定清楚,这种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的模式,简直就是在烧钱!可我又实在不愿意和那些在初始阶段,就要我30%甚至更多股份的该死的投资人打交道。”
杰夫看了看他的太太,说:“格蕾亚,一个来自东方又十分理解我的投资人,似乎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
“但愿他不要过于贪婪,当然,也不能太贫穷,毕竟我们不是缺几万十几万美金的大学生。”杰夫的太太微笑道,然后问孙达威;“您刚才强调,中国人的投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中国人的投资?”
“嗯……我有一个朋友认为……”孙达威把杨之远的那些话转述了一遍。
杰夫太太想了想,说:“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却不是很充分的道理。”
“这帮蠢货,哈哈!”杰夫却忽然笑了起来,得意洋洋得说:“难道他们不知道,中国有12亿人口吗?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人经常买书,就比小半个欧洲的市场还要大!资本家是没有国界的,这点道理都不懂吗?哈哈哈,真是蠢货!哦不不,戴维,我不是说你的朋友是蠢货。”
第452章 贝佐斯太太
西方有一句谚语:蠢货用耳朵,聪明人用脚。意思是说,愚蠢的人往往根据听到的做决定,而聪明的人则迈开腿,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实地考察一番,弄清楚真相。
东方也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性和智慧总有想通之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杰夫贝作斯夫妻两人,尤其是杰夫本人,和孙达威聊得甚欢,也非常欢迎一个来自中国的‘资本家’投资亚马逊。但是,这一切仅仅建立在一个意向之上,具体可行与否,怎么去行事?这都要详谈。
既然是详谈,那就必须找能做主的人来谈,孙达威既然代表了梁一飞来亚马逊进行过考察,亚马逊方面,要求也去中国拜访梁一飞。
有意思的是,来的不是杰夫贝作斯本人,而是他的太太,麦肯锡贝作斯。
“他太太过来?”电话里,梁一飞的语气有些不解和疑问。
大约是由于中国有淘宝的缘故,所以,中国人对于亚马逊这个世界互联网巨头的熟悉程度,远远不如其他几个同层级大公司,梁一飞也仅限于知道亚马逊的有限信息,主要还是杰夫贝作斯本人和亚马逊的一些重要事迹。
可对于这位光头大佬的老婆,梁一飞的确一无所知。
每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有一个杰出的女性,而这个女性如果不是有某种极为特别之处,反而很少被公众所知。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梁一飞能知道于闵红的老婆,还是因为他的确怕老婆,知道扎克伯格的老婆,主要是因为觉得万万想不到居然找了这么丑的一个老婆,至少在中国人的眼里是这样的,最著名的刘强栋的老婆自己就是国内第一代网红。
这些想法当然都是极端错误的,可凭良心讲,就是如此。
至于杰夫贝作斯的老婆,梁一飞一无所知。
只听说回老家装逼散财带上老婆的,没听讲派人去考察派老婆去的。
“贝作斯太太是贝作斯先生的第一助手,是个很有深度和聪明的女人,甚至……”电话那头,孙达威犹豫了一下,说:“甚至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贝作斯太太才是决定者。”
“你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梁一飞并非不相信孙达威,只是,如果孙达威讲得是真的,那么这位贝作斯太太就十分的重要,足够引起十二分重视,对她的接待和交流,也应该对症下药。
孙达威说:“我们聊天的过程中,贝作斯太太始终很安静的陪在一边,话不多,但绝不是陪衬或者花瓶,往往在几个关键的点上,她会开口,而且我后来仔细想过,她的几次开口,都是对贝作斯先生的补充和提醒。”
“他们夫妻间的关系怎么样?”梁一飞问。
“我调查过,他们都是华尔街出身,在一次金融会议上认识的,当初贝作斯先生辞去高管创立亚马逊,很多人不理解,唯独贝作斯太太十分支持贝作斯先生,而贝作斯先生也十分的尊重他的太太……”
电话那头,孙达威说着,忽然噗嗤笑了一声,显得很不严肃。
不等梁一飞问,他就微笑着说:“对不起,不过我想到他们俩……校长,这个话对他们不太礼貌,但是我真觉得,他们两长得十分有夫妻相,容貌都有些搞笑,像是一对笑星。”
“至少比长相严肃的要好。”梁一飞也笑了起来,孙达威还真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老外一般不会对别人的长相评头论足,明星除外,但是中国人却有这些八卦的心思,哪怕是像孙达威这样的留洋派,梁一飞这样的所谓成功人士,都有比较庸俗的一面。
开了个小玩笑,孙达威正了正口气,接着说:“如果把亚马逊比作一条船,贝作斯先生是带领航船前进的船长,那么贝作斯夫人,我觉得,更像是让船保持稳定的舵和锚。”
“你这个评价很高啊。”梁一飞嗯了一声,说:“什么时候过来?”
