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强农民-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长点了点头:“那边是不属于我们榕树坡。”

    然后道:“那你要承包哪片?有没有目标?村委手里已经没有荒地了,只能从村民手中分割。”

    “我知道。”周禹道:“我只要河边的土地。河边的都是良田,都在村民手里。所以,我想请村长召开一次村民大会。”

    “这是应该的。”村长直接点头答应:“就上午吧。”

    当下不犹豫,周禹和村长直接到了村委,然后大喇叭就响起来。

    “通知,全村各户立刻到村上开会,立刻到村上开会!”

    喇叭连续响了十几分钟才停下。

    陆续的,就近的村民自带板凳,就到了村委会外的晒场上。

    这晒场是许多年前人民公社时期公用晒谷子的地方,每每开村民大会,或者选举,都是在这里进行。

    人们熟门熟路,自带板凳,已经是传统了。

    先到的村民一个个都在谈论村民大会,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开村民大会。但看到周禹跟村委的头头走出来,一个个都有了猜测。

    近一个小时,榕树坡的村民才到齐。

    然后,村长就发话了。

    他站在村委会门前,手里拿着个话筒,道:“肃静,肃静!”

    闹哄哄的场面,才逐渐安静下来。

    “今天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只有一件事!”村长大声道:“那就是土地承包!小禹要承包二十五亩地,村上没有荒地,都要从大家伙手里出,所以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商谈这件事。”

    话没说完,下面又哄闹起来。

    村长几乎用吼:“不要吵,不要吵!”

    然后就把话筒递给了周禹。

    见周禹要说话了,所有人又安静了下来。

    “各位叔伯长辈、兄弟姐妹。大家应该都认识我,我就不自我介绍了。”周禹深吸了口气,看着下面一颗颗人头,心里还有些紧张:“我搞种植养殖,需要大片的土地。现阶段发展的不错,所以要继续扩大规模。”

    “我要承包二十五亩地,但村委手里没有荒地可以承包给我。所以必须要跟大家伙商量。”

    “我先提出我的要求。”

    “因为养殖种植对水源要求较高,所以我只要溪边的土地。我知道溪边的土地都是良田,价格我会按照相关的规定,不会少了大家一分钱。”

    “我也知道,作为农民,我们对土地很看重。我要承包三十年,可能有的叔伯不太情愿,我这里呢,就给大家一个承诺。”

    “承包给我土地的家庭,我就负责收一个工人。”

    听到这话,立刻,下面就轰然作响了。

    “哎呀,我就说嘛,小禹要扩大规模,肯定要招更多的人,嘿嘿,我家在河边就有一块水田,这下正好!”

    “唉,你运气好,河边有田,家里能得到一个名额,只等着拿工资分红。我就糟了,我家河边没田,这可怎么办?!”

    高兴的、郁闷的,一个个表情精彩。

    周禹看着会心一笑,又道:“至于各家田里种的稻谷,我也会按照相应的价格赔偿给大家。大家只管放心就好。”

    “我相信你!”

    下面就有村民回应,而且还不在少数。

    那可不,人家周禹发红利发的多爽快!?说是什么就什么,一个唾沫一颗钉,能不让人相信?!

    周禹知道,事情成了。

    。。。

    从村民手中承包土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必须要分别跟每一户承包土地给他的村民签合同。

    闹了一天,才把这事做成。

    河边有土地的村民有四五十户,总面积超过八十亩。但周禹只要二十五亩,从自家一区二区开始,接壤的才要。

    让不少的村民面露失望。

    不过周禹承诺,以后要继续扩大规模的时候,首选承包,就是他们。这才安抚住这些叔伯。

    尘埃落定,有十五户村民的地,被周禹纳入囊中。刚好就二十五亩。

    与一区、二区连成一片,沿着小溪的两边,连成一片。

 第三十章 开工喽

    翌日,周禹又跑了一趟青山镇,把自己早前看中的,紧邻二区的那片荒坡,承包下了二十亩。这样,承包土地的事,才告一段落。

    周禹这次承包的土地,总共四十五亩。加上之前的,他所拥有的土地,刚好六十亩。

    如果不是因为情况不允许,百亩两百亩周禹也敢承包。

    但可惜,不能。

    不是因为钱的原因。

    周禹手里还剩下好几十万现金,一区第一批蔬菜五十多万、第二批蔬菜因为提价,卖了七十多万,至于二区第一批蔬菜,因为跟渔乐园入股合资的缘故,分红还没到。

    除开承包土地、下发工资和红利以及自己的开销,周禹手里,还剩下六十多万现金。这些钱即便不够承包几百亩地,但周禹现在完全可以贷款,而且是无息贷款!

