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就是大玩家-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羽道:现在的鄂伦春人也已经慢慢融入到现代社会,基本不存在重男轻女的习俗了。
大家知道吗,鄂伦春族大多都能歌善舞,他们边歌边舞,表现劳动生活的丰富内容。《熊舞》、《野牛搏斗舞》、《树鸡舞》、《依哈赖舞》、《红果舞》等都是表现猎人对野兽、飞禽的观察以及生产过程的模仿。“转圈舞”是一种带有自我娱乐性质的群众性歌舞,男女都参加,边唱边跳。“假面舞”是融进了宗教内容的由“萨满”跳的祈求狩猎获得丰收的祭祀舞。”
对于大山里的鄂伦春人,难得有人能来到深山老林,对于穆羽三个来自于大山之外的客人,淳朴的阿什库父母当然热情招待。
一个多小时,具有鄂伦春特色的午餐就准备好了。
周围的几个‘仙人柱’里的鄂伦春邻居也过来一起吃肉喝酒。
在仙人柱的中间燃烧的篝火上一个吊着大铁锅,里边煮着一大锅狍子肉和野猪肉,阿什库的母亲是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她笑眯眯都把煮好的肉锅里捞出来,又重新在篝火上放了一个铁锅,把清水烧开后,把处理好的飞龙鸟肉放了进去说是在吊飞龙汤。
据说飞龙鸟的肉其实并不好吃,但做成汤却鲜美异常。
鄂伦春族很注重礼仪,尊老爱幼是传统。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让老者坐在正位,饮酒要由老人开杯,吃肉吃饭要等老人举刀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动。
果然,当煮成奶白的飞龙汤盛出来的时候,阿什库的妈妈在上面撒上了一把腌制的野山葱碎末,拿起勺子喝上一口,哇塞,那鲜美的味道滑过舌尖,真是太爽了。
那惬意的表情,让屏幕前的人都不免直咽口水,把大家的食欲全都刺激起来了。
鄂伦春人喜欢吃半生不熟的、带着血筋的肉,他们觉得那样才够鲜美,壮力滋补。
看着他们用刀一大块块地把还带着血筋放进嘴里大嚼着,穆羽他们几个都看得愣眉愣眼,林琳都看傻了,这些人怎么都吃生肉呢?
安巴被他们的样子逗得捂着肚子笑个不停,特意给把那些肉在锅里煮了二十多分钟,几个人这才学着他们的样子,用刀切了一块肉,蘸了放在碗里的盐水,放到了嘴里。
“味道真的很好,毕竟还是野生绿色食品啊,醇香味美!”
穆羽对着镜头这样说,让‘仙人柱’的鄂伦春人都十分新奇,感叹不已。
席间,因为喝得高兴,几个鄂伦春男人还吹起了“朋奴化”(铁制的一种口琴)、打起了“文土文”(手鼓)。
阿什库还表演了鹿哨、狍哨,它们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乐器。
可爱的安巴姑娘还跳起了《红果舞》,眼神还有意无意地瞟向穆羽。
。。。。。。
听说鄂伦春族好客,宾友光临,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临别之际,还要馈赠自家的土特产。鄂伦春族待客纯朴、诚恳,猎人驮肉归来,不管相识与否,只要你说想要一点肉,主人立即把猎刀交给你,从何部位割,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动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穆羽他们在要离开扥时候,阿什库父母又拿出一些嗮干的狍肉干和都柿果酱,还有一些猴头蘑和一些晒干的山野菜。
穆羽几个当然过意不去,把一千块钱放在桌子上,阿什库父母推辞半天才感动地收下。
这一千块钱对于在深山老林的鄂伦春一家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有时候,猎物虽然能提供食物,但并不能方便地兑换成钱。
几个人坐上了阿什库的雪爬犁已经走得老远,阿什库的家人和邻居还站在‘仙人柱’门口向他们张望招手呢。
在路上,阿什库还给他们讲了不少鄂伦春的一些事情,他说:“鄂伦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阳神、月亮神、北斗星神、火神、天神、地神、风神、雨神、雷神、水神、青草神、山神等等。除自然崇拜外,鄂伦春先民还崇拜“牛牛库(熊)”、“老玛斯(虎)”图腾,鄂伦春人忌讳直乎熊、虎名、而是称它“宝日坎(神)”、“诺彦(官)”、“乌塔其(老爷)”。鄂伦春族对祖先崇拜十分盛行,而且现在还在还是这样。
五条大猎犬拉着雪爬犁在雪上飞快地在林中穿行,茫茫的山野辽阔而宁静。
阿什库有些醉意,扬起鞭子就唱了起来:
高高的兴安岭,
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面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呀一匹烈马,
一呀一杆枪,
獐狍野鹿满山满地,
打呀么打不尽。
高高的兴安岭,
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面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呀一匹烈马,
一呀一杆枪,
獐狍野鹿满山满地,
打呀么打不尽。
唱完了,眼睛湿润了,感叹道:“那样的日子已经远去了。”
穆羽拍拍他的肩膀上,望着茫茫雪原来了兴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
林琳“切”了一声道:“要是真有才,自己即景生情作一首,别在那里拾人牙金!”