“本周末行不行?”孙达威大概是觉得太快了点,解释说:“校长,我觉得干投资这种事,越快越好,拖久了,谁知道有没有哪个投行看中亚马逊,注资一大笔钱进去,到时候您再想投资,那难度会陡然增大,就跟之前的雅虎似的。亚当斯先生虽然暂时不想让投行进入,但是这是早晚得事。”
“时间上没问题,你陪着一块过来吧。对了,你还在读书,这样到处跑,课程上能不能协调的过来?”梁一飞说。
“我去向教授协调,斯坦福倒是比较支持学生进行社团活动。”孙达威说。
梁一飞想了想,说:“学校方面,你不用顾虑太多,如果课程上有问题,导致你延期毕业甚至无法毕业的话,我这边会给你安排好。还有,目前资金上有什么困难?”
“没有困难,您给的启动资金很充足,再者我们对于留学生的资助并不是白给,而是低息贷款,这些贷款本身就是资产,如果真的没钱,我可以用这些贷款去银行抵押,再次贷款出来。”
孙达威倒是很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那一套玩法。
至于梁一飞说的学业上的顾虑,他还真没什么。
学的文物技,卖与帝王家,出来学习,不就是想有个好前途嘛,跟着梁一飞做海调会,各方面都能得到难得的历练,动不动就已经开始谈几百万美金的生意了;退后一万步,海调会就算没做好,孙达威也绝对相信,梁一飞也不会将他弃之不顾。
有这么难得的机会,不想把握住才怪。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这么操作,外国人可能觉得这是正常的,但是海调会毕竟主要面向留学生,亚洲的留学生很多,这么搞,容易被人家以为我们是皮包公司,用他们赚钱,这反而和我们的初衷相背离了。”梁一飞说。
孙达威微微悚然,本来是他的一个小聪明,还真是没想到这点。
又和孙达威聊了几句海调会目前的发展情况,他回去时间毕竟太短,只能做到起步,招了几个人开始筹备阶段。
现在主要的花费,就是公寓租金、买了两辆二手福特、还有几个人的日常吃吃喝喝、少量的津贴。
最大的一笔费用,反而是交际联络。
另外还有一些帮着跑腿的‘临时工’。
最初的几个班底之中,除掉孙达威,一女三男。
三个男的两个是新时代出去的,对顾文明很熟悉,见过梁一飞,知道是帮梁一飞干活,两个小男孩表示求之不得和义不容辞两种积极的情绪;
女孩家里是知识分子,没经过培训直接送出去的,对于普通人来讲送个人出国那几乎要倾家荡产,小女孩在国外勤工俭学,日子过的很苦,原本是在一个披萨店打工,不过好几次差点路过黑人街区的时候被黑人欺负,加上那地方对华人的薪水给的只有白人的一半,还没有小费可以拿,孙达威得知情况后,直接聘了这个女孩来当秘书。
这个机会得之不易,女孩子相当能吃苦,帮孙达威减轻了很大的杂务负担。
最后那个男的,却是正儿八经的‘美利坚户口’,叫做杰瑞陈,他爷爷据说是当年解放前在财政部跟着孔祥熙后面混的,在解放前就移民到了美国,三代下来,杰瑞陈已经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孩子,对美国比对中国熟悉的多。
然而,骨子里有些东西却很难改变,杰瑞陈是斯坦福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比较清闲,听说海调会成立,专门帮助留学生,尤其是亚洲中国留学生,他主动上门请求加入帮忙。
听起来都是不错的家伙。
“知道了,经济上,没必要过于节省,只要不奢侈就行,该用的还是要用。”梁一飞说。
“嗯。另外,有一个情况,我不知道该不该去碰。”孙达威说。
在国外的中国人,并不都是留学生,包括像杰瑞陈这样早就过去的,有绿卡的,也有一些偷渡的没有身份的,还有通过家属移民、投资移民或者其他方式过去,有合法身份但不在读书的。
新时代的中国人在美国毕竟还是极少数。
那么在国外的中国人,找工作是个麻烦事,即便是投资移民过去的有钱的人,由于观念语言技能身份学历等等原因,找工作困难,待遇也比同样的美国人要低,而且大多只能从事极为低端的工作,洗盘子之类。
斯坦福就有几个华人的勤杂工,复杂打扫卫生,得知有个海调会之后,来问过孙达威,是不是有一些更好的工作介绍,或者能不能帮帮他们。
梁一飞当初和孙达威讲得很清楚,帮人,除了因为是同胞之外,更多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结交人才,在人才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人才;
可是这些人,好像就不在梁一飞的目标人群范围之内,孙达威不敢擅自做主。
“这倒是。”梁一飞想了想,说:“也不能说这些底层的人,就一定不是人才,人才有高学历,也有低学历起于草莽风尘的嘛,现在不是人才,有合适的锻炼机会,也许将来就是人才。”
“那我们……?”
