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上最强农民-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凭眼睛,他就能看出来,这些蔬菜绝对是上佳的货色!
于是道:“小禹,你这蔬菜品相绝顶,你来说说,要个什么价?”
周禹笑道:“李叔,你是行家,你开价。”
李德裕伸出手指哈哈大笑:“滑头。。。”然后蹲下身,先扒了棵白菜,直接掐了一片嫩叶,放进了嘴里。
“喔。。。”他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好!”
“这白菜品相完美,吃到嘴里,清爽水溜。。。”还没说完,又掐了块萝卜放进嘴里:“这萝卜跟水果一样,真是爽口脆嫩!”
又吃了个藠头:“好好好,藠头味道完美!”
微闭着眼,品完蔬菜,李德裕做了个深呼吸:“说实话,我不骗你。你的蔬菜,真心是我尝过的最好的蔬菜!”
“呼。。。可惜了,我们青林县消费水平有限,要说拿到大城市里,还不得卖出天价?!”
他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道:“我只能给你二十块一斤的价格!不能高了。我们渔乐园买的最贵的蔬菜,也才十八一斤。”
周禹并不感到失望。
这在意料之中。
“行,李叔您说了算。二十就二十!”
周禹一口应下,只看着这一片片蔬菜,就似乎泛着金灿灿的光!虽然早有预料,但他的心,仍然忍不住快速跳动起来——二十块一斤,自己这菜地的产出,少说也有一万公斤,不用脑子,就能算出四十万这个数字!
在李德裕开价的这一瞬间,周禹几乎要欢呼出来!虽然比不上大城市里顶级绿色蔬菜的价钱,但那可是四十万啊!那是多大一笔钱?!
有了这四十万,周禹后续的养殖种植计划,一下子就能展开了!
他意气风发,不由回头看王小艺,女孩儿微笑的看着他,大眼睛里尽皆的鼓励之色!
深吸了口气,周禹道:“那么,李叔,你一次性要多少?我想你不可能一下把我这里的菜都弄回去吧?”
李德裕见周禹神色只激动了一下,就按捺住了,不由暗暗点头,道:“我倒是想一下子都弄回去。不过蔬菜是新鲜的好。临近过年,我们渔乐园的生意正好,每天消耗的蔬菜,超过三千公斤,我准备每天从你这里采收两千公斤。小禹,你这里,估摸着能有多大产出?”
周禹笑道:“我这蔬菜的亩产量,至少是大型蔬菜种植基地的两倍!当然,因为水渠的缘故,加上房前屋后,总共的种植面积,不超过两亩,按两亩算,我这里至少能出产一万公斤以上!至于具体的数量,不好估算。”
李德裕点了头,可惜道:“还是少了。一万公斤,换成普通蔬菜,最多支撑三四天。当然,你这里的蔬菜品质上等,不能当普通蔬菜使用,节省着最多半个月。”
言罢又叮嘱道:“采收多少,你要立刻种上,不能让地荒着。”
周禹点头,心里却是笑开了花。
当然不能让地荒着。可都是钱!
又不用担心地力消耗,有玉印做后盾呢!
第十七章 张翠花来了
周禹心潮澎湃,脸色都有些泛红,他按捺着,道:“李叔放心就是。今天采了,明天我就给种下,保管源源不断。”
“要源源不断,你这地小了。”李德裕道:“该是扩大种植面积了。”
周禹点头:“当然。这批蔬菜结现之后,我就有了足够的本钱用来扩大规模。这还要谢谢李叔才是。”
李德裕摆了摆手,道:“谢来谢去也不烦?行了,开始采收蔬菜吧。”
“行,那你等一下。两千公斤,也不是个小数目,我去叫几个人来帮忙。”周禹说着,就往村里走。
很快,张叔张婶,加上其他三个村里的叔伯,总共五个人,就跟着周禹过来了。
同时,许多村民,看热闹的也过来了。
很快在养殖区外三五一群聚集起来。
听闻周禹这里的蔬菜二十块一斤,继天价黄鳝之后,再一次把他们震的外焦里嫩,一个个惊讶的合不拢嘴。
“二十块一斤,小禹这里两亩多的地,虽然沟渠占了不少,但加上房前屋后,少说也能收个万把斤吧?那不就是二十万了!?”
“二十万?!少了!你看小禹家这些菜,个头可比咱们自己种的大得多,我看呐,两万斤都不止!”
“两万斤?!那不就是四十万!?”
“四十万呐!砸都能砸死人了!”