穆羽不服地道:“那你有才,你来几句啊!”
林琳张嘴就来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穆羽哼笑道:“脑袋空不要紧,关键不要进水啊!还‘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荒郊野外哪来的灯!?”
第五十二章 永远不变的主题:英雄救美!
一向伶牙俐齿的林琳哪里受过这等讥讽,小辣椒的脾气上来了,“你立刻给我滚,马不停蹄的滚!”
说着动手,就去推穆羽,雪爬犁正在前行,穆羽向后躲闪,两个人的重量全都压在了后面,爬犁一下子失去了重心,顷刻就翻了车。
“妈呀!”林琳惨叫一声,雪路两边正好是个陡坡,林琳的身体顺着陡坡就滑了下去。
这一瞬间的事情,众人都没反应过来,穆羽大惊失色,顺着陡坡也就滑下去,试图抓住林琳的衣服,因为山下就是一片茫茫的万丈山崖。
直播间的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这也太惊险了!
“这不是要出人命了吗?”
“也怨她自己,瞎作什么!这下要是跌下万丈山崖,定死无疑!”
“我说你们能不能有点同情心啊,人家女孩都这样了,你们还这样说!”
林琳连连惊恐的地尖声惊叫,花颜失色。
“天啊!难道我真的就这么摔死了不成?!”
忽觉身上的帽子被什么东西拉扯住了,身体跟着停止了滑动。
“甭动!”是穆羽的声音。
林琳瞬间泪流满面,她明白穆羽抓住了她,不,原来是穆羽用脚勾住了她的帽子!而穆羽双手抓住一颗半山腰的一颗小树干上,妈呀!她的心又一次颤抖起来。
“上面快点救人!”
穆羽向上面的韩飞和阿什库嘶喊。
韩飞急得直搓手,阿什库飞速从爬犁底下的工具箱里拿出一个带有抓钩的绳索,这是他们秋天上树采摘红松松籽时用的一种脚扎子。
他把脚扎子固定在一颗树上,把绳索放了下去
“谙达,你抓住绳索,把绳子递给姑娘!”
穆羽向阿什库竖了竖大拇指,韩飞飞速打开摄像机,对准了山下的一切。
“林琳,快抓住绳子!”穆羽把绳子正好顺到了林琳身边。
林琳已经被吓得六神无主,虽然抓住了绳子,脚却悬了空!
“啊,妈呀,穆羽快救我!”林琳一阵哀嚎!
“老顽童,你快别录了啊,和阿什库一起抓住绳子拉,我要下去!”穆羽向下喊道:“林琳你绳子千万别松手,我这就去救你!”
说完,身体顺着绳子就滑到林琳身边,用安全带把林琳绑好,栓在自己身体上,“你千万不要乱动,一定要抓住我!”
好在来的时候,装备齐全,户外登山鞋起到了防滑的作用,穆羽抱着林琳慢慢地向上移动着。
汗顺着穆羽的脸颊淌了出来,头上升起一团雾气,用尽力气向上攀爬着,脸因用力变得通红。
林琳稍稍平静,睁大了一双如同受惊了的小鹿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穆羽的脸,戳中心底最柔软的深处,眼泪突然无声地喷涌了出来。
她从小失母,父亲再娶,很少有人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她总是像一个全身长着刺的小刺猬,用她独有的尖牙利齿把自己封闭的严严实实,没有人知道她的家庭和身世。
听到了林琳的呜咽声,穆羽低头柔声道:“别怕,林琳,只要有我在,就会没事儿的!”
没想到穆羽光顾着煽情了,却忘了脚下,一脚踏空了。
“啊!啊!”上面的阿什库和韩飞同时大叫起来,冷不防的突然的加重,差一点被带掉到下面去,阿什库果然力大无比,瞪大眼睛、鼓足力气,就把同时悬空的两个人又拉了起来。
“啊!妈呀”林琳本能地发出尖叫!
