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篾匠叔拿着一个长布包回来了,李君阁把钱分成两份,将一百多块递给他。
  篾匠叔赶紧摆手说不要,说道:“都是你钓上来的,这钱我怎么好意思要,还是你留下吧。”
  李君阁好说歹说才让他收下,但是也没敢多给,照足合伙打鱼的规矩,两个人平分。
  回到家里正好在刚开始做午饭,奶奶见到两人说道:“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以往不是都要弄到半夜嘛?”
  篾匠赶紧给奶奶问安,然后从长布袋里抽出一根竹杖递给奶奶说道:“嗨,我们两个就是去试了试新竿子,都不是奔着鱼去的,所以才回来得这么早。婶子,我篾匠也拿不出啥好玩意儿,这就是个意思,您别嫌弃。”
  奶奶结果来说道:“哎呀篾匠你咋这么客气啊,手艺倒是越来越精到了,啧啧,看这漆水儿美的!”
  李君阁接过来一看,说道:“篾匠叔你这可不是小东西啊,这是大礼啊,哈哈哈。”
  篾匠不好意思说道:“这就是做竿子时用废的材料,我觉得怪可惜的,就给婶婶做了这根杖子。”
  李君阁仔细打量了手杖,杖头是老柏木瘤子做成,瘤子上的木纹就像一个个漩涡堆叠,又像是虎皮的纹理,被打磨得非常合手,没有上漆,只用桐油养过一次,然后用皮料摩挲出光泽,显得古朴厚重。
  杖头通过一个白铜环连接着杖身,杖身用的是制竿的材料跟漆工,金黄金黄的,具有流动的蜂蜜那种通透的感觉。底下是一个三寸长的白铜杖钉。
  竹杖虽然只有拇指粗细,李君阁试了试,强度却一点问题都没有。
  奶奶试了试手感,高兴坏了,说道:“好久没有去赶集了,就是嫌走路不方便,现在有了它,可得劲儿了,就是漂亮得慌,有点舍不得当杖子使啊。”
  篾匠叔笑道:“您老喜欢就好,可劲儿使,使坏了我再给你做一根!”
  这是老爸也从厨房钻了出来,说道:“哎哟这杖子可真漂亮!篾匠你太有心了!”
  李君阁说道:“老爸你来了正好,你跟篾匠叔先聊着,我去给他弄凉拌鲫鱼去!”
  老爸说:“快去快去,佐料味道摆大些,你篾匠叔喜欢厚味的。”
  李君阁到屋后将鲫鱼剖洗干净,然后在每条鱼身上拉了几刀,切了些姜蒜丝,倒入料酒跟盐一起倒盆子里码上味。
  拿个竹筲箕盖住盆子,李君阁又去地里采了些绿色的二荆条辣椒,一些小米辣辣椒,一大把藿香嫩叶,又抽了几根香葱。
  回来翻出一块姜,几瓣大蒜,丢石臼里,加点水捣成姜蒜泥水。
  拿出一个小碗,倒了一碗蒸鱼豉油。
  将二荆条辣椒跟小米辣椒一起剁碎。
  再将藿香也切碎,都拌上少许盐。
  半个小时后鱼码入味了,这时老妈把别的菜都做好了,将锅腾出来给他。
  李君阁在大锅里加入开水,将鲫鱼放进去开始蒸,同时也将酱油碗放进去一起蒸。
  七八分钟后,一盘鲫鱼刚好熟了,李君阁将鲫鱼端出来放一边晾凉,又放入另一盘,三斤鱼分两盘蒸,以免上面的熟了底下还是生的。
  两盘鱼蒸好后,开始调制凉拌汁。
  将蒸过的酱油倒入一个小盆中,将蒸鱼盘子里的鱼汤也泌出来倒进去,加入姜蒜水,糖,醋,香油,二荆条小米辣碎末,藿香碎叶,拌匀后浇到两盘鱼身上,佐料用量非常大,几乎盖住了下面全部的鲫鱼。
  然后分别洒上一把花椒,两勺干辣椒面,烧开了一瓢滚油浇上去。
  只听见“刺啦”一声,一股麻辣鲜香直冲鼻端。
  再撒上两把葱花,凉拌藿香鲫鱼就大功告成了。
  李君阁将两盘鱼端到堂屋,大家都已经开始动筷,老爸跟篾匠叔已经喝上了。
  篾匠叔看到凉拌藿香鲫鱼,连连说道:“这个好,这个好。”
  李君阁坐下跟篾匠叔走了一个,然后也开始动筷,从厚厚的佐料下挑出一块鲫鱼放入嘴里。
  由于是凉拌,完全没有其它做法的油腻感,酱油也经过蒸鱼汤的稀释,味道不再浓郁,只在酸甜麻辣里,透出厚厚的青辣椒跟藿香特殊的清香味道,伴着野生鲫鱼的鲜甜,十分可口。
  篾匠叔吃得停不下来,连连夸好,说自己怎么都弄不出这个味道,还是得数李君阁做得好吃。
  奶奶嫌鲫鱼刺小只挑了一点尝尝味道,只笑眯眯的看着篾匠叔吃得欢实,说道:“篾匠,这么些年都还是一个人过,就没有看上哪家合适的?”