“小禹这孩子,发达了,真是发达了!”
“小禹虽然没上大学,但以前每次考试都是年纪第一,那得多聪明?!聪明人种地都不一样!”
惊叹的,眼红的,艳羡的,吞口水的,搓手掌的,人们表情行为不一而足。
周禹是没心情观察村民的神色了,正采收蔬菜呢。
两千公斤蔬菜,其实也不多。他的白菜,一棵就四五斤。红皮萝卜,一个也有两三斤往上,藠头个头也不小。
李德裕每种蔬菜都要一部分,所以,白菜只采了四百来棵,就足数近两千斤了,萝卜六百来棵,也接近两千斤,剩下零头,就都给了藠头。
只用了一个小时,就采收完了。
这时,整块菜地一眼看上去,就好像剃掉了一撮头发的癞子。
然后就是过秤了,计重四千一百斤多斤,周禹做主抹去了零头,算四千一百斤,二十块一斤,合八万两千块!
这回李德裕现金只带了五万,剩下的,都通过电话银行转账,转到了周禹的户头。
交易完成,李德裕没多留,直接就走了。
就剩下村民们在一旁七嘴八舌的艳羡。
周禹又给张叔张婶等五人每人发了一百块钱的工钱,强塞进他们手里。
又让村民们一阵羡慕。虽然一百不多,但要知道,张叔他们只出了一小时的劳力而已,一小时一百块,这样的工资,能不让人眼红?
周禹也是心里高兴,才给了这么多。
要不然,按照正常水平,一小时农活,最多给十块钱就顶天了!
看村民们不愿散去,周禹心思一转,笑道:“各位叔伯婶婶,今天晚辈高兴,大家都不要走了,都留下来吃个饭!”
周禹知道村民们艳羡,毕竟是以十万计的钱,不眼红的是木头。他也必须要表示一下。当初卖黄鳝的时候,只有两万多,倒不算什么,没请客就算了。但这次却必须要请客了。
这叫封嘴!
吃人的嘴软,让他们吃好喝足,少说些闲话。
村民们一听,都笑了起来。
周禹又道:“哪个叔伯家的猪要卖的,干脆卖我一头算了。”
就有一个伯伯家愿意卖一头猪,立刻就叫了杀猪匠,又叫了村里做席的厨师,又连忙跑镇上买相应的食材,忙的是脚不沾地。
老爷子坐在轮椅上,有小艺陪着,看着院子里热闹的场面,是乐呵的合不拢嘴。
这样的场面,自家已经好些年没见了。
周禹请客,全村人都来了,坐了几十桌,刚刚买的一头猪,一顿饭就没了,吃的光溜溜。
天黑的时候,终于曲终人散了。
院子里只留下一片狼藉,周禹赶忙收拾,王小艺也没走,跟周禹一起收拾。
收拾完摆席留下的垃圾,天就完全黑了下来。周禹倒是没什么,小艺累的脸蛋通红,鬓间隐隐有些汗渍。
周禹心疼,连忙给小艺端了一碗银耳粥——做席剩下的,硬是一勺一勺的,喂小艺吃下,两人甜甜蜜蜜的,把个一旁的老爷子,看的是笑眯眯的。
“要不,今晚上别回去了?”
周禹喂了小艺一勺:“黑漆漆的,看不见路。”
哪里是看不见路,大路通天,三米宽的水泥路呢,还能把人给磕翻?
只是想一直看着小艺,想要小艺一直在身边。
王小艺摇了摇头:“不行呢,我没回去,我妈他们一定急死了。”
周禹无奈。
却不知这时候,王小艺的老妈张翠花,正向周禹家赶过来呢。
随行的,还有小艺的弟弟王小虎。
王小虎开三轮,张翠花就坐在后面,正骂骂咧咧:“这死丫头,一声不响就不见了。我就知道,一定是去那个什么周禹家了!天黑了都不回家,欠收拾!”
王小虎嘿嘿笑:“妈,我说你是不是担心过头了?姐是什么人?能让人占了便宜?话说,这一二十年,我就没看见你收拾过姐。”
倒是王小虎自己被收拾的不少。
张翠花瞪了儿子一眼:“你知道什么!?都去他家了!这是要过夜呀!死丫头!”
一路骂骂咧咧,就到了榕树坡。刚刚进村,住村口的周一茂正在赶鸭子进屋,认得张翠花这个十里八乡都出名的泼辣娘们,不由道:“张翠花,你这是要去哪儿?”