“天啊,小心啊,小穆!”韩飞都要无语了,我靠,都什么时候了,你小子还有闲情泡妞呢!都要没命了,你专心点,知道不!你大爷的,你这多情的吊样,老子就服你!
“谙达,你的脚一定要踩住了,不能悬空,因为太滑用不上劲啊,刚才我们也差点掉下去!危险啊!”
穆羽故作镇定地深呼一口气,瞅准那颗半山腰的小树,伸出脚来一下子勾住了,两个人的身体总算不再悬空了。
阿什库终于抓住了一棵可以固定身体的树,就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对韩飞道:“这太好了!你可以咔擦咔擦了!”
韩飞当然领悟了他的意思,立刻扛起了摄像机!
穆羽见了差点晕倒骂娘,尼玛,都什么时候了,这货竟还不忘用摄像机来拍摄这危险的瞬间,也是醉了。
“呜啊。。。。。。呜啊。。。。。。!”阿什库嘴里发出几声这样的吼叫,双臂一震,又一震猛一用力,就把一共三百多斤的两个人一起拽了上来。
“哇,太厉害了!”韩飞叫了起来。
林琳在一安全上来的那一刻,就“呜呜呜!”地一头扑到穆羽的怀里,抱住了他的腰,哭个不停,把个穆羽惊喜的不知如何是好了,两只手想抱又不敢抱,想拍又不敢拍,“好了好了,别哭了别哭了,现在不是安全了嘛!”
“喂,喂,打住,打住!这英雄救美的桥段可以免了!啧啧啧!”韩飞一脸的艳羡,吐槽道。
“噗嗤!”林琳被气笑了,急忙害羞地挣脱了穆羽拍着她后背的手臂,低了头闪在了一边。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短促而急切的手机铃声,原来风雪已停,大概通讯线路已恢复。
“谁的!?”
原来是林琳的手机在响动。
“喂,什么事”林琳冷冷地道,却不小心竟触屏按了免提扬声器,一个富有磁性的男人声音传了出来:
“你这和谁说话呢,连你老爸也不称呼,还‘喂,喂’的?!林琳,你这几天手机一直关机,我都要担心死了,你在哪儿?”
林琳慌忙想要扬声器关掉了,忙走到了一边,“我好着呢,在野外郊区呢,死不了,行了,我挂了啊!”
“别挂别挂啊!野外?你一个女孩子在野外做什么,多危险啊,我让司机去接你吧”林父急切而关切地道。
“不用,我安全着呢,回去打电话吧,挂了!”
林琳一脸的淡漠,咔擦就挂了电话。
韩飞和穆羽面面相觑,我去,这怎么和自己老爸这样说话?啥态度嘛。
不过他们同事这么久了,谁也没有听林琳说过自己关于家的一句话,从来没有说过一句!
哪怕一句!即便有人问了,她也总是有意无意地逃避、找别的理由打岔过去或者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所以就没人再问起此事了。
第五十三章 你是中国的,还是苏联的?
气温终于回升,长安越野车终于打着火了,和阿什库留下了联系方式,大家互相恋恋不舍地告了别,阿什库就赶着狗爬犁离开了。
等他们把阿什库送给他们的山货放进后备箱,才发现他们迷了路,顺着公路向前开了一段才看到路边的路标,竟然写着这样的两个字:嘉荫。
“嘉荫!?怎么可能?!”
穆羽差点把车棚撞个洞。
“开什么玩笑?!这个地界是嘉荫?!”韩飞瞪大眼睛摇下车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次去看路边的指示牌,还是明晃晃的写着:嘉荫!
坐在副驾驶的林琳一直闭目靠在椅子上,听到此处,不由得激灵一下坐直了身体,也向外边望去。
要说别的地方她也许不知道,嘉荫这个地方她是知道的。
怎么可能到嘉荫了呢?那路程离他们的出发地可是相距很远的,相距近千公里,开车也要近10个小时的路程,难道他们开的是飞机亦或火箭?
“我知道嘉荫的,是个属于YC市的一个边境小镇,那里是个恐龙的发源地,现在还有恐龙博物馆呢,我去过的。”
林琳顿了顿又道:“但是不可能的,嘉荫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怎么可能到了中俄边境呢。”
韩飞又惊又喜道:“我倒是知道绥芬河、黑河那边是和俄罗斯的贸易口岸,可是嘉荫我还真不知道耶!漂亮的俄罗斯妹子有没有?”