    他真正无法承包更多土地的原因,在玉印圆球!

    玉印改造土壤的范围,只有四万个平方,刚好就是六十亩!

    没有玉印,周禹种出来的蔬菜就跟普通的没什么两样。

    他也想迅速扩大规模,但无奈情况不允许,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土地到手了,接着周禹要做的,就是招工。招工完成之后,立刻就要整治土地,开挖水渠放养黄鳝、种植果苗蔬菜,一刻也不得停。

    招工的事最好办。

    首先,十五户承包了土地给他的村民,就提供了十五个劳动力。

    周禹估算过,自己总共六十亩地,除开后山自家的那小片松林不需要人照看,其他的都需要操持。

    总共约莫需要二十个工人!

    其他的大型种植养殖基地,六十亩地绝对要不了这么多人。但一来那些大型的种植养殖公司可以依赖一些机械,减少人力消耗,二来他们的农产品采收周期比周禹的肯定要长。

    所以,周禹对人力的需求更大。

    二十个工人,加上张婶三人,也就是说,缺口只有两个。这两个缺口,周禹给了村长一个,另一个则给了自家未来丈母娘。

    村长直接就把他的大儿子派过来了,而张翠花呢,可能是不好意思在自己未来女婿手下做事,就把这名额给了王德江家一个侄女。

    如此,加上王小虎和林泉,周禹手下就有了二十二个人。

    玉印公司,就变得丰满了许多。

    这二十二人,周禹对他们的工作,做了一定的细分。

    首先,周禹手底下,现在有四个项目。第一个是黄鳝养殖,第二个是蔬菜种植,第三个是果树种植,第四个就是家禽养殖。

    这四个项目,周禹每个项目都任命了一个小组长。

    他干脆的紧,直接任命张婶作为负责黄鳝养殖的小组长,手底下三个人。任命刘嫂为负责蔬菜种植的小组长,手底下八个人。素林伯为负责养殖家禽的小组长,手底下三个人。

    剩下三个,加上王小虎,四人就负责果林。王小虎做小组长。

    自家的小舅子嘛,总是要偏爱一些。

    当然,工作是细分了,不过须得等到把新承包的土地都整治出来之后,才会完全分开。不论开挖水渠还是平整土地,都需要大家一起动手嘛。

    四月初三,所有的工人都到了周禹家,包括林泉。

    林泉这次,还带了一个人,三十多岁的一个女人,个子小巧玲珑,模样普通,带了个眼镜,穿着一身小西装,是个专业会计,叫朱涵。

    这位朱姐,就是玉印公司财务部的第一人!

    整整二十三个人,围着周禹,坐在周禹家的院子里。

    “大家以后呢,就都是我们玉印公司的人了。”周禹笑呵呵的:“大多数人都是一个村的,都认识,但我想这两位,尤其朱姐,大家应该都不认识。”

    然后就介绍了林泉和朱涵:“这两位,一个是我们的法务律师,一个是财物会计,法务律师林泉,大家伙应该稍稍有些熟悉。财务会计朱涵朱姐,跟大家一样,也是新加入我们公司的。”

    介绍完毕,相互熟识了面孔,周禹又道:“生产部下面,我之前已经细化了分工,任命了组长。一区和二区,在之前采收之后,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整治刚刚承包的四十五亩地。”

    “开挖水渠、放养黄鳝、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和果树,初期的工作,都比较繁忙,希望大家能忍耐一下。等到初期工作做完之后,就会轻松很多。”

    “先从平整坡地开始。种有稻谷的水田先把水放了,晾着,等个几天,泥土干的差不多了,再来平整。坡地就没那么多顾忌,所以先平整坡地,该砍掉的树都砍掉,野草灌木都拔掉,石头也清理掉,然后就种下果树。”

    “小虎,你是负责果林的组长,在荒坡平整完成之后,要立刻去苗圃购买果苗种下。”