  篾匠说道:“嗨,哪家女人看得起我一个臭篾匠,可不还是那样过呗!”
  奶奶叹气道:“唉,还是当年老篾匠给你留的家底不丰厚把你耽误了,不然早该说个媳妇了哇。”
  篾匠叔说:“我干爸就是光棍了一辈子,到我这里继续光着也没啥。”
  篾匠叔是村里老篾匠收养的,也不知道他当年是从是哪里流浪来的,就跟着老篾匠姓了黄,大名黄正亮。
  老篾匠到死都是个光棍,篾匠叔现在都三十六七了,家里就一片竹林子,没几分地,自家也就有点老篾匠传下的竹编手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收入实在不丰。说了几户人家,都嫌他穷,最后也没谈成,慢慢的篾匠叔也就歇了这个心了。
  老妈也说道:“篾匠你有门手艺傍身,俗话说‘荒年都饿不死手艺人’,就是不太注意收拾了,其实五官倒是还周正的,换身衣服捯饬捯饬,我就不信没人看得上。”
  李君阁道:“妈,你有合适的就给篾匠叔物色着呗,我跟你说篾匠叔这是厚积薄发,绝对的潜力股,哪家闺女能把他看上,以后绝对享福呢!”
  一家人都笑了,觉得李君阁这话有点过,实在是不能相信。
  不过老妈还是说道:“那行,那我就跟篾匠看望着,有合适的人家就跟着说说,不过篾匠啊,你都这么大了,不一定还非得黄花大闺女吧?”
  篾匠叔面红耳赤的说道:“嗨,就我这条件我这岁数,还能有啥挑拣啊,差不多的就成呗。”
  老妈笑道:“那行,这样就比较好办了,我给你打听着吧。”


第十六章 空间
  酒足饭饱,饭篾匠叔摸着肚皮满意地说:“这顿吃舒展了。”
  老妈笑了,说道:“那你没事就常来,幺儿回来了,你扭着他多给你做几回。”
  篾匠叔说:“人啊得知足,好东西天天吃,那就不是好东西了。”
  吃过饭,李君阁送篾匠过了鱼塘上了石板路才返回来。
  下午哪里都没去,就在家里陪奶奶聊天。
  到做晚饭时,听见老爸在屋后喊起来:“这切猪草的菜刀怎么不见了?”