林琳已恢复了平静,白了他一眼,哼了一声,不搭理他。
因为刚才经历了一场虚惊,穆羽一直未来得及去看手机,他这一看,竟被惊掉了下巴,直播间又一轮关注热潮,粉丝暴涨30万。
“刚才可真惊险啊!”
“那特么的惊心动魄了,关键都是没有才拍的现场直播哈!”
“永远不变的主题:英雄救美!哈哈哈!”
“穆羽主播,你在不在?屏幕怎么是黑色?怎么看不到人呢?”
穆羽嘴角泛笑:“先等等我亲爱的观众们!
他必须先把直播间关掉了,不然,他总感觉心里没底,有种不确定不真实!
他要上导航先确定一下,自己的地理位置,是不是真的像路边的路标指示牌一样,他们此刻的位置真的就是中国的中俄边境:嘉荫!
作为百科全书的穆羽有一点是知道的,嘉荫也是鄂伦春人的聚集地,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只有这里才能看到真正的鄂伦春人,不然不会这样的巧合。
打开导航,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依旧是嘉荫!没错,嘉荫!
真特么的神奇,不是自己觉有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还是带着身边这两位一起穿越的?
也许是大暴雪的原因,他们迷了路,走错了方向,一直开到了这里,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好吧,既来之则安之!
“现在我可以宣布,我们现在所处位置就是在中俄边境嘉荫的地界,距离JY县城只有六七公里的样子!”
林琳一拍手笑道:“真的啊,这个地方我是来过的,很小很美的一个小镇,和俄罗斯一江之隔,在江的这面就能看到俄罗斯姑娘在大棚里采摘西红柿!”
“哇塞,果然有俄罗斯妹子!我喜欢!那现在我们快到江边去吧,我要用摄像机记录一下俄罗斯妹子是怎样采摘西红柿的!”
韩飞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说道。
“切,美得你吧,那里是有部队军人岗哨,是不准随便拍照的!”。
穆羽微笑道:“作为我这个百科全书,嘉荫我也是知道的!”
林琳神秘地道:“我知道你知道的多,但这里却不一定没有我知道更为详细!你们知道吗?其实这里有很多俄罗斯的后裔,他们集中住在一个叫桦树林子村里。。。。。。。”
“那快点嘛,咱们就像桦树林子村进军吧,我要看看中俄混血美女!”
“瞧你胖得跟个天蓬元帅似的,还中俄混血美女?人家才不喜欢你这胖样呢?”平静的林琳又恢复了从前的伶牙俐齿!
“唉,你这话让我的这颗中国心碎的,捧出来跟饺子馅似的!”
林琳难得的打开了话匣子道:“现在的嘉荫和俄罗斯的巴斯克沃口岸已经正式开通通货。嘉荫对应口岸巴斯克沃属俄罗斯比罗詹犹太自治州奥布卢契耶区所管辖,地处俄阿穆尔州和犹太自治州的交界处。
“其实,很早以前,中俄两国的人民就互有往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为躲避战乱,有一批俄罗斯人偷偷地渡江来到对岸的中国,并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繁衍生存了下来。如今,他们已成为了真正的中国公民,过着和中国公民一样平等自由的生活,他们就是生活在JY县常胜乡桦树林子村的俄罗斯后裔。”
穆羽仔细地听着,用余光看了一眼今天话如潮水的林琳,忽然发觉林琳的五官竟然有种欧范,不像是一般中国人的五官,她的五官似乎更立体,鼻子翘挺,睫毛又密又长,眼睛又大又深邃,难道,难道。。。。。。。
他们的车子按林琳的指引,来到了位于JY县西北部的常胜乡桦树林子村。一进村,一排排红砖亮瓦的住房便映入眼帘,几乎每户村民家的院里都停放着一台到两台农用机械,有的村民家还购置了联合收割机。
不时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村民走过,他们中有的非常像外国人,林琳指着那些人道:“瞧,这就是俄罗斯后代。”
正说着,就看到一个人特别像俄罗斯人的姑娘,高高的鼻梁,深凹的眼眶,灰蓝色的眼睛……金黄的长发披在肩上,身材高挑,性感婀娜!
“哇塞,真的呦,真的是俄罗斯妞啊!么么哒!”韩飞立刻打开了摄像机,对着街上的女孩子就拍了起来。
那姑娘有些惊奇的看着他们的车,像是在打招呼说:“你好!”
林琳立刻摇下一车窗笑道:“不离别特!”