    “我想,平整荒坡种植果苗,二十多个人半个月应该能做好。接下来,就一起整治溪边的水田。水放干之后,就把禾苗都拔了,需要的就拿回家喂猪喂鱼。拔了禾苗之后,就开挖水渠,这一片二十五亩,被溪水分作两边,溪左边的就是三区,跟一区接壤,右边的就是四区,跟二区接壤。每个区,进出水口都要整治妥当。”

    “等到水渠开挖完成了,前期工作基本上就做好了。”

    “张婶就着手放养、饲养黄鳝。”

    “刘嫂就着手点菜种。”

    “素林伯呢,你就去镇上购买鸡苗,数量额定在五百只上下。鹅苗额定一百只。”

    “小虎呢,三区四区的果苗种植,也一样要跟进。”

    “这样,估摸着到五月初的时候,差不多就成了。”

    “各自的小组长,要好好负责,不要懈怠。我接下来呢,就说一说工资问题。”

    “之前张婶和刘嫂的工资,都是两千。素林伯因为要常驻地里,照看鸡苗鹅苗,工资多两百,两千二。”

    “现在我决定,普通员工的工资,起初都是两千。以后会根据我玉印公司的发展,逐步提升。”

    “小组长的工资,涨五百,二千五。因为现在工作细化,所以素林伯就不能跟他们不一样了,也是两千五。”

    “泉哥和朱姐,因为做的工作不一样,很重要,所以基本工资就要高一些。泉哥是我们公司法务部的第一人,也是部长,职位现阶段跟小组长一样,工资拿二千七。朱姐也一样。”

    “对了朱姐,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渔乐园的财物进行监督。现在渔乐园总店分店两家,你再招一个会计,一家店子一个人。另外招收的会计,工资拿二千五。”

    “泉哥就多多关注法务方面的事,尽力为我们公司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就是红利了,我想大家都十分关心。我早前就说过,红利每个季度一发。根据该季度的总利润,抽取百分之五,按照大家的业绩分发。做的好的,认真的,就多得,做的不好的,不认真的,就少得。当然,做的实在不好的,那不好意思,我先把话撂这儿,我不需要这样的工人。”

    “我接下来要去上京一趟,所以,每个小组长,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我希望等我回来的时候,能够看到我希望看到的场面。”

    。。。

    周禹说的很多,叨叨絮絮的,对所有工作,都定下了一个细致的章程。

    整整一个多小时,才说完。

    然后就打发了四个小组长带人下地,开始工作。

    院子里,就只剩下三人。

    林泉道:“老板,你怎么会想到去上京一趟?”

    他知道周禹的女朋友在上京上学,只以为周禹去见女朋友。

    周禹笑道:“我要带我爷爷去上京就医。”

    林泉这才恍然。

    是了,老爷子因为中风一直瘫痪,行动分外不便。现在周禹有钱了,自然要把这事解决。上京的医疗条件是全国最好的,自然要选择上京。

    周禹其实早就想带老爷子去看病了,但因为天气的缘故,一直按捺着。毕竟,冬春季节实在太冷,北方就更冷了,周禹担心老爷子不适应。

    所以才拖到现在,在开春之后,来解决这个大事。

    现在玉印公司也走上正轨了,也不需要周禹每时每刻盯着,正好抽空为老爷子看病。

    朱涵听了,也是恍然。

    她是被林泉说服了,才做了玉印公司的财务,对周禹并不了解,只是从林泉口中,听到一些关于周禹的事。

    对周禹,她真心好奇万分。

    这还只是个十九岁的孩子,刚刚高中毕业,竟然就做出了一番事业。她还听说,周禹是为了自己的爷爷,才放弃上大学的。

    这样的人,实在令人敬佩。

    周禹面对朱涵的目光,不由有些不好意思:“朱姐这么看着我干嘛?”

    “好奇。”朱涵顶了顶眼镜,笑道:“老板才十九岁,就有这样的事业,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十九岁的人比得上老板你。”

    “你说的我都怪不好意思了。”周禹微微脸红:“朱姐,以后财务方面的事,你就多多操心一下。我虽然不担心渔乐园会乱来,但这是规矩。我毕竟是渔乐园的大股东,对财务监督是分内的事。”

    朱涵点了点头。

    等林泉和朱涵走后,周禹进屋,爷爷就在屋里。

    带老爷子去上京看病,这一点,周禹早就跟老爷子商量过。老爷子起初是不同意的,用他自己的话讲,反正都这样了,而且中风的,本就也很难治愈,他现在精神头也很好,身体也好了许多,站不站的起来,无所谓。

