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绝大多数人,可以说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有的建议皮娃改种果树,有的建议皮娃改种茶山,那些地多租给皮娃几十年都行,钱先欠着,按年给都可以。
  不过这就跟李君阁本意不合了,不搞点短期项目,让乡亲们当年看到效益,这积极性就带动起不来,到时候满李家沟就自己一个富得打个屁裤子上都是油圈圈,又有啥意思呢?
  因此只是一一谢谢了乡亲们的好意,只说先试种一年,要是不成再乖乖改成果林茶山。
  见到皮娃这么倔,乡亲们也就签了,好些还拉着皮娃传种地经,你娃读书虽然可以,但是伺候庄稼还得听我们唠叨唠叨。
  李君阁就这样一边听着乡亲们唠叨,一边插科打诨。阿音也不时插上几句嘴,顺便宣传下过节的注意事项,交代两句现在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带人接物也要稍微注意一下子,不要给李家沟拉稀摆带什么的。
  两个小的人性都不错,回村的乡亲们对村里的变化太满意了。
  以前好些荒废得如同鬼屋的地方,现在都热闹得不要不要的……
  坐在门口叼个旱烟袋子,修个篱笆啥的,都有游客来拍两张照,有时还要看上半天问个究竟……
  听家里人说今年没虫茶喝了,都被皮娃收走了;豆花饭也要省着吃,新豆子也被皮娃收走了。老子回家居然没豆花饭吃没茶喝,这败家娘们是要打翻天印吗?
  可婆娘还有话说,人家皮娃收茶的价比盘鳌乡卖出来的价格还高,豆子卖了拿笔钱,做豆豉红豆腐,包包装打打零工又是一笔钱,瓜娃子才不干呢!
  听说自家婆娘还常可以做做针线活,这又是一笔,里外里一算账,老子在外头省吃俭用的,拿回来的钱居然没惊喜了,婆娘在家里挣的,差点点就能跟老子打平……
  好在现在去夹川方便了,皮娃弄了艘船,豆花饭可以去夹川县城里吃……
  虽然船顶上的大画怎么看怎么滑稽,好歹也是我李家沟娃子们的手笔不是?心里头虽然觉得不咋样,可但凡县城里头有人问起,那必须昂着头挺着胸脯,这就是我们李家沟的船!满夹川独一份!就问你羡慕不羡慕!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工奖
  皮娃是个好的,听说暑假放假,家里娃子都是皮娃跟老村长去学校一个一个接出来送回来的,还统一组织在祠堂里归四祖宗调教,娃子今年的成绩就跟个子一样,明显窜了一个头,或许老子们家里也能出个大学生了?
  嗯,等过年给祖宗好好烧烧纸,多烧点,万一就冒青烟了呢?
  阿音也是个好的,组织了给村里老人体检,还怕老人说不清楚,专门打电话来告知大家,叫我们放心。家里有这样的娃子看着,就是舒心啊……
  说起娃子,听说家里小狗日的在河滩上见到一块什么石头,皮娃给了一万二,合着老子在外头辛苦了一年,还不如娃子眼珠子转一转?
  赶紧摇晃着脑袋,不行不行,还得好好教育。这兔儿不会老在窝窝头,庄稼人不能天天想着这些好事,面朝黄土背朝天,踏踏实实卖力气才是正道……
  ……
  总之,有县里的扶持,有大伯的威望,有李君阁阿音刷脸卖人品,租地的事情顺顺利利就办下来了。
  不过这段时间卖米的进账,在修完木楼后剩下的那个小尾巴,加上自己网站卖的那些,所得利润加一块儿就又填进去了,一点没剩下。
  李君阁不住安慰自己:“好在老子乌金血米的种子就是每晚上累点,不用花钱。过年前这个月大堂哥生意好得爆棚,这竹鼠跟河鲜都催了几回了;加上农家乐进项,年前还能赚个几万块,拉扯着也就过来了。”
  至于明年,先就靠农家乐河鲜特供菜三样撑着,等五月虫茶七月荔枝九月米出来,这日子可就太好过了。
  无论如何,这是年前最后一波事情,签完协议后,老子就去阿音办公室拉张躺椅,睡种空间田,醒看美人脸,呵呵呵呵……
  结果傻笑还没结束,兰协白老头的电话就来了。
  李君阁按开电话:“哎哟白老,有时间没去看你老人家了,抱歉抱歉。”
  那边白老头才不会跟他聊客套话:“皮娃来夹川一趟,带套换洗衣服,我们明天飞首都!”