“是这样,黑户、偷渡过去的,一概不沾,另外的人嘛,可以在海调会留下相关的信息,如果我们有这个资源,可以帮他推荐。仅此而已,但是贷款不行,贷款只能发放给美国名校留学生,原则上以理工科为主。”
第453章 中国见闻
海调会的名字里,包含了‘调查’的意思。
这个调查,到底调查什么呢?内容很多,小到姓名年龄兴趣爱好所学专业家庭情况,中到从事工作、未来的发展规划,大到最前沿的技术和美国兴起的新型公司、创业项目。
这些怎么去调查?不可能抓到人挨个问,这就得通过海调会的贷款、资助、找工作、互助等等形式,让这些海外留学生,和需要帮助的人,主动的留下信息,并且不断的更新和补充。
现在这些信息还不多,因为海调会才成立;即便是未来,海调会的个人信息库,也绝对不可能比任何一个人力资源网更庞大。
但是在梁一飞的意图下,海调会主要调查的是理工科的高端人才。
美国学府创业的学生很多,这些学生,未必能个个都成为比尔盖茨,成为杨之远,成为世界级的富豪,打造全球强企。
但是,大学阶段创业,成功的成为本州、本国知名企业的,却绝对不在少数。
而中国去的留学生,相对来说创业的少一些,但是他们毕业之后,很大一部分人活跃在高尖端企业、华尔街或者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
海调会的投资,即是经济的,也是人才的。
另外,再加上梁一飞的先知,海调会有的放矢,信息含金量极高。
比如贝作斯创立了亚马逊,比如某某和某某开发了一款搜索引擎,比如某某某在国外学成之后,回国创立互联网公司,之后美国上市第一日股价就飙升数倍,比如某某在校期间生后拮据,毕业后经过个人努力,成为世界顶级公司亚太区总裁……
梁一飞有梁一飞自己的事业,他未必需要去把这些都变成‘自己’的,实际上也不可能,因为再有先知,他毕竟只是一个正常人,一天只有24小时,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和强项缺点,精力有限,人性有弱点,擅长有不同。
真要是有一天,他把这些先知的产业,都变成自己的,那他大概就有影响全人类、全世界国家的能力。
估计他距离死也就不远了。
但是,通过先知,在这些事业之中,尽可能的占一些好处,即可以为自己的事业提供巨大臂助,也可以作为自己的底牌和依仗。
“重点关注目前美国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的发展,这两项专业的学生,和相关的创业,优先支持。”最后给孙达威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金融呢?”孙达威问,相比于互联网,金融是老牌热门行业了,而且,金融的维度其实比互联网要更高一些,是所有经济行为的‘根’。
梁一飞呵呵一笑,说:“适当关注是可以的,不过没必要过于用心。国内的金融,东方的金融,和西方不是一回事。”
至于金融海啸,梁一飞不觉得自己目前涉足的行业,会受到它的影响。
先搞定亚马逊再说,这可是达到过万亿美元,站在世界企业金字塔顶端的超级航母。
……
……
现代化工具在危害人类健康的同时,也极大的增长了人类的寿命。
比如手机辐射,会给人带来细微的伤害,但是手机通话,却减少了人类用了写文字书信的时间,坐飞机也许会失事挂掉,却可以把原本需要半年才能走到的路程,节省为一天。
贝作斯太太在周五的上午如约而至,梁一飞带车去接来,安排在滨海外宾饭店的套房,由于要倒时差,上午没有过多的寒暄。
见过面之后,梁一飞倒是十分赞同孙达威的说法:这位贝作斯太太,长得的确有些喜感,虽然一路上没怎么说话,可是却很难让人觉得严肃。
到了傍晚,梁一飞派去的车居然没有接到贝作斯太太,人不知道跑哪去了,意外之下,正要找人,没想到她带着翻译,直接找上了岚韵湖来。
“梁先生,有些失礼了,不过我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一切都很好奇,中午没有睡着,于是就出门到处看了看。”贝作斯太太说。