    但周禹不同意。

    必须要去上京。

    不论最后能不能治好,周禹都要去。

    他希望看到一个能够行动方便,整天开开心心的爷爷。而不是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限制很大的爷爷。

 第三十一章 去上京

    在离开前往上京之前,周禹将玉印的影响范围调整完毕,将自己的土地,都囊括其中,如此,玉印的功能,就完全得到了利用。

    其间,还抽空到松林转了一圈。

    从开始做事业,到现在,周禹就很少有时间像还在读书那会,去松林转悠。年前播种在松林力的药材,几乎都被他忘了。

    这几天梳理自己的事业项目的时候,才恍然想起,还有药材这一块呢。

    当初播种的药材,现在隐约能看到一些苗儿。当然,周禹本不认识那三种药材的苗是什么样的,还专门上网查了一下。

    毕竟,当初播种的时候,是随意撒播的,并没有特定在某个区域,所以,后山的松林里,到处都有可能存在着药材苗。

    不过因为松针厚实,加上灌木、杂草的遮掩,能够看到的苗,不足洒下种子数量的一成。

    周禹略略有些失望。

    不过到现在,周禹对药材的期待,已经不那么高了。

    这些名贵药材,一来要产生效益需要很长的时间。就比如人参,一两年生的,根本不值钱。至少十年以上的,才能卖的出价。而十年之后,周禹早就不需要这点了。

    他现在已经不打算通过药材来赚钱了,这些早就播种的药材,就干脆留下,自己用。

    在细分完工作的第三天,周禹带着老爷子出发了。

    轮椅带上,就放在皮卡后备箱,把老爷子背上车,开车就往镇上而去,到了镇上,先取了机票,又把林泉也叫上,这才直奔云达市机场。

    到了机场,周禹跟林泉又交代商量了一下,让他在周禹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帮忙看着点,就把车钥匙交给他,让林泉把车开回去。

    这才推着老爷子,进了候机厅。

    老爷子坐在轮椅上,像个小孩一样,四处打量,一边啧啧道:“没想到我老头还有坐飞机的一天。”

    周禹也是第一次坐飞机,也有些好奇,也忍不住四处打量,听到爷爷的话,不由道:“以后等赚了钱,我买架飞机,给爷爷您做专机!”

    老爷子哈哈一笑:“好好,专机。那我不成了跟国家领导人一个级别?电视上经常说国家领导人坐专机到哪儿访问什么的,我老头也有这待遇?哈哈哈。。。”

    周禹笑道:“现在不是有买私人飞机的嘛,像那个经常上春晚演小品的,不就买了吗。他能买,我也能。”

    爷孙俩说专机,倒是引起周围来往的人的注意。

    人家细细一打量,看见这爷孙一身着装虽说不上土气,但也就那样,一个个都暗自嘲笑。

    这牛吹得,飞天了!

    很快,就登机了。

    到了飞机上,无论周禹还是老爷子,都紧张了起来。尤其在飞机起飞的时候,脸都白了。

    专门有个乘务员空姐,一直就关注着周禹爷孙。

    不是因为他们爷孙长得帅,而是因为老爷子太特殊。

    空姐专门盯着,以防万一。

    看到老爷子脸色煞白,连忙过来,跟老爷子说话,分薄注意力。

    直到飞机平稳了,老爷子这才完全松了口气。

    “闺女,谢谢你啦。”老爷子颤颤巍巍的拍了拍胸脯:“可把我吓得,这坐飞机也不是个安稳的勾当。”

    “老爷爷,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发生事故的几率最小,您可能是第一次坐飞机,有些不适应。”空姐一脸温和的笑。

    老爷子点了点头:“是第一次坐飞机。你说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老头我可不赞同。前些天看新闻,不说那个什么马航还是什么的,有飞机从天上掉下来了嘛,那一死就是一大堆呀!”