  李君阁傻眼了:“啊?啥?”
  白老头笑道:“上次你不是给了首都商会余再男三块石头吗?刚刚打电话听说弄出来了。”
  李君阁郁闷了:“余叔啥意思?快递回来不就得了呗,还要我们跑首都去取?!这不是豆腐搬出肉价钱了嘛?两人来回不得五六千啊,还有家里马上要过年……”
  白老头笑道:“不亏不亏,你余叔也不知托的啥关系,居然找到一个北工大师出手,人家对作品满意得很,送去参加了天工奖的评选,轻轻松松入围了。小余把机票钱都打过来了,邀请我们去看个热闹!”
  李君阁手捂话筒问阿音:“阿音,白老头来电话,说是青珉石出了个天工奖入围作品,首都商会的余叔让我们去看热闹,你要一起不?”
  阿音摆着手:“才给自己放了几天假,好多事情压着呢!明天要去县里汇报你租地的情况;还有要绿色食品富硒食品标志的事情;还有联系农大搞技术转化基地的事情……算了算了,还是你自己去吧!”
  李君阁这才又跟白老头说好明天坐船去见他,白老头让他报了身份证号,这才将电话挂了。
  李君阁放下电话,对阿音说道:“你看这多不好意思,我去外边玩,放你一个人在家里忙活。”
  阿音笑道:“青珉石是你发现的,这事情本来就该你去。安啦安啦,觉得过意不去,给我带个小礼物回来就行。”
  李君阁这才赶紧回家,将身份证钱包准备好,又翻出老小石头的作品来,素的雕的各选了三十方,包装没有合适的,又去找了些寄豆豉时用来保护玻璃罐子的泡沫膜包上,把古长川还回来的非遗申报作品和小石头雕的那个金蟾也装了进去,出来跟老爸老妈把事情交代清楚,第二天上午赶到了夹川城。
  来到撷意轩,跟白老头见了面,李君阁说道:“白老,到底啥情况?”
  白老头说道:“我也不是特别清楚,等到了首都才知道。你余叔只说是请到一个北工大师,从设计到雕刻他完全没有管过,要不是这几天人家打电话找他,这小子估计都忘记了,给我们包了机票算赔罪吧,哈哈哈!”
  李君阁道:“呃,算了,到了总会知道。对了,我们在蛮州坐飞机还是在蜀都坐?”
  白老头说道:“下午两点的飞机,从蛮州走,一会儿小肖送我们过去,对了过来帮我选一盆兰草,空手上门总是不好。”
  两人到撷意轩楼顶,李君阁道:“白老你不地道啊,好东西都藏这里呢。”
  白老头哈哈大笑:“没你娃藏得深!林旺财搞的那俩品兰草到现在都没见着!”
  李君阁抿嘴笑:“我是为你好,这俩品一品春兰一品夏蕙,都不到开花的时节,光看叶子有啥意思,等开花了我请兰协诸位到李家沟,到时候你们看个够,胜过现在看半截叶子心痒痒。”
  白老头讶异道:“听着这语气,信心十足啊,能比素边玉爪还牛?”
  李君阁只是摇头笑,却打死也不说了,自己就是个开金手指的人,旺财叔为夹川兰草付出这么多,这份荣耀本该归他才对。
  见李君阁变成了锯嘴葫芦,白老头直生闷气,不住念叨夹川有人要打兰协的翻天印了,却还是没法惹李君阁透露更多的信息。
  两人最后选了一盆寒兰,用带子将草束好,再用纸板连盆子裹成圆筒,带着下楼来。
  肖明贵车到了,对李君阁说道:“二皮!你那河滩上还有青珉石没?你龟儿眼睛毒啊!天工奖入围,这石料得翻着跟头往上涨了吧?!”