那金发碧眼的姑娘立刻就回应道:“不离别特!”
韩飞立刻打开车门下了车问她:嗨,美女,你从哪来的啊,是中国的啊,还是苏联的?”
姑娘很洋范地耸了耸肩道:“我不告诉你!”
。。。。。。。
今天是推荐的第二天,谢谢亲们的支持,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谢谢你们!读者群号:。欢迎加入!
第五十四章 神秘的俄罗斯村
韩飞厚脸皮继续粘牙道:“为什么啊?美女!就告诉我呗!”
金发碧眼的姑娘莞尔一笑,不再去理会他,笑着和林琳继续低声交谈,把个穆羽和韩飞听得云山雾罩的。
“喂,喂,你们在说什么鸟语呢?”
两个女孩像没听到一样,兴高采烈地像是多年老朋友似的说个不停。
被晾在一边的韩飞只好回到车里,“喂,她怎么会说俄语呢?”
同样的问题,在穆羽心头缠绕。
难道这丫头也是混血儿不成?我就说嘛,她细腰丰臀、前挺后翘的,哇塞,这运气好起来啥都挡不住!哥们我是不是掏上了?要是生孩子的话,会不会也长得和她一样漂亮?嗯,最好生个可爱的女孩,不不不,最好是一男一女!
哈哈哈,我这会怎么又跑偏了呢,扯远了哈!
“我哪里知道她怎么会说俄语呢,再说会说几句俄语的H市姑娘也大有人在的!”
林琳和那姑娘说着说着都笑了,又用汉语交谈起来,“我叫Дарья达莉娅!”
林琳笑道:“嗯,我叫林琳,俄国名字叫Екатерина叶卡捷琳娜,你的名字‘达莉娅’的寓意是:拥有善良的意思吧?”
金发碧眼的姑娘惊喜地上前拉住她的手道:“想不到你还知道这么多的俄语,我大多都不会说了。”
林琳也握住她的手道:“其实,我也会说的不多了,等有机会我要好好去学习一下。”
姑娘点头道:“我也曾这么想过的,让我猜猜你的名字:Екатерина叶卡捷琳娜的汉语意思,嗯,是纯洁的意思吧?!”
大冷的天,韩非和穆羽居然摇开了车窗,支棱着耳朵听她们说话,也是真有瘾了。
哇,发现个大问题!原来林琳还有个俄语名字,叫什么什么琳娜?
达莉娅很热情地就请他们到她的家里做客,当然,穆羽还是跑到了村里唯一的一家小卖铺买了一大堆零食、水果,蔬菜和熟食拎了回来。
达莉娅的父母都很热情,盛情招待林琳他们吃午饭。
达莉娅的父母像极了俄罗斯人,他们介绍说:“他们就是生活在JY县常胜乡桦树林子村的俄罗斯后裔。据了解,这个村共有人口464人,其中有俄罗斯血统就占三分之一。”
正说着,到村民家指导备春耕工作的胡主任从外面风风火火地赶了回来。细一看,村委会主任胡长友确实也长得非常像俄罗斯人,高高的鼻梁,深凹的眼眶,灰蓝色的眼睛……见到穆羽和韩飞的惊奇神情,胡主任爽朗地笑着说:“我的头发走是后染成黑色的,要不,和我的胡子一个颜色,就更像了。”
胡主任说,早些年到外地去走亲戚,走在街上,人们都惊奇地围过来,有时会一直跟着走很远,边走边问他:“你从哪来啊,是苏联还是中国啊?”
