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强农民-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对于旅客们,则有不同的意义。

    甚至对整个地球的其他人来说,也是意义非常。至少,在直播的过程中——当然,周禹的胡搞,肯定不能直播出去。在直播的过程中,一直都不少于上亿人观看。

    即便是深夜。

    不过再新奇的东西,看的多了,一样会腻歪。

    前几天还好,但到后来,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旅客们在飞船的日常生活,逐渐没了趣味,看的人就少了。

    不过平均下来,随时仍然不少于几千万人。

    飞船内部的环境投影,每天一个样。今天是蓝天白云,明天就是汪洋大海,后天就变成一望无际的草原。

    也有很多旅客会去观察间,直接透过飞船的一些隐形窗口,观看外面星空的景致。他们拍照,保存起来,也许会当成一辈子的印记,永远保留下来。

    相较于旅客,周禹的日子,过的最是潇洒。

    十三个女人陪伴着,时不时还会打点野食,也是没谁了。

    玉印十号因为材质的缘故,其整体性能,比之地球材料制造的玉印二号到五号飞船,又要高出一个档次。

    从地球前往木星,乘坐玉印十号,只需要十一天的时间。

    第十一天,玉印十号终于抵达了木星的星环带外。

    前面十天,都在漆黑幽深的星空中飞行着,外部景致如出一辙,就好比沙漠,没有新意。然而今天,木星那比地球更加壮阔的外部环境,让人深深的沉迷!

    这会儿,观察间里,已是人满为患!

    人们透过观察间,无比直观的,瞭望着遥远处木星那一圈色泽绚烂的星环,心中的震撼,简直无以复加。

    咔嚓咔嚓的照相机响个不停,人们恨不得一把将星环抓过来,放在面前细细把玩!

    周禹也被震撼了!

    这是大自然最本质的景致,是周禹现今为止,亲眼目的过的最壮阔的一面!

    庞大的色泽绚丽的星环,就好像木星的腰带一样,一圈接着一圈,一圈压着一圈,好像无穷无尽!

    他深深的叹息。

    实际上木星星环,在寻常环境下,肉眼是无法看到的。不过飞船的观察间,有相关的功能,可以在人们眼前,将星环带呈现出来。

    然而,随着飞船愈发接近木星,星环带的本质,就逐渐暴露出来。

    哪里是绚丽的色彩?分明是无穷的陨石、尘埃等物质,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环绕着木星在运转!

    而到了这里,飞船就将要面临最后的考验了。

    穿越星环带,就意味着飞船将遭到陨石的打击!

    高速运转的陨石,一旦撞上飞船,与核弹爆炸,几乎没什么两样。

    其实飞船没有必要通过星环带,也一样能进入木星。星环带不是大气层,并非将木星全部包裹,而陨石,也并非密布的无以复加。

    有的是空挡,可以让飞船进入星球范围。

    这只不过是周禹给大家的一个节目——他非常的自信,飞船可以安然通过星环带。既如此,何不让大家体验一下穿越星环带的惊险?

    周禹并没有提醒任何人,他这时候,带着自己的女人们,占据了一个观察间,静静地等着惊险的到来。

    终于,飞船即将进入星环带。

    远远地,人们通过观察间,看到飞速划过的陨石,顿时哗然了!

    难道要穿越这圈陨石层吗?

    人们心惊肉跳!

    那高速划过的陨石,简直就像催命符一样,仿佛能听到呜的一声,然后就消失在了眼帘里!太快了!

    实际上,陨石运转的速度,并不比飞船的速度快。人们在飞船内部,体会不到飞船的速度,如果在外部观看,一样能看到,飞船刹那划过的影子。

    星环带,进入!

    周禹面色淡然,而女人们,这时候,个个脸色发白。

    或稀疏,或密集的陨石,成群结队,从眼前划过,而飞船,灵活的在星环带中游弋。有时候,一块巨大的陨石,几乎是从人们眼前擦过去的。

    女人们闭眼尖叫,或是祈祷上帝,一个个花容失色。

    尤其有的陨石,几乎直接撞上来的,要不是飞船武器系统将其击毁,指定要船毁人亡。

    很多带着一些政治目的参与此行的人,都被骇的心惊肉跳。

    不单单是他们现在面临的境况,更是为各自背后的势力而担忧!