  李君阁笑道:“怎么也比现在强吧,对了青珉石现在啥价了啊?撷意轩咋一块都没见摆?”
  白老头笑道:“现在谁摆谁是憨包娃子!小余那边告诉了多少人我不知道,我这边现在知道的就石协几位理事,你去他们店里看看,谁现在还摆出来?看着吧,不用等我们回来,这石料就得涨!”
  李君阁笑道:“也别高兴太早了,还不知道人家大师给不给我们说好话呢,天工奖看重的是工艺,石料只是一个载体而已。”
  肖明贵笑道:“皮娃你这就想岔了,这是噱头,噱头知道吗?一个崖柏都能炒翻天,等这石料真的爆出来,不知道多少龟儿憋着要炒作呢!”
  李君阁说道:“那两位可得把手上的东西捂紧点了,等到了自己满意的价位再出手吧,反正怎么都是便宜我们。”
  肖明贵哈哈大笑道:“来来来,送财童子,哥哥给你开车门。”
  一路上几人聊的就是这石头,李君阁笑道:“我还是觉得你们太乐观了,要炒一种石头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吧?我不知道白老清不清楚,李家沟的石头叔给青珉石料归了几个类,什么芝麻粒,蟹眼,燕眼,鸽眼,鹰眼之类,石纹又分了金丝,兰叶,蒲叶好多种,将现在能发现的花样都编上了名字,然后又根据有孔无孔分出来天然观赏石和可加工砚材,到时候市场追捧哪一种,还都是未知数呢。”
  肖明贵说道:“听说这些分类都是从老石头祖传的石经上传下来的,按珍贵程度一一做了说明。他又是第一个给这石头定品相的人,这就是权威了。现在石协那帮子人个个人手拿着一本鉴赏手册按图索骥呢!你等着瞧吧,最后要是有人跳出来质疑都没人搭理的,因为大家心里都按着这套路走了,手里拿着鹰眼的人,会同意别人说他的石头跟芝麻粒等价?!”
  李君阁转念一想,这话还真在理,翡翠的路子似乎就是这样,总之都是按照珍贵程度来的。
  不管其他品种再怎么炒作,永远别想超过龙石种,帝王绿。话再反过来,如果红翡比帝王绿还罕见,说不定又是红翡排名超过帝王绿了。
  物依稀为贵,永远是不变的真理,土豪们必须靠别人没有自己有的东西,来彰显自己的尊贵。
  这就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了。
  一路闲聊到了蛮州机场,李君阁跟白老头上了飞机,向首都飞去。
  李君阁还是第一次坐飞机,什么都是白老头搞定。
  白老头给他挑了个靠窗的位置,由得他歪着脑袋看个够,自己闭着眼睛养神。
  三个小时到首都,飞机落地后,李君阁拖着箱子跟着白老头出来,就看到一个穿西装的年轻人,手里拿着“白声鼎,李君阁”的牌子在侯客区等着。
  一老一小走过去,那年轻人满口京片子,介绍自己是余再男的秘书小王,伸手过来就接行李。
  小王拖着行李箱,李君阁抱着兰草,三人一起来到车位,小秘书一拎李君阁的箱子:“哟哥们儿你箱子里装啥了?怎么沉?”
  李君阁哈哈大笑,跟小秘书一起将箱子和兰花送上车。
  到了宾馆李君阁才知道夹川商会副会长在首都的事业做得多大,京郊一座大宾馆都是余再男的产业。
  一进宾馆就看见拉着一条横幅,“热烈庆祝第十二届天工奖评选暨鉴赏大会隆重开幕”。
  不少人进进出出,


第二百四十三章 京派大师
  小王对两人介绍到:“这届天工奖我们宾馆也算协办单位,那边就是广告牌。”
  李君阁一眼看过去,广告牌上的名头都大得吓人,主办是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简称中宝协,承办是中宝协玉石分会。
  底下协办单位也都了不得,所在地区囊括了广省,闽省,新疆,鞍山,阜新,镇平,苏州,泰安,龙陵,瑞丽,阿拉善,四会,揭阳……
  不是著名玉石产区就是玉雕大派集中地。
  最底下两个协办单位,一个是宏盛拍卖公司,一个就是余再男的京南宾馆了。
  李君阁只看了一眼就说道:“咦?怎么没有蜀州?”