“去找我闺女!”张翠花开口就道:“周一茂,周禹那个黄毛小子家在哪里?!”
“周禹?你找小禹家?”周一茂一听,忽然道:“你闺女不会就是今天那个俊俏的小姑娘吧?我说呢!今天白天在小禹家看的眼生,原来是你闺女呀!”
然后笑道:“你闺女有眼光啊。小禹现在可是了不得,你不晓得吧?今天小禹卖菜,那可是发了大财了!”
“发了大财?”张翠花眼睛一勒:“卖菜种田能发什么大财?!你在这儿乱吹,小心你婆娘撕烂你的嘴!”
“嘿,你这娘们。我周一茂会骗你?”周一茂吹胡子瞪眼:“人家周禹今天卖菜,二十块一斤,知道不,二十块一斤!今天就卖出四千多斤,八万多块进账,我们全村亲眼目睹,谁不知道?以后每天人家镇上的渔乐园都要来拉走四千斤,每天八万,那还不是发大财!?”
周一茂伸出手指比划个不停:“人家小禹那片地,少说能收个两万斤,娘们,你算一算,那该多少?四十万往上!”
“四十万往上?!”张翠花不由吞了口口水,目瞪口呆:“你骗老娘的吧?!”
“骗你是儿子!”周一茂赌咒发誓。
“这。。。”张翠花见周一茂唾沫横飞,手舞足蹈,不像是骗人,一时间心里打鼓:“难道真发财了?”
王小虎在一旁惊叹:“我姐夫真厉害!前不久不是说挣了两万多吗,现在一转眼就是四十万,妈,四十万是多少啊?!”
张翠花动了动嘴唇,不知道该说什么。
“妈,还去不去姐夫家?”他反正是改口了,周禹这么厉害,才几个月,挣钱就是几十万几十万的挣,这样的姐夫,能不要嘛!
“去!”张翠花咬了咬牙:“这黄毛小子骗走我闺女,我难道还不敢找他?!”
王小虎知道老妈嘴硬,也不多说,问了周一茂周禹家具体在哪里,启动三轮,滴滴滴就奔过去了。
周禹正和王小艺在屋里依偎着上网,眼看越来越晚,王小艺要走。
周禹实在舍不得,又知道王小艺坚决,没办法,就准备送她回家。
就这时,外面传来嘀嘀的喇叭声,熊罴它们也跟着狂吠了起来,随之敲门声传来:“是周禹家吗?”
“我弟弟小虎!”小艺一下子就听出来了,连忙站起来道:“我该回去了。”
周禹却道:“急什么,你弟弟就是我弟弟,到我家里来,坐都不坐一下就走,以后传出去,让我怎么做人?”
然后就出门,打开院门,张口就道:“是小虎吧,快进来。”
然后就看到一个中年妇女,站在王小虎身边。
周禹一愣,从妇女脸上看出了王小艺的影子,心里咯噔一下,低头哈腰:“是婶婶来了,快进屋,外面冷!”
连忙献殷勤。
张翠花马着一张脸,也不说话,进了屋,就看自家闺女正绞着手指站在屋里呢。
她哼了一声:“真是有了男人忘了娘!深更半夜都不回家!”
“妈!”王小艺羞涩万分,却从老妈的语气中,听到了一些不同,细细一体味,柳眉就弯了起来。
周禹也是个机灵的,也听出了其中的味道。
分明就是承认了周禹的身份嘛!
有了男人忘了娘。。。嘿嘿。。。周禹不由傻笑起来。
“你就是周禹?”张翠花转脸,面无表情对周禹道:“模样倒是周正,傻了吧唧的笑什么呢?”
周禹连忙回神:“这不婶婶过来,晚辈高兴嘛。”
“倒是会说话,油嘴滑舌的。”张翠花横了周禹一眼,道:“你准备把我闺女留多久啊?”
“一辈子!”周禹脱口而出。
张翠花闻言,狠狠一瞪:“你配得上吗?!”
“配得上!”不知什么时候,老爷子坐着轮椅出来了,笑道:“亲家,我这孙子不是我自夸,懂事,孝顺,又有出息。跟你家闺女从小到大都是同学,知根知底,可不正好一家人嘛!”
第十八章 承包
然后对周禹道:“你丈母娘来了,还不好好伺候着?!”