  一家人房前屋后找了一圈都没有。
  吃完晚饭,李君阁准备洗澡,将自己脖子上的太极石链子取下来的时候,突然回忆起昨晚上做的那个梦来。
  梦里自己好像将猪草菜刀收进了一个什么空间里来着。
  刚这么一想,周边环境突然就发生了变化,发现自己一下又进入到了梦中出现过空间之内,站在了一丛厘竹丛旁边,那把切猪草的破菜刀就摆在脚边。
  “我靠怎么回事!”李君阁吓了一大跳。
  情绪一波动,空间景象消失,发现自己还在拿着太极石项链发神。
  “难道捡到宝贝了?”李君阁惊讶万分。决定再试一次。
  怀着忐忑的心情,李君阁坐到书桌前,将太极石放到自己桌上,眼睛凝神看着它,试图再次重复刚出的情形。
  可是心绪太紧张,平静不下来,试验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妈蛋老子不试了!先洗澡去!”李君阁烦躁起来,干脆起身去洗澡。
  想了下又回来将石头挂回脖子上,这玩意儿万一要真是宝贝,可得随时随身带着。
  洗完澡出来,李君阁又给自己倒了杯茶,慢慢的品着。
  终于心情平静了下来,又开始尝试进入空间。
  这一次又成功了。
  看了看周围的情况,一丛厘竹轻轻摇曳,比在大伯后山见到的那些显得更加青翠,竹丛旁边的的圆形清泉清澈见底。
  所有的景物都比梦境中清晰百倍,李君阁伸手摸了摸竹竿,又蹲下身子撩了撩清泉,一切的感觉都是真实的。
  作为一个严谨的工科狗,这次他忍住了将水喝下去的欲望。
  想到一事,李君阁心神一动,赶紧从空间里退了出来。
  这次一点难度都没有,回到现实,自己还坐在书桌旁。
  李君阁拿出手机,打开摄像功能,摆放到一个能拍到自己的位置,再次进入空间。
  在空间里花了几分钟转了一圈,赶紧退出来检查手机。
  调看录像,发现自己一直坐在书桌旁,只是好像有点发呆而已。
  这点很重要,意味这自己可以在人前进入空间而不被发现,否则的话,两人对面坐着自己突然消失了,会吓死人的。
  这也说明,进入空间的并不是自己的实体,而似类似玄幻小说里所谓神魂或者意识之类的东西。
  没敢再继续,害怕家里人看出啥事体来。李君阁强忍着研究的冲动,出了自己房间与奶奶一起聊天,不过聊了半天聊的啥自己都不知道,只是跟奶奶有一搭没一搭的应和着。
  好不容易终于夜深人静了,李君阁才到床上躺下,终于可以安心的研究太极石空间了。
  重新进入空间,首先尝试飞翔,潜水,和在地下穿行,都可以畅行无阻。
  接下来用意识操控物体,因为现在空间里只有竹子跟破菜刀,于是操控破菜刀对着一根厘竹根部猛砍过去。
  “咦?这竹子强韧了很多啊。”食指粗的厘竹虽然强韧,但是在现实世界里还是可以一刀过的,这才在空间里呆了一天时间,一刀过去居然才砍进三分之一。
  “算了,与其花这力气,还不如用意识控制呢。”李君阁心念一动,刚刚没有砍断的厘竹立刻从刀口断开,如同刀过豆腐一般干脆,斜斜的倒在地上。
  “在这里,我就是神!”李君阁兴奋地飞了起来,在空中大喊。
  然后向湖心太极鱼眼睛位置的小岛飞了过去。
  之所以没用瞬移,是为了观察湖水。
  湖水碧绿,不过没有任何生物。
  落到岛上,发现这里的厘竹与空间大地上的又有区别,明显比昨晚印象中刚刚移植过来时多出了不少,已经从竹丛变成了一片小竹林。
  不少是新发的嫩竹,还有很多竹笋已经破土而出,用意识观察地下,已经有好多竹根向四周伸展开来。
  “哟,太极鱼眼这里的竹子生长很快啊!难道这里的生机比大地上旺盛?”
  观察了一下竹林,发现有不少被带进来的昆虫,在这里生活得很自在,似乎比在空间外更加精神。
  “哦,看来动物也可以带进来,还可以活得很好。”李君阁又得到了一点启示。
  “不对,这种情形还是有哪里不对!”李君阁怔怔的望着这片竹林,总觉得和大地上的竹丛相比,还是有些区别,又说不出来。
  在岛上也用意念砍下一根竹子,瞬移到大地上,将两根砍下的竹子并在一起观察。
  “嗯,大地上的竹子差不多是五六龄的,岛上的这根明显要老些。”李君阁喃喃自语道。
  突然他想到一个问题,吓得跳了起来!