  白老头对这事门清,说道:“蜀州的玉雕还不成气候,你看看这些协办,都是大流派所在地,水平高,竞争激烈,一个工作室就能碾压其它地方一个省了,所以必须经过初选才成。”
  “比如闽工,他们的初选叫神艺杯,能拿着神艺杯来入围的作品,本身就已经身价不菲了。”
  “苏工就更了不得了,天下驰名,他们的初选叫子冈杯,每年送选的作品,都是天工奖的大热门。”
  “蜀州也不是没有玉料,雨城雅州的碧玉还是小有名气的,不过雕刻嘛,只能作为自由作品报名参赛了,所谓自由作品,就是将这些大流派之外的地方统一作为一个地区分类,这些作品要想杀出各大协办地那些先天高手的重围……算了,等展厅布置出来,你去看看就知道了。”说罢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
  小王将房卡交给李君阁和白老头,吩咐两人洗漱一下,五点半来接他们去餐厅,余总安排了宴席给他们俩接风。
  两人休息了一下,下楼来,小王将他们领到裙楼的一个大宴客厅里。
  余再男一看到两人就笑了:“哈哈哈正主来了,我都没想到李大师今年会技痒,硬是弄出一套作品来参赛,来来来,我给两位介绍。”
  说罢将两位引到一个花白胡子老头面前说道:“来来来我来介绍,这位是北工京派玉雕大师李昆吾。这两位是我老乡,这位是夹川兰协的老白,白声鼎,这位小朋友是李君阁,您老叫他皮娃就行,这次您上手的青珉石料,就是这小子发现的。”
  李君阁伸出双手跟李老头握手:“老爷子家学渊源,了不得啊!”
  李昆吾一愣:“小朋友您认识我?”
  李君阁笑道:“记载,伊水西二百里有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色赤如火,以之做刃,切玉如割泥也。老爷子您是玉雕大师,这个名字应该是家中长辈对您的期许,因此我猜测您老是玉雕世家出身。”
  李昆吾哈哈大笑,对余再男说道:“你夹川县出人才啊!这事情放六十年前不稀奇,搁现在还能一口道破的娃子,实在不多了啊!皮娃是吧,不错不错!”
  几人坐在茶几旁,李君阁见是功夫茶,便给大家都点上,李昆吾更惊讶了,看穿着李君阁就是一个乡下娃子,连这个都会?
  李君阁知道李昆吾心中所想,说道:“我在村里有个兰场,兰场的技术顾问是在南方待过的,我这个也是跟他学的,不过品茶就不行了。”
  李昆吾又是一阵笑,说道:“其实我也不会,不过来往的都是行家,跟你一样,也是被熏出来的。”
  余再男佯怒道:“喂喂喂,李老,什么叫熏出来的?”
  李昆吾哈哈笑道:“那加一个字,熏陶,熏陶出来的总可以了吧?”说完又对李君阁挤挤眼睛,低声道:“其实还不是一回事儿!”
  李君阁哈哈大笑,他太喜欢这老头了,这就是不染纤尘通透的人性,老小孩性格啊。
  就见李昆吾翻出来一个紫檀木的匣子,说道:“里头就是你们的青珉石了,对了,报名表皮娃你没有看过吧?你要是能猜出来里头是啥,我就给你再出手一次,免费替你雕一件作品!”
  余再男大惊失色:“李老,你可别拿这个说笑!”