    旁侧的乘客闻言,一个个看老爷子的目光,都不好了。

    空姐勉强一笑:“老爷爷您说笑了。”

    周禹拉了拉老爷子,有些脸红。

    老爷子现在,越来越跟小孩一样了。都说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之后,不是说就不懂人情世故,而是觉得没那个必要,想什么说什么,才不会累。

    从云达市到上京,坐飞机要三个小时左右。相较于坐火车要一天多的时间,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看着窗外一溜子飞退的云层,周禹脸上很是安静。老爷子这会儿正在打瞌睡,空姐也走开了,周禹心里,正想着到上京之后的事。

    在订购了机票之后,周禹就把这事告诉了小艺。

    小艺会到机场接他,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小艺了。

    。。。

    时间一晃,就到了西历四月底,五月就在眼前。眼看天气越来越好,阳光明媚,是万物滋生。

    两辆大货车次第开进了榕树坡,林泉一早就候着,待到货车到来,一声令下,采收开始。

    三月底那一批蔬菜采收之后,到现在正好是一个月的时间,这一批蔬菜,也次第成熟。之前那批蔬菜采收之后,周禹考虑到如果继续按照以前的模样,仍然全都种植一次性采收的蔬菜,这不好。现在玉印公司的种植养殖面积,近乎四十亩,如果都种白菜青菜,便是渔乐园开了分店,也不可能一下子消化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一次性采收的蔬菜在地里开花变老。

    于是那时候种下的蔬菜,就已经趋于多元化。

    白菜青菜这类蔬菜也种植,但同时,如黄瓜、四季豆、辣椒、南瓜、丝瓜等可以长期采摘的蔬菜,也同样种到了地头。而且占的比例,比白菜这些一次性采收的蔬菜还要大。

    如今,渔乐园两间店子,每天需要消耗蔬菜近八千公斤,上一批的七万多公斤蔬菜,还是搭配着普通蔬菜,节省着用才撑到现在。

    实在是太紧俏了!

    那生意,跟去年过年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两样!

    极为受人追捧。

    许多吃惯了渔乐园菜肴的,有家底的,几乎顿顿都跑不了。没了渔乐园的菜肴,他们就吃不下饭!

    听到这一批蔬菜可以采收了,那边邢彧也是望眼欲穿,连忙就派车过来了。

    林泉早就等着,看车到了,一声令下,采收开始。

    这回跟车过来的,还是李德裕。

    他现在升官了,不只是渔乐园总店的餐饮部经理,而是升级成为渔乐园餐饮娱乐公司的采购部经理。

    渔乐园餐饮娱乐公司,就是周禹跟邢彧合资而成的新渔乐园。

    李德裕从副驾上跳下来,走到林泉身边,满面红光笑道:“我是望眼欲穿呐!天天都等你电话,总算等到了。”

    林泉笑道:“没办法呀,总得让蔬菜生长吧?一个月时间已经很短了,我们的蔬菜,生长周期比其他的要快的多。”

    李德裕点了点头:“这倒是真的,不过生意太紧俏,我们也着急呀。”

    两人聊了几句,转言就说到了周禹。

    李德裕道:“小禹什么时候回来?他去上京都快一个月了。”

    林泉无奈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那边老爷子正住院呢,什么时候能治好,什么时候恐怕才会回来。”

    然后道:“老板走后,我这是忙的晕头转向的。早知道就不该应承下来,什么事都要我看看,还有些鸡毛蒜皮的,也找我,唉。。。”

    “我看你是乐在其中啊。”李德裕哈哈笑道:“人呐,闲着的时候不舒服,忙的时候才充实。”

    “倒是这个理。”林泉笑了笑,道:“工作方面的事,我当然是乐在其中,但其他一些事,真的就不好处理。比如老板的一些亲戚找上门来,老板不在家,就找到我头上,让我安排工作什么的,我能做决定吗?又不能得罪,让人头疼的不得了。”

    “你打电话跟小禹说,听他的不就好了?”李德裕笑出声来。

    像这样的事,他也不是没遇到过。自从做了渔乐园的经理之后,家里十八代往下的什么亲戚都找上门来了,求帮忙安排工作呀,借钱呀什么的,要狠心拒绝吧,又抹不开情面,不拒绝吧,又心烦的紧,真真是不好处理。

    两人就这个问题,发了一阵牢骚,又说到正事。

    林泉道:“从现在开始啊,蔬菜的供应就能每天不断了。一区、二区这两个养殖种植区的蔬菜成熟的稍稍早一些,等这两个区采收的差不多了,三区四区就能采收了。而且蔬菜种类的多元化,也保证了这一点。”

    李德裕笑眯眯的:“这是天大的好事。只要玉印公司的农产品供应充足,渔乐园就能开足马力,日进斗金。我们老板已经在琢磨着开第二家分店了,只要这里能供应的上,下个季度,第三家渔乐园就会在旁边的元山县开张。”