  “我靠!这并不是岛上的生机更加旺盛!是时间!肯定是时间!岛上的时间比大地上快了太多,这里大地上的时间跟外面差不多,不过小岛上的时间却比外面快多了,这才在一天之内长出了一片竹林!”
  然后想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自己刚刚在岛上呆了那么久,不会在外面已经做了几个月的植物人了吧?!
  一想到这里汗都下来了,立刻指挥意识从空间里退了出来。
  还好,自己还是躺在自家床上,没有任何改变。想拿手机看看时间,却发现破菜刀还在自己手上。
  连忙将菜刀丢过一边,抓起手机一看,幸好幸好,日期还是今天的日期,时间也就跟自己进入空间里的时间差不多。
  缓和了一下情绪,李君阁暗骂道:“特么的这才是抱鸡婆踩响竿——自己吓自己哟!”
  这时才意识到,破菜刀被自己从空间里又带出来了。
  “哟,这功能可不错,以后带东西就方便了。”李君阁也是个没心没肺的,危机解除了就哈哈直乐。
  眼珠子一转,李君阁拉开抽屉,从里面翻出了一个电子小闹钟。
  这个还是李君阁读高中时作文比赛的奖品,还带有日期功能,不过后来有了手机之后就没用了。
  取出两节电池装上,将小闹钟时间调整到跟手机一样。
  看着电子屏幕上跳动的秒数,李君阁说道:“成,还能用。”
  将小闹钟送进空间的小岛上,李君阁双手枕在脑后,浮想联翩,想着如何利用太极石里的空间,最后模模糊糊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起来,先将破菜刀给了老爸,就说自己昨晚在厨房柴堆里找到的,然后自己去洗漱。
  吃过早饭,李君阁跟着爸爸去猪圈喂大肥猪。
  刚进入猪圈附近,胸口的太极石突然微微发热。
  心中升起一股欲望,似乎在提醒他赶紧进猪圈看看。
  李君阁感到非常奇怪,猪圈里会有啥东西?
  走进养猪那间房,老爸开始往槽里倒猪食,两只大肥猪早就饿了,兴奋的在那里“吭哧吭哧”的拱食。
  一切都很正常啊,李君阁看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了太极石上。
  现在太极石的提示方向变了,告诉他要去上方。
  猪圈房上方搭着一层木板,是放粗笨农具和木料的地方。
  李君阁出了猪圈房,从房外的梯子往上爬。
  来到木楼上,太极石的温度变得更高了。
  木楼上放置着一些杂木,都是后山上砍下来的,是为了打造家具准备的。
  另一角放着些耙子锄头木斗之类的农具。
  还有几个平时用不上,办席请大客的时候才能用上的大圆桌面。
  另一边放的是李君阁打小收集的东西,有河滩边捡来的石头,山溪中捡来的怪石,也有山里淘出来的木桩子竹根之类的东西。
  十几年时间的积累,这里的东西都堆积了不少了。老妈每次都抱怨他喜欢捡破烂,但是每次都随着他的性子,没有给他扔掉一样。
  看着这堆带着儿时记忆的物事,李君阁嘴角挂起了温馨的微笑。
  眼光落到了杂物堆了一块黑黢黢的木头上。
  “就是它,就是它!”太极石似乎在热切的提醒着自己。
  李君阁伸出右手,慢慢的摸到了那块木头上。
  太极石终于慢慢平静下来,热度消失,重新变成了原来不起眼的模样。
  李君阁将木头清理出来,仔细端详。
  他记得这是从山溪里淘出来的一块乌木。
  乌木又叫“阴沉木”,是树木被埋入古河床淤泥当中,在缺氧高压的过程中,木纤维碳化,细胞中的空腔被水中的矿物质填充之后形成的半碳化半矿物的物质。
  五溪河有两条山溪每年山洪过后就会翻出来不少乌木,山民们也都见怪不怪,小时候李君阁也收集了不少这些玩意儿。