  开玩笑北工大师作品,工价是按成品克重计价的,一百一克起步。
  这也是大师作品和田玉翡翠居多的原因,商家一个比一个猴精,要是用别的材料,这料子钱跟工钱就差了一帽子远了。
  李昆吾摆着手笑道:“没事没事,今天跟小朋友投缘,我们就当一乐!”
  再推辞就是不给面子了,李君阁只好将手指放到楠木盒子上,抬头说道:“李老,那我可就斗胆猜了。”
  李昆吾戏谑地看着李君阁,笑道:“嗯嗯,小本家,你猜你猜!”
  李君阁笑道:“这里头,是三方砚台吧?”
  这下轮到李昆吾大惊:“你事先看过报名表了?!”
  李君阁摇头道:“没有没有,只是我们李家沟也有石匠,据他说这是顶级的砚材,我想着美石入良工之手,判断总该是差不多的,因此就斗胆猜是砚台了。”
  李昆吾更惊讶了:“等等这位石匠推断这石性花了多长时间?”
  这辈分都怎么叫的,余再男跟白老头不由得手扶脑门一脸黑线。
  李君阁说道:“老的我不知道,小的嘛,先是搓了搓,然后拿手捂上去,大概有那么几分钟吧,不过他刚开始说要给我雕个水洗,被老的一通臭削才改为砚台的,对了,这青珉石的名号,也是这小的定下来的。”
  李昆吾惘然:“不会吧?你说的这个小的有多大?”
  李君阁说道:“石头叔五十开外,小石头嘛,应该比我还小一两岁。”
  李昆吾一下子靠在沙发上,长吁一口气道:“皮娃,你自己打开盒子吧。”
  李君阁将紫檀盒子打开,里面果然躺着三方砚台。
  李昆吾说道:“高手在民间啊,要真的跟你说的一样,就凭断石性这一手,这对老小就足够开宗立派了!”
  李君阁赶紧说道:“那是,他们已经是我们李家沟出来的第三项非遗传承人了,家里是祖传的手艺,对了,我这次还带了他们的作品来……”
  李昆吾直接打断:“!那还听你擘划啥!赶紧把东西拿过来,听你说还不如量活来得快!”
  秘书道:“我去我去,别耽误你们聊天。”
  余再男挥手让他去了,然后和李君阁白老头一人端着一方砚台观赏。
  三人手里的砚台,都是以一汪清塘为主题,根据石眼金丝分布各有侧重。
  余再男手上的,是一枝枯荷,一只鸣蛙。
  李君阁手上的,是一丛蒲草,一只水鸭。
  白老手上的,是几点浮萍,几条小白鱼。
  都是传统题材。
  李君阁跟白老头啧啧称美,大师出手,将石材跟题材完美结合,北工京派就是端凝大气,做这种书桌上的文玩那是首选。
  如果是随身挂饰环佩,那就得选南派苏工了。
  两人正翻来覆去赞赏不绝呢,余再男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李老啊,这天工奖要求创新啊,你这可都是传统题材,创新在哪里?”
  李君阁心念一动,将自己手上的这方砚台摆放到桌面上,又将白老头手上的一方接过来,拼到自己那方砚台边。
  这下余再男也明白了,把自己手里的一方也拼了上去。
  三方砚台天衣无缝,茶几上出现了一个小池塘,原先每方砚台的部分边缘变成了塘里的微波。
  微风拂过,水纹彀皱,水鸭在自在的梳理着羽毛,鸣蛙在对面荷叶上欢鸣,几叶浮萍被微风推送着,悄悄漂了过来,整个画面都如同活了一般,祥和安宁,妙然天趣。
  “绝了!”“妙极!”“赞!”三声惊叹从三个嘴巴里脱口而出。
  李昆吾笑得像个孩子,对李君阁竖起大拇指:“嘿嘿嘿,皮娃果然是妙人,我这“萍水相逢”,居然是你最先看出门道!我现在更相信你李家沟的石匠不一般了。”
  李君阁想起一件事,对李昆吾说道:“李老爷子,我在楼下看这次天工奖,除了金银铜之外,还有个独立的主题创意设计奖,今年的主题是缘,这三方砚台要是换个名字,是不是也可以跟主题扣合呢?”
