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音乐传奇(芦苇)-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没问题,架子上没有吗?”阿翔说着,站起身来。
“没有,都找了小半天儿了。”林子耸耸肩道。
“哦,我再帮你找找。”阿翔说着,转身打开身后的一道小门,里面是个小型的仓库,一个个大纸箱整齐的码着,上面用黑色的粗记号笔写着音乐的类型,分类很细致,看得出翔子是个很细心的人。
“流行民乐二十首,呵呵,林子,你怎么时候也听上这种大杂烩的东西了,以前你不是一直都买专辑的吗?我这儿前两天还刚到了马迪的秦风古韵,你不来一盘听听?”阿翔边找边说道。
“你说那盘啊,早听过了,呵呵,马老师的东西的确地道,不过总听也有烦的时候啊,总得换换口味不是?”林子笑着说道,看着翔子在帮他找CD,也不着急,站在货架上随意地看着。
“流行民乐二十首,找着了,你看看是不是这本?”翔子说着,拿出一本以白色调为主体的CD唱片,上面印着一副中国水墨画,还印着一只笛子。
林子接过CD,翻了过来看了一眼背面,没错,最后一首的位置,赫然写着《月亮之上》的曲名。
“没错,就是这盘,翔子,谢啦!”找到了自己想到的东西,林子很满意,付了钱后和几个同学一道离开了。
“呵呵,流行民乐,没想到这些科班生也会喜欢这些东西。”翔子说着,看了看纸箱里只剩一盘的孤零零的“流行民乐二十首”,他这才意识到,这本CD还真是挺畅销的。
一般来说,阿翔每次进货,每张CD通常都是进三到五张,特别畅销的则会进十余张不等。这类大杂烩的东西销量一般,阿翔记得自己也只是进了五张,没想到三天前进的东西,现在居然只剩下一张了。以往的销售经验告诉他,这样的情形,说明这张CD很有畅销的潜质。
拿出最后一盘“流行民乐二十首”,阿翔端详了一番封面,也没看出什么不同来,想了想,他撕开了封面,把CD拿出来放进了碟机。
第一首是周冰倩的《真的好想你》,是用二胡拉的,这首曲子阿翔已经听过许多遍了,没什么新意,听了几句就翻了过去。
第二首是笛子曲《紫竹调》,传统的民乐伴奏,也没什么奇特的地方,阿翔并不认为这首曲子能入得了林子他们的法眼。要知道,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曲子根本瞧不上眼。附中那帮小孩儿吹的,都比这个难得多。
第三首、第四首、第五首……一曲曲换下去,阿翔有些听烦了,同时心里也越来越奇怪,明明是一盘很无聊的CD嘛,怎么会卖得这么好?
要不是他耐性好,恐怕此刻早已经把CD退出来了,要知道,作为一个喜爱音乐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听自己不喜欢的音乐更痛苦的事了,这不但是浪费时间,更是一种折磨。
看了看CD机液晶屏上显示的数字,已经是第十九首了,阿翔叹了口气,继续按下了“下一曲”的按键。同时,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封面。
“《月亮之上》?呵呵,这曲子名字倒奇怪,没听过。”阿翔摇了摇头,随手把CD包装盒放在了旁边的几上。
一阵清澈如水的筝音从音箱中传出,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清新味道,让人顿时耳朵一爽,似乎连音箱都换了一对般。
“呃?”原本漫不经心的阿翔,耳朵一下子竖了起来。
阿翔店里的箱子,是正品的进口罗兰书架箱,别看外观小得不起眼,只有三十厘米高,可性能却是不俗,绝对称得上HIFI专业级音响。播放CD的碟机,也是飞利浦的高级货,这套设备,最少得小一万块钱。对于喜欢听音乐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一套专业级的音响更重要了。
而此刻,在这套专业级HIFI音响的解析下,清澈的筝音每一声,都如同拨动在人的心弦上一般,看似简单、直白的筝音,却有着直指人心的魅力。
这是从未听过的旋律,但乍听之下,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那清新、自然的意境中,听着那清澈干净的筝音,阿翔觉得自己整个人的呼吸都似乎顺畅起来,人更是如同徜徉在一片翠绿的竹林里,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舒适无比!