  不过现在玩赏乌木的人多了起来,价格也上去了,每年溪里翻出来的乌木很快就会被人捡走,几年前还出现过大乌木,不过被国家收走了,然后奖励村民五百元和奖状。
  这事儿还闹上过新闻。


第十七章 寻宝神器
  眼前这块乌木呈倒t字型,应该是一段树干和一截横枝,上面木瘤丛生,体积也不算小了,得有近一个立方,非常沉重,也不知道当年小李君阁是怎么搬回来的。
  用手摩挲着看了好一会,也没有发现什么了不得的地方。
  “太极石怎么会对它发出提示呢?”李君阁还是摸不到头脑。“难道是内部有啥特别的?问题是我也看不到啊。”
  拿起一把柴刀,李君阁准备刮开表面看看。
  突然一拍脑门:“我真是个傻缺,有了空间神器为嘛还要这样干!收进空间里,那还不想咋看就咋看。”
  说干就干,心念一动,乌木从柴堆里消失了,出现在空间大地上的竹丛中。
  意识进入空间,向乌木中沉去。
  刚穿过黝黑的表皮,眼前突然金光乍现。
  “我靠这是什么玩意儿!”李君阁被惊呆了。
  眼中是一片墨绿色,墨绿中盘绞着金黄的线纹。就好像有人将一大捆金黄色的生丝胡乱搅在一起,然后放入碧绿的池塘中自然舒展开后一样。
  金丝如浪花,如云气;底色如碧潭,如秋水。绚丽夺目。
  一个个木瘤,就如同浪花云气中的一个个漩涡,金色在这些部位非常集中。
  横枝上的一个木瘤非常巨大,尤其显眼,真如黄金般耀眼。
  “虽然不知道是啥,但是看起来真的很厉害呀……”李君阁喃喃自语道:“这么漂亮的东西,说不是宝贝我也不信啊。”
  这时老爸已经将猪食倒完,冲上面喊到:“幺娃你在上头干啥子呢?上头灰扑棱登的脏得很,赶紧出来。”
  “诶!”李君阁答应一声,顺手将乌木丢进竹丛边的清泉中,回到现实赶紧从木楼上下来。
  “你这孩子,上头有啥好瞧的看这么半天。”
  “嘿嘿,这不是看到上头有我捡回来的那些玩意儿嘛,一时就入神了。”
  “你那堆破玩意儿,要依我说早给扔了。就没瞧出好来,当柴烧都懒得劈。还有那堆破石头,又大又沉,好在家里够大堆得下。”老爸又开始数落。
  李君阁只好落荒而逃。
  出了家门在后山里转悠,李君阁一路思索:“莫非,这才是我家先祖发家的真相?”
  一路散步,脑海中自动补出了很多场景。
  当年,李家傻祖奶奶应该在无意间捡到了这块石头,然后在石头的指引下,才发现了山里埋藏银元宝的地方。
  后来,慎清公从傻祖奶奶那里得到了它,并用它在江西找到了铜矿。
  从空间里的荒芜景象来看,傻祖奶奶跟慎清公都没有发现石头里空间的秘密,只是无意中发现了石头的寻宝功能。
  “或者空间的开启,跟我的鼻血滴上去有关”李君阁想起那天的情形,现在看来当时应该不是记忆出错,而是发生了一些神奇的事情。
  之后自己变得耳聪目明,体力强健,要不就跟戴上石头有关,要不就跟自己喝了空间里的灵泉水有关。
  只不过为啥慎清公之后,这块石头怎么会莫名其妙的消失千年,然后前几天又在祠堂里莫名其妙的出现?
  这个问题就无从知晓了。
  “对了,赶紧将闹钟取出来看看。”李君阁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情。
  取出闹钟,李君阁将上面的时间和手机上的时间做对比。
  “哈哈!果然如此!”李君阁高兴起来,对自己判断正确感到得意。昨天晚上十点将闹钟放进去的,现在是早上十点过,刚好过了十二个小时,闹钟上的时间已经到了明年一月份,已经过了六个月了。
  这样算下来,一个时辰对应一个月,现实世界里的一天,刚好是鱼眼小岛上的一年。
  “这功能就牛叉了!这是要发了啊哈哈哈!”李君阁得意的哈哈大笑,脑海里自动出现了什么五十年老酒百年人参千年灵芝之类的情形,眼中都是闪闪的金币,口水止不住的往外流!