    是,宇宙飞船项目,代表着未来和利益。然而,他们自己制造的宇宙飞船,有这个能力在宇宙中横行吗?

    看看眼前这星环带吧,如果飞船的速度达不到要求,灵活性达不到要求,武器系统达不到要求,连进入星球都做不到!更别说开采资源!

    而此时,通过直播,地球上无数人也跟着心惊肉跳。

    各国的元首,却默然无声。

    他们愈发感觉到,周禹的不可思议之处——感觉到整个地球与周禹之间存在的巨大技术差距!他们现在兴冲冲的上马宇宙飞船项目,甚至期待着一旦宇宙飞船升空,一切的一切,都将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看到玉印十号穿越星环带遇到的危险,心都沉了一下。

    一时间,不知多少叹息声暗暗响起。

    有些内心阴暗,或者别有所图的人,甚至祈祷着周禹他们船毁人亡!

    但最终,让绝大多数地球人感到振奋的是,玉印十号,安然无恙的穿越了星环带,进入了木星那厚重的大气层。

    到此时,玉印十号开始减速,并直奔南半球大红斑所在的位置而去。

    木星表面的环境,更让人心惊肉跳——大气层流动实在太过剧烈,粒子之间的碰撞,形成巨大的风暴和雷霆,一道道交错霹雳,仿佛世界末日一般!

    玉印十号防御系统全开,化作一条游鱼,在其中穿梭。

    飞船中的人,一个个心里揪的紧紧地,连周禹,面色都变得肃然起来。

    这是星球能量循环产生的暴动,除了物理性质的伤害,还有强烈的能量性质的伤害,一不小心飞船就要受损!

    周禹已经琢磨着,登录基地之后,就着手用能量合金升级飞船,增强飞船的能量抗性,以此减少意外状况的发生。

    好在玉印十号运气不错,一直到进入大红斑范围,都没有被雷暴击中。

    大红斑中心,一个庞大的气柱,已经遥遥在望。

 二百九十六章 抵达

    无穷数的粒子在此碰撞,无尽的能量在此交织,抵消、融合,最终形成一条巨大上升气流状的庞大气柱。这条气柱在星球外无法看到,只能隐约看到一个眼睛一样的空洞。

    气柱中心,是空的,这就是外部可能看到空洞的来由。

    这里,是星球能量循环的核心节点之一,是大红斑的中心!

    就好像龙卷风一样,其风眼位置,在大多数时候,反而更加平静。不过龙卷风是移动的,而大红斑气柱则是固定的。二者毕竟不同,大红斑气柱也有少数时候,中心空洞比外部更加危险。

    而基地,就在这气柱中心空洞的底部,木星地表之下。

    飞船越是接近气柱,人们就越是惊骇!

    那气柱,仿佛神话传说中的不周山,顶天立地一般!

    观察间中,周禹正在跟女人们介绍气柱的基本参数:“这道气柱是星球能量循环交织产生的一个现象,无数年来,木星能量循环趋于规律,气柱的位置和形态,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根据基地的实地探测,气柱上大下小,高二万八千公里,最大直径超过三千公里,底部最小直径为六百公里。”

    “气柱的厚度,平均是一百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内部空洞很大。空洞底部也有四百公里的直径。”

    周禹的话,通过飞船的传声系统,所有人都听得见。

    “气柱旋转很快,秒速大概是五转左右。我的基地,就建造在气柱中心的空洞底部,现今只有地下部分,地面部分还未曾建造。”

    “气柱中心空洞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很平静。但经过基地近一年时间的观察记录,大约每过三个月时间,气柱内部空洞会规律性的能量暴动,产生整个木星上最剧烈的雷暴现象。”

    “所以,地面基地的建设,须得等我解决了木星能量循环问题之后,才能着手开始。”

    “我们现在要穿过气柱,进入气柱空洞。因为气柱上大下小,上部的离心力更强,所以,我们要从底部穿越。”

    “飞船开始降低高度。”

    随着飞船高度的降低,木星表面的环境,就跃然眼前!

    一片荒凉!