周禹一个激灵,连忙进厨房,很快端了四碗热腾腾的银耳粥出来,先给了张翠花,又给了王小虎,然后是爷爷和小艺。
“天冷,喝点热粥,暖暖胃。”
这会儿,张翠花正和老爷子说着话呢。
也算是第一次家长见面,虽然不够正式。
“叔啊,我虽然是个娘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也知道,放闺女要放个好人家。我也听说了你家小禹的事,孝顺,有出息,我原则上呢,不反对。”
张翠花说着,却没看见王小艺和王小虎姐弟俩正在挤眉弄眼。
姐弟俩还记得,那天小艺放假回来的时候,张翠花那一个嘴硬,打死都看不上周禹,这会儿态度截然两个样,让两姐弟齐齐无语。
老爷子笑眯眯的:“你放心,我的孙子我知道,你家丫头过来,不吃苦!”
张翠花也笑道:“这我知道。不过有个事要先说明白。叔,我家丫头还在上学,至少是四年,现在才过半年,还有三年半才毕业。我的意思呢,是等她毕业之后再说,您看怎么样?”
老爷子点了点头:“应该的。上学也是大事嘛,多学点书本,多见见世面也是好的。”
眼看就过了十点多,张翠花执意就要回去,留不住,没办法,只得送他们出门。
到了门外,周禹给王小虎塞了个鼓鼓囊囊的红包,这才送走娘仨。
。。。
张翠花娘仨坐三轮一路回去,王小艺就跟她老妈道:“妈,你同意了?”
张翠花哼了一声:“你都到人家里过夜了,妈能不同意嘛。”
“嘿嘿,”王小虎开着车,嘿嘿笑道:“妈,前些天也不知道是谁,打死都看不上我姐夫呢。”
“多嘴!”张翠花瞪了王小虎一眼,脸色柔和下来:“丫头,妈也是为你好。早前的时候,虽然知道周禹养黄鳝挣钱,但那毕竟算不上什么。要是一直那个样子,你跟了他,要吃苦的。不是妈势利,妈只知道,你要跟就跟家底厚实的。感情可以培养,但如果没家底,以后那得吃多少苦啊?妈可不忍心我的宝贝闺女吃苦。”
“妈。。。”小艺眼眶泛红。
“来的时候,我就打算狠狠的骂周禹一顿,拖也要把你给拖回家。没想到刚进村,周一茂跟我说,周禹挣大钱了。我一问,吓了一跳。你跟妈说,是怎么回事?”
王小艺于是从头到尾,把周禹种菜卖菜的事说了一遍:“周禹种的蔬菜跟养殖的黄鳝一样,品质都是最好的。所以渔乐园才开的出价。这还是因为我们这里的消费水平不够,要是在大城市,价格还要上涨呢。”
娘仨一路说着话,就到了小王村家里。
张翠花一边下车,一边道:“照你这么说,周禹是真要发家了?”
“肯定的嘛。”王小虎插嘴:“才几个月呀,我姐夫就是几十万的身家了,明年呢?后年呢?那还了得?”
王德江迎出来,只听了个结尾,云里雾里:“什么几十万身家?”
王小虎连忙添油加醋,把周禹的事道了出来。
王德江不由瞠目结舌:“种两亩菜地,就几十万了?!”
“可不是。”张翠花不由道:“照这样下去,他多种几亩,几十亩,那还不得千万身家?我闺女跟了他,也不算吃亏。”
说着,却道:“小虎,刚才出门的时候,周禹给你塞了个红包是吧?”
“没有!”王小虎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捂着兜,就要遛。
却被张翠花一把捏住耳朵:“拿出来!”
王小虎哭丧着脸,只得把红包拿出来。
张翠花捏了捏,拆开一看,惊讶道:“这么多?!”
“多少?”王德江不在意。
“一万!”
“多少?!”王德江不由大声。
“一万。”张翠花手指沾了点唾液,哗啦啦的数钱:“真是一万,我这女婿,大方!”这下彻底改口叫女婿了!
王小艺哭笑不得的看着自己的老妈,眼不见为净,连忙回了自己的房间。
。。。。。。
从那天晚上之后,周禹跟小艺之间,再也没有了障碍。周禹能光明正大的去小艺家,小艺也能随时来周禹家。
王小虎甚至经常在周禹家待着不回去。
用他的话讲,姐夫这里吃的好,还能随时上网,傻子才回去呢。
人们都说,周禹和小艺是天生的一对,这一点周禹举双手双脚赞同。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渔乐园的货车每天跑一趟,每次都给周禹带来八万多块的收入,等到这一批蔬菜采摘完,周禹的银行卡里,已经有五十万出头了余额了!