  “不知道清泉那里是不是也是这样,那里也是阴阳鱼眼之一。”李君阁想到。
  说干就干,将几根楠竹移入空间,用意念做成一个竹筏,又将闹钟放在了竹筏上。
  这事得现在就干,不然以后空间里动物多了的话,那时闹钟说不定就会被什么玩意儿给弄到水里去失灵。
  做完这件事,李君阁开始在自家柴山上晃荡,看看能收点什么进去。
  这事情可不敢乱干,主要是怕弄得多了被自家爸妈发现,转悠了半天,才收进去几棵荔枝苗,几棵白茶。
  荔枝苗是荔枝种子掉地里自己发出来的,白茶应该是自家山上那株老茶树的后代。
  “对了,咋把它忘记了。”李君阁突然想到自家山上还有几株好东西。
  来到一个隐蔽的角落,李君阁见到了一个高大的白茶树,周围是一片低矮灌木丛。
  灌木丛是青冈木,也就是山毛榉,这个木头木质非常坚硬,一般用来做锄头把之类把手,还有就是木工刨方矩尺之类的工具,同时也是农村柴灶的主要燃料。
  青冈林下出蘑菇,这也是农村孩子都知道的事情。
  分开青冈林来到白茶树下,树根旁的石壁下面,有几株青青的植物。
  这是几株兰草。
  青翠的叶子油亮亮的,叶子不算长,上面有轻微的小锯齿。叶片边缘有一圈金黄色的色边。中间有几根金丝从叶底贯穿到叶尖,微微透明。
  草根很粗壮,部分是灰褐色,部分上面长着透明的水晶头,在腐殖土里欢快的吸收着营养。
  两根嫩绿的花苔从草叶间直立起来,高过草叶,每根苔上点缀着七八个花苞。
  花朵呈淡绿色,已经开了两朵,通体全素,没有一丝杂色。
  花瓣细长,瓣尖微圆,微微扭曲,如同龙爪。
  空气中弥漫着悠悠的兰香。
  走近兰草,太极石又开始微微发热。
  “哈哈,果然是宝贝,看来当年的决定是正确的。”李君阁蹲下身来,用手摸了摸叶片,让太极石平静下来,心里充满了得意。
  当年李君阁在山里转悠的时候,在一路涧泉边发现了这几株兰草,当时觉得叶片那圈金边很特别,于是就移下山来栽倒盆里。
  后来在渝州工作时接到老妈的电话,说是有兰商愿意出两万元收,问李君阁卖不,李君阁没有同意。
  爸妈不太会伺候兰草,所以有一年假期里李君阁回来的时候,便将兰草移植到了这里,保持它的野性,让它自然生长。
  几年过了,兰草从一苗变成了六苗,金边没有退化,而且复花了。
  从花型的表现和太极石的反应来看,当年这株苗是留对了。
  小心翼翼的将几株兰草放进空间内,李君阁开始呆在空间里发楞。
  小岛上的厘竹有些多了,李君阁将它们从岛上移到大地上,绕着清泉围成一圈。
  竹林掩映着清泉,让灵泉边上开始有了几分幽野的味道。
  将荔枝树苗跟白茶树苗移植到岛上,希望它们能快些长得高大起来,最好能成林。
  不过望着兰草,李君阁有点纠结了。
  如果移植到岛上去增殖的话,可能会错过花期,而且兰草不一定每年都开花。
  没有开花的兰草会增加买家的辨识难度,为了降低风险,买家给出的价格不会太高。
  “现在是十点过,十二时辰中是巳时,对应到岛上的月份是六月。大不了我每天这个时候来看看。七八天里总有一两天会有花的,说不定空间灵异,天天都能看到呢?”