    荒凉的不可思议,甚至连灰尘都看不到,似乎是光滑的,而且地表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淡棕红色。

    周禹的声音又传出:“木星表面以氢为主,而且多是固态氢,成白色。木星表面的温度很低,零下一百六七十度,如果现在大家走出飞船,瞬间就会被冻死。”

    “但是因为木星能量循环太过剧烈无序,根据其纬度的不同,能量循环产生了一条条大略平行的带状循环,就类似于地球上温带热带的划分。每一条带状之间,能量碰撞摩擦,形成无序的风暴雷霆,将地面上的固体氢溶解或者卷起来,露出一圈圈红色的地带。那就是木星本来的颜色。”

    “而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最是显著。这里是大红斑,能量碰撞在此表现的最是激烈,也许很多年前地面上有白色的固态氢,但全都被扒掉了。根据基地的检测,这片区域的大气,还有气柱中,氢的含量非常高。”

    “好了,我们即将进入气柱,小心了。”

    所有在观察间的人的眼中,远处看到的气柱,如今已经变成了灰白色的气墙!而且正在以逆时针的方向,飞速运转着。

    “气柱中还有很多不大不小的物质,在穿越气柱的过程中,会撞击飞船。不过大家请放心,这样程度的撞击,对飞船没有太大影响。”

    当然没有影响。如果有,这艘飞船是怎么从这里返航地球的?

    “不过因为气柱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让飞船不太稳定,所以请大家做好准备,飞船内部可能会有震动。”

    话音刚刚落下,震动就开始了。

    站在观察间往外看去,就好像一道道白色的气,从眼前一一流过,又好像一条大河,飞船正在急速流淌的大河里穿梭。

    从外部看去,飞船进入气柱范围之后,就再也无法直线前进,而是顺着气柱运转的方向,呈现出一个弧线的运动轨迹,艰难的朝着气柱内部钻进去。

    大概一分钟时间,飞船猛地一震,终于,脱离了气柱的影响,进入了内部空洞!

    到这时,周禹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

    安全了。

    所有人都欢呼起来,连带着地球上正在看直播的人!

    一路的心惊胆战,到这时候,终于落下来。

    飞船速度继续降低,贴着棕红色的地面划过,一分多钟后,基地遥遥在望。

    木星基地建立在一座木星表面的山体内。

    这座山也是个奇迹——它的形成,按照计算,应该是气柱旋转的过程中,逐渐卷掉了周边的星球表面的物质,而因为中心区域气柱的威能无法达到,于是逐渐的,周边降低,中间就凸现出来,形成了一座与气柱形体几乎类同的山体。

    基地就在这座山体山脚下部的位置。

    飞船速度更慢了,在太空中,飞船的速度,均衡三十倍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平均每秒近五百公里。在进入星环带的时候,速度就降低到了大概两百公里每秒。进入大气层之后,只剩下一百公里每秒。到大红斑范围,已经减到五十公里每秒,在进入气柱的时候,速度再减,只剩下约莫十公里每秒。

    现在,即将进入基地,速度已经降低到几公里每秒。

    远处,棕红色山体下部位置,一道镶嵌在山体中,又迥异于山体颜色的青灰色大门开启,飞船速度降到最低,缓缓进入其中。

    然后,大门关闭。

    “呼。。。”

    周禹的吐气声响彻整个飞船内部:“欢迎大家安全抵达木星基地,我们,到了!”

    。。。

    “那个,农民周,我们不需要穿宇航服之类的?”

    周禹带着所有人,向飞船出口而去。

    简林问出了大家的疑惑。

    周禹哈哈一笑:“我不是说过吗,基地内部的环境,是类地环境,空气成分、重力等等基本参数,都与地球类同,所以宇航服完全没有必要。我们需要亲身去体验这个基地的一切,而不是隔着厚重的几乎让人不能动弹的宇航服。那也显得我周某人的太无能了吧?”

    简林不由苦笑。

    终于,人们乘着飞船的升降台,心情忐忑的脱离了飞船内部。

    周禹笑眯眯的站在那里:“我没骗大家吧?”

    简林仰起头,做了个深呼吸:“我不得不承认,农民周,你太牛了!”

    一片大拇指齐齐竖起。

    “过奖过奖。”周禹哈哈一笑:“走吧,那边有智能观光车,我们先离开这里。”

    这个地方,就是基地的宇宙飞船升降之处。

    偌大的一个平台,几乎一眼望不到边!