“这才是真正的筝音啊,返璞归真,直指本心,妙啊!”阿翔赞了一声。
“咚!”随着一记震撼的低音鼓响起,筝音戛然而止,一阵如烟般的新笛响起,如同来自九霄之外,说出不的洒脱、自在!
旋律还是刚刚的旋律,只不过由笛子演绎出来,却更多了几分仙灵之气,那声音听得既水灵又飘逸,全不似之前阿翔听过的那些笛子曲,让人心烦意乱。
阿翔不是很喜欢笛子,在民乐里,他最喜欢的是古筝。但今天他才发现,原来笛子也可以如此动听!他像发现了新大陆般,贪婪地听着那清新的乐曲。
店内,不知何时已经聚集了十几个学生模样的人,他们或是刚刚在店里挑选CD的,或是在附近闲逛听到音乐走进来的,此刻,这些人和阿翔一样,全然忘记了自己之前来的目的,沉浸在了这美妙而清新的音乐中。
短短两分多钟的曲子,很快放完了,而在众人听来,却只是一瞬的功夫。
“这是什么曲子?太好听了!”
“是啊,我太喜欢里面的笛子了,吹得太有味道了!”
“古筝弹得也不错,哈,回去我要练一练,老板老板,再放一遍!”
“对,再放一遍,这曲子太好听了。”
……
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这些人,阿翔愣住了,他们是什么时候进来的?
第207章 热销(下)
阿翔没想到,一首普通的休闲音乐,居然也会有这么大的魅力。
这首曲子,他已经放了第四遍了,而店里的人,也由刚刚的十来个,变成了二十多个,其中大部分都是中音附中的学生。
这些人,可都是音乐界的“天之骄子”,耳朵之挑剔,远非一般人能比,可是,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被这首曲子吸引了。
阿翔也兴奋了起来,经过了一开始的震撼之后,他已经嗅到了这里面的商机。
将CD机设成单曲循环,在应付了无数人,答应他们明天就可以到货后,阿翔在下了班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音像批发的地方,他准备一次多进些这种碟,看那些人的反应就知道,这首曲子肯定会热销的。
阿翔进货的地方是中关村的阳光大厦,大厦的一至三层,是大型的音像制品批发超市,每天来这里进货的人都有很多。不光是北京本地的,附近许多市县的音像商也会来这里进货。一来是因为这里的货源足,二来是这里的货新,几乎所有最新上市的音像制品,这里都可以找得到。
阿翔径直上了二楼,来到一家名叫“四海音像”的大型批发点,这是他的“老地方”了,两年多来他一直来这里,和这里的老板还有员工都很熟悉。
“哟,小朋,今天你值班啊。”阿翔进了店里,看到一个瘦小的青年,笑着打了声招呼。
“是啊,翔哥,大前天你不是刚进完货吗,怎么今天又来了?”叫小朋的员工笑着和他打着招呼道。
“呵呵,货不够卖,再进点。”阿翔说着,就熟门熟路地来到民乐区,找起了那张碟子。
“流行民乐二十首,呵呵,总算找到它了。”阿翔把那张CD抽了出来,递给小朋说道,“小朋,这盘碟,再给我来一百张”
“你要这么多干嘛?”小朋有些意外地问道,不过等他接过那张CD的时候,脸上便露出了笑意。
“呵呵,原来是这盘,怎么样,卖得好吧。”小朋显然是见怪不怪了,扬了扬手里的CD说道。
“是啊,你怎么知道的?”阿翔刚问完,随即便醒悟过来,他这里搞批发的嘛,想必这两天肯定有和自己一样的店主,发现这盘CD好卖,所以过来进货了。