  一咬牙,李君阁将兰草也移到了岛上。
  又转悠了一会,没发现自家山上还有啥可以移植的了,几株稍有价值的老树,比如那株老茶树,那是家里人都知道的,目标又明显,他也不敢乱动。
  “算了,暂时就这样吧,等抽时间进碧峰山一趟,那里面东西可多,还没人点数。”李君阁望着远方苍翠的大山,心里暗自思付。
  回到家里吃过午饭,李君阁想起那天试竿时录制的视频,于是拿出“入魂”来,到院子里拍了不少特写,从竿稍,漆艺,玉口,竿插,藤编手柄一个不少。
  还补拍了几段连接竿体的整体展示。
  之后还找了两个矿泉水瓶子,用一段线连接到竿稍上,拍了一个静力顶钓让水瓶离地的视频。
  回到屋里将刚拍的视频和昨天拍摄的野外溜鱼的视频,连同竿子的特写照片一起导入电脑上,又下载了一个视频制作软件,开始制作视频。
  鼓捣了一下午时间,大致搞定,随便配上一段音乐,将视频发送到自己常玩的钓鱼论坛里面。
  他在论坛里的名字和微信里一样,都叫“在水一边”。
  他在帖子里写下如下一段话:
  日本纪州和竿是驰名世界的顶级手工艺品,然而中国作为产竹,用竹的最大国家,我们自己的制竿工艺却已经消失殆尽了。
  所幸的是,经过十年时间的收集,整理,摸索,五溪河上的匠人已经将我国制竿工艺复原了出来。
  我们个人觉得,其选材,工艺,美感,性能,其实并不比日式和竿差。
  闭关十年,终至大成。
  今天,我们觉得,已经可以将我们自己的钓竿展示给大家了。
  所以发出这段视频,请大家欣赏品鉴,同时也请给我们提出改进意见,我们一定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毕竟艺无止境。
  谢谢大家。
  写完之后,便将视频附了上去。
  然后附上了“入魂”的大致工艺流程,还有各节头尾长度,竿体直径,重量,重心位置等各种参数。


第十八章 收苞谷
  视频制作软件操作很不熟练,弄完这些都到晚饭的时间了。
  吃饭的时候老爸说道:“明天该收苞谷了,上午我跟你老妈先到去山边地里去,中午你给我们送饭过来,成不?”
  李君阁道:“那怎么成,我也算个壮劳力,明天上午我跟你去,让妈送饭就行。”
  老爸说道:“那成,那素芬你待会去后山挖点厘竹笋,明天给我们搞个苦笋酸菜汤,日头下面晒一天,得弄点清热败火的。”
  李君阁这才想起厘竹丛都已经给自己收进空间里了,赶忙说道:“我去我去,待会老妈洗碗,我去后山把苦笋挖回来。”
  吃过饭,李君阁便来到后山,偷偷将一丛厘竹从空间里移回到了地里,看着跟原来的差不多,不过比原来苍翠挺拔很多,显得非常精神。
  “只能这样了,希望他们看不出来。”李君阁看着竹丛自言自语。
  对着一根竹子就是一刀,跟在空间里试刀时一样,没能一刀劈断。
  “竹子果真变硬了,不知道竹笋是不是也变硬了。”李君阁又对着一根竹笋砍去。
  竹笋应声而断。
  “还好还好,竹笋还是老样子,看来要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变硬。嗯?什么味道?”
  李君阁发现气味来自竹笋断口处,那是一股清幽的香气。
  掰了一块放进嘴里咀嚼,鲜甜中带着一丝清凉的苦味。
  “嗯,看来我的味觉跟嗅觉也变敏感了。”李君阁认为这是空间灵泉将自己身体改造后的结果。
  看来以后要偷偷搞点灵泉水出来,不时给家里人喝点。
  兴高采烈的挖了一篮子苦竹笋回家,拿到厨房给老妈看:“妈,你看够不,不够我再去砍点。”
  老妈结果来一看说够了,又拿起一根闻了闻根部切口断面,疑惑地道:“今年的苦竹笋怎么这么香?”
  李君阁瀑布汗,原来不是全是自己味觉跟嗅觉也变敏感了,而是竹笋自身品质提升的关系。
  这时老爸也进来了,说道:“我闻着味道就进来了,什么这么好闻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