“麦肯锡女士,您可是吓了我一跳。”梁一飞笑了起来。
这种商务洽谈的正式场合,一般称呼她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夫家姓,这样显得对她个人价值更加尊重一些。
“梁先生,您可不像一个胆小的人。”贝作斯太太,或者说麦肯锡女士微微一笑。
对于梁一飞这个中国企业家,麦肯锡女士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也非常的意外。
外国对于中国有着牢不可破的刻版印象,即便到了21世纪,很多外国人还是以为中国人商人都是大腹便便,不修边幅,中国的官员都是小平头中山装,而在当前,外国人对于真正和世界接触还不长的中国,印象更差。
封闭、土气、专横、狂热、固步自封,甚至是留着辫子。
而梁一飞见面之后,他的年轻的外形首先就赢得了作为女人的麦肯锡女士的好感,接下来,一张口,一口标准的英文,让麦肯锡女士更是十分的惊讶。
路上虽然谈话不多,但聊聊的几句问候和家常,却十分的得体和风趣,让她有一种并没有来到中国,而是在西雅图的家门口慢跑时候遇到了一个华裔的绅士。
而之后,在中国大街上亲自逛了一圈之后,这种感觉更加深刻了。
中国人民比想象中的要热情、友善的多,是很好的人,可是,也存在很多不好的地方,下午短短的两个小时的闲逛,经过四个红绿灯路口,让她以为自己得了色盲,满地的烟头,随地吐痰,公交车的拥挤无序等等一切,让她意识到,这的确也是一个落后的国度,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明。
而且,中国的人,是真多啊!多到很吓人!听说滨海市也就是一个普通城市,可是街上的人,比纽约和华盛顿最繁华地段还要多,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这里有什么游行活动。
在西雅图的社区里那种安静,在中国完全找不到。
“哦?您今天的见闻,难道不应该觉得欣喜吗?”梁一飞笑道。
“我并不讨厌中国,我为什么要为中国目前存在的落后而欣喜呢?”麦肯锡反问。
第454章 印象决定一切
梁一飞的这个问题,让麦卡锡女士的翻译,一个鼻头上有些雀斑但两条腿超级长的美国女孩感到一阵反感。
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岚韵湖餐饮部的一个餐饮露台上,这是餐饮部新建设的,没有天顶,开放式的大露台上,铺着木板地,坐在这里吃饭,可以远眺城市,脚下,就是岚韵湖高尔夫球场。
由于请设计师设计了玻璃穹顶,虽然天气还显寒冷,可露台上不但采光好,也丝毫不受风吹之苦。
别看不是包厢,露台上只有几张相互之间保持了一定距离的休闲餐桌,可是整个露台的装修却在简单之中透着一股子华贵。
事实上,露台的消费比包厢还要贵。
所以,听到梁一飞的这句问话,看到这里所谓的‘高档’的环境,再联想到今天在城市里看到的那些落后,女翻译下意识就认为,这个年轻的老板在炫耀他的财富。
用同胞的贫穷,来承托自己的富有,这是很没有品味的。
至于麦卡锡是不是这么想,就不得而知了,至少在她的表情上没有任何流露,只是很直接的问出了问题。
梁一飞看了眼那个毫不掩饰自己厌恶的女翻译,那个女翻译毫不示弱的瞪了回来。
瞬间的一个眼神交锋,梁一飞没有向她解释什么,而是对麦肯锡说:“女士,据我所知,您是研究社会学的,而贝作斯先生做金融的出身,甚至曾经是世界上该领域内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话说完,又迎来了小翻译的一个大大的白眼。
这是典型的拍马屁。
讲实话,连洋人都看不起‘鄙视自己同胞而去逢迎洋人’的人。
梁一飞被这个好像很有性格的小翻译搞得有点无语,这种场合,做好你的事就是了,轮到你发表情绪吗?