整整收获了两万多斤的蔬菜!
当然,蔬菜收获多少,周禹就立刻播种多少,因为玉印的缘故,这些本身就是在冬季生长的蔬菜,对严寒似乎完全没有了一点不适,只管蹭蹭往上长!
也就是说,周禹的蔬菜,很快就能源源不断了。
过年那天,周禹把老丈人一家都请过来,热热闹闹的一起过,六口人快快乐乐的,真真跟一家人没了什么区别。
初八这天,班上原本的同学聚在一起,搞了个同学会。发起人还是小艺这个原班长呢。原本周禹并不在意这个同学会,都不想去参加。但小艺说,同学情分在那里,有时间联络一下感情,总归是没坏处的。
周禹于是陪她一起去,但从头到尾总觉得格格不入。小艺善解人意,跟他说如果不想参加,以后就不参加了。
初九,把罗长征叫到家里吃了个饭,单独聚了聚。
正月初十,小艺要去上京了。
周禹又一次把她送到火车站,万分不舍的送她离开。
入站前,小艺跟周禹说:“你现在和渔乐园之间的蔬菜黄鳝供应,只是口头约定。这样的好处是没有约束,坏处是被渔乐园卡住销路。极品黄鳝和蔬菜在渔乐园已经打出了名声,但镇上没有一家知道这些是你提供的,他们隐瞒了这件事。你要注意,万一渔乐园那边出了问题,你必须要有一个应对的办法。”
周禹点头:“我之前也想过。不过一来有李叔的面子在那里,没有他,我的黄鳝和蔬菜短时间内绝对无法打开销路。其次,产量低。等到产量上来了,等到渔乐园一口吃不下我的黄鳝蔬菜,我再跟他们摊牌。”
小艺柔柔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
周禹笑着,摩挲小艺的长发:“你只管好好上学,家里的事,都交给我。”
“嗯。”
“等十五出节后,我会找李叔,跟他草签一个条件宽松的合同,先保证前期的销路。至于价钱稍低,我暂时可以接受。等到我发展壮大以后,渔乐园绝对挡不住我!”
周禹信心坚定。
小艺又颔首,道:“还有,小虎你要帮我看着他。他现在读高二,学习一直不好,将来肯定考不上大学,别让他走了歪路。”
“哈哈,放心放心。小虎是我弟弟,我肯定要看好他。再说了,他现在才高二,考大学还早,万一他爆发一个,也未必不能上大学。”周禹笑道。
送走了小艺,周禹收拾了不舍的心情,回了家。
但小艺走了,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回到家里,小黄小灰和滚滚这三只汪星人,立刻就簇拥过来,尾巴摇的像风车,那可爱顽皮的模样,倒是让周禹心里的郁闷消散了一些。
话说虽然才过一两个月,但三只小狗崽,却跟吹气球似得,长得飞快。
现在已经是半桩子了。但跟小的时候一样,还是那么顽劣。只有滚滚,最乖巧,周禹做事的时候,它就会代替周禹陪伴老爷子,老爷子也最喜爱滚滚。
老爷子的身体现在也是越来越好,又有电动轮椅辅助,眼看开春,也不总窝在家里了。经常带着滚滚,开着轮椅,村里四下里游逛,跟人扯家常,聊谈资。
周禹是乐见其成的。
多出门走走,对老爷子的身体,更有好处。
正月十二这天,周禹买了两条中华,一瓶茅台,花了一千多块钱,直奔村长家而去。
打着拜年的名义,其实为了承包土地。
村长老两口,还有他儿子媳妇,以及孙子,都在家。见周禹来拜年,倒是热情接待。
吃饭的时候,周禹就在酒桌上,提出了要承包土地的事。
“村长叔,我菜地溪对面的那片荒地,与其让它荒着,不如承包给我。”周禹道:“我对承包土地,也没有经验,不知道是怎么个说法?”
村长一听,就知道周禹今天来拜年的目的了,想了想,道:“我们农村土地承包,有相应的条例。不过价格方面,一般因地而异。我们这里,良田每亩每年的价格,是四百块。如果是山坡,八十块一亩就够。你说的那片荒地,我知道,算不上良田,但也不是山坡,承包单价嘛,二百八一亩每年。”
“二百八。。。”周禹心里计较起来。
那片荒地约摸八亩,每亩每年二百八,三十年就是六万七千二。这样看来,比自己之前的估价,还要低很多。
还以为要十万左右呢。
当即周禹就点头:“行,村长叔,这个价格我接受。那叔您看,什么时候可以签合同?”