    平台呈现青灰色金属光泽,隐约印刻着许多细密的纹路——这座基地升降平台,其表面,已经用能量合金铺就。

    周禹早前研究出能量合金之后,便通过女娲,将其传递给了此处基地的主控智能——女娲的一个子程序。

    凭借基地周围丰富的资源,基地早早就完成了宇宙飞船升降平台的改造。

    “这里是飞船的升降平台,通俗点说,可以称之为船坞。”周禹笑道:“面积为五万平方公里,所以一眼看不到边。”

    “五万平方公里?!”

    众人张大嘴巴。

    “那你这个基地到底有多大?!”乔尔忍不住问了出来。

    “具体有多大我得问问。”周禹笑了笑:“木一,基地水平面积总共多大?”

    木一,就是基地的主控智能。

    “主人,木星基地水平总面积,为十六万平方公里,其中升降平台占地五万平方公里,工业区占地四万平方公里,农业区五万平方公里,生活区二万平方公里。”

    “嘶!!!”

    一连窜的倒吸凉气的声音,不论是当场的人,还是正在看直播的所有地球人。

    “十六万平方公里,天,比得上美国一个州或者大夏一个省了!这太大了吧?”简聪不可思议道。

    “不算太大,十六万平方公里,算起来,长宽也就四百公里而已。”周禹说了一句之后,抬头对无处不在的木一道:“这么说,整个空洞区域的地下部分,都打通了?”

    “是的主人。”木一道:“基地的边缘范围,已与红斑气柱内缘接轨。”

    周禹微微颔首。

    “农民周,你就不感到震惊?”简林真是忍不住了:“你这个基地,是去年才开始的吧?到现在还没有一年,怎么。。。”

    周禹笑道:“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这不就是科技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哦。”

    他顿了顿,道:“大红斑范围内资源异常丰富,”他不准备隐瞒这些,直言道:“只要有足够的资源,我就能迅速暴工程机器人,一百不几天就能变成一万。只要工程机器人足够多,没日没夜的建设,近一年下来有这光景没什么好奇怪的。”

    好吧,众人只能无语。

    “这就是传说中的暴兵流?”简聪抹着鼻子。

    “嗯,可以这么说。”周禹笑着:“走吧,上车。”

    一干人等便登上了早就候在一旁的智能观光车——这车连机器人司机都不需要,完全由基地智能木一控制。

    “我们先去生活区,先安排好食宿问题,休息一天,明天再去工业区和农业区观摩。”

 二百九十七章 黑科技

    “飞船升降平台所在区域的环境投影系统,模拟幽静星空,大家抬头看看,十分高远对吧?但实际上,基地内部空间最高也才一千米而已。”

    “其他三个区域,都是蓝天白云。我们要竭力避免地下基地的一些缺陷,比如空间狭小,令人压抑等等,营造出最舒适的环境。在这里生活,你完全可以忘却这是个地下基地的事实。”

    “大家可以看到天空中的太阳——基地使用人造太阳——逆转恒星能,完全模拟恒星散发的能量成分,排除有害的,保留有益的,与地球上的阳光类似,不过成分稍多了一点。”

    一行二百余人坐着数十辆观光车,一路飞速。

    “基地中的交通工具,都是这种观光车。”周禹笑呵呵的介绍道:“大家别小看了它,基地面积虽大,纵横四百公里,但对这种观光车来说,也只是小儿科。”

    “观光车全速行驶,穿越整个基地,最多只要二十分钟。”

    “秒速约莫音速上下。”

    众人闻言,也是啧啧有声。个个不着痕迹的摸索打量,想要看出这车到底有什么异常之处。至少现在,还是以那种地球上普通轿车的速度行驶,没什么特别感受。

    “现在,让我们全速前进。”

    周禹打了个响指。

    一辆辆观光车边缘四周,同时有透明的外壳升起,这种外壳仿佛玻璃,但似乎又不像,似乎是软的!