“那还用问,因为那首《月亮之上》呗,呵呵,阿翔,你不知道,我们已经进了好几次货了,那些零售商天天催我们,催得我们头都大了,我们也没办法,找了那家叫时代唱片的,让他们加快供货,可他们第一批也没出那么多张,已经快卖断货了,你今天来得还算巧,我这儿还剩下二十张,你要就都拿走,晚了可就没有了。”小朋笑道。
“这么火?”阿翔惊讶地问道。
“呵呵,你也是卖CD的,你说呢?不火你会来我这儿进货?”小朋笑道。
“嘿嘿,那倒也是,你还别说,我听的休闲音乐也不少了,可像这样风格的曲子还是头一次听到,哎,就不说了,那音质,那感觉,太棒了!”阿翔一边说着,一边催促着小朋赶紧去取货。
过了片刻,小朋手里拿着一摞白色的CD走了出来,看样子足有二十来张。
“小朋,赶紧的,上次那盘民乐二十首,再给我来五十!”阿翔刚待伸手去接,身后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
“哟,大卫哥啊,真不好意思,我这儿就剩二十张,刚刚都给阿翔了,我们已经去催货了,估计再过几天就能到了,你再等等吧。”小朋一脸不好意思地笑道。
“什么?再等几天?不行不行,我那儿好几个熟客都跟我说好了,天天催着要呢。”身材高大的大卫,说话也有股子粗爽劲,看着已经接过那摞CD的阿翔,连忙笑着问道:“翔子,你看能不能分给我几盘救急?实在不行,我按零售价给你也行啊,哥们儿说的好事,我也不好失信于人不是?”大卫笑着说道。
“大卫哥,看你说的什么话,大家都是朋友嘛,喏,分你五张,够意思吧。”翔子笑着说道,随即拿过五张递给了大卫。一张CD也赚不了几个钱,大家都是做这行生意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也犯不上为了这个搞僵了。
谁料大卫接过了这五张,脸上的表情却还是不满足,一脸不好意思地笑道:“那个,翔子,我这儿要货的有点多,五张实在是少了点儿,再来几张,嘿嘿。”
“不是吧,大卫,五张还少啊,不行不行,你那儿有熟客,我那儿也有啊,都答应人家了,这几张,我也不够分的。”眼看着大卫还不知足,阿翔连忙抱紧了手里的CD。
“哎,你这家伙,真是的!”大卫笑着说道,见从他那儿拿货没戏了,转身又和小朋诉起了苦。
“我说朋子,你说这个时代音像也太小气了点,发行一张CD,怎么就搞那么几张啊,卖都不够卖的,哎,等下批到货了,一定先给我留着啊。”大卫说道。
“呵呵,大卫哥,这我可和你保证不了,好几份儿都和我打着招呼呢。你啊,还是勤跑几趟吧,这货紧俏,来了一箱,很快就批完了。”小朋一点面子也不给大卫。
“行,明白了,哥也不求别的,到了货给哥个电话,这总成吧。”大卫笑道。
“行,那绝对没问题,不过你得抓紧啊,晚了可能就抢不到了。”小朋笑着说道。
好不容易把两个人打发走了,小朋有些感慨。他干音像批发这行,也有几年了,除了那些天王巨星的演唱会CD之类的,还真没看到有什么CD买得这么火爆,而且还是一盘大杂烩的东西,就因为那一首曲子,厉害啊。
小朋的货柜上,还有一盘打开的“流行民乐二十首”,那首《月亮之上》他也听过了,说实话他真挺佩服那个刘宇凡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乐坛新人,居然只凭着一曲单曲,就有这么大的影响,这家伙太厉害了!