  李昆吾讶异道:“还有这说道?我都没打算参评创意设计的,实在是选题有点牵强。”
  李君阁说道:“不牵强啊,您看我们本来素不相识,就如这蒲荷萍水,随遇所之,居然就聚到一起,这才有了这三方砚台,三方砚台又合成一个作品,我斗胆说啊,要不我们就改名叫‘缘无故’,这不就扣题了吗?”
  三人都眼睛一亮,李昆吾说道:“萍水相逢,缘无故。萍水相逢缘无故!哈哈哈哈妙极了!再男,现在改名字参评还来得及不?”
  余再男也是高兴,说道:“我立刻打电话问,好歹是协办单位,这点面子总要给我,应该还来得及。”
  说完转身跑出去打电话,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兴奋地道:“李老,真改?”
  李昆吾一挥手:“改!必须改!”
  余再男赶紧对电话那头喊道:“听见没?李老发话了!什么?印刷才几个钱,赶紧给老子重印,今晚加班重新布置!到时候账单给小王就行!嗯,缘无故!对了,还要把主题创意设计奖也报上名!就这么定了!”r


第二百四十四章 相声大师
  等余再男挂了电话,李昆吾乐得见眉不见眼,说道:“这好东西要没个好名字,那就是明珠投暗啊,这个名字我太满意了,再男没有白叫你们来一趟!”
  白老头也乐得见眉不见眼,说道:“哈哈,我们也很满意,小余叫我们来之前,可实在没想到是您出手啊!”
  说完对李君阁介绍到:“皮娃你还不知道吧?这玉雕分四大流派,分别是京,扬,海,粤,李老师就是京派玉雕顶梁的人物!”
  李君阁点头道:“见识过了,确实是不同凡响啊。”
  白老头又说道:“这四派都源远流长各有根苗,京派最早发源于宫廷造办处,出活端工大气,气势宏大,且多从宫里收藏的古玉器中学习,因此还古朴典雅;扬派出身苏扬二州,此地千年来一直富甲天下,出活那是精巧灵动,细腻雅致,因为多为民间所用,因此选题灵活,观赏性实用性结合完美;粤派则是受当年十三行影响,出活多供海外,因此受东南亚风格影响深远,玩翡翠是他们的拿手;海派则是后来时局动荡,一些工匠移居魔都,在此地交流技艺,融汇南北,且从西方艺术吸取营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李昆吾说道:“所以这四派风格各有特点和优势,也都有一批拥趸,说不上谁好谁坏。现在流动方便了,各大玉料产地也涌出了大批的工匠,中间也有技术不错的,不过源流就杂了。”
  李君阁问道:“李老,照这么说,你该是评委才对啊,咋也跑来参展了呢?”
  李昆吾尴尬挠头道:“这青珉石是一种从未出现过的石料,本来是徒弟送来给我看看,结果我见猎心喜直接下手了,作品出来实在喜欢,因此就一并送展了。”
  白老头见李君阁似懂非懂,就解释道:“一般工艺美术师评到了‘大师’级别,就不会轻易参赛了,要把名头留给晚辈,李老这次是遇到新石料,见猎心喜,属于特殊情况。”
  余再男点头道:“还有一点啊,大师都爱惜羽毛,而参赛都是有风险的,万一不成,白白损了名头,李老这是冒着风险为我们家乡的青珉石站台,这份情就大了,待会我们得好好敬他一杯。”
  李昆吾哈哈笑道:“名头那些都是虚玩意儿,手底下能出活才是正经,我国多少年没出好的砚材了,我是怕大家胡搞瞎弄浪费了好料子。”
  就听门外头传来一个声音:“站台,什么站台,李老这是要从我手里抢活?”
  声音通透清晰,声音不大,却把每个字都送到了个人的耳朵眼儿里。
  李昆吾笑道:“真正站台的来了!”