    透明外壳升起,开始笔直,到了顶棚位置,突然软化,在顶端结合起来,将观光车罩住,水泄不通。

    “这是一种新材料。”周禹继续介绍,哪怕后面观光车都被透明外壳笼罩,声音也同样清晰传入。

    “是以木星本地的材料制造而成,主要元素是氢。由木一主导开发。命名为氢化玻璃。常态下非常坚韧,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和隔绝性能,重型狙击枪也难以对其造成伤害,而一旦对其施加恒星能,就会软化。。。”

    随着氢化玻璃外壳护罩,观光车的车速,猛地迅速提升起来。

    然后,飞起来了。

    周禹的声音又传出:“重力调节系统是我如今主攻的研究项目之一。这种观光车,就是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第一个实例。”

    “也许在大家的认知中,重力调节,可能只能运用于星球内部。比如做成这种观光车,又或者给宇宙飞船装载这种系统,可以让宇宙飞船承载更多的质量冲出星球。凡此种种,终归是用于抵消重力。”

    “但实际上,其运用前景,无比广阔。”

    “重力,说到底是星球引力或者说星球磁场,对外产生的一个物理现象。而星球磁场,在星空中无处不在。有星球,就有磁场,就有引力。”

    “通过研究星球磁场,我们可以达到多个目的。比如我如今正在研究的星际间的通讯技术,着手的方向,就是星球磁场。通过星球之间的磁场关联,以之为载体,完成不同星球之间的普遍通讯。”

    不论是旅客,还是正在观看直播的地球人,这一刻,好像都在听天书一样——不懂,但觉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星球磁场通讯技术和重力调节技术,都是星球磁场这个大项目的分支。星球磁场通讯技术研究出来之后,就可以普遍运用,任何一个人,比如在木星,可以随意与地球上的亲朋好友无障碍交流。大家可能说,现在不也可以么?不正在看直播么?但我要告诉大家,大家现在经历的这种直播,并不能普遍运用,是通过人工智能主体与子体之间的联系才达成的。具体情况嘛,如果要解释,非得长篇大论,我就不多说。星球磁场通讯技术,势在必行,大家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好。”

    实际上其中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工智能无法完成大规模讯息传递,而是周禹不打算用人工智能来做。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人工智能,仍然有不小的限制。女娲一号能无障碍接收、传递讯息的范围,绝不会超过太阳系。而星球磁场通讯技术,则能突破这个桎梏。

    “而重力调节技术,又是星球磁场研究的另一个成果。不单单用在星球内,消除重力的影响,在工业、运输、建造等等方面产生促进作用。对我来说,这种技术最大的通途,仍然是用在星际航行上面。”

    “不是让宇宙飞船承载更多的物资,而是给宇宙飞船加速,给宇宙飞船指引方向,甚至作为飞船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星球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磁场力,而这种力,决定了星球在星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如果能抓住并运用这种力量,可以在星空中,借助星球产生的引力或者斥力,推动宇宙飞船达到更高的速度!”

    “调节这种力量,可以使之吸引,反之排斥。将这种技术运用到宇宙飞船的防御体系之中,在即将受到攻击的时候,给飞船外壳施加一个向外的斥力,是不是可以达到增强防御的目的?”

    “至于指引方向,简单来说,星空广袤,如果没有固定的星图,或者导航系统无效的时候,每个星球特定频率的磁场,就是指路的明灯。这尤其对探索未知星系、星域有巨大的用处。比如我派遣一支舰队冲出太阳系,去旁边其他星系探索。太阳系在我们大众的眼中,好像很特别的样子,因为我们生活在这里。但实际上,在宇宙中,太阳系太普通了。宇宙虚空没有上下左右之分,无法分辨方向,一旦远离,就有极大的可能找不到回来的路。这时候,飞船一路采集到的星球的特定磁场频率,就可以指引飞船原路返回。”

    “而且采集到的磁场频率,加以研究之后,便可以加入我们的星球磁场通讯网络之中,将之纳入通讯范畴!”

    周禹高谈阔论,很多很多让人根本意想不到,或者说还没资格去想的东西,从他口中说出,让人听的如痴如醉,憧憬不已。

    身旁的女人望着他,一双双眼睛里,冒着点点星光,简直崇拜的要死。

    “好了,住宿区到了。”

    正当人们等着周禹继续爆黑科技的时候,周禹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一瞬间,简直好像吃下了一颗老鼠屎一样难受。

    特么我裤子都脱了,你突然跟我说这个?