“下午吧,你待会回去,把钱准备好,直接去村委。”
“谢村长叔。”
承包土地的事,就这么说定了。推杯换盏片刻,周禹就离开了村长家。也不耽搁,回家就拿了钱直奔村委。
看在钱的面子上,村委办事利索的紧,当然,周禹也稍稍多出了那么一点,整整给了七万。多余的,就当请村委吃顿饭。
其实周禹心里也知道,自己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村长和村支书都姓周,是本家,虽然隔房,但在这些事上,一般不会设置障碍阻拦。
其次,周禹承包的面积不大,可以做文章的地方不多。
加上周禹现在也是几十万身家,有了点身份,人家高看他一眼,才这么爽快。
要不然换个人来,少不得要出个七八千,还得拖拖拉拉好一阵才能搞定。
第十九章 十五
土地到手,周禹并没忙着立刻开工。
一来还没出节,不急这几天。二来还要做点准备工作。
三来嘛,还要对玉印的位置,做一些调整。
周禹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只有一个,那就是招工。招收两到三个长期工,来帮周禹种植养殖。
之前只两三亩地,周禹一个人将就着也能侍弄出来。但现在一下子增加八亩面积,人力就捉襟见肘了。
三个长期工,周禹准备给张婶一个,另外两个是村长推荐的。
不是推荐的村长自家的人,而是村里最生活困难的两户。
一个是孤寡,也姓周,叫周素林,约莫五十岁,无儿无女。一个是寡妇,姓刘,都叫她刘寡妇,三十多岁,有个刚刚上初中的女儿。
周素林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虽说生活寂寞,但有五保,将就也能过下去。就刘寡妇,最是困难。上面有两个老人养奉养,下面还有个孩子要拉扯,家里就她一个劳动力,周禹自然不吝惜拉一把。
正月十三,周禹先到张婶家,说了这事,张婶一听,行,立刻答应了下来。
又接着往周素林和刘寡妇家各跑一趟,把事也定了下来。
不论周素林还是刘寡妇,都没拒绝,也不会拒绝。
在农村,能有一份长期工作,拿固定工资,那可是美差!人家求都求不来,哪儿能拒绝呢!
定下长期工,周禹便着手准备调整玉印的位置。
说起来也是件让人惊喜的事,周禹刚刚得到玉印的时候,其改造土壤的范围,仅为一百米。但在过年的时候,也就是大年初一,刚刚转钟的那一刻,融入脑子里的圆球微微一震,传来一些信息,告知周禹,玉印气息的影响范围,翻倍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玉印,其影响范围,扩大到了方圆两百米,四万个平方!面积是之前的四倍!
一亩土地才六百多不到七百个平方,加上刚刚承包的八亩地,周禹总共拥有的土地面积,才十一亩多,就算加上后山属于自家的果林荒坡和松林,也只有十五亩左右。
十五亩,加在一起才一万个平方!
如此一来,玉印的效果,就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只四分之一而已。
周禹之前也想过要一次性承包个百八十亩,把靠近那八亩荒地的荒坡和树林,以及自家后山靠西,并不属于任何一家的松林一网打尽,但最终否定了。
就像老爷子说的,路要一步一步走。别看他现在有几十万在手,但真要一下子承包百八十亩,并且都要开发出来,钱还不定够用。
先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走稳当,才是王道。
周禹是越来越沉稳了,虽然还不到十九岁,但许多比他年龄大十岁的,也不一定比他更沉稳。
不过这样一来,玉印的效果,暂时就不能最大化的利用了。
周禹还考虑到,玉印影响范围超出自己所属的土地,就会影响到周边其他土地,这就容易暴露自己的秘密!
他抓耳挠腮想了片刻,忽然心头一动,想到了脑子里的圆球——圆球不是玉印中枢嘛,为什么不能通过圆球来控制玉印的影响范围呢?
果然,这么一试,他就放心了。
通过圆球,他能够轻松的控制玉印的影响范围,能让玉印的气息,在两百米方圆之内,任意伸缩!
轻轻的呼出一口气,周禹便准备出门,把玉印起出来,换个地方安置。
到了地头,看看就近没人,周禹念头一动,泥土破开,一枚巴掌大小的玉印滴溜溜飞出来,落到手掌上。
揣好玉印,周禹就到了溪边。
踩着溪水里的石头,几个跳跃,过了小溪,八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