也是,自己说英文,翻译就无事可做了。
麦肯锡似乎有意无意的没有留意到翻译和梁一飞的两次眼神交锋,而是回答梁一飞的话,说:“如果我谦虚一些,我会说您过誉了,但是,公正的说,是这样的。”
“在公正客观和谦虚之间,选择公正客观,这恰恰是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素质,甚至谁美德。”
梁一飞微微一笑,然后说:“那我现在就可以回答您最初的问题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落后贫穷,但正如您所言,这里的人民善良而热情,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并且将永远持续下去的经济发展大潮……”
顿了顿,缓缓的说:“更关键的是,这里有您觉得多到不可思议的人口!从社会研究的角度来看,人口,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从金融投资的角度来看,人口和发展,就是一个国家值得被投资的潜力。您来了,您看到了这一切,而您是您的先生同时也是这方面的专家,必然能懂得这一切所意味的。所以我说,您应该感到欣喜。”
说完,梁一飞很不敬意的瞟了那个小翻译一眼。
这一次,小翻译没有再给梁一飞白眼吃,而是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消化和尽力理解刚才梁一飞所说的话。
真正能接得上话的,是麦肯锡。
“梁先生,虽然以我专业的角度来看,您说的话,是有一些漏洞的,但是我必须承认,在目前中国的大背景下,您说的很对,也很精辟。”
麦肯锡露出一个有些让梁一飞想要忍不住笑的微笑,然后继续说:“实际上,我必须承认,能从中国年轻人嘴里听到这番话,这本身就是让我很意外和惊喜的,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是……”
她又笑了笑。
这一次,梁一飞实在没忍住,跟着笑了起来。
麦肯锡大约没想到梁一飞是在‘笑她的笑’,还以为对方是礼貌性的回应,她微微点头,说:“但是,我们要谈的,似乎是您投投资我丈夫的企业,是中国商人投资美国企业。”
“当然。”梁一飞点点头,说:“我是个业余的社会研究者,所以我刚才的话有漏洞,同时,我也是个业余的投资者,只是知道接受投资,或者说,是合作,一定要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和一个‘如果具备会更好’的条件。”
“哦?”麦肯锡终于露出了很感兴趣的样子,问:“这倒是个很独特的说法。”
梁一飞说:“接受投资也好,投资也罢,都是一种合作,那么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对合作者的认识理解和信任,所以我会请孙先生去亚马逊实地考察,您也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和我进行这一番谈话。我很难想象,会接受一个我完全不能接受和理解的人,对我进行投资,我更不会对这样的人进行投资。”
麦肯锡微微点头,说:“如果孙先生没有表达错误的话,那么您和我丈夫在互联网上的理解,的确非常的一致。而从见到您短短的十个小时,我们之间的谈话,也的确让我对您产生了好感和一定程度的信任,排除了之前对中国商人的误解。”
“感谢您的信任,这是相互的。”梁一飞点点头,说:“那么第二个‘如果具备会更好的条件’,我认为,无论处于投资者,还是被投资者,要求金钱汇报或者给予是最基本的,但是在这之上,如果还能带来其他的收益,甚至是长远的广大的收益,这才是真正最佳的合作人选。”
“哦,我想我明白了您的意思,如果没有第一个条件,我们就不必谈下去,既然我认可了你的第一个条件,现在,您是不是应该说一说,您可以给亚马逊带来什么?”
印象是个很重要的东西,梁一飞前面说的那些话,听起来和投资亚马逊无关,似乎是废话。
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话,并且得到了麦肯锡的认可,接下来的话,对方才会认真的去听,才愿意去思考。
“三方面。”
梁一飞说;“第一,钱。我之前已经准备好了三百万美金,之后我还以继续追加,今年之内,我可以向亚马逊投资五百万美金。”
说完停顿了一下,见麦肯锡没有接话插嘴的意思,才继续道:“第二,是人。我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向海外输送人才的公司,孙先生帮我在海外管理者一个全美中国留学生社团,以及有众多的华裔关系,如果亚马逊发展需要人才,我可以尽量帮忙。”
“我们愿意接受华人,可是公正的讲,在美国拥有大批的互联网人才,并不缺乏。”麦肯锡终于插嘴说。
“那他们的待遇呢?当然也比中国人要高吧。”梁一飞笑了。
“的确。”麦肯锡点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