    但周禹好像浑然不觉,响指一打,观光车陆续便停在了一处宽阔的广场上。

    人们相继下来,整个广场和周边的环境,便映入眼帘。

    这广场很大,铺地的是一种青灰色的材料,好像青石一样,给人一种自然古拙的味道。广场上还有很多设施都只是一个框架,比如花台、花园、树林等地方,都是一片空白。

    倒是中间有个巨大的喷池,正在花式喷射着晶莹剔透的水。

    远处,便是一栋栋淡蓝色,似乎透明的房屋。

    这里,就是住宿区。

    “我打算前期迁移三千至一万个家庭到基地中常住。”周禹说到:“不过暂时还不急,基地的绿化措施,还没有完成。可能要到明年去了。”

    “大家可以看到,那些花台、花圃、花园、树林等等,都还一片空白。我需要从地球移植一些植物改造过的植物过来,将这里点缀出来。这次大家可能有些不满意,不过下次一定让大家满意。”

    “广场旁边的这栋大楼,是综合商场。主要为这里的居民服务。远处,那些错落有致的,便是居民区。”

    “周,你这房子怎么全是淡蓝色的?”

    乔尔打量了一番,不由问道。

    “当然是淡蓝色的,因为其材质,主要就是氢化玻璃。加入了一些其他的元素,可以变色,能隔绝透视。”

    周禹笑道:“更重要的是,这房子是‘活的’。”

    “活的?”

    众人疑惑。

    “是的,活的。”周禹道:“现在居民区也好,还是这栋商场大楼也罢,都高不过二十层,也就六七十米而已。如果人多了,住不下,就让它再长高一点。”

    “诸位忘了我之前介绍过的氢化玻璃的特性吗?”周禹见他们惊疑,于是解释道:“如果房屋不够用了,我直接从底部增加氢化玻璃的量,同时予以施加恒星能,使其向上生长。”

    周禹并没有解释的太过详细。

    实际上,房屋所谓的‘活’,是因为氢化玻璃中添加了一些纳米机器人。要让房屋生长,只要增加氢化玻璃,施加恒星能,其中的纳米机器人,便会按照固定的程序,让房屋生长出固定的模样。

    “而且氢化玻璃还可以反复利用。比如为了规划或者其他一些需求,这个地方要拆迁,那么很简单,只要施加恒星能,所有的房屋都会软化,成为一块块巨大的氢化玻璃,将其分割运到其他地方,再让其长出来就可以了。”

    实际上从登上宇宙飞船开始,人们就一直在惊讶,一直被震惊,到现在,差不多都麻木了。

    有人只是觉得很黑科技,很牛叉。但一行旅客中,更多的,却想的是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

    毕竟,随行的旅客,绝大部分,都是地球社会的上层人物。或是跟政治有关,或是商业巨子。

    他们看问题,第一个看的是利益。

 二百九十八章 开始

    安置旅客的任务不用周禹操心。

    房子是现成的,装修摆设,都是最豪华的,而且是地球上没有的材料打造的,更新奇。交通工具也是现成的,反重力悬浮观光车可以将客人送到任何一栋、任何一层、任何一间。智能机器人也是现成的,在木一的指挥下,有条不紊。

    而周禹,则带着女人们来到了独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是一栋有别于其他住宿建筑,位于整个住宿区最东面、最安静,并且中间有一段距离的别墅。

    作为基地的主人,他有自己的特权。

    任凭女人们挑选房间去了,周禹则在属于自己的书房里,与木一交流。

    “让智能机器人把环境改改造仪安置好。”周禹道:“这些旅客应该呆不久,明天让机器人带着他们参观一下基地的格局,将他们送走之后,便着手调控大红斑区域的能量循环,对环境进行改造。”

    “好的主人。”木一回答:“主人不跟他们一起返回地球吗?”

    “不。”周禹摇了摇头:“环境改造仪我认为还不完善。我需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

    木一表示明白。

    “另外,将重力调节方面关于反重力的技术、氢化玻璃技术整理出来,很快会有人找上门来。他们肯定心动了。”

    “好的主人。”

    “还有。”周禹斟酌了一下:“自基地建立至今,已经接近一年时间。对气柱的研究,进行的怎么样了?其能量循环的规律呢?每三个月一次的空洞雷暴,找到原因没有?”

    “大红斑气柱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木一道:“第一,是地形。第二,是能量带之间的碰撞。”

    “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