  就见小王领着两个人出现在门口,前面是一个敦实的中年汉子,留着桃心型的短板寸,身上是一身休闲西服,名牌穿出了地摊货的感觉。后面那位胖子却是来过李家沟的,正是吉星连锁超市的老总王吉星。
  前头这位可是明星了,相声界的争议人物,年轻时也吃了不少苦,中年后带着相声回归小剧团,总算是闯出了一条路子,让相声这个传统曲艺形式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也因为种种原因不受相声界待见,几次打得满脑门子狗血,连徒弟都叛门了好几个。
  不过光就手艺来说,那是没得挑的。
  余再男赶紧给各位引荐。
  其实压根用不着,李君阁笑道:“哎哟郭大爷!鼎鼎大名啊,真没想到还能见到您!电视上看到你还主持节目了,可老厉害啊!”
  老郭摆着手道:“一天到晚忙得都不行了,家搞成旅社旅社搞成家的。别叫我大爷,我那搭档才是大爷!皮娃是吧?诶你李家沟真不错啊,好东西不少,听吉星说都是你搞出来的?”
  李君阁摆手道:“没有没有,都是我们那里一直就有的土特产,我只是分出层级,做好包装,引介了出来而已。”
  老郭一点头:“嗯!东西好,包装做得也不错!”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竹盒来。
  李君阁一看,正是篾匠叔做的那批虫茶盒子。
  就见老郭贼笑着将盒子翻过来,竹盒子底下钻了几个孔,李君阁正纳闷呢,就听见里面传来:“唧……唧……”的叫声。
  王吉星对李君阁露出哭笑不得的笑容:“皮娃,你现在知道我的虫茶盒子都干嘛去了吧?”
  李君阁也惊讶不已:“这个……这个是……蝈蝈?”
  王吉星笑道:“你叫他相声大师,他都不爱搭理你,你叫他一声‘蝈蝈刚’,他就乐得找不着北了!”
  老郭不以为意,珍而重之地摆着盒子对大家显摆:“听听,听听,这都冬月了,还带着钢音儿!”
  李君阁也哭笑不得:“郭老师,你要是喜欢,我那里还有几十个,早知道都给你带来了,要不我回去再给你寄?”
  老郭摆着手:“啊不,就必须得你李家沟虫茶熏过的才行!这个可是我的最新发现,哈哈哈,我蝈蝈刚的名头真不是白给!”
  人到齐了,开始上菜,老郭说道:“这盒子啊,还是吉星上回给我送虫茶留下的,有一次人家从河北送来两品虫子,罐子一时不凑手,我就拿过来装了,嘿!真灵!第二天蝈蝈就倍儿见精神,我就把我家的蝈蝈罐全给换了。哎哟这得赶紧揣上,别把我的小宝贝冻着了。”
  王吉星没好气地对李君阁说道:“第二天就闹上门来了,死乞活赖地非要我将所有盒子腾出来,说家里还有好些头蝈蝈等着拆迁安置,你说我找谁说理去?!”
  老郭嘿嘿笑着,也不生气,又拿出一个盒子,跟服务员要了一杯开水,挑出一点东西洒进去,正是赤珠茶。
  大家看着赤珠茶在水里拉着红丝往下沉,老郭说道:“不好意思啊各位,得护着嗓子,今天就拿这个代酒了,见谅见谅。”
  众人都表示理解,再说现在城里大家喝酒都文雅,能来就是给面子了。
  趁还有些时间,李君阁又将小王带来的箱子打开,将砚台取了出来。
  在座个人取了自己喜欢的查看。
  这时个人的喜好就出来了,白老头老郭拿的是最简单的,欣赏上面的金丝和眼钉,王吉星跟余再男拿的是雕刻过的,李昆吾拿的也是雕刻的,不过他不是欣赏,而是在量活。
  李君阁笑道:“我这次进京,啥都没带,这就是我们乡里非遗传承人的手艺,大家各选一方做见面礼吧。”
  李昆吾大喜:“那这回在座的各位都捞着了,我跟你们说,这绝对是顶级的砚材,观赏性方面比传统砚材还有过之,迟早会名声鹊起的!都选一方回去好好收藏吧。”
  说完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