    林泉点了点头:“据我估计,按照现在渔乐园的规模,每家店子每天消耗近四千公斤蔬菜,那么等到我们这里的产出走上正轨之后,四十亩地,完全可以供应四家至五家店子的日常消耗了。”

    “这就好。”李德裕开心不已,胖胖的脸上笑容不断。

    只要渔乐园发展壮大,他这个采购部的经理,自然是水涨船高。

    不论利益还是权力,都要跟着上涨,这能不让人高兴嘛。

    “对了,黄鳝什么时候可以捕捞?”李德裕道:“上次是一个月前,跟上一批蔬菜采摘时间一致,那下一次呢?上次捕捞的黄鳝,现在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要真正大规模捕捞黄鳝,恐怕得等到年底去了。”林泉道:“得等其繁殖的差不多了才好。这之前的捕捞规模,较之以前,虽然会有上涨,但涨幅应该不大。至于捕捞的周期,老板走之前,已经跟我说过,两个月一次。”

 第三十二章 试水。。。

    “两个月?也就是,下次以还得等到五月底了?”李德裕皱眉:“但上一批捕捞的黄鳝,绝对撑不到五月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林泉摊了摊手,无奈道:“总得看长远一点吧?现在三区四区这么大面积,黄鳝的种苗,要得到保证才是啊。”

    李德裕也只好无奈的点了点头:“这样一来,我们的招牌菜就少了两个。”

    “那倒不一定。”林泉呵呵笑了起来:“少了黄鳝,我们还有其他的肉食品供应。”

    看林泉笑盈盈的模样,李德裕眼睛一亮,连忙道:“还有其他的肉食品供应?!”

    “你跟我来。”

    林泉带着李德裕,穿过一区,过河,到了二区。

    “你看那是什么?”林泉笑眯眯的指着二区与果林二区交接处的一溜子棚子,卖起了关子。

    果林二区,就是相较于周禹家后山荒坡的那一亩多果林而言。那一片果林是果林一区,这里的二十亩荒坡改造出来的果林,就是果林二区。

    “那是。。。”李德裕胖胖的脸忽然露出了笑容,眉头一挑:“你们还养殖了家禽?!”

    虽然这会儿鸡、鹅两种家禽都放出去觅食去了,这里看不到,但李德裕也是农村出身,哪里看不出那是家禽棚子?

    “是的。”林泉笑道:“去年年底的时候,老板就养殖了一批家禽,之前又养殖了一批,现在的家禽数量,大大小小,鸡有近六百只,鹅有一百二十只。年前养殖的那一批家禽,现在已经差不多可以宰杀了。”

    “可以宰杀的家禽有多少数目?!”李德裕连忙问道。

    “鸡九十多只,最初养的一百只,中间死了几只。鹅二十只,之前养的也是这么多,但没死。”林泉道。

    “太少了!”李德裕笑容收敛:“九十多只鸡加上二十只鹅,如果敞开了供应,最多十天就没了。”

    “那就不要敞开供应。我听说年前渔乐园搞限量供应,不是搞的很好嘛。反正黄鳝不够,这批家禽正好做一个补充,限量着来,要撑到五月底,应该没问题。”林泉笑道。

    李德裕只好点了点头,道:“我得提个建议,你们这家禽饲养,要扩大规模才行。店子里做生意,肉食历来是主菜!而且利润更高!”

    “这我知道。”林泉笑道:“老板早就有这个心思,眼下这些只是试水,看看情况怎么样,如果好,那就扩大规模。”

    李德裕微微颔首:“小禹也谨慎了。不过他考虑的对,蔬菜和黄鳝品质高,但养殖的家禽品质就不一定,是得试试水才好。”

    “呵呵呵。。。”林泉呵呵的笑起来:“那么李经理,这第一批家禽,你今天要不要带走?”

    “要。”李德裕道。

    林泉点了点头,忽然道:“要不,我们先试试水?”

    “我们试试水?”李德裕一愣,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对,我们先来试试水。”

    当下,两人亲自动手,钻进果林二区,抓了一只鸡、一只鹅,悄悄回去,就着周禹家的厨房,就准备开干。

    宰了鸡鹅,放血拔毛,洗剥干净,切成块,放了姜蒜,直接一锅炖!

    不一会儿,诱人无比的香气,就散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