与此同时,京城的另一边,时代唱片公司内部,也因为这张唱片,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时代唱片公司是一家小唱片公司,和百代、英皇、滚石等巨无霸相比,就如同航母面前的一个小舢板般,不值一提。不过就是这么一家小公司,却因为前段时间发行了一张按照惯性来说根本不可能赚钱的大杂烩CD,而火了一把。
前期发行的十万张投放市场不到一个星期,就已经销售一空,这让公司销售部的人大吃了一惊。要知道,在发行的时候,十万张这个数目他们心里都是没底的,要不是因为再少印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他们连这个数都不敢印,毕竟这是一个小众且冷门的类型。
可没想到的是,唱片销售居然会如此火爆,原本预计要卖几个月的CD,居然一个星期不到就卖光了。听着那些批发商们打来的催货电话,销售部的人员忙得头都大了,不过脸上的笑容却是没断过,东西好买就意味着利润高,他们这些销售人员的奖金自然也少不了!
这里面最得意的,自然要算是李艺了,他没想到无意间签的一首曲子,居然会有如此好的效果,想到这儿,他真有些感激起自己的老姐来。公司的董事长已经表扬他了,还给他发了一笔数目不菲的奖金,这都是那个叫刘宇凡的家伙给他带来的啊。李艺这两天已经无数次的感谢过这个还没见过面的家伙了,甚至想着什么时候有时间,要好好地请他吃一顿饭。不过现在是没有空了,唱片的热销,让李艺也忙碌了起来。
远在阜安的刘宇凡,还不知道,他的第一首新民乐作品,已经开始在数百里之外的京城,悄然热销了起来。现在,他正在一中等待着石叔诚传来的好消息呢。
这天是周日,一大早,刘宇凡就来到江海,将二大爷马华和马怀远、王宝成三个人接到了一起。
等待石叔诚消息的这段时间,刘宇凡也没闲着,有空就开始和三人排练《新康定情歌》这首曲子,经过不断的细化雕琢,这首曲子已经十分完善了,今天就是录DE摸的日子,刘宇凡已经和魔笛音乐工作室的人员联系好了。
车子是马文东找来的小货,后面的车厢内,一面巨大的中国鼓正摆在中央,这是二大爷马华的“利器”,一会儿他就要在这上面“大展神威”了。
“马老师,二大爷,准备好了咱们就出发吧。”刘宇凡笑着说道。
“呵呵,走。”马怀远拎着手里的笛包,笑着说道。这段时间和刘宇凡一起练习这首简单的《新康定情歌》,他还真有些喜欢上这曲子了。想到一会儿就将把曲子制作出来,他的心里还是有些激动的。
二大爷马华也很激动,那个啥“录音棚”他还没进过呢,觉得很新鲜。
车子缓缓地在市区穿行着,二十多分钟后,停在了魔笛音乐工作室的楼下。
“我们上去吧。”刘宇凡指挥着两个工人把大鼓抬了下去,自己则带头,领着几个人向里面走去。
第208章 《新康定情歌》出炉!
魔笛音乐工作室的小李,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抬着大鼓来录音的,这或许是他来音乐工作室以来,见到别人携带的,个头最大的乐器了。
好在录音间的空间够大,小李挪开中间摆放的一台roland电钢之后,那面大鼓被两个工人安在了舞台中央。
“哥们儿,你们要录什么啊。”小李有些好奇地看着刘宇凡问道。刚刚看他指挥着那些工人们干活的情形,就知道眼前这位是做主的人。
“录首改编的民歌。”刘宇凡笑着说道,并没有跟小李解释什么。这人并不是上次自己录《月亮之上》时的那位,不过管他呢,只要会摆弄设备就行,这不是自己需要操心的问题。
刘宇凡很想拥有一间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不过对于他目前的身家来说,这还是太奢侈了。最业余的那种也要几十万,而且根本达不到他的要求,如果是专业的录音棚,恐怕要投入几百上千万,又是他现在无法承担的,所以目前为止,还要采取租的方法。