胡主任说,因为与俄罗斯人长得非常像,还闹出过不少笑话呢。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岸的苏联采伐工人采下的木材大多采用顺江漂运的方式运到下游。有时桦树林子村的村民就到江里趁机打捞一些过了界的木材,留着自己用。一次,几名村民在打捞时,遇到了苏联的水警。水警不让别的村民去捞木材,却对俄罗斯后代非常宽松,用手指着比较粗大的木材,比画着让他们拿粗一点儿的。事后,村民们分析,大概是苏联水警认为这些人是本国人,才这么做的。
据胡主任介绍,因为当初从俄罗斯偷渡过来的大多为女性,所以,这里居住的俄罗斯后代大多随了父亲的中国姓,其中以胡、丛、任等几大姓氏为多。
在桦树林子村,人们习惯地把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批偷渡过来的俄罗斯人称为第一代,以后他们的子孙依次为第二代、第三代……现在,这个村子里年龄最大的俄罗斯后代是73岁的原桦树林子村老村长丛广信,按村里人的排辈法,他属于第二代。第一代的俄罗斯人都已不在了。最小的俄罗斯后代是只有20个月大的、付主任的小外孙——穆月,他是第五代
丛广信是村里年纪最大的俄罗斯后代,他和老伴李玉芳都是有着俄罗斯血统的混血儿。回忆起自己的母亲,丛广信眼中满是深情。
丛广信的母亲是俄罗斯人,上世纪三十年代,为了躲避战乱,当时只有20岁的母亲随着伙伴一起偷偷渡江来到中国,在常胜乡的常家村落下了脚,并与当地的农民组成了家庭。在丛广信的记忆中,母亲高高的个子,皮肤白皙,金黄的头发,非常漂亮。还会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和汉语。母亲爱穿裙子,无论春夏秋冬,她都穿着自己手工制作的布裙子。
丛广信的母亲与李玉芳的母亲是一同从当时的苏联来中国的,在异国的土地上,她们互相帮助,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李玉芳说,小时候,自己的母亲和丛广信的母亲交谈的时候都是用俄语,她当时只是觉得两人说话的时候很有趣,但自己却一句也听不懂,母亲也从来不教她说俄语。后来,母亲把她许配给了丛广信。
如今,老两口已相携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共同养育了8个儿女,现在,儿女们已相继成家立业,并各自生儿育女。每逢年节,一家子大大小小32口人聚在一起,好不热闹。
当穆羽问起在俄罗斯还有没有亲属时,丛广信说,有是有,但都好长时间没有联系了,不知道亲属们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前几年母亲去世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一再说,也不知你舅舅怎么样了,不知道能不能联系到他们。丛广信伤感地说,母亲是带着对亲人的思念走的。
会接生的依莲柯
谈话中,一位叫刘长凤的大娘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自己与俄罗斯朋友依莲柯的故事。
依莲柯是桦树林子村村委会主任付长友的奶奶,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从苏联偷渡来到中国的。说起依莲柯,今年69岁的刘大娘不禁流露出思念之情。
刘大娘共有5个儿女,大女儿今年50岁,小儿子也已经34岁了。她说,自己的5个儿女都是依莲柯给接生到这个世界的。
韩飞聚精会神地扛着摄像机,兴奋地说不出话来,穆羽这小子真行真幸运,这回回去,栏目要是不火的话,天理难容,不!不火的话,我吃大便!
第五十五章 传承下来的的习俗
林琳一直静静地眨巴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并不说话,只有穆羽偶尔对着他有着高清摄像头的直播间说几句,剩下的时间也是在静静地聆听,很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穆羽又把阿什库送给他们的野生狍肉干和一些山特产品拿出来和众人分享,大家一边吃着喝着,感觉特别愉快。
刘大娘说,那时候,村里没有卫生院,女人们生孩子都是请村子里的接生婆来帮忙。自从依莲柯来了之后,村里就多了一个洋接生婆。谁家女人生孩子,只要找到她,她马上就会来到产妇身边,细心地帮助她们接生。
依莲柯性格温柔,待人亲切。她有高雅的气质,姣好的面容,一笑起来,眼睛里漾出来的亲切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遇到产妇待产时间长时,她都耐心地坐在产妇身旁,给她们讲故事,分散她们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带给她们的烦躁。刘大娘的大女儿出生时,由于待产时间长,疼痛把她折磨得一点精神都没有了,依莲柯坐在她的身边,用毛巾细心地为她拭去额头上渗出的汗水,并给她讲自己家乡的小故事,还为她哼唱家乡的歌曲,慢慢地,她暂时忘记了疼痛。就这样,依莲柯一直衣不解带地陪了她两天一夜,直到孩子安全降生,依莲柯又嘱咐了她一些护理孩子的常识,才放心地离去。
依莲柯的接生技术很好,无论是顺产还是难产,她都能应付自如。产妇什么时候生产,她只要用手一摸,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慢慢地,村里的人都十分信任她,女人们更是把她当做了自己的亲姐妹,有什么话都愿意和她说。
时间长了,依莲柯也向她们说起自己的家乡,讲自己在苏联时的生活。有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得高兴了,依莲柯还会用俄语唱上一段苏联歌曲,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异国的优美曲韵。夏天,村里的姐妹们相约着到江边去洗衣服,依莲柯就会向着对面家乡的方向望啊望啊,常常忘记了搓洗手中的衣服。每到这时,大家就说:“依莲柯又想家了。”
依莲柯十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