二大爷站在录音棚里,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显得很新鲜的样子。不过想到一会儿就要录音,看了一阵后,他就开始又敲起了那面大鼓。
二大爷敲的自然是《新康定情歌》的鼓点。这种一开始让他觉得很别扭的节奏,练熟之后反而觉得很新鲜,很带劲,和以往那些成套路的鼓点全然不一样。
“哟,这大爷敲的是什么节奏啊,怎么听着这么怪?”录音棚外的小李,此刻已经打开了设备,正在调式,从监听耳朵里,他听到了二大爷打的鼓点,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节奏的他,觉得有些好奇。
王宝成在角落里架起了他新购置的roland键盘,那款价值两万余元的专业设备,看得录音棚外的小李一阵感慨,能用得起这种货的人,一般都是高手,只是和这面大鼓组合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像是路边搭野台子唱戏的感觉,他们到底要录什么东西?看着一老一少两个人又从黑色的包里掏出了两根笛子,小李更迷糊了。
王宝成熟练地将自己的设备接到录音棚的面板上,打开电源后随意弹了几个音,看了看对面的玻璃墙,工作人员小李冲他做了个OK的手势,示意设备没问题。
所有设备准备就绪,小李通过耳机询问了场内的几个人是否开始,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冲里面做了一个“三二一”的手势,随即开始录音。
一片寂静中,一阵幽静如水的笛音响起。
没有任何伴奏,只是纯粹的、干净的笛声,那句旋律,仿佛是康定情歌,又仿佛不是,尾音悠长而神秘。
刘宇凡领吹,一句过后,仿佛呼应般的,另一边的马怀远也吹了一句完全一样的旋律,只不过在力度的控制上稍稍弱了一些,听上去倒像是回音。
紧随马怀远的尾奏,刘宇凡继续奏出第二句,这一句属于变化模进,还是原有的节奏,但却移高了四度,随即,马怀远的笛子再次呼应起来。
虽然仅仅是清吹,但却有一股说不出的意境,悠远、清凉、水润,竹子味十足。
“咚!咚!咚!”一段笛子奏出的引子过后,二大爷马华扬起手里的鼓槌,双手齐扬,肆意地敲打起来!一阵如同闷雷般的鼓声,透过耳机传到场外监听的小李耳中,还沉浸在笛声的尾韵里的他,猛地被这鼓声敲得,心都跟着颤了一下!
结实、通透!这鼓声的节奏响起在笛子之后,那种一柔一刚、一弱一强的对比,竟然给人如此的震撼!
四小节的鼓声过后,笛子悠然而起,和着富有弹性的鼓点,奏出了《康定情歌》的旋律!
依然没有电子乐的伴奏,王宝成站在那里,仿佛没有事情做一般。但只是笛子和鼓,这种纯粹的不插电演奏,却给听者带来了一种极震撼的听觉冲击!
两句旋律,完全来自《康定情歌》,没有任何的改变,不同的,只是那奇特节奏的鼓声,它赋予了这首古老民歌新的灵魂!
两句过后,第二笛子也加了进来,却是在原有旋律之上吹起了和声,顿时,笛声变得更加丰满而富于变化起来。
而此刻,一直在边上静静地看着的王宝成,也终于动了起来。一阵轻柔的音垫效果加了进来,让声响更加富于立体感。
而就在一段曲子堪堪结束的时候,效果器里传来一阵大气的镲声,顿时让全曲变得无比开阔!
场外监听的小李,已经被这曲子牢牢吸引住了。无论是笛子,或是鼓,都仿佛具有魔力一般,将本来很直白的声音,变得魅力十足。这首许多人都听过无数次的《康定情歌》,此刻在他们的手下奏出,居然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感觉!
大气、神秘、富于力量感,这就是听这首曲子的第一感觉。
几个人配合得很是默契,之前在排练的时候已经合过许多次了,再加上都是“专业人士”,演奏这种难度的曲子,自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唯一浪费时间比较多的,倒是刘宇凡,因为他总是不满意细节的地方,往往需要在一个装饰音的使用上,和马怀远说上很长时间。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浪费是值得的,之前马怀远一直有那种比较传统的演奏习惯,比如加打音、叠音之类的,在刘宇凡力求“简单”、还原笛子的“真实声音”的要求之下,他硬是把这些毛病都改了。剩下的几个装饰音,都是精华,属于加上去能让人眼前一亮那种。
三分多钟的曲子,一次过,中间没有任何人叫过停顿。刘宇凡没叫,是因为这曲子大家排得都太熟了,没有人犯错。至于外面的机务,恩,好吧,他已经完全听得入神了。
直到音乐结束,看到里面的人纷纷摘下了耳机,小李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关掉了手里的设备,再次检查了一遍,确认录音没有任何错误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等到几个人从里面出来,小李早已不是刚刚那副不解的神情了,满眼都是崇拜之色。在他看来,这几个人能把笛子和大鼓玩到这样的程度,简直是神人啊!起码在江海,他没有见过第二个这样的。
“哥们儿,太厉害了,这曲子是谁编的?”看着刘宇凡出来,小李冲他竖起了大拇指,佩服地说道。
“呵呵,谢谢,曲子是我编的。”刘宇凡谦虚地笑道。
“牛啊!对了,这曲子你们准备出版吗?”小李继续问道。
“恩,当然。”刘宇凡笑着点了点头道。
“那如果唱片出来了,我一定给你们捧场,嘿嘿,这曲子这么好听,肯定大卖的!”小李笑着说道。
“呵呵,那就借你吉言了。”刘宇凡说着,和几个人一起走出了魔笛工作室。
看着几个人消失的背影,小李仿佛还没有回过神来。今天这首曲子,这几个人带给他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这是他干这行以来,录过的最好听的曲子。
“宇凡,你说咱们这曲子能有唱片公司要吗?”在车里,马怀远有些担忧地问道。虽然已经做了几十年的老师,但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出过自己的曲子,这种感觉是既期待又担心。
“呵呵,马老师,你就放心吧,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前段时间那首《月亮之上》不是很顺利吗?在我看来,咱们这首《新康定情歌》,比起那首来一点也不差,甚至还有过之,怎么可能卖不掉?呵呵,马老师,您就等着分成吧。”宇凡笑道。
“分不分成的倒无所谓,如果这曲子真能出版了,那咱们这段时间也算没白练。说实在的,一开始你说要搞那个什么新民乐,我还真有点不赞成。一直都是规规矩矩地吹固定曲目的,你却吹起了流行歌曲,也不知道这么搞能不能行。不过看了你搞出来的这个东西后,你还别说,看上去还真有点那个意思。宇凡,要是你真能用这样的方式把笛子推广开去,那可算是大功一件啊。”马怀远大笑着说道。
“放心吧,马老师,会有那么一天的。”刘宇凡轻松地说道,目光中却多了几分坚定。
好像是在验证着宇凡的话似的,几个人正聊着,刘宇凡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接起来聊了几句后,刘宇凡的脸上就写满了惊喜。
“恩?真的?呵呵,那可太好了,可真得谢谢晓玲姐你啊!哪里哪里,要不是有你的帮忙,也不会这么快,什么?好的好的,我这边的学习不是太紧,随时都可以,而且,晓玲姐,告诉你个消息,我可能很快就要去北京上学喽。”刘宇凡笑着说道。
聊了一阵,刘宇凡挂断了电话,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
“宇凡,什么好事儿啊,看把你乐成那样。”二大爷笑呵呵地说道。
“嘿嘿,好事儿,真是好事儿!”宇凡看着众人一脸期待的样子,兴奋地说道。
第209章 风云人物
“啥?你说上次你吹的那个,那个《月亮之上》,卖了好几十万张?”二大爷大吃一惊问道。虽然他不知道好几十万张是个什么概念,但在他的想法里,那应该是很多很多了。
“是啊,刚刚这个电话,就是那个帮我推荐唱片的女记者打来的,她叫李晓玲,是江雅老师的高中同学,她弟弟是唱片公司的,刚刚她还跟我说,问我有什么新作没有,我说刚录了一首《新康定情歌》,结果她在对面就说,替她弟弟把这首曲子定下来了,还说过两天就从北京赶过来,和我见面呢。”刘宇凡有些兴奋地说道。毕竟第一首单曲就来了一个开门红,他的心里比谁都高兴。
“呵呵,宇凡,那首《月亮之上》我也听过,写的确实不错,古筝和笛子的运用都恰到好处,没想到流行民乐也有这么多人喜欢,这下,我对咱们这首曲子可就更有信心了。”马怀远笑着说道。他倒不在乎赚多少钱,在他看来,能够推广笛子,这件事情的意义远比赚几个钱重要。
和几个人简单在江海吃了顿饭后,刘宇凡马不停蹄,又赶回了阜安。
一路上,刘宇凡还没忘给韩雪菲打了个电话。《月亮之上》大销,里面可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在内。
“宇凡!”电话那头传来韩雪菲兴奋的声音,显然对于刘宇凡打来这个电话,韩雪菲是相当开心的。
“恩,雪菲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刘宇凡开心地说道。
“等等,你先别说,让我猜猜啊。”电话那头,韩雪菲调皮地说道。
“呵呵,好啊,看你能不能猜得出来。”刘宇凡笑着说道。
“咯咯,我猜,肯定是《月亮之上》大卖的事,对不对?”韩雪菲在电话那头得意地笑道。
见韩雪菲一下子猜中了原因,刘宇凡倒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道:“雪菲姐,不是吧,难道你会算?不然你怎么知道的?”
“呵呵,落伍了吧。我跟你说啊,现在这首单曲,在我们学校的民乐系,可都快传疯了,呵呵,就连其他系的不少学生和老师,也都很喜欢这首曲子呢。更别提我们古筝系还有笛子系了,天天一大帮人有空就会练这首曲子,连正经曲子都不好了练了,把我系主任给气的呀,哈哈……”韩雪菲在电话那头,很没风度地大笑起来。
“真的?不会吧。”刘宇凡没想到连韩雪菲所在的沈阳音乐学院,都流行起了这首曲子。
“怎么不会啊,我和你说啊,我现在都成了我们学院的明星了,每天都一大堆的人围着我求各种指点,还有笛子系的人不停求我,让我把你请过来,给他们来场现场表演呢。对了,你来不来啊,我们这里多美女哦。”韩雪菲说着,咯咯笑了起来,显然在刘宇凡面前,她那副不爱说笑的习惯全然消失不见了。
“呃,我看还是算了吧。对了,雪菲,还有件事,过段时间,我可能就要转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学了。”刘宇凡说着,把参加江海杯比赛,得到石叔诚推荐的事情和她简单说了一遍。
“真的啊?宇凡你太厉害了,想不到你钢琴也弹这么棒。中央音乐学院可是牛人一大堆,哎,你要去了那里,就看不上我们这个小破地方喽。”韩雪菲故作“失落”地说道。
“呵呵,说什么呢,别忘了我们可还都是传奇乐团的一分子呢,等什么时候有新曲子了,你可别推托没时间来啊。”刘宇凡笑着说道。
“怎么会没时间,当然有时间!宇凡,你是不是又写了什么新曲子啦,要是有古筝的部分,一定留给我哦。”电话那头,韩雪菲的语气变得有些急迫,显然经过了《月亮之上》之后,韩雪菲对刘宇凡的作曲水平崇拜度直线上升。
“当然没问题,我们都是传奇乐团嘛,等学业结束了,我们就在一起好好做几首音乐,称霸内地流行乐团!”刘宇凡半开玩笑地说道。
“嘿嘿,这话可是你说的,一言为定,不许反悔哦。”韩雪菲娇笑道。
“那当然!”刘宇凡笑了起来。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番后,刘宇凡挂断了电话,想到这首《月亮之上》居然在专业的音